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角鱼的养殖技术 (摘要)
水产养殖方法塘角鱼

水产养殖方法塘角鱼# 水产养殖方法-塘角鱼## 引言塘角鱼(Tangjiaoyu)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以其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而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塘角鱼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址、池塘准备、饲料管理、病害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塘角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选址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是成功养殖塘角鱼的第一步。
首先,养殖场地应位于光照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
其次,要确保水质优良,PH值稳定在6.5-8之间,水温在18-28摄氏度之间。
最后,要注意周边环境,避免靠近污染源或者有工业废水排放的地方。
## 池塘准备在选定了合适的养殖场地后,接下来需要修建养殖池塘。
养殖池塘的设计应注重池底面积和深度的合理控制。
一般来说,塘角鱼喜欢栖息在靠近池塘底部的地方,因此池底面积的控制至关重要。
同时,池塘的深度应保持在1.5-2.5米之间,以便塘角鱼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
除此之外,水体的充换水也是关键因素。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同时,适量的投放养分物质,如有机肥料和化肥,可促进池塘中的水草生长,为塘角鱼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 增殖与喂养管理塘角鱼的增殖主要采用田螺、蚯蚓、鱼苗等为原料的人工饲料。
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投放量,避免过度喂养造成水体污染和鱼类生长不良。
此外,饲料的质量也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
可以选择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品牌,并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进行适量调整。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以将饲料分成几次进行投喂,确保鱼类能够吃饱,还能避免饲料浪费。
## 病害预防在养殖塘角鱼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养殖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预防病害的发生:1.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避免水体污染。
2. 确保鱼类的生长环境良好,维持适宜的温度、PH值等参数。
3. 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配合养鱼专用的抗病饲料,增强鱼类的抵抗力。
本地塘角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养殖 水源 应符 合 G 10 定 。 B 16 7规
1 - 土质 3
性广 、 抗病力强 、 耐低氧 、 适应性强 、 营养价值高 、 味 道鲜美 、 骨剃 少 、 有 滋 补 、 具 医治 小 儿 疳 积 等优 点 ,
深 受群 众喜 爱 , 市场 需求 量 大 , 价格 较 贵 , 目前市 场
/ 尾 售 2 0万尾 。 入 1 . 元 。其余 3 6 收 1 7万 0万尾 池
塘继 续 饲 养 。至 2 1 0 0年 3月 1 0日} 池 , 收 获 规 } 共 - 格 2 0g 尾 的 春 片 鱼 种 54万 k ,以 l 0 / . g 0元 /g k
的浪 费及对 水质 的污 染 。在养殖 过程 中还 要保 持塘 内外 的 环境 卫 生 , 外 , 及 时 清 除岸 边 的 杂 草 及 塘 要
每年增产 3 万 t增收超过 3 亿元 , . 5 , . 5 成为农 ( ) 渔 民致 富的新 品种 。 汀 苏 省宿迁 市 黄金 鲫 的养殖 户 唐 罔强 ,0 9年 20
m现 异 常 , 池水 是 否有 缺 氧现 象 , 无 浮头 前兆 , 有 水 质有 无 变 化 , 水 水 位 的高 低 , 要 检 查 鱼群 的吃 池 还
该 品 种每 养殖 一 亿 尾 ,仅 就纯 生 K增 重一 项 计算 ,
食情况 , 根据 吃 食 情 况 及 时 增 减 投 饵 量 , 免 饲 料 避
主 要 有 江河 、 流 、 泊 、 库 、 水 、 下 水 溪 湖 水 泉 地
t I z l'c l ̄ l ● 量 1 /l/ :i  ̄7 / t “, H , ■ 一 ■, , , ■ ,1 ● ‘l , ■ l一・ 0 ■ # , || ,
以保 水性 良好 ,渗 透 性差 的 黏 土 或 沙壤 土 为
塘角鱼养多少个月,附养殖方法

塘角鱼养多少个月,附养殖方法塘角鱼饲养4-5个月,体重可以达到0.5kg左右,饲养一年左右,体重可以达到1.2-2kg。
池塘处理: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施加肥料进行水质培育。
鱼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5-3万尾。
喂食:每日的喂食量为塘角鱼体重的2-6%,分成2-3次进行投喂。
一、塘角鱼养多少个月1、塘角鱼每日的进食量比较大(每日进食量可以达到自身体重的5-8%,最大日食量可达体重的15%以上),而且其不喜运动,所以增重速度相对较快,饲养4-5个月,体重可以达到0.5kg左右,饲养一年左右,体重可以达到1.2-2kg。
2、培育鱼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鱼苗的培养,一个是鱼种的培养。
其中将刚孵化的小鱼培育到体长为2-3cm的鱼苗,需要花费15-20天;将体长2-3cm的鱼苗培育到体长为5-10cm的大规格鱼种,需要花费10-20天,总计需要35-40天左右。
二、塘角鱼的养殖方法1、池塘处理:水深1.2-1.8m左右,池塘四周需要使用水泥将其夯实,在放养鱼苗前1个月左右,每亩水塘使用100-150kg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晾晒几天放水50-70cm,等到pH不超过9,或者是毒性消失后再放苗。
另外最好是在放苗前进行水质培养,一般每亩水塘施加30kg的花生麸,1.5kg的氨基酸肥水素,250ml的肥水益生素,培育水质7-10天后放苗。
2、鱼苗放养:每亩池塘放养2.5-3万的鱼苗(鱼苗体长10cm以上),在放养前,使用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苗1分钟左右进行消毒。
