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3课时酸雨-fym

合集下载

第3课时 硫酸 酸雨及防治

第3课时 硫酸 酸雨及防治

变,硫元素仍以 SO2-形式存在;表现出氧化性时硫元素 4 △ 化合价降低。由以上反应知,C+2H2SO4=====CO2↑+ 2SO2↑+2H2O 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
11
Fe2O3 +3H2SO4===Fe2(SO4)3 +3H2O 中硫元素化合价不 △ 变;而 Cu+2H2SO4=====CuSO4+SO2↑+2H2O,2FeO+ 4H2SO4===Fe2(SO4)3 +SO2↑+4H2O 中都是有一部分硫 元素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浓 H2SO4 在①、③反应中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判 断某酸在化学反应中是否表现了酸性, 只需看酸是否提供 酸根离子生成了盐,如果生成了该酸对应的盐,则就表现 了酸性。例上述①、③、④三个选项中都有硫酸盐生成, 所以硫酸在这三个反应中都表现了酸性。
解析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接触,能使金属表面生成一
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发生了化学反应;浓硫酸从蔗糖 中夺取与水分子组成相当的氢和氧,使蔗糖炭化,体现了 15
浓硫酸的脱水性,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 浓硫酸的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 而不是吸水性; +6 △ 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Cu+2H2 S O4(浓)=====CuSO4+ + 浓
答案
D
9
2.我国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2、Cl2、N2、酸雨 .
( B )
B.SO2、NO2、CO、烟尘 . 、
C.NH3、CO2、CO、雾 D.HCl、SO2、N2、粉尘 . 、 . 、
解析 根据我国工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大气污染物主
要是 SO2、NO2、CO、烟尘。
10
3 浓 H2SO4 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 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出氧化性, 性的是 ( ) △ 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 + 浓 ②C+2H2SO4(浓)=====CO2↑+2SO2↑+2H2O + 浓 △ ③2FeO+4H2SO4===Fe2(SO4)3+SO2↑+4H2O + ④Fe2O3+3H2SO4===Fe2(SO4)3+3H2O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 . . 解析 浓 H2SO4 在反应中表现出酸性时硫元素化合价不

高中化学《酸雨》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高中化学《酸雨》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高中化学《酸雨》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教案:高中化学《酸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环境保护》中的第四章第二节“酸雨”。

本节主要介绍了酸雨的定义、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酸雨的概念,掌握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酸雨的形成过程、危害及防治措施。

2. 教学重点: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引入酸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酸雨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危害。

3. 课堂实验:进行酸雨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酸雨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危害。

5. 小组讨论:讨论防治酸雨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知识巩固:通过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酸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1. 酸雨的概念2. 酸雨的形成原因3. 酸雨的危害4. 酸雨的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酸雨对环境和人类生活有哪些危害?(3)请你提出一些防治酸雨的措施。

2. 答案:(1)酸雨的形成原因: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降落到地面上,成为酸雨。

(2)酸雨的危害:腐蚀建筑物、损害植物、污染水体、影响土壤肥力等。

(3)防治酸雨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排放、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环境保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实验。

初中生物活动课教案酸雨

初中生物活动课教案酸雨

初中生物活动课教案酸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教材《生态环境》章节中的“大气污染”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难点: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的落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实验器材(烧杯、ph试纸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酸雨的定义、成因及分类。

(2)介绍酸雨对生态环境、建筑物、人体健康的危害。

(3)讲解防治酸雨的方法及措施。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酸雨ph值的测定,了解酸雨的酸性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与酸雨相关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酸雨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酸雨的成因2. 酸雨的危害3. 酸雨的防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2)列举三种防治酸雨的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酸雨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1)了解我国酸雨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政策。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及深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

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

5.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和逻辑性。

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第三课“空中杀手”——酸雨

第三课“空中杀手”——酸雨

第三课“空中杀手”——酸雨一、教学目标1.知道形成酸雨的气体有哪些。

2.了解酸雨对地球环境的危害有哪些。

3.知道人类应采取的措施解决酸雨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知道形成酸雨的气体有哪些。

