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生儿硬肿症

合集下载

新生儿硬肿症的防治妙法

新生儿硬肿症的防治妙法

新生儿硬肿症的防治妙法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硬皮症或皮脂硬化症,早产儿和体重不足儿发病率高。

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

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含熔点高和体温调节中枢不够完善,在低温条件下(室温过低或保暖不良),皮下脂肪堆积部位易于凝固而发生硬肿。

本病绝大多数患儿在生后一周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就是不吃奶、不哭,体温低(≤35摄氏度)。

全身皮下脂肪多的部位出现皮肤冷、硬、呈暗红色或青紫。

皮肤紧贴皮下组织,僵硬不易移动,按之似硬橡皮样,伴水肿者按之可有凹陷。

硬肿往往先出现于在小腿、大腿外侧,继而蔓延至臀部、躯干及颊部。

硬肿症常并发肺炎及败血症,严重者可因肺出血而死亡。

对硬肿症预防重于治疗。

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硬肿症:孕妇在冬季临产,事先提高室温,备好干热绒毯,待婴儿一出生即包好御寒;提早开奶,喂母乳,保证婴儿足够的热卡及水分供给;维持一个适度的环境温度,室温在24~28摄氏度,相对温度以40%为宜;注意覆盖好头部,因为头部占婴儿体表面积大;经常测量体温,若孩子体温低于36摄氏度或摸上去手足发凉,可在小儿棉被下放置热水袋或热水瓶保暖,也可把婴儿抱起,用母亲的体温来温暖婴儿。

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与护理观察

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与护理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消毒隔离
如果新生儿患有感染性疾病,应采取隔离措施,并定 期对房间进行消毒。
心理护理
给予关爱
新生儿需要关爱和陪伴,家长可以与新生儿进行亲密接 触,如抚摸、拥抱等。
创造良好环境
为新生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刺激和惊吓 。
04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孕前宣教
向准妈妈们普及新生儿硬 肿症的预防知识,强调孕 期及产后的注意事项。
护理策略
在保暖、喂养和皮肤护理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并发症 ,给予吸氧、心电监测等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儿 的反应、呼吸和心率变化。
病例三:成功治愈的硬肿症案例分析
治愈过程
该病例为一例轻度新生儿硬肿症,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如保暖、喂养和皮肤护 理等,患儿硬肿症状得到缓解并最终治愈。
案例分析
分析该病例的成功治愈因素,包括早期发现、正确的护理措施以及细致的观察 。同时,也需探讨如何预防类似病例的发生,以及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如何采取 有效的护理措施。
皮肤颜色可能会呈现暗红色或紫色,与正常肤色有明显差异。观察皮肤颜色变化 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肢体活动观察
总结词
了解新生儿的肢体活动情况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
详细描述
应观察新生儿的手脚活动是否自如,是否有抽搐、痉挛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呼吸情况观察
总结词
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与护理
汇报人: 日期:
• 新生儿硬肿症概述 • 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要点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措施 •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与控制 •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新生儿硬肿症概述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肿症1护理课件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肿症1护理课件

分娩期护理
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有利于新生儿的 健康,减少新生儿硬肿症 的发生。如需剖宫产,应 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保持新生儿体温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擦干 身体,并给予适当的保暖 措施,以维持正常体温。
早期喂养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 喂养,以促进新陈代谢和 热量供给。
新生儿护理
定期检查
注意保暖
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 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硬肿症等异常 情况。
时就医。
预防复发
02
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再次受到寒冷刺激,预防硬肿症的复发。
增强免疫力
03
合理喂养,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 肿症1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新生儿硬肿症概述 •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 •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 新生儿硬肿症的康复
01 新生儿硬肿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由于新生儿体温 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肤和皮下组织 受到寒冷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变硬 和水肿的疾病。
定期复查
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复查,评估康复效果,调整康 复计划。
家庭护理
家长需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技巧,如正确的抱姿、 喂养方法等,以促进宝宝的康复。
心理支持
关注宝宝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 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
康复后注意事 项
持续关注
01
即使宝宝康复后,仍需持续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
异常。
02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
孕期保健
01
02
03
定期产检
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 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降 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风 险。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早期识别DIC,给予抗凝、补充凝血因子等 治疗。
04
患儿护理及家庭管理建议
住院期间护理措施
保暖
将患儿置于适中温度的保暖箱内 ,根据患儿体温、胎龄和日龄调 节箱温,使患儿皮肤温度维持在
正常范围内。
喂养
尽早开奶,保证热量供给。对于吸 吮和吞咽能力弱的患儿,可用滴管 或鼻饲喂养。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皮肤 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推广
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1 2
建立健全的孕产妇保健制度
确保所有孕妇都能接受到规范的产前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新生儿硬肿症的高危因素。
加强孕期营养指导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营养补充,降低孕妇和胎 儿的营养缺乏风险,从而预防硬肿症的发生。
3
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产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新 生儿硬肿症的能力,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 化治疗方案制定,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随着新型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的深入研究 ,未来可能实现这些方法的临床应用,为新生儿硬肿症的 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早期诊断与预防的普及
随着早期诊断方法和预防策略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未来可 能实现新生儿硬肿症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降低发病率 和死亡率。
断和治疗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新生儿硬肿症定义和流行病学
详细阐述了新生儿硬肿症的概念、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点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儿科新生儿硬肿症汇总医学课件

