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
信息窗(克、千克、吨的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克、千克、吨的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背景介绍本课是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解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变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计算方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克、千克、吨的定义和关系。
•掌握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
•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计算器进行单位转换和计算。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步骤1.课前小活动在黑板上出示一个称重器和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如饼干、笔等),请学生选出其中一个物品并估计它的重量(可以将物品的重量和单位写在黑板上作为参考)。
2.引入新知识出示克、千克、吨的定义和单位,让学生简单了解它们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
3.知识点讲解1.克和千克的关系让学生了解1千克等于1000克,通过练习将克转换成千克,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千克和吨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1吨等于1000千克,通过练习将千克转换成吨,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计算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练习,将不同单位之间的重量进行转换,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数值关系。
4.思考题由老师出示几个常见物品的重量,例如一个篮球、两个冬瓜、一个成年人的体重等,并让学生估算它们的重量,并将单位转换成千克和吨。
5.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计算和转换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重量,巩固和提高对重量单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次进行概括总结,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重量单位的实际应用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的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和描述克、千克、吨的定义和关系。
•学生是否掌握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
•学生是否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计算器进行单位转换和计算。
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吨的含义,知道吨是一个重量单位;2.学生能够掌握1吨 = 1000千克的换算方法;3.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应用吨的认识进行问题解决;4.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吨的概念及其换算;2.实际问题的解法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解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吨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向学生展示不同物品的重量,并问道:“这些物品的重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吨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吨是一个重量单位。
2. 概念澄清接着,通过板书的方式,详细写出吨的换算关系:1吨 = 1000千克。
并通过参考教材强调吨和千克的不同之处。
3. 实际例子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物品的重量,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数值换算,从而加深学生对吨的认识。
4.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小练习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吨的概念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 实际问题解决最后,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某工厂使用了多少吨煤,以及运输多少吨货物,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吨的换算关系:1吨 = 1000千克七、教学反思:本次课堂采用了引导式教学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好地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再次强化。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_青岛版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秤一秤等实践操作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的认识有多重,知道用天平和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导入】谈话导入新课一、谈话导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对小动物的体重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看主题图(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出示:1克)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出示:1千克)最大的袋鼠大约重90千克。
(出示:90千克)刚出生的小鸡大约重50克。
(出示:50克)大家发现这么多数学信息,那么你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可和千克都是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出示以下内容):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做单位,克用符号g表示。
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做单位,千克用符号kg表示。
千克又叫公斤。
板书课题:克、千克的认识【活动】认识秤和天平1、认识秤和天平。
计量物体的重量通常要用到秤。
你认识下面这些秤吗?(屏幕出示杆秤、台秤、电子秤、磅秤、盘秤、弹簧秤)你们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秤?学生可能回答:在水果店里见过盘秤;在超市见过电子秤;我在实验室见过天平;我在米店见过磅秤;我在菜市场见过杆秤;我家里有弹簧秤……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
(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用天平称物体时,把物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在天的右盘放砝码,当指针指到中间时就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那么砝码有多重物品就有多重。
【活动】1克有多重2、认识1克有多重。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实际问题,了解用不同的秤称量物品质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克、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概念。
教具准备:称、常见食品、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组准备1枚2分硬币和几枚1角硬币、牙膏、2袋500克的食盐。
课前预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了解动物的哪些知识?这些知识都是从哪儿获得的?[学生自由交流]师:这节课让我们随着四个小动物迷一起走进有趣的动物世界,和他们一起去了解动物世界动物的体重问题。
[引出课题]2、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问,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建立概念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计量物体的轻重,通常要用到称这个计量工具。
我们一起来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生答。
老师介绍电子称和盘秤的读法。
多媒体展示苹果放在电子秤上显示、盘秤上显示。
师:这两种秤大家都会读了,那关于天平这种计量工具你又了解多少呢?怎样用天平秤物品的质量呢?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天平教具,介绍天平的构造。
学生用天平秤1枚2分硬币的质量。
(一)认识克1、1克有多重?先估计一下,再称一称。
2、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然后再从学具中摸出豆子或糖果进行估计、验证。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克大约有多重。
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克做单位。
师: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做单位,克用“g”表示。
那么稍重一些的物品,用什么做单位呢?(二)认识千克1、1千克用多重,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吗?请同学们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学生估计,然后看质量标注500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2.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
4.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设计富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如1千.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天平和电子秤,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单位的测量过程,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一些与质量单位相关的问题,如:“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哪些物品的质量是用克、千克、吨来衡量的?”
