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蘑菇栽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湿
土湿
需求规律:由低到高
发 气湿:70%左右 菌 期 土湿:16%~18%(握成团,落可散) 育 气湿:85%~90% 菇 期 土湿:20%左右(搓圆、捏扁、不粘手)
(五)空气
CO2浓度 发菌期:勿超0.5%
育菇期:勿超0.1%
(六)光照
发菌期:黑暗 厌光菌 分化期:散光刺激 育菇期:黑暗
品种与栽培期
特 点
辅助 原料
(二)温度
恒温结实 多为中温偏低温度型 菌丝适温:24℃左右 子实体适温:16℃左右
>
(三)酸碱度
最适:7.0~7.5 喜 偏 碱 播种前: 料pH:7.5~8.0 覆土前: 土pH8.0~8.5
22 ℃易死菇 19 ℃品质差 12 ℃产量低
如 果
> <
(四)湿度
料湿 65%左右
(二)栽培 畦栽
发菌期 覆土期 菌丝上土期(吊菌丝、定菇位) 分化期 子实体生长期 间歇期
(三)管理措施
一、作业题
1.怎样制备覆土材料 2.吊菌丝的时机、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3.定菇位的时机、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4.喷结菇水的时机、目的与措施是什么? 5.喷保菇水的时机、目的与措施是什么?
二、思考题、讨论题
建堆期
一般 安排
播种期向前推20~30天为宜
栽培技术
一、配制培养料 二、播种 三、管理
(一)发菌期 (二)覆土期 (三)产菇期 (四)间歇期
四、易出现的问题
一、配制培养料
(一)配方 1、配方类型
原料 组成 天然:无化肥,粪作氮源 合成:无粪:化肥作氮源 半合成:粪为主,加少量化肥
粪草比 6:4 4:6 5:5(应用最广)
目的:准备播种 降温 加强通风,使料温降至30℃ 方法:
(三)优质发酵料标准
具备 棕褐色 有香味,无氨、臭、酸、霉味 软而有弹性,草拉之易断 pH7.5左右 含水量有水泌出或挤出1滴水
二、播种
过程
铺料约20cm厚 撒播法播种(两层菌种) 适当压实 盖消毒报纸、薄膜 用适宜菌龄的菌种 勿用有黄水、杂色、徒长、退菌的菌种 用种量0.5~1瓶/m2
5.覆土 向料面均匀覆土约3cm厚,勿拍压
自然草炭土
人工配制土
(三)菌丝上土期
温度约20℃ 保持 空气湿度80%~85% 1.吊菌丝 目的:促菌丝纵向生长 措施:2~3天内喷透土层, 大通风5~6h →少通风
2.定菇位
目的:促菌丝倒伏,横向生长 措施:加强通风
(四)产菇期
保持 16℃左右温度 空气湿度85%~90% 适时适量的通风和喷水
连续喷:轻而勤喷 1. 喷 水 结 菇 间歇 水 重喷 保 菇 水 时机:现少许小白粒 水量: 2~3天内喷透土层
时机:菇蕾黄豆大 水量: 2天内喷透土层
勿
喷关门水 喷水不匀 高温时喷水 采菇前喷水 喷过浓的石灰水、肥水及药水 超过土层持水量而渗入料内
气温高:早、晚通风 应 气温低:午间通风 干热风 勿 对流风 强硬风
厚垣孢子
担子
子实体
子实体 发 育
原基期:白色,米粒状 菌蕾期:黄豆大,具菌盖与菌柄的雏形 幼菇期:盖半球状,与柄结合紧密 成熟期:盖扁半球状,菌膜窄而紧 衰萎期:菌盖开伞,菌褶黑褐色,质劣
三、生活条件
(一)营养
属于草腐菌 需要覆土 分解能力较弱 草、粪须腐熟 只利用化肥中 的铵态氮 不能利用硝态氮 主要 原料 秸草 畜禽粪 饼肥 尿素 硫酸铵 石膏 石灰 磷肥
2. 通 风
时机:一般在菌盖直径达2~4cm时采收
3.采菇
方法:前3茬扭收,后3茬拔收,2次/天。
不同大小的菇
一级菇
(五)间歇期
采菇后 剔除菇根,清净料面,补平孔穴 喷1%~2%石灰水 2茬后,松动板结土层,追施适宜追肥 7~10天再现新菇潮
四、易发生的问题
丝萎缩:菌种老、温不适、通气差、料不宜 菌丝 不良 不上土:土偏酸、偏干、农药及含盐量高
情景3-4
蘑菇栽培
概述 生物学特性 品种与栽培期 栽培技术
概 述
一、生产概况 二、食疗价值
一、生产概况
位置 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 伞菌科、蘑菇属。 代号:Ag
