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案例分析
倒数的认识案例分析
追求新的教课境地看了张良友老师的《倒数的认识》的事例再现,我深受感人,整个课的感觉就是舒畅,紧扣学生的生活实质,运用知识的迁徙,经过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研究,并怀疑解答,一层层深入下去而又环环相扣,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讲堂生活的快乐,这确实是一节“形散而神不散”的数学课。
这样的数学课,关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享受。
我想:这节课之因此产生这样好的成效,原由在于教师能够深入研究教材,充足认识学生,对讲堂教课进行了精心地设计。
固然看起来,这节数学课不一样于一般的数学课,看似没有一般的数学课那样谨慎,但教师却能很好地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把“明确倒数的意义和研究倒数的求法”作为讲堂教课的主线,并贯串于讲堂教课活动中。
详细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课过程及环节的设计都注意到激发学生的思想从这节课的教课过程中能够看出,教师主要着眼于激活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经过自己怀疑,惹起兴趣,自主学习,领悟新知;学生再次怀疑,集体解决等等。
这样的教课预设保证了学生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研究活动中。
同时,学生的个性化思想也因为有广阔的空间做舞台而奇光异彩。
如讲堂一开始,教师以“倒数”下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教师提出问题“这个词谁会读?”顺序渐进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然叫倒数,大家想一想,那一定和什么相关?”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想。
二、教师真实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本节课中,张老师把原出处教师逐个表现学习资料的方式,改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自己建立学习资料的过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试试的欲念,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因后果中获取悉识和能力。
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自学解决。
“有问题持续问”一句话,惹起学生研究新知的欲念,使学生在争辩中获取新知等等。
当学生在为“小数也有倒数”而争辩不休时,教师很奇妙地趁势将学生的思想拉了回来。
“经过方才的争辩,我们知道了小数也有倒数,但有时不太好找。
《倒数的认识》导入案例与分析
《倒数的认识》导入案例与分析倒数的认识是一部由美国犯罪悬疑导演罗伯特·斯特斯拉夫斯基(Robert Stanislavski)所执导的电影,由Josh Hartnett和Olivia Wilde主演。
影片描述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因犯有绑架罪行而陷入困境,他不得不倒数至平安逃脱,在这过程中他接触到黑帮和美国司法系统,感受到了残酷而混乱的现实世界。
主要角色:雷·詹纳斯(Ray Jennings):Ray Jennings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他因犯有绑架罪行而被判入狱,但在贪污案和黑帮干涉下,他得以被提出狱外。
在倒计时中,雷不断面临危险和死亡的威胁,先后拯救了妻子Katie及好友Ken,最终以一己之力击退黑帮,保全全部人员。
凯蒂·凯普森(Katie Capshaw):Katie Capshaw是雷的妻子,她是一个有良好社交能力的企业家,有丰富的国际商务经验,但当黑帮不断威胁雷的安全时,她却无力抵挡,困惑不已。
而当一切都结束了,凯蒂重新回到雷的身边,他们重新建立了强有力的家庭联系。
肯·莱斯特(Ken Lester):Ken Lester是一名聪明过人的特工,他成为雷的救星,他助雷完成了倒计时的任务,共同抵挡黑帮的暴力,最终与凯蒂重新团聚在一起。
案例分析:倒数的认识是一部犯罪悬疑刺激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因犯有绑架罪行而陷入困境,他不得不倒数至平安逃脱这个故事。
影片深刻揭示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复杂性,雷·詹纳斯必须解决数百万美元的负债,以及黑帮和司法系统之间的钳制,重演了一幕大多数无犯罪者深受其害的社会悲剧。
犯罪并没有帮助雷,即便逃脱了它也只是让雷重新回到被害的境地。
影片把雷的发生犯罪和他每一次的倒数记录在案,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它的压力。
同时,影片还着力关注美国司法系统的不完善和暴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这是一部极富情感的电影,让观众能够由内心去感受每一个形象和动作,并从广泛社会问题中获得启迪和思潮。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优秀4篇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六班级数学《倒数的熟悉》教案优秀4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倒数的熟悉教学设计篇一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班级上册P28—29学习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及倒数的特点,把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娴熟的求出倒数。
(2)采纳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方法,进一步培育同学的自主学习力量,提高同学观看、比较、归纳、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力量。
(3)通过亲身参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乐观的学习情感,培育同学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沟通的习惯。
学习重点:倒数的意义、特点和求倒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1和0的倒数的求法。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1.出示算式,找特征。
先计算,再观看,看看有什么规律。
×=1×=15×=1×12=1问:“你发觉了什么?”2.引出倒数的定义。
让同学看书。
3.揭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倒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独学质疑,合作探究。
1.初步理解我们知道×=1,那么我们可以说:“由于×=1所以和互为倒数”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你能照样子,结合黑板上的例题,说说算式中两数之间的。
关系吗?2.推断,加深理解(1)推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a.和7都是倒数。
(关注到了倒数的概念中关键的词语“互为”)b.+=1,所以和互为倒数。
(关注了倒数概念中关键的词语“乘积是1。
”)c.××=1,所以、、互为倒数。
(关注了倒数中的关键词“两个数”)小结:对于概念的学习,应当充分关注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2)请任意写出三个数的倒数,要求,写完整:谁的倒数是谁?三、点拨互动,应用提升。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教案: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倒数的含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交换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倒数的含义,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倒数的概念,熟练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 运用直观演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倒数的概念。
3. 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倒数的关系。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找出两个乘积为1的数,并互相交流。
3. 讲解:讲解倒数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交换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求出它们的倒数。