放养时,将装有鱼苗的容器浮于池塘水体中,待两者的水温接近再放养,一般温差不能超过3°C。
3、喂食:在喂食前先对塘角鱼进行驯化,发出声响后,再投喂饲料,反复多次直到塘角鱼形成条件反射。
每日的喂食量为塘角鱼体重的2-6%,分成2-3次进行投喂。
4、水质:夏秋季节每隔3-5天换水5-10cm,每隔10天,每亩池塘施加100kg的腐熟有机肥,让水色保持绿豆青色,可见度在25-30cm 左右。
塘角鱼养殖技术

塘角鱼养殖技术概述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塘边、角落等限定空间进行鱼类养殖的方法。
这种养殖方式适合于资源有限、场地狭小的养殖场,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高效的养殖。
本文将介绍塘角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鱼种在进行塘角鱼养殖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鱼种。
根据塘角的空间限制,选择体型适中、适应性强的鱼种。
常用的鱼种有鲫鱼、鳜鱼、青鱼等。
这些鱼种体型适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适合在有限空间中进行养殖。
准备养殖场地选择合适的塘角作为养殖场地,确保场地具备适宜的水质条件和光照条件。
养殖场地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水质应清澈,富含养分,保证鱼类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筑堤围塘在塘角的周边筑堤围塘,将塘角区域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以保证鱼类养殖的安全和稳定。
围塘材料可以选择土石混合或水泥预制板材等材料,确保围塘结构坚固耐用。
围塘的高度应根据水位情况合理设置,既要保证围塘内的水位稳定,又要避免外部水体的进入。
准备养殖设备在塘角鱼养殖中,合理的养殖设备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常用的养殖设备有网箱、养殖网、饲料投放器等。
网箱可以用来分隔不同尺寸的鱼类,便于管理和观察。
养殖网能够有效防止鱼类逃逸,防止捕食者入侵。
饲料投放器能够自动投放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养殖操作要点饲料投放塘角鱼养殖中,饲料的合理投放非常重要。
饲料应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选择,充分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
饲料投放应均匀,避免过量和不足。
同时,定期检查鱼类的饲料摄入情况,根据情况调整饲喂量。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养殖环境是保持水质和鱼类健康的关键。
应定期清除废弃物、浮萍和杂草等,保持水体的清洁。
清理工作应注意不要对鱼类造成伤害,可以使用抽水机等设备进行清理。
疾病防治定期对鱼类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鱼类疾病有白点病、溃疡病等,可以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预防疾病方面,注意水质管理和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洁非常重要。
塘角鱼养殖技术

塘角鱼养殖技术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方式,是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开展的养殖业。
下文将从塘角鱼的生态习性、养殖场建设、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探讨塘角鱼养殖技术。
一、塘角鱼的生态习性塘角鱼是一种淡水鱼类,适宜生长温度为22℃-30℃,pH值为6.5-8.5,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水质的控制,保持水体清洁,避免过度密度养殖,以免影响鱼的生长发育。
二、养殖场建设在养殖场建设中,应选择水流量大、水质好的地方。
养殖池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计划和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应采用大型养殖池,以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池的底部应铺设防渗膜,防止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此外,还应设置进水口、排水口、过滤器等设施,以保证水体的循环和净化。
三、饲料管理塘角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鱼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周期来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鱼的营养需求。
饲料的投喂量要逐渐增加,避免鱼的过度饱食和浪费饲料。
此外,还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饲料,以免影响鱼的健康。
四、疾病防治在养殖过程中,鱼类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
对于常见的鱼类疾病,如白点病、细菌性病毒病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有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投喂饲料、增强鱼的体质等。
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生物治疗两种,应根据疾病的类型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水质、饲料、疾病等因素的工作。
只有在科学管理和精心操作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因此,在塘角鱼养殖过程中,应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为提高养殖效益不断探索创新。
本地塘角鱼养殖技术

442019-4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
五、利润分析以10亩塘计算,10个网箱可养草鱼1万尾、鲢鱼和鳙鱼5000尾、团头鲂5000尾,收获草鱼每尾3.5kg左右、鲢鱼和鳙鱼每尾1.5kg左右、团头鲂每尾0.5kg左右,正常情况下成活率85%。
可收获草鱼29750kg、鲢鱼和鳙鱼6375kg、团头鲂2125kg,根据当地市场价格,草鱼每公斤14元、鲢鱼和鳙鱼每公斤8元、团头鲂每公斤20元。
10亩塘毛收入为510000元。
