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第3课时)教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教案1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重点掌握1.明朝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2. 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3. 明朝对思想的控制.4. 为什么朱元璋的两幅肖像画差别如此大?(拓展)教学流程课堂开始,听一首歌曲,再用“南明皇宫”,“明长城”,“南明十八先生墓”引出内容。
一个材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个材料来让大家了解朱元璋,然后说故事,给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传奇皇帝。
接下来,进入本节重点:1.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加上连年天灾,农民们无法再生存下去,爆发了红巾军起义。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某某)称帝,建立明朝。
同年,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2. 观察明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图,其北到大漠,东北逾外兴安岭,抵库页岛,西北到某某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某某,某某,东,南到海并包括南海诸岛。
讲完重点,问为什么会爆发红巾军起义?1. 元朝后期实施人民分化政策,不断加深了阶级矛盾,引发人民的不满。
2. 天灾不断,人民的封建思想认为是元政府的报应而牵连到自身,影响了社会的生产生活,也是红巾军起义的原因。
再引出下一节内容:废丞相,设三司1. 明朝建立后,在中央,撤中书省,费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在地方费行省,分权于三司(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三司各不统属,分别由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2. “胡惟庸案大捕杀”的故事(辛灿讲),以了解明朝皇权集中而带来的代价,和封建社会的残酷。
3. (拓展)明朝还设立设五军都府: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调兵权授予兵部,使军权也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接着下个课题:厂卫制度明太祖为了监视官吏,镇压人民,设立锦衣卫。
后来,明朝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还有内行厂。
厂卫都由皇帝直接控制。
厂卫特务制度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
还要知道厂卫的残酷无情,他们可以随便抓人杀人,给人民心中的创伤很大,这个制度在全国X围内编成了一X恐怖的统治网,弄得社会动荡。
它还是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大弊端,但却是皇权加强的表现。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历史-资料-打印版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明朝的建立知识梳理
1、元末为什么会爆发红巾起义?
答:元末社会,社会矛盾激化,加上连年天灾,农民无法生活下去,爆发红巾军起义。
2、朱元璋为什么能在红巾军中不断壮大?
答:(1)注意招揽人才;(2)采纳谋士策略;(3)建立基地,发展生产;(4)军纪严明。
政权名称建立者年号时间地点历史地位
明朝朱元璋洪武1368年应天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3、朱元璋建立明朝
明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大力加强皇权而主要采取的措施:
最早设的时间:秦朝
中央废丞相当时的职能:辅佐皇帝
废丞相的作用:将其权力分散到六部,六部直
接听命于皇帝,这就大大加强了皇权1、废丞相设三司行省制度什么时候实行的:元朝
地方设三司布政司:民政
三司具体指:按察司:财政
都司:刑狱和军事
三司的作用:把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大大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而使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一人。
目的:监视官吏、镇压人民
2、建立厂卫制度;
意义: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文体:八股文
3、八股取士;意义:这种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4、大兴文字狱。
问答题:
比一比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吗?
答:(1)明废丞相,使皇权、相权合二为一,而唐贞观年间增加宰相人数;(2)明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唐六部直属尚书省管辖;
(3)明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吏和百姓,直接于皇帝控制,而唐没有。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第3课时)教案 岳麓版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这一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经过了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这一点上,这课起着承前的作用。
同时,本课也起着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是自明朝开始,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二是封建社会的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端,这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因此,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深浅适度的教学目标。
(1)从识记目标看:能识记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等相关内容;能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从能力目标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明朝加强皇权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明朝和唐朝科举考试的异同,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问题的能力。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看: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3、教学重点: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依据:明朝建立后,通过废丞相、设三司,建立厂卫制度,八股取士这三项措施的实施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其内容进行认识和分析,有助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突破方法:结合相关图片、视频、材料,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以突破重点。
4、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认识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依据: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累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知识较难理解。
突破方法:通过教学手段的合理设计,并通过阅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逐步突破难点。
二、教学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既有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第2课时)教案 岳麓版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能识记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等相关内容;能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明朝加强皇权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明朝和唐朝科举考试的异同,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二、教学重点: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认识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四、教学方法:1、图文结合法2、问题探究法3、情境教学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电影《锦衣卫》视频片段。
教师设问:“大家知道锦衣卫这个机构设立于哪个朝代吗?在这个朝代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一个机构呢?”学生回答后。
教师进一步引导:明朝是如何建立的?明朝又是通过哪些措施来巩固自身的统治的呢?(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一、明朝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和“朱元璋”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阅读课文。
提出问题:(1)元末为什么会爆发红巾军大起义?(2)朱元璋势力为什么能不断壮大?学生自主回答,教师加以引导。
