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来中国近代传教士报刊研究回顾
中国近代报刊名录
中国近代报刊名录 (一)《一声钟》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广东日报》的附刊。
其前身为《广东日报》的附刊《无所谓报》,自1905年4月(光绪三十一年三月)李汉生接办《广东日报》后,报发行的附刊改名为《一声钟》。
1905年5月5日(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一)在香港出版。
内容有:文界(杂文或杂说)、白话、谐文、谐谈、小说、传记、琐闻、艺闻、格致、谈丛、班本、龙舟、粤讴、诗界等栏目。
《一声钟》创刊后,为配合全国掀起的反美爱国运动,刊登了不少说唱材料,主张废除美帝国主义的禁华工苛约,向各阶层人民进行广泛宣传。
在“班本”一栏,曾刊出《国民义讨袁世凯》唱词,揭露清廷权臣袁世凯卖国、媚外的丑态。
《一声钟》于1905年底停刊。
《二十世纪大舞台》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戏剧杂志。
1904年10月(光绪三十年九月)创刊,上海大舞台丛报社编辑及发行。
半月刊。
主办人陈去病(佩忍)、熊文通、陈竞全、孙寰镜、孟崇军,实际创办人国陈去病与汪笑侬。
发刊辞为柳亚子所作(署名“亚卢”)。
该刊宣称:“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之目的”。
内分:论说、传记、小说、传奇、班本、丛谭、诙谐、文苑、歌谣、批评、纪事、译编、杂录、调查、答问等栏目。
刊出的主要文章有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南唐伶工杨花飞别传》、静庵《安乐窠传奇》、汪笑侬《长乐老班本》等,卷首还刊有汪笑侬扩日本名优宫崎寅藏肖像。
《二十世纪大舞台》原定月出两册,但仅出刊二期后,即被清政府封禁。
据《北京大学图书馆杂志目录》(二)第89页载:《二十世纪大舞台》为日本东京舞台丛报社出版,与一般说法不同。
《二十世纪之支那》在日本东京出版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刊物,为《民报》的前身。
1905年6月3日(原件上标有:开国纪元4603五月初一)由宋教仁湖南、湖北、广东、江苏、安徽等几个省的留日学生联合创办。
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发行。
主编程家柽,参加编辑和发行工作的有:田桐、白逾桓、陈天华、刘公、鲁鱼、何谌霖、雷克宇、张炳标、高剑等。
1999年以来中国近代传教士报刊研究回顾
中国近代外国人所办报刊的研究
??? 关于外报进入中国的途径,学界历来有一种看法,即作为殖民主义者的舆论工具,外报是伴随着炮舰进入中国的。事实上,外报(及其殖民者)进入中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武力进入,如后起的殖民国家英、法等,一种是和平进入,如早期的殖民国家葡萄牙。而葡萄牙通过和平进入所获得的包括办报权在内的一应权利,为英法等国提供了示范效应。????????????????????????
??? 由于葡萄牙资产阶级革命晚于欧美,19世纪20年代才兴起,因此,其国内报界当时尚未进入“廉价报纸”时期,但是,在国内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诞生的《蜜蜂华报》所具有的资产阶级性质,是毋庸置疑的。《蜜蜂华报》为小型报章,分左右两个基本栏,篇幅为4-12页。所载新闻大都冠以简短的标题,有的是地名,如“澳门”、“里斯本”、“伦敦”、“纽约”等,表示消息的来源和所涉及的范围;有的则注明“公文”、“会议记录”、“读者来信”、“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等,以表示内容的不同类别。从形式上看,《蜜蜂华报》已经完全具备了近代报纸的特征。在华其他外报中的外文报刊,基本上是国内报刊的翻版;中文报刊因有中国人参与,形式颇似中国古代报刊,但内容却全然不同。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人就曾宣称,其办报意在“润泽汉人”,使中国的“儒农工商,各有所取”。2由此可见,这类报纸与当时中国的封建官报乃至京报、小报已经有着本质区别了。关于新报(近代报纸)与中国邸报(古代报纸)的区别,有学者做了三点归纳:其一,新报纪事,无所限制,“上自朝廷,下及闾里,一言一行,一器一物,无论美恶精粗,备书于纸”;而中国邸报,“但谈朝廷之事,不录闾里之琐屑而已”。其二,西国新报,广泛反映民意,“故每遇事,可以尽情议论,直陈无隐”;而中国《京报》只登皇帝谕旨,大臣奏章,“以见国家之意”,而“民之意不达于上”。其三,新报读者众多,遍及工农商学各界;至于邸报,“阅之者学士大夫居多,而工农商贾不预焉”。3从新闻传播史的角度看,上述两类报刊处在报业发展进程中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上。古代报刊仅供宫廷或地方官吏阅读,与庶民无干,因此可称“小众传播”,其作用无非是传达政令,沟通统治阶级内部信息,影响十分有限。近代报纸以社会大众为读者对象,可以成批量地复制、发行,少则几千份,多则数万份、数十万份或上百万份,因此可称“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不同,大众传播可以提供海量信息,可以形成舆论,而舆论的影响力是任何人不能低估的。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一、概述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它深刻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与思想文化的激荡。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社会结构逐渐解体,新的社会阶层和力量不断涌现,报刊作为传播信息、表达意见的重要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起源阶段,中国近代报刊思想主要受到西方传教士的影响。
这些传教士通过创办报刊,宣传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逐渐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关注报刊,他们通过翻译、介绍西方报刊文章,逐渐认识到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启迪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中国近代报刊思想也经历了重大的转折。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在这一背景下,报刊的思想内容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宗教宣传、文化介绍,逐渐转向政治批判、社会动员。
报刊成为宣传民主思想、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革命运动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进的重要体现。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革命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舆论支持。
1. 背景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报刊思想的发展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篇章。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近代社会的新兴传播媒介,不仅成为了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
在政治层面,近代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封建王朝的日渐衰微和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剧变。
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国家主权的丧失和领土的沦丧,更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在这一过程中,报刊作为传播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观点的重要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试论传教士报刊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影响
收 稿 日期 :0 5 2 0 20 —1— 7 作者 简 介 : 陈超 (94 16 一 )女 , 建福 州人 , 建教 育 学 院政 史 系副教 授 , 建 师 范 大学社 会 历 史 学院历 史 学・ 0 级 博 士研 究 生 , 福 福 福 2 4 0
13 0
。
维普资讯
于 12 年创办 的《 83 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英国传教 、 士纪德于 12 年创办的《 88 天下新闻》 美国传教士裨 、 治文 于 13 82年创办 的《 中国丛报》普鲁士传教士郭 、 士立 于 13 8 3年创办 的《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英 国 、 传教士麦都思于 13 年创办的《 88 各国消息》 等。 这一 时期传 教士 办报活 动具 有 以下几个 的特 点 :、 报 刊 创 办 地 看 , 1从 由于 鸦 片 战 争 前 , 政 府 实 清 行 闭关 锁 国政 策 和禁 教 政 策 ,外 国传 教 士无法 在 中 国内地立足 ,故办报活动仅限于南洋一带的华侨聚 居区和广州 、 门等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澳 2从报刊发 行对象和方式看 ,中文报刊的发行对象 主要 以华侨 为主 , 且多为 中下层平 民 , 发行范 围主要在 民间 。 其 目的是想通过华侨把基督教传人 中国内地 。少数外 文报刊面向侨居中国的外国商人 、 外交官及传教士 , 发行 方式 以免 费 赠送 为 主 ;、从 报 刊 的宗 旨和 内 容 3 看, 当时大多数 中文报刊是 以宣传基督教为宗 旨, 宗 教色彩浓厚 ,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如《 就宣称该刊“ 以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 内容也大多是讲解 [,其 2 《 圣经》 和宣传基督教义 。而外文报刊的宗 旨和内容 却 不 同 , 《 国丛 报 》 办 报 宗 旨是 提供 有 关 中 国 如 中 的 及其邻邦的情报 , 内容也大都是有关中国的政治 、 其 经济 、 律 、 事 、 化 、 教 、 理 、 法 军 文 宗 伦 风俗 等 方 面情 况 的调查和研究 ;、 4 从报刊的编辑策略和方法看 , 由于 报 刊发行 主要是面向华人 .为了引起中国人的阅读 兴趣 ,传教士主要采取适应 中国国情及迎合 中国人 ‘ 心理 、 思想 和 习惯 的策 略和 方 法 , 报 刊 的编者 改 用 如 汉 名 , 刊封 面 印有 孔子 的语 录 , 刊 的式 样仿 造 中 报 报 国传 统 的线 装 书 款式 ,报 刊 的 文体 也广 泛 采用 中国 古典小说传统的章回体 。文章更是用儒 家 “ 四书” 、 “ 五经 ” 的言论 来 阐述基 督 教 的教 义等 等 。
当代中国宗教研究中的民族志取向近十年来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当代中国宗教研究中的:的研究与!曹南来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活动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K,引起海内外各界广泛的关注。
