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训练法
电刺激法 必修3
电刺激法必修3
电刺激法是一种重复训练,对于年老及虚弱动物可能效果不佳。
然而,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必须保证强度适中,否则将产生过度疲劳而导致反应减退。
若要加大强度至有痛感,则须延长连续治疗时间并降低每天的治疗次数。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电刺激治疗前应尽量纠正原来已存在的异常姿势、运动模式以及肌肉功能障碍。
此外还需注意,当患病动物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时禁止使用本技术。
电刺激的操作方法:将猫的四肢固定于金属夹上或固定在木板等地面物体上;接通电源后,按压电极片1~2秒钟,直到听见“咔嗒”声响即表示电流已达到预期目标值。
之后,再继续按压2~3秒钟,这样循环往复3~4次,最终达到所设定的目标值。
随着治疗次数增多,频率也会逐渐提高。
由于各个部位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建议采用较小的输入电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绝对精确,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参考范围。
另外,虽说没有特别规定,但从安全角度考虑,切忌让动物处于饥饿状态,且应该限制食物摄入总量。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被毛稀疏的幼龄动物,其皮肤相对粗糙,更容易引起电击伤害。
初次进行治疗时,首先要观察动物的整体反应,看它们是否仍旧活泼乱跳,身体健康程度怎么样?如果动物依然十分兴奋,那就说明治疗非常成功。
如果治疗结束后动物变得懒洋洋的,甚至开始打瞌睡,那就说明治疗失败了。
如果治疗完毕后,动物恢复了平静,但是却比
刚才显得更加暴躁,这就说明你又把它给惹恼了!。
功能性电刺激操作方法
功能性电刺激操作方法
功能性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神经系统以达到特定治疗效果的方法。
常见的功能性电刺激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ENS):将电极贴在皮肤上,通过电流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减轻疼痛。
一般会在患处贴上电极片,然后通过调节电流频率和强度来进行治疗。
2. 神经调节电刺激(Neuroregulat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将电极放置在特定的穴位、神经或脊髓的特定区域上,通过电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其调节功能的正常化。
例如,针对耳部穴位或背部脊柱进行刺激,以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等问题。
3. 深度脑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插入电极,并通过外部激活这些电极,来改变神经活动从而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抑郁症等。
DBS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操作。
4. 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通过在脊髓特定位置插入电极,通过电流刺激脊髓神经以减轻疼痛症状。
一般在脊髓附近植入脉冲发生器(Pulse Generator)来提供电刺激。
这些操作方法具体的使用和调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应该由
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调节和监控。
电刺激治疗技术实训
痉挛肌电刺激治疗技术实训原理:直接对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促进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功能的恢复、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从而使得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增强肌力、延缓肌萎缩等。
治疗前评价: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禁忌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的进展期或治疗后出现痉挛持续加重的情况适应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瘫,儿童脑性瘫痪,产后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多发性硬化性瘫痪,脑外伤、脊髓损伤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帕金森病等。
计划:1、治疗师准备:着装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检查治疗仪的开关旋钮工作是否正常,输出是否平稳,输出导线、导线连接点是否完好,导电橡胶板是否有老化、有裂隙。
对电极和衬垫做好清洗消毒。
准备好固定用品和浸湿衬垫用的温水。
3、环境准备:治疗室内安静、整洁、安全、光线和室温适宜。
治疗床干净整洁,金属部位需用棉絮等物品遮盖。
必要时用屏风或拉帘遮挡,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实施1、核对、解释:核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和诊断等。
向患者或其家属解释治疗的方法和目的。
向患者交代治疗时的正常感觉和注意事项。
①一般部位治疗时根据治疗剂量的强弱,应有以下治疗感受:强量可见肌肉出现强直收缩;中等量可见肌肉微弱收缩;弱量则无肌肉收缩,但有轻微的刺激感。
②治疗中患者不得随意挪动体位,以免电极衬垫位置移动而减弱疗效,或电极脱落直接接触皮肤而发生烧伤。
③在治疗中,患者不得触摸治疗仪或接地的金属物2、准备电极和衬垫根据治疗处方,治疗部位选择电极及衬垫,将电极板放入温度和湿度适宜的衬垫套内3、安置体位并检查皮肤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治疗师检查其治疗部位皮肤的完整性,并在皮肤小破损处贴以胶布或垫上绝缘布。
若治疗部位毛发过多,宜用温水浸湿或剃去4、放置电极和衬垫治疗时采用4个小电极,一路的2个电极置于痉挛肌两端肌腱处,另一路的2个电极置于拮抗肌肌腹的两端,使电极紧贴皮肤,并用固定带固定稳妥。
电刺激肌肉锻炼方法
电刺激肌肉锻炼方法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刺激肌肉锻炼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
电刺激肌肉锻炼方法是通过对肌肉施加电流刺激来达到锻炼肌肉和提高肌肉功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电刺激肌肉锻炼方法的原理、技术以及注意事项。
原理电刺激肌肉锻炼方法基于人体肌肉对电流刺激的反应。
当电流通过肌肉时,会引起肌肉的收缩,进而增加肌肉的张力和负荷,从而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
此外,电刺激还能够改善肌肉的微循环和代谢,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生长。
技术电刺激肌肉锻炼方法有多种技术和设备可供选择,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刺激肌肉锻炼技术:1. 表面肌电刺激(Surface Electromyostimulation,简称EMS)表面肌电刺激是将电极贴在身体表面,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来达到锻炼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肌肉锻炼,特别适合用于康复和增加肌肉力量的训练。
EMS设备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通过可调节的电流和频率来实现不同强度和效果的肌肉锻炼。
2. 肌肉电刺激训练(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简称NMES)肌肉电刺激训练是通过外部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来达到锻炼效果的方法。
通常是使用可调节的电流和脉冲宽度来刺激肌肉,从而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肌肉协调性。
