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液体压强区别、压强规律总结

合集下载

2017初中物理固体液体压力压强公式和计算规律

2017初中物理固体液体压力压强公式和计算规律

B D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别装 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乙 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乙 底部的压力F甲、F乙与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装 有重8N的水,水深为 10cm,已知杯子的底面积为 2 40 cm ,杯子重1N。 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3.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如图所示,柱形杯内放有一块冰,冰对杯底的压强为P1,冰熔 化后,水对杯底压强为P2,两压强相比较(不计水的蒸发)则 [ ] A.P1 > P2 B.P1 < P2 C.P1 = P 2 D.无法比较
求:(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1 > (4)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1 >
P2 = F2 = F2 > P2 >
P3 P gh F3 F PS F3 F G P3 P F
S
2017.4.2
三力及多力平衡的受力分析 1、不在一条直线的多力平衡 (平行四边形法则) 2、在一条直线上多力的平衡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 量相同的水和酒精,M、N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 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 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M、N两点到量筒底的距离相等, ∴根据m=ρV=ρSh可知,M、N两点以下m 水 >m 酒 ; 又∵因为完全相同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 和酒精, ∴M、N两点上m M <m N ,即G M <G N ; ∴根据P= F/S 可知,P M <P N . 故答案为:P M <P N .

固、液、气体压强的比较与判断

固、液、气体压强的比较与判断

固、液、气体压强的比较与判断二十中学郭培勇压强的定义式: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一、固体压强:对固体压强来说P=F/S既是定义式也是决定式。

即固体的压强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决定的。

对放在地面上的柱形固体来说P柱=F/S=G/S=mg/S=ρVg/S=ρhSg/SP柱=F/S=ρ固gh(h:柱体的高度)由P柱=F/S我们说柱体的压强与底面积有关,由P柱=ρ固gh我们说柱体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那么到底有关还是无关呢?固体压强一定与受力面积有关,而P柱=ρ固gh是指当底面积变化时,压力与受力面积成比例的变化,使其比值不变。

所以竖切柱形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不会变化。

例: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为F,压强为P。

竖向切下一小段,切下的小块对地面的压强P1和压力F1,切下的大块对地面的压强P2和压力F2,则切后的压强和压力与原来相比:F>F2>F1,P=P1=P2P柱=ρ固gh只适用于柱形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对上下截面积不同的固体来说:F/S≠ρ固gh,如右图结论:由于固体能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方向也不变),所以计算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时,先由F=G=mg计算压力,再由P=F/S计算压强。

二、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产生是由于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所以其压强是向各个方向的。

P=F/S是定义式,P液=ρ液gh(h:深度,从自由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才是其决定式。

某点液体的压强由液体密度和深度决定,与容器的形状和液体的多少不一定有关。

例:一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当试管由竖直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如何变化?在倾斜过程中试管中水的长度不变,深度减小,所以P液变小。

例:两试管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液体,两管液面相平,求哪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m相同,VA<VB,ρA>ρB两管液面相平,hA=hBP液=ρ液gh,PA>PB由帕斯卡桶实验我们知道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自身重力大小。

结论:由帕斯卡定律,液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方向向各个方向),所以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时,先由P液=ρ液gh计算压强,再由P液=F/S底计算压力(S底:容器的底面积)。

一液体、固体的压强和压力求解方法归纳

一液体、固体的压强和压力求解方法归纳

一.液体、固体的压强和压力求解方法归纳:(1.)固体可以大小不变传递压力,但不一定能大小不变传递压强。

(2.)液体可以大小不变传递压强,但不一定能大小不变传递压力。

(3.)有关液体对某处的压力压强计算,通常先算压强:P液=ρ液gh ,再求该处的压力,F=P 液·S ,但要注意各量的对应。

如果情况特殊还要借助数学方法,找出可比较的参照量。

通常将压力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进行比较。

(4.)有关固体对某处压力、压强计算时,通常先求压力F ,再求该处压强P=S F 。

但要注意各量的对应。

如果固体是规则几何外形,且独自水平放置时则P=S F =S G =gh SShg S Vg S m 物物物ρρρ===。

1.如图所示,物体M 重3N ,物体N 重2N ,力F 为2N ,在各图中,受力面所受到的压力为1N 的是( )。

[解析]该题要求确定受力面所受的压力。

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在解决问题时要明确题意,由题目中所给出的外界对受力面施加的力确定压力或由力的平衡确定压力。

