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血液 (28)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练习题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2017 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A11、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2、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ⅡB、因子Ⅰ,ⅩⅢC、Ⅻ,PK,HMWKD、Ⅲ,Ⅶ,ⅤE、Ⅹ.Ⅻ3、属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A、FⅧB、FⅪC、FⅨD、FⅦE、FⅫ4、蛋白C系统不包括()。
A、蛋白CB、蛋白SC、血栓调节蛋白D、凝血酶敏感蛋白E、活化蛋白C抑制物5、正常内源凝血途径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因子Ⅸa,Ⅷ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B、因子Ⅲ,Ⅶa,钙离子形成复合物C、因子Ⅹa,Ⅴa磷脂,钙离子形成复合物D、因子Ⅸ,Ⅷ,Ⅱ,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E、因子Ⅻa,Ⅸ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6、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
A、钙离子B、组织凝血活酶C、因子ⅩD、接触因子E、凝血酶7、下列哪项是外源凝血途径()。
A、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a形成过程B、因子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C、因子Ⅶ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E、因子Ⅱ被激活到Ⅹa形成过程8、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9、下列哪些不是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
A、因子ⅠB、因子ⅢC、因子ⅤD、因子ⅦE、因子Ⅸ10、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B、切变率降低C、纤维蛋白原减低D、温度增高E、中度贫血11、内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反应首先是()。
A、Ⅻ因子被激活B、组织因子(Ⅲ因子)激活C、Ⅷ因子被激活D、Ⅹ因子被激活E、Ⅶ因子被激活12、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A、凝血酶B、膜蛋白酶C、糜蛋白酶D、纤溶酶E、α1抗胰蛋白酶13、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起动因子()。
A、Ⅺ因子B、Ⅴ因子C、Ⅲ因子D、Ⅱ因子E、Ⅻ因子14、正常共同凝血途径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临床检验 血液常规检查(健康评估课件)
嗜碱性 粒细胞
其他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侧向散射光(SSC)
血常规检查报告单(血液分析三分群)
白细胞参数 红细胞和血 红蛋白参数 血小板参数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男性: 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血红蛋白
男性: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白细胞计数
成人: 4~10×109/L
6月-2岁: 11~12×109/L 新生儿: 15~20×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50~70 % 嗜酸性粒细胞:0.5~5 % 嗜碱性粒细胞:0.5~5 % 淋巴细胞:20~40 % 单核细胞:3~8 %
血小板计数
100~300×109/L
成熟红细胞:双凹圆盘状结构
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胞质内含粉红色 的中性颗粒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胞质内含粗大反光桔 红色的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
胞质中含少量粗大但 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概念
血液常规检查
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数量 质量
红细胞、血红蛋白、 白细胞和血小板参数
形态变化是否符合细 胞生长规律
异常细胞和寄生虫
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三分群
临床血液学检验
(3)Cabot (卡波 ) 环:曾被认为是核膜的残留物, 现认为可能是纺缍体的残余物或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 所致。常与Howell-Jolly小体同时出现,见于溶血性贫 血、巨幼细胞贫血、脾切除后或中毒等。
(4)有核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均 存在于骨髓中。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均 属病理现象。可见于:
(二)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RBC) 、血红蛋白量 (Hgb)及血细胞比容 (Hct) 低于参考值低限通常称为 贫血。
引起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类: 1.生理性减少 2.病理性减少
病理性减少
(三)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对帮助推断贫血的病因具有一 定的意义。因此,在贫血病例的诊断中,不仅要进行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的测定,还必须仔细观察红细 胞的形态有无改变。
(2)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这种细胞的体积较 大,核分叶常在 5 叶以上,甚至在10 叶以上,核染质 疏松。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3)棒状小体(Auer小体): 在白细胞胞质中出 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一条或数条 不定,称为棒状小体。棒状小体只出现在急性白血 病的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就可确诊为急 性白血病。
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造 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增生,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骨 髓增殖性疾病。前者造血组织中原始或幼稚粒细胞 大量增生,释放至外周血中的主要是病理性粒细胞 (如白血病细胞)。
反应性增多可见于: 1) 急性感染或炎性 2)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3) 急性溶血 4) 急性失血 5) 急性中毒 6) 恶性肿瘤 7) 其他
血红蛋白 120~160g/L 110~150 g/L 170~200 g/L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医学PPT课件
5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tics)的任务是 将检验的结果,结合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以及影象检查/病理检查等,对病人作出正确的 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检验 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诊断/鉴别诊断
影象诊断/病理诊断
6
绪论
二、发展简史 1673年,Leeuwenhook发明显微镜,此后使血液 形态学有了革命性发展。 1855年,血细胞计数测定 1878~1895年,血红蛋白测定 1877~1912年,细胞分类技术 1953年,Coulter血细胞自动计数仪 上世纪80年代后,自动化仪器发展迅速
24
实验的系统评价(举例DIC)
诊断DIC的效能 Sen% Spe% Acc% Ppv% Npv% 95%CI
PLT 82.7 PT 75.6 APTT 68.5 Fg 38.0 3P 37.2 D-D 80.0 43.9 58.3 65.8 77.0 85.7 70.6 59.5 65.0 66.9 60.19 65.9 75.1 49.7 53.4 58.4 55.6 64.3 69.7 79.1 79.1 74.9 62.1 66.4 81.8 2.36,8.18 4.66,13.38 1.95,11.16 0.75,6.96 1.53,14.56 7.11,34.07
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无出血症状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因子XII、激肽释放酶原、高 分子量激肽原缺乏 (遗传性、获得性)
因子X、V、II、I 缺陷症
26
(遗传性、获得性)
近年,上海瑞金医院用这2项筛选试验的优化组合;再 结合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和抗原含量测定作表型诊断;然 后用RFLP/AS-PCR验证突变作基因诊断;再用真核细 胞培养,检测相关因子的抗原和活性、Western印迹、 免疫荧光染色、生物代谢标记及PCR等方法判断突变基 因异常蛋白的合成和功能。用这一优化组合的技术平台 对11种遗传性出血病,143个家系,155例患者和543名 家族成员作检验诊断,准确率达100%,无漏诊和误诊 现象。
临床血液学检验参考区间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 定