海外传媒对中国宗教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对所谓人权与宗教自由问题的政治性关注。
国内的学术界对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影响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中国的宗教学一直定位为哲学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侧重宗教哲学与神学的研究,仅凭这种传统的基于历史文本与经典的方法难以胜任针对都市化、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宗教发展的现状进行整合式研究$本文谨就近十年来在国内当代宗教研究领域兴起的民族志个案研究状况及走向作一回顾与展望,并探讨其对构建宗教学学科与宗教社会科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影响。
强调目光向下、由内向外看世界的宗教民族志研究,着眼于在地宗教,又不局限于在地宗教,是联结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地方与全球,以及日常与神圣的桥梁$关键词:中国宗教当代宗教宗教民族志宗教社会科学—导言近年来,中国的宗教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社会科学方法的引①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宗教学)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笔谢2017年宗教社会学论坛上专家学(尤其是方文教授)对本文的指正。
同时也感谢林黎君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笔文责自负$糾曹南来,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窒数生全学(第六辑?......Sociology of Religion(Vol.6)入,改变了以往局限于人文学科的传统研究模式,学者开始以更多元与立体的方法论对中国当代宗教进$其中,立足并“沉浸”于地方社会场景而非纯粹历史文本与经典的志个案方法在国内当代宗教研究领域兴起,国内学界岀现了一批基于田野调查的宗教实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地方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尝试对宗教现象做出细致精准的勾勒,用生动翔实的个案对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日常、文化传承、社会建构乃至国家治理进行描述分析,以以小见大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深入考察中国当代宗教的角度,对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也有重要意义$对于熟悉中国大陆宗教学发展历史的人来说,宗教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仍是一项较为新鲜与边缘的大胆尝试。
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研究及其反思
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研究及其反思摘要:近年来,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数字化时代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出版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各出版企业全面进入市场,通过市场竞争谋取生存和发展。
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出版社仍有别于单纯的物质生产企业,是精神传播与物质生产的统一,其产品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同时还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因此,出版社除了承担一般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外,还须承担一定的特殊责任。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研究;特征中国自古即有“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史家办报”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一代代的编辑家和出版家。
作为历史学和出版学的交叉学科,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研究备受学界的关注,涌现了一批学者,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近现代中国出版史上出版所担负的历史责任1.1近代出版近代中国出版业经历了从印刷技术、出版形制到出版内容、类型,以及出版机构乃至出版的社会作用的重大变革。
从最初的教会出版到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近代资本主义出版企业的兴起,出版业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各政治党派,各种关心国家前途的爱国人士,都以著书立说作为宣传主张、争取群众的手段,从而极大促进了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各阶层、阶级、党派都通过出版书刊来宣传他们的政治思想,西方各种先进的文化与科学知识也通过图书这一载体有得以传播。
可以说,近代几次大规模的运动以及西方文明的引进都是与编辑出版活动分下开的,图书的社会作用得到了明显的发挥。
1.教会出版时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传教士纷纷涌人中国传教,在客观上对中国出版事业的近代化历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宗教用书之外,这一时期出版了许多西方科技书籍,还出现了近代的报纸和新式工具书。
受时局和教会译书的影响,当时国内也出现了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改革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以求“师夷长技以制夷”。
近30年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审视 ,也有对 于当代 留学 生派遣 以及 教育 中所存在 问题 的讨论 与分析 。对 留学教育 问题 的研 究不仅 吸
引 了教育史 学界 、教育学 理论界 、历史学 界 、教育
行 政部 门的专家 ,而且 吸引 了社会学 与。此外 ,对 留学 特别是 当代 留学问题 的研 究 ,不再满 足于历史线 索的梳理 和政策 的描述 ,而 更多地注意 到不 同文化 之间的 冲
体 ,同时也 是最早 受 到关 注 的研 究对 象 。近 3 0年
、
中外 教 育交 流史 研 究的 主要 内容
来 ,有关 留学 教育 的研究 始终是一个 重点 。既有 留
学 教育发展史 的宏 观考察 ,也有 留学教育 发展史 的
微 观研究 ,既有 对于历史 上 留学运动 的重 新评价 与
随着 中外教育交 流史研究 领域 的不 断拓宽 ,有
等 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 :教 育交流 ;中外教 育交流史 ;留学教 育 中图分 类号 :G 5 2 6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3 — 8 5 4 X( 2 0 1 3 ) 0 4 — 0 1 3 7 — 0 4 匹” 的大量文 献资料 ② ,全 面考 察 了从 明末清初 到
2 0世纪末 4 0 0余年间 中外教 育交 流的演变历史及其
对 我 国教育 各个方 面 的影 响 。该 书出版后 ,引起 了 学 术界 的广泛 关注 ,被誉 为 “ 中外教育 交流史研究 的拓荒 之作 ”③ , “ 新世 纪初 中 国教育史 学界 最 引
人注 目的学术成果之一”④ 。
2 0 1 3 . 4f 1 3 7
“ 教 育交 流与教 育现 代化 ”这条 线索 ,凭 借 “ 高度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收稿日期〕2001-06-11 〔作者简介〕姚琦(1962-),男,安徽安庆人,历史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近世史坛】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姚 琦(韶关大学社会科学系,广东韶关512005) 〔关键词〕中国近代;报刊业;社会变迁 〔摘 要〕1815-1915年中国出版了近2000种中文报刊。
这些报刊在内容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从最初西潮东来到洋务、维新、反清革命、创建民国的全部过程。
在名称上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和国人对中外大势的认识。
在出版地上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辐射,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宏观考察分析,可知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线索基本一致,从诸多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1)06-0122-06 报刊是近代社会表达政治意向、传播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1815年中国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刊到1915年《青年杂志》出版的100年间,中国大陆和海外总共出版了近2000种中文报刊。
中国近代的报刊发展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基本一致,是近代中国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和变迁的缩影。
一 尽管远在唐宋时期中国就产生了刊载封建皇帝诏书和封建王朝法令的中国最早报刊——邸报,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中文报刊是19世纪初才出现的。
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从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前,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创办了60余种近代中、外文报刊,如1823年7月创刊于雅加达的《特选撮要每月统纪传》,1857年1月创刊于上海的《六合丛谈》等。
浅谈中国近代新闻的发展
浅谈中国近代新闻的发展中国近代新闻的发展是一段艰辛的历史,研究新闻史,可以使我们总结历史的教训,学习经验,借鉴到今天的新闻事业中,有利于新闻更好的发展。
中国近代新闻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生与初步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民办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的日趋兴旺和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两极新闻事业的出现于发展阶段。