儿科新生儿硬肿症汇总医学课件

2023儿科新生儿硬肿症汇总医学课件contents •概述•病因与高危因素•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案•预后与转归•预防措施与干预策略•研究进展与前沿研究方向目录01概述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以皮肤紧硬、皮下水肿和低体温为特征的新生儿急症,严重者可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

定义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疗方案(2014版)》,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

诊断标准定义与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寒冷损伤、感染、早产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新生儿硬肿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水肿,以及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紧硬、皮下水肿、低体温、喂养不耐受、呼吸困难等。

分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新生儿硬肿症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主要表现为皮肤紧硬和水肿,无其他症状;中度除皮肤表现外,出现低体温和喂养不耐受;重度则伴有呼吸困难、器官功能受损等严重表现。

临床表现与分度02病因与高危因素病因感染寒冷损伤Array如寒冷损伤综合征、低体温等。

如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早产其他因素如早产儿硬肿症等。

如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

母孕期因素如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

胎儿期因素如低体温、低血糖等。

新生儿期因素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特点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高峰期为冬春季,可能与寒冷损伤有关。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硬肿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差异。

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因素有关。

03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宝宝出生后出现反应差、哭声弱、吸吮无力、四肢发凉、皮肤硬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肺出血、DIC等。

病史了解母亲孕期及分娩情况,是否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产程延长等病史。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

谢 谢
无或轻度功能 低下
功能损害明显 功能衰竭, DIC,肺出血
* 身体各部面积%的估计:头颈部20%,双上肢18%, 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 肢26%。
治疗原则
1.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2.营养:保证热卡供给。 3.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4.抗感染。 5.对症治疗。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 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 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
轻度 硬肿范围 体温 肛-腋温差 器官功能改变

中 重
<20%
2值
0或正值 负值
5.硬肿症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 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 度发红; 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 失,肤色稍暗红; 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 橡皮样坚硬,肤色暗红。
6.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妇幼司儿童急救 项目办公室所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 ”规定以下两项指标。
③复温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温水浴、温盐水灌肠 各种方法。 ④如正在用静脉补充液体或高营养液时可在瓶的周 围用热毛巾包裹,使进入体内的液体有一定温 度。 ⑤供给的氧也要预热。
用药原则
1.硬肿症患儿应放入温箱保暖。 2.轻度硬肿症以供足热卡、多巴胺、能量合 剂、抗生素为主。 3.中、重度硬肿症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 胺、补堿、血浆、脂肪乳、抗生素为主。注 意支援疗法及并发症防治。 4.合并DIC加用肝素,抗休克等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 。 ①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 早产儿的发生。 ②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 ③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 保暖床上处理。 ④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 ⑤积极早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不使发生 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单纯因寒冷引起者称新生儿寒冷损伤。

(一)病史:寒冷季节,出生1周内新生儿、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多见,常有保暖或喂养不当史,或严重感染、窒息史。

(二)临床表现1、一般情况:反应差,不吃、不哭、不动。

2、低体温:常降至35℃以下,重症<30℃,早期腋-肛温差为正值。

病程长和重症者为负值,表示能量贮备耗竭。

3、硬肿:全身皮下脂肪积聚部位发硬、水肿。

感染或窒息引起者皮肤硬而不肿犹如皮革状。

严重时可致面部表情呆滞、关节活动受限、呼吸困难。

硬肿发生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4、肤色:早期颜面、四肢皮肤潮红如熟虾,严重者面色苍白或发灰。

