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语文,三分诗意,七分读——朗读课课型设计分析
三分诗味七分读——浅议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
课堂新探——浅议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缘起】前不久,听了一堂古诗教学课。
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秋思>。
这是首极本色、自然的诗,借家书临发又匆匆开封的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教师的设计紧紧围绕一个“读”字展开。
先要求学生自由地读,把诗读通、读熟,再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诵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整堂课尽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间穿插教师的范读。
课后我与授课教师作了交流。
她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和音韵美,并领悟其中的意境。
【思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这堂课,教师遵循了古诗词教学应多“读”少“讲”的教学原则,摒弃了传统的“解释诗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安排了大量的“诵读”环节。
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诵读情绪高涨。
但在这背后,却总让我感觉缺少了什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诵读”,除了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出感情,我口蔡神经典作品,语言精练,意蕴深刻。
诵读,无疑是学习古诗词的最佳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
如何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抓住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领略古诗的精妙所在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探讨。
们是不是应该再做些什么,让“诵读”一,在诵读中感受诗韵更扎实,更有深度呢?中国的古典诗词,非常注重韵律l探i,-l'l节奏之美。
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写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生大声诵读的样子:‘‘他总是微笑起年级)的阶段目标明确规定:“诵读优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去,拗过去。
”由此可见诗文韵律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在关于古诗的感人魅力。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i l-i卖文阅读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也多古诗,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一次强调“诵读”。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昧,是因为。
“三分文章七分读”——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
一
氛活 跃 了起来 ,有 学 生说 是 孔 乙 己的语 言 、动 作 惹人 好 笑 ,也有 学 生 说 是 黑 暗 的 社 会 促 使 了人 与 人 之 间 的 麻 木 、冷漠 。 ( 四) 阅读 有利 于讲普 通话 阅读 也是 学 习和 推 广 普 通 话 的 重 要 途 径 。 推 广 普 通话 是教 师 义 不 容 辞 的责 任 ,在 学 校 里 让 学 生 讲 普 通 话 ,语文 课 是 主要 阵地 。 而 阅读 是 练 习 普 通 话 的最 好 措施 ,因为读 的课 文 都是 规 范 的现 代汉 语 ,有 利 于 改造 不规 范 的 语 言 和 句 式 。 好 的 课 文 语 言 优 美 、 音 乐 性 强 ,读起 来 很 动 听 ,会 使 学 生 自然 进 入 课 文 创 造 的 意 的方 法 ,让 学 生读 中去 悟 ,悟 中读好 ,直 至 情 真 意 切 , 境 ,感受 到祖 国语 言 的音 韵之 美 ,从 而激 发 学 生 对祖 国 让心 灵 颤 动 , 刻 骨 铭 心 。 投 影 出 示 句 子 ,教 师 指 导 语言 的 热 爱 。 在 教 学 苏 轼 的 《 水 调 歌 头 ・明 月 几 时 “ 语速 要快 , 石头 似 的 ’语 气 要 重才 能显 出紧 张 、救 有 》这 首词 的时候 ,笔者 先 让学 生 自行 查 找 阅读 苏轼 的 子心 切 的心 情 。”通 过 师 范读 ,生 反 复 读 ,师 点 拨 “ 世 平生 简介 等 ,接着 再 引导 学 生 阅读 教材 ,并 透 彻 理解 其 界 上无 论人 或动 物 都有 母 爱 ,无私 的爱 ,博大 的 爱,这 中 的关键 字词 ,待 学 生们 掌 握这 首 词 的 重 点知 识 之 后 , 种 爱是 一种奉 献 ,它 能产 生 强 大 的、超 乎 寻常 的力 量 , 笔者 便鼓 励 学 生 阅 读 苏 轼 所 著 的 《 水 调 歌 头 ・丙 辰 中 冲破 一切 艰 难险 阻 ,不畏 强暴 ,不怕 牺牲 自己的一 切 。 秋 》以及 《 水调 歌 头 ・ 安 石 在 东海 》这 两 首 词 , 旨在 了 ( 二) 阅读有利 于 学生 的语 言表达 能 力 解词 牌 为 “ 水 调 歌头 ”的词 的一 些特 点,这样 的相 似 阅 在 阅读 、默 读 、朗读 的过 程 中,语 言 的逻 辑 性 会 影 读有利 于 学生在 不 同 的文 章 之 间找 到 联 系 ,对 学 生们 阅 响学生 ,使他们 学 会有 条 理 的表达 思 想 ,语言 的声 调 , 读 能力 的提升 作用 极大 。 语气 以及 词汇 表 达 的丰 富性会 影 响 学 生 ,使他 们 说 话 生 二 、初 中 阅读 教 学 中开 展 阅读训 练 的策 略 动而 有 表情 ,从 而 形 成 和 发 展 表 达 的 能 力 。 根 据 自己 ( 一) 在课 堂上重 视 阅读教 学 ,激 发学 生 的阅读 兴趣 十 几 年 的教 学 经 验 ,我 觉 得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应 该 创 建 现 今 ,尽 管许 多老 师 都 意识 到 了阅 读 的重 要 作 用 , “ 以读 为 轴 心 , 以读 带 训 , 以读 带 练 ” 的 阅 读 教 学 模 在 课上 也跟 学 生着 重强 调过 ,但 在 真 正 的教 学 过程 中 , 式 ,创 造机 会 ,创 设情 景 ,以多 种 方 式 让学 生 多 读 ,充 老师 在课 堂上 并没 有增 加 阅读 的 比重 ,学 生 自然 也 就不 分 的读 ,读 熟 ,在 读 中体 味 文 章 的精 文 妙 理 ,体 味 作 者 太 重 视 了 。 