近代中国新闻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报业的发展。
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初步阶段,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及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部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这两份报刊分别由传教士米怜与郭士立创办。
这些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在性质是都是宗教性质的,其基本内容一是阐发教义,二是宣传西方的文化,后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写报刊的宗教色彩渐趋淡薄而政治和经济色彩日益浓厚,特别是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日益重视,使这些报刊的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
到19世纪50年代,在华外报开始出现成规模、不间断的向内地扩展的势头,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步子日趋加快。
例如,在香港创办的《遐迩贯珍》,上海的《六合丛谈》等。
但此时由传教士创办或主办的中文报刊,包括《遐迩贯珍》《万国公报》等,在性质上仍属于宗教范畴,但宣传的内容大多转为以时事政治为主。
在第一个阶段,商业性质的中文报纸实则是当时报业的主流和市场主体,其中最著名也是最为成功的就是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其创办人虽然是英国的商人,但是主要的编辑工作则是由中国人来完成,其文字的内容和形式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因此更加适合中国的读者。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华人自创的报刊,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王韬主办的《循环日报》,迫于当时清政府的相关新闻政策,其余大部分国人自办报刊并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引领主导报业市场的依然是那些华文外报。
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以民办报刊为主的民族报刊业迅速崛起,结束了外报长期垄断中国报业的局面。
中国报刊史料研究之古近代的报纸对比分析
中国报刊史料研究之古近代的报纸对比分析关键词:报刊史料;报纸发展;古代;近代1中国古代报纸的溯源发展与分析报纸与期刊合称为报刊,它们记录了某一时期的重大社会事件,是学者们研究某一时期的历史的重要工具。
报纸是报刊的重要分类,它的演变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中國历史演变发展的缩影。
唐朝时期节度使们纷纷在京都设立了办事机构,称之为邸或进奏院,在进奏院负责的官吏被称为邸吏或进奏官,他们是最初的“新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最早的报纸便可以追溯到唐朝。
进奏官的职责是把唐朝廷的政治时事的动态以及其他方面的消息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传发给各藩镇领主,这种书面报告(即官报的雏形)被统称为“唐代进奏院状”。
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报纸与当时唐朝的政治、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研究唐代的政治、军事历史的重要史料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报纸还未能称之为完整的报纸,它没有报头并且不定期发放,在内容上也并不具备客观性,它的传发渠道主要是由当时的进奏官直接从都城发给各藩镇地的领主,其中的不少信息是进奏官自己收集并自主筛选的,有一定的主观性。
宋代设立的都进奏院的进奏官一般是由地方委派,但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都进奏院的主要职责是对各进奏院的各项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这表明此时的中国“新闻业”已慢慢进入了共同管理的“时代”,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时的官报的政治色彩将会很强烈。
宋代“邸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受到统一的管理并按照一定制度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雕版印刷被运用到了报纸的印刷之中,这就使得报纸的数量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阅读群体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明代时出现了由当时的中枢部门统一安排并下发自明代都城的官报,其名曰明代邸报,最出名的当属《万历邸钞》。
明中叶以后,随着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民间报房应势而生,现在能够看到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急选报》便是当时极有可能出自民间报房的产物。
我与《宗教学研究》结缘三十年
㊃‘宗教学研究“创刊40周年纪念专栏㊃我与‘宗教学研究“结缘三十年陈建明我从1993年4月在‘宗教学研究“期刊发表译作,经过担任该刊的编辑和常务副主编,到退休后协助办刊,现在已经有30个年头了㊂可以说,我与‘宗教学研究“结下了深厚的情缘㊂当我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担任助教的时候,就听说川大成立了宗教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由原来哲学系的领导卿希泰先生担任所长㊂后来得知历史系的老教师钱安靖㊁毕业留校的丁培仁也在研究所工作㊂但真正与研究所的老师近距离接触还是在1987年暑期,那时我刚从川大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四川大学出版社担任编辑,不久后在总编室从事编务工作㊂大约在年底,研究所的石衍丰和曾召南老师到出版社联系出版他俩编著的‘道教基础知识“,由我接洽并担任责任编辑㊂通过多次讨论改稿,让我深深体会到两位老师对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研究热情㊂该书出版于1988年3月,首印数达到1万册㊂早期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宗教学研究所老师们的著作(含与所外学者合著)还有: 1986年7月,陈麟书著‘宗教学原理“,该书一版再版,印数很大㊂1986年12月,李世平㊁钱安靖等著‘周恩来和统一战线“㊂1989年12月,李世平㊁钱安靖等著‘中国现代多党合作简史“㊂1991年12月,黄海德㊁李刚编著‘简明道教词典“,首印数1.3万册㊂1992年9月,陈麟书㊁袁亚愚编‘宗教社会学通论“㊂1993年6月,张桥贵㊁陈麟书著‘宗教人类学 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㊂1993年6月, 蜀人 编‘儒佛道三字经“,首印数5000册,卿希泰先生与郭武注其中的‘道教三字经“㊂1990年4月底,四川大学文科楼落成㊂随即,川大出版社从印刷厂大楼搬到文科楼一楼左侧区域,正好与宗教学研究所毗邻㊂于是我经常有机会与研究所一些老师们会面㊂记得当面请教过的有卿希泰先生㊁石衍丰先生㊁陈麟书先生㊁曾召南先生㊁丁贻庄先生㊂年轻辈学者认识张泽洪㊁唐大潮㊁丁培仁等㊂那时,还有一些老师没有机会接触㊂一㊁从作者到编者我虽然在出版社工作,但研究兴趣却与宗教相关㊂我对宗教的认识经历了单纯好奇到理性研究的过程㊂小时候,在住家附近有一所天主教堂(张家巷天主堂), 文革 中没有对外开放㊂有时候与小伙伴溜进去游玩,那彩色的玻璃和十字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㊂阅读民间故事书或者连环画,能看到杀洋人和 二毛子 的故事㊂成年后读李劼人小说‘死水微澜“,里面有许多袍哥与洋教的冲突情景㊂我于1974年10月进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学习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中进一步了解了基督教㊂1980年9月 1981年7月,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进修太平天国历史,旁听金陵神学院徐如雷先生在南大讲授的 基督教思想 课,更多地接触到基督教思想与教义㊂1984年9月 1987年7月我在川大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㊂这时,距离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㊁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已经有好几年,学术界已经从单纯地研究反洋教㊁杀洋人运动发展到比较全面地㊁实事求是地研究为何会产生反洋教运动,并开始从文化冲突㊁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来看问题,对传教士来华的不同动机也做了区别㊂在学习历史中得知从19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基督新教传入中国,中国近代许多重大事件都与基督宗教有关,如两次鸦片战争㊁太平天国运动㊁戊戌变法㊁义和团运动㊁辛亥革命等,还有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也经由传教士传入㊂我还发现孙中山先生在年青时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并且成为一名基督徒,于是选择 孙中山与基督教 作为我的硕士论文题目㊂1987年下半年到次年2月,我在川大出版社通过编辑‘道教基础知识“,对道教也有了初步的认识㊂1991年参加四川大学举办的 马可㊃波罗研究 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马可㊃波罗笔下的元初宗教“㊂这篇文章涉及道教㊂1992年11月11-14日在湖南怀化参加 第四次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 ,提交论文‘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㊂这篇文章是将出版史与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结合起来研究的尝试㊂刊载笔者译文的期刊封面和译文首页1992年,我看到美国学者弗兰克㊃K .