4.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问题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质量单位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质量单位的概念、换算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思考等。
7.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青岛版(2014秋)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的教学。
对于单位“吨”,平时学生几乎没有接触,所以对于“1吨有多重“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实际地感受并认识。
学情分析:《吨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方面来看:已经有克与千克的认识作基础。
同时学生已学习数学两年多了,他们喜欢上了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想敢说,愿意发表自己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演示法和联想教学法,从多角度地让学生感知1吨的重量,如学生最熟悉的自身的体重,并通过算一算,背一背,提一提来认识单位1吨的大小。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师:在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曹冲称象。
谁来讲给大家听?一个同学说时,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课件:曹冲称象的动画视频)。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学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比三头牛还要重,大概有1000多千克吧。
)师: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们认为合适吗?(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合适,因为大象太重了,要用更大的质量单位。
)师:真会动脑筋!确实用千克、克有点不合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板书课题:一吨有多重)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知道称较大的物体的质量时,要用“吨”作单位。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品的重量,正确估算它们是以克、千克、吨计量的;2.学生能够理解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学生能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重量问题,并运用克、千克、吨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克、千克、吨的认识;2.克、千克、吨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1.克、千克、吨的换算;2.应用克、千克、吨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一个小石头放在手心上,让学生估计它有多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重量。
2. 感性认识克、千克、吨的概念1.教师展示三个差不多大小的物品,其中一个是鸡蛋,一个是馒头,另一个是一瓶矿泉水,要求学生用手拿起它们,并让学生认为哪个比较轻和哪个比较重。
2.教师出示一个克秤,让学生体验一下用克计量物品的方式。
3.教师出示一个千克秤,让学生体验一下用千克计量物品的方式。
4.教师出示一个电子秤(可显示单位为克和千克),让学生体验一下用这个工具计算物品的重量和单位的转换。
5.教师出示一个吨位计,让学生感性认识吨的概念。
3. 理解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1.教师出示一个长度为1米的细铁棒,让学生感受一下它的重量,并告诉学生这个细铁棒的重量是1千克。
2.教师出示一根同样长度的细木棍和一个千克秤,让学生猜想这个细木棍的重量,并让学生体验在千克秤上测量这个细木棍的重量。
3.教师出示一个装满一千个小兔子的纸箱,告诉学生这个纸箱的重量是1吨。
4.教师出示一个千克秤,并让学生推测10箱这种纸箱的重量,并将结果转换为吨。
5.教师出示一个重量为3.5千克的大西瓜,并要求学生估算大约有多少个小西瓜等重,然后带学生去市场或超市观察,找出一个实际等重的小西瓜,让学生体验用千克来计量这个小西瓜的重量。
4. 练习换算教师出示几道克、千克、吨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5. 拓展应用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重量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6. 总结评价教师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对本次课程学到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并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优秀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巩固克、千克、吨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与吨的相关知识。
进一步掌握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准确地用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能熟练的进行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和克、千克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吨的认识及运用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师问:关于质量单位,你知道哪些?2.生答: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质量是1克的物品有:一粒花生米、七粒黄豆、一枚2分硬币……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有:1壶水、2袋盐、4袋奶、6根黄瓜、16个鸡蛋……质量是1吨的物品有:100袋大米、2头牛、9头猪、40个同学的体重……质量用吨做单位的东西有:电梯的载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飞机的载重量、鲸鱼的体重……(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准确的表达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允许学生间相互交流、辨析、释疑,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为了更好地展示同学们整理的内容,电脑将你们的想法进行展示,想不想看!(出示课件,学生自由读一读。
)小结:刚才提到的“克”、“千克”、“吨”是国际上所统一的质量单位。
大家不仅知道了他们之间的进率,还明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我们一起去看看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吧!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估一估,量一量。
出示:水果和台秤。
(1)学生先掂一掂再估一估水果的质量,指名说一说。
(2)称一称,准确读一读水果的质量。
(3)比一比,估计与实际准确的质量相差多差,想想怎样做才能估计出与实际接近的质量?(4)教师小结:在明确知道一克,一千克有多重的基础上多体验,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质量概念。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12-09-11 10:06:19)标签:教育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
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六)课时安排:4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课时第1课时案序1知识与能力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 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重量的概念,了解重量的单位。
2.能够正确使用克、千克、吨的单位,进行简单的重量计算。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重量的概念和常用的重量单位克、千克、吨,能够使用这些单位进行简单的重量计算。
三、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讲解法、实验法和视听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先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入本单元。
例如:•大象有多重?(吨)•来一份压岁钱,一张纸币多重?(1克)•水果店里的黄瓜多重?(千克)2. 讲解在导入后,可以先向学生介绍重量的概念和重量的单位,例如:•重量是物体所受的地球引力的大小。