成本如下:网箱成本10万元左右;草鱼苗种8.75万元、鲢鱼和鳙鱼3万元、团头鲂1万元;饲料和人工成本15万元左右;其它(渔药、增氧机、电费等)6万元。
这样10亩鱼塘的利润就在7万元左右,充分体现了“一亩塘十亩田”的价值。
(通联:236600,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蔡庙畜牧站)本地塘角鱼,学名胡子鲶,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淡水野生鱼类,经济价值较高,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滋补食品。
一、塘角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选择及来源选好亲鱼是人工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应选择肥壮,凶猛,无伤、成熟的个体作为亲鱼。
亲鱼的来源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养鱼塘中培育选取,二是从捕捉或收购的野生塘角鱼中选取。
2.雌雄鉴别雌鱼:腹部大而松软,卵巢轮角明显,生殖孔突出部分比较短钝,呈半粒大米状,周围红肿,轻挤腹部,有卵粒溢出。
雄鱼:腹部平坦,体形瘦长,生殖孔突出部分较细长,呈长米粒状,末端明显浮离,可以轻易拨动,生殖孔周国不红肿,一搬挤不出精液。
3.人工催产适用于塘角鱼的催产素有鱼脑下垂体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配合使用,以0.7%的生理盐水配成注射液注射,单独使用激素,每公斤雌鱼的用量为4000~6000国际单位,单独使用鲤鱼垂体,每公斤雌鱼用量为4~6粒,雄鱼的用量为雌鱼的一半。
如将垂体和激素配合使用,可各取一半。
实践证明,用垂体催产比用激素催产的效果好,垂体和激素配合使用又比单独使用垂体的效果好,另外,使用的剂量还要根据亲鱼的成熟度而有所增减,可以一次注射完毕,也可以分两次注射,两次时间间隔为6~8小时,每次每尾亲鱼注入的液量为0.5~1mL,不宜超过1mL,注射的部位可取背鳍基部以后1cm的侧面肌肉,也可取胸鳍基底。
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

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一)塘角鱼是一种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淡水鱼类,广受人们喜爱。
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在普及,因为它们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率高,且易于饲养。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的若干方面。
首先,塘角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埃及塘角鱼对水温适宜范围要求较低,尽管它们能够忍受较高的水温,但在高温下生长速度会减慢。
此外,水质的清澈度也对塘角鱼的生长产生影响。
因此,要保持水池的清洁,定期更换水源,控制水质的PH值,确保塘角鱼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其次,塘角鱼的饲养技术也需要注意。
首先,饲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埃及塘角鱼养殖中,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高塘角鱼的生长速度和肉质的质量。
同时,合理的饲养密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鱼类过于拥挤,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适当的饲养密度能够保证鱼类之间的空间充足,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最后,注意塘角鱼的疾病防控。
在饲养过程中,塘角鱼可能会受到某些疾病的侵害,如病毒感染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养殖者需要对塘角鱼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观察,发现疾病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另外,保持水质的清洁度和良好的环境卫生对预防疾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非常适合于养殖者。
它们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率高,并且易于饲养。
通过合理的水质管理、科学的饲养和疾病防控,塘角鱼的养殖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
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二)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的一些方面,接下来将继续讨论该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首先,塘角鱼的繁殖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环节。
在埃及塘角鱼的繁殖中,适宜的繁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促进塘角鱼的繁殖,养殖者可以提供合适的繁殖体温和光照条件。
此外,合理的繁殖密度和觅食空间也有助于塘角鱼自然繁殖。
在选择繁殖鱼时,应注意选择健康、体型好的鱼类,并保证适当的性别比例。
塘角鱼的人工繁养技术

塘角鱼的人工繁养技术塘角鱼,系热带、亚热带鱼类,广布于我国南方各地,既是营养丰富的消费品,又是具药用价值的滋补品;既能在国内畅销,又能出口创汇。
因而市场潜力大,是农(渔)民致富的有效养殖对象。
为此,现将塘角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简介如下。
一、塘角鱼的形态与习性塘角鱼,学名胡子鲶,也叫唐虱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胡子鲶科。
体长一般20厘米以上,体重150~250克,最大约500克。
塘角鱼原系野生鱼类,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
性喜成群,贪食,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
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
人工饲养后,亦能在白天摄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饲料。
塘角鱼适应能力强,可在小水体和低溶氧的环境中成长,且病害较少,饲料来源广,容易养殖,成本较低,适宜于农家庭院小水面养殖推广。