2、多媒体展示《明朝疆域图》:有人说明朝的疆域是“远迈汉唐”,这说明明朝的疆域非常的辽阔,在明朝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朱元璋是如何有效的进行统治的呢?二、废丞相、设三司多媒体展示《明太祖废除丞相的背景和经过的材料》,以及《胡惟庸案大捕杀》图片。
设问:丞相一职在封建社会最早设于何时?有什么职能?废丞相起到了什么作用?过渡:在中央,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上,他又是如何改革的?设问:行省制度什么时候设立的?三司是指哪三个部门,职能是什么?废行省、设三司说明了什么?多媒体展示本目知识结构图三、建立厂卫制度回顾导入新课视频,并多媒体展示《锦衣卫木印》活动:请学生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锦衣卫的故事。
【学练优】2016年七年级历史岳麓版下册学案: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doc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1.背诵明朝的建立概况。
2.列举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3.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
4.认识八股文并正确分析八股取士的影响。
5.重点: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1.明朝的建立元朝末年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年号洪武。
同年,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说一说: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2.废丞相、设三司(1)内容: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在地方,废行省,分权于三司。
(2)影响: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议一议: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有何不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皇权,促进唐朝政治、经济、文化臻于全盛;明朝皇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3.厂卫制度(1)设置:明太祖设置锦衣卫,监督百官和人民。
后来,明朝又先后设置东厂和西厂。
(2)影响:厂卫制度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4.八股取士(1)实行:明朝建立后,沿用前朝的科举制选拔官吏,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2)影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说一说:明太祖为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措施:①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中央,废丞相,权归六部;地方上,设三司。
②建立特务机构,加强监督。
设锦衣卫,监督百官和人民。
③行八股,控制思想。
实行八股取士,培养忠实奴仆。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同唐朝的行政制度和元朝的行政制度相比较,明朝的行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中央到地方政权组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谁的权力增强了?①同唐朝和元朝相比,明朝在中央废掉了丞相,撤除中书省,权力归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样,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从此废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现象从此被打破,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二、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厂卫特特务点制: 都度由 皇 帝 直
接指挥。 职能:「锦衣卫」 是由皇帝的侍卫亲 军组成,归皇帝直 接指挥。它兼管侦 察、逮捕和审讯等 事。东厂是明成祖 时设立的由皇帝的 亲信宦官组成,也 归皇帝直接控制。,
锦衣卫印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 面厚1厘米、通高4厘 米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
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 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 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 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 五 年 ( 公 元 1382 年 ) , 专 门 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 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 相伴始终。明初朱元璋为加 强中央集权。以刑部、都察 院、大理寺分典刑狱。称三 法司,让其互相制约,如遇 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结案。 这枚木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 的。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1368年初,朱元 璋在以应天为南 京称皇帝,建明 朝,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 祖。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 后,改名为天安门。
二、皇权高度膨胀
专治统治的加强有什么影响?
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有利于 国家的统一,但是大臣失去了参政 的民主和议政的自由,对皇帝独断 专行只能惟命是从,失去了责任感 和创新精神,压抑了人才,不利于 国家的正确决策。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分别
是什么? 1368年,朱元璋、北京
2、明朝初年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来恢复 经济?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工匠身份
3、清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分别
是什么? 1636年、皇太极、北京
4、清朝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是在什么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第2课时)教案 岳麓版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能识记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等相关内容;能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明朝加强皇权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明朝和唐朝科举考试的异同,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二、教学重点: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认识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四、教学方法:1、图文结合法2、问题探究法3、情境教学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电影《锦衣卫》视频片段。
教师设问:“大家知道锦衣卫这个机构设立于哪个朝代吗?在这个朝代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一个机构呢?”学生回答后。
教师进一步引导:明朝是如何建立的?明朝又是通过哪些措施来巩固自身的统治的呢?(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一、明朝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和“朱元璋”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阅读课文。
提出问题:(1)元末为什么会爆发红巾军大起义?(2)朱元璋势力为什么能不断壮大?学生自主回答,教师加以引导。
2、多媒体展示《明朝疆域图》:有人说明朝的疆域是“远迈汉唐”,这说明明朝的疆域非常的辽阔,在明朝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朱元璋是如何有效的进行统治的呢?二、废丞相、设三司多媒体展示《明太祖废除丞相的背景和经过的材料》,以及《胡惟庸案大捕杀》图片。
设问:丞相一职在封建社会最早设于何时?有什么职能?废丞相起到了什么作用?过渡:在中央,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上,他又是如何改革的?设问:行省制度什么时候设立的?三司是指哪三个部门,职能是什么?废行省、设三司说明了什么?多媒体展示本目知识结构图三、建立厂卫制度回顾导入新课视频,并多媒体展示《锦衣卫木印》活动:请学生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锦衣卫的故事。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共21张)PPT课件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加强皇权的措施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一、明朝的建立 二、废丞相 设三司
三、厂卫制度 四、八股取士
故宫博物院朱元璋像 是明孝陵朱元璋画像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末红巾军起义
2.朱元璋建立明朝
时间: 地点: 人物:
1368年 应天 朱元璋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朝的灭亡
原因: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天灾连年, 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
什么是八股取士?