肌肉电刺激训练广泛应用于康复和运动训练领域,可以用于恢复肌肉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改善运动表现等。
3. 电刺激腿肌训练(Electric Muscle Stimulation Leg Training,简称EMS-Legs)电刺激腿肌训练是一种特定的肌肉电刺激方法,主要用于锻炼下肢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
这种方法通过电流刺激腿部肌肉来达到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运动表现和缓解疲劳的效果。
EMS-Legs设备通常包括贴片电极和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肌肉训练。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刺激肌肉锻炼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使用前请阅读设备说明书,并按照所建议的使用方法操作。
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技巧与方法
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技巧与方法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技巧与方法肌肉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也是田径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对许多项目运动员的专项成绩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长久以来肌肉力量一直是田径运动员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技巧与方法,欢迎阅读。
一、田径项目的分类奥运会田径比赛一共46项,如果不分男女的话,一共有24个不同的项目(其中20个项目男女都有,男子110米栏和女子100米栏以及男女全能可视为同样的项目,加上男子3000米障碍和50公里竞走),这些项目除了在专项技术动作、比赛规则,能量供应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外,在对力量素质的要求程度和要求的力量种类方面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一般来说,可以将田径24个项目分为:速度——爆发力型:主要是100米200米、直道跨栏和跳跃项目。
这些项目要求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必须很快,发挥力量的时间短,因此对快速爆发力有很高的要求。
速度耐力——爆发力型:主要是400米、800米和400米栏。
这些项目要求运动员在保持较快动作速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较长时间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因此,仍对运动员的爆发力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耐力——力量耐力型项目:主要是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
这些项目持续的时间较长,相对来说对爆发力的要求较低,但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力量耐力。
耐力型:10000米、马拉松和竞走项目。
这些项目持续的时间更长,对力量素质的要求更低,但仍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力量耐力训练。
力量——爆发力型:主要是投掷项目。
由于这些项目的运动员要在克服具有一定重量的器械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投掷动作,因此不但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好的爆发力,而且对运动员的绝对力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以上只是一种大概时划分,如果详细分析的话,即便在同一类项目之中,不同项目对力量的要求和对所要求的力量种类方面也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
因此,作为教练员,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每个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力量训练,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电击训练肌肉原理(一)
电击训练肌肉原理(一)电击训练肌肉引言•介绍电击训练肌肉的概念•解释其在健身界的日益流行电击训练的原理1.电击刺激肌肉收缩–解释电刺激如何通过神经系统刺激肌肉收缩–引用研究证明电刺激可以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2.使用电刺激设备–列举几种常见的电刺激设备–解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进行电击训练电击训练的效果1.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解释电击训练如何通过增加肌肉收缩力量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提供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2.促进肌肉恢复和生长–解释电刺激可以促进肌肉细胞的修复和生长–引用研究证明电刺激可以加速肌肉损伤的修复过程3.提高运动表现–解释电击训练如何通过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来提高运动表现–提供真实案例或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注意事项和风险提示•说明电击训练应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解释如何正确设置电击训练设备以避免伤害•提醒潜在的风险,例如对心脏病患者和孕妇的影响结论•总结电击训练肌肉的原理和效果•强调电击训练的潜在益处和风险•鼓励读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尝试这种训练方法电击训练肌肉引言电击训练肌肉是一种在健身界日益流行的训练方法,通过电刺激来刺激肌肉收缩。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生长,以及提高运动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解释电击训练肌肉的原理和效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风险。
电击训练的原理1.电击刺激肌肉收缩电刺激通过神经系统刺激肌肉收缩。
电刺激设备通过向肌肉发送电流,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肌肉收缩。
这种刺激模拟了我们正常进行运动时,神经系统传递给肌肉的信号。
2.使用电刺激设备电刺激设备可以按照个人需求进行调节,包括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常见的电刺激设备有电刺激仪和电刺激垫。
使用这些设备需要遵循操作指南,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电击训练的效果1.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电击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收缩力量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研究表明,电刺激可以导致肌肉更强烈地收缩,进而促进力量的增长和耐力的提高。
电击训练法
电击训练法
电击训练法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它利用低电压电击促使肌肉收缩,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电击训练法可用于苛刻的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风险。
电击训练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应用低电压电击刺激肌肉收缩,从而激活肌肉的发力能力,使肌肉得到更多的负荷,从而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电击训练法同时也可以应用于肌肉康复治疗,通过刺激肌肉可以促进肌肉的恢复。