5、多器官功能受损:心音低钝、脉细弱、尿少或无尿等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合并症。

6、病情分度:见表。

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程度硬肿范围腋-肛温差器官功能改变-----------------------------------------------------------轻度<20% 正值无或轻度功能低下----------------------------------------------------------中度≤50% 0或正值功能损害明显----------------------------------------------------------重度>50% 负值功能衰竭、DIC、肺出血---------------------------------------------------------注: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

中度 <35℃ ≤0℃ 25% ~ 反应差、功效显 50% 著低下
重度 <30℃ <0℃ >50 % 休克、DIC、 肺出血、急 性肾衰
新生儿硬肿症
第11页
治疗关 1、键复点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关键。标准是
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2、支持疗法:补充分够热量有利于体温
恢复。 3.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取抗生素。纠
第9页
临床表现
3、多器官功 效衰竭:早 期心间低钝、 心率迟缓、 微循环障碍 表现;严重 时可展现休 克、DIC.急 性肾衰和肺 出血等MOF 表现。
新生儿硬肿症
第10页
TA-R
硬肿 全身情况及器 范围 官功效改变
轻度 ≥35℃ >0℃ < 20% 无显著改变
感染、早产、 颅内出血和红 细胞增多症等 时也易发生硬 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
第6页
临床表

多发生在冬、春严寒季节, 以出生3 日内或早产儿多见。发病早期表现 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 等症状;病情加重时发生硬肿和多 器官损害体征。
新生儿硬肿症
第7页
临床表

1.低体温: 体核温度常<35℃,重症<30℃。新生
新生儿硬肿症
第21页
4.预防 感染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加强皮肤护理, 经常 更换体位, 预防体位性水肿和坠积性肺 炎, 尽可能降低肌肉注射, 预防皮肤破 损引发感染。
新生儿硬肿症
第22页
5.观察病情
注意T、P、R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 有没有出血症状等, 详细统计护理单, 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 一旦发生病情改 变, 能分秒必争组织有效抢救。
低下相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水肿相关。 5、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保暖和育儿知识。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肿症1

儿童保健之新生儿硬肿症1
根据患儿病情,给予相应的药 物治疗,如抗生素、利尿剂等 。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儿,可 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皮肤颜色和温度等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给患儿翻身、拍背,帮助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喂养管理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 安排喂养时间和量,保证பைடு நூலகம்儿获得足 够的营养。
CHAPTER 02
新生儿硬肿症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
体温异常
硬肿的部位皮温低,甚至低于 35℃,严重时体温不升。
循环障碍
硬肿部位皮肤发凉、发绀,甚 至出现花纹。
皮肤硬肿
新生儿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 能移动,按之有凹陷。
反应低下
患儿吸吮无力,哭声较弱,活 动减少,严重时处于昏迷状态 。
呼吸暂停
呼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衰 竭。
案例二: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
精心护理与科学喂养
详细描述
对于患有新生儿硬肿症的宝宝,家长应提供精心护理和科学喂养。保持宝宝所处环境的温暖和舒适,定期测量体 温,遵医嘱治疗。同时,合理喂养,保证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提高宝宝的抵抗力,促进康复。
案例三:成功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案例
总结词:预防为主
研究展望
早期诊断技术
研发更准确、快速的早期诊断技 术,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新生儿
硬肿症。
新药研发
研究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以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治愈率。
预防策略
研究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降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率。
未来挑战
跨学科合作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新生儿硬肿症(NeonatalSeizure)是一种有潜在危险性的症状,它会对新生儿构成严重威胁。

新生儿硬肿症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患有早产、低体重或医疗延迟的情况。

它会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开始出现,发展为抽搐、哭泣或紧张的身体动作。

新生儿硬肿症一旦发生会给家长带来巨大心理和负担上的负担,护理者也面临着在及时确定硬肿症病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便获得良好结果的挑战。

第二段:护理新生儿硬肿症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因此,我们需要对新生儿的一些基本信息进行检查,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我们还要及时从新生儿和家长处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或现场因素,比如缺氧、催产素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新生儿硬肿症发作。

第三段:一旦确定了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首先,应该确保新生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氧气,以维持其良好的生理状态。