弗林的著作S p i r i t M a t t e r t h e W o r l d w i d e I m p a c t o fR e l i g i o n o n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Po l i t i c s (P a r a g o n H o u s e P u b l i s h e r s ,1987),里面有一篇文章名为‘解放神学与拉丁美洲政治秩序“㊂我打算将其翻译为中文,但自己本来的专业是历史,对于宗教理论和神学都不甚了解㊂石衍丰先生知道后就鼓励我将其翻译出来,并安排在‘宗教学研究“上发表㊂在翻译中遇到许多专有名词,从哲学和宗教词典中也难以找到准确的译法,于是石先生又介绍我向哲学系的徐昌明①先生请教㊂在徐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我解决了一些翻译难点㊂经过长达半年的反复修改,终于完成译稿㊂1993年4月出版的‘宗教学研究“1-2期合刊,发表了这篇文章(7个页面)㊂我拿到样刊,看到辛勤的劳作变成了铅字,心中感到十分欣慰㊂从此,我成为‘宗教学研究“期刊的一位作者㊂1998年上半年,有朋友告诉我,宗教学研究所除了大力开展道教研究外,打算拓展其他类别的宗教研究,其中拟新设基督教研究方向,正在物色人选㊂朋友知道我一直从事中国基督教研究,故打算向研究所推荐㊂此前,卿希泰先生所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和其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修订本)陆续出版,在全国宗教学界和出版界引起轰动,斩获诸多奖项㊂我也出席过几次宣传奖励活动㊂能够到研究所从事专职研究工作,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于是欣然同意㊂由于调动工作有一个准备时间,当年7月,李刚所长同意我先兼职做研究,同时做调动准备㊂1999年7月,我正式调到研究所从事基督教研究㊂就在这一年,研究所积极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㊂2000年,研究所正式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更名为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㊂其批建目的是,以研究中国道教为主,逐步开展其他宗教的研究㊂其时,卿希泰先生为名誉所长,李刚教授为所长㊂到研究所工作不久,在办公室见到卿希泰先生㊂他与我聊天,期间谈到我的硕士导师隗瀛涛先生㊂他说:研究所刚刚成立那几年,人员和经费都很困难,隗老师作为分管文科的副校长,对研究所的工作非常支持㊂卿先生还鼓励我在研究所好好干,将基督教方向的研究工作开展起来,并注意开展西方宗教与道教的比较研究㊂②2000年2月,四川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正式成立㊂我先是作为该中心成员,半年以后担任中心主任㊂因为我此前的工作在出版社,熟悉编辑出版工作,加之多年做基督教研究,积累了很多资料,觉得应该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做一些深入的研究㊂于是我开始从事基督教文字事工的研究㊂2000年9月我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研究 (2005年10月完成)㊂③目前,我正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西方汉学家与传教士视野中的中国道教形象与性质研究,正好是对卿先生嘱咐 开展西方宗教与道教的比较研究 的响应㊂卿先生带领研究所老一辈学者创办杂志‘宗教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有远见的举措,为全国宗教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发表成果的园地,也为本所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助力㊂我进㊃41㊃ 宗 教 学 研 究 2024年第1期入研究所后即成为一名审稿和编辑人员㊂2007年岁末,时为‘宗教学研究“主编的卿希泰先生和所领导考虑到我曾在出版社多年担任编辑和总编辑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希望我参与‘宗教学研究“的编辑管理㊂2008年我担任期刊的副主编,2009年改任常务副主编㊂2013年至2018年10月退休前,我与张泽洪教授共同担任常务副主编,协助主编处理编辑事务㊂从2019年起我不再担任常务副主编㊂在所长㊁执行主编盖建民教授的盛情邀请下,近年来仍协助做一些编辑事务工作㊂二㊁制订管理文件与编辑业务工作我在担任‘宗教学研究“副主编和常务副主编期间,尊重卿先生和所领导的意见,发挥过去在出版社积累的编辑管理工作经验,调动编辑部成员的积极性,做了一些建设性的努力,表现在:一是征求编辑审稿人员意见,分清审稿㊁编辑和校对人员的责任;二是改进审稿㊁编辑㊁校对流程,为下厂印刷留出充裕的时间,尽量保证按时出刊;三是做好与老中青作者的沟通工作,对作者合理的诉求尽量予以理解和解决㊂除了主持日常的编辑流程管理㊁印刷事务和终审工作外,我还做了下列几件事情㊂(一)制订编辑管理文件㊂这些文件有:1.‘宗教学研究“稿件格式要求2.‘宗教学研究“稿件格式要求网络版3.‘宗教学研究“编辑工作管理制度4.‘宗教学研究“稿约5.‘宗教学研究“费用开支方案6.‘宗教学研究“收发稿制度7.‘宗教学研究“审读员岗位责任和任职资格8.‘宗教学研究“编审工作的规定2014年,与张泽洪教授一道,对上述管理文件进行了修订,并新增 ‘宗教学研究“编辑部工作内容及分工 ㊂这些文件的制订,符合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对于本刊的征稿㊁编辑㊁管理起到了规范作用,提高了刊物的质量,并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准备了基本条件㊂(二)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㊂根据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国家社科基金从2011年12月起,开展社科类重点学术期刊首批资助(试点)工作㊂2012年2月15日前报送申报材料㊂在四川大学社科处的鼓励下,卿先生㊁所领导认为本刊合乎申报条件④,决定开展申报工作,由我具体填写申报书和准备各种材料㊂第一批本刊未能申报成功㊂2012年8月,国家社科基金启动第二批学术期刊资助工作㊂卿先生和所领导决定继续申报㊂我对申报书加以修改,请卿先生审定后上报,于当年11月1日获批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第二批100家期刊之一㊂对本刊而言,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不但在办刊经费上达到了基本需求,更是享有了崇高的学术荣誉!‘宗教学研究“从创办以来,办刊经费一直比较困难㊂编辑审稿人员即使没有劳务报酬,也认真地履行职责,做好编辑校对工作,将有限的经费用来保证期刊的印刷出版㊂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以后,本刊的印刷㊁稿费㊁编审费都有了保障,编辑部全体成员奋发努力,使得刊物的质量大为提高,发刊时间更加准时,学术声誉更上一层楼㊂‘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封面,标明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从2013年至今,本刊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㊂四川大学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期刊,除了‘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就只有‘宗教学研究“㊂我深深感到,本刊能够申报成功,一是依托四川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二是卿希泰先生在宗教学界的学术地位,三是宗教学研究所作为主办单位具有较好的宗教学研究基础和较强的学术队伍㊂我个人只是起到执笔起草文稿的作用,实不足挂齿㊂㊃51㊃我与‘宗教学研究“结缘三十年(三)主持编辑两本宗教学研究所建所周年纪念刊(册)在我担任副主编任期内,欣逢本所建所三十周年㊁建所三十五周年㊂我与所里领导和编辑部同事一道编辑印发了三十周年和三十五周年的纪念刊(册)㊂1.‘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纪念“㊂这本纪念集以‘宗教学研究“2010年增刊的形式刊行㊂有彩色插图16页,正文234页㊂收录有:卿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工作照㊁宗教学研究所同事的集体照㊁学术会议代表合影㊁宗教名胜考察照㊁学位论文答辩现场照等㊂‘增刊“收录来自加拿大㊁新加坡和中国香港㊁台湾地区,以及中国内地学术机构和个人的贺信贺词共26件,纪念文章6篇,其中有卿先生撰写的‘我是怎样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走上道教文化研究之路的?为纪念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而作“㊂其余5篇为:李锦全‘三十而立继往开来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庆典祝辞“㊁陈耀庭‘维系学统不断创新 祝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㊁柏夷‘心不退转施功日新“㊁杨光文‘三十而立成就辉煌 庆祝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创建30周年“㊁陈建明‘回顾基督教研究方向的十年历程“㊂‘宗教学研究“2010年增刊封面收录有 志庆 学术论文16篇㊂最后是本所杨光文研究馆员辑录的检索三十年成果统计5种,包含 科研成果目录 承担科研项目目录 成果获奖目录 培养硕士生名单 培养博士生名单㊂2.‘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建所三十五周年成果一览(1980 2015)“㊂2015年上半年,受盖建民所长的委托,我主持编辑了这本纪念册,同年10月印刷完成㊂按照计划,这本册子没有征集收录工作照㊁贺词贺信㊁回忆文章和学术论文等,其特点是汇编了3个一览表:(1)‘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35年科研成果获奖项目“(2)‘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学术著作一览“(3)‘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发表论文一览“成果一览 的开篇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简介“㊂全册正文共257页㊂建所三十五周年成果一览 封面三㊁‘宗教学研究“四十年历程2000年9月,宗教学研究所建所20周年时,期刊副主编石衍丰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回顾‘宗教学研究“杂志的创办与发展历程㊂⑤我作为历史学专业出身又长期为‘宗教学研究“工作的编辑和常务副主编,觉得有责任将本刊的历史做一个梳理㊂故参考石衍丰先生的文章,核查刊物样本,补充后20年的情况,将‘宗教学研究“40年的历程简述如下㊂‘宗教学研究“杂志,创建于1982年8月,起初属于内部不定期刊物,编者是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编辑室,由卿希泰教授主持,办报行家古存云先生具体承办㊂1984年2月,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室改称为研究所,从1984年4月出版的第5期开始,编者改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宗教学研究“编辑室㊂至1985年2月,㊃61㊃ 宗 教 学 研 究 2024年第1期共出内部刊物6期㊂‘宗教学研究“创刊号(内部刊物)封面‘宗教学研究“创刊号(内部刊物)目录‘宗教学研究“1985年第1期(总第7期)封面1985年,‘宗教学研究“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公开出版发行(四川省期刊登记证317号)㊂1985年11月(封底标为12月)出版正式刊创刊号㊂拟为半年刊,组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编辑部,设有编委会,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四川新华书店发行㊂然从实际运行看,1985年11月出版第1期,1986年6月出版第2期,1987年4月出版第3期,即每年出版一次,连续编期号,为总第7-9期㊂从1988年第1期(总第10期)起改为季刊,主编卿希泰,副主编石衍丰㊂取消 