电击训练法的安全使用需要谨慎,应避免在心脏、颈部等敏感部位使用,也不能在肩部、背部等大肌肉布满血管的部位使用。
将电极连接在肌肉上后,电压应适当控制,只使肌肉微微抽动,避免电击时由于过大电压造成的收缩过程中的剧烈疼痛和不良反应。
此外,电击训练法也应该与其他训练方法结合使用,像健身、瑜伽等,既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也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
总之,电击训练法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并与其他训练方法结合使用。
- 1 -。
神经肌肉电刺激操作方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操作方法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来增强肌肉收缩和恢复肌肉功能的治疗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和运动训练领域。
以下是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操作方法:1.设备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台神经肌肉电刺激设备。
这种设备通常由一个控制器和多个电极组成。
电极是将电流传递到肌肉上的部分,应选取适当的大小和形状以适合治疗区域。
2.皮肤准备:在进行电刺激之前,需要清洁和擦干治疗区域的皮肤。
这可以确保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以便电流传导效果更佳。
3.电极安装:将电极贴附在治疗区域的皮肤上。
通常,一个电极放在治疗区域上方的肌肉上,另一个电极放在下方的肌肉上。
这样可以确保电流通过整个肌肉。
4.电刺激参数设置:调整设备控制器上的参数以设置电刺激的强度、频率和脉冲宽度。
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舒适感和治疗需求进行调整。
频率通常设置在20-100 Hz之间,脉冲宽度设置在100-400微秒之间。
这些参数的具体设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的进行调整。
5.治疗时间和频率:确定每次治疗的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
治疗频率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天进行,也可以在一周内进行2-3次。
6.开始电刺激:启动电刺激设备,并逐渐增加电刺激的强度,直到患者感到轻微的肌肉收缩。
确保电刺激的强度不要过高,以避免不适或损伤。
7.观察和调整:在电刺激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有不正常的反应,应及时停止治疗或调整电刺激参数。
8.结束治疗:治疗时间结束后,逐渐减少电刺激的强度,最终停止电刺激。
然后,将电极从皮肤上取下,并清洁治疗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NMES治疗应由专业人士指导和监督。
他们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来制定治疗方案,并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结而言,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操作方法包括设备准备、皮肤准备、电极安装、电刺激参数设置、治疗时间和频率、开始电刺激、观察和调整以及结束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力量,并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和运动训练中。
利用电刺激器促进肌肉恢复的新方法
利用电刺激器促进肌肉恢复的新方法电刺激器是一种可以通过电流刺激人体肌肉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用于促进肌肉的恢复。
最近,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刺激器促进肌肉恢复的新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调整,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康复效果。
肌肉损伤是运动员和一般人都可能面临的问题。
早期的康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按摩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
而利用电刺激器促进肌肉恢复的新方法,通过刺激肌肉神经,能够更直接地激活肌肉,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和肌肉纤维的再生能力,从而加速肌肉恢复的过程。
这种新方法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刺激频率。
通过选择适当的频率来刺激肌肉,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并减少肌肉萎缩的风险。
一般来说,较低的频率刺激可以促进肌肉的收缩,并提高肌肉的耐力。
而较高的频率刺激则有助于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
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阶段,选择合适的刺激频率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刺激强度。
适当的刺激强度可以使肌肉充分发挥活力,并促进肌肉纤维的再生。
然而,刺激强度过大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或损伤,因此,刺激强度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进行调整。
研究表明,逐渐增加刺激强度可以适应患者的肌肉状况,并减少不适感。
此外,个体差异也需要考虑,不同人对刺激强度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除了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刺激时间也是促进肌肉恢复的关键。
过长或过短的刺激时间都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研究表明,适当的刺激时间可以提高肌肉纤维的损伤修复速度,并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确定合适的刺激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利用电刺激器促进肌肉恢复的新方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个性化的康复选择。
通过合理调整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可以激活肌肉神经,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和再生能力,从而加速肌肉恢复的过程。
生物 手握法,电刺激法
生物手握法,电刺激法手握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实验技术,主要应用于研究植物对于不同生长因子的反应,以及对于环境因素的胁迫。
其基本原理为通过手持试管或培养皿直接接触植物,使植物受到生理刺激后产生相应的反应,借此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手握法的步骤如下:1.将待测植物按照相同的处理方法培养、生长。
2.在生长稳定的情况下,将试管或培养皿中的植物从设备当中取出来。
3.清洗双手,轻轻地用指尖或手掌接触植物幼苗或植物体上部或嫩叶上的表皮。
4.将植物放回原来的设备内,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观察。
手握法有以下优点:1.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试剂。
2.可以直接观察到植物对于生理刺激的反应,而且操作容易控制。
3.可以同时对多个植物进行处理,提高实验效率。
4.数据比较直观,可以用于课堂演示以及一些初步观察。
不过手握法也有一些缺点:1.操作容易受到人的影响,难以保持操作一致性和准确性。
2.经常需要小心地接触植物可以引起交叉感染和污染的问题。
3.手握法只能进行定性观察,难以进行定量研究。
电刺激法是通过使用电刺激来刺激植物,研究植物生理反应的一种实验方法。
其基本原理为通过电刺激刺激植物的细胞壁,并通过调节电压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来实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刺激。