5.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倒数的含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1. 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是否讲解了倒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概念。
3. 是否引导学生掌握了求倒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5. 是否在教学中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倒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倒数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观察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倒数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分数折扣、简化分数等。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倒数的理解和应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算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二、新授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4、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练习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四、总结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教学追记: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6篇)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6篇)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计算、观察、概括,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方法,并能发现一些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和求法,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的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一些特征。
1、0的倒数,小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写有数的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组字:杏–呆,吴–吞。
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能说说你们的发现吗?小组内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个别说。
同学们给予评价。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组字都是由相同的字构成的,都是上下结构。
上下两部份交换位置就成了另一个新字。
师说:在数学中,有没有像这样的数字上下两部份交换位置成了另一个新的数,这样的两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有,是分数,上面部份是分子,下面部份是分母。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能成一个新的分数。
比如:2/3和3/2、6/5和5/6。
师:这样的两个数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叫互为倒数。
(板书:倒数的认识)二、新知探究。
(一)小组验证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
师:那好,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
我给大家30秒的时间,请你写出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的两个数,看谁写得多。
师:你们刚才写的所有算式都有怎样的共同点?学生:我们写的每组数的分子与分母的位置是调换了的。
师:请第一组用加、第二组用减、第三组和第四组用乘的方法验证刚才2/3和3/2、6/5和5/6,能发现什么规律?(分小组活动)板书:第一组:3/2+2/3=9/6﹢4/6=13/66/5+5/6=36/30+25/30=61/30第二组:3/2-2/3=9/6-4/6=5/66/5-5/6=36/30-25/30=11/30第三组和第四组:3/2×2/3=16/5×5/6=1师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加、相减、相乘有何特点?学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加的和不相等,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减的差也不相等,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乘的结果都是1。
倒数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
倒数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小学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并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的含义。
2.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1.投影。
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谁说得快?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吗?这两个因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节课老师就要把这中间的奥秘告诉你们,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倒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2.同学认真观察每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
板书:乘积是1 两个数3.你还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生:两个数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可以了。
师:说得好,因此我们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把板书补充完整)4.举例说明,什么叫互为倒数?师:3是倒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你们说得对,谁能说出几组倒数?同桌互相说,每人说两组。
(指名说)问:怎样判断他们说得是否正确?生:看这组数的乘积是否是1.如果乘积是1,这两个数是互为倒数;如果乘积不等于《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重点: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口算: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二、引入新课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板书:倒数)三、新课教学1、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请看:那么我们就说xx是xx的倒数,反过来(引导学生说)xx是xx的倒数,也就是说和互为倒数。
xx和xxx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呢?2和呢?2.深化理解提问:①什么是互为倒数?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②0有倒数吗?为什么?1有倒数吗?什么?3.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师设疑: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倒数的认识 案例分析2013.9
《倒数的认识》 案例分析(数学教学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马淑文课堂实录课堂巩固练习时出示判断题…0.15的到数是151. ( ) 生:错师:为什么?到底是多少?生:0.15化成分数是,交换分子203、分母的位置以后就是320。
在这里,学生已经回答得非常清楚明白。
老师却又补充:0.15化成分数是10015,交换分子、分母位置后是15100,所以15100也是对的。
…进行到这里,这位老师只需要点出“203是由0.15化成分数10015,然后化简得来的”起个补充说明,点石成金的作用就可以了。
老师却来了个画蛇添足,误导学生“可以缺失计算步骤——化简”。
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如果死抠定义(成绩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老师好像有道理。