二、塘角鱼的亲鱼培育农家养殖塘角鱼最好自繁、自育、自养。
亲鱼的培育,是搞好人工繁殖的首要工作。
1.池塘条件。
亲鱼池面积一般为35~350平方米,水深1.0~1.5米,池底不必铺水泥,但须向排水处倾斜,以便清池时能将池水全部排出。
可在池角或池壁作数个涵洞,或在池中沉设土管或塑料胶管,以利排水捕捉。
池塘种植一半水面的水浮莲、浮萍等,以防盛夏水温过高并使水中保持适当暗度,安静塘角鱼的生活环境。
2.亲鱼选择。
塘角鱼雌鱼成熟期一般为1年,雄鱼1.5年。
因此宜选择1.5~2.0龄、体型较大、体质健壮、体重200克左右、无伤无病的亲鱼。
有条件的最好雌雄分开培育,在产卵前3~4个月置于亲鱼池饲养。
3.放养与管理。
亲鱼放养密度一般为50尾左右/平方米。
投喂小杂鱼虾,鸡鸭、鱼等动物内脏,以及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等。
动物性饲料绞碎后混合植物性饲料与维他E、矿物微量元素等揉成团状投喂。
日投饲量视水质、气候的变化而不同,一般为池鱼体重的3%~5%,但水质恶化或水温降低时必须减少或停止。
三、塘角鱼的人工繁殖1.雌雄鉴别。
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

埃及塘角鱼养殖技术埃及塘角鱼(Nile tilapia)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淡水鱼类,其肉质鲜美丰满,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
埃及塘角鱼的养殖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性的科学,本文将对埃及塘角鱼的养殖技术进行介绍。
一、水质管理1.保持水体清洁。
定期清理水池底部和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群落是保持水体清洁的有效手段。
2.合理用药。
在疾病发生时及时使用药物,避免药物过量使用造成水体污染。
3.防止污染源的入侵。
水体周围的环境和其他污染源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在选址时应考虑周围环境是否干净。
4.保持适宜水温。
埃及塘角鱼的理想水温为27-30度,它的适应性很强,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鱼的健康。
二、养殖方法1.塘口a.塘口的选择。
塘口宜广不宜深,面积太小、太深的塘口埃及塘角鱼生长速度较慢,而且易生病。
在塘口结构和管理方面,应尽可能选择自然池塘,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b.建筑和维修。
对于有些坡度较大的山坡地,要很好地进行梯田修建,以保证平面度。
对于园区的河流塘口等,要勤修补补漏。
a.种苗放养。
将7-15 克的埃及塘角鱼苗放入水中进行养殖,每亩放养数不应超过10 万条,以避免竞争导致的肥大现象。
b.渐进放养。
放养的时间和数量应根据鱼苗的健康情况和塘口的营养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3.饲料管理a.储存。
饲料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避免暴晒、露天储存和高温等情况,防止变质。
b.种类。
埃及塘角鱼的食性广泛,对于不同生长阶段获得比例适当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促进生长。
饲喂时应选择营养全面、质量稳定的饲料。
c.投喂量。
一般建议每日喂3-4次,每次喂1-2%的体重。
4.病害防治a.关注鱼的行为。
将不同耐受性的鱼放在同一塘口,并时刻监控。
b.加强水质管理。
合理管理水质使水质处于良好的状态。
c.注意消毒。
消毒可以对水体进行净化,对埃及塘角鱼的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以上就是埃及塘角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对于这些技术掌握的越好,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塘口的生长和饲养质量,同时也能保证养殖效益高。
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技术1. 引言塘角鱼,又称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
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以及易于养殖的特点,塘角鱼的池塘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从选址、池塘建设、投放种鱼、饲料管理等方面进行解析。
2. 选址塘角鱼的池塘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
以下是选址时需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 土壤: 选用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能够提供养分供塘角鱼生长。
- 水源: 制定充足的水供应计划,并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
- 日照: 选择有丰富阳光的地方,确保塘角鱼能获得足够的光照。
- 排水: 确保池塘周围有排水设施,以防止水池过满。
3. 池塘建设成功的塘角鱼养殖离不开合理的池塘建设。
以下是池塘建设的几个要点: - 池塘形状: 选择适合塘角鱼养殖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形状。
- 池塘深度: 塘角鱼适宜生活在较深的水域,一般池塘深度应保持在1.5-2米左右。
- 池塘面积: 根据预期的养殖规模和密度,合理规划池塘面积,确保充足的生长空间。
- 池塘防漏: 在池塘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池塘渗漏,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4. 投放种鱼在池塘建设完成后,需要投放塘角鱼种苗。
以下是投放种鱼的一些关键要点: - 种苗选择: 选择健康、活动力强的种鱼苗种植,以确保养殖的成功率。
- 种鱼数量: 根据池塘面积和养殖密度,合理决定种鱼数量,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鱼类生长。
- 种鱼时间: 投放种鱼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春季,水温适宜鱼类生长。
确保水质适宜,以免对种鱼造成伤害。
5. 饲料管理塘角鱼的适宜饲料管理对于养殖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饲料管理要点: - 饲料选择: 根据塘角鱼的特性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类型,如浮游饲料、颗粒饲料等。