电刺激法的步骤如下:1.将待测植物安放至电刺激设备当中。
2.调节电刺激器的电压和持续时间。
3.对待测植物进行电刺激处理,记录电刺激的处理时间和电压大小。
4.将被处理的植物与未处理的植物进行对比,观察处理后植物的生理反应。
电刺激法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提供定量研究植物反应的方法,特别是当涉及到精确测量时。
2.可以控制电压和持续时间来模拟自然过程中对植物的生理刺激,从而更好地了解植物对于环境因素的响应。
3.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领域。
电刺激法也有以下缺点:1.对于部分敏感的植物而言,电刺激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操作电刺激设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而且需要安全措施。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的使用方法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的使用方法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的使用方法。
这可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小玩意儿,可以帮助你锻炼肌肉、缓解疼痛,甚至还可以提高性能力哦!不过,别看它小巧玲珑,使用起来可是有讲究的。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细细道来。
我们要了解一下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的基本原理。
这个小玩意儿是通过低频电流刺激肌肉,从而达到锻炼肌肉、缓解疼痛的目的。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是给你的肌肉来了一场“电击按摩”,让你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锻炼。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这个神奇的小玩意儿吧!你要准备一台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
这个东西可以在药店、医疗器械店或者网上购买。
如果你是个土豪,也可以直接去专卖店买一台。
不过,无论你在哪里买,都要确保它是正规渠道的产品,质量有保障。
接下来,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地操作这个小玩意儿。
你要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然后按下开关,让仪器启动。
这时候,你会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一些数字和字母,表示仪器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模式。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通常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比如“肌肉锻炼模式”、“疼痛缓解模式”和“性能力提升模式”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
比如,如果你想锻炼肌肉,就可以选择“肌肉锻炼模式”;如果你想缓解疼痛,就可以选择“疼痛缓解模式”;如果你想提高性能力,就可以选择“性能力提升模式”。
在选择了合适的模式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进行训练了。
这时候,你要把电刺激仪贴在你需要锻炼或治疗的部位,然后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你需要控制好电流的大小和频率,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你还要注意保持呼吸的平稳,不要因为紧张而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
训练过程中,你可能会感觉到一些刺痛或者热感,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如果你觉得疼痛难忍,可以适当地调整电流的大小和频率。
你也可以选择暂停训练,等到疼痛减轻后再继续。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小玩意儿,可以帮助你锻炼肌肉、缓解疼痛,甚至还可以提高性能力。
经皮电刺激疗法名词解释
经皮电刺激疗法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经皮电刺激疗法,即通过给予人体外部电刺激,来达到改善健康状况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经皮电刺激疗法利用电刺激器在皮肤表面施加特定电流和电压,刺激人体的神经和肌肉组织。
通过适当的电流和频率的调节,该疗法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如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功能,甚至对心脏和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经皮电刺激疗法的发展得到了现代医学研究的支持和验证。
现在,它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疼痛管理、神经科学、运动医学等领域。
在康复医学方面,经皮电刺激疗法被用于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在疼痛管理方面,经皮电刺激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减轻疼痛感,降低对药物的依赖。
同时,经皮电刺激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调节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为治疗心脏病、中风、帕金森病等疾病提供有效手段。
然而,尽管经皮电刺激疗法在医学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前景,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首先,不同人对电刺激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经过个体化的设置和调整。
其次,长时间的电刺激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经皮电刺激疗法的机制和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经皮电刺激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医学手段,为康复医学、疼痛管理和神经科学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途径。
通过合理的设置和调节,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疼痛、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经皮电刺激疗法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对经皮电刺激疗法进行一个概述,包括其定义、原理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小节会详细介绍经皮电刺激疗法的定义,包括该疗法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技术课堂—常用电疗手法(附视频)
技术课堂—常用电疗手法(附视频)导读:我们在实际调理按摩操作中,常用的手法很多。
理疗师在操作过程中应灵活掌握运用,什么部位什么手法都应纯熟掌握,对于初学者的人在刚开始给顾客做理疗的时候,往往心情紧张手法做不到位。
电流的掌握不稳,这是正常现象,需要慢慢练习克服适应。
初学者给顾客做理疗时患者会感到皮肤有针刺感,这是由于皮肤表层的神经受到刺激的缘故,但对于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理疗师,顾客就没有针刺感,而且顾客会感到电流能深入到皮肤深层。
所以理疗师的基础练电很重要。
同时理疗师的手法运用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感觉和调理效果。
