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资统考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三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三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三-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心理发展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地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时发展对周围是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个体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其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儿童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独立探索的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主动、自主的性格;反之,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羞耻感。

3.自主感对内疚感(4-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

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新的任务。

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妥善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本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经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

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

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讲理,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形成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题汇总及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题汇总及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教育心理学知识试题题汇总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二选择题。

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1、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2、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3、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5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B)人和动物;(C)动物;(D)儿童。

6.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A 二次大战以后;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末;D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

7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最宽泛的定义是。

A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B 普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C人类行为之研究与改进; D 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

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9、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

说明心理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方向性10、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11、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什么阶段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情感自我D心理自我三、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___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各章绝密考点)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各章绝密考点)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各章绝密考点)第一章小学教育心理学概况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景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将这种规律应用以促进教与学的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主要方面: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测量和描述学生的心理②解释与说明心理现象③预测与控制心理活动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 个案研究,D教育经验总结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

5.小学教师的角色决定小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①新型的知识文化的传递者②光辉的榜样③优秀的管理者④贴心的心理辅导员6.新课改下小学教师具备的心理素质:①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A求实精神B献身精神C人梯精神②强烈的责任感:A对学校B对家长C对孩子③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A专业知识B组织教材的能力C祖言表达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方法,设计,调动积极性E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④完美的人格魅力:A处事热情B情绪稳定C待人亲切第二章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教育1.观察的定义: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力的定义:观察的能力,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3.小学生观察的特点:①对特征不明显、不熟悉,判断困难。

②空间知觉能力逐渐发展。

③自我主义现象随年龄下降④对二维、三维空间转换不善于。

4.小学生的观察品质:①精确性②目的性③顺序性④概括力5.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阶段:①个别对象阶段②空间联系阶段③因果联系阶段④对象总体阶段6.小学生观察力如何培养?①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②要使儿童有知识准备③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与技能A有步骤、有计划B多种感官,勤于思考C比较D运用语言④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⑤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7.小学生观察力培养的意义:①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基础②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③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④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8.多动症的概念: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有两大症状: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伴有行为冲动与学习困难。

201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全面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全面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实施的过程,它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所以,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要素和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②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其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影响学与教的过程)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等,也可将其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和心理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方法、认知发展过程以及教师的教育观、教学风格、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2)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管理、调节教学的过程。

涉及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四个变量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3)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也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大全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教育学填空题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大全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教育学填空题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大全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教育学填空题教育学填空题1、《绪论》最早阐述教育目的、制度、内容、方法、师生关系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童年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期,学校产生的必备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定的政治基础、一定的文化基础。

贯穿于《大教学论》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自然适应性原则,人生阶段一般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2、《教育基本规律》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反映的是社会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另一条反映的是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学校教育的出现是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迅猛,在教育上表现为由主要为继承已有文化遗产服务逐步向主要为未来社会服务,即由继承型转向发展型模式。

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

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现代化的人。

在现代社会里,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口等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定社会里,通过组织控制、政策限制、法律强制和思想教育等途径实现着其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教育具有文化功能,这一功能表现在延续、更新、普及、整合文化上。

教育的历史性集中体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上,教育以人为对象,以育人为己任。

学会行走和初步掌握口语是婴幼儿期极具重要意义的两件事情。

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养育是婴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好奇心是人的智慧发展的原动力。

童年期最为艰巨的任务是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研究,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期。

青年应学会选择。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分为内外两大类,内部因素主要是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外部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构成人的生活环境。

生物本能起源说的观点是法国利托尔诺。

教育的心理模仿说是美国教育学家XXX。

奴隶社会是教育作为独立活动的形成期。

制定教育目的是社会实现对教育进行控制的中心环节。

原始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内容的同一性、整体的原始性、形态的融合性。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各章节考试重点目录一、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重点)三、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此考点易出简答题)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五、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此考点易出简答题)六、联结派的学习理论七、认知派的学习理论八、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此考点易出简答题)九、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十、学习动机理论一、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1)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问题。

(2)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

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1)教育心理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也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

来源于考试大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1)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

即教育心理学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重点)(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二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二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二-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劳伦兹首先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4.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1.童年期。

2.少年期。

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瑞士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人类所有的心理反映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

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才能对新刺激做出反应,动作也得以加强和丰富。

顺应是: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分化,只能靠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思维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早期的符号功能;b.自我中心性;c.思维的片面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守恒概念(儿童认识到即使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二十二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二十二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二十二-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怖症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

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6)性偏差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