- 饲料投喂: 塘角鱼饲料投喂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充足。
- 观察饲料摄取: 定期观察塘角鱼对饲料的摄取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鱼池养塘角鱼的方法和技巧

鱼池养塘角鱼的方法和技巧养塘角鱼的方法和技巧如下:1. 挑选适合养塘角鱼的水域:选择具有良好水质和充分氧气的水域,避免有毒物质和污染物的存在。
水域的深度也要适中,一般建议在2-4米之间。
2. 准备养殖设施:建立一个合适大小的鱼池或者养殖池塘,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塘角鱼自由游动。
养殖池的底部应该是软泥质地或草窝,以提供鱼类足够的食物来源。
3. 选购健康的鱼种:选择来自可靠供应商的健康鱼种。
鱼体应该有光泽且没有病害,鱼鳞应该完整无损。
4. 提供适当的饲料:塘角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提供多种饲料,如鱼饵、蚯蚓和昆虫。
另外,可以添加一些饲料颗粒或生饵,以补充饲料需求。
5. 控制饲养密度: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能力,控制饲养的塘角鱼数量。
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疾病的传播。
6. 定期清理池塘:定期清理鱼池和池塘的杂物和污染物,保持良好的水质。
鱼池中的水也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水质新鲜。
7. 控制水温和pH值:塘角鱼对水温和pH值有一定要求,通常适宜的水温范围是20-28摄氏度,pH值在6.5-8.0之间。
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设备来调节水温,同时使用鱼塘调节剂来维持合适的pH值。
8. 防止鱼类疾病: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使用防病治疗剂和疫苗来预防和治疗可能的疾病。
9. 增加觅食空间:在鱼池或池塘中设置合适的觅食装置,如石头、木材或水生植物,以提供鱼类额外的觅食空间。
10. 定期检查鱼类的生长情况和养殖效益,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养塘角鱼需要合适的养殖水域、适量的饲料、定期的清理和维护以及适宜的水温和pH值等条件,同时还需要重视鱼类的健康和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鱼池养塘角鱼的方法与技巧

鱼池养塘角鱼的方法与技巧养塘角鱼是一项特殊的养殖活动,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保证角鱼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养塘角鱼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在选择塘口时,应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地势平缓的地段。
最好是能够形成闭塘的水源,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水体的流动,减少角鱼的流失。
当然,选择塘口时也要考虑到方便管理和通风换气等因素。
其次,在造塘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地面平整和排水工作。
塘口的周围应清除杂草,避免杂草进入水中影响角鱼的生长。
可以通过修建堤坝、开凿渠道等方式,确保塘口有足够的深度和水量。
对于塘水的管理,需要保持塘水的清洁。
可以通过增加水草和其他生物来保持塘水的稳定性,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物。
另外,可以适当投放养殖废弃物,如石灰粉、稻草等,促进藻类的繁殖,提高水质。
但是要控制投放量,避免水体过于富营养而导致绿水或藻类过度生长。
在角鱼的养殖过程中,应根据鱼群的密度和塘口的面积,适当投放饲料。
一般每天投喂2-3次,每次喂饲的饲料量要适量,饲料应均匀分布在整个塘口,避免鱼类之间产生争食现象。
饲料的种类可以有多种选择,如鱼饲料、虾饲料、蚯蚓等,可以根据角鱼的口感和营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饲料。
角鱼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水质和鱼体情况。
水质检测可以通过采样检测水体的溶解氧、PH值、温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鱼体情况的检查主要包括观察鱼类的生长状态、行动是否正常、是否有疾病表现等。
如果发现鱼类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饲料量、更换饲料、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等。
为了提高角鱼的产量,可以适当进行淘汰和补种。
淘汰即将生长较慢或存在健康问题的鱼类予以捕捞或移出塘口,以减少饲养密度并提高塘口的育种效益。
在淘汰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补种,保持鱼群的稳定和增加产量。
此外,合理的养殖管理也是成功养殖角鱼的关键。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塘口,保持固体废弃物的清除,防止积聚污染水体。
塘角鱼养殖技术

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养殖方法,主要用于养殖塘角鱼(学名:Pangasius hypophthalmus),也称为巴沙鱼或鳄尾鱼。
以下是塘角鱼养殖技术的一般概述:
池塘准备:选择合适的水源和池塘,并进行清理和修整。
确保池塘的水质良好,充足的水量和适宜的水质参数,如pH值、温度等。
塘角鱼苗的选种和投放:选择健康、活跃的塘角鱼苗,注意苗鱼的品质和来源。
根据塘角鱼的生长特性和饲养要求,适当控制投放密度。
饲料和喂养管理:根据塘角鱼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并按照合理的喂养计划和喂养量进行喂养管理。
注意饲料的质量、种类和投喂方式。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和调节池塘水质,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
注意氧气供应、水温调控、水体循环等方面的管理,防止水质污染和疾病传播。
疾病防控:定期巡查塘角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注意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预防,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风险。
定期清理和维护:定期清理池塘,清除污泥和底部积物,保持池塘的清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维护养殖设施,修复损坏部分。