明朝建立后,科举考试 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应考 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 体严格限于八股文。这就 是八股取士制度。
科举制发展的过程
隋朝: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创立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 常考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完善 武则天首创武举与殿试
明朝僵化:八股取士
四、八股取士
答:①唐太宗时期增加了宰相人数;而 明朝废除宰相,使得相权和皇权统一。
②唐朝六部属于尚书省管辖;而明朝六 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吏,并由 皇帝直接控制;而唐朝没有。
三司的职能是什么?废行省设三司有 何作用?
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课件
课堂小结
明朝的建立
加强皇权的措施
设废 三丞 司相
厂 卫 制 度
八 股 取 士
文 字 狱
课堂练习
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问题讨论
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有( B )
①废丞相②设东厂、西厂③设三司 ④八股取士⑤设立锦衣卫
A.①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③ ④ ⑤
C.① ② ③ ④
D. ② ③ ④ ⑤
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比较一 下明朝和唐朝的科举考试,指出 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明朝疆域图
如此辽阔的土地,朱元璋及后 代是怎样加强统治的?
二、废丞相 设三司
1.撤中书省
2.废丞相 布政司
3.废行省分权于三司 按察司 都司
4.设五军都督府: 前、后、左、中、右五军 都督府,调兵权授予兵部
三、厂卫制度
什么是厂卫制度?你怎样认 识明朝建立的这一制度?
三、厂卫制度
1.目的: 监视官吏,镇压人民
2.内容:
锦衣卫 东厂
西厂
3.评价: 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比一比明朝加强皇权的 措施与唐朝的三省六部 制,你能找出他们之间 的不同点吗?
四、八股取士
什么是八股取士?
明朝建立后,科举考试内 容限于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能 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 八股文。这就是八股取士制度。
明科举贡院
往试 又的 最贡图 恐院为 惧,京 的从城 地前里 方学进 。子行
们科 最举 向考
明仇英所画《观榜图》
四、八股取士
1.目的: 选拔官吏,加强统冶。
2.特点: 3.作用:
四书五经范围内作答,文体限于 八股文。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 社会进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课题: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学习目标】课标内容: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明朝的建立;明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废丞相,设三司;厂卫制度;八股取士。
重点: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难点:正确理解和认识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自主学习】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民大起义: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大起义。
2、明朝建立:年,在应天(今)称帝,建立明朝。
后明成祖迁都北京。
二、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1、废丞相,设三司(1)措施:在中央撤省,废,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在地方废,分权于三司(、、)(2)影响: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2、厂卫制度(1)措施:设立、、等特务机构(2)影响:是明朝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3、八股取士(1)内容:科举考试内容仅限于,观点:发表个人见解,文体:限于。
(2)影响:了知识分子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4、大兴文字狱【合作探究】1、比较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与唐朝三省六部制有何不同点?2、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达标检测】1、 (2010·湘潭) “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里的“我朝”应该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2、 (2010·南京) 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无关的是()A.废除丞相B.大兴文字狱C.执行削藩政策D.设立军机处3、 (2010·济宁)右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课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学案(无答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学习目标1.我能识记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2.我会识记明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 巧妙记忆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1.明朝的建立,_________年,__________在应天称帝,建立_________,年号洪武。
同年攻占_________,结束 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在中央,撤中书省,废______,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地方,废_________,设三司,将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设东厂、西厂和___________,监视百官、镇压人民,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
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限于_______,文体严格限于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微笑合作 轻松过关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比较一下明朝与唐朝的科举考试,指出他们有何不同之处?三、展示交流 分享成果废除丞相,不仅是明朝的大事,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它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君权于相权之间长期的矛盾,至此已告一个段落;秦汉以来的宰相从此废除,皇帝的权利更大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此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知识小结1.明朝的建立:时间________,建立者_______,定都________。
2.加强皇权的措施:在中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
3.厂卫制度:4.八股取士:五、当堂训练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在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 西汉和唐朝 C. 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2.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主要表现在( )A.废行省,改设三司 B 实行“削藩”政策 C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 设立军机处3.明朝的开国皇帝是( )A.李世民 B 刘邦 C 朱元璋 D. 项羽4.下列各项内容,哪些属于明朝的特务机构( )○1东厂 ○2议政王大臣会议 ○3禁军 ○4锦衣卫 ○5内阁 知识 收藏箱A.○1○2 B ○1○4 C ○1○2○3 D. ○1○4○5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 选做题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初一年级下学期历史说课稿:《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初一年级下学期历史说课稿:《明朝皇权的高度集