的深思 妙 笔 ,达 到 古人 所 说 的 “ 文 章 读 以极 熟 ,则与 我 比如 ,在 讲解 《 范进 中举 》这 一 课 时 ,教 师 可 以将 为化 ,不 知是人 之 文 ,我 之 文 也 ”的 境 界 ,真 正 陶 醉 其 阅读 目标 定 为 “ 范 进 为 何 在 中举 之 后 却 疯 掉 了 ? 是 什 中,从 而 陶冶 自己的道德 情 操 ,增 强 自己的语 言表 达 能 么原 因致 使范进 变 疯 ?”这 种 阅 读 目标 相 比 “ 中 国 古代 力 ,提 高 自己的人 文素养 ,培养 自己爱美 的情 趣 。 科举 制度 的劣根 性探 讨 ”而 言更 为 具 体 明确 , 同时 也让 ( 三) 阅读有利 于 学生 的想 象力 学生们 更 容 易 理 解 ,对 学 生 们 的 阅读 具 有 促 进 作 用 。 教学 《 孔 乙 己》时 ,当学 生 们 读 完 课文 ,大 概 了解 通过 这样 的方 式 ,让 学 生 对 阅 读 有 了 更 多 的 认 识 和 理 孔 乙己是个 受封 建教 育毒 害 极深 、穷 困潦 倒 且迂 腐 麻 木 解 ,可 以提 高学 生对 阅读 的 兴趣 ,促 进 学生 语 文 各方 面 的人物 形象 后 ,可 设疑 : “ 孔 乙 己是个 可 怜 的人 ,理 应 素质 的提 升 。 被 大家 同情 ,可为什 么课 文 却 里 多 次 写到 大 家在 笑 他 ? ( 二) 课 堂 上教师 应 做好 示范 并指 导学 生 其 中 ,不 仅有酒 店 的老板 ,甚 至 还 有 同样 挣 扎在 贫 困线 老 师 在 阅读教 学 时,首 先要 做 好 的就 是 示 范工 作 , 上 的酒 店 小伙计 及 短 衣 帮们 。”在 这 个 问题 下 ,课 堂 气 老 师在进 行 阅读 的时候 需要 投 入 自己的 真 实情 感 ,同 时
初中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策略分析一、朗读课朗读课是初中语文课程中常见的一种课型,它对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
在朗读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绕口令、儿歌或词语,让学生反复练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2.引导学生情感表达:朗读课不仅仅是机械地读出文字,还应该表达出其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章情节,教导学生如何表达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
3.鼓励学生表现:在朗读课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站在讲台上朗读,提高他们的表现信心和水平。
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书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向他们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组织阅读分享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心得分享,让他们有机会互相交流、讨论,从中学习到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布置阅读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阅读任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作文课1.引导学生构思: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构思,让他们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2.示范写作: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
3.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可以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作文中的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
四、古诗词默写古诗词默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培养文学素养。
在古诗词默写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分段教学:将一首古诗词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教学,逐步让学生掌握。
可以先讲解古诗词的意思和背景,再逐句逐句地进行默写。
2.诗词朗诵:在每节课的开始或结束,可以让学生朗诵一段古诗词,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诗词。
七分诗意“三分”读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叶郎( o再 出
示 “ 、 、 等字 , 来 去 西” 让学生选字填 空 , 然 后反 复诵读 ,体会用 哪个 字读起来更恰
切 。有 了这 样 的感 受 , 生 再 诵读 其 他 诗 学 词 时 , 很 自然地 去 品 味其 韵 味 了 。 便会
2 轻抛 陵捻株 复挑—一 关注 学 生个性 . 体验。 让学 生感 受诗 韵 , 要关 注学 生 的个 就
诗 韵
情感的字, 然后把这个字换掉 , 再次品味 , 让学生 与古 诗进 行深层次 、全方位 的对 话 。例如 “ 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 , 的“ 字 换 成 “ ” 浓” 艳 ” 涌” , 到 “ “ “ 等 再进行 对照 品 读, 让学生说说哪个字用得好 ? 为什么? 在
这 样 的 品读 过 程 中 , 成 多 层 面 、 维 度 形 多
撒 网 捕 鱼 。诗 画 完 成 后 , 让 这 位 “ 画 我 小
深 刻的理解 !同时也把 自己的情感 与作
者 的情 感 交 融 在 了一 起 。
家” 介绍 画的内容 和用意 , 他说 : 以富人 “ 和穷人的生活作对 比,能更 好地表达诗
( 编 责 欧孔 群 )
学生在对古诗进行诵读 、 品读 , 了解
趣, 陶冶学生 的情操 。教学 时 , 要让 学生 在 品读 中从 古诗生动 的形象 中猜度 作者
的心 情 , 诗 中弥 漫 的浓 浓 情 感 相 交 融 。 与
画配诗 ,为学生理解诗句提供 了丰富鲜 明的表象 , 然后通过 默读 , 让学 生在读 中
体 会 出菊 花傲 寒 斗 霜 的 气 慨 ,悟 出诗 的
一
l
-
l空科研究 蠹
三分诗意七分读
三分诗意七分读在新课标下,古诗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使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非常值得探讨。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品读这“三读法”来感知诗情、品悟诗情、领会诗境。