2.了解酸雨对地球环境的危害有哪些。

3.知道人类应采取的措施解决酸雨问题。

三、教学方法自学明理、视频感悟、小组合作、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PPT,百度、优酷、土豆等网上相关视频及其他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PH试纸让学生认识。

然后出示三个烧杯,分别装着酸性液体、水、碱性液体,让学生动手如何用PH试纸测试这三种液体的酸碱性。

待学生说出PH值后,明确:PH值小于7的物质为酸性物质。

由“酸”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1.自学明理读课本P8,掌握以下知识:(1)酸雨的定义。

(2)形成酸雨的气体有哪些?(3)产生酸雨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同伴合作根据课本P9的图片和“读一读”的内容,归纳总结酸雨的危害。

学生回答后,PPT明确:酸雨腐蚀森林、电线杆、文物古迹,造成湖泊成为死水,鱼类、浮游生物等均消失的无影无踪。

3.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9的“说一说”。

(1)学校的周围有燃煤的工厂和企业吗?(2)这些企业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什么限制?(3)它们都采取了什么限制措施?学生交流后,PPT明确:北极地区冰盖面积逐渐减少,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

这种变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海拔较低的平原和岛屿,旱灾、烘水灾害频繁发生,物种灭绝,野火时有发生,病虫灾害、土地沙漠化……4.自学明理读课本P10的“雾都”换回蓝天,完成下列填空:(1)居民、饭店、工厂烧___ 不烧___ 。

(2)汽车、出租车烧___ ,不烧___ 。

(3)火电采用____ 技术。

5.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10的“议一议”。

学生回答后,PPT明确:我们可以向周围的人做宣传,让大多数人了解酸雨的危害。

我们可以节约用电,减少发电厂的能源消耗。

我们还可以……6.视频感悟观看视频《酸雨视频(科技博览转录)》以下问题:(1)人类的工业活动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硫的总量是多少?(答案:超过1.亿吨)(2)什么技术为减少空中的二氧化硫做出了贡献?(答案:脱硫技术)(3)酸雨降到地面对植物的危害是什么?(答案:中和并破坏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影响植物的供给,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分泌作用,最终使树叶变黄,树木停止生长。

第三课酸雨“空中杀手”1

第三课酸雨“空中杀手”1

酸雨的形成
冰岛火山爆发会形成酸雨
工厂排放的废气便是 酸雨形成的最大元凶
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环境形成酸雨
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的方面主要有: 1) 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 2) 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 3) 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 4) 使湖泊中鱼虾死亡; 5) 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6) 饮用酸化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大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减 少酸雨危害、还蓝天以本来面 目做些什么?
第三课 “空中杀手”-酸雨
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对环境和人有什么危害? 有什么减少酸雨的办法?
酸雨的形成
当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
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空,这些酸性气
体与天空中的水蒸气相遇,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
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 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类应如何解决酸雨问题?
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 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方面:
工厂应采取的措施: 1)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
2) 提高煤碳燃烧的利用率。
社会和公民应采取的措施:
1) 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烧煤; 2) 处处节约用电 (因为大部分的电厂 是燃煤发的电); 3) 支持公共交通 (减少车辆就可以减 少汽车尾气排放〕; 4) 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 华包装要消耗不少电能,而对消费者来说 包装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5) 支持废物回收再生 (废物再生可以
被酸雨腐蚀的埃及人面狮身雕像
乐山大佛
酸 雨 的 腐 蚀
湖 泊 中 鱼 虾 因 酸 性 雨 水 而 大 量 死 亡

5.2.3 硝酸 酸雨及防治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2.3 硝酸 酸雨及防治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环节三:认识酸雨及防治
酸雨的形成
SO2:煤、石油和某些含硫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1)SO2、NOx 的来源 NOx:汽车发动机中,N2与O2反应生成NOx
(2)酸雨的形成 大气中SO2与NOx溶于水,形成pH小于5.6的雨水。
金属的冶炼
硝酸工业
环节三:认识酸雨及防治
酸雨的形成 硫酸型酸雨:
环节二:探究硝酸
硝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实验5-8
如图5-14所示,在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 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 别加入2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环节二:探究硝酸
硝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实验5-8
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