尿激酶-过氧化物酶 男:208~428 µmol/L 偶联法 女:155~357 µmol/L 18 血清尿酸 测定 磷钨酸还原法 男:208~428 µmol/L(4.4~ 7.6 mg/dl) 女:155~357 µmol/L(2.3~ 6.6 mg/dl) 理想范围:<5.2 mmol/L(<200 mg/dl) 边缘升高:<5.23~5.69 mmol/L(<201~219 mg/dl) 升高:≥5.72 mmol/L(≥220 mg/dl) 理想范围:<1.7 mmol/L(<150 mg/dl) 边缘升高:<1.7 mmol/L(<150 mg/dl) 升高:>1.7 mmol/L(>150 mg/dl)
1球蛋白 2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7
8
第 4 页,共 6 页
常用临床检验参考区间
成人:2.08~2.60 mmol/L(8.3 ~10.4mg/dl) 儿童:2.23~2.80 mmol/L(8.9 ~11.2mg/dl) 成人:2.03~2.54 血清总钙 邻-加酚酞络合酮比 mmol/L(8.11~10.15mg/dl) 测定 色法 儿童:2.25~2.67 mmol/L(8.98~10.78mg/dl) 成人:2.25~2.75 mmol/L(9~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11mg/dl) 滴定法 儿童:2.5~3.0 mmol/L(10~ 12mg/dl) 血清离子钙测定 1.10~1.34 mmol/L 血清丙氨酸 速率法(不含P5P‘) 男:5~40 U/L,女:5~35 甲基麝香草酚蓝比 色法
男59~104 µmol/L,女45~84 µmol/L
男:62~115 µmol/L(0.7~1.3 mg/dl) 女:53~97 µmol/L(0.6~1.1 mg/dl)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化学)28
[模拟]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化学)28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最好指标是A.ALPB.GGTC.ALTD.ASTE.AMY参考答案:C第2题: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不正确的是A.最佳标本是动脉血B.应处于隔绝空气状态C.宜在30分钟内检测D.采血前应让病人在安定舒适状态E.如30分钟内不能检测,可放冰箱中长期保存参考答案:E第3题:下列关于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原理错误的是A.在碱性环境下B.ALP催化4-NNP水解C.产生游离的对硝基酚D.对硝基酚在碱性溶液中转变成黄色E.测定波长为340nm参考答案:E第4题: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CO<sub>3</sub><sup>-</sup>/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CO<sub>3</sub>↑B.HCO<sub>3</sub><sup>-</sup>/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CO<sub>3</sub>↑C.HCO<sub>3</sub><sup>-</sup>/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CO<sub>3</sub>↓D.HCO<sub>3</sub><sup>-</sup>/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CO<sub>3</sub>↓E.HCO<sub>3</sub><sup>-</sup>/H<sub>3</sub>2CO<sub>3</sub>>20/1,继发性HCO<sub>3</sub>↓参考答案:D第5题:呼吸性酸中毒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sub>2</sub>CO<sub>3</sub>↑B.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NaHCO<sub>3</sub>↓C.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H<sub>2</sub>CO<sub>3</sub>↑D.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原发性NaH-CO<sub>3</sub>↓E.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20/1,继发性H<sub>2</sub>CO<sub>3</sub>↑参考答案:A第6题:失代偿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气结果可出现A.血浆pH↓,PCO<sub>2</sub>↑,[HCO<sub>3</sub><sup>-</sup>]↓B.血浆pH↓,PCO<sub>2</sub>↓,[HCO<sub>3</sub><sup>-</sup>]↑C.血浆pH↓,PCO<sub>2</sub>↑,[HCO<sub>3</sub><sup>-</sup>]↑D.血浆pH↑,PCO<sub>2</sub>↑,[HCO<sub>3</sub><sup>-</sup>]↑E.血浆pH↑,PCO<sub>2</sub>↑,[HCO<sub>3</sub><sup>-</sup>]↓参考答案:C第7题:一般不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是A.肾衰竭B.哮喘C.糖尿病酮症D.严重腹泻E.严重呕吐参考答案:B第8题:溶血的样本会导致A.[K<sup>+</sup>]↑B.[Na<sup>+</sup>]↑C.[Cl<sup>+</sup>]↑D.[Na<sup>+</sup>]↓E.[K<sup>+</sup>]↓参考答案:A第9题:临床血气分析样本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样本用全血B.最佳样本是动脉血C.不必隔绝空气D.一般用肝素抗凝E.宜在30分钟内检测参考答案:C第10题:血钾测定时样本采集和处理错误的是A.肝素锂抗凝血浆可作为钾测定的样品B.血清或血浆可冰冻保存C.测定结果明显受溶血的干扰D.全血未及时分离或冷藏均可使血钾降低E.采血前患者肌活动可使血钾上升参考答案:D第11题:尿酮阳性,血糖超过14mmol/L,血酮超过5mmol/L,血气分析显示酸中毒。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考点巩固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考点巩固1、单选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主要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急性白血病D.缺铁性贫血E.病毒感染正确答案:C2、单选在粒细胞(江南博哥)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A.中幼粒细胞B.晚幼粒细胞C.早幼粒细胞D.杆状核粒细胞E.原始粒细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幼粒细胞:①中性中幼粒细胞的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
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占细胞的2/3~1/2,染色质聚集成索块状,核仁消失。
胞质量多,内含中等量、大小较一致的特异中性颗粒。
②嗜酸性中幼粒细胞的胞体直径15~20μm,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
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橘红色特异的嗜酸性颗粒。
③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
胞核椭圆形,轮廓不清楚,核染色质较模糊。
胞质内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排列零乱、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特异的嗜碱性颗粒。
【考点】:粒细胞系统形态3、单选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早幼粒细胞的形态特征()A.胞浆中不含颗粒B.胞浆中有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C.核仁可见或消失D.胞核位于中央或偏位E.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正确答案:A4、单选关于晚幼粒细胞错误的是()A.胞体直径7~10μmB.核染色质粗糙、排列更紧密C.嗜酸性晚幼粒胞质充满着嗜酸性颗粒D.嗜碱性晚幼粒胞核固缩呈肾形,轮廓模糊E.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质内及核上含有少量、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正确答案:A5、单选下列符合早幼粒细胞形态特征的是()A.胞核圆或椭圆形B.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C.核染色质较粗糙D.胞质量多,淡蓝色,偶有少量深染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2~20μm,圆或椭圆形。
胞核大,核染色质较原粒粗糙,核仁可见或消失。
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