一、诵读“感”诗情古诗词含义深长,音韵优美,因为它讲究对偶、平仄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先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当然,只是简单的一味地让学生读,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吟诵,使其掌握准确的节奏感,注意停顿,突出重音,注意文意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
通过反复吟诵,使学生不仅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为生动的听觉声音,领会诗词的韵律之美,而且还可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形象,从而感受诗词所蕴含的美的情感。
正所谓诗本无情,但融入了诗人的境也便有情了。
例如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教学时,通过反复吟诵,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节奏,而且通过想象重现出春天美好的景色:雨中青山,天空白鹭,两岸红桃,水中鳜鱼,江上渔舟。
色泽鲜明但又不失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学生似乎看到渔夫辛勤的劳动场面和一片安静祥和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未成曲调先有情”,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的情感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读巾感悟。
然而古诗词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无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要使学生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
然后通过移情想象,换位思考,使学生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情感交流。
学生才能直面作者的人生经历,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吻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作者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最后抵达成都,在亲友帮助下,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三分文章七分读”
【教法探航】Jiao fa tan hang“三分文章七分读”。
这句话已经传承到现在,可以看出人们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朗读。
汉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通过朗读、熟读、背诵,将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朗读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呢?下面来谈谈多年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一、关注读通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用普通话正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都明确具体提出的要求。
“读通课文”即课标中提出的“正确、流利”,也就是学生在初读阶段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之后,达到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词序颠倒)和不读破句,可以比较顺畅地阅读文字。
从某种角度看,这正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巩固识字学词的重要途径,也是阅读理解、感受、探索、批判、鉴赏的基础工程。
无论今天的阅读教学怎样改革,但读通课文始终是关键。
现在有一部分老师自认为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忽视了对学生读通课文的指导,结果分析多、讲解多,其过程之累,主要在于学生对课文不熟悉,朗读不到位,理解也就存在困难。
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一如既往地关注学生“读通课文”,不折不扣地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兴趣朗读是一种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提高朗读水平,必须长期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范读。
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模仿。
因此,经验丰富的教师经常将范读作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精彩范读读不仅丰富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而且随着教师的范读,学生自然会品味,体验和模仿。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朗读能力将逐渐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以“三读”引领诗词教学》
以“三读”引领诗词教学---《如梦令》教学案例分析9月20日早上有幸聆听了一节诗词示范课,这节课作课老师善于发挥个人的特长,以不同层次的朗读作为引领古诗教学的主要方法,巧妙点拨、引导、指导,使整个课堂简简单单教,扎扎实实学,是一节诗词教学的饕餮盛宴。
归结起来,有几个亮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深厚的文学素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是做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首要条件。
执教老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对诗词颇有研究。
课堂上对朗读平仄的处理,对词人立体化的认识,对朗读层次的追求均有深度思考和理解。
她认为朗读要有三个层次的追求:读文字---读作者---读自己,不仅将朗读看作阅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主要手段,也当作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生命成长的有力推手。
作为语文教师,她扎实的基本功令人拍手叫绝。