A.氨水 C.醋
√B.硝酸 D.卤水
环节四:归纳整理,练习巩固
习题追踪
2.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用铜制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地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环节二:探究硝酸
硝酸的化学性质 强氧化性——与非金属的反应
C+4HNO3(浓)△= 2H2O+4NO2↑+CO2↑ △
S+6HNO3(浓) = H2SO4+6NO2↑+2H2O
环节二:探究硝酸
资料拓展——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玻尔被迫离开祖国,为了表示自己一定要重返 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中, 装在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战争结束后,玻尔又 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了金子,将其重新铸成奖章。那么,你 知道玻尔是用什么溶液将金质奖章溶解掉的吗?

酸雨教案(2023版ppt)

酸雨教案(2023版ppt)

酸雨监测:通过监测站监测酸雨发生情况,收集数据
数值天气预报:利用计算机模拟大气运动,预测酸雨发生概率
04
卫星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大气污染物分布,预测酸雨发生区域
酸雨预报模型:利用气象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等建立酸雨预报模型
酸雨监测和预报的重要性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酸雨对土壤、水体、植被等造成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企业宣传: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员工宣传酸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酸雨教育的效果评估
提高公众对酸雨的认识和了解
促进公众参与酸雨防治的行动
提高公众对酸雨科学研究的支持和关注
增强公众对酸雨危害的防范意识
酸雨的未来展望
酸雨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研发新型高效、低污染的脱硫脱硝技术
01
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酸雨防治的国际合作
技术共享:各国分享酸雨防治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酸雨问题
政策协调: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酸雨防治政策,加强政策协调和合作
资金支持:国际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酸雨防治工作
国际合作:各国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加强交流与合作
谢谢
酸雨的危害
3
2
4
1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酸雨对建筑物和文物造成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艺术价值。
影响农业和渔业:酸雨对农作物和鱼类造成危害,影响农业和渔业的生产和收入。
破坏生态系统:酸雨对土壤、水体和植被造成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危害人类健康:酸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02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减少酸雨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

酸雨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课(3篇)

酸雨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课(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 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环保实验,提出合理的环保建议。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关心社会热点问题。

-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 酸雨形成过程的微观机制。

-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出有效的环保建议。

三、教学准备1. 教师:- 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如PH试纸、酸碱指示剂、试管、滴管等)、实验报告模板。

- 相关视频资料、新闻报道等。

2. 学生:- 预习酸雨的相关知识,了解酸雨的危害。

- 准备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数据。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酸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提问:什么是酸雨?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有什么危害?(二)新课讲授1. 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 工业废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 燃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2. 讲解酸雨的危害:- 对植被的破坏- 对水体的污染- 对建筑物的腐蚀-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 讲解酸雨的防治措施:- 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推广清洁能源- 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三)实践活动1. 实验一: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不同种类的植物。

- 将植物分别浸泡在正常水和酸雨模拟液中。

-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2. 实验二: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

- 将建筑材料分别浸泡在正常水和酸雨模拟液中。

- 观察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酸雨 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

酸雨 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

酸雨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2. 掌握检测酸雨的方法;3. 了解减少酸雨产生的方法;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酸雨的定义、成因和危害;2. 酸雨的检测方法;3. 减少酸雨产生的方法;4. 环境保护与个人责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雨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危害1. 导入:引发学生对酸雨的兴趣,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酸雨的形象形式和危害。

2. 讲授:介绍酸雨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危害,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生活实例,使学生对酸雨有初步的了解。

3. 检测:给学生分发实验工具和测试纸,让学生自行收集降水样品,利用测试纸对降水样品进行酸碱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4. 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检测结果并总结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第二课时:酸雨的检测方法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到的酸雨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2. 讲授:介绍酸雨的检测方法,包括检测器具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3. 实践:指导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雨的检测,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酸雨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第三课时:减少酸雨产生的方法1. 复习:回顾酸雨的定义、成因和危害。