1:滑指法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为触点,脚下的电量上下配合在患者身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平稳的慢慢移动。
注意:电量和力度要均匀,不可时断时续,要缓慢,不可急躁。
以疏通一条经络为主,功效:疏通经络理筋散结活血化瘀!2:点刺法两手中食无名指指腹集中按压在一个部位,脚上下一抬一踩强弱电流的配合用平均快速的电流由轻到重加强电压电流。
注意:年老体弱者不可时间过长,一次只限3-5秒,一般穴位女8次,男9 次。
收电慢,放电也要缓。
功效:消除疼痛特效3:圆揉法以食中指指腹或掌面为触点,按压在一定的部位上做正反方向的按摩。
注意:电量要小,要使患者被揉的部位有热感。
由轻到重,通达深层组织,功效:调气活血,疏通经络。
反时针为泄,正为补,男36圈,女24圈。
4:震颤法以手掌或多个手指或掌根稍用力按在患者某一部位上,理疗师用脚踩一松一弛,电流时断时通,形成有规律的冲击震颤,使电流瞬间通达,瞬间断离。
注意:脚先离开手再离开。
功效:理气活血,解除粘连,防松肌肉,对肾结石有明显疗效,对腰腿疼痛效果明显。
5:搓法主要用于腰背腿胸腹,按摩时理疗师双手做成水平的搓揉动作自上而下来回搓动,幅度要均匀配合手上的适当力度,频率可以快可以慢,患者该部位有感觉热能渗透体内,注意:理疗师的四肢要协调配合,脚上要使电流适当。
功效:防松肌肉,疏通局部气血的作用!6:擦法用手掌或指腹按压在一定的部位上,紧贴皮肤用力做前后或左右的直线来回动注意:手脚配合一定要一直,手按上去要马上给电,电量要平衡不断,否则渗透中断达不到深层功效:温经散寒,疏通络脉7:按法用手掌或指腹用力下压为按法,要垂直向下,注意:力度由弱到强,脚上的电量配合手上的力度,持续一段时间,看患者的表情是否能承受得住,按按压部位是否正常。
神经肌肉电刺激原理
神经肌肉电刺激原理神经肌肉电刺激原理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组织,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这一原理基于人体神经肌肉系统的生理特点,利用电流的刺激作用,对神经和肌肉进行调节和修复。
神经肌肉电刺激原理的基本机制是通过电流刺激神经纤维和肌肉组织,引起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
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是传递神经冲动的媒介,而肌肉则是实现运动功能的主要组织。
通过电刺激,可以刺激神经纤维,使其产生兴奋传导,进而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运动。
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中,通常会使用特定的电极贴片,将电流传递给患者的身体特定部位。
电流的强弱和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电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和肌肉组织,刺激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从而改善神经肌肉功能。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神经肌肉疾病和损伤,如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中风后遗症等。
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和肌肉的恢复,增强神经肌肉功能,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肌肉电刺激原理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刺激可以增加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冲动的传导。
其次,电刺激可以增加肌肉的收缩力和耐力,提高肌肉的功能和表现。
此外,电刺激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中,一般会结合其他的物理治疗方法,如热疗、按摩、运动康复等,以加强治疗效果。
电刺激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和疾病。
在使用电刺激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电刺激治疗也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神经肌肉电刺激原理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电流刺激神经纤维和肌肉组织,促进神经肌肉的修复和康复。
它在神经肌肉疾病和损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改善肌力的康复训练方法
改善肌力的康复训练方法
1.动态练习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进行反复的动作练习来增加肌肉的力量。
例如,如果一个人需要增加膝关节的肌肉力量,可以选择进行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的动作练习。
2. 静态练习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保持一个姿势来增加肌肉的力量。
例如,如果一个人需要增加腰部的肌肉力量,可以选择进行腰部伸展的静态练习。
3. 电刺激训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电刺激肌肉来增加肌肉的力量。
例如,如果一个人需要增加手臂肌肉的力量,可以选择使用电刺激器对手臂肌肉进行刺激。
4. 器械练习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器械来增加肌肉的力量。
例如,如果一个人需要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可以选择使用腿部训练器进行训练。
总之,改善肌力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和康复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训练。
- 1 -。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物理因子治疗是应用电、光、声、磁和热动力学等物理学因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治疗患者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光、电、声物理特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而采用的治疗手段,其中有音频、超声、激光、红外线、短波、微波、超短波、固频干扰、电磁、旋磁、仿生物电等许多种类;另外还有采用各种冷或热的物理特性进行治疗的方法,如水疗、蜡疗等就是利用了热动力学因素.一、作用与应用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使用高频、低频、中频等瞬间出现的医用电流来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横纹肌或平滑肌,引起肌肉收缩,以获得有益的功能性运动.使肌肉产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1.引起肌肉组织的生物化学改变通过电刺激可以保留肌肉中糖原含量,节省肌中蛋白质消耗,减轻肌肉的消瘦.规律性收缩和舒X可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改善代谢和营养,延缓萎缩,并且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和发生电解质、酶系统和收缩物质破坏,保留肌肉中的结缔组织正常功能.抑制肌肉纤维化,防止肌肉组织变短和硬化.多数脑性瘫痪等运动障碍患者由于受肌X力的影响,主动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严重影响了肌肉营养状况,引起肌肉血液循环不良.可通过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调节肌肉组织的生物化学改变,辅助康复治疗.2.缓解痉挛痉挛是指骨骼肌、平滑肌等局部紧X,长时间收缩,是一种因牵X反射使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X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有腱反射的亢进.痉挛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受刺激、肌肉本身受束缚、损伤引起.FES是着重解决患儿痉挛以与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例如,对于因上肢肌肉痉挛而影响上肢运动的患儿,可用控制指腕背伸的痉挛仪,通过对桡神经或肌肉的刺激,从而达到恢复手指运动功能的目的.FES应用于脑瘫患儿治疗,主要是缓解脑瘫患儿的肢体和躯干肌肉的痉挛,进而改善运动异常与姿势异常.