【考点】:粒细胞系统形态6、单选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基质细胞的特征()A.骨髓基质细胞产生调控造血的生长因子B.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的生长关系不大C.基质细胞由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细胞成分组成D.基质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E.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可以作用于基质细胞正确答案:B7、单选油镜连续观察骨髓象,要求分类计数的有核细胞数是()A.50个或100个B.800个C.1000个D.>1000个E.200~500个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骨髓涂片油镜检查时,应选择满意的片膜段,观察200~500个细胞,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计算,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并仔细观察各系统的增生程度和各阶段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白细胞检查及临床意义考点巩固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白细胞检查及临床意义考点巩固真题1、单选梅毒感染时可引起哪种细胞增多()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单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增多:①血液病:慢(江南博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霍奇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治疗期、梅毒、恶性肿瘤、脾切除术后、痘疮、水痘、异种蛋白吸收等。
2、单选下列疾病中,哪种的中性粒细胞不增加()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链球菌感染D.急性溶血E.肺吸虫病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脾功能亢进时,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白细胞或肿大脾脏分泌过多脾素,来激活促粒细胞生长因子。
【考点】: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3、单选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有明显核左移时,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感染已近恢复期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预后良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感染严重的症状:WBC明显增高可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并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改变。
【考点】: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4、单选嗜酸性粒细胞乙醇伊红稀释液中加入碳酸钾的作用是()A.破坏白细胞、红细胞,并促进嗜酸性颗粒着色B.保护嗜酸性粒细胞C.抗凝剂D.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E.染料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试剂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种类繁多,虽配方不同,但作用大同小异,其中,碳酸钾、草酸铵等是用来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物质。
【考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5、单选关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参考范围和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人(0.05~0.5)×109/LB.<5岁:(0~0.8)×109/LC.5~15岁:(0~0.5)×109/LD.休息时低,活动后增高E.宜在早晨8时测定正确答案:D6、单选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病毒感染B.寄生虫感染C.化脓菌感染D.放射病E.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正确答案:A7、单选关于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人>4×109/LB.4岁以上儿童>7.2×109/LC.4岁以下儿童>9×109/LD.老人>6×109/LE.女性>4×109/L正确答案:D8、单选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间接法简便易行,故首选B.在临床上,百分率更有意义C.成人参考范围:(0.05~0.5)×109/LD.手工法精确性比血液分析仪好E.直接计数法不如间接法准确正确答案:C9、单选关于MPV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MPV指血小板平均容积B.MPV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C.MPV增加常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D.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E.MPV减低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者正确答案:B10、单选通常血小板的寿命为()A.3~5dB.5~7dC.7~10dD.10~20dE.20~30d正确答案:C11、单选关于仪器法白细胞分类,以下错误的观点是()A.国产仪器主要用电阻法B.准确性肯定高于手工法C.可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D.经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大小不完全反映真实体积E.仪器法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血液分析仪分类法有2种,即三分群和五分类法。
临床血液学检验
4
临床血液学检验: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
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
为工作对象,创建的个理论 - 检验 - 疾病相
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的临床分支学科。
发展历程:组织水平 - 细胞水平 - 亚细胞水
平-分子水平-组学水平
5
公元前3-4世纪:提到血液的名字 显微镜的问世:红细胞( 1673 年)、白细胞( 1749
年)和血小板(1842年)被发现
19世纪60年代:血细胞产生于骨髓
20世纪初:血细胞的生成、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
造血调控
血液学家:血液有形成分、止血和血栓的基础与临床
6
血细胞数量的检测:血细胞吸管(1852-1867年)、血细胞 计数板(1855年)、血红蛋白计(1878-1895年)、细胞分类 技术(1877-1912年)、血细胞自动计数仪(1953年Coulter) 红细胞的认识:携氧功能(1871-1876年)、碳酸酐酶的发 现(1935年)、红细胞寿命(1946年)、红细胞的代谢和结 构等(1959年后) 白细胞的认识:最早认识的为粒细胞(1892-1930年,趋化、 吞噬、杀灭细菌),其次为单核细胞(1910年后,吞噬、抗 原递呈),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近50年) 血栓和止血的认识:1842年发现血小板、1882年发现止血 功能、1923年发现聚集和粘附功能、近50年血小板颗粒及组 分、凝血机制、纤溶、内皮细胞等在分子水平认识
7
干细胞概念:1896年Wilson提出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C,ESC):1981年小鼠囊胚中证实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C, iPS):胚胎干细胞样
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C,HSC):来自ESC和iPS,在造血微环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临床生化考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临床生化考试题(题库版)1、单选查患者VLDL增高,甘油三酯明显增高,应考虑属下列哪种疾病()A.高脂蛋白血症ⅡA型B.高脂蛋白血症ⅡB型C.糖尿病D.肾病E.高脂蛋白血症Ⅳ型正确答案:(江南博哥)B2、单选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的实质是()A.使胆红素与Y蛋白结合B.使胆红素与Z蛋白结合C.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D.增强毛细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活性,有利于胆红素排泄E.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使之极性增加正确答案:E3、单选以下哪种一般不作为肿瘤标志物()A.酶和同工酶B.糖蛋白类C.激素D.脂类及其衍生物E.胚胎抗原正确答案:D4、单选下列描述中哪个不是产生低白蛋白血症的主要因素()A.白蛋白合成减少B.遗传性缺失C.严重失水D.营养不良E.组织损伤正确答案:C5、单选下述哪项技术不适用于酶蛋白的分离纯化()A.层析B.放射免疫C.电泳D.透析E.盐析正确答案:B6、单选当给病人注射葡萄糖以后,体内的钾代谢有什么变化()A.不受影响B.细胞外液钾进入细胞内C.细胞内钾外移D.肾脏排钾增加E.钾吸收障碍正确答案:B7、单选方法学评价试验最终的目的都是评价实验的()A.准确度B.误差C.线性范围D.精密度E.相关系数正确答案:B8、单选血清甲状腺激素降低见于()A.GrAves病B.亚急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C.垂体前叶功能减退D.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E.应用雌激素治疗正确答案:C9、单选某男性患者,近日来少尿、恶心、呕吐,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为10ml/min,诊断应考虑为()A.早期肾功能衰竭B.晚期肾功能衰竭C.终末期肾功能衰竭D.肾功能正常E.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正确答案:C10、单选关于控制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B.