(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讲人口迁移课件(必修2)

合集下载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
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
第29页,共42页。
思考 (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有何联系? (2)在亚欧大陆上,为什么在东岸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可以延伸到更低的 纬度? 提示 (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和一 致性,如热带雨林带对应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带对应亚热带季 风气候等。 (2)寒流的影响。
__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图甲为天山,该地同种自然带A坡较高,说明A坡热 量较丰富,A为南坡,B为北坡。图乙据海拔可知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 D坡自然带丰富,位于南坡。第(2)题,D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 自然带数目多;B坡位于天山北坡,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水 量大。第(3)题,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云杉林分布海拔较低。 第(4)题,森林植被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条件,A坡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
第28页,共42页。
[考点突破]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
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 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
带使用的是“荒漠”。
③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 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______—荒漠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也有可能造成其他相关地区环境要素的变化。
(3)_不__可__更_新____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 境要素。
第19页,共38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林区过度采伐→________→水土流失→________→水灾。 (2)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_______→水土流失。 (3)上游地区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_______→河流自净能力减低。
第20页,共38页。
(4)河沙开采过度→河床堤岸________→河岸后退→水灾。 (5)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________。 (6)河口泥沙淤积→航道________。 答案 (1)植被减少 河湖泥沙淤积 (2)砍伐森林 (3)减少 (4)坍塌 (5)入侵 (6)变浅
第21页,共38页。
[考点突破]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第2页,共38页。
考核要求 必考 加试
学考点睛
1.明确三个关 a
系:生物进化 b
与地球环境、
人类活动与地
c
理环境、自然
地理要素之间
b
2.分析两个影
c 分析地理 响:环境变迁
环境要素 对地球生物、
a 之间的相 资源利用对环
b
互关系 境整体性的影

b
考点一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必考)
[知识梳理]
第10页,共38页。
思考 (1)地球早期生物是如何对环境演化产生影响的?
(2)生物与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 (1)生物出现后:向大气之中释放自由氧,特别是真核细胞生物 出现后,加速了自由氧的积累,地球演变为有氧环境。 (2)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既是 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 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大气环境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大气环境

2.突破分布和性质 (1)分布位置和性质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运动
赤道低 气压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极地高 气压带
赤道(0°附近) 热力因素 上升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因素 下沉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因素 上升
南北极地地区 热力因素 下沉
对气候 的影响 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寒冷干燥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 度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着高压区域。亚洲低压东侧 (东亚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形成东南季风。而我国西 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 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部的 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1.分布 (1)气压带:A_赤__道__低__气__压__带___;B__副__热__带__高__气__压__带__; C_副__极__地__低__气__压__带__;D_极__地__高__气__压__带__。 (2)风带:E_东__北__信__风__带__;F_盛__行__西__风__带__;G_极__地__东__风__带__。 (3)三圈环流:①_低__纬__环流;②_中__纬__环流;③_高__纬___环流。 2.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_南__北__移动而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 来说,大致是夏季_北__移,冬季_南__移,南半球恰好相反。
夏季(7月) 低气压(印度低压) 高气压(夏威夷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地区 盛行 1月 风向 7月
中国华北地区 西北风 东南风
印度半岛 东北风 西南风

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1)5.1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1)5.1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问题 及影响 人口增长 过快;青少 年及儿童 比重过 大。影响: ①教育、 就业问题 突出;②人 民生活贫 困化等
典型代表
亚非拉 地区大多 数发展中 国家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8-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人口增 特 长模式
人口增 所处历 点 原 因 长速度 史阶段 受经济、 文化等的 低出生 缓慢, 影响,人们 “低—低 率、 低死 甚至出 的生育意 —低”模 现代社 亡率、 低 现零增 愿不强;医 式(现代 会 自然增 长或负 疗卫生水 型) 长率 增长 平提高,人 口寿命增 长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5-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二、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三项指标构成。
出生率

死亡率
和自然增长率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6-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2.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 人口增 特 点 长模式 长速度 高出生 “高—高 率、高死 —低”模 亡率、极 缓慢 式 低的自然 增长率 所处历 人口问题 原 因 典型代表 史阶段 及影响 生产力 原始社 水平低 极少数落 会、农 下,医 — 后的发展 业社会 疗卫生 中国家 条件差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11-
知识梳理
对点演练
4.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项 目 内涵 意义 数量 共同点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生存 发展 大 小 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12-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

