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五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民生问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民生问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民生问题1.近些年来,一批批聚焦人民之所想的电视剧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山海情》再现扶贫故事;《小欢喜》演绎家长里短;《大江大河》讲述改革发展;《人世间》书写时代沉浮。

这些电视剧的脱颖而出说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坚持A.以市场经济为指导 B.与国际化视野相接轨C.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 D.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答案】C【详解】材料提到的电视剧作品均聚焦于人民关注的事件,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以市场经济为指导,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与国际化视野相接轨,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排除D项。

故选C项。

2.1601年,英国出台的《济贫法》,认定贫困的根源来自个人,贫困是“个人责任”,国家不应该承担救助的责任。

这表明当时英国A.率先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B.没有根本解决社会贫困问题C.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D.减轻了下层民众的后顾之忧【答案】B【详解】由材料中英国《济贫法》的内容可知,在自由和社会公平及正义之间,英国选择了前者,这表明当时英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B项正确,排除CD两项;材料中缺乏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信息,A项中“率先”无法得出,排除。

故选B项。

3.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浙东大饥,朱熹借常平米600石,在建宁府崇安县(今福建武夷山)开耀乡与乡绅刘如愚创办社仓一所,进行赈贷,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社仓事目》(即社仓章程),于淳熙八年(1181年)奏请孝宗批准推行全国。

后人把这个《社仓事目》连同开耀乡社仓经营管理办法统称“朱子社仓法”。

朱熹作为理学大师,创立“社仓”,其主要目的是①维护社会稳定 ②灾年赈济,扶植生产 ③解决全国百姓温饱问题 ④提供社会保障,造福百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与乡绅刘如愚创办社仓一所,进行赈贷”“制定《社仓事目》” “朱子社仓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作为理学大师,其创立的“社仓”,维护了维护的社会稳定;在灾年进行赈济,扶植稳定了生产;同时通过立法,为提供社会了保障,造福了百姓,①②④符合题意,B 项正确;其创立“社仓”无法解决全国百姓温饱问题,③错误,排除A、C、D项。

[精品]新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一及答案

[精品]新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一及答案

热点题型专练(一) 史料主旨型选择题(15分钟48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2016湖北武汉四调,24)《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

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

”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解析:材料中“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指的是同一族群或家族,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这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因此“族坟墓”的做法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选A项。

周代并未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宗法关系而非分封制的推行,排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迷信色彩,排除D项。

答案:A2.(2016安徽合肥二检)《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

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B.具有制度性保障.以礼乐制度为基础 D.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材料信息的大意是:先王为诸侯定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

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

这表明周天子用制度约束诸侯,即“先王制诸侯”具有制度性保障,故选B项。

答案:B3 (2016河南省适应性考试一,24)《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

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上田弃亩”“下田弃圳”的做法合利用了土地资,这说明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提能专练:15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提能专练:15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1.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

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皇帝的命令)不治夲司事。

”这说明宋朝A、正官仅用以表示官员品秩B、政权运作因袭唐制C、机构重叠官员职责不明确D、相互牵制加强集权2.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朱熹的孔子”是指A.知行合一 B.天人感应 C.先气后理的思想 D.存天理,灭人欲3.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

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

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

上述材料表明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4.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5.“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6.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民心的重要性 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 D.教化的重要性7 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人口问题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人口问题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人口问题1.19世纪中期,大萧条横扫欧洲。

法国北部地区的棉纺工人将他们的绝望发泄在涌入法国北部同样绝望的比利时移民身上……据此判断,法国这些工人A.认为比利时工人抢了工作 B.对自身困境缺乏正确认知C.具有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 D.都受害于大萧条经济危机【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法国工人将他们的绝望发泄在涌入法国北部同样绝望的比利时移民身上”可知法国工人对自身困境缺乏正确认知,B项正确;认为比利时工人抢了工作是对材料表象的解读,不能深层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主义,排除C项;都受害于大萧条经济危机是对材料信息的重复,排除D项。