在实施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时,要保证新生儿始终身处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并避免过刺激的声音、光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此外,给新生儿采取的治疗方案还应该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体重和疾病症状等,来调整和修正。

第四段:新生儿硬肿症护理还要包括护理人员在新生儿硬肿症发作期间,及时观察新生儿的动作,并针对抽搐状况进行必要的干预,以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和伤害。

在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尽可能多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向家长进行有关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诊断和治疗的科学解释,以便家长更好地为宝宝提供最佳的护理。

第五段:在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注意对新生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关注,让宝宝感受到爱和安全,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正确地引导家长,让家长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以及如何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第六段: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特点和护理措施,有效地落实护理措施,以尽可能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怎样鉴别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方法[001]

怎样鉴别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方法[001]

怎样鉴别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方法一、新生儿硬肿症的鉴别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头部或其他部位出现的硬实质肿块,主要由胎膜内缺陷或胎儿发育异常引起。

鉴别新生儿硬肿症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主要包括妊娠期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生长发育史等。

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质地、表面光滑度、局部皮肤颜色及纹理等。

3. 影像学检查:可采用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方式,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组织结构等。

4.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可协助诊断病因和病程。

5. 组织学检查: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和恶性程度等。

二、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新生儿硬肿症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小型、病情较轻、无明显危害的新生儿硬肿症,可以采取观察清醒、消肿、止痛等保守治疗方法,定期随访观察。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有明显危害、需手术治疗的新生儿硬肿症,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如脑膜瘤、脑积水、颅内血肿等疾病。

3. 化疗治疗:对于一些恶性肿瘤,可采用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以控制病情。

4. 放疗治疗:对于一些恶性肿瘤,需要进行放射治疗,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三、新生儿硬肿症的注意事项1. 定期随访:对于小型、病情较轻的新生儿硬肿症,需要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避免病情扩散和加重。

2.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对于恢复病情、提高治愈率起到重要作用。

3. 给予情感支持:对于患有新生儿硬肿症的新生儿和家属,需要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关注,建立他们的信心和信任,对病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 预防感染: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包括采取合理的手术切口处理、术后休息、加强营养等。

5. 注意休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防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

新生儿硬肿症名词解释儿科

新生儿硬肿症名词解释儿科

硬肿症,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它是新生儿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其中,与寒冷损伤最为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症,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以及低出生体重儿。

严重的低体温、硬肿症患者可以继发肺出血、休克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是新生儿期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

在诊断新生儿硬肿症以后,应该及时的进行复温治疗,补充充足的热量和液体控制感染,来纠正孩子的器官功能紊乱,促进疾病的恢复。

在新生儿期一旦娩出以后,应该立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进行处理,预防硬肿症的发生。

新生儿育儿-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育儿-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导读】不少南方的新爸妈也许没听说过新生儿硬肿症,但是生活在北方的爸爸妈妈们几乎都知道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

因为新生儿硬肿症是我国北方地区新生儿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冬季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得这种病的最多。

知道宝宝患上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吗?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表现吗?如何预防新生儿硬肿症?下面专家为您一一解答。

新生儿硬肿症原因新生儿硬肿症通常发生在生后保暖不好、喂养不足或生后一周内患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硬肿症你了解多少?新生儿出生前生活在温暖、充满羊水的子宫环境下,环境温度为37.2℃-37.7℃,使新生儿体温很容易保持在恒定状态。

出生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再加上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皮肤毛细血管丰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较容易散热。

这些特点使新生儿出生时从一个温暖的环境进入到较冷的、温度低的外界环境,如保暖不好,就会散失很多热量,严重时出现低体温(体温〈35.5℃)而发生新生儿硬肿症。

另一方面,由于体内的热量主要消耗在抵御寒冷上,会妨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体重的增长。

早产儿由于脂肪量少,产热贮备力差,有严重感染、窒息的新生儿由于脂肪产热过程受抑,而更容易发生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症状宝宝得了这种病,多表现为“五不”或“五少”症。

“五不”指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体重不增;“五少”指少吃、少哭、少动、体重增长少、体温增高少。

>>新生儿硬肿症的症状及处理方式最突出的表现是皮肤改变,起初皮肤发凉、发硬,不易捏起;进而皮肤肿胀,压时有凹坑儿。

常见于小腿、大腿外侧皮肤,严重时脸蛋儿皮肤亦可发硬。

有时从鼻子和嘴里冒血沫子,呼吸微弱,这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要立即送医院抢救。