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C.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D.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E.用于质量控制,一般不用于标化正确答案:E11、单选有关酮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糖尿病都会出现酮体升高B.酮体是指草酰乙酸和b-羟丁酸C.它们由肝脏合成D.正常时乙酰乙酸比b-羟丁酸浓度高E.尿酮与血酮的相关性很好正确答案:C12、单选有关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产物B.呈荧光C.与糖尿病有关D.与衰老有关E.反应是可逆的正确答案:E13、单选下列哪种载脂蛋白能激活LPL()A.ApoAB.ApoBC.ApoCⅡD.ApoDE.ApoE正确答案:C14、单选能将肝外胆固醇向肝内运送的脂蛋白是:()A.CMB.VLDL(β-LP)C.IDLD.LDL(β-LP)E.HDL(α-LP)正确答案:E15、单选凝胶过滤层析时通过凝胶柱较慢,较晚被洗脱的是()A.较大的溶质分子B.带电荷较多分子C.溶解度较大的分子D.较小的溶质分子E.密度较高的分子正确答案:D16、单选下列描述哪种为2型糖尿病特征()A.胰岛素释放试验为低水平B.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低或稍高,服糖后呈延迟释放C.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大于0.4D.每天胰岛素分泌总量40~50UE.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正确答案:B17、单选氟化钠可以防止糖酵解,其原理是它可()A.抑制己糖激酶B.抑制磷酸果糖激酶C.抑制丙酮酸激酶D.抑制烯醇化酶E.抑制乳酸脱氢酶正确答案:D18、单选有关C肽的描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原降解的产物B.与胰岛素等分子分泌C.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D.肾脏降解E.血C肽浓度比胰岛素高正确答案:C19、单选当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可出现()A.生理性血糖升高B.病理性血糖升高C.生理性血糖降低D.病理性血糖降低E.出现尿糖正确答案:E20、单选下列哪项不是锌的生物学作用()A.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B.可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C.促进机体生长发育D.促进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E.参与免疫功能过程正确答案:A21、单选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葡萄糖测定的标本()A.血清B.全血C.脑脊液D.尿液E.溶血血清正确答案:E22、单选TDM(治疗药物检测)的主要应用不包括:()A.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B.检测病人血液和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C.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D.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E.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正确答案:D23、单选关于肝脏功能受损时可出现的情况,叙述最准确的是:()A.ALT↑B.A/G比值↓C.糖原合成作用↓D.血浆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降低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24、单选主要用于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是:()A.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B.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C.γ-谷氨酰转移酶及其同工酶D.脯氨酰羟化酶E.单胺氧化酶正确答案:A25、单选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A.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B.尿糖C.糖化血红蛋白D.糖耐量试验E.C肽测定正确答案:B26、单选血浆中哪一种蛋白的测定对诊断营养不良比较敏感?()A.清蛋白B.前清蛋白C.转铁蛋白D.β2微球蛋白E.α1糖蛋白正确答案:B27、单选血氨增高常见于()A.慢性肝炎B.肝硬变早期C.肝性脑病D.慢性肾炎E.溃疡性结肠炎正确答案:C28、单选常用的方法学评价实验不包括:()A.质量控制试验B.方法比较试验C.重复性试验D.干扰试验E.回收试验正确答案:A29、单选急性胰腺炎时,最常选择的血清酶为()A.胰淀粉酶B.胰蛋白酶C.胰脂肪酶D.胰凝乳蛋白酶E.乳酸脱氢酶正确答案:A30、单选有害的微量元素是()A.钴B.铝C.锰D.硒E.锌正确答案:B31、单选急性心梗时,血清中最先达高峰的标志物为()A.LDHB.MBC.CK-MBD.CTnTE.C TnI正确答案:B32、单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除一般电荷效应外,还具有()A.重力作用B.电渗作用C.扩散作用D.分子筛作用E.吸附作用正确答案:D33、单选下列哪组物质属于初级胆汁酸()A.胆酸、脱氧胆酸B.甘氨胆酸、石胆酸C.牛磺胆酸、脱氧胆酸D.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E.石胆酸、脱氧胆酸正确答案:A34、单选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LDLB.HDLC.CMD.VLDL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35、单选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血脂测定方法是()A.化学法B.酶法C.电泳法D.免疫化学比浊法E.超速离心法正确答案:B。
临床检验技士考试《血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技士考试《血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临床检验技士考试《血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一:1.细胞培养中常以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正确答案是:( )A.集落-----正确答案B.大丛C.小丛D.微丛2.某再障患者作CFU-GM培养,其集落数分别是:病人骨髓培养明显减少,病人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培养正常,病人血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后培养也正常,则其发病机理是正确答案是:( )A.造血干细胞缺陷型-----正确答案B.免疫抑制型(抑制细胞型)C.免疫抑制型(抑制血清型)D.造血环境缺陷型3.急粒骨髓细胞培养,下例四种生长类型中哪项完全缓解率较高正确答案是:( )A.不生长型B.小细胞型-----正确答案C.大细胞型D.集落型4.急性白血病时,细胞培养往往表现有正确答案是:( )A.CFU-CM的集落数增高B.CFU-E的集落数增高C.细胞丛/集落数的比值增高D.细胞丛/集落数的比值降低-----正确答案5.下列可使血粘度增高的因素是L正确答案是:( )A.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B.切变率降低-----正确答案C.纤维蛋白原减少D.温度升高6.全血比粘度的计算式是正确答案是:( )A.tb/tw-----正确答案B.tw/tbC.tb十twD.tw-tb7.除下列哪项外,血液粘度可以增高正确答案是:( )A.冠心病和心肌梗塞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糖尿病和高脂血症D.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8.扫描电镜下T细胞急淋的原始淋巴细胞表面结构特点是正确答案是:( )A.高而窄的嵴样突起B.相对光滑或出现短微绒毛C.出现长而多的微绒毛D.表面主要呈光滑型-----正确答案9.透射电镜下的Auer小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 )A.透明的棒状体,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物质B.内含电子密度低的颗粒,兼有膜样结构C.电子密度高的杆状或裂片状包涵体D.Auer小体常位于溶酶体区内-----正确答案10.白血病性原始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下列除哪些外均可出现在细胞核内正确答案是:( )A.Auer小体-----正确答案B.核环C.核泡D.假性包涵体11.染色质超微结构中的异染色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 )A.电子密度较低-----正确答案B.主要分布在核周的核膜内缘C.相当于染色体的螺旋部分D.随着细胞成熟异染色质不断增多12.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正确答案是:( )A.参与合成蛋白质B.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C.细胞能量代谢中心-----正确答案D.与细胞分裂有关13.下列与细胞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正确答案是:( )A.线粒体B.中心体-----正确答案C.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14.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正确答案是:( )A.POX染色B.PAS染色-----正确答案C.ALP积分测定D.a-NAE染色15.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自血病反应,下列首选试验是正确答案是:( )A.SB染色B.PAS染色C.ALP积分测定-----正确答案D.ACP染色16.