(2)位于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有支流汇入,水量相对较大;下
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可通航里程长;流经石油开采区,航运 价值高。 (3)高原、山地为主;干旱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小;农业机械化水 平低;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
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地区,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
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 饵料较为贫乏。
[题组训练]
(2016· 浙江选考模拟卷)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
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读图回答1~2题。
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3)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4)植被特征:植被适应气候,植被的特征受气候影响。例如,热 带雨林植被:树木高大,叶片大而薄;荒漠植被:植物低矮,根
系发达,叶小,有的缩小为刺,以减少水分蒸发;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植被:叶片小,表面有蜡质,以防止水分蒸发。 (5)土壤特征:主要从酸碱性和肥力来表述,土壤的特征受植物和 气候影响。例如,热带雨林为砖红壤:土壤贫瘠,肥力低;江南 丘陵的红壤偏酸性;黄土:土壤松散,直立性好;华北平原的土
(2)乙城市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________。 (3)乙城市夏季盛行西南风,其成因是________,丙城市的自然带 类型是________。
(4)丁国家是亚洲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
一,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5)简述泰国盛产稻米的有利自然条件。
的大清真寺。第 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对 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答案 1.C 2.A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

资源 地盐碱化加剧、土壤污染
森林 资源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锐减

缺;水源污染现象严重
对工业或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循环
利用 伏季休渔、禁止捕捞,防止过度开发;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治理海洋环境
海洋 过度捕捞、盲目围海造陆、 资源 毁坏滩涂、无节制排污污染等来自环经济含义特征
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
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考点一
1.概念(a)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必考)
[知识梳理]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内涵(b) (1)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 社会公正 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_________ 各种需求 得到满足 ,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 (2) 目标 : 既要使人类的 _________ 资源 和 _________ 生态环境 ,不对 _______ 后代人 的生存和发展构成 又要保护 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 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胁。
公平 的观念、______ 环境 的观念、权 (3)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______ 利的观念。
1.赏析漫画《四代人的营生》,漫画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 发展________和________原则。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宇宙中地球第2讲太阳对地球影响(必考+加试)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宇宙中地球第2讲太阳对地球影响(必考+加试)

(2016·浙江选考模拟卷)读“我国受地形影响的日照时数(即地形对太阳照射光线的遮挡导致减少的日照时 数)图”,回答1~2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原对日照时数的影响最大 B.大兴安岭比东北平原的日照时数大 C.内蒙古高原比云贵高原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大 D.华北平原对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小 2.图中A处数值大的原因可能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B.海拔高、气温低,水汽易凝结 C.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D.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学考点睛
a
b
1.明确概念:太阳辐射和
太阳活动
2.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太Fra bibliotek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a
b
考点一 太阳辐射与地球(必考)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a)
(1)概念:太阳以_______的形电式磁向波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2)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A紫外线、B_______、C红外光三部分。 (3)能量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2.通过滤光片,肉眼可见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 答案 1.③②① 2.太阳黑子
太阳活动与地球
[考点突破]
太阳大 气结构
太阳活 动形式
黑子
耀斑
太阳风
活动 特征
①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温度
①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①温度极高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 理《选考总复习》课 件必修1第1章宇宙中 地球第2讲太阳对地球
影响(必考+加试)
考试内容
1.太阳辐射与地球 考 ①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 试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标 准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②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2讲人口增长模式(必修2)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2讲人口增长模式(必修2)

第22讲人口增长模式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1)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3)影响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读下图,回答第2题。

2.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D.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低答案 D解析决定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

工业革命前生产力水平低,故而人口增长缓慢。

(2016·台州质检)生育率指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15~49周岁)人数之间的比例。

读“世界人口最多5国近50年生育率(单位:%)变化图”,完成3~4题。

3.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 )①人口出生率②人口死亡率③家庭人口数量④人均寿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1970年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的国家是( )解析第3题,结合生育率的含义知,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家庭人口数量。

第4题,由图示信息知,1970年后,中国生育率下降速度最快,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最快,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的国家。

归纳反思(1)注意区别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反映的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而人口增长除人口自然增长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从全球范围讲人口的自然增长就是人口的增长。