故选B项。

2.嘉庆皇帝在批复《查办吉林、长春两厅流民折》中提到:“流民出口,节经降旨查禁,各该管官总未实力奉行,以致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数干户之多,总以该流民等业己聚族相安,聚难驱逐为词,仍予入册安插。

”据此推测当时这两地A.已经成为流民的主要迁入地 B.地方政府对移民持宽容态度C.摆脱中央对行政运行的干预 D.中原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禁止流民涌向东北的背景下,东北地方官员并未严格遵循禁令,反而较为宽容的允许流民前往,B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东北成为流民的主要迁入地,排除A项;两地摆脱中央对行政运行的干预的说法不符合中央集权制下的清朝实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原居民生活状况的恶化,排除D项。

故选B项。

3.南宋孝宗以后的每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都会引起大争论,问题集中在是否接纳这些人、如何防范附载于他们身上的东北民族文化的扩散等方面。

由于都城临安是北方新移民和东北移民的重要迁入地,所以每一次争论几乎都以临安为焦点。

这些争论反映出A.移民带来了文化之间的冲撞 B.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C.北民南迁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D.南北方的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答案】A【详解】由题干材料“北方人口南迁都会引起大争论,问题集中在是否接纳这些人、如何防范附载于他们身上的东北民族文化的扩散等方面”可知人口南迁带来文化冲突,A项正确;材料是人口南迁对文化的影响不是经济重心对文化的影响,逻辑错误,排除B项;材料是北民南迁带来的文化冲突而不是社会秩序混乱,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冲突不是民族融合,排除D项。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九及答案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九及答案

热点题型专练(九) 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35分钟37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美国驻华代办田夏礼说:“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干涉带和平,那种和平是不能持久的。

唯有使用武力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

”材料二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摩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主编《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戴高乐》材料三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田夏礼对中日战争和清朝政权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3)运用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第(1)问,“态度”由材料一中的“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和“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归纳而出;“原因”则需结合所“利益至上的外交以及美日在华争夺中的矛盾”等知识,从列强的利益争夺角度概括得出。

第(2)问,“目标”由材料二中的“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归纳而出;“背景”则需依据时间信息,结合所“美苏冷战、法德和解及欧共体初步形成”等知识得出。

第(3)问,“观点”可依据材料三中的“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和“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同时结合所“因中苏关系恶促使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改善”的知识归纳而出;“决定性因素”则依据“国家利益至上”的历史常识概括而出。

高考热点重点难点题型专项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高考热点重点难点题型专项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

“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

这反映了()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2.(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3.(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4.(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军事理论的形成B.生产方式的变革C.政治制度的演进D.地形地势的利用5.(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

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

这一现象()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6.(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止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答案】D2.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

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 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答案】B【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初,清政府不同意与英直接正式平等交往,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外国公使驻京的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华夷天下观,故B项正确。

3.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A【解析】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是因为中国拒绝“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显然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故A项正确。

4.下面是对某一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描述:“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

”与此政府部门设立有关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必修中国古代史专练五

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必修中国古代史专练五

1.《吕氏春秋》载:“古代圣王引导他的百姓从事农业,不仅是为了地里的出产,而且是为了陶冶他们的心志,持重就会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国家的法制就能确立,民力就能专一。

”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A.加强农业管理 B.限制人口流动C.灌输法制观念 D.强化社会管理解析:选D材料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说明古代统治者“重农”的用意,其最终达到强化社会管理的目的。

2.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

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

这表明在当时()A.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B.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C.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D.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解析:选B材料中纳粟封爵仅是汉代富商大贾做官的一种方式,不能体现出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更不能说明其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故A、D两项错误;材料纳粟封爵的本意为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但从其实施结果可知,农民不是真正的受益者,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遏制商人,故C项错误。

3.《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樽节用度,自有余饶。

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

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

”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D.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解析:选D材料措施为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强化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起到了维护封建政权经济基础的作用,故D项正确。