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字样㊂除仍由四川省新华书店发行外,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也直接发行㊂‘宗教学研究“1988年第1期(总第10期)封面从1995年第3期(总第28期)开始,编委会进行了调整,主编卿希泰,副主编李刚,常务副主编潘显一㊂期刊目录开始分栏,栏目计有道教研究 佛教研究 宗教理论 其它宗教 研究生论坛 书评 资料㊃动态 ㊂此后,栏目名称和数量时有变动㊂1996年起,‘宗教学研究“杂志的封面重新设计,完全按季度出版,不再有合刊现象㊂‘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1期(总第30期)封面1998年第1期开始,署名四川联合大学主管,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主办,四川新华书㊃71㊃ 我与‘宗教学研究“结缘三十年店㊁‘宗教学研究“编辑部发行㊂从2000年第1期(总第46期)开始,因潘显一调任社科处处长,由唐大潮任常务副主编㊂由四川大学主管,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主办,‘宗教学研究“编辑部发行㊂‘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1期(总第46期)封面从2002年第1期开始,刊物封二出现学术委员会名单㊂主办单位改称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㊂2004年第1期(总第62期)封面改为色条构图,开本改为大16开㊂‘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总第64期)封面从2008年第1期(总第78期)开始,主编卿希泰,副主编李刚㊁陈建明,常务副主编张钦㊂次年,张钦改任副主编,陈建明改任常务副主编㊂封二出现编辑委员会名单㊂从2013年第1期(总第98期)开始,主编卿希泰,副主编盖建民,常务副主编陈建明㊁张泽洪㊂本年,‘宗教学研究“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㊂有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㊂由四川大学主管,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㊂‘宗教学研究“编辑部编辑发行㊂‘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总第98期)封面封底设计稿从2018年第1期开始,主编詹石窗㊁盖建民(执行),副主编周冶,常务副主编陈建明㊁张泽洪㊂从2019年第1期开始,陈建明退休,不再担任常务副主编㊂从2023年第1期开始,应学术界的强烈呼吁,本刊克服各种困难,从季刊改为双月刊,正文篇幅有所缩减,从284页减至236页㊂调整了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人员,增加朱展炎为副主编㊂‘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总第138期)封面封底笔者通过查询中国知网,截止2023年5月,‘宗教学研究“总共出版140期(含内部发行的1-6期㊂早期的合刊1本占1个总号),目录总量4588条㊂平均每期刊发文章约33篇㊂扣除书讯㊁会议简报㊁消息等,每期发表论文约30篇㊂以2023年第2期为例,刊发论文32篇,信息4则㊂⑥41年,4000多篇论文,体现出国内外广大宗教学研究者长期对本刊的厚爱,您们的积极投稿就是对本刊最大的支持;这两组数字也饱含着‘宗教学研究“编辑㊁审稿人员知识的积累,心㊃81㊃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血的付出㊂迄至目前,‘宗教学研究“仍为全国高等学校系统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刊物,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 S S C I)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㊂获得的荣誉有:2013年8月,被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协会评为 第一届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刊 ;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 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2019年,被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协会评为 第四届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刊 ;2023年本刊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论文等㊂四、创刊主编卿希泰先生关于办好期刊的教诲自从到宗教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和编辑工作以来,我在编委会上曾多次聆听卿希泰先生关于如何办好期刊的讲话㊂有时候卿先生到所里遇到我,也会谈到期刊问题㊂卿先生讲话的核心内容,我记得主要有:1.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办好刊物的重中之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㊂2.要体现学术的严肃性,公开公平,做到匿名审稿,避免刊发人情稿件,忽略学术质量㊂3.鉴于青年学者,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困难,本刊应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为青年学者提供发表机会㊂4.应坚持三审三校制度,采用主编负责制,尽量避免硬伤和文字差错㊂2013年6月25日下午,卿先生召集盖建民所长(副主编)㊁张泽洪教授(常务副主编)和我(常务副主编)到家中专门讨论办好刊物的问题㊂我当时笔录了卿先生的讲话内容,摘要如下:关于编辑操作规范,我的意见是:从收稿开始,分配编辑审查㊁终审签字,精神是你们二人(指我与张泽洪)共同负责㊂增加人(指增加常务副主编)的目的是为了把刊物办得更好一些,进一步提高刊物等级,影响更大一些㊂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㊂刊物一出版,白纸黑字,有错误也改不了㊂一加一大于二,不能小于二㊂不能麻痹㊂我办过学报,清样出来后,首先是宣传部长签字,然后是温建平(校领导)签字㊂ 领会到办杂志的重要,一个是把政治关㊂你们二人都是要负责任的主编,一定要共同决定稿件的采用和付印,终审签字负责㊂政治和学术质量是共通的,分不开㊂我们必须要根据中央的一些文件,关于宗教的纲领性文件,作为行动的指南㊂中央关于宗教问题的文件精神是邓小平同志主持制订的,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㊂我过去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列宁的教导,宗教要与学校教育相分离,我们编杂志要坚持这个原则㊂我们是用科学的世界观㊁科学的方法研究宗教,不是宣传宗教㊂工作要前移,要有提前量,免得手忙脚乱,尽量做到按时出刊㊂总的来说,我们在主办‘宗教学研究“时,贯彻了卿先生的讲话精神㊂2014年本刊增设了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研究 栏目,以后根据需要又增设了 中国宗教与审美研究 栏目㊂在祝贺卿先生八十寿辰时,我写过一首小诗,现转录于此,以表达对‘宗教学研究“创刊主编卿先生的怀念之情:信奉马列铸道骨,探索老庄沐仙风㊂勤学妙思书宏论,教俗两界赞卿公㊂回顾‘宗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从内部刊物到正式刊物,从普通刊物到成为C S S C I来源期刊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从每期页码不定㊁出版时间不定到页码恒定并按时出版,从不定期刊㊁半年刊㊁季刊到双月刊,可谓筚路蓝缕,终至光耀学林,蜚声海内外,这中间凝聚了宗教学研究所老一辈学者(编辑)到中青年学者(编辑)巨大的心血㊂‘宗教学研究“经过40年的发展,的确是越办越好,在学界的口碑越来越好㊂当然,我们不能盲目骄傲,要看到还存在的问题,随时改进,与时俱进㊂我们将牢记本刊的办刊宗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宗教学学术研究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㊂注重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研究,突出道教研究特色,兼顾宗教学理论㊁佛教㊁基督宗教㊁中国少数民族宗教㊁民间宗㊃91㊃我与‘宗教学研究“结缘三十年。
新的回顾、心的怀念——读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新版)有感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是伍雍谊所著的一本专门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历史的著作。
这本书对于我们回顾过去、了解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本书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展现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传教士学校开始,到后来的国立音乐学院和音乐系,再到今天的音乐学院和音乐学系,中国音乐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在这个历程中,中国音乐教育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这种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音乐教育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艺术和文化的追求和热爱。
其次,这本书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在今天的中国,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音乐教育的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人才培养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而这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最后,这本书让我们对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怀念那些曾经为中国音乐教育做出贡献的人。
他们是中国音乐教育历史的见证者和缔造者,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贡献,同时也要在他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国音乐教育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近代报刊史料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研究