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正确答案是:( )A.POX染色-----正确答案B.PAS染色C.ALP染色D.ASD NCE染色17.下列哪项细胞化学染色对急粒与急单的鉴别意义不大正确答案是:( )A.a-NAE染色,及NaF抑制试验B.a-NBE染色及NaF抑制试验C.ASD-NAE及NaF抑制试验D.ALP积分值测定-----正确答案18.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正确答案是:( )A.急粒变B.急淋变C.急单变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正确答案19.骨髓涂片中见异常幼稚细胞占40%,这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SB(-),AS-D-NCE(-),a-NBE(+〉且不被NaF抑制,下列最佳选择是正确答案是:( )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组织细胞性白血病-----正确答案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粒-单细胞性白血病20.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a-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正确答案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正确答案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1.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醋酶染色结果的是正确答案是:( )A.a-NAE阳性,不被NaF抑制-----正确答案B.AS-D-NCE:阴性C.AS-D-NAL阳性,被NaF抑制D.a-NBE:阳性,被NaF抑制22.不符合急单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酶酶染色结果的是正确答案是:( )A.AS-D NCE染色呈阳性-----正确答案B.a-NAE染色呈阳性C.AS-D NAE染色呈阳性D.a-NBE染色呈阳性23.关于a-丁酸菜萘酚酯酶(a-NB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 )A.粒细胞系统均为阴性反应B.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正确答案C.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D.非T非B细胞可呈颗粒状阳性24.关于醋酸AS-D荼酚酯酶(AS-D NA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 )A.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B.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但被NaF抑制C.红细胞系统均呈阴性反应-----正确答案D.淋巴细胞呈弱阳性反应25.关于a-醋酸荼酚酯酶(a-NAE)染色,下述概念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 )A.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B.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正确答案C.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D.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26.关于红细胞寿命测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 )A.51Cr能与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部分牢固的结合B.血流中红细胞内51Cr降低,速率与红细胞生存期呈反比-----正确答案C.正常人红细胞的外表半生存期时间为26-40天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外表半衰期明显缩短27.关于氯乙酸AS-D荼酚酯酶染色(AS-D 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 )A.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正确答案B.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C.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D.急粒多呈阳性反应28.关于细胞外铁,下述概念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 )A.反映骨髓中贮存铁的量B.它是铁蛋白的聚合体C.用普鲁士蓝显示其存在D.正常人为弱阳性-----正确答案29.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12%,此结果符合正确答案是:( )A.正常骨髓铁粒染色B.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C.地中海贫血D.难治性贫血30.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自上,且环核分布,则称为正确答案是:( )A.细胞外铁B.铁粒幼红细胞C.铁粒红细胞D.环铁幼红细胞-----正确答案3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正确答案是:(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淋巴肉瘤C.多毛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D.尼曼-匹克病3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正确答案是:( )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正确答案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33.PAS染色应用在下列各项鉴别,错误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 )A.巨核细胞强阳性B.高雪细胞强阳性C.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D.巨贫时的红系细胞强阳性-----正确答案34.骨髓片作PAS染色,大多白血病细胞呈红色块状阳性,而胞浆底色不红,下列何者与此相符正确答案是:( )A.急粒B.急淋-----正确答案C.急单D.浆细胞性白血病35.下列何者作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反应正确答案是:( )A.再障B.巨贫C.红白血病-----正确答案D.溶贫36.PAS染色阳性,唾液水解后再次染色仍为阳性,该阳性物质应除外下列哪项正确答案是:( )A.糖原-----正确答案B.粘多糖C.糖脂D.粘蛋白37.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何者不正确正确答案是:( )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正确答案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38.关于苏丹黑B(SB)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 )A.苏丹黑显示胞浆中过氧化物酶(POX)成分-----正确答案B.SB染色结果基本上与POX染色结果相同C.SB染色较POX染色更为敏感D.SB染色所需时间明显长于POX染色时间39.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 )A.急粒(+),急单(士),急淋(一)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十),后者(一)C.急单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正确答案D.急早白与急单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土)40.正常血细胞POX反应,下述结果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 )A.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B.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C.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和单核细胞呈弥散状弱阳性反应D.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而巨核细胞系呈强阳性反应-----正确答案41.正常血细胞作过氧化物酶染色,下列反应结果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 )A.原粒细胞阴性或弱阳性B.嗜碱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正确答案C.原单细胞阴性,幼单可呈弱阳性D.淋巴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42.下列哪种Hb电泳方法分辨最高,且简便而省时正确答案是:( )A.滤纸电泳B.醋纤膜电泳-----正确答案C.淀粉胶电泳D.琼脂凝胶电泳43.正常成人次要血红蛋白〈HbA↓〉占正确答案是:( )A.<1%B.2%-3%-----正确答案C.10%-40%D..9744.红细胞代谢能源主要来自正确答案是:( )A.血脂B.血糖C.糖酵解产生ATP-----正确答案D.蛋白质代谢45.红细胞无氧糖酵解产物中能控制氧在静脉端释放的是正确答案是:( )A.ATPB.二价铁C.还原型辅酶I(NADH)D.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正确答案46.红细胞糖代谢比例何者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 )A.无氧酵解10%,己糖旁路90%B.无氧酵解90%,己糖旁路10%-----正确答案C.无氧酵解和己糖旁路各50%D.无氧酵解70%,己糖旁路30%47.不属红细胞衰老的是正确答案是:( )A.