那么请问,203×15100=1,203和15100也互为倒数吗?还有,有些老师教学只顾扫自家门前雪,以为小学阶段这样做可以(在交换分子分母位置之前可省略“化简”, 在交换分子分母位置之后可省略“化简”)。
小学这样做可以?熟不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
但是,现在好多学校都倡导人性化教学,刻意的让老师发现学生们在学习或作业中的闪光点,且很多老师一味追求出成绩,追求学生的合格率,所以在教学中,他们自己本身就忽视了数学的严谨性。
这与新课标提倡的是背道而驰的。
数学严谨性的要求是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身需要,也是学生人格的完善、良好品质培养的需要,现阶段很有必要加强要求和培养。
遗憾的是有人认为:我们培养的是小学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又不是培养数学家,刻意追求数学教学的严谨性那不是钻牛角尖吗?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注意教学的严谨,时刻体现数学这一门学科独有的特点。
学习中克服马虎,粗心大意的毛病,养成严谨、认真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我在教学中,时刻注意训练学生有条理、循序渐进的思维习惯,使他们遇问题不慌不乱,能够踏实认真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学习者所应具备的优良素质,也是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必要素质。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倒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倒数的性质,求一个数的倒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倒数的概念和求倒数的方法。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练习求倒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引入倒数的定义。
2. 讲解:讲解倒数的含义,演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 练习:学生独立练习求倒数,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倒数的性质和求倒数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多少?2. 请学生总结倒数的性质,并用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倒数的理解和运用是否熟练。
2.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4. 教师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学生对倒数的概念和求倒数的方法。
5. 教师总结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数的倒数、概率的倒数等。
2. 引导学生探索:倒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七、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倒数的含义、求倒数的方法和倒数的性质。
2. 学生分享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倒数的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是否及时解答了学生的疑问。
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教师反思作业布置是否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倒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一个数的倒数是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通用17篇)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通用17篇)《倒数的熟悉》教学设计与评析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7-28页倒数的熟悉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使同学理解倒数的意义,把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力量目标:采纳自学与小组争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力量,提高同学观看、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力量。
(3)情感目标:提高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进展同学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
教学用具:媒体展现台教学过程:一、竞赛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喜爱竞赛吗?现在我们进行小组间竞赛。
(说明竞赛事项)竞赛内容:写两个数的乘法算式,要求:乘积等于1;竞赛时间:30秒;竞赛规章:每人每次写一式,写完后传给小组内其它同学。
竞赛结果评定:比较数量与正确率(重复计一次)。
(写在白纸上)2、同学开头紧急激烈竞赛,老师组织评议,评比出优胜小组。
师:短短30秒你们就写出了这么多算式,本事真大,由此也反映出数学课堂里“时间就是效率”的真谛,我们从小要养成珍惜时间习惯。
追问:假如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你们还能写吗?能写多少个?生:可以。
能写很多个。
(板书:很多)4、说明: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已经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这就是今日要学习的倒数。
(板书课题)今日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倒数的学问。
[以同学宠爱的竞赛拉开一堂课的序幕,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与乐观性;借助30秒的竞赛时间教育同学要珍惜时间,让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数学课;通过追问让同学初步感知倒数有很多组,同时竞赛的内容为倒数意义的揭示打下伏笔。
]二、引导质疑,自主探究。
1、引导质疑。
师:看着“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你的脑子里产生哪些问题?生:什么是倒数?生:倒数是指一个数吗?生:倒数应当怎样表述?生:怎样求倒数?生:倒数是不是肯定是分数?生:倒数有什么用?生: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倒数? ...........2、自主探究。
倒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倒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7页。
教材简析:倒数是分数的基本知识,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 .教学倒数的认识,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上课,所以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
好不好?生:好!师找一位同学握手:“那你想怎样表述我们的关系?”生:“老师是我的朋友",“我是老师的朋友"o师:真棒!准备好了吗,来,上课!二、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内容,想知道吗?生:我知道是倒数师:哦?你真知道啊?那老师问你:倒数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一下师:举个例子看看2 3 2 3生:比如说多倒数就是①(板书:3 一①)师:同学们都会找了吗?谁出一个数,大家找它的倒数,看谁最快。
生⑴大于1的数倒数小于1,师:察, 生还能发现什么?哦,我发现这两个数相乘都等于1师: 是吗?我们都来看看,他的发现对不对?8- 7X 7-85-9 X9- 5师: 三哦,原来倒数还有这个规律,解决问题,指导点拨。
你的发现太伟大了,真了不起(掌声)2(1)耳是倒数。
(2)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1.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9^ 2 2 210 3 79 57 Q生:(自由发言,老师板书):o —5 O /师:看来同学们都提前做了预习,这很好。