近代报刊史料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研究作者:隋雪丽来源:《卷宗》2018年第04期摘要:历史学是一门以史料为基础的科学,有学者如傅斯年更是直言:“近代史学只是史料学”,可见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而近代中国社会有别于传统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近代报刊的兴起,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因此,报刊史料成为中国近代史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近代史研究中,需要将报刊史料与其他史料进行结合利用,才能有助于对我国近代史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近代报刊史料;近代史;相关性;研究分析历史学是一门以史料为基础的科学,甚至有学者如傅斯年更是直言:“近代史学只是史料学”,可见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1](p3)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而言,由于它距离我们较近,因此留给我们的史料也特别丰富:不仅存有大量的档案史料、奏议政书、正史纪传,还有大量文集丛书、野史笔记、地方史志、民间史料和报刊史料等。
其中报刊史料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于近代史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我国近代史研究中,需要将报刊史料与其他史料进行结合利用,才能对我国近代史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
1 我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历程报刊属于一种综合用语,包括报纸、期刊和其他定期刊物。
而对于我国近代报刊而言,其组成方式较为复杂,有外国人在中国所办的报刊,同时也有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
既有政治团体所创办的报刊,也有民间有识之士创办的报刊。
报刊最初流传我国是在19世纪初期,西方的传教士为了传教需要在我国创办了中文与外文结合的报刊。
据考证,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于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我国境内最早用中文出版的近代期刊,西方传教士为我国带来了报刊这一文字载体,主要用于宗教宣传和阐发教义。
而近代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则出现于洋务运动时期,即艾小梅1873年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
中国早期近代报刊的演进
[提要]中国古代报刊不适应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自然遭到淘汰。
西方传教士创办的近代报刊趁机进入中国,给传统新闻出版业带来划时代的影响。
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历经艰辛,创造发明了适合中文的近代印刷技术和印刷规范;近代报刊事业衍生的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传统印刷术的革新,直接导致了大众传播技术和观念的重大变革,其意义不亚于毕升的活字发明。
弄清早期近代报刊的发展脉络,对于中国大众传播发展的轨迹和现代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近代报刊;文化传播;印刷术;大众传播中国古代的报刊起源甚早,但发展缓慢,到了近代仍处在很低的发展水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近代报刊并不是中国古代的报刊演变而来,而是外国传教士独立创办的。
为什么古代的邸报和《京报》消亡了而不能演变为近代报刊?源于外国资本、外国文化的近代报刊怎么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早期近代报刊对中国的文化传播特别是近代新闻出版事业产生了哪些影响?目前的中国新闻史、出版史对此研究不甚深入。
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早期近代报刊是如何在中国这块封建的土壤上、在中国语言文字生态中发生发展起来?又是如何影响中国近代的大众传播?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邸报”和“京报”的淘汰中国古代邸报刊载的大都是谕旨、奏折,并不是向人民大众传播新闻。
在皇朝看来,大众百姓就是愚民,也不必要向他们传播什么。
这种报刊主要是为了向地方政府通报朝廷信息,因而需求量不大,没有印刷的必要,大都是不拘形式的手抄本。
[1](p9)如《开元杂报》是唐朝统治者于开元年间发行的邸报,本身并无报名,因其发行于唐开元年间,故后人称其为《开元杂报》。
近代著名出版家孙毓修(1871~1923)在《中国雕版源流考》中说:“近有江陵杨氏藏《开元杂报》七叶。
云是唐人雕本,叶十三行,每行十五字,字大如钱,有边界栏,而无中缝,犹唐人写本款式,……”[2](p7)可见,唐朝邸报是否为雕版印刷,答案并不绝对,但抄写是可以肯定的。
即便到了宋代,雕版印刷已较为发达,但宋代邸报也并不是全部用雕版印刷,而是手抄和印刷并行,因为雕版印刷十分费时费工,如果印量小,还不如手抄快。
试论19世纪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_沈继成
收稿日期:2002-09-28作者简介:沈继成(1944—),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第41卷第6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11月V ol.41 N o.6Jour nal of Centr al China N o rmal U niv ersity (Humanities a nd Socia l Sciences) N ov. 2002试论19世纪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沈继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中国近代报刊业,肇始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
最先来华办报办刊的外国人是一批基督教传教士。
鸦片战争之前,少数传教士在南洋及广州等地办了几份中文刊物,这是中国近代报刊的萌芽;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大批传教士涉足报刊业,所办刊物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直接将近代新闻纸这个舶来品移植到中国,对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19世纪;传教士;报刊中图分类号:G 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2)06-0078-09一尽管我们可以将中国有“报”的历史,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中国之有现代意义上的报刊,则始于19世纪初期。
最早的中文近代报刊,最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外文近代报刊,都是由外国人办起来的。
而在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始阶段包打天下的外国报人群中,传教士(本文指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是来得最早、人数最多、活动时间最长、创办报刊最多、对中国近代报刊事业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
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o bere Mo rrison,1782-1834)是第一位来中国传教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是创办近代中文报刊的第一人。
马礼逊于1807年奉英国伦敦会差会派遣到中国广州。
由于当时清政府教禁甚严,他蛰居广州、澳门数年,传教工作进展缓慢。
晚清在华传教士的西学译介活动述论
20050501
摘要
1811 年马礼逊在广州翻译出版了第一本中文西书,揭开了中国 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序幕。为了传播基督教,用基督教文化 征服和取代中国文化,传教士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采取了“以学 辅教”的手段,选择西学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此次翻译 活动比前两次,无论是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得多。
Th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the missionaries in Late Qing Dynasty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The first was the "savage works" period(1811 — 1860). It is the period that the Great Britain and American missionaries monopolized the western works, and took religion contents as the core. The second was "western works" period (1860-1895). it was a climax period that a large amount of west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t was the most common way that missionaries and Chines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cooperated in translating books. The third was the "new works" period(1895-1911). The missionaries had no longer occupied the predominant position on western books translations. The western works that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troduced independently had taken the majority. In this process, the missionaries changed from “a leading position” to “cooperating” translation again to playing a “secondary position”. It’s just the reflections of Chinese cognitions to western works from "savage works " to " western works " again to "new works" .