栽培规模最大 是世界 第1大菇 普及地区最广 生产量最多 300年前起始于法国 世界 20世纪初发明组织分离法 概况 现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 发达国家已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
注意
三、管理
总过程:
发菌期 覆土期 菌丝 上土期 育菇期 间歇期
(一)发菌期 光线暗,空气湿度70%左右 总要求 料温20~25℃(勿超30℃) 通气量随菌丝生长逐渐加强
注意
头3天内不通风(保温湿) 3天后少通风 7天菌丝封面是多通风 菌丝至料深1/2时打料孔(换气) 勿向料面喷水
(二)覆土期
2、常用配方 稻、麦草等下脚料46%,粪肥46% 饼肥3%,化学氮肥1% 石膏粉、过磷酸钙各1~2%,石灰2%
(二)堆制发酵
发酵 类型 发酵 要求
1次性发酵 2次性发酵 增温发酵剂发酵
升温快,堆温高,堆期短,腐熟要好
1次性发料:播种前25~30天,翻4~5次堆 发酵 2次性发料:播种前约20天,翻3次堆 时间 增温发酵剂发酵:播种前约16天进行
气生型:粗密、爬壁力强,生长快 母种 匍匐型:细而稀,无爬壁力,生长慢 表现 半气生型:介于两者间,短而密
(二)子实体
菌盖:帽状,圆厚,光滑 菌膜:大时破裂 白色 伞状 菌褶:白色→粉红色→深褐色 菌柄:白色,中生,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圆柱形 菌环:菌膜破裂的残留物
二、生活史
同宗结合,无锁状联合 每个担子一般生2个担孢子 每个孢子一般含2个异性细胞核 担孢子(2异核)→初生菌丝→次生菌丝
1.作用 土中臭味假单孢杆菌 的代谢物刺激出菇 菌丝长至料深2/3时 土质 持水强,通气好,无病虫害 3.要求
2.时机
菌床 无病虫害,料面稍干燥
4.制备覆土
配方 壤质土95%,砻糠4%,粪肥1%
制作: 混匀、沤熟、过筛→喷杀菌杀虫药→覆膜 堆闷2~3天→拌入石灰( pH8.0~8.5 )→ 湿度手握成团、落地可散
贴生型,中小型品种 菇体圆整,高产优质 耐水、耐肥,抗逆性强 转潮快,出菇齐,菇潮均匀 子实体生长最适为15~17℃
3.新登96 高温型,出菇温度20~32℃ 抗高温,耐贮藏 4.As1671 气生型,出菇适温12~18℃ 较耐肥水,转潮不明显 后劲较强
二、栽培期
人工 根据菌种温度型及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栽培 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20~24℃ 南方约在10~11月上旬 北方约在8月下旬~9月中旬
第3次 翻堆
第4次 翻堆
(2)两次发酵法
总过程:前发酵+后发酵
①前发酵 与一次 发酵法 相同点:预湿、建堆、翻堆 建堆时化学氮肥全加入 区别点 共翻3次堆
经前发 浅咖啡色,略有氨味 酵的料 草料不易拉断,但不刺手 pH7.0~8.5,约能挤出4滴水
②后发酵 目的:进一步杀虫消毒 升温 料堆于室外或垄堆于菇床 方法: →覆膜料温60℃6~10h 目的:促进有益菌生长 保温 适当通风 方法: 料温慢降至50~55 ℃ →维持4天
1.是什么原因导致与覆土层接触的一薄层 培养料变黑、腐烂、菌丝消亡?应怎样解决? 2.原基都发生于覆土层表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应怎样解决? 3.导致生长的子实体发红的原因是什么? 4.菌丝迟迟不上土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参考资料