•对于小于1千克的物体,我们通常使用克(g)作为单位,对于大于1千克的物体,我们通常使用千克(kg)作为单位。
•在特殊的场合,我们还需要使用吨(t)作为单位。
3. 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重量的概念和重量的单位,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活动。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称量不同质量的物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重量单位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关于重物和轻物如何测量的实验。
4. 实践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和使用重量单位。
例如,可以让学生到食品市场购买一定重量的水果或蔬菜,然后利用重量单位进行计算、排序等操作。
5. 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通过提问、对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感性地理解重量单位的概念,还可以通过视频等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重量单位的实际应用场景。
五、教学效果评估在教学结束后,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评估,以确保教学效果。
评估方式可以采用考试、听写、小测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检验学生对于克、千克、吨等单位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加全面的评估本单元的教学效果。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编写这篇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章节。
我们会通过实例来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学会如何进行质量的换算以及运用这些单位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定义,学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质量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大家理解并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及其换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
例如,我会拿出一个1克的砝码,让大家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并提问:“如果有2个1克的砝码,那么它们的总重量是多少?”接着,我会拿出1千克的苹果,让大家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并提问:“如果有2个1千克的苹果,那么它们的总重量是多少?”我会拿出1吨的石头,让大家感受一下1吨的重量,并提问:“如果有2吨的石头,那么它们的总重量是多少?”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实例:1克砝码、1千克苹果、1吨石头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的书包重3千克,小红的书包重2千克,请问小红的书包比小明的书包轻多少千克?2. 一头牛的重量大约是400千克,请问400千克等于多少吨?作业答案:1. 小红的书包比小明的书包轻1千克。
2. 400千克等于0.4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应该对质量单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进行质量的换算。
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了解其他常用的质量单位,如克、毫克、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篇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篇一」“克”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页,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4.通过从实际生活引出质量单位,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难点: 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估测。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花生米、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
给每个小组准备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
学生准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标有重量的物品或食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书?三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正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出示课本情境图,学生观察、激发兴趣)2.仔细阅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发现:这些动物的重量是以克、千克、吨为单位的。
3.激发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克、千克、吨是什么?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师:这节课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介绍质量单位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像克、千克、吨这样的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质量单位--克。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1单元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案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学习目标:1、在同学们一起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
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会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超市内的问题、船的载重量等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学习难点:建立克、千克、吨的质量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挂图、盘秤一个、天平若干、一袋盐、一粒豆子等。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资料、各种面值的硬币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千克、吨。
(板书课题:克、千克、吨的认识)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阅读课本,检查预习。
出示预习提纲:★观察课本第二页情境图,请画出你发现的数学信息。
★请根据你画出的信息,提出有关克、千克、吨的问题,如果你所提问题与课本问题不同,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
()、()大约重1克;★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
()大约重1千克;1000克=( )千克。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
()大约重1吨;1吨=()千克。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尝试解决自主练习第1、2两题。
★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疑惑以及发现,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1、请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再次精读课本。
检查预习提纲的填写情况。
2、按照预习提纲的顺序,集体订正,请把错误圈起来。
第一是读出你画出的数学信息。
第二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预设:1克、1千克、1吨各有多重?2千克、3吨有多重?等,对于课本上没有的问题,老师重点板书,一会解决。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_青岛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过具体的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经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理论操作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