看看这四组两个倒数之间你有什么发现呢?⑵大数的倒数变小,小数的倒数变大你们发现了不少规律,但是,你们看到的都是些表面现象,再认真观(一)教学倒数的意义1.既然倒数有这样的规律,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吗?学生此时回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一种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2、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3、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课题。
二、教学实施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习倒数的含义1、观察教材24页的例1,归纳,总结倒数的含义。
2.特殊数:0和1 (引导学生辩论0有没有倒数,1有没有倒数,是多少)教师归纳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就是它本身。
3.学习例2--求倒数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解决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集体订正,教师归纳,板书:求倒数的方法4.反馈练习(1)完成教材24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六的第2、3题三、课堂练习找一找下列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四、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的来年各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五、作业完成练习六的第1、4题课后习题完成练习六的第1、4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内容:p27倒数的认识,练习六全部习题。
教材简析:这个内容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突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互相依存的特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一、用汉字作比喻引入1、师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颠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吴字一颠倒呢?(吞)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为另一个数,比如3/4倒过来呢?(4/3)1/7倒过来呢?(7/1也就是7)这叫做倒数,随即板书课题。
2、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
倒数的认识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倒数这一概念虽然抽象,但对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四年级学生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倒数,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倒数的含义,能够找出给定数的倒数,并熟练地进行倒数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倒数的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将倒数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倒影现象,如镜子中的倒影、水中的倒影等,引导学生思考倒影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2. 提问:倒影和物体有什么关系?引出倒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合作学习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倒数,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2. 操作演示:教师提供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操作找出它们的倒数,并展示在黑板上。
3.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数字的倒数,总结出倒数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 填空练习:完成一些关于倒数填空的题目,如找出下列数的倒数:2,-3,1/2,-1/3。
2. 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应用题,如计算购物找零、计算路程等,让学生运用倒数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提升思维1.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与倒数相关的数学游戏,如“找倒数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探究性问题: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如“为什么0没有倒数?”、“倒数有什么实际应用?”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倒数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首先,我会邀请各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学生体会到倒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然后,我会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倒数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和深入地掌握倒数知识。
(五)作业小结
三教学中,我注重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倒数的概念。例如,在讲解倒数的定义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明买饮料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到倒数的概念。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倒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更好地理解倒数的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倒数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倒数的认识》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掌握倒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以及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倒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在这个章节的教学中,我旨在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思考中,理解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倒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倒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以及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
1.理解倒数的概念,能正确表述倒数的定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运用该方法求出给定数的倒数。
3.了解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反思与评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讲解完倒数的求法后,我会问学生:“你认为求倒数的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求倒数的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我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例7,练一练,练习十第1~6题。
学情分析:本班级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内容时,已经学会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在具备分数乘法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倒数的认识》,我相信本班级学生能顺利地完成这一课时内容的学习,且学会这一课时也将为以后学习分数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在充分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难点:1、0的倒数,整数、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求法。