(2)某地(或某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候,只要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数量就一直在增长,因此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是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1)图中,a代表出生率,b代表死亡率。

(2)A代表高—高—低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B代表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C代表低—低—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浙江高考地理复习专题5人口与环境第2讲人口迁移课件

浙江高考地理复习专题5人口与环境第2讲人口迁移课件

主要原因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 力量的束缚;农业经 济的脆弱、频繁的战 争和自然灾害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 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 制度,开发内地、建 设边疆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 影响,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需要劳动力,农 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古代 我 国 人 口 迁 移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80 年代中 期至今
势。而海南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人口迁入较多,广东和浙江经济发展水
关闭
平较高 ,人口迁入较多,因此三省常住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故选B项。 B
解析 答案
-23-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 象。据此完成第4~5题。 4.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关闭 A.城市自然环境好 第4题,“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农村大量人口迁移到了城市。影响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故C项正确。城市自然 C.城乡收入差距大 环境不如农村好 ,故A项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于城市,故B项错;农村人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故D项错。第 5.“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 ”带来( 5题,“ )有院无人住”造成农村宅基地 A.土地资源浪费 的浪费 ,“有地无人种”造成农村土地的荒芜,所以近年来出现的合村并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土地流转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土地浪费问题。因此农村空心化带来的 C.城乡协调发展 关闭 是土地资源的浪费,与城乡协调发展、农村老龄化以及农业发展水平关系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入 ,B项正确。 (1)B (2)B
解析 答案
-10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方法提升人口迁移的特点 1.分析人口迁移成因的方法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 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从推力和拉力两方面对比分析 如下:

2018届浙江(选考1):5.2《人口迁移》

2018届浙江(选考1):5.2《人口迁移》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6-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具体因素
推力(排斥力) 自然生态 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文 化因素 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低 政策、 战争 宗教信仰 和民族矛盾 拉力(吸引力) 自然环境优越和资源丰富
就业 机会和 成功 机遇多 优惠的移民政策 、 种族 良好的 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11-
专题五
要点一 要点二
第二讲
人口迁移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12-
特别提醒(1)社会经济因素已然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 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逐渐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 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 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专题五
要点一 要点二
第二讲
人口迁移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释疑解惑·方法突破 真题训练·体验感悟
主干回顾·自主固基
-13-
2.世界和我国的人口迁移
时间 主要流向 主要原因 特 点 地理大发现,新 国际 第二次 欧洲→美洲,非洲→ 航路开辟,资本 人口 世界大 美洲,亚洲→美洲, 主义发展和殖 迁移 战前 中、 日、 印→东南亚 民主义扩张 拉美→北美,东南亚 →西亚,南欧→西欧 国际 第二次 (欧洲人从美洲回 各国经济发展 人口 世界大 迁,使欧洲变成人口 不平衡 迁移 战后 迁入区,且欧洲移民 减少,拉美和亚洲成 为移民主要来源地) 旧大陆→新大 陆,已开发地 区→未开发地 区 永久性移民比 例减少,迁移 形式更加多 样;政治性人 口迁移激增; 流向发生很大 变化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2 第1章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必考+选考)含答案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2 第1章人口与环境 第2讲 人口迁移(必考+选考)含答案

第二讲人口迁移(必考+选考)1.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解析沿海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推进了家乡的城市化进程,A项不符合题意.沿海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带来先进的技术,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返乡就业后不再进城打工,减少了春运的客流量,C项符合题意。

返乡就业,不仅带来生产经验,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观念,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交流,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最近几年春节期间,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

阅读材料,完成2~3题。

2.“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A.城市化速度加快B.乡村交通条件改善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城乡居民收入提高3.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A.家庭B.经济C.教育D.交通解析第2题,“城堵”和“乡堵”都是车辆较多引起的,而车辆数量的增加说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

第3题,春节是中国人家庭聚会、访亲探友的节日,造成人口流动量大,所以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家庭因素。

答案 2.D 3.A下表为我国农民工数量(单位:FA)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

4.与A.举家外出农民工的增幅最大B.外出农民工增加幅度最小C.农民工老龄化现象严重D.本地农民工增加数量最多5.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构成的变化表明()A.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B.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C.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解析第4题,读表对比两个年份的农民工数量计算得出,举家外出农民工的增幅为14.7%,A正确;增幅最小的是本地农民工(增幅为10。