以上是塘角鱼养殖技术的一般步骤和管理要点。
具体的养殖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养殖规模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要关注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塘角鱼高密度养殖管理技术

塘角鱼高密度养殖管理技术以塘角鱼高密度养殖管理技术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管理塘角鱼的高密度养殖。
高密度养殖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内提高养殖效益的方法,但也需要合理的管理措施来确保鱼类的健康和生长。
合理规划养殖场的布局是高密度养殖的基础。
养殖场的大小、塘口的数量和大小都需要根据塘角鱼的生长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同时,要确保养殖场的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并且具备排水系统,以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循环。
饲料管理是高密度养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饲料投喂量和投喂频率能够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生长。
根据塘角鱼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科学配制饲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要定期清理饲料残渣,避免水质污染和饲料浪费。
第三,水质管理是高密度养殖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如果发现水质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增氧、换水等,以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疾病防控也是高密度养殖中的重要任务。
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病征出现。
一旦发现疾病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定期监测和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是高密度养殖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记录鱼类的生长情况、饲料投喂量、水质参数等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这些数据也为后续的养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依据。
以塘角鱼高密度养殖管理技术为标题,本文介绍了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科学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控和数据监测等关键管理技术。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塘角鱼的养殖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对塘角鱼高密度养殖管理技术的了解有所帮助。
塘角鱼养殖技术

塘角鱼养殖技术
塘角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也是比较适合养殖的一种鱼类。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塘角鱼养殖技术。
一、选址
在选择养殖场址时,应注意选择水质清澈、水流稳定、水深适中的池塘或河流。
二、池塘建设
建造塘池时,应选择地势平缓、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场地。
池塘的深度一般为1.5-2米左右,水面积以每亩3000-5000平方米为宜。
三、水质管理
塘角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不好容易引发疾病。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加强饲料管理以及投喂适量的鱼药等。
四、饲料管理
塘角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可食用细小浮游生物、植物碎屑、藻类、浮游动物等。
在养殖过程中,应投喂适量的人工饲料,饲料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塘角鱼的生长状态和季节进行调整。
五、疾病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塘角鱼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病
情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加强清洁管理、使用药物治疗等。
六、收获管理
一般来说,塘角鱼的养殖周期为6-8个月。
当塘角鱼达到适宜的收获体重时,应及时进行收获。
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造成塘口的污染和鱼的损伤。
塘角鱼养殖技术需要注意多个方面,如选址、池塘建设、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治和收获管理等。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才能保证塘角鱼养殖的顺利进行和高产高效。
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推荐阅读]
![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推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7c9dd0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8.png)
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推荐阅读]第一篇: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塘角鱼人工养殖技术养殖塘角鱼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的特点,而且塘角鱼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
现将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