细胞内销离子减少-----正确答案B.ATP量减少C.表面积减少D.膜脂质减少48.不是红细胞衰老的是正确答案是:( )A.酶活性降低B.表面积增多-----正确答案C.膜脂质减少D.细胞内销离子增多49.下列何项缺乏时,红细胞内游离原叶琳增高正确答案是:( )A.二价铁-----正确答案B.叶酸C.维生素BD.氨基酸50.正常成人红细胞中没有正确答案是:( )A.HbAB.HbA2C.HbFD.HbH-----正确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血液学相关检测项目考试题库(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血液学相关检测项目考试题库(题库版)1、单选外周血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A.增生正常B.增生活跃C.恶性变D.增生低下E.增生重度低下正确答案:B2(江南博哥)、单选关于瑞氏染色中酸性染料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碱性助色基团B.助色基团可为氨基C.能与碱性物质结合D.嗜酸性物质是指与酸性染料相结合的物质E.在溶媒中带正电荷正确答案:C3、单选ABO血型鉴定中,错误的说法是()A.用已知特异性抗体检查红细胞上的未知抗原,称为正向定型B.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未知抗体,称为反向定型C.ABO血型鉴定时,温度应控制在20~24℃D.反向定型试验只需做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检测E.发生溶血应视为有相应的抗原抗体反应正确答案:D4、单选最早发现ABO血型的学者是()A.DarwinndsteinerC.HookD.KochE.Wintrobe正确答案:B5、单选关于血液分析仪相关参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RBC、HGB、HCT:各类贫血的诊断B.RDW:主要用于骨髓造血功能的判断C.RBC、HGB、HCT: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D.MPV、PLT:血小板病的诊断E.MPV、PLT:血小板病的鉴别诊断正确答案:B6、单选血细胞计数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计数白细胞时,用试管法将血液稀释20倍是标准的方法B.用试管法计数红细胞时,将血液稀释20倍是标准方法C.用盖玻片覆盖计数板时,需使其密切接触D.计数血细胞时,最常用的是0.2mm深度的计数池E.计数时应遵循一定方向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正确答案:D7、单选?一男性患者,主述咽部疼痛、吞咽困难。
体温39℃。
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
血象检查:白细胞28×10<sup>12</sup>/L,中性粒细胞占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血液学相关检测项目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血液学相关检测项目试题(题库版)1、单选魏氏血沉法成年女性的参考范围(mm/h)为()A.0~5B.0~10C.0~15D.0~20E.5~15正确答案:D2、单选患者白细胞计数(江南博哥)为1.5×1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中遇到有核红细胞为20个,校正后白细胞应报告()A.1.4×109/LB.1.35×109/LC.1.25×109/LD.1.20×109/LE.1.80×109/L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若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计数时与白细胞一同被计数,使白细胞计数值假性增高,此时,白细胞计数应进行校正,公式为:WBC/L=A×100/(100+B),其中,A表示校正前的白细胞数,B表示在血涂片上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时,遇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3、单选通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下列哪个池的白细胞数()A.贮备池B.循环池C.成熟池D.边缘池E.分裂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循环池: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数。
4、单选网织红细胞属于()A.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成熟红细胞C.异常红细胞D.退化红细胞E.变性红细胞正确答案:A5、单选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A.肾、肝B.脾、肝C.肾、脾D.胸腺、骨髓E.骨髓、淋巴结正确答案:B6、单选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B.为2~3个嗜天青颗粒的融合C.易溶解D.可能为摄取细菌发生变性E.可能为自噬体正确答案:C7、单选关于魏氏法测定血沉,正确描述的是()A.枸橼酸钠按1:9比例抗凝血液B.应于37℃条件下测定C.室温(25℃)测定结果需进行温度校正D.需用专用的魏氏血沉管,内径为2.5mmE.血沉管用后经水冲洗即可再次使用正确答案:D8、单选关于几种白细胞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同中性粒细胞的颗粒一样大B.单核细胞是只有一个核的圆形细胞,通常是过氧化物酶阴性C.嗜碱性粒细胞细胞核结构不清,染色质细致D.淋巴细胞核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致密E.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细胞质颗粒数量多,粗大,均匀分布正确答案:D9、单选正常女性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为()A.100~120g/LB.100~150g/LC.120~160g/LD.110~150g/LE.160~180g/L 正确答案:D10、单选被ICSH推荐为Hb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AHD575测定法B.沙利法C.SLS法D.HiCN法E.HiN3法正确答案:D11、单选关于血小板计数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分析仪法为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B.目视显微镜法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法和相差显微镜法C.手工法稀释液主要有伊红-丙酮液D.计数时稀释倍数为50倍E.PLT/L=N/100×10 正确答案:B12、单选关于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A.作为贫血鉴别诊断指标B.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C.作为贫血诊断的指标D.反映机体内红细胞的功能状况E.作为贫血疗效判断的指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①网织红细胞计数(尤其是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一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一1、单选除哪种疾病外,其他疾病常可引起白细胞减少()A.巨幼细胞性贫血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多发性骨髓瘤D.CMLE.急性早幼粒细(江南博哥)胞白血病正确答案:D2、单选粒细胞中嗜苯胺蓝颗粒包含()A.髓过氧化物酶(MPO)B.溶菌酶C.酸性水解酶类D.中性水解酶类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单选下列哪种体液因子对造血起到抑制作用()A.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B.干扰素α(interferon-α)C.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D.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E.干细胞因子(SCF)正确答案:B4、单选下列对造血多能干细胞发生作用的造血生长因子为()A.EPOB.IL-3C.G-CSFD.Meg-CSFE.M-CSF 正确答案:B5、单选肝脏造血期开始时间()A.胚胎第2周末B.第6周C.第10周D.7个月E.出生后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此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7个月。
6、单选关于血细胞发育过程中血细胞形态演变的规律,错误的是()A.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B.核染色质由粗糙、致密到细致、疏松C.核仁从有到无D.胞浆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E.核浆比例由大到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包括:胞体由大到小(原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到粗糙、致密;核仁从显著可见到无;胞浆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核浆比例由大到小;核由大到小(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7、单选关于红细胞平均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平均值正常,提示患者红细胞形态无改变B.贫血患者虽有明显的红细胞异常,但其平均值可在正常范围内C.MCV小于正常,MCH小于正常,其MCHC必小于正常D.MCV大于正常,MCH大于正常,其MCHC必大于正常E.MCV、MCH、MCHC三者之间无联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红细胞平均指数仅代表红细胞平均值,有一定局限性。
血液学检验28第五章-第1节- 白细胞功能检验.