患硬肿症的新生儿,由于体温过低,体内血流缓慢,毛细血管因缺氧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出血,特别是肺出血,病情十分凶险,患儿常因不易抢救而死亡。

因此,早期发现硬肿症,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育儿知识-当心新生儿患上“硬肿症”

育儿知识-当心新生儿患上“硬肿症”

当心新生儿患上“硬肿症”小童童妈咪的预产期是在一年当中最冷的腊月里。

然而,他反而在距离妈咪预产期妈咪还差20天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提前来到这个世界,因此是一个早产的宝宝。

今天,小童童出生已经4天了,爸爸在给他换尿布的时候,发现小屁屁的颜色与往常有些不一样,颜色发暗,并且红一块儿、紫一块儿的,摸上去有些发凉,用手一按还会出现一个坑。

再看身上别处,小腿、大腿的内侧也是这样。

然而,小童童倒似乎比往日显得更乖,一点都不闹,就是不太愿意吃奶。

爸爸一看着了急,连忙医生速请保健医生来到屋内。

保健医生仔细查看前后母对爸爸和妈咪讲,宝宝这是患上了“新生儿硬肿症”——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婴儿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身体受冷引起的,因此又叫炎热损伤综合症,多发生于较冷的时节,好发于早产、低体重、出生时窒息以及身体出世有感染的宝宝。

通常发病较急,主要整体表现为皮下脂肪发生硬化,并且,同时伴硬化部位出现水肿,主要包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周内。

宝宝因何发生皮肤硬肿症?宝宝出生前,一直生活在妈咪充满温暖羊水的子宫中,这里有适宜他们生长发育的温度,通常为37.2℃-37.3℃,不受任何寒冷刺激,在这种温度下,因而体温能保持极为恒定。

在出生后,由于体温调节未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文德森很容易受外界盐度的影响。

而且,新生小宝宝皮下容易发生结节凝固的饱和脂肪酸,要比大人高出3倍,因此,大人在体温从36℃降至17℃时,皮下脂肪才发生凝固,而宝宝在血压降到35℃时,皮下脂肪就会出现凝固。

加之刚出生的爸爸妈妈,皮下脂肪薄、指甲毛细血管丰富、体表面积相对运动量较大,如果妈咪给宝宝保暖得不好,便会使妈妈刚刚从温暖的羊水中出生的宝宝,散失压碎身体的很多热量,尤其是在雨雪寒冷时。

特别是早产儿,由于脂肪量比较少,因此身体产生热量构成的贮备力差,患严重感染或窒息的宝宝,因脂肪产热的过程受到抑制,也比其他宝宝更容易发生硬肿症。

宝宝患硬肿症的难受经主要表现为体温低下,发病的形态是发生皮肤发生可改变,并整体表现出四个特点:1.皮肤发凉。

新生儿硬肿症属中医“胎寒

新生儿硬肿症属中医“胎寒

新生儿硬肿症属中医“胎寒新生儿硬肿症以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损害。

多发于早产儿和足月低体重儿。

患儿过早离开母体,或先天发育欠佳,是发生本病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说,体温愈低,硬肿也愈严重;硬肿面积愈大,发病日龄愈小,并发症愈多。

若不及时抢救,预后不良。

五硬”的范畴。

典型表现为拒食、不哭、身体发凉,体温有时低于35℃,皮肤硬肿的好发部位为下肢、臀部、面颊,重者延及全身。

新生儿硬肿症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原则是益气温和,活血化瘀,其中阳虚者温补脾肾,寒甚者散寒通阳,血瘀者行气活血。

同时配合复温、中药外敷等法,可增强疗效。

当归6克、丹参9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白芍9克、桂枝5克、细辛克水煎服。

重度患儿24小时内用滴管频频服尽,轻度患儿48小时服完。

未愈者照前法再服,病愈即止。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用于寒凝血涩型,表现为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