她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上优雅得体的肢体语言,恰当的抑扬顿挫将《如梦令》的美和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每一名听众充分感受到中华经典诗词的光华和璀璨。
在她的课堂,真切感受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有一溪活水,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教学资源,去感染学生,从此爱上语文,发现语文原来可以如此美好!二、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示范了古诗词教学的一般规律。
整节课,执教老师首先出示了学习目标,然后分五个环节或者说层次来学习这首词,五个环节之间梯度明显,分别是:1、巧妙导入,对比诗词异同,体会词的特点。
初步体会词在表达形式上与诗的不同之处。
2、了解平仄,指导初读,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味,体会词的音律美。
3、了解作者,感知词的大意,在交流过程中配画配乐朗诵,感知词的意境美。
4、补充词人资料,群文阅读,拓展延伸,丰满词人形象,了解词人情感经历,感受词的情感美及情趣美。
5、欣赏词的唱曲,升华情感,激发喜爱作者、喜爱诗词、热爱中华经典文化的情感。
至此,达到课已尽意未犹的效果。
以上五个环节由“对比感知词形式上的表达特点----朗读感受音律美---吟诵感受意境美---补充、拓展感受情感美----背诵、升华情感”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衔接无痕,达到读文字感受语言美、读作者感受情感美、读自己成长提升的三个不同境界。
三分诗歌、七分读——浅谈古诗词教学
三分诗歌、七分读——浅谈古诗词教学古人曰:“教无定法。
”诗歌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
几年来,在诗歌教学中有一些想法总结如下,以期方家指正。
一、读《毛诗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诗歌的语言是诗人内心狂热情感的一个外在表露,“咏诗言志”,离不开一个情字。
在“诗缘情而绮靡”中我们感动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离情,“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痴情,“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的悲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惜花伤春之情……。
汉诗文传情达意,声情并茂吟诵已有数千年的传统。
钟嵘的《诗品序》有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在或浅吟、或低唱、或动情放声高歌中我们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隋,“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之心。
在琅琅读书声中。
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触摸杜甫的思乡情愫,聆听屈原汨罗江畔苦苦呐喊“恐美人迟暮”……在声情并茂的吟诵声中,将诗歌特有的意境、内涵、韵律美传达出来。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
”对于诗歌的阅读,反复诵读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朱自清先生也曾多次强调语文教学的诵读,他说:“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真可谓是三分诗歌七分读啊!”教师范读,是教师情感的真实流露,是没有矫饰的自自然然,是教师人格的外化表现。
绝不是教师玩弄技巧的故意表演,而是真正沉醉其中。
正如于漪所说:“把无声的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
”如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淌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纤柔美;如大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似高山流水,错落跌宕,给学生一种多姿多态的飞动美。
语文教师课型设计的艺术之“朗读课”
语文教师课型设计的艺术之“朗读课”朗读课,一种常常被讲读课所压抑的课型。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
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大面积上的教学很少见到朗读教学的可爱景象,文体教学中的朗读研究至今还不够深人。
学习母语不让学生去读而让学生长期听老师讲析,是语文教学许多年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更不用说从“课型”的角度来研究朗读教学了。
但不论从哪个角度讲,朗读课都应该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课型。
请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这一节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程标准强调说: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测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为了督促朗读教学的实施,课程标准甚至提出了对“朗读、默读的评价”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在新理念支撑下编写的中学语文新教材,不管是哪一套,都对朗读提出了经常的、明确的训练要求。
就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来讲,六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二单元:熟读这些课文,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人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第三单元: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将它们摘抄下来。
朗诵教学方法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提高朗诵技能。
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朗诵的基本技巧:呼吸、发声、咬字、节奏、语调等。
2. 朗诵作品的选择:古今中外优秀诗歌、散文、小说等。
3. 朗诵的实践与表演。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朗诵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朗诵作品,让学生了解朗诵的艺术魅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提高朗诵表现力。