电刺激治疗应用在康复治疗中,可以被运用于再训练.FES的疗效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神经病学治疗方法,该法可以启动反射机制,活化运动神经元活性和促进动作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方法.应用FES治疗时可以观察到肌肉的收缩活动,使患者亲身体验治疗效果.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可作为医院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同时可作为一种矫正的辅助疗法在患者家里独立应用.在治疗阶段完成后,还有少数患儿可以将其作为矫正方法持续使用.本疗法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疗法,亦可与其他疗法联用,也可作为功能矫正器作运动功能的直接替代物.也可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正常肌肉的电刺激治疗.应用最大特点是可以交替输出波宽与频率均可调的两组脉冲,分别刺激患儿的痉挛肌和拮抗肌.通过两组电流的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从而改善患儿肢体功能.二、分类1.离心式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是利用肌肉的抑制机制,直接控制肌肉收缩,原理是通过电流兴奋运动神经纤维、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从而产生收缩,这称为离心式FES.2.向心式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刺激向心神经纤维,通过脊髓反射机制间接影响肌肉收缩,则称为向心式FES.由运动神经纤维去极化直接引起的肌肉收缩,和来自肌肉感受器的附加输入信号,掩盖了向心式FES的效果.脊髓反射机制的基本特征是兴奋主动肌抑制拮抗肌、使协同肌同时收缩,并按顺序地交互支配主动肌和拮抗肌.三、治疗机制1.闸门学说在周围神经中"有直径粗细不同、传导速度不一的、功能不一致的一些纤维〞.直径较粗的纤维,传导速度快,兴奋阈低,主要传导无痛的感觉,如压感、触感、震颤等感觉.直径较细的纤维,传导速度慢,兴奋阈高,主要传导有痛和伤害性的感觉.当患儿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时,运动功能将受损甚至缺失,FES则可提供一种选择性的、反复的、能按预定信息复制的输入信号,以启动反射机制.2.皮层干扰假说皮层干扰假说认为电刺激和痛觉冲动同时传入皮层感受区,在该区中发生干扰,从而减弱或掩盖了痛的感觉.3.体液机制经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电刺激后,人体神经系统释放一些具有镇痛效应的物质,如后脑5-羟色胺〔5-HT〕浓度升高引起痛阈升高,同时还释放一种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如脑啡肽与内啡肽.脑啡肽的作用时间不长,一般只有3~4分钟,其原因是这种肽会较快地被体内氨肽酶和羧肽酶破坏.内啡肽的镇痛作用比吗啡强3~4倍,持续时间比脑啡肽长许多,一般达3~4小时.4.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与人的生老病死休戚相关.〔1〕运行功能: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联络成为一个整体.〔2〕调节功能:经络还具有调节机体虚实、调动人体内在的抗御病邪的能力,使人体各部功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5.生物电子与阴阳理论生物电是由"生物电子〞在肌体内运动变化所形成的.现代医学早已揭示生命体内存在着"生物电〞.电子运动既产生电流,就存在"正〞、"负〞两种电场,这"正〞、"负〞极性的变化,和中医的"阴〞、"阳〞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6.经络、经气与疾病国外医学界研究发现和确认经络是一套运行有效的低电阻网络系统.普遍承认经络的客观存在,因此它必然是生物电子运行相对比较频繁的理想通道."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认为:"经络〞是生物电子运动相对比较频繁的通道."经气〞的运行就是生物电子直接或间接的传输.当生物电子在经络中运动相对不平衡由量变到质变时,就是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失调〞而导致疾病.7.辨证与辨病生物电子运动形成的"正负〞和运动不平衡情况跟中医的"阴阳〞变化和"实证〞、"虚证〞有密切关系.整个人体生命过程,即是在经络中不停运动变化的生物电子始终在绝对不平衡中保持相对"平衡〞的过程,这是微观的变化.当发展到细胞发生病理改变时,呈现出比较宏观的变化,这才为西医所承认的病理依据.中医的"辨证〞,正是辨别微观生物电子运动的不平衡情况,西医的"辨病〞只是辨别相对宏观病理细胞的改变.8.疾病与治病由于生物电子不正常变化可导致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而产生疾病.当核酸和蛋白质发生畸变,致使碱基配对程序遗传密码发生错乱,无法复制出具有正常功能的新的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却复制出密码已经发生错乱的异性蛋白质,这就构成了癌细胞的基础,临床就导致了疾病.反过来,调整生物电子运动阴阳恢复平衡,可以使病理细胞恢复正常.这正是中医治病的理论基础.四、神经生理学基础和矫正特点1.膜电位学由于电位的快速变化是可以传导的,使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对电刺激具备了可兴奋性.一个区域的快速电位变化,可以激发邻近区域细胞膜电位的快速变化,使兴奋性得到传导.电刺激的重要始动环节是作用在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是细胞膜电位的突变和传导,引起肌肉的兴奋与收缩.2.肌肉的反射抑制正常肌腱处有一种特殊的X力感受器,即高尔基体.这种感受器在肌肉正常收缩时并不发生作用.当肌肉强烈收缩时,肌腱紧X度增加,感受器兴奋,冲动由传入纤维传到脊髓,再经过中间神经元传到相应前角细胞,控制和阻止肌肉收缩,使强烈收缩的肌肉受到抑制,使肌肉收缩不致超过限度而使肌腱损伤.3.交互抑制由于相反神经支配,当某块肌肉兴奋时,其拮抗肌将受到抑制,如果屈肌兴奋收缩时,对应的伸肌被抑制而伸展.反过来,伸肌兴奋,被其拮抗的屈肌亦将受到抑制.4.脊髓反射之牵X反射通过牵拉伸肌,发现可以引起该肌肉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牵X反射.所有的骨骼肌均显示某种程度的牵X反射,牵拉的肌肉就是反射性收缩的肌肉.多数专家认为这种反射是脊髓反射,在脊髓与高级中枢离断后,反射依然存在.这种反射在伸肌发展的最好.五、治疗方法种类1.经皮神经电刺激法〔1〕高频模式:此法频率高,强度低,应用最为广泛.通常频率为50~100Hz,脉冲宽度50-125us,电流强度以产生较舒适的震颤感且不引起肌肉收缩为最佳.其作用机制可通过闸门学说来解释,治疗作用通过激活粗大周围神经纤维获得.此型的效果明显,但持续时间短.重症肌肉痉挛患者治疗时间延长.〔2〕低频模式:此法频率低,强度高,较为常用.频率为2~5Hz,脉冲宽度200~500us,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引起相应关节的局部肌肉较强的收缩为宜〔运动阈上〕.某块肌肉兴奋时,其拮抗肌将受到抑制,如屈肌兴奋收缩时,对应的伸肌被抑制而伸展.反过来,伸肌兴奋,被其拮抗的屈肌亦将受到抑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产生内啡肽有关,为了激发产生内啡肽,患者所需的肌肉收缩可能是不舒适的,为减轻重复收缩造成的潜在肌肉疼痛应限制在1小时.〔3〕强刺激模式:此型的频率和强度均高,常选用可使患者舒适和耐受的频率、脉宽和波幅高值,即频率大于100Hz,脉冲宽度150~250us,电流强度选择患者耐受的高限.通过牵拉伸肌,发现可以引起肌肉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牵X反射.在这种强度刺激下,可以产生少许节律不规则的肌肉收缩.此型基本上是舒适的.其作用原理可能是刺激减缓了疼痛沿粗纤维和细纤维的传导所致,是一种疼痛传递的选择性阻滞方式.此型持续时间短,关机后,治疗区域快速恢复原来的感觉.每次治疗时间为15分钟,当电极置于较大的周围神经处时,镇痛效果最大,但这可使神经干处密度较大的皮下组织产生不适感.对腰背部和颈部疼痛的治疗效果较差.〔4〕断续模式〔断续输出法〕:此型的特点是在较低的频率下,产生一组一组的脉冲.组中的脉冲频率为50~100Hz,脉冲宽度为200~500s.电流强度以引起患者相关节段的局部肌肉收缩为宜.其作用机制与刺激产生内啡肽有关.此型兼有高频型、低频型的长处,每次治疗后持续时间比较长,在突发期内增加刺激次数可使患者对于低频的单一刺激感到舒适.同时还可以克服神经或感觉的适应性.