中》
大家把理论知识学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复习,从复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下面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下学期历史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6 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这一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经过了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这一点上,这课起着承前的作用。
同时,本课也起着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是自明朝开始,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二是封建社会的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端,这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因此,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深浅适度的教学目标。
(1)从识记目标看:能识记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等相关内容;能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这一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经过了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这一点上,这课起着承前的作用。
同时,本课也起着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是自明朝开始,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二是封建社会的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端,这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因此,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深浅适度的教学目标。
(1)从识记目标看:能识记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等相关内容;能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从能力目标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明朝加强皇权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明朝和唐朝科举考试的异同,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问题的能力。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看: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3、教学重点: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依据:明朝建立后,通过废丞相、设三司,建立厂卫制度,八股取士这三项措施的实施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其内容进行认识和分析,有助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突破方法:结合相关图片、视频、材料,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以突破重点。
4、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认识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依据: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累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知识较难理解。
突破方法:通过教学手段的合理设计,并通过阅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逐步突破难点。
二、教学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既有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对自秦朝以来的历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因此,对掌握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法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教学原则是轻松,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视频等方法,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探究法:对于本课的重难点问题,教师设计相关问题,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解答。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理解本课相关问题。
四、学法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教会学生掌握记忆、比较、概括等基础方法;二是培养学生表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特点。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综合比较历史,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电影《锦衣卫》视频片段。
教师设问:“大家知道锦衣卫这个机构设立于哪个朝代吗?在这个朝代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一个机构呢?”学生回答后。
教师进一步引导:明朝是如何建立的?明朝又是通过哪些措施来巩固自身的统治的呢?
设计意图:用热门电影导入新课,一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二是可以将视频内容与课文知识相联系,学生的关注度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创设情境一:明朝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和“朱元璋”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阅读课文。
提出问题:(1)元末为什么会爆发红巾军大起义?(2)朱元璋势力为什么能不断壮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弄清元朝末年的社会情况,同时也认识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必然性。
2、多媒体展示《明朝疆域图》:有人说明朝的疆域是“远迈汉唐”,这说明明朝的疆域非常的辽阔,在明朝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朱元璋是如何有效的进行统治的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通过此小节顺利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教学。
创设情境二:废丞相、设三司
多媒体展示《明太祖废除丞相的背景和经过的材料》,以及《胡惟庸案大捕杀》图片。
设问:丞相一职在封建社会最早设于何时?有什么职能?废丞相起到了什么作用?
过渡:在中央,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上,他又是如何改革的?设问:行省制度什么时候设立的?三司是指哪三个部门,职能是什么?废行省、设三司说明了什么?
通过展示本目知识结构图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培养学生将历史知识前后串联的学习能力。
同时使学生认知,这一
措施的实施说明了明朝的皇权极大的被加强。
创设情境三:建立厂卫制度
回顾导入新课视频,并多媒体展示《锦衣卫木印》活动:请学生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锦衣卫的故事。
设问:什么是厂卫制度?你怎样认识明朝建立的厂卫制度?学生讨论回答。
师强调说明这一制度的设置说明了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料的运用,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培养他们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四:八股取士
师说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不仅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思想文化上也采取八股取士的方式牢牢的控制知识分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八股取士,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