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典型真题荟萃之名词解释二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数学基本能力: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学习中的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2.课堂观察表评价:是指根据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样、重视学生自我反思等原则设计具体指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3.庭辩式评课法是指改变以往评课中听课者评、授课者听的模式,让授课者在课后解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针对听课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从而促进听课者和授课者之间交流的一种评课方式。

4.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教学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5.体态语言评价:是指教师用体态来评价学生,诸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6.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是教师自我或在他人指导、支持下,设计自我发展性目标、能动实践、主动接纳外部信息及自我调控发展过程的过程。

7.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注重过程,评价目标、内容、方法多元,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以学生素质的全面高为最终目的的评价。

8.数学知识与技能评价9.课后备课:指教师在上完课后或观摩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出现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最终形成较为成功的教案。

10.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11.档案袋评价又称为档案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

成长记录袋评价不仅体现过程评价思想,同时体现学生自主评价,强调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招聘必背的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必背的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必背的名词解释教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称谓,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教师作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人群,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大责任。

招聘教师的过程中,除了评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名词和概念。

本文将为大家简要解释一些教师招聘中必备的名词。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学相关名词解释1.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反映教育问题本质、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体系。

在教师招聘中,理解和掌握一些教育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等,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理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育方式:教育方式是指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

了解教育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了解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等,可以帮助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学科相关名词解释4.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指各个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概念和理论。

招聘教师时,应对应相应学科的知识要求有所了解,如数学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知识,语文的词汇、语法和阅读技巧等。

5.教材:教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辅助教材、教学工具等。

了解教材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6.评估与考试:评估与考试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检测和评价工作。

了解评估与考试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管理相关名词解释7.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指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工作。

了解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组织班级学习活动,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上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3、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注于精神创作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精神文明。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中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个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5、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总的要求。

广义上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上统一制定的一系列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

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院校的总体系。

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播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为教师。

狭义上的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8、教师威信: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感召力量。

分为两种:尊敬威信和信服威信。

9、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思想,专业能力上不断完善的过程。

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0、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教师招聘考试 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 名词解释

教育学教育;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的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教育的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的结果。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狭义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行政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校长负责制;我国公办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校园文化;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在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学科课程(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或者说以学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4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5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6 .六艺:是两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7 .七艺: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8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9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0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11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2 .苏格拉底“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叫问答法。

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13 .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内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14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2023年幼儿教师考编名词解释

2023年幼儿教师考编名词解释

幼儿教师考编名词解释1.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重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规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故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拟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大纲。

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规定,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涉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行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6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规定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活动.7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主线见解8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

让儿童了解和结识独立自主性9发泄法:是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成生理或心理平衡。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1.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2.幻想: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3.依法执教: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4.个别差异: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7.儿童观: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儿童观和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8.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9.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10.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11.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12.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们关系的认识。

13.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4.教师违法行为.教师违法行为即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15.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16.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教师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附答案)

教师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附答案)

教师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附答案)1.教师职业能力:是老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职业威望: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的相对地位、所有社会成员......根据个人的职业给予他的敬意程度。

3.智慧技能: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动作技能: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

5.教学能力: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也可以说,就是老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6.教学认知能力: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

主要表现为: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

7.教学设计能力:是指老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8.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包括: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力、对教师自我心理因素的反思能力。

9.教学实施能力: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

10.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11.德育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12.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13.现象---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14.效应---本体法:这种方法就是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认识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

教师招聘押题----名词解释(个人总结_比较详细_希望对你有很大的帮助!)[1] 2

教师招聘押题----名词解释(个人总结_比较详细_希望对你有很大的帮助!)[1] 2

教师招聘押题----名词解释1.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2.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合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3.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

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4.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5.首因效应: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的基础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6.教师威信: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学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

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是使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7.课外教育:是指在课程几乎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9.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10.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列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通过训练和学习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11.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它是社会道德准则或规范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的体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13.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幼儿园”一词是( )诞生的。

(荆门市)(分数:2.00)A.1837年B.1840年√C.1842年D.1903年解析:解析:福禄培尔于1840年将其创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从此出现了“幼儿园”这一词。

3.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攀枝花)(分数:2.00)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解析:解析: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4.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通化市)(分数:2.00)A.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B.教师的“教”C.幼儿的“学”D.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解析: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5.由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他们对( )的依赖性更大。

(无锡市)(分数:2.00)A.物质环境√B.精神环境C.教育环境D.社区环境解析:解析:学前儿童的生长发展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他们对物质环境的依赖性更大。

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尚在形成中,需要成人为其准备安全、卫生、舒适、优美、丰富、和谐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儿童在适宜的物质环境中生活,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

6.政治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教育的( )上。

(常州市)(分数:2.00)A.物质基础B.规模和速度C.结构D.目的√解析:解析: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及其发展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叫做教育。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2.【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4.【教育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5.【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6.【六艺】“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

“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7.【产婆术】苏格拉底提出,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

这种问答分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8.【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

他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9.【实质教育论】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

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

10.【形式教育论】它认为普通授有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感能力、发展能力并据此设置送程和选择教材,而知识的传授无关紧要。

这种教育理论以英国的教育家洛克为代表。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就是学习全体成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教师招考-名词解释-汇总

教师招考-名词解释-汇总

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学习期待: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现场教学时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常需要有关现场人员的参加。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内蒙古通辽教师招聘面试中高频出现的名词解释二

内蒙古通辽教师招聘面试中高频出现的名词解释二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审美观点。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双轨制】: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
【单轨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法国管理实践家法约尔说过:“管理过程是管理的职能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过程有别于一般管理过程就在于工作目标和管理工作。
美国“PDCA循环说“(戴明)学校管理过程运行的基本环节包括计划决策、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总结评价。
内蒙古通辽教师招聘面试中高频出现的名词解释二
【遣传】(遣传素质):指个体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的生理特点。
【环境】(广义和狭义):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是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的客观世界。
【德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智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育。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包括讲解、讲读、讲演、讲评五种方式。
【学前教育】:是指社会和家庭对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智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的活动。
【知识】: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
【技能】:指学生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组织协调学校办学资源,引诱师生员工以正确的方向,游戏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实行领导和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规定了学校领导和管理力量的地位、作用、职权范围、彼此关系,规定了组织机构。

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二)

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二)

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二)46、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47、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8、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49、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50、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55、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5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60、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教师招聘考试典型真题荟萃之名词解释二

教师招聘考试典型真题荟萃之名词解释二
1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13.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
9.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0.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1.功能固着: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
3.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4.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典型真题荟萃之名词解释二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2.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7.人格: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8.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教师招聘名词解释总结重点(2)

教师招聘名词解释总结重点(2)

教师招聘名词解释总结重点(2)教师招聘名词解释总结重点产婆术,是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也叫“苏格拉底法”。

(12中)叙事研究,是以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即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12中)再认与回忆,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2中)讲授法,是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小学生讲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13小)定量研究,也称量化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13小)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13小)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13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经验)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特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13中)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13中)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3中)教师招聘名词解释重点整理2017-04-09 09:53 | #2楼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教师考试网|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教师招聘考试典型真题荟萃之名词解释二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

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3.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4.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5.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从狭义上讲,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6.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7.人格: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8.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9.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0.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
贵州教师考试网|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1.功能固着: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

1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13.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

14.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5.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