2. 讲授:介绍减少酸雨产生的方法,包括工业减排、车辆尾气治理、植树造林等方式。

3. 探究:分组讨论减少酸雨产生的方法,并设计小组展示。

4. 展示与交流:学生小组轮流展示并交流各自的减少酸雨产生方法。

第四课时:环境保护与个人责任1. 导入:呼吁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讨论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2. 讲授:介绍环境保护与个人责任的关系,强调每个人对环境保护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3. 反思:学生对自己的环保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反应速度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2024年《酸雨》标准教案胡嘉禾

2024年《酸雨》标准教案胡嘉禾

2024年《酸雨》标准教案胡嘉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科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大气污染”,详细内容为“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酸雨的基本概念,掌握酸雨的形成过程、危害及有效防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酸雨的定义,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2. 掌握酸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3. 学会防治酸雨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酸雨的危害、防治方法及环保意识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酸雨检测仪器。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酸雨污染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酸雨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1)讲解酸雨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2)分析酸雨对生态环境、建筑物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3)介绍我国酸雨分布情况及防治政策。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酸雨检测仪器,现场检测酸雨样品。

(2)分组讨论:如何有效防治酸雨?4. 例题讲解:(1)计算酸雨的pH值。

(2)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

5. 随堂练习:(2)简述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强调酸雨对环境、人类社会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2)列举三种防治酸雨的方法。

2. 答案:(1)酸雨形成原因:燃烧化石燃料、工业排放等。

危害:对生态环境、建筑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2)防治方法: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提高燃烧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环保立法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实践操作、例题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酸雨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收集酸雨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酸雨问题。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环保设施,了解防治酸雨的实际措施。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酸雨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雨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雨的教案教学内容: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教学目标:1. 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2. 能够分析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酸雨的形成原因。

2. 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2. 如何倡导保护环境的理念。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2. 实验用具及试剂;3. 教科书及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引入通过一个问题引入:你知道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吗?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了哪些危害?二、学习酸雨的形成原因1. 简要介绍大气污染的种类及主要来源。

2. 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及氧气在光照的作用下形成硫酸和硝酸,从而导致酸雨的产生。

3.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

三、探讨酸雨的危害1. 详细介绍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包括对土壤、湖泊、植物和建筑物的腐蚀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环保理念。

四、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2. 展望未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酸雨的调查报告,包括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以及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和行动计划。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环保知识。

《硝酸 酸雨及防治》高一必修二PPT课件(第5.2.3课时)

《硝酸  酸雨及防治》高一必修二PPT课件(第5.2.3课时)
3. 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硝酸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 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混合气体中NO的
体积为 ( A )
A.112 mL B.1 008 mL C.224 mL D.448 m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二. 化学性质
2. 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先在注射器中放入铜片,再吸入稀硝酸,并加热。 (2)在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铜片,加入少量浓硝酸。(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推 测反应的产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二. 化学性质
4HNO3 △ 2 H2O + 4 NO2 ↑ + O2 ↑ 或光照
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
硝酸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贮放在黑暗而
且温度较低的地方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HNO3
HNO3
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而变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二. 化学性质
实验
在浓硝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应该看到什么现象? 在浓硝酸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后微热,红色消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精品课件
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精品课件
课堂练习 1.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D )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酸 雨

酸 雨

酸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酸雨;
能描述酸雨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酸雨的成因,推论出一些有关酸雨的预防措施。

过程、方法和能力:从模拟实验观察所得的结果作出推论;
通过收集有关酸雨的信息,并就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

态度与价值观:在模拟酸雨的实验观察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通过认识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什么是酸雨。

酸雨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描述酸雨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类型
新知识传授课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展示法、实验交流法等。

