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三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一大三小”为抓手,将高效课堂落到实处
——有效提问提升高效课堂
课堂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几乎所有的课堂中,我们都可以观察到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组织内容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回应,然后教师再对这些回应作出反应。
但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在本学期教授语文课时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课堂提问时时出现冷场;同学们课堂不愿意回答问题的情形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里,提问是否有效显得十分重要,要克服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创造成功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作出新的努力。
从疑开始,让学生敢疑会疑。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生提出疑问,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文本学习的主人,形成平等的师生对话。
敢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不生疑问不读书。
从课题质疑。
很多文本的课题,其实就是文本的“眼睛”。
教会学生从题目入手,学会探究题目中的“可疑”之处,抓住疑点走进文本。
例如《万年牢》,这个“牢”字就大有文章可做。
让学生通过这个“牢”字质疑,就可以很好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什么样的东西牢固可以称为“万年牢”课文三次出现“万年牢”分别有什么含义?
找准课文内容关键处提问
关键内容就是指课文的点睛之笔,或是重点难点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
关键内容在阅读的教材中对课文往往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教中的“题眼”,诗歌中的“诗眼,转自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尊严》一文中抓住“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一句展开教学。
“哈默有哪些优秀品质?”结合人物语言、神态、动作,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寻求答案那么教学目标轻松就达到了。
提问的难易适度
提问难易程度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相关联。
如,教师在教四年级的《记金华双龙洞》这一课时,就可以提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的——为什么称为“双龙洞”?较难的——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那些景点?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更难的——文章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说出你最欣赏的地方?采用的提问方式,应根据班级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能力差异,恰当选用,使提问难易适度。
问题难易适度,学生才会获得成功,才能促进学生产生自豪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