建国以来反教会斗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建国以来反教会斗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晚清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来华基督教会的斗争(又称反洋教斗争或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反教会斗争数量极多(有据可查的就有近2000起)、参加者十分广泛、遍及全国各地。
所有这些,都是同期其他事件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这一斗争对晚清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建国前的几十年间,有关反教会斗争的研究仅有11篇论文和3部专著:(英)宓克撰、严复译:《支那教案论》(1)、吴盛德、陈增辉合编:《教案史料编目》(2)、王文杰著:《中国近世史上的教案》(3),很不深入。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才出现了转机。
本文试图对建国以来反教会斗争研究的脉络加以勾勒,对主要学术争鸣进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供史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一、建国以来反教会斗争的研究脉络建国以后,反教会斗争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从1949年到1965年间,共发表有关论文95篇,年均5.6篇;出版资料专辑和专著3部,即南昌人委办公厅历史沿革组编印:《1906年南昌教案资料专辑》(4);李时岳著:《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5);南史著:《天津教案》(1870年天津人民反洋教斗争)(6)。
由于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学术界对反教会斗争的研究基本上限于“反帝”的框架,思想闭塞,研究范围狭小,仅仅对天津教案、余栋臣起义、周汉反教案、景廷宾起义、南昌教案、以及反教会斗争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等少数问题展开讨论。
“文革”期间(1966—1976年),反教会斗争的研究受到严重冲击。
在这10年内,只发表了两篇论文,出版了一本通俗读物,即天津市历史研究所天津史话编写组编:《火烧望海楼——1870年天津人民反洋教斗争》(天津人民反帝斗争史话)(7),讨论的问题仅仅涉及云南和天津教案。
总之,这一时期反教会斗争的研究几乎被“革”掉。
粉碎“四人帮”后,反教会斗争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自1977年至今,先后召开了五次有关反教会斗争的学术讨论会,即1982年6月在四川省大足县召开的小型“反洋教运动史和余栋臣起义学术讨论会”、1985年4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1987年9月在安徽省绩溪县召开的“19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1989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第三届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1992年11月在湖南省怀化市召开的“第四次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
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影响
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影响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影响姓名:王启名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学号:1018003616指导老师:韩爱平关于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到兴起,传教士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
不过主要还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的传教活动的种种限制被逐步解除。
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款的保护下,传教士的活动从此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样的时期、这样的条件下,西方传教士也纷纷接踵而来,从事传播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其传教方式可分为直接传教和间接传教两种:直接传教是传统的传教方式,即到民间宣讲教义、游说布道、散发宗教小册子、设立教堂、吸收教徒等;间接传教是采取创办报刊、翻译出版书籍、兴办学校、举办慈善事业等方式。
在间接传教中,创办报刊是传播迅速、影响较广的一种传教方式。
所以这些传教士很注重书报的出版工作,他们所办的汉文报刊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传教士在中国先后创办了近百种报刊,发行范围扩及全国各省及沿海和内地各主要城市,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的新闻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教士在华创办报刊活动以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的1842年为界限,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从1815年到1842年是传教士在华创办报刊的第一阶段,也是教会报刊在中国的初创时期。
传教士创办的第一份以中国人为宣传对象的中文报刊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报刊。
此后传教士又陆续在南洋、澳门和广州等地出版了一批中外文报刊,这些报刊主要有: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于1823年创办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英国传教士纪德于1828年创办的《天下新闻》、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于1832年创办的《中国丛报》、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于1833年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于1838年创办的《各国消息》。
但是,这些都是在1840年之前的报刊,也只有十多家不到。
《中国丛报》时事报道研究
《中国丛报》时事报道研究1807年9月,新教传教士第一人马礼逊来到中国,开启了新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为此马礼逊也开创了报刊传教的模式。
1830年2月,美国来华传教士第一人裨治文来到中国,1832年,《中国丛报》诞生,至1851年终刊,历经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二十年,是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进程的见证者。
它是第一份在中国创办的以向西方介绍中国为己任的英文报刊,虽然它由传教士创办,但报纸的内容却并非以传教为第一要务,而是向西方全方位、各角度的介绍中国,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美誉,它的时事报道更是当时的中国动态画面。
本文从时事报道刊载的新闻报道入手,对这份报纸所刊载的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受众、内容、形式、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并通过当时这份报纸的新闻报道,探讨这份报纸是如何向西方反映了当时的中国镜像。
《中国丛报》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份新闻纸,且作为唯一一份以向西方介绍中国为己任的外文报刊,它所刊载的新闻报道是当时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参考坐标系之一,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端之一,在当时报业尚未成熟的近代中国,其刊载的新闻报道也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以《中国丛报》的时事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原始文本,以期窥见当时的新闻事业发展状况,以及它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丛报》的创办缘起、主要作者群及其历史地位做相关考察。
《中国丛报》由当时的来华新教传教士第一人马礼逊极力支持,美国在华商人奥利芬出资协助,来华第一传教士裨治文任主办而创办,这为当时在华的西方人士提供了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此外马礼逊、裨治文、卫三畏是这份报纸最主要的三位作者,也因为这份报纸,三位来华传教士声名鹊起;《中国丛报》的创办,开创了外文报刊介绍中国的先河,它自1832年创刊至1851年停刊,历经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20年,是中国被迫走上近代化的见证者,同时它也是研究相关时期历史的重要文本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中国近代报刊业,肇始于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报刊。
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大批传教士涉足报刊业,所办刊物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直接将近代新闻纸这个舶来品移植到中国,开中国近代报业之先河,导致了大众传播观念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
由此可见,传教士报刊促进了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中国新闻史、报刊史及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早期传教士报刊及其发展脉络,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大众传播发展的轨迹和现代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传教士报刊对中国的文化传播特别是近代新闻出版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早期传教士报刊是在中国这块封建的土壤上、在中国语言文字生态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研究中国近代传教士报刊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的大众传播。
纵观有关中国早期传教士报刊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在1999年以前,涉足在近代传教士报刊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而且内容多集中于对近代传教士在华创办报刊的史实介绍,研究思路较窄;而1999年以后,这种研究状况逐渐有所改观,随着学术界对研究范式的反思,研究视角的转换,对于传教士报刊也产生了多样化的认识。
尤其是步入21世纪后,学者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较前大有进展,研究的领域有新的开拓,研究的问题更加具体,研究的方法得以更新,出现了一大批颇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目前,对于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还未有系统综述,因此,本文特对1999年以后学者们关于近代传教士报刊的研究做了一番大致的梳理。
21999年以来中国近代传教士报刊的研究概况在近代,报刊作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传教士报刊研究则是近年来报刊史、新闻史、出版史等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以来发表的有关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所创中外文期刊研究的论文大约有90余篇。