五、教学过程。

第五章第二节第三课时酸雨危害及防治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

第五章第二节第三课时酸雨危害及防治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
1979年世界多国共同签署《远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 加强了对酸雨的预防和监测。
二、酸雨的定义
三、酸雨的成分
学习 四、酸雨的成因
探究
(1)硫酸型酸雨反应原理:
SO3
H2SO4
SO2
H2SO3
途径① 2SO2 + O2 催化剂 2SO3
SO3 + H2O === H2SO4
途径② SO2+H2O
H2SO3
2H2SO3 + O2 === 2H2SO4
6
(2)硝酸型酸雨反应3;O2===2NO2
3NO2+H2O===2HNO3+NO
• 随着工业的发展,酸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 问题。
• 1.说出检验某降雨样品是否为酸雨的方法? • 【提示】 测定样品的pH,若pH <5.6,则为酸
❖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 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 酸雨危害及防治
一、酸雨的发现
17世纪英国作家John Evelyn首次发现大理石被酸性大气 腐蚀的现象。
1852年英国化学家Robert Angus Smith在《空气和降雨: 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首次提出“酸雨”的概念。
八、酸雨的防治
①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SO2的排放; ②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③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九、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
雨。
• 2.酸雨久置后pH变小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 H2SO3为弱电解质,被氧化成强电
解质H2SO4,使溶液酸性增强。
六、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七、酸雨的危害
1.土壤酸化,会加速土壤中矿物质的流 失。 2.水质下降,对饮用水和水产养殖造成 安全隐患。 3.腐蚀材料,会腐蚀建筑材料、金属材 料。

酸雨教案精品

酸雨教案精品

阅读:酸雨的发现。

流:酸雨的形成原因。

阅读:重大的酸雨事模拟活动:探究酸雨观看图片、思考:酸
观看视频:火力发电观看视频:广西柳州组织观看酸雨形成的
两段视频,引导学生总结酸雨形成的原因: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当这些酸性气体上升并溶解于大气中的水蒸气, 使水蒸气呈酸性。

当下雨时,雨水就会呈现酸性。

板书: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溶解于箭头大气中的水蒸气
小结: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们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溶解在水蒸气中造成的。

所以,酸雨比普通的雨水酸性要强。

组织观看视频,了解酸雨的影响。

小结:酸雨的影响从河流到湖泊,从土壤到动植物,从腐蚀建筑物到破坏文物古迹,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板书:河流、湖泊、土壤、动植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提供视频,组织观看。

了解火力发电厂防治酸雨措施。

提供视频,组织观看和交流,倡导学生防治酸雨也可以从自身做起,在平时生活中节约用电,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乘坐公共交通,进行绿色出行等,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大学酸雨的教案

大学酸雨的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2. 酸雨的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 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的讲解。

2. 酸雨的防治措施的提出。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酸雨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酸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酸雨。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酸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解1. 酸雨的形成原因(1)教师展示酸雨的形成过程图,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

2. 酸雨的危害(1)教师讲解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如破坏植被、污染水源、腐蚀建筑物等。

(2)学生结合教材,了解酸雨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酸雨的防治措施。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酸雨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课堂活动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酸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图片所反映的酸雨危害。

三、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有效地防治酸雨?”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治酸雨的建议。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防治酸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保,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使学生了解到酸雨对环境的严重危害,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酸雨》教案

《酸雨》教案

酸雨教案教案:酸雨教学目标:1. 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2. 掌握酸雨的化学反应过程。

3. 了解酸雨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黑板。

2. 酸雨形成原因和危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酸雨化学反应过程的示意图。

4. 酸雨防治方法和措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酸雨的概念,询问学生对酸雨的了解程度。

2. 展示酸雨形成原因和危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酸雨的兴趣和关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解释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降落到地面时形成酸雨。

2. 介绍酸雨的危害:酸雨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腐蚀建筑物、污染水源、破坏植被和土壤,导致生物灭绝等。

三、化学反应过程(15分钟)1. 展示酸雨化学反应过程的示意图,解释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的过程。

2. 强调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

四、酸雨防治方法和措施(15分钟)1. 介绍酸雨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工业排放标准、加强车辆尾气治理等。

2. 展示酸雨防治方法和措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的情况。

五、小结与讨论(10分钟)1. 对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小结。

2.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酸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酸雨防治中?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酸雨的作文,包括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2. 提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思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酸雨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2.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清洁活动、植树造林等,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评估他们对酸雨的理解程度。

《酸雨》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酸雨》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酸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基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酸雨性质及危害,酸雨的形成过程及防治办法的学习。

从教育的目的来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普遍问题,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的水平。