人参、熟附子各6克,枳实2克。

上药分别捣碎,加水250毫升。

文火煎服子,90分钟后加入人参、枳实。

调和气血。

用于阳气虚衰型,表现为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

附子、桂枝各60克,干姜、甘草、丹参、赤芍各30克,煎水取汁2000毫升。

药液温度从36℃渐增至39~40℃。

将患儿仰卧盆中浸浴,每次10~20分钟,每天1~2次,可连浴数日,浴后立即保温,并应保持室温在22。

24℃。

艾叶100克,加水3000毫升,水沸后煎10分钟,装入热水瓶内备用。

每日浸浴2次。

温经散寒,用于寒凝血涩证。

将新鲜韭菜200~250克,加清水2500~3000毫升,煮沸至韭菜熟而发黄,并散发出特有的芳香气味,即熄火放置,待其降温备用。

在26~28℃室温中将患儿包被解开及衣服脱光,立即放人备好的40~42℃韭菜水中沐浴。

除患儿头面部外,身体其他部位均浸在韭菜水中,并用煮熟变软的韭菜给患儿轻轻揉摩皮肤,尤其是硬肿部位,着重按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新生儿硬肿症
neonatal scleredema
定义
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 组织硬化、水肿
尤其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所致。 又称寒冷损伤综合症(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e)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寒冷、早产、感染、窒息
(二)发病机制 体温调节功能差 寒冷损伤
毛细血管壁渗透性↑
水肿
神经反射调节↓ 棕色脂肪产热↓ 微循环障碍、DIC
感染或缺氧
二、临床表现
寒冷季节:早产儿或早期新生儿, 保暖不佳的情况下发生
夏 季:多与感染或窒息有关
全身症状:“四不症” 皮肤症状:冷、硬、肿、颜色改变
特点:暗红色、发硬、发凉 部位:皮下脂肪集聚的部位
多器官功能损害
七、健康教育:
• 1、向家长介绍预防知识,指导家庭简易保 暖方法。
• 2、宣传孕期保健的重要性。 • 3、指导家庭成员学习育儿知识,消除高危
因素。
• 早产男婴,日龄4天,生前有宫内窘迫,生后 第二天哭声低沉,吸吮差,全身皮肤发凉,继 而不哭、拒乳,皮肤粘膜散在性瘀斑,水肿, 伴 呕 吐 咖 啡 样 胃 内 容 物 约 3 0 ml。 体 检 : 体 温 30℃,呼吸浅慢,心音低钝,肝右肋下1㎝, 脾左肋下0.5㎝,双下肢大、小腿外侧、臀部 、胸背部、面颊部皮肤发硬,呈紫红色,按之 如橡皮样。化验:Hb130g/L,WBC 20×109/L ,中性粒细胞92%,血小板80×109/L,出血时 间>3分,凝血时间>12分。
(二)补充营养和水分
可促进代谢、改善循环、有利复温
体温不升时 50kcal/kg.d,水分60-80ml/kg
体温上升后 100-120kcal/kg.d 口服→鼻饲→胃肠外营养
(三)控制感染
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四)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纠酸、扩容、防治DIC 对心力衰竭、休克、凝血障碍、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应给以相应 治疗。
发病机制(1 )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于散热 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
–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熔点高易凝固 –早产儿含棕色脂肪少---缺少产热组织
能量储备少
发病机制(2)
热量↓ 寒冷损伤 体温不升
脂肪凝固发硬 组织缺氧
三、硬肿症的预防
做好围产期保健,避免早产、 低出生体重等
冬季保暖和保证足够热量 积极防治感染、窒息、产伤等
四、治疗原则
(一)恢复正常体温 复温和保暖
(二)支持疗法 保证热卡和液量
(三)控制感染
逐渐复温
(四)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五、护理诊断:
• 1、体温过低: • 2、皮肤完整性受损: • 3、营养失调: • 4、有感染的危险: • 5、潜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
• (1)目前的诊断。
• (2)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六、护理措施:
(一)复温 (二)补充营养和水分
(三)控制感染 (四)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一)复温
轻~中度(肛温>30 ℃,腋-肛温差为正值):
箱温30→34℃ ,6-12h内恢复正常体温。
重度(肛温<30 ℃,腋-肛温差为负值) :
箱温比体温高1-2℃,每小时提高箱温0.5~1 ℃ (箱温不超过34 ℃ ),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皮肤症状:冷、硬、肿、
顺序:小腿 大腿外则 臀部 面颊 上肢 全身
范围:依照烧伤面积计算估计
程度 分度: 硬肿范围
全身情况
体温 ℃
休克DIC
轻度
20~50% 较差
<35 无或轻
重度 >50%
极差 <30

多器官功能损害:
早期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环障 碍。严重时休克、DIC、肺出血、急性肾 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