8%),B错误;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C错误;增加数量最多的是外出农民工(增加1 822万人),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迁移对区域
c
移的现状和特
社会经济发
b

展的影响
3.人口迁移的影
响是关键
考点一 人口迁移的因素(必考+选考)
[知识梳理]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
(1)人口迁移的概念 ①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_变__更__定__居__地__的空 间流动行为。
②主要特点:①必须跨越行政区(一般指县、市以上);②变更 _定__居__地__;③迁移时间较长(一般在1年以上)。 (2)人口迁移的类型 ①按空间范围划分:_国__际__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到_农__村___的人口迁移、农村到城市的 人口迁移、城市到_农__村__的人口迁移、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考点突破]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 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
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 后由东北部向南方的
迁移
“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
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 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4.社会文化因素
思考 电视剧《闯关东》的播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古 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 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提示 闯关东:开垦土地、政府开禁、自然灾害、战争。 雁南飞: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移民自身受到迁返故地 的潜在意识和亲情、乡情的吸引。
土地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
人口的迁移
新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 伯明翰、大庆、攀枝 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环境恶化 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态移民”或“环 自然灾害 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境移民”
2.经济因素(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政治因素 (1)政策:通过制定一些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限制人口迁移或 鼓励人口迁移,具有较强的组织性。 (2)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读“1980~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回答 3~4题。
3.由图可知( ) A.迁出重心的位移变化比迁入重心明显 B.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 C.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一直迁往东南方向 D.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始终保持同向变化
4.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的移动,最可能原因是( ) A.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C.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 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
[题组训练] 1.(2016·浙江嘉兴市高二期末)2016年1月12 日春运返程火车票开
始预售,春节过后大量务工人员将从中西部地区奔向东部地区, 该现象总体上属于( ) A.省内人口迁移 B.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C.国内人口迁移 D.乡村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的类型划分是依据 人口迁移跨越的行政区或经济地带情况而划分的。 答案 C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纵坐标表示纬度变化,横坐标表示经度 变化,图中1980~2005年迁入重心的南北位移变化较明显;20世 纪80年代以来,迁入重心在1985~1990年与1990~2005年迁移方 向明显不同;迁入重心和迁出重心,在南北方向都是1980~1985 年向北,而后向南。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 出2000~2005年人口迁入重心位于(30°N,114°E~115°E)附 近,该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外来人 口务工经商。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3.D 4.C
(2015·浙江10月选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生了大规模 迁移,其根本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差异 B.交通运输的发展 C.建设项目的布局 D.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解析 经济因素往往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 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使得我国经济发 展水平差距拉大,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 人口发生大规模迁移。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发生大规模迁 移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答案 D
2.人口迁移的因素(c)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__人__地__关系。 (2)具体因素
推力(排斥力)
拉力(吸引力)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环境恶化、_自__然__灾__害__ 自然地理环境和_资__源__条__件___好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低
_就__业___机会和成功机遇多
政治因素
政局动荡、_战__争__
2.(2015·浙江10月选考)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B.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解析 三江源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由于人 类活动加剧了这个地区生态的退化,采取自然修复的办法,将 当地居民迁入城镇,所以属于生态移民,故选A。而三峡库区 居民外迁,是因三峡大坝的修建及蓄水,使上游部分地区淹没 而引起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是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政策性移民,故B、C、D错误。 答案 A
(3)若A、B代表城市,C代表农村,那么图中表示由农村到城市人 口 迁 移 的 是 ________( 填 序 号 ) , 这 种 迁 移 是 以 人 口 迁 移 的 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 (4)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国 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 答案 (1)②③④ ①⑤ 地理范围 (2)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3)③④ 方向 (4)发达 发展中
优惠的_移__民__政__策_
社会文 化因素
_宗__教__信__仰___、种族、 良好的_文__化__教__育__、家庭、婚
民族矛盾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迁移的 是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迁移的是________(填写 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________为标准来划分的。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 ________;二是_
考试内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类型 考 试 标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准 ①人口迁移的因素 ②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 现状
考核要求
必考
加试
学考点睛
1.明确影响人口
a
迁移的两种力:
1.分析人口
推力、拉力
迁移的特点
2.对比分析我国
2.理解人口
和世界人口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