的方法。Boyden小室法比琼脂糖法敏感,能检测出纳克(ng)水平 的趋化因子活性,且所需时间短、重复性好。
第一节 白细胞功能检验
(五)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实验原理】 硝基四氮唑蓝(NBT)是一种染料,其水溶液呈淡 黄色。中性粒细胞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增多,耗氧量也增加, 细胞内磷酸己糖旁路代谢增强。NBT被吞入或渗入中性粒细胞 后,可接受葡萄糖-6-磷酸在已糖磷酸旁路代谢中NADPH氧化脱 下的氢,而被还原成非水溶性的蓝黑色颗粒沉着在胞质内,可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
第一节 白细胞功能检验
(二)细菌吞噬试验
【实验原理】 制备白细胞悬液,将待测的中性粒细胞与葡萄 球菌混合,37℃温育一定时间后,细菌可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在油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情况,根据吞噬率和吞 噬指数即可反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该试验即细菌吞噬 试验。
【参考范围】 1.吞噬率(%):健康者为62.8%±1.4%。 2.吞噬指数: 健康者为1.06±0.05。
【实验原理】 溶菌酶能水解革兰阳性球菌细胞壁中的乙酰氨基多糖
成分,使细胞失去细胞壁而破裂。血清溶菌酶活性试验利 用对溶菌酶较敏感的微球菌悬液为作用底物,根据微球菌 的溶解程度来检测血清或尿中溶菌酶的活性,主要方法有 琼脂平板法、比浊测定法及免疫测定法。
【参考范围】 比浊法:11.8±2.2mg/L; 平板法:20.4±2.7 mg/L; 免疫测定法:10~40 mg/L。
【应用评价】 该试验通常用琼脂平板法、比浊测定法检测 酶的活性,免疫测定法检测酶的量,两者可以结合分析。免 疫测定法具有特异、灵敏、准确及可定量等优点。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知识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知识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知识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TQC。
即指对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即指对实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知识,欢迎阅读。
一、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定义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是指为完成某项或多项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而采集的一定量的血液,包括抗凝及非抗凝血。
二、血液标本的采取(一)采取部位1.静脉采血: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
常用的静脉为肘前静脉、腕背静脉,小儿和新生儿有时用颈静脉和前囟静脉。
2.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时。
常用的动脉为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脐动脉。
3.毛细血管采血:适用于仅需微量血液的试验或婴幼儿。
常用部位为耳垂、指端,小儿有时为大趾和足跟。
采血针刺入皮肤深度应为2mm(<2.5mm),采血局部应无炎症、水肿等。
(二)标本类型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分为血清、血浆和全血3种。
血清和血浆为临床常用,除前者不含纤维蛋白原外,其余多数化学成分无差异;全血只有在红细胞内成分与血浆成分相似时才用;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电泳等时用全血,一般临床化学分析多不用全血。
三、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血液标本采取后应尽可能早地自然地使血清(浆)从与血细胞接触的全血中分离出来。
一般应于采血后2h内分离出血清或血浆。
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分为离心前、离心中和离心后三个阶段,对各不同阶段均有具体要求。
(一)离心前阶段即指标本采集到离心处理前的一段时间。
1.血清:标本离心前一般应令其自行凝集,不可用木棍等剥离凝血块。
通常于室温(22~25oC)放置30~60min血标本可自发完全凝集;冷藏标本凝集缓慢;加促凝剂时凝集加快(标本采集后应轻轻颠倒混合5~10次,以确保促凝剂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血液 (28)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机体止血与抗凝之间的平衡示意图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要点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要点2: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HT和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块,堵塞伤口,有利于止血。
(4)局部血黏度增高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因子和Ⅻ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
激肽和血管通透性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流减慢,有利于止血。
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要点3:血小板的结构和生化组成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结构可分为表面结构.骨架系统.细胞器和特殊膜系统四部分。
(1)表面结构及生化组成:表面结构主要由细胞外衣(exterior coat)和细胞膜组成。
细胞外衣(糖萼,glycocalyx)覆盖于血小板的外表面,主要由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糖链部分组成,是许多血小板受体(如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所在部位。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包括糖蛋白)和脂质(包括糖脂)组成。
血小板膜糖蛋白有多种,其含量和功能见下表。
血小板质膜上还有Na+-K+-ATP酶(钠泵). Ca2+-Mg2+-ATP酶(钙泵)和其他阴离子泵,它们对维持血小板膜内外的离子梯度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血小板膜糖蛋白名称分子量(kD)主要功能 GPIa160 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胶原的受体 GPIb165 与GPⅨ形成复合物,是vWF的受体,参与血小板黏附反应 GPIc148 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Fn的受体GPⅡa130 与GPIa或GPIc形成复合物,是胶原和Fn的受体GPⅡb147 与GPⅢa形成复合物,是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参与血小板聚集反应GPⅢa105 与GPⅡb形成复合物GPⅣ88 是TSP的受体GPⅤ82 是凝血酶的受体GPⅨ22 与GPIb形成复合物(2)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反应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器和内容物:电镜下血小板内有许多细胞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α颗粒.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三种。
其中,α颗粒含量最多,估计每个血小板中约含100个。
三种颗粒中含有多种物质与血小板功能相关。
详见下表。
三种血小板颗粒及其内容物致密颗粒(δ颗粒)α颗粒溶酶体颗粒(λ颗粒)ADP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酸性水解酶 ATP 血小板第四因子(PF4)β-半乳糖苷酶5-HT TSP β-葡萄糖醛酸酶 Ca2+ vWF 弹性硬蛋白酶抗纤溶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胶原酶焦磷酸盐因子Ⅴ,因子Ⅺ 肝素酶因子ⅩⅢα亚基趋化因子通透因子白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2巨球蛋白(α2-M) C1-抑制剂(C1-INH)血小板衍生促生长因子(PDGF)(4)血小板有两种特殊膜系统,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道系统(dense tubular system,DTS),分别参与血小板内与血浆中物质交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前列腺素合成。