教具准备:课件(或练习张贴纸)教学过程:一、揭示倒数的意义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乘法的计算。
这节课我们将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学好吗?请看大屏幕。
课件依次展示(一).(二):(一)同学们认识以下各组汉字吗?请仔细观察每组汉字,你有何发现?吴——吞杏——呆干——士(二)仔细观察下列各组算式,再进行计算。
(三)计算过后,你们发现了什么?(四)指出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
你们还能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答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写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的算式的比赛。
(限时1分钟)(五)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肯定表扬。
进而追问:1,如果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还能写出多少个这样的乘法算式?(指名让学生回答)2,那么你们是根据什么条件写出这么多的算式呢?(思考后指名让学生回答并集体交流订正。
)(六)揭示倒数的意义:刚才同学们所写的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互为倒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倒数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技巧。
4.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倒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倒数的性质和求倒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运用倒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倒数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材中,《倒数的认识》这一章节是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倒数,学生能够理解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概念,并能够求出一个数的倒数,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倒数的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容易将倒数与分数、除法等概念混淆,难以理解倒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导向: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分享想法和经验,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4.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本案例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倒数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通过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整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知识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风景图片、汉字并与倒数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2.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
2. 掌握倒数的求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0为何没有倒数。
【教学准备】《倒数的认识》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出示山水风景图片(均有山水倒影),观赏后回答:美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我们祖国的汉字,有些通过变化,就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字,非常有趣,大家一起来看看。
(课件播放动画)吴——吞士——干谁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通过观察图片,欣赏美景,做变字游戏,充分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从形式上为倒数的认识作好铺垫。
)3、我们数学里的分数也可以像这些汉字一样变化,变化后有很多有趣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倒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复习把下列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1)12 (2)8 (3)105 (4)73(复习题的设计为完成求整数的倒数作好铺垫。
)三、新课教学一)教学倒数的意义1、课件出示例1。
(1)师:这些分数中那两个的乘积是“1”?(2)根据回答,课件出示:3/8×8/3=1 5/4×4/5=1 7/10×10/7=1(3)这三个式子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回答课件出示:乘积是1 两个数(4)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从例题中引出乘积是1的算式,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当学生找出乘法算式等于1的时候,再让学生说出几个和这些算式类似的算式,根据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好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主题师: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天天与数打交道,并且总结出关于数的运算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规律,比如:一个数和1相乘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还是0;一个不是0的数除以它本身结果得1;……这些运算中都有着非常稳定的规律,说明两个数的关系比较稳定。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数的关系。
出示:请大家思考:每组中的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生交流汇报)生1:每组中都是一个真分数和一个假分数。
生2: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正好颠倒了。
生3:它们的乘积都是1。
师:看来大家已经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了两个数的本质关系,即乘积都是1。
请大家逐个验证一下。
2、学生举例,丰富体验。
师:请大家自己举出这样的例子。
生:……3、提炼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具有这种关系的数叫互为倒数。
谁来具体说一说什么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二、加深理解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在这个概念中你认为哪个词比较关键?为什么?自己思考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后汇报)组1:“互为”非常关键。
师:“互为”是什么意思?组1:“互为”是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比如:中,不能说是倒数,应该说是的倒数,即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倒数。
师:还可以怎么说?组1:是的倒数。
组2:我们组认为“两个”这个词非常关键,必须是两个数。
师:,成倒数关系吗?组2:不成,因为我们研究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多了不行。
组3:我们组认为“乘积是1”非常关键。
如果乘积不是1的两个数就不能称为“互为倒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求新的教学境界
看了张良朋老师的《倒数的认识》的案例再现,我深受感动,整个课的感觉就是舒服,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并质疑解答,一层层深入下去而又环环相扣,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课堂生活的快乐,这的确是一节“形散而神不散”的数学课。