受力面为物体M与支撑面所接触的面积。

图A中的压力由物M的重力产生,G M=3N。

处于静止状态,还受一个支持力,二力平衡,支持力为3N,支持面的支持力与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由此可知物峄地面的压力为3N。

选项A错误。

图B中的压力由物体M的重力、物体N对M的压力产生。

物体N的压力为2N,物体M的重力为3N,结果物体M对支持面的压力是5N。

选项B也不正确。

图C 中的压力由物体M 的重力和外界拉力F 形成。

拉力方向是竖直向上,大小为2N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3N 。

物体M 处于静止状态,受三个力且平衡,支持面对M 的支持力为1N 。

由此可知,图C 中物体M 对支持面的压力为1N 。

选项C 正确。

图D 中的压力只由外界的推力F 决定,推力F 为2N ,物体M 对支持面的压力为2N ,选项D 不正确。

2017初中物理固体液体压力压强公式和计算规律

2017初中物理固体液体压力压强公式和计算规律

例: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 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 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 力和压强分别为( ) B
A.F,P C.1/4F,P B.4F,P D.F,4p
1.如图所示,有一装满水、底大口小的密闭容器, 如甲图放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 和P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 和P1,。 如果倒置放置如图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 别为F2和P2,液体对容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 P2,那么关于对应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3 求:(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 P2 P = =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1 F 2 F3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1 F2 >F3 > (4)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1 P2> P3 >
P gh
F PS F G
F P S
2017.4.2
三力及多力平衡的受力分析 1、不在一条直线的多力平衡 (平行四边形法则) 2、在一条直线上多力的平衡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 量相同的水和酒精,M、N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 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 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M、N两点到量筒底的距离相等, ∴根据m=ρV=ρSh可知,M、N两点以下m 水 >m 酒 ; 又∵因为完全相同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 和酒精, ∴M、N两点上m M <m N ,即G M <G N ; ∴根据P= F/S 可知,P M <P N . 故答案为:P M <P N .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别 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 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 乙底部的压力F甲、F乙与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液体的压强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液体的压强

考点1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液体的压强 解读:1.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 对比法3.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2013镇江)如图所示,材料、粗糙水准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所受的拉力为F 甲、F 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 甲、p 乙,底面积S 甲 > S 乙.则下列关系准确的是A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B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C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D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2013雅安) 如图10 所示, 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质量可忽约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 S 甲< S 乙) , 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 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 ρ酒精< ρ< ρ水) , 待静止后, 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水和P 酒精, 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 则下列关系准确的是FFFFF乙F 甲F 乙甲A.P水> P酒精, F甲= F乙B. P水> P酒精, F甲< F 乙C. P水< P酒精, F甲= F乙D. P水< P酒精, F甲< F乙浮力及其应用解读: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 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²(m²)。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2、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八下物理期中专项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专题讲解

八下物理期中专项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专题讲解

八下物理期中专项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专题讲解为什么今天要特别对压强这一章进行一个讲解,因为最近好多家长联系说孩子在压强的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经过沟通了解,老师认为,同学们还是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计算与应用没有抓住要点,下面我们来重温学习一下。

1、计算固体压强时,要先考虑计算压力,针对我们现阶段的学习,一般静态物体对桌面(水平面)的压力,F压=G物,所以重点要找到物体的质量;然后再计算压强,根据P=F,得出压强。