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
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
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管、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
高密度精养池塘还应安装增氧设备。
二.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0.067公顷用量为50--7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
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入畜禽粪便,每0.067公顷用量为200--300公斤。
三.养殖模式塘角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在低氧水体里正常生活,因此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
投放的鱼种个体适宜在6.5厘米以上,以避免种内残杀。
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同批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
第二篇:大雁人工养殖技术•••大雁人工养殖技术中国农业网:2004-04-05 信息来源:[打印] [关闭] [查看评论] [进行讨论] [专家答疑]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朋友] [发布类似信息] [繁體中文]•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雪雁等的总称,属大型候鸟,是我国重要的水禽之一,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大雁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富含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具有极高的滋补保健功效,是传统的上等野味珍品。
其羽绒轻软,保暖性好,可作服装、被褥等的填充材料,较硬的羽毛可制成扇子等工艺品。
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郑德师
【期刊名称】《农村新技术》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塘角鱼,又称本地胡子鲶。
养殖塘角鱼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的特点,而且塘角鱼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
现将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郑德师
【作者单位】海南通什农业学校57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28
【相关文献】
1.稻田综合种养塘角鱼篇 [J], 卢坤明
2.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J], 郑德师
3.黄(鱼桑)鱼的生物学及池塘养殖技术 [J], 王永莉;蒋吉生;王义民;杨丽欣;房英春
4.养殖塘角鱼 10年收入12万元——岑溪市糯垌镇新田村林军贤养殖塘角鱼纪述[J], 黎进生
5.本地塘角鱼几种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J], 陈静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塘角鱼的养殖技术

(1)科学投饵 投饵初期要首先驯化其摄食习惯,方法是在投料前先用石块或铁器敲击塘堤发出声响,然后缓慢少量投喂饲料,反复多次直至鱼形成听到声响便来摄食的条件反射,这样有利于提高摄食率和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和生产成本。日常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实践证明,忽视“四定”容易导致鱼撮食不足,患病率升高,特别是肠炎病的发生绝大部分是因为投饵不当或饵科质量问题引起的。日投喂量(干重)占塘角鱼总重的2,~6,,分2~3次投喂,在苗种阶段投饲率应达6,,以后随鱼生长远渐降至2,,后期可用部分豆粕、米糠、熟红茄等代替全价配合饲料。由于塘角鱼较贪食,不宜喂得太饱,一般控制在20~30min吃完,达到七八成饱就可以了。
6(鱼种放养:本地塘角色的放养密度一般为1~3万尾/667m2,放养密度过大首先容易诱发疾病致死,直接影响成活率;其次会导致摄食不均,出现大小差异,影响产量和效益;三是到了养殖中期往往超过了池塘的生产能力,塘角鱼只吃不长,养殖周期大大延长;四是养殖投资过大,风险增加。因此,池塘养殖本地塘角鱼要严格控制放养密度,放苗时要选择体质健壮,体形较长,无病无伤且大小均匀的鱼种,一次性投足,避免同一池塘养两批鱼,放养时注意温差不超过3?,放养规格3~7cm/尾,放养的苗种规格越大,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成活率越高,每667m2可搭配100g以上鲢、鳙鱼(俗称鳔、鲈鱼)100尾。在我县放苗时间多数在3月底至10月中旬。
(2)防逃及敌害 本地塘角鱼有逆水逃逸性,在下雨或池塘有新水注入时极易逆水外逃。生产实践中曾发现进水口离水面1m多高都有逃鱼现象,因此,进水口最好用水管伸至塘中1m以外,池塘水位也不要过高,多雨季节尤其要注意,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池塘四周设置拦网,网高50cm以上,一方面防止逃鱼,另一方面防止蛇、蛙、水老鼠等敌害入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池塘设施:养殖本地塘角色的池塘一般应围养有水葫芦或搭建遮荫棚,其面积约有3~5m2即可。此外,因本地塘角鱼性喜阴暗,故应在塘中放置瓦筒、竹筒或用石棉瓦(距塘底20cm)搭几个鱼洞供塘角鱼栖息和遮荫,但不要把竹枝、松树叉等物(有的人为防盗而设)丢入塘中,以免影响鱼的正常活动。
4.清塘消毒:在苗种下塘前,干塘或留水10cm,然后用75kg/667m2生石灰兑水泼洒,一定要全塘泼洒均匀,连池塘四壁都要泼洒到。消毒后最好能晒塘几天,然后才回水50~70cm,回水7~10d后经测定pH≤9或经试水证明毒性消失后才能放苗。
7.日常管理:
(1)科学投饵 投饵初期要首先驯化其摄食习惯,方法是在投料前先用石块或铁器敲击塘堤发出声响,然后缓慢少量投喂饲料,反复多次直至鱼形成听到声响便来摄食的条件反射,这样有利于提高摄食率和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和生产成本。日常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实践证明,忽视“四定”容易导致鱼撮食不足,患病率升高,特别是肠炎病的发生绝大部分是因为投饵不当或饵科质量问题引起的。日投喂量(干重)占塘角鱼总重的2%~6%,分2~3次投喂,在苗种阶段投饲率应达6%,以后随鱼生长远渐降至2%,后期可用部分豆粕、米糠、熟红茄等代替全价配合饲料。由于塘角鱼较贪食,不宜喂得太饱,一般控制在20~30min吃完,达到七八成饱就可以了。