同时是DTS Ca2+的贮存部位,通过Ca2+-Mg2+-ATP酶(钙泵)将血小板胞质中的Ca2+转送至DTS内;同样,Ca2+也可从DTS 内释放至胞质中,从而调控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活动及血小板释放反应。
要点4: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AA是含有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连接在PC.PE和PI甘油骨架的第二位碳原子上。
血小板受刺激时,胞质内Ca2+浓度升高,激活PLA2和PLC,在两者的作用下,AA从这些磷脂中游离出来。
在环氧化酶作用下,AA转变为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PGG2,PGH2)。
P GG2和PGH2在血栓烷(thromboxane,TX)合成酶作用下生成血栓烷A2(TXA2),后者极不稳定(半衰期约为30s),很快自发地转变为稳定而无活性的最终产物血栓烷B2(TXB2)。
TXA2是腺苷酸环化酶的重要抑制剂,使c生成减少,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PGG2和PGH2,在PGI2合成酶作用下转变成PGI2,后者极不稳定(半衰期约为2~3min),很快自发地转变为稳定而无活性的最终产物6-酮-PGF1α。
PGI2是腺苷酸环化酶的重要兴奋剂,使c生成增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
因此,TXA2和PGI2在血小板和血管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对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
阿司匹林因其抑制了环氧化酶,从而抑制了TXA2的生成,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要点5: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生成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PS翻转向外侧,成为PF3。
PF3为凝血因子(因子Ⅸa.Ⅷa.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
要点6:血小板的止血功能(1)黏附功能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Ⅰb/Ⅸ 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
(2)聚集功能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Ca2+。
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
聚集机制在Ca2+存在条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过GPⅡb/Ⅲa复合物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发生聚集。
血小板聚集分为第一相聚集,指外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第二相聚集,是由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示意图(3)释放反应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贮存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OCS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称为释放(分泌)反应。
参与释放反应的因素有:诱导剂.Ca2+和完整的骨架系统。
(4)促凝功能包括PF3的促凝活性.接触产物生成活性(contact product-forming activity,CPFA).胶原诱导的凝血活性(collegen induced coagulant activity,CICA).α颗粒中凝血因子的释放等。
(5)血块收缩功能血小板具有使血凝块收缩的作用,血凝块缩小并得以加固。
血凝块的收缩,有利于伤口的缩小和愈合。
(6)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充填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造成的空隙,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故能增强血管壁的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三.血液凝固机制要点7:凝血因子特性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个,除FⅢ存在于全身组织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根据理化性质分为四组。
(1)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其共同特点是在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脏合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
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依K因子)通过γ-羧基谷氨酸与Ca2+结合,再与磷脂结合,这是依K因子参与凝血反应的基础。
(2)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
(3)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Ⅰ.FⅤ.FⅧ和FⅩ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4)其他因子包括FⅢ.FⅣ。
正常情况下,FⅢ不存在于血液中。
FⅣ即Ca2+。
凝血机制凝血过程示意图要点8:内源凝血途径内源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外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是指从TF释放到TF-FⅦ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共同凝血途径共同凝血途径(mon pathway)是指由FⅩ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它是内外源系统的共同凝血阶段。
四.抗血液凝固系统要点9:正常的抗凝血机制是由细胞和体液两方面的因素来完成的。
1.细胞抗凝作用主要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来完成。
2.体液抗凝作用(1)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
AT-Ⅲ是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
抗凝机制肝素与AT-Ⅲ结合,引起AT-Ⅲ的构型发生改变,暴露出活性中心,后者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Ⅹa.FⅫa.FⅪa.FⅨa等以1:1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
(2)蛋白C系统包括蛋白C.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TM)及活化蛋白C抑制物。
P C和PS均由肝脏合成,是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物质。
T M则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抗凝机制凝血酶与TM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使PC释放出小肽,生成活化蛋白C(APC)。
A PC在PS的辅助下,形成FPS-APC-磷脂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灭活FⅤa.FⅧa;抑制F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激活纤溶系统;增强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
(3)其他抗凝物质包括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肝素辅因子Ⅱ(HCⅡ).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2-巨球蛋白(α2-M)和C1-抑制剂(C1-INH)。
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要点10:纤溶系统组成及特性(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t-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t-PA激活纤溶酶原,此过程主要在纤维蛋白上进行。
(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u-PA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可以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而不需要纤维蛋白作为辅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