4.《明宣宗实录》中写道:“私通外夷,已有禁例。

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宜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Word版含解析

热点试题综合练(1)1、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

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B. 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2、“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

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 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B. 中央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削弱地方、强化中央集权C. 挑选精兵强将,充实禁军D. 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3、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

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B. 加强专制制度,巩固统治基础C. 扩大入仕途径,加强统治基础D. 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5、明初制度,京官三品以上乘轿。

其它官员骑马;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始骑马”,不久“皆乘轿”;而到明代后期,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乘轿出行。

这反映了明朝()A. 科举制推动知识分子地位的提升B. 士大夫率先奢靡的行为影响深远C. 经济繁荣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善D. 礼法观念松驰带动社会习俗变化6、 "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防疫抗疫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防疫抗疫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防疫抗疫第01练 防疫抗疫1.东汉后期的70多年中,有疫病流行记载17次,且多数为连年的大疫病;唐初的60年间,仅有5次疫病记载,且蔓延范围较小;安史之乱后,疫病接连发生,一些地区甚至发生了“死者半”的大疫。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战争是疫病发生传播的根源 B.疫病流行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C.地理条件影响疫病传播速度 D.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疫病频发【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东汉后期的70多年中,有疫病流行记载17次,且多数为连年的大疫病”“安史之乱后,疫病接连发生,一些地区甚至发生了‘死者半’的大疫”可知,东汉后期和安史之乱后,社会环境动荡,如战争频繁、流民迁徙等等,使得疫病大规模流行,因此,疫病流行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地理条件对疫病传播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疫病流行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故选B项。

2.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港口实行“检疫”,强制入境船舶和人员隔离观察,以防止黑死病等疫病流入,后来又出现了防范动植物病虫害的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

这表明分类检疫A.彻底阻断了疫病传播 B.体现了科学技术进步C.奠定了西方医疗体系 D.反映了国家干预形成【答案】B【详解】根据“意大利港口实行“检疫”,强制入境船舶和人员隔离观察,以防止黑死病等疫病流入,后来又出现了防范动植物病虫害的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可知14世纪已出现分类检疫,体现了人类检疫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彻底错误,排除A项;检疫不能奠定西方医疗体系,排除C项;没有体现国家力量的干预,排除D项。

故选B项。

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评论道:“新冠疫情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

”在新冠疫情仍然肆虐,而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阻挠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国际规则规范被削弱,全国治理遭遇严重挑战,国际体系呼唤新的领导者,推动经济以及医疗卫生合作,维护全球化进程,打造新的国际格局。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二及答案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二及答案

热点题型专练(二) 材料情境型选择题(15分钟48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2016湖北七市(州)3月)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任宰相,却竟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场屋,曾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这表明举制度的推行( )A.强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B.打破了士族门阀势力对官职的垄断.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D.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平台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唐朝时期,许多人认为,只有通过举考试进入仕途才能真正展示自己,即举入仕在士人心中地位至关重要,这说明举制度的推行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故选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士人崇儒入世”,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答案:2.(2016安徽合肥二检,26)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

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 ) 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解析:材料信息中的第三级演进是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的结果,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故选项。

A、B两项出现在第一级演进完成之时;D项出现在第二级演进时期。

答案:3.(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27)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

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

这一变反映了( )A.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B.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从宋代到明清时期,江浙一带不再是粮食主产区而成为粮食输入地,“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说明不同区域经济特色不同,即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故选B项。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八及答案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点题型专练八及答案

热点题型专练(八) 史观史研型选择题(15分钟48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据《建炎以系年要录》记载: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外商及收购舶物货的官署),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据此可知宋代( )A.外贸收入用于国计民生B.外贸税收成为政府财政主要.市舶事务需要专人掌管D.广州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宋代设置市舶司,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管,故项正确。

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外贸收入是否用于国计民生,排除A项;设置市舶司后,可以增加外贸税收,但不能说明外贸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故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广州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排除D项。

