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是现代教师毕备的专业素养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解析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它们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必备技能,也是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将有助于教师们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和作用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观察、记录、描述和判断的过程。

它通过对教育目标、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测定和分析,全面评价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评价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激励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教育评价的结果,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

3. 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教育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二、教育测量的概念和方法教育测量是指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以量化的方式收集、记录、描述和解释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特征。

它主要通过测试和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态度等进行测量和评估。

常见的教育测量方法包括:1. 测验法:通过考试或测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态度、兴趣和意见等。

3.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特点和能力。

教育测量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测量学生的学习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 评估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效果的测量,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

3. 评估教育改革:通过教育测量,评估教育改革的成效,发现问题和困难,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测量与学业评价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测量与学业评价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测量与学业评价教育测量和学业评价在教师资格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资格证是一个旨在评估和认可教师职业能力的证书,通过对教师的教育测量和学业评价,可以更好地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一、教育测量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测量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估和测量的过程。

它可以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育体系的质量。

在教师资格证方面,教育测量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以帮助评估教师的专业能力。

通过教育测量,可以了解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教育经验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教育测量还可以提供指导教师个人和专业发展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业评价的定义和作用学业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考试、作业、项目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对于教师资格证来说,学业评价可以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参考。

学业评价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的知识技能。

通过学业评价,可以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从而评估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否满足资格证要求。

三、教育测量与学业评价的重要性教育测量和学业评价在教师资格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以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达到国家标准。

教育测量可以帮助评估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教育经验是否符合资格证的要求。

借助教育测量,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学业评价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通过学业评价,可以了解教师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从而对教师的教育能力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教育测量与学业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教育测量和学业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常见的方法包括考试、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

这些方法可以收集各种数据,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教师的教育能力。

考试是一种常见的学业评价方法,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估知识点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估知识点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估知识点解析教育测量与评估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衡量和评估。

本文将对教育测量与评估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领域。

一、教育测量与评估的概念与目的教育测量与评估旨在通过收集、分类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评估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帮助教师更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测量与评估的主要目的包括: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检测教学质量、改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等。

二、教育测量与评估的基本原则在教育测量与评估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这些原则包括:客观性、准确性、可靠性、标准化、多样性、动态性等。

在教育测量与评估中,我们应当注重设计合理的评估工具,确保评估过程中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三、教育测量与评估的常用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常见的方法包括:考试、测验、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测量与评估中,我们需要注意评估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尽量减少评估结果的误差。

四、教育测量与评估的数据分析与解读教育测量与评估的结果常以数据的形式呈现,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五、教育测量与评估的实践应用教育测量与评估的实践应用是将教育测量与评估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的过程。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成绩的测验和评估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此外,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教育测量与评估的结果来评估教师和学校的绩效,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

六、教育测量与评估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技术工具的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估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福师1203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体育运动会中各个项⽬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变量属于()。

A、称名变量B、顺序变童C、等距变量D、⽐率变量2、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扌居进⾏统计分析,求得第46百分位数是64分,这意味着考分⾼于64分的考⽣⼈数⽐例为()。

A、36%B、46%C、54%D、64%3、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智⼒与成就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潜能测量与评价4、标准分数Z与百分等级之间关系()。

A、可以互相推出B、没有关系C、百分等级PR⼤于Z分数D.在⼀定条件下Z分数和PR值⼀⼀对应5、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VZW = ,试问:槪率P (Z?的值为()oA、B、C、D、6?下列分类属于按照教学时机划分的是()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B、智⼒与成就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潜能测量与评价7. 适合于菜些⽤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种类是()。

A.时间效度B.内容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结构效度8. 统计学中反映⼀纽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是下⾯哪个选项()。

D、中数9?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统计分析,求得第90百分位数是78分,这意味着考分商于78分的考⽣⼈数⽐例为()。

A、90%B、10%C、78%D、22%10.考试中对学⽣进⾏排名,常见的名次属于什么变董()A、称名B、顺序C、等距D、⽐率答案提⽰:3. C 9. B⼆、绘制统计图(共10分)答案提⽰:考核知识点:次数直⽅图与多边图的绘制,见第⼀幸第三节的次数分布直⽅图的内容,P10-12o三、槪念解释(每⼩题3分.共9分)1 ?测验的信度2. 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3?教育评价答案提⽰:1. 测验的信度考核知识点:测验的信度的概念,参见P732. 常模参照测董与评价考核知识点: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概念,参见P653?教育评价考核知识点:教育评价的概念,参见P58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 为什么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修养2. 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超哪些作⽤1. 为什么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修养考核知识点:测董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参见P632. 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超哪些作⽤考核知识点: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担的作⽤,参见P115o3. 简述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考核知识点: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参见P104五、计算题(每⼩题11分,共33分)1?中学纽5⼈⾝商分别为170、120. 110. 160、130厘⽶:幼⼉组5⼈分别为50、70、90、55、45厘⽶; 问中学组和幼⼉组⾝爲哪⼀组离散程度⼤2.某次考试中男⼥学员考试成绩如下表,问性别与此次考试成绩是否相关(公式:卞=,"炳)(男⼥分别⽤1、°表⽰)S y3?已知五个数損如下,请确定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S 。