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8)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1.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交往焦虑B.上学焦虑C.考试焦虑D.课堂焦虑答案:C2.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2015年湖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1-15章习题精选(含答案精析)

2015年湖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1-15章习题精选(含答案精析)

2015年湖南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1-15章习题精选(含答案精析)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3.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之间的交叉学科。

3.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4.教学监控过程包括______、自我校正、______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三、简答题请阐述教育心理攀的作用。

四、论述题请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A教育心理学成熟期,人本主义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2.【精析】Bl903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3.【精析】D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二、填空题1.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2.心理学教育学3.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4.自我检查自我强化三、简答题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四、论述题(1)学习过程。

15教师《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

15教师《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

2015教师《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2015教师《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节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诸如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先天论与习得论、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等,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其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不同派别的心理发展观。

本部分仅就与小学生心理发展关系较密切的两大西方理论派别中的相关内容加以阐述,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中的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观;认知学派中的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个性发展观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

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精神分析学派代表性的观点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结构理论;二是儿童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早期提出人格结构“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组成,意识是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觉察环境的部分。

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觉察到的内在经验,它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动物性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没有分化的心理能量,它们并非安分守己,而是积极活动着.设法寻求满足。

另一种是被个体遗忘了的童年的早期经验、创伤性经验或被压抑的动机、态度、情感、记忆等。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不为人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各类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弗洛伊德晚期修改了人格结构的“意识”、“潜意识”二分法,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小学教育心理学资料(教师资格考试)_各章的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心理学资料(教师资格考试)_各章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教一学过程的五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三种过程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是主体因素,有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等基本心理特性;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1903年。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的。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6.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199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①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②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③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④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

2015河北教资统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重点)

2015河北教资统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重点)

2015河北教资统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重点)教育与教育学1、P3教育的含义:通常来说,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之中,其外延包含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P4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P5教育的基本形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4、P9教育的历史演进(1)、原始形态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

(2)、教育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

(3)、教育手段以言传身教为主。

(2)、古代形态的教育特征:(1)、学校教育史教育的主要形式。

(2)、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3)、现代形态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公共性。

(2)、教育的生产性。

(3)、教育的普及性。

(4)、教育的法制化。

(4)、当代形态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P11主要的教育理念含义:自己写,必考(1)终身教育理念: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2)全民教育理念:全民教育坚持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基本原则,提出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主张从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成人文盲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以消除教育上的不平等。

(3)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地位和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促使学生身心各种因素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015年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年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一、单选题:1、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整体性原则2、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教育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整体性原则第二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的概述(只需作一般了解)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一、多选题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

”即。

A、新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机能的形成D、评价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的主律包括。

A、强化律B、准备律C、练习律D、效果律3、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方式有。

A、类属学习B、派生学习C、总括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4、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并认为表征有三种:。

A、动作性表征B、映象性表征C、符号性表征D、抽象性表征5、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过程。

A、渐进B、有目的的C、盲目的D、尝试与错误的二、论述题1、奥苏伯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那些方面?2、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3、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其理论提出的背景如何?4、加涅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第三章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第一节知识及知识的表征一、多选题1、安德森(1983)认为程序性知识是以来表征的。

A、命题;B、产生式;C、产生式系统;D、命题网络2、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的观点,通过信息加工,人们获得的知识有。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自然科学知识;D、社会科学知识3、复述是指在工作记忆中重现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教资统考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2.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做了许多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和人的学习材料,提出了一些学习心理的定律.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4.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5.心理发展的动力:①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已有的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②在这一矛盾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6.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7.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8.皮亚杰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即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心理结构的机制。

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同化和适应。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记忆)②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运算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守恒)④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10.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道德活动、道德关系的看法和态度。

它是在道德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发展较晚。

11.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五六岁)是前道德判断时期②第二阶段(七八岁)是他律道德发展时期③第三阶段(九岁以后)是自律道德发展时期。

12.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观念的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种水平。

13.准备状态:是指儿童身心发展达到适宜于学习某种事物的状态。

14.学习的概念:①广义,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

②狭义,学生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

15.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它和科学家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

③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从头实践,重复原有的研究路线去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

④学生的学习不仅同人类发展中历史经验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家探索客观真理过程有区别,而且和一般条件下人们进行学习也是不同的。

16.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理论:他的观点被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试误说”。

他认为学习就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

17.桑代克的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学习的主律”。

18.准备律的含义:当某一情境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当某情境与某反应不准备联结时,要求联结就引起烦恼。

19.如何看待和评价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是西方第一位从事动物学习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并提出一系列学习定律,成为西方最早的、最系统的学习理论。