S2、计算液体压强时,要先考虑计算压强,用公式P=ρgh;再根据F压=PS计算压力。

(ρ:液体的密度;h:液体的高度或深度)(注意:深度是指液体中某处到液面的距离。

)3、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按照计算液体压强的步骤来解题;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桌面(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按计算固体压强的步骤来解题。

4、无论用来装液体的容器形状规则与否,圆柱体也好,长方体也好,上粗下细、上细下粗也好,计算压力、压强都遵循以上规律,不要被迷惑。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例题解析。

例题1.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g=1ON/kg)。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解析】(1)计算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压力时,先计算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再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500Pa×0.01m2=5N(2)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时,先计算压力:装有水的容器总质量为:G总=G容器+G水=8N+2N=10N,因为静置在桌面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压=G=10N。

在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F/S=10N/0.01m2=1000Pa例题2.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压力压强的计算规律及方法

压力压强的计算规律及方法

压力压强的计算规律及方法:1、固体一般先求压力,再求压强(P=F/S)(容器问题为固体问题)2、由于液体压强性质的特殊性,液体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重力,不便于直接找,所以液体一般先求压强(P= )再求压力(F=PS)例题1: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的茶壶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g=10N/kg.3、特殊容器的压力压强问题:点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所装液体的重力,而是F=PS,经过推导可知F=G正上方,所以比较液体压力大小可以从两个角度比较公式法和比重法。

对于以下几种容器,压力与所装液体重力的关系如下例题2、一圆台形密闭容器如图所示放置,容器内装有部分液体,若将容器倒置,则液体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将?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力将?如果装满水呢各物理量又如何变化呢?特殊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1、对于形状规则柱体固体,如果压力由自身重力产生,在比较求解时,也常先判压强后判压力,例题1、2015泰安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 a=3S b,高度h b=2h a,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F a和F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a=ρb,F a=F b B.ρa=2ρb,F a=3F bC3F b2、利用比例解决问题例题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mA′、mB′分别表示A、B剩余部分的质量,pA′、pB′分别表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例题3、(2015上海)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3、对于形状规则的柱体容器,因为液体对它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正上方液体重力即所装液体重力,所以也可以先找压力再求液体压强P=F/S来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Vmg P1、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 且具有 。

2、液体压强计算: ,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 ;g= ;h 是 (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 。

)思考:根据固体压强公式P=F/S 能否推导液压公式??3、据液体压强公式:_ _______,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和 有关,而与 和 无关。

根据下述实验数据,总结液压特点“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水 5 朝上 4.9 2 水 5 朝下 4.9 3水5朝侧面4.9内容回顾知识精讲4水10朝侧面9.75水15朝侧面14.66酒精15朝侧面11.8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4、连通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容器。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船闸是利用的原理制成。

其他应用: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水位计—————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水塔供水系统————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茶壶———制做时壶嘴不能高于或低于壶口,一定要做的与壶口相平。

过路涵洞——能使道路两边的水面相同,起到水过路的作用。

船闸————可以供船只通过。

课堂练习:1.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液体的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一般不同B.在液体内部压强总是向下的C.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2.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3.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4.如图1 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5.上题中,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6.关于连通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通器中,若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B.连通器中,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C.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D.连通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7.如图2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管中的水面B、低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水面相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8.下列应用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茶壶B.锅炉水位计C.喷雾器D.喷泉9、如图3所示连通器装入水,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当放入木球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B.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C.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D.以上分析都不对10、比较图 4 、图 5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图 4中,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A_____p B_____p C;(2)在图 5中,A、B、C、D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中所示,则各点压强p A _____p B_____p C_____p D(填“>”“<”或“=”).12、.如图 6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1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如图所示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 图5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闸室和下游永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例题精讲】1、在一块质量为20千克,厚度为5厘米的松木板上,装上700千克的货物后,放到结冰的河面上,若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4帕,问人拉着木板能否将这些货物安全运过河?(干松木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2、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底面积为40厘米2,内装500毫升的酒精,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深度为10厘米,求:(1)容器内酒精的重力;(2)酒精在容器底部的压强;(3)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练习1.液体由于受作用,因而对容器底有力,当然也就有压强;液体具有性,容器壁要阻碍它,因而液体对容器壁要产生力,也要产生。