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是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一个社会期望非常高的职业,教师劳动的特点及其在社会历史上的特定作用,必然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素养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学生主体观、教学交往观、发展性教学评价观、创造人才观等2.教师的专业知识具备比较渊博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完成正常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是终身学习的进步者,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

(1)一般文化知识它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人文艺术学科的知识,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信息。

(2)学科内容知识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的主体。

(3)教育科学知识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4)实践性知识这是对传统意义上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补充。

3.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技能和本领。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一般理解为以下几方面:(1)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教学行为专业性”的重要方面,反映了教师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在掌握初级教学技能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使教学活动方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2)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教学能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能力,指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适当的年度和单元教学计划的能力。

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是现代教师毕备的专业素养

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是现代教师毕备的专业素养

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是现代教师毕备的专业素养
林忠章
【期刊名称】《继续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也是诸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直接左右着对教学成效的认识、对教育目标的达成度的判断、对学生发展程度与水平的评判等,甚至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缘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许多"无奈"的现实,笔者认为,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素养就成为解决新课程实践中"无奈"所必备的专业素养.
【总页数】2页(P69-70)
【作者】林忠章
【作者单位】福建仙游师范学校,福建,蒲田,35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
【相关文献】
1.现代教师专业素养与职业角色研究
2.教育测量评价能力应当成为教师的重要职业能力
3.毕仲衍《中书备对》户口年代考
4.众妙毕备以为妙绝——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艺术浅谈
5.毕仲衍《中书备对》目录的发现及其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简答论述题 历年考题分章节汇总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简答论述题 历年考题分章节汇总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简答论述题知识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简述教育测量的特点。

P3 (2015年4月简答、2008年4月简答)①间接性和推断性。

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2.如何理解教育测量的间接性和推断性? P3 (2011年4月简答)物理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

虽然教育测量无一例外地关注到人类自身,但测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

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外显的行为或通过人对外界的一些刺激作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作出间接性的、推断性的测量。

3.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P7 2005年4月简答教育测量是针对教育效果或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教育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4.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P25 2012年4月简答当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需要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进行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所以教育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分)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俗话说“考试是根指挥棒“就是这个意思。

(2分)考试与评价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5.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 (专业素养和能力)P27 2018年4月论述(1)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2)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需要教师采用教育测量与评价多种方法,以弥补教师非正式观察的不足;(3分)(3)现代教自测量与评价的思想方法对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3分)(4)国外教师教有普遍开设"教育测量与评价”这类课程。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与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与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与解析教师资格证是评估教育从业者专业能力的重要认证资格。

其中,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估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解析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并探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和应用。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与重要性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的系统性评估和判断。

它可以量化教学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教师和学校进行教育改进和决策。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评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全面评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育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形式。

内部评价由教师和学校自主开展,主要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改进教育管理;外部评价由教育行政部门或专门机构进行,用于对教育质量和教师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估。

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属于外部评价的一种方式,通过综合考核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验证其是否达到一定的教学标准。

二、教育测量的概念与方法教育测量是指通过量化手段来获取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信息。

它主要采用测试、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用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教育数据,为教育决策和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测量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客观测评手段。

在教育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标准化测验、非标准化测验和综合评价等。

标准化测验采用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能够客观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非标准化测验则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常采用问答题、作文题等开放性形式。

综合评价则将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相结合,通过多种手段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

三、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在教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们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实现教学目标,并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是现代教师毕备的专业素养
作者:林忠章
作者单位:福建仙游师范学校,福建,蒲田,351200
刊名:
继续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8(9)
被引用次数:3次
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2
2.郭春玲;王健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素质要求的认识 2006(07)
3.蒋漫云;雷鸣强构建素质教育的教育评价观 1998(05)
1.潘恋《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研究[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9(30)
2.金政权基础教育领域中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问题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3.叶自强当代教师应当具备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8(43)
4.张雨强.崔允漷.Zhang Yu-qiang.Cui Yong-kuo论开放性活动的教育评价文化[期刊论文]-教师教育研究2006,18(2)
5.刘拓.鞠颂东.屈波.陈秀平.周亚俊用教育测量原理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期刊论文]-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6.仲红经典教育测量理论试题质量评价指标述评[期刊论文]-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8)
7.陈亚丽.CHEN Ya-li关于教育测量的要素分析[期刊论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
8.吴熙龙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及问题审视[期刊论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6)
9.孔德利中学教育测量中的标准分数和科学评价[期刊论文]-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2)
1.潘恋《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研究[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9(30)
2.茹鹏新.张鹏关于问卷调查可信度计算分析方法[期刊论文]-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
3.韩春红.季晓辉应用教育测量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部分试卷质量[期刊论文]-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xjyyj20080902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