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17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14
《子衿》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 借助注释,结合画面和背景资料读懂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并作相应的拓展迁移。
课前交流:诗歌游戏:看图猜诗(6幅)总结:同学们不愧为华夏子孙,不仅热爱诗歌,还善于积累诗歌!很了不起!待会儿,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读诗的热情走进今天的诗歌学习中!好,我们先休息片刻。
预习:1、小学阶段的必背古诗,特别熟悉《江雪》《静夜思》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诗经,采薇》读准,读熟,大概想象诗歌的画面,猜想诗的意境。
(上课!)教学过程:一、引经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今天,让我们轻轻叩开诗歌的大门,走进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请看!(微课介绍诗经的地位和艺术成就)二、读题释题。
它就是一种植物,一种可食用的野菜,据说是现在的野豌豆。
(带着的认识我们再读课题,读!)三、读诗悟情1、初读诗句,读准读通。
(小组比赛)一个字特别注意一下,平时我们读“雨”y指雨水,雨滴。
而这里读yù表下雨,下雪的意思。
明白了吗!2、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3、发现特点,读出韵味。
上下句字数相同!意思相反或相同,相近,比如:上句是昔,下句是今(都是指时间),上句往,下句来(动作),上句矣,下句思,都是语气助词,上句杨柳,下句雨雪(景物),上句依依,下句霏霏(景象)上下词性相同,自成对韵,绝妙至极!我们再来读读,你会读出别样的韵味!诗文中音律的升降,有时就是诗人跌宕的情感!:平声的幽远深长,二、三声的婉转起伏,四声的忧伤决绝,都是诗人情感最真实的呈现。
善于学习的孩子总是能学到妙招!来,我们一起读!4、读懂诗句,读出内涵。
1)自悟诗意,寻觅主人下面请同学们再用心地默读诗文,结合书中插图,发挥你的想象:猜猜:诗中的我可能会是一个什么人?他要去哪儿?请看:其实诗中的我确是一个远赴疆场的战士(课件出示故事背景)事情来得这么突然,他走时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他心情何如?2)感受画面,悟出诗境A、杨柳依依,景美心伤想起那年我走时......想起当年我走时春风吹拂,万物新绿,垂柳摇曳.....(你果然不负众望!说得很流畅,描述得很生动)伴着这样宜人的景色出发,那你的心情一定不错哦?因为他要离开亲人,景色越好越忧伤,越不舍:板书:不舍读懂了诗的内涵,还走进了诗人的心里!请你读出他的惆怅和不舍(第一句)谁还想说?在这样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一般最想做的事就是——(踏踏青,游山玩水,赏赏景),而远在几千年的西周战乱时期,一个战士,却要辞别故土,舍下亲人,远赴战场!——依依杨柳树下,送行的人肯定来了很多,有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女,亲朋好友,父老乡亲都来了......(课件出示句子,音乐响起)如果此时,你就是这个辞别家眷远赴沙场的战士,你最想对谁说点什么?(请生静静的写下了)(音乐想起)依依柳树下,我真(又,还)想对()说:--------------------这是何等的无奈和不舍!读!B、雨雪霏霏,景凄心凉家国有难,匹夫有责!满怀豪情的我毅然踏上了这条战争之路!此时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11
吟诵教学之《子衿》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的吟诵方法,为《子衿》其中一个章节谱曲吟诵;2. 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心,激发以传统读书方式吟诵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的吟诵方法,为《子衿》其中一个章节谱曲吟诵教学难点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心,激发以传统读书方式吟诵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学生齐诵幻灯片内容: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李白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老来生计君看取,白日游行夜醉吟。
——白居易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贾岛(二)教师点题李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李商隐说“夜吟应觉月光寒”,贾岛说“一吟双泪流”,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古人作诗读书皆为“吟”。
吟,是指古人对诗词有节奏地进行诵读的一种传统读书方式。
可惜的是,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一度濒临失传。
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我们今天就以《子衿》为敲门砖,一起走进吟诵的殿堂。
二、诗歌简介《子衿》是《诗经•郑风》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是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
三、吟诵方法(一)依字行腔1.释义:依字行腔就是根据字音来拖长声腔。
2.范读:教师范读,学生做好声调标记3.拖腔:平长仄短、第四个字拖长、阴平声音要平稳、阳平声音要往上走、上声由高到低再到高、去声由高到低、古音的入声字短促4.定音阶:根据声调拖腔,不倒音如:青(1—1或5—5)子(214)(二)依义行调1.释义:根据诗歌的意义来定音调。
2.了解人声调值区域:高中低调(或上中下调)3.字与字的调值:青青(3 2)4.句与句的调值:“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的是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这些诗句可以放在高音区或中音区;而“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是内心的独白,应该放在中音区或低音区。
5.行调示范:四、牛刀小试现在,你能运用“依字行腔”和“依义行调”的方法,给《子衿》其中一章谱曲并吟诵吗?(一)学生分组讨论谱曲(二)小组代表演示吟诵(三)全体师生根据徐健顺先生吟诵调吟诵《子衿》五、课后作业请你学以致用,根据“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的原则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谱曲吟诵。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18
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_________。维子之故,_________。
彼狡童兮,_________。维子之故,_________。
朗读2——叠读
师小结:浓烈的相思总是让人感到无奈和漫长,也许正是因为同样的体验才在现代留下了“一如不见如隔三秋”的俗语。
《子衿》:责问埋怨——反诘式(内心复杂,直率自由)——热恋中的怨情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纵我不往,子应嗣音。纵我不往,子应来。