1.刘崇汉.蘑菇高产栽培问.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李汉昌.白色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3.潘崇环.八种食用菌速生高产栽培新技术.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 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第9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11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6.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下册.第2章.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张松.食用菌学.第10章.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潘崇环.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南.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食用菌[J].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2005:1~6 10.中国食用菌技术 .http://www.hzsyjw.com 11.中国食用菌http://www.mushroom.gov.cn
始于20世纪20~30年代 ,上海是主要生产点 中国 概况
1958年改用牛粪后,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福建是生产大省,占全国生产量的50%以上
我国规模已超过起始国,仅次于美国, 名列世界第二。
但是 多数产区处于季节性、零散、广种薄收的 初级生产水平
山东 实现了自动化周年生产 九发 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二、食疗价值
营养 蛋白质含量高(与牛乳相当) 脂肪含量低(牛乳的1/10 )
较 精氨酸、亮氨酸 多 VB1、VB2、VC 的 磷、钠、锌、钙、铁等
药用
助消化、降血压 防癌抗肿瘤 保肝 增强免疫力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史 三、生活条件
一、形态特征
(一)菌丝体
过程:绒毛状
覆土
线状(结菇)
低温或老龄
按
索状
时机:料温升至约70℃维持1~2天
第1次 翻堆 尿素加总量的30%,石膏全加入 过磷酸钙加总量的50% 含水量挤出6~7滴水
翻 堆
第2次 翻堆
加入剩余尿素、过磷酸钙 含水量挤出4~5滴水 此后翻堆皆打料孔 加入硫酸铵、石灰(pH约9.0) 含水量挤出2~3滴水
基本腐熟,指缝泌水,pH约7.5 喷杀菌药,料温维持约55℃
菌丝徒长:高温高湿通气差;土壤过肥沃
锈斑菇:喷水后不通风
子实 体 不良
死菇:高温闷湿、温差大、喷水重、 土层偏干或板结等 菌柄空心:土层偏干,温度高等
鳞 片 菌 丝 徒 长 空 心
死 菇
锈 斑
主要内容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菌丝体、子实体) 2. 生活条件(营养、温度、酸碱度、光照、覆土)
4、发料原则
堆形逐渐缩小 料堆逐渐疏松 含水量逐渐降低 1次性:7、5、4、3、2 翻堆间隔天数渐短 2次性:4、3、3 增温剂:堆6天后加增温剂
1次发酵时,最后一次翻堆时加杀菌杀虫药 发酵中严防雨雪淋堆
5、发料过程
预湿
(1)一次发料法
预湿 提前2~3天,草料用水预湿,粪和饼肥碎后混匀
建堆
多次翻堆
堆形:宽约2m,高约1.5m长型堆 建堆 方法:一层草(20cm厚)、一层粪(3~5cm厚)
要求:紧实,陡直,四周围膜,顶盖草被
尿素分次加
建堆时加50% 第1次 翻堆加30% 第2次 翻堆加20%
注意
石膏、过磷酸钙多在第1、2次翻堆时加入 石灰在第3次翻堆时加入或分次加
堆下部不浇水,从中部始逐渐加大水量
一、品种 二、栽培期
一、品种
(一)品种划分
大肥菇 蘑菇 四孢菇 颜色 棕色、奶油色、白色 双孢菇 气生型:高产、质较差 菌丝 匍匐型:质高,较低产 特征 半气生型:兼两者优点 (二)主要品种
半气生、偏高温型,出菇适温14~20℃ 1.As2796 耐肥水,转潮快,高产 是国内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
2.F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