(4)施肥注水:饲养
本地塘角鱼的池塘,由于经常投喂动物性饲
料,塘中易滋长蓝绿藻类,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注水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一般随鱼的生长逐渐将水深加至1.2~1.5m,越冬鱼池水深必须达到1.5m以上才安全,否则当水温降至7℃以下塘角鱼会被冻死。夏秋季节每隔3~5d换水5~10cm,每隔10d施禽畜粪肥100kg/667m2,使水色保持绿豆青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30cm。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本文系机器自动搜索,三农搜索网仅显示摘要。
近年来,由于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加及外销渠道的畅通,本地塘角色的养殖在我县渐成规模,养殖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了推动本地塘角鱼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我站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总结了大量成功养殖户的技术经验,目前正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养殖。现就本地塘角鱼的养殖技术作简单介绍,以指导广大养殖户科学养鱼,共同发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3)大小鱼分类:尽管放苗时规格一致,但在养殖一段时间后往往出现大小鱼差异较大的情况,到出塘时,小的甚至只有25g或更小,无法上市。这主要是因为塘角鱼摄食不均匀,强壮的抢得多,生长较快,瘦弱的抢得少甚至吃不上,生长慢,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鱼患病之后更为明显,这样会影响养鱼的效益。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途径:一是每月进行一次分塘,按大小鱼分池放养,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在食场旁边另设一个可限制大鱼抢食的围栏,方法是首先根据塘角鱼的大小比例,用竹蔑编成适当间隔的围栏围住,使较小的鱼能自由出入吃食,以后随鱼的生长逐渐加大围栏间隔,这一方法在生产中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8.鱼病防治:野生塘角鱼几乎不发病,但人工养殖由于密度较高,受鱼本身的排泄物影响以及鱼因抢食,撕咬受伤而诱发疾病。养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每15d泼洒1次生石灰水,用量为15kg/667m2,同时连续2d投喂土霉素或环丙沙星药饵,每千克饲料添加药物2~3g。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对症下药。如果是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可用灭虫王、敌百虫、毒虫2号等药物兑水全池泼洒;如果是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可用鱼能生、鱼菌杀星、鱼必康、出血平等药物投喂,必要时还可使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双铵碘等外消毒剂兑水全池泼洒。用药要严格按照说明和有关规定,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更不能使用农业部最近公布的食品动物禁用药物和添加剂,用药通常耍持续2~3d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不要迷信包治百病的“特效药”。
5.培育水质:在苗种下塘前如果能先培肥塘水,大量繁殖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类浮游生物,则苗种下塘后适口活饵充足,开口吃食快,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可降低成本,方法是在清塘消毒后2~3d施放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的禽畜粪肥300~400kg/667m2,然后蓄水。通常施肥回水后7d,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殖达到高峰期,此时为投放苗种的最佳时间,以后只需每隔5d追肥100kg/667m2就可以连续给鱼类提供鲜活饵料,直至鱼长至手指般粗细,期间(约25~30d)可以不投料或只投少量配合饲料。
1.本地塘角鱼的生活习性:生存温度7℃~38℃,最适生长温度20℃~33℃,杂食性,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耐低氧、喜阴暗、合群穴居,有较强的逆水上逃习性,野生者体色较黄,两侧有斑点,人工养殖者体色较淡,多呈灰黑色。
2.池塘条件:养殖本地塘角鱼的池塘面积一般在333~1333m2,水深1.2~1.8m,池塘周围要用砖石砌筑牢固,并用水泥砂浆抹面以防渗漏,在池塘对角位置分别设置进排水口,并设置拦鱼栅,进水口最好用水管延伸至离岸1m以外的塘中。
(2)防逃及敌害 本地塘角鱼有逆水逃逸性,在下雨或池塘有新水注入时极易逆水外逃。生产实践中曾发现进水口离水面1m多高都有逃鱼现象,因此,进水口最好用水管伸至塘中1m以外,池塘水位也不要过高,多雨季节尤其要注意,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池塘四周设置拦网,网高50cm以上,一方面防止逃鱼,另一方面防止蛇、蛙、水老鼠等敌害入侵。
6.鱼种放养:本地塘角色的放养密度一般为1~3万尾/667m2,放养密度过大首先容易诱发疾病致死,直接影响成活率;其次会导致摄食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均,出现大小差异
,影响产量和效益;三是到了养殖中期往往超过了池塘的生产能力,塘角鱼只吃不长,养殖周期大大延长;四是养殖投资过大,风险增加。因此,池塘养殖本地塘角鱼要严格控制放养密度,放苗时要选择体质健壮,体形较长,无病无伤且大小均匀的鱼种,一次性投足,避免同一池塘养两批鱼,放养时注意温差不超过3℃,放养规格3~7cm/尾,放养的苗种规格越大,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成活率越高,每667m2可搭配100g以上鲢、鳙鱼(俗称鳔、鲈鱼)100尾。在我县放苗时间多数在3月底至10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