浓浓的爱意转为惆怅、幽怨,表面上是责备,实际上从反面表现女子对男子的爱,越是盼得急切,越是表示女子对男子爱得深沉。
《采葛》:度日如年——层递式(一唱三叹,直率自由)——热恋中的浓情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师:“月”“秋”“岁”是否可以交换顺序?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以及主人公层层递进的心理时间,增加了诗歌本身的韵律美,有一唱三叹之妙。对方采葛地点并不远,时间也只有一天,这短暂的分别,让他难以忍受空间距离和无法排遣的度日如年的时间长度,对恋人思念之热切,爱之浓烈。
朗读1——男女轮读
师小结:相思是暗恋者彻夜辗转的难眠,“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夜被相思撕成一个个碎片,这样的情形,从古到今应该都有吧。
2.【活动二】一桌组成《诗经》编辑部。运用刚刚总结的批注方法,选择《采葛》或《子衿》中的一首,对最能反映“相思”的部分进行旁批,揭秘这两首诗中主人公相思心理又是如何?请各编辑部主编整合本组编辑的旁批总结发言。(12min=1min自己思考+3min小组交流+8min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歌。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13
《子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能够掌握《子衿》生字词,了解诗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背诵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传承文化精神。
教学重点:1. 通过讲解明白《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把握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谈话法、教授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爱情是一个美丽而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它也在文学史拥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从古至今赞美爱情的诗篇一直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司马相如在追求卓文君时,写了一首《凤求凰》其中有一句:“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这种狂热的思念,你能想象吗?但这样的感情确实存在。
在《诗经·子衿》中有这样一位女子,不顾世俗观念,大胆发出心底对情人最深的思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子衿》来感受古人对于爱情的忠贞执着!二、走进经典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自己介绍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本名《诗》,是我国第一部古代诗歌总集。
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305篇,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汉代将《诗》列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颂”是宗庙祭祀的颂歌。
“雅”是宫廷乐歌。
“风”绝大多数是十五国民间歌谣。
《诗经》产生的时代人们认为“风”是最低级别的一种歌谣,但是从文学史上看,“风”的成就是最大的,文学地位是最高的。
《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即直接铺叙陈述。
“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21
《子衿》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八年级下学期的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安排一课时。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的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区别于一般的诗歌教学课,本课是课外古诗词诵读,因此本课试图打破传统,以展示学生作业作品为基础,从赏析诗歌大意,品味诗歌情韵,多元拓展融合三部分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意韵美。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内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让学生热爱诗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二年的学生对于诗歌阅读有一定的基础,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诗歌鉴赏能力,也有一部分学生限于粗浅的感知和体悟,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结合学生作业成果展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热情,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之美。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和谐诗意的教学氛围,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热情,给予学生个性化诗歌赏析的深切感受。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本堂课选择在多媒体教室,利用PowerPoint和电子白板的优势,增强诗歌鉴赏和作品展示的实效性和直观性,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吟诵《关雎》,导入诗歌:今天我们上的是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选自《诗经·郑风》,一提起《诗经》,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关雎》吧,让我们一起吟诵《关雎》。
PPT展示《关雎》,学生吟诵《关雎》。
《关雎》就像一扇门,开启了我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子衿》,就像一首歌,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为我们吟唱一曲婉转的恋歌。
让我们一起诵读《子衿》。
P PT展示《子衿》,学生诵读《子衿》。
教师结合学生诵读点评。
二、诗歌鉴赏(一)展示学生作品,赏读诗歌大意:根据教材的安排,这是一首课外诵读古诗,所以根据习惯,今天这堂课就是你们的展示课,上周我们就布置了作业,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可以是直白的解释,可以是优美的改编,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诠释你心中的这首诗,总而言之,读出这首诗的美好之处,动人之情。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3