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能推断出物体的质量,进步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经过理论操作,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步学习数学的兴味。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理论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概念。
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动物吗?你们对动物的体重了解多少呢?下方就让我们跟随一些爱看书的同学一同走进《动物趣闻》。
(课件出示情境窗)请同学们一同来读一读,他们从书中了解到了甚么。
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交流)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们有甚么成绩要问吗?(生提成绩)你提的成绩就是今天我们接下去要学习的新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把1吨有多重先放入成绩口袋,下节课再讨论。
【讲授】二、合作探求、建立概念1、认识常用的秤。
(1)出示一袋黄豆和一枚2分硬币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一袋黄豆,这是一枚2分硬币,它们谁轻谁重?要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可用甚么工具呢?(生:秤)(2)引导先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秤,利用课件展现各种秤。
2、认识“克”,感知1克、几十克、几百克(1)介绍天平(2)称一称:利用天平称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3)掂一掂:感知1克。
(4)找一找:盒子里面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克?(5)感知几十克、几百克。
3、认识千克,感知1千克有多重。
(1)认识盘秤。
课件出示盘秤(2)称一称、掂一掂。
(3)生活中的1千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或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出示课件:生活中的1千克。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初步建立相应的质量观念。
o学生能够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o学生能够使用天平、盘秤等称量工具,称量较轻或较重的物品,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不同质量单位的重量。
o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o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o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o渗透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o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建立克、千克、吨的质量观念。
o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o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并会运用克、千克、吨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o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估测物品的质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盘秤、各种标有质量的物品(如盐、糖、大米、水果等)、动物图片等。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作业本等学习用品,以及自己喜欢的物品或水果用于称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猜谜语,激兴趣教师出示谜语:“小小秤砣压千斤,称出东西轻与重。
”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是“秤”,并引出本课主题——质量单位的认识。
活动二:动物体重猜猜看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如小白鼠、小兔子、河马、大象等),让学生猜测这些动物的体重,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不同的质量单位来表示它们的体重。
通过讨论,引出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活动一:认识克1.猜一猜:让学生猜测1克有多重,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与1克重量相近的物品(如一粒黄豆、一枚2分硬币等)。
2.称一称:教师使用天平称量学生猜测的物品,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准确。
克、千克、吨 (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克、千克、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克、千克和吨的概念;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克、千克、吨的概念;
2.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
3.相关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克、千克、吨的概念;
2.学会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一下什么是克、千克和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单位的用途和重量。
2. 讲解克、千克、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思考:
1.克和千克是用在什么场合的?
2.东西很重时,我们会使用什么单位?
3.吨和千克有什么区别?
3. 告诉学生换算方法
1.1千克 = 1000克
2.1吨 = 1000千克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换算关系,例如:
1.6000克 = ?千克
2.10吨 = ?千克
4. 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1.1千克 = ?克
2.2500克 = ?千克
3.3吨 = ?千克
五、教学总结
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克、千克和吨,学习了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重点讲解了如何换算千克和吨。
同时通过设计练习题,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课堂所学的习题以及一些拓展题以及让学生回家找找是否有物品的重量,了解这些物品的重量单位是多少,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重量单位的理解。
克、千克、吨 (说课稿)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克、千克、吨(说课稿)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知道克、千克、吨的含义。
2.学会基本计量单位的换算。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计量单位的换算。
二、教学重点1.克、千克、吨的含义。
2.基本计量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1.吨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2.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引入1.1 创设情境小明的父亲是一名物流司机,每天要负责运送很多货物,今天他带着一辆货车,要为大家展示他是如何计算重量的。
1.2 问题引入小明的父亲手里有一袋牛奶,他说“这袋牛奶有500毫升,相当于多少克呢?”2. 教学内容讲解与实践操作2.1 讲解基本单位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物品的质量,简要介绍计量单位的三个级别:克、千克和吨。
•克,表示质量的基本单位,它小到可以表示细微的质量变化。
•千克,通常用于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
•吨,通常用于描述比较大的物品或货物的质量。
2.2 讲解计量换算老师通过多张图片展示不同的物品,让学生估算它们的重量并进行换算,让他们明确一些数值之间的转换。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辆汽车一般重多少吨?能装多少千克的东西?•一只小狗大概有多少克?相当于多少千克?2.3 实际运用老师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搭建一个“物流集散中心”,模拟货物的到达、计重、装车等环节。
学生手里拿着各种不同的生活物品,需要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分类运输。
这样既普及了知识,也提供了团队合作与沟通的机会,激发学生学科知识的兴趣。