2.与固体相比,液体有不同的性质,这就是液体具有,因而液体的压强就有不少区别于固体的特点。

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方法是。

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仪器是。

这种仪器上的金属盒(盒面是橡皮膜)放到液体中时,它的U形玻璃管两边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被测的液体中某处的压强大小就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显示出来的。

4.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1)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处压强。

(2)液体中的某一点处,液体向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压强的大小是的。

(3)对不同的液体来说,相同深度处的压强,这说明液体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的,压强越大。

5.液体由于而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由于而对容器壁也有压强,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有关,还与液体的有关。

根据压强公式P=F/S,可以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P= ,式中ρ是指液体的,其单位应取,h是指液体的,其单位应取。

6.如图1器中盛有水,A点处压强P A= P a,B点处压强P B= P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

7.如图2示,甲、乙两个容器都是圆柱形的,但乙容器比较粗。

两容器中盛的都是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液面一样高。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的水少些,所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小些B.乙容器底面积大些,所以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小些C.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D.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但压强相等8.如图3示,甲、乙是两个圆柱形的容器,甲粗而矮,乙细而高,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都盛满某种相同的液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所盛的液体肯定比乙多,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大B.乙容器中液面比较高,液体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大C.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多少不能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不能比较图59.一个玻璃茶杯里放大半杯水,如果将一个手指头慢慢插入杯中,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水面要升高,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 .由于手指不会触及到杯底,所以杯底受的压强不会有变化C .手指插入水中,但杯中的水并没有增加,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会增大 10.如图4,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各装什么液体?( )。

A .甲中是水银,乙中是盐水,丙中是酒精B .甲中是水银,乙中是酒精,丙中是盐水C .甲中是盐水,乙中是水银,丙中是酒精D .甲中是酒精,乙中是盐水,丙中是水银11.如图5,一个上下粗细不一样的容器,注入部分水后封闭。

如图甲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是P 1,将它倒置如图乙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为P 2。

那么,P 1与P 2关系是( )。

A .P 1=P 2 B . P 1<P 2 C .P 1>P 2 D .无法比较12.如图6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

甲盛盐水,乙盛酒精,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若图中所示A 、B 两点等高,这两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

则P A 和P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P A =P B B .P A <P BC .P A >P B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13、三个同种材料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高度相同,其质量关系是m甲>m乙> m。

如果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丙那么( )。

A.F甲=F乙=F丙P甲=P乙=P丙 B.F甲>F乙>F丙P甲>P乙>P丙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 D.F甲=F乙=F丙P甲>P乙>P丙14.如图7 是一个连通器,里面盛有水且水面相平。

设想在左边的容器中放一个小塑料球,球浮在水面且水不溢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右两容器中水面仍相平,但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B.左边容器水面上升,右边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C.水对左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对右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D.右边容器比较细,所以右边容器中水面上升得高些16.一个底面积为25cm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高为30cm,重为4N。

向容器中倒入500mL的某种液体后,容器和液体共重7.92N。

求:(1)液体的密度;(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7、有一只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用一个很轻、面积比玻璃管口的横截面积稍大的塑料片挡住玻璃管的下端口,插入水中10cm深处(水不漏人管中),如图8所示。

若向管内缓慢地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当管内酒精的高度为何值时,塑料片恰好下落?18、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9(a)、(b)和(c)所示。

他继续实验,在玻璃管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使之与烧杯中水面相平,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9(d)、(e)所示。

(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1)观察比较图7(a)、(b)与(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2)观察比较图7(d)与(e)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