这样的数学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享受。
我想:这节课之所以产生这样好的效果,原因在于教师能够深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地设计。
虽然看起来,这节数学课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看似没有一般的数学课那样严谨,但教师却能很好地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把“明确倒数的意义和探求倒数的求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并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过程及环节的设计都注意到激发学生的思维
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主要着眼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质疑,引起兴趣,自主学习,领会新知;学生再次质疑,集体解决等等。
这样的教学预设保证了学生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研究活动中。
同时,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也因为有宽阔的空间做舞台而异彩纷呈。
如课堂一开始,教师以“倒数”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教师提出问题“这个词谁会读?”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然叫倒数,大家想想,那肯定和什么有关?”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本节课中,张老师把原来由教师逐一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改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自己构建学习材料的过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尝试的欲望,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学解决。
“有问题继续问”一句话,引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争论中获取新知等等。
当学生在为“小数也有倒数”而争论不休时,教师很巧妙地顺势将学生的思维拉了回来。
“通过刚才的争论,我们知道了小数也有倒数,但有时不太好找。
我想问问大家,整数、小数、分数哪种数的倒数最好求?”经过教师这么一问,学生马上停止了争论,
说“分数的倒数最好求”,为探求分数倒数的求法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教师很好地掌握了课堂中质疑的艺术。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和灵性。
本节课,教师的提问很有艺术,最开始的问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后来的提问是根据学生的动态生成而随即产生的。
这说明教师钻研、吃透了教材,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中,教师的提问并不多,但很有指向性,难度适中,为学生起到了点拨、指引的作用,体现出了教师教学的民主、平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这节课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倒数的认识》这一案例再现,让我知道了一名教师,要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不是吗?这节课上,张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的交流对话,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对学生适时的评价,都能表明教师在努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点,张老师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节课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学习方式。
不再是过去的数学课出现的方式:出示例题——分析解答——总结规律——机械学习。
课堂上一人讲,大家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们在被动地听数学、看数学。
而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教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的发展,不仅学到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交流。
有人说,形散而神不散不但是散文的追求境界,对于数学课,不也是这样吗?当然,对语文学科来说,就更应该如此,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手自学、研究,,表面看是形式散了,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要发挥出来,就像放飞的风筝,不管风筝飞得多远,它始终由线紧紧拽着。
对照这一节“形散而神不散”的数学课,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感觉到自己太需要学习了。
由于理解教材不够深入,导致课堂上,学生提问五花八门,整个课堂乱哄哄的,记得在讲《难
忘的启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再问学生: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谁?本想让学生回答出“想到了老师”,谁知偏偏事与愿违,学生不熟悉这首歌曲,回答地乱七八糟,结果是拐了好大一个弯,花费了时间,才将学生的思维拉了回来。
后来,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采用玩纸牌的游戏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通过学生读课文,解决一部分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其他难题,感觉效果还不错。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反思自己教学实践,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前,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完全放开,总怕学生越出自己画的框框,使自己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害怕学生乱问,浪费时间,还怕有些问题给自己制造尴尬、麻烦。
这说明自己的理论水平太低,没有较好的教育机智。
以后,我要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学艺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每上课前,都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大纲精神,对学生做深入地了解。
课堂教学中,讲究提问艺术,遵循教学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对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问题进行分类、排序,把简单的、无关重要的、或是通过读书就能解决的,让学生自己解决;把有价值的、与教材重、难点有密切关联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作用的等等这一类问题留下来,写在黑板边上,排列出来,逐个解决。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A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使具有探索性,发散性,在质疑中有价值;B课堂教学中,不安排次数过多的合作学习,该合作时就合作,不该合作时就坚决不合作,绝不流于形式,为合作而合作;C平时要多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制定合作学习规则,进行明确分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D为课堂营造宽松的合作学习的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讨论、发言的机会;E抓好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对小组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
总之,看了张老师的《倒数的认识》的案例再现,我更加明确了以后课堂
教学的方向,“形散而神不散”就是我以后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我要多学习、多努、多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