3. 教学小结在本课堂中,我们学习了克、千克、吨的含义以及基本计量单位的换算。
我们还利用小组活动模拟了实际的货物运输过程,感受到了计量单位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1.本课堂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由问题引入,结合图片、互动、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参与性高。
2.活动设计灵活多样,让学生有机会亲身操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性。
3.通过实际生活应用的模拟,增强了同学们对计量单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克、千克、吨 (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克、千克、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
教学难点:1. 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单位选择。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实物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质量单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质量,如书本、文具盒等,引出质量的概念。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质量的认识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 讲解质量单位克的概念,举例说明。
2. 讲解质量单位千克的概念,举例说明。
3. 讲解质量单位吨的概念,举例说明。
4. 引导学生观察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三、课堂讲解与示范1.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 讲解如何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举例说明。
四、学生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强调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要注意学生对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避免混淆。
在作业布置中,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情境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质量单位换算是学生在学习质量单位时必须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
质量单位换算包括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
信息窗(克、千克、吨的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克、千克、吨的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计量单位克、千克、吨。
2.掌握换算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能将物品的重量转换成不同的计量单位,如将8000克转换成千克、将3千克转换成克、将2吨5千克转换成千克等。
二、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计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知和掌握。
2.重量的积累数的加减和单位转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寻找常见的质量计量单位,如称重秤、千克等,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理解与计量单位有关的概念。
2. 提出新问题提出以下问题:小明买了10个苹果,每个苹果重100克,那么这10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3. 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用笔算一笔,求出10个苹果的总重量。
4. 学生合作讨论让学生和同桌分享自己的答案,合作讨论是否正确。
5. 提供反馈提供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没有正确的可以指出他们的错误。
6. 展开新知识引入克、千克、吨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不同类型的质量计量单位所代表的数量级不同。
7. 实操练习通过实操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单位中数值的递进变化,掌握换算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这一规律。
8. 巩固练习布置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进行练习,提高应用的能力。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熟练,对重量的计算和换算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将更加准确地把握物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计算和量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秤一秤等实践操作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的认识有多重,知道用天平和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对小动物的体重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看主题图(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出示:1克)
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出示:1千克)
最大的袋鼠大约重90千克。
(出示:90千克)
刚出生的小鸡大约重50克。
(出示:50克)
大家发现这么多数学信息,那么你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可和千克都是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出示以下内容):
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做单位,克用符号g表示。
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做单位,千克用符号kg表示。
千克又叫公斤。
板书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活动】认识秤和天平
1、认识秤和天平。
计量物体的重量通常要用到秤。
你认识下面这些秤吗?(屏幕出示杆秤、台秤、电子秤、磅秤、盘秤、弹簧秤)
你们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秤?
学生可能回答:在水果店里见过盘秤;在超市见过电子秤;我在实验室见过天平;我在米店见过磅秤;我在菜市场见过杆秤;我家里有弹簧秤……
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
(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用天平称物体时,把物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在天的右盘放砝码,当指针指到中间时就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那么砝码有多重物品就有多重。
【活动】1克有多重
2、认识1克有多重。
这有1枚2分硬币,把它放到天平左盘上,天平发生了倾斜……将1个1克重的砝码放到右盘里。
现在天平平衡,说明1枚2分硬币中重1克。
(边说边出示称的过程)
【活动】1千克有多重
3、认识1千克有多重。
(1)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有多重呢?500+500=1000克。
我们把它放到盘秤上秤一秤,盘秤指针指向刻度1,盘秤上标注“kg”,说明两袋盐重1千克。
板书:1千克
都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们发现了什么?1000克=1千克。
(2)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把两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有多重。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
1千克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1公斤,在你的周围能找到用千克作单位的物品吗?(我们的体重、一桶矿泉水、一袋大米、一桶油……)
【练习】练习
[030]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梨一个南瓜一袋方便面一个排球
150( ) 4( ) 100( ) 450( ) 10( )
梨为什么用克做单位?
2、连一连。
一个乒乓球重 5千克
一个西瓜重 30千克
1包方便面5克
小红体重100克
3、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4)5000克=5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