有进行专题研究的:如郝丹立的《教会报刊与近代中国新闻事业》从近代文化史的层面分析了教会报刊在促进近代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近代转型中的贡献;陈超的《试论传教士报刊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影响》肯定了传教士报刊开中国近代报业之先河的地位;李雄燕的《近代新教教会中文报刊的本色化》从媒介生态环境出发来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教会中文报刊本色化及其影响;程丽红的《文化侵略的工具文化交流的媒介———论近代在华基督教传教士报刊的文化意义》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近代传教士报刊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所起收稿日期:2009-02-16作者简介:齐雪晴(1980—),女,安徽桐城人,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媒经济管理。
1999年以来中国近代传教士报刊研究回顾齐雪晴(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044)[摘要]1999年以来,学术界对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所创中外文期刊的研究发展迅速,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著作和论文。
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中国早期传教士报刊的文化意义、发展趋势、对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但是,目前中国传教士报刊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等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传教士报刊;近代报业;大众传播[中图分类号]G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02(2009)02-0087-04JournalofChizhouCollege2009年4月第23卷第2期Apr.2009Vol.23No.2第23卷池州学院学报的积极作用;辜璟的《发展还须靠自己———评近代外人在华办报的跨文化传播作用》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作为文化殖民主义现象的近代传教士在华办报活动;谢丹的《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报刊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渗入》从民主制度方面探讨了早期传教士报刊对近代中国社会民主思想的影响。
此外,还有王晓英的《试论外报对中国早期报刊的影响》,谭树林的《早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外文期刊》等论述了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创办的中外文期刊与中国近代报业的关系。
这些论文比较集中地展示了截至目前的主要有关研究成果,对改变20世纪中国近代传教士报刊的研究工作相对薄弱的状况,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进行全面观照的:如沈继成的《试论19世纪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刘晓多的《近代来华传教士创办报刊的活动及其影响》,郑连根的《中国早期的传教士报刊》等,都从不同方面探讨了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报刊的活动及其影响,肯定了其在中国报刊业近代化和中国文化近代化中的贡献。
这些文章以新的眼光审视已有的研究,既是学术进步的内在要求,亦使我们对这一领域的学术根基与发展方向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有关于某份报刊的个案研究:如程丽红的《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对中国近代报业和近代社会的影响》认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对于促进中国近代报业的进步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谭树林的《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所创中外文期刊之影响———以〈印支搜闻〉为中心》认为《印支搜闻》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创办、出版机构的建立以及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张茜的《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创办报刊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比较》认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发展趋势对近代洋人办报、中国国人办报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郭秀文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宣传策略》,郑军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与西学东渐》,王翠萍的《一篇外国文化渗透的宣言———简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卓南生的《宁波最早近代中文报刊〈中外新报〉原件之发掘与考究》,高黎平的《围绕〈闽省会报〉中译介的考察》等,无论视角还是观点,均颇有新意。
这些微观研究披露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史实,为中国近代传教士报刊研究的深入和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可谓既具有学术价值,对于当前的报刊出版业亦有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
有对来华办报的基督教传教士的研究。
作为近年来中国近代传教士报刊研究的新领域,近代来华传教士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空间。
李海红的《试析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的文化宣传》通过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文章,全面分析了他的思想,并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公允的评价;陈力丹的《郭士立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作为中国第一份现代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者和编者———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与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联系,提炼其思想内涵和价值。
这些研究开阔了传教士报刊的研究视野,为我们观照近代的报刊人物提供了纵深的方向,同时也为传教士报刊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
3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观点综述以上我们简单地介绍了1999年以来发表的研究近代中国传教士报刊的论文的大致情况,这些论文主要涉及了以下一些问题。
3.1传教士报刊的文化意义在近代中国,相对其它媒介而言,报刊是传播文化的更为先进的载体,因为其出版周期短,能够保证迅速地传播思想,又以其内容的连续性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思想渗透;另一方面,借助报刊传播思想无论是传播的速度,还是传播的范围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创办报刊成为近代来华传教士所从事的最早、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之一。
对于传教士报刊,多数学者都肯定了其在中国文化近代化中的贡献,但在具体评价上略有不同。
程丽红认为作为一支传载西方文化的重要力量,传教士报刊推动了中国报业和社会文化的近代化。
并且指出传教士报刊具有进步的报业文化气息,报刊的内容,无论是被中国统治阶级斥为“异端”的基督教义,还是冲击封建文化的“西学”,亦或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各国消息都向中国人展示了自由言论的魅力,而它们的存在更是充分显示了近代报刊追求言论出版自由的个性。
张良君认为,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传播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不能把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完全否定,把它说成是一种“文化侵略”,应对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给予充分肯定。
本来世界文化88第2期是一体的,中西文化交流也是正常的,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报、传播西方文化就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形式。
贾红棉等认为传教士报刊将西方文明展示给中国,在开启民智、思想启蒙和推动中国近代化报刊的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不论传教士在中国进行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促进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角色,这一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然而,也有部分学者从“文化侵略”的视角来考察近代外国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
如辜璟认为近代传教士在华办报这项跨文化传播活动是以殖民话语为主的跨文化传播,是文化殖民主义。
这项跨文化交流是由殖民者的经济利益直接驱使的,所以是不平等的文化交流,西方国家始终占据着强势话语霸权。
3.2传教士报刊的发展趋势一定的报刊,产生于一定的时代。
近代传教士报刊的发展与近代历史发展线索基本一致。
张茜以研究《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例,考察了两者从1815年起到鸦片战争前在编辑和主笔、报刊的形式、编辑内容、宣传策略、写作手法上一脉相承的发展趋势。
她认为这些刊物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宗教报刊,主要面向中国普通民众阐发教义、宣传西方科学文化兼具收集中国情报。
随着形势的变化,宗教内容逐渐减少,政治经济内容日渐增多,报刊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现,编辑手法日益成熟并趋向于本土化,发行地逐渐从南洋进入中国境内。
郝丹立从报道方式和媒介特征的演变角度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传教士报刊作了一番深入探讨,认为装帧版式的传统样式、以儒家言论附会基督教义和注意读者尤其是下层读者的阅读趣味等,成为鸦片战争前的教会中文刊物的主要趋向;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报刊在新闻报道即“告知”方面做了重大改革,大幅度增加新闻报道的篇幅和国内新闻所涉及的领域,以崭新的大众传媒形式,承载各种新意十足的信息和视角,针对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提出了许多携带着西方近代文明价值观念的评论和态度。
张超通过分析报刊的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宗旨和内容的变化详细考察了鸦片战争前后两个阶段的传教士报刊。
她认为鸦片战争前传教士的办报活动仅限于南洋一带的华侨聚居区和广州、澳门等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发行范围主要在民间,发行方式以免费赠送为主;从报刊的宗旨和内容看,内容也大多是讲解《圣经》和宣传基督教义。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的办报活动扩展到了香港及上海、福州、厦门和宁波等中国沿海城市,并逐步深入中国内地直至清朝首都北京;报刊发行对象也由原来的普通平民转向清政府各级官员及广大士大夫阶层,发行方式改为出售与赠送并行;传教士报刊的宗旨和内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增加了大量介绍西学的内容,成了以报道时事新闻为主,兼及科学、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