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深入了解物质性质及变化的规律,渴望进行自主探究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看,之前学习的一些常见物质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举一反三;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看,初步具备利用现有物质进行探究对比试验,进而得出结论的能力,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的启发和引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设计思路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入话题“酸雨”,进而提出问题,酸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危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酸雨的性质及危害。

再通过两个实验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酸雨的形成过程提出防治酸雨的措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感受到学科穿插的魅力。

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流程图→→→→提出问题质及危害酸雨的形成措施创设情境探究酸雨的性模拟实验讨论预防拓展延伸酸化治理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总结出酸雨的性质及其对金属、建筑物、动植物的危害(2)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出酸雨的成因,通过对形成过程的分析总结出防治酸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察,总结酸雨的形成过程(2)通过对酸雨形成过程的分析,总结出防治酸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酸雨危害实验的探究让学生感知酸雨的危害(2)通过对酸雨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总结酸雨的防治措施继而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酸雨的性质、形成、危害及防治方法难点:酸雨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手段】1、实验探究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用品】试管、试剂瓶、“酸雨”、蒸馏水、镁条、花叶、碳酸钙、紫色石蕊试液、雨水样品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引入:黄山美景和受酸雨污染图片对比设问:1、酸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危害呢?2、酸雨有哪些性质呢?探究问题一:观看图片学生活动(预期)1、两瓶标着A、B的试剂,一瓶是水,一瓶是我们在讨论鉴别方案模拟条件下得到的“酸雨”,你能通过实验把它们进行试验鉴别出来吗?2、请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物品来探究酸雨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火山喷发释放的酸性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是中强酸,同浓度时酸性要比硫酸弱;达到饱和pH值也可以降到0以 下—但是,所需要的二氧化硫,相当于约40倍湖水的体积。二,即使溶液酸度非常高,在酸液腐蚀船体和金属扇叶时候,一方面与金属 反应消耗了酸,造成金属表面氢离子浓度下降,另一方面,释放出来的大量氢气也变成了一个保护层,此时的反应速度由氢离子从湖体 扩散到船表面的速度,以及氢气从船体表面飘出的速度决定。但一定不会像电影中展现的如此快速。三,船会沉吗?酸腐蚀金属的原理 很简单,无非是“金属置换了酸中的氢,金属变成金属离子,氢变成了氢气”。以铁来计算,假定船体被溶解掉一立方厘米的铁,那么 ,会产生多少体积的氢气呢?一立方厘米的铁约为8克,8克铁可以产生约0.3克的氢气,0.3克氢气的体积是3升多,差不多是一只普通 气球的大小。由于氢气的存在,船的周边应该有大量的气泡,可惜按照上个视频中来看,溶解速度并没有很快。补充一个细节,二氧化 硫和硫化氢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船上的人闻到这个气味的不可能如此淡定,至少要把鼻子捂住。
讨论: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是H2SO4,试推测二 氧化硫能否被氧气氧化?
2SO2+O2
+4
催化剂
2SO3
+6
还原性
1+1=?
思考:将SO2和氯气同时通入品红,漂白效果会 怎样? SO2+Cl2+2H2O=2HCl+H2SO4
SO2+Br2+2H2O = 2HBr+H2SO4 SO2+I2+2H2O=2HI+H2SO4 2Na2SO3+O2=2Na2SO4
5SO2+2KMnO4+2H2O=2MnSO4+K2SO4+2H2SO4
被氧化
400毫升葡萄酒中含有40毫克是“最高摄入量”
2)漂白剂
食品漂白剂的主力
按照标准添加不会有安全问题 !
2、主要来源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为什么要醒酒?如何醒?
3、性质
网友:直接用水浸泡一天左右, 换几次水就可以。当然用碱水更 好,在水中加点食用碱。
物理性质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 • 易溶于水( 1:40 ) (不能排水法收集) •密度大于空气(2.551g/L ) •