《子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诵读本诗。
2、品读诗词,感受这首诗歌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意,诵唱本诗,感受诗歌的美。
2、通过对诗歌美的品味,激发学生对中华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什么事爱情吗?(探讨)对于现在的同学们是一个遥远又期待的话题。
谁想拥有吗?。
不是不要,是时候未到。
自古以来爱情也在文学史拥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这样的诗篇一直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子衿》来感受古人对于爱情的忠贞执着!感受其中为我们带来的美感享受。
二、朗读课文、复述文意1、朗读课文。
(男生齐读、女生再读)注意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等。
2、复述文意,不理解之处提出全班交流。
重点关注下列词语:子、衿、纵、嗣、佩、挑兮达兮三、美感挖掘(在探讨中感受)1、颜色美。
提问学生:文中都有几个特殊的意象呢?哪位同学能够说说这些意象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为什么会用青青这个颜色?换成其他白白之类的颜色可以吗?(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探讨。
)【从意象入手,抓住文中几个特殊意象“子衿”、“子佩”颜色特征及其色彩运用表达的含义。
】“青青”二字,“青”之美,美在它的寓意和情思:“青”还是具有文化力量的一个字(青色崇拜)。
?(补充)遣词造句中的青色崇拜:文学作品中的青色崇拜:2、情感美(缺憾、凄美)提问:如果说前边的颜色美是对这首诗由外而内深化的出发点,那么这首诗的情感终将怎样的表达呢?哪位同学借助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生探讨)【学生谈谈对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讨这首诗的情感表达的妙处。
】教师明确:这首诗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充满着深不可测的情感张力。
人之情感强大到竟然可以使我们对时间的消逝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提问:这是凄美的爱情故事,如果用现代的语言对这首诗进行诗意化的表达,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哪位同学来试试?(学生尝试,教师明确示范)悲剧之美才是永恒之美。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5
《子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经词2.品读诗经,体会作者感情3.比较阅读,《关雎》《子衿》(ppt展示)教学重点:品读诗经,赏析“赋”这种表现手法教学难点:学习诗歌倒叙手法的运用,领悟诗歌丰富情感。
教学创意:本教学设计是以师生共同学习以及比较阅读的形式进行设计,其中《子衿》为共同学习,《关雎》为比较阅读。
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为抓手,兼之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可还记得那位因思念心中淑女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君子?今天的追爱大军又新增一名女性成员。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子衿》……二、教学过程(一)走近作者《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ppt展示)(二)整体感知(1)疏通词句,把握内容(ppt展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译文: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三)品析诗文讨论问题1、诗歌用了哪种记叙方法来铺陈直述?问题2、诗歌第几章点明等待地点?表现了主人公何种情绪?总结: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20
《子衿》教学设计【教学定位】《子衿》是2011部编人教社教材第三单元之后,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
第三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是教读课文。
学生在学习了《关雎》、《蒹葭》之后,对《诗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且对《国风》中的情诗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我们“趁热打铁”,教读了这首古老的恋歌——《子衿》,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一步挖掘课外古诗词的教学价值。
【教学目标】(一)反复诵读古诗,读出诗歌的韵味。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三)发挥联想与想象,入诗境,悟诗情。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反复诵读,想象诗歌情境,体会人物情感。
(二)难点:理解、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等相关文学常识。
(参照课本65页,《诗经》简介)回顾《关雎》、《蒹葭》,它们都属于“风”,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二)诵古诗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
2.请三位学生朗读《子衿》,一人一章。
师生共同点评。
(三位女生把字音读得很准确,读出了清丽、纯真的感觉,还带着一点羞涩。
)3.全班齐读。
(学生读得轻快、明朗,就像窗外的好天气。
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轻快明朗吗?暂且不表,解完诗意再说。
)(三)解诗意1.借助注释,小组合作释疑。
(这首诗比较简短,浅显易懂,学生借助注释基本可以理解。
)(1)小组合作释疑。
(2)请学生试着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文。
预设重点解析“悠”和“嗣”。
a.悠,深思的样子。
链接《关雎》中“悠哉悠哉”的“悠”,忧思的样子。
b.嗣,接续,继续。
链接《说文》中“嗣”的解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嗣”的字形字义。
嗣,诸侯嗣国也。
形声字,从册从口,司声。
孠,古文“嗣”,从子。
徐鍇曰:“必于庙。
史读其册,故从口。
”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
口,下令。
2. 诵读古诗教师读一段译文,学生读相应的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全诗。
参考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16
教学设计
不是,是佩戴“衿”“佩”的男子,用了借代的手法。
补充:
青衿:古代指代书生,后成为文人雅士的雅称,也许在古代
女子的内心深处,都藏有一个关于青衿书生知己的梦幻。
2、“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表现了主人公什么心情?
对恋人既担心,又怨其不来音信的矛盾、幽怨心情。
3、关于描写女子心理的词语还有哪些?