这对后来学习联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些学术上的历史功绩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

20.学习的条件反射学说(经典性条件反射):1902年,巴甫洛夫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的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学习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22.经典性条件反射:由条件刺激引起反应的过程,写成公式是S→R23.操作性条件反射:先作某种操作反应,再得到强化的过程。

写成公式是R→S斯金纳提出:人和动物有机体有两种习得性行为①应答性行为,通过建立经典式条件反射的方式习得②操作性行为,通过操作式条件反射获得。

25.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是1912年创立于德国柏林大学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其创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格式塔是“形状”和“形式”的同义词,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的模式。

当客观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现在我们的感官面前时,内心就有一个格式塔与之对应。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所谓学习过程就是面对当前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格式塔过程。

怎样解释顿悟学习:所谓顿悟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解。

27.学习顿悟说与学习联结说相比有两个优点:①注意学习的认知特性,强调学习内部认识过程的重要性,即观察、理解、顿悟等认识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

②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

怎样科学对待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研究,并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反对机械的、盲目的学习观点。

学习顿悟说与启发式教学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布鲁纳:布鲁纳是美国研究认知学习和认知发展的著名心理学家。

31.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人们通过认知过程把获得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心理框架联系起来,积极的构成它的知识框架,这种框架是一种“表象系统”或称为“内在模式”。

人类具有三种表象模式,即动作模式、映像模式和象征性模式。

这些模式由定律或概括性的体系组成。

布鲁纳的观点:所谓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它可以通过一个人所发展的编码体系从三种表象模式的每一种模式中表现出来。

人的编码系统是在学习过程中构成的。

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才使人们弄懂了所觉察到的一大堆杂乱的事实。

人们通过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思维活动过程,从几乎数量无限的可区别的物体和事件中,去选择那些具有某种共同之处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或看作一个单独的种类,或看作容易处理的若干类型。

可以说学习过程就是认知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的概念化或类型化过程,经过多次所形成的编码系统是有层次的,它在众多同类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更概括、更抽象的概念。

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这种学习不仅有利于学好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创造精神。

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组织或处理教学内容。

学校的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成各种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结构,并以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去安排这些结构。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贡献:它对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

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来。

托尔曼:托尔曼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自称为“目的性”行为主义者。

虽自称为行为主义者,但他大量的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认知观点和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观点。

36.托尔曼的观点: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

因此,有的心理学家称他的学习理论为“期待说”。

他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和认知性,所以又有人称之为“认知—目的说”。

潜伏学习:潜伏学习是托尔曼和杭齐克在1930年的白鼠迷津的试验中发现的一种无强化学习现象。

潜伏学习的事实说明,动物在无强化条件下也在进行学习。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所谓观察学习理论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贡献:又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它揭示了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学习形式。

尤其在解释学生在学校学习间接经验方面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告诉我们,榜样在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的重要作用。

40.启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优点是应该肯定的,但必须指出,观察学习只是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学习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在重视观察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学习方式或模式,不然又会出现的片面发展,对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是不利的。

4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42.罗杰斯的学习观反映在几个方面:①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②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③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43.心理学在传统上把学习的划分为:技能学习、记忆学习、思维学习、态度学习。

44.意义学习的实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45.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46.概念学习:是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47.命题学习分三种: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学习。

48.总括学习: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49.语言意义的获得:对个体来说,语言有本民族语言和外语,两者都有句法学习问题。

因此,语言意义的获得,包括学习句法、学习阅读和学习外语三个方面的问题。

50.机械学习的性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51.如何避免机械学习:①组织好材料(使清晰、稳定、明确的意义得以呈现)②联系已知学习新知③学习以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④以理解为学习评定的重点52.接受学习的特点:①从学习内容上说,事物的意义是由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的②从学习内容呈现的方式说,一般是用定义的方式,或通过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③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事物的意义,即反映事物的符号、概念和命题的意义④从发生上说,它较发现学习为晚53.发现学习的特点:①发现较早②学习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③教师呈现学习材料,采取间接提供方式④学习过程较为复杂⑤它适合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概念的学习,适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54.知识的同化:用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来解释,意义学习的结果是获得心理意义,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

55.认知同化论的历史渊源:认知同化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他们强调心理活动的内部组织作用,这是脑的动力学的基本原则,学习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是在发现了事物间的关系后产生的。

56.认知同化论的基本观点: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②新的意义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③有意义的保持和遗忘是认知同化的继续57.奥苏伯尔提出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①可利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