探究: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实验1:将SO2通入KMnO4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2:将SO2通入溴水,观察颜色变化。
褪色 -可用来检验或吸收SO2 具有还原性 探究: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被氧化的产物
实验:向通入SO2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观 察现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白色沉淀;不溶解
脱硫?
①CaCO
高温
.
3
CaO+SO2═CaSO32CaSO3+O2═CaSO4 Ca(OH)2+SO2═H2O+CaSO3 2NaOH+SO2═H2O+Na2SO3
思考:
视频
如何看待SO2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危害:形成酸雨;造成大气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 *用途:制造硫酸;漂白纸浆、草帽等; 杀菌、抗氧化、防腐 *不合理利用化学物质会危害人类, 合理利用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看问题 应一分为二
2SO2+O2
催化剂
2SO3
+6
形成途径:
途径一: SO +H O 2 2
H2SO3
途径二: 2SO +O 催化剂 2SO 3 2 2
SO3 + H2O = H2SO4 防治方法:
2H2SO3 + O2 = 2H2SO4
1、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3、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等 4、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5、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二氧化硫,葡萄酒不得不用吗?可以随意用?
一切的安全与危害是取决于“吃了多少”
1、用途
三、二氧化硫
1)防腐剂
•抗氧化剂的特点就是
杀死不甘寂寞的细菌
=范围、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安全!
4000年以前人类已经知道并应用熏蒸
自己容
易 。要保护葡萄酒 的抗氧化性,就需要加入更强大 的抗氧化剂来做“护花使者”。 •“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说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但 是,在葡萄酒工艺的发展进程中, 人们发现:原来二氧化硫可以单 枪匹马单搞定所有任务!这里添 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 (使用不方便)而是各种衍生物 如亚硫酸盐。 •各种干制蔬菜水果、坚果、蔬 菜汁、果汁、果酒中,都可以找 到它们的身影。
交流讨论
氯水与SO2等体积混合,漂白效果会翻倍吗?
漂白剂
原理
SO2 化合反应
暂时性,长时间 或加热可恢复
氯水
氧化漂白 永久漂白
效果
漂白某些有色物 漂白大多数有色 范围 质,不能使酸碱 物质,能漂白酸 碱指示剂 指示剂褪色 SO2+有色物质(部分)=无色物质(化合反应) 不稳定---容易分解恢复原来颜色 -可用品红检验SO2的存在
课后作业:
1. 到图书馆查资料或通过上网查找 ①空气中SO2的来源(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 ②目前酸雨的污染现状 ③防治酸雨的办法 结合自己的想法写一篇与酸雨有关的小论文 2.上网查阅资料,对SO2的性质做进一步 探究,除了我们上述讨论的性质外,SO2 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反思: 没有完成教学计划,剩余酸雨部分(学生自学) 实验成功,褪色显著,学生惊叹!石灰水没有变浑 浊(向学生求助-课题研究) 用途可以再快一点,报纸、白木耳可以省略 亚硫酸钠三勺购够了 漂白性与氯水一起比较着讲 漂白性加热实验一边让学生做,老师一边讲原理
灵魂
有必要为老祖母担心吗?
酸 性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与H2O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碱反应
化学性质
既氧化性 实验探究:课本P6 又还原性 漂白性
实验探究:课本P6
二氧化硫是攻受皆备啊,遇氧则还,遇还则氧
强氧化剂:H2O2、KMnO4、Cl2、Br2、I2
1997年上映的美国经典灾 难片《天崩地裂》讲述了 “火山爆发”背景下的故 事。众人在逃离的过程中, 需要划船渡湖。为了减轻 船体负重,赶在完全溶解 之前抵达对岸,老祖母跳 进严重酸化的湖水,趟着 及膝的湖水走到岸边,上 岸后,重伤的老祖母离开 了大家。
革命不彻底型
4、酸雨 ---pH值小于5.6的降水 主要成分: H2SO4和HNO3 主要成因: 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全球变暖猫头鹰变色
+4
在空气中的尘埃中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 河谷工作区。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 污染惨案 。工业 区一周内有63人死亡,上千人呼吸道发生 疾病。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 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 因为空气污染而 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 州的多诺拉小镇,全城14000人中有6000 人眼痛、喉咙痛、 头痛胸闷、呕吐、腹泻,20多人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