明示:“佻”、“达”,这两个词语都形容来来回回的样子。
同学们,常言道,女为悦己者容,我们不难推测,此时女子淡妆以待,在城楼踮起脚尖,来来回回,嘴里嘀嘀咕咕,眼神游离四处张望,所以她的内心一定是焦灼的惆怅的幽怨的。
4、“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
夸张,抒发强烈的思念之情。
四、女主人公形象分析
点拨过渡:同学们大胆揣测一下故事的结尾,男主人公到底有没有如约而至?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但是女子就单枪匹马敢出现在城楼等男子,作为古代的女子,实属难能可贵,我相信她肯定给了你们强烈的好感和印象,大家来畅所欲言,用以下的格式来说说:她是一个
的奇女子。
关键词:冲破世俗、热情奔放、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提高学生的诗歌
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
括能力
把握女主人公形
象。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赛课导学案_0.doc
《子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诵读《子衿》。
2、品读诗歌,体验、感受女子的复杂情感。
3、尝试将自己的情感化为诗歌,学会用诗歌释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等待,是一阙永听不厌的歌。
听,一个女子,正在唱着一首与等待有关的歌。
教师吟诵起了《子衿》,悠扬绵长。
师:我们一起试试吧,将你对《子衿》的感觉吟出来。
(师生共同吟诵)
二、品析诗文
1、一个怎样的女子在吟这首歌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呢?
一个痴情于自己爱人的女子。
从“悠悠我心”“悠悠我思”中看出是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
师:哪里看出她思念的程度呢?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夸张,表深切的思念。
2、这个女子在何处,怎样吟唱着她的思念?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在城阙来来回回地走动,边走边吟。
师:为什么是“走”?而不是站着等呢?
明确:“走”,写出了女子久等不至,苦苦思念之中,有了焦急,
一颗火热的心,等得那样炽烈。
3、女子在焦急等待中,会嘀咕些什么呢?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师:是啊,这是这个女子的埋怨,是这个女子的娇嗔:也不知道
给我捎个信儿,也不知道来找我。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此时,这个女子恨这个男子吗?明确:爱恨交织
小结:女子对男子有思念,有埋怨,有焦躁,有恨,有怨,更有
爱
三、融入情感,吟唱《子衿》
师生共同吟唱,并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绎。
师:同学们的演绎,婉转悠扬,深情款款,愿每个人对《子衿》
都有独特的感受。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赛课导学案_6
子衿悠我心子佩悠我思——《诗经·郑风·子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掌握《诗经》中赋比兴、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
2、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子衿》的音韵美,培养诗歌语感。
1、运用诵读法,引导学生掌握心理描写及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
2、品析叠词“青青”“悠悠”,抓住意象,引导学生感受女主人公思念之深之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诗经》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意象法四、教学过程《子衿》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的课文,选自《诗经》。
(一)导入(2分钟)环节一:教师:我们1班的同学是否知道《关雎》呢?教师:《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先人早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今天我们一起以“吟诵”的方式走进《诗经》中另一首描写爱情的《子衿》,看看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板书:《子衿》)环节二:教师朗读《子衿》,特别设计读错调(第三章),故意读得热情洋溢,很是开心,动作夸张。
PPT:《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这样的读法符合诗歌的情境/情感吗?学生点评教师。
(二)涵咏吟诵感受音韵美(18分钟)设计目的: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不同的读的方式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以“吟诵教学法”让学生逐步提升朗读层次。
1、学生“音读”(2分钟)(多媒体出示本阶段诵读要求)(1)①学生尝试“音读”《子衿》,小组成员互读互听,把握“音读”要领。
(自由诵读)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2、学生“意读”(5分钟)(1)(多媒体出示本阶段诵读要求)诵读要求:读出诗歌的韵律和味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衿》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收录了四首《诗经》,其中《关雎》、《蒹葭》为讲读课文。
《子衿》、《式微》列入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
本节课力图通过对《子衿》的学习,加深对《诗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体验中国诗歌之美,倡导个性化阅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4、背诵默写诗歌。
二、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从司法相如《凤求凰》导入本诗学习;
2、知识链接:“讨六兴”之“凤”;整体感知;
3、指导朗读、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子:男子的美称。
【2】衿jīn:衣领。
【3】悠悠:深思的样子。
【4】宁nìnɡ:岂,难道。
【5】嗣sì音:继续通音信。
嗣:继续。
【6】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7】城阙què:城门两边的高台。
4、讲解第一章
风:民情民俗、民歌、诗言情、郑风、“风骚”的本义、文学
5、自学第二章
体会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诗经特点;
6、讲解第三章
叙述手法--倒叙;
意境浅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五、阅读拓展: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六、课堂训练:
在背景音乐《子衿》的吟唱中,学生背诵原诗,仿写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