但运动反应可能对急性疼痛的早期不适应,为减轻重复收缩造成的潜在肌肉疼痛和疲劳,刺激一般应限在1小时内.2.神经肌肉电刺激法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两端使其收缩,以恢复运动功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法.此方法的特点是,快速断续输出的波形,频率10~100Hz,脉冲宽度200~500μs,电流强度为以引起肌肉的强直收缩为准.激活快肌纤维,促使其向慢肌纤维转变,延迟萎缩发生,增强已萎缩肌肉的肌力,激活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运动单位活性,使其同步化,恢复运动单位的募集顺序,增强和维持关节活动度;引起关节活动牵拉其周围软组织;使麻痹肌发生易化;通过刺激拮抗肌,减轻肌肉痉挛;使肌肉收缩,维持肌肉健康;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强壮那些比较薄弱、不能主动收缩的肌肉,由于"肌肉泵〞的作用,能减轻肢体肿胀,克服因疼痛引起的对肌肉的反射性抑制;能增加部分失神经支配肌肉残留的正常运动单位的肌力,从而使整个肌肉的肌力增强.3.单极运动点刺激法利用笔型电极进行运动点的刺激和穴位电疗.运动点是在人体表面应用电刺激时,施加最小电流就能引起明显的神经肌肉反应的区域,即刺激神经肌肉时刺激阈最低的一点.4.仿生物电刺激法目前,国内外对脑瘫患儿的治疗多采用康复手段,以理疗、功能训练、营养神经细胞药物为主,配合手法按摩、推拿、针灸等中医疗法.小脑电刺激技术作为一种中枢仿生电物理疗法,最初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近十年来该技术在临床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深入,已经不仅局限于脑卒中和偏头痛等领域,在脑性瘫痪的治疗与康复上,也得到许多专家、医师、和患者的认同,成为脑瘫患儿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研究表明,电刺激小脑或小脑顶核后,通过大脑皮质的纤维联系形成的特殊传导通路,可以使缺血区局部脑血流增加,脑循环改善,脑电图复原,脑损害减轻,直接诱导病灶半影区的脑组织表达—生长相关蛋白〔神经纤维生长与再生的重要物质〕,提高神经组织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效果.Davis报道600例脑瘫患儿中,90%接受了电刺激小脑治疗,其中85%痉挛性脑瘫患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情况改善,包括流涎、语言、与人交流、呼吸、姿势、步态、关节的活动度与运动能力等.患儿年龄越小,恢复越好.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发育阶段,神经细胞分化、神经纤维与髓鞘形成加速进行,触觉广泛联系,此时给予足够的营养、运动与感觉刺激,可以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髓鞘形成.电刺激治疗后的脑瘫患儿经tcd检测发现,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关效应;此外电刺激还可能直接兴奋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引起相应的大脑皮质神经发生可塑性改变,从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另据研究表明,脑在缺氧或〔和〕缺血时,脑内存在可以保护其自身生存的机制,其中之一存在于小脑顶核的条件性中枢神经元性神经保护,它对小儿脑瘫的脑损伤具有防治作用.5.生物电子激导平衡疗法根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结合现代生物运动平衡理论,使用数千伏高电压的脉冲电流,通过对机体中运行的生物电子进行激励导活,从而通调经脉、平衡阴阳、治愈疾病.六、临床适应证1.脑性瘫痪;2.脑性瘫痪合并肌力低下;3.脑性瘫痪合并小脑功能损伤多数患儿出现平衡功能失调和功能障碍,导致步态异常;4.脑性瘫痪合并肌X力增高,临床表现尖足与剪刀步态;5.脑性瘫痪合并言语障碍、流涎、吞咽困难部分患儿合并不同程度和类别的语言障碍,以与出现咀嚼和吞咽食物功能障碍和流涎等临床表现.七、禁忌证有以下情况者不适于进行功能性电刺激疗法:1.心脏功能不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开放性骨折患儿;3.发热、咳喘;4.可能有眼底出血与视网膜剥离患儿;5.皮肤溃疡、感染、脓血患儿;6.脑外伤出血者;7.颅内感染;8.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八、操作方法1.参数选择〔1〕宽度〔ta、tb〕:脉冲宽度为一个脉冲在患儿身上停留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脉冲宽度越宽,患儿感觉刺激得越强烈.通常脉冲宽度ta、tb选择0.3~0.5毫秒.〔2〕周期:脉冲周期是一个脉冲宽度加上这个脉冲的间歇期所需要的总时间.脉冲的间歇期是指第一个脉冲结束到第二个脉冲开始的时间.在脉冲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周期越长,两次刺激之间的间隔越长.通常脉冲周期t选择1.0~1.5秒.〔3〕强度〔1a、1b〕:输出强度为a、b两组脉冲的电流峰值.电流强度越大,单位时间流过的电量越多,患儿刺激感越强.治疗时电流强度的选择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准.〔4〕延长时间〔t1〕:延长时间为b组输出脉冲比a组输出脉冲晚出现的时间.如果交替刺激痉挛肌和拮抗肌,通常延长的时间选择0.1秒.其他的电刺激可在0.5~1.5秒之间.〔5〕治疗时间:一般选择治疗一个患者的时间为每次20~30分钟.九、临床应用1.脑性瘫痪对于脑瘫患儿由于肌肉痉挛而导致的如下症状可应用《K-3A型痉挛肌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马蹄内翻足畸形:将a路的两个电极放在痉挛肌的肌腱处,b路的两个电极放在拮抗肌的肌腹处即可. 操作方法:通过刺激形成痉挛肌和拮抗肌的交替刺激,利用先后出现的两组脉冲,分别刺激患儿的痉挛肌,使两者交替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并提高拮抗肌的肌力.用这种方法降低肌X力效果显著.治疗时应根据患儿因不同的肌肉痉挛而采取对相应的肌肉进行电刺激,具体如下:1〕治疗部位为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电极放置部位和刺激方法见图2-223所示.2〕治疗部位为胫前肌、腓肠肌.电极放置部位见图2-224所示.3〕治疗部位为拇长伸肌、比目鱼肌.作用:抑制足内翻、矫正异常姿势.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如图2-225.〔2〕肘屈曲畸形:临床上常见由于上肢抗重力的屈肘肌肉X力高而致的肘屈畸形.痉挛的肌肉主要有肱桡肌、肱二头肌和肱肌.应用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的作用是缓解肘关节的屈曲、健全手指功能,从而提高患儿日常生活动作的能力,如能够自己穿脱衣服、进食等,可减轻家长负担.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26所示.〔3〕前臂旋前畸形:主要表现为患儿的前臂旋后困难,影响日常生活动作的进行.主要的痉挛肌肉包括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27所示.〔4〕屈腕畸形:主要表现为腕关节屈曲,导致手的功能例如抓握功能障碍,如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很难将患手放入开口小的物件里等.治疗可能造成屈腕并桡侧偏畸形的痉挛的肌肉,包括桡侧腕长屈肌、桡侧腕短屈肌.治疗作用使患儿的手臂和腕部肌肉活动自如,拇指打开,能够正常地、自如地完成精细动作.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28所示.〔5〕拇指内收畸形主要表现为拇指屈向掌心内,拇指不能完成指捏和三指抓的动作.可能造成拇指向掌心畸形的痉挛肌肉包括有拇长屈肌、拇收肌、或大鱼际肌〔尤其是拇短屈肌〕.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29所示.〔6〕足外翻畸形:主要表现为足和踝关节的外翻,也可以伴有足趾的屈曲痉挛.治疗可能造成足外翻畸形的肌肉,包括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等.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30所示.治疗作用:可矫正异常姿势,使患儿足外翻逐步恢复正常,使其逐渐过渡到正常步态.〔7〕股内收畸形:主要表现为坐位时髋关节内收,步行时剪刀步态.治疗有可能造成股内收畸形的痉挛肌肉,包括有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等.