答案:2.(2016山东日照一模,31)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

”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苏格拉底关注、批判国家事务,体现其社会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A、B、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答案:D3.(2016湖南十三校二联)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

这反映出罗马法( )A.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B.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D.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解析: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限制对奴隶的过度压迫,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阶级统治,故选D项。

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天赋人权”,排除项。

答案:D4.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写道:“雅典民主的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

……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公民享有权利和义务,但这些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而义务也不是一个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国家推行的。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十)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考题型专攻练(十)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考题型专攻练(十)1.(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士绅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

……(这种人物)已经被排斥于握有政治权力的圈子,但是在社会上却还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威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五代乱离,幸存的士族失去了庄园,流徙各地……宋太祖、宋太宗只好扩大进士科名额……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士大夫不能不为皇帝所用,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

——摘编自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士绅、宗族所支配下的乡村社会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的城市,疏离、独立于国家权力……乡村社会一般不会随着国家的瓦解而瓦解,反而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

——摘自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材料二从12世纪末到15世纪,是英国贵族“如日中天”的兴盛时代。

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

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

……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

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至19世纪中期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16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中国士绅的特点:由材料一得出没有政治权力,但是仍享有政治威望等。

英国贵族的特点:由材料二得出有一定政治权力;在中央和地方,在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发挥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专练(五)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15分钟48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2016湖南十三校二联,27)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

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英国商人势力较强的重要原因是英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与欧洲国家争霸需要商人的支持。

据此推断,正是由于中国明清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导致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

选D项。

材料信息未涉及儒家思想对商业的影响,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D
2.(2015广东广州一模,13)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风俗画的流行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理学的影响 D.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宋代,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不要为物欲所蒙蔽。

材料中建筑艺术、绘画艺术和妇女服饰都不注重标新立异,而是追求典雅之美,这些特点正是受理学思想影响的表现。

A、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C
3.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的全面观察研究。

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 ) A.理学思想兴盛 B.商品经济发展
C.市民阶层兴起 D.政治上重义轻武
解析:从材料信息“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的全面观察研究”可知画家认真研究事物,这与理学思想的兴盛有关,故A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促进风俗画产生,故B、C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A
4.(2016河南省适应性考试一,33)对雅典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

谁要是想说服别人,就必须掌握有力的论据,就必须有能力有技巧地表达出来。

这种公开的思考和言论,对事物从各个方面的分析,于是就出现了对人和神、天和地的新的思考。

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雅典的政体形式
B.雅典市民的全新思考
C.雅典的城邦体制
D.雅典市民的生活方式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雅典公民需要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这是雅典民主政体下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需要,故选A项。

雅典市民的全新思考是建立在雅典的民主政体上的,故B 项错误;雅典的城邦体制仅是雅典民主政体形成的条件之一,故C项错误;材料与雅典市民的生活方式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6天津十二区县一联,2)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

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
原因不包括( )
A.追求公民法律地位平等
B.利于维护经济秩序
C.体系宏大而缜密
D.维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解析: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追求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维护经济秩序和私有财产,因此,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即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C项并非其“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

答案:C
6.(2016广东深圳二模,33)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公元500年至1400年之间近千年写就的自传总和还要多。

这主要因为( )
A.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
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渐入人心
C.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
解析: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是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渐入人心的结果。

选B项。

A、C两项与个人写自传无必然关系,排除;15世纪时,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尚未被打破,故D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B
7.1701年9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和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

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

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英国政府的这项法令通过限制、打击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纺织品和混纺品,来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C项与史实不符;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项。

答案:B
8.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在( )
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解析:《航海条例》是重商主义时代的产物,反映了英国的商业保护政策。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商业保护政策不利于英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因此自由贸易政策逐渐代替了重商主义,故A项错误,B项正确。

垄断组织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使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英国确立海上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之后,排除D项。

答案:B
9.1862年《纽约晚邮报》写道:“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

”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 )
A.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
B.美国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
C.美国内阁实行共同负责制
D.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