治疗作用:解除长收肌和大收肌以与股薄肌的痉挛,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使患儿行走自如.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31所示.〔8〕垂腕、屈指畸形:如果功能损伤部位在上臂,因伸肌瘫痪和重力作用,前臂上举时垂腕,前臂背侧、手背桡侧拇指与2、3、4指部分皮肤感觉障碍,表现为垂腕屈指.应用仪器:KT-1完全失神经治疗仪.治疗肌:前臂旋后肌、肱桡肌,治疗作用为伸腕.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32图所示.治疗肌:指总伸肌、指长伸肌,治疗作用为拇指、示指外展.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33所示.〔9〕外观似"猿手〞样畸形:主要表现为前臂旋前肌力减弱,拇指与示指屈曲困难,拇指不能对掌运动,大鱼际萎缩,拇指外展肌萎缩使第一掌骨稍突出,手掌变平坦,外观似"猿手〞和相应部位感觉障碍.治疗肌:掌长肌、拇长屈肌,治疗作用为掌屈、屈拇指.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34所示.〔10〕"爪型手〞畸形:主要表现为尺侧屈腕肌瘫痪,手向桡侧偏斜,无名指和小指末不能屈,不能屈掌,手指不能内收,指内收与外展运动丧失.小鱼际萎缩,掌骨间凹现,呈现"爪形手〞.小鱼际和小指与第四指一半感觉减退或消失.治疗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治疗作用为屈指屈腕与尺侧偏位.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2-235所示.〔11〕足下垂畸形: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足下垂;行走时需用力抬高下肢呈特殊的步态;小腿外侧足背感觉障碍.治疗肌:胫骨后肌、胫骨前肌、拇长伸肌,治疗作用为使足外翻、足背屈.电极放置部位与刺激方法见图3-236所示.2.脑性瘫痪导致平衡功能障碍〔1〕仪器设备:脑电仿生刺激仪.〔2〕操作规程1〕电源开启后,仪器即处于准备状态〔相应指示灯亮〕,完成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与全部参数的设置.将贴片粘贴于双侧耳背乳突处,将主输出线夹头固定于贴片金属钮上,电极放置部位见图2-237所示.脑瘫患儿早期的异常症状常常首先表现为竖颈发育时间延迟,或者是常以异常的、未成熟的姿势模式与运动模式竖起头部.世上一切事物的特性或事物之间的联系,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通过一定量的关系来加以描述.数学学科正是这种"描述"的客观反映.数学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思想方法和推理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思维训练日益重要,数学方法更是广泛渗透于各门学科,数学已成为现代社会一般人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数学是一种思维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结果〔理论〕.这表明数学对培养思维品质的重要.通过数学学习所培养的思维是逻辑的、有序的,具有推理论证的严密性;同时,数学又是用逻辑语言表达的,层次分明,判句准确,并与形象思维紧密联系,对人一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帮助作用.数学是世界上万物的形与量抽象的产物,它本身具有许多特点.如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因此中学数学教学也要紧紧地围绕着这些特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过程,是科学思维形成与思维水平提高的过程,因此也具备其一般的特点.综合反映为抽象与具体,操作与转化,问题与过程,概念与逻辑等.一、抽象与具体数学它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广泛的具体性.从具体到抽象,又从相对的具体到更高的抽象表明了数学的概括性;从抽象到具体又表明抽象以具体作归宿,这是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现实的具体素材是认识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的基础,是过渡到抽象概念和命题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理论思维的初阶和形成抽象思维的保证.抽象的数学概念,要使学生能够接受,理解和应用,要严格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基本规律,变抽象为具体.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然后在这基础上提高到理性认识,最终发展到悟性认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先通过一些实践问题或一些具体X例进行分析,探索规律,作出必要的猜想,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综合论证,给予概括,形成理论,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从而解决一类具体问题.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抽象思维逐步提高,对抽象与具体的要求逐步加强,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符号的使用,数学符号是数学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对图符号语言的意义,它是具体的,但对于符号语言的应用,它又是抽象的.理解符号的具体意义是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刺激力量训练的应用效果举例
• (一) 女子铅球组进行“肌电刺激”训练结果 • 人员:黄志红、隋新梅、张榴红等 • 时间:1991年2月起至现今一直系统使用 • 方法:主要是坐姿刺激股四头肌、卧姿刺激背肌。 • 效果: • 1.对提高和保持肌力起到促进作用。黄志红、隋新
梅膝部有伤,不能负大重量杠铃做下蹲练习,在系 统使用该仪器后,黄志红、隋新梅负杠铃下蹲重量 保持在200千克和180千克的最高水平。张榴红使用 该仪器对背伸肌进行刺激,一个月后高翻杠铃重量 由125千克提高到135千克。
电刺激增加力量迅速,但 用电刺激获得的力量,一旦停 止,消退也快。影响电刺激力 量训练的因素主要有:刺激的 波形,刺激的频率;刺激的强 度;刺激的部位及电极的放置 方法;刺激时间与间歇时间等 等。
目前,电刺激多采用中、低频 相结合的电流进行训练。电刺激 常用的波形主要有:
方波、正弦波、三角波和复合波。 电刺激的刺激频率为:载波频率 为1000~5000Hz;调制波频率 为20~100Hz。
电刺激的刺激时间与间歇时间的确定,可根 据电刺激发展力量的性质决定。一般来说, 发展最大力量刺激时间为6~15秒,间歇时 间25~50秒;发展快速力量刺激时间为6~ 8秒,间歇时间为15~25秒;发展力量耐力 以肌肉收缩的重复次为主。刺激时间和间歇 时间可短一些,每组刺激次数视训练目的相 应增多。应该注意的是,电刺激训练练习中 运动员几乎没有疲劳感,教练员要根据运动 员训练后的反应,确定每个运动员的最佳刺 激方案,提高电刺激训练的效果。电刺激力 量训练是现代新的力量训练方法。
• 时间:1993年冬季使用 10周
• 方法:训练开始第一部分用仪器对腿部进 行力量训练,然后用杠铃进行力量训练。
• 效果:力量训练效果快速、明显,肌肉 力量大幅度增长,肌肉力量效果和增长均 高于传统的杠铃训练的效果。
徐扬半蹲杠铃测试由260千克提高到300 千克;毕宏勇半蹲杠铃测试由320千克提 高到360千克。
• 2.促进疲劳消除。在运动员进行大强度 训练后使用该仪器,能明显减轻肌肉僵 硬的酸痛感,经多次实践,对身体局部 疲劳消除效果显著。
比赛成绩:
黄志红获91年、93年世界锦标赛冠军。
隋新梅获91年世界室内锦标赛冠军。
张榴红获93年世界室内锦标赛第三名。
• 男子跳高组进行“肌电刺激”训练结果
• 人员;徐扬、毕宏勇等
电刺激训练法
辛锋
电刺激训练法是利用电刺激仪产 生的脉冲电流,代替由大脑发出的 神经冲动,使肌肉收缩,达到提高 肌肉力量的目的。第一个将电刺激 法用于力量训练的人是前苏联学者 kotz。他于1971年第一次发表了 “用电刺激进行力量训练”的论文。
电刺激力量训练的最大优点是:
训练部位准确,可根据训练目的,随意选 择和确定练习部位与练习肌群;强化专项肌 群和薄弱肌群,肌肉收缩的强度和时间可以 人为的控制:可最大限度地动员运动单位参 与收缩,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肌肉力量;可 加大训练负荷量而无整体疲劳,所以可以缓 解大负荷训练与疲劳恢复的矛盾;可保证受 伤期工作肌群体的正常训练;与想象训练相 结合,作为比赛期和比赛前的力量强化手段 和兴奋刺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