4.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朗诵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朗诵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朗诵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节奏、语调等。
3. 案例分析:选取经典朗诵作品,分析其朗诵技巧,让学生了解朗诵的艺术魅力。
4. 实践环节:(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首朗诵作品进行练习。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提高朗诵表现力。
5. 评价与反馈:(1)小组互评:各小组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朗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朗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朗诵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诵技能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诵表现,评价其技能的提升。
2.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评价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作品欣赏和创作,评价其审美情趣的提升。
4.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评价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分学段朗读教学方法探析
小学语文分学段朗读教学方法探析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陶冶情操,奠定语文知识基础。
下面总结出五种小学语文课上的朗读教学方法,一起来学一下吧!01要保证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教师(或学校)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
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说实在的,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还是多读读吧。
应调动全体学生参与02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
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
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0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
例如《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
”怎样才算正确地读?想必有的人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
精选练点,锤锤有声04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
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
“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w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
小学语文分学段朗读教学方法探析
小学语文分学段朗读教学方法探析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调和语音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分学段探析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方法。
一、一年级朗读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语文课程,对字词句子的理解和掌握尚不熟练,因此一年级的朗读教学主要以单字和简单的词语为主。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通过听力游戏、语音韵律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模仿、理解和运用语音。
2.分层次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水平的小组进行朗读练习。
对于朗读困难的学生,多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3.引导正确发声: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教会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
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朗读,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模型进行跟读。
4.结合图画教学:通过结合图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
可以通过对其中一张图的描述,让学生阅读相应的文字,然后进行朗读练习。
二、二年级朗读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相对熟练些,可以逐渐进行句子的朗读练习。
教学方法如下:1.句子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如:“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爱我的家。
”等。
通过句子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语调和停顿。
2.听读训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感情或故事情节的短文进行朗读,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进行朗读。
3.合作朗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短文进行合作朗读。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三年级朗读教学方法三年级学生识字量扩大,可以进行篇章的朗读练习。
教学方法如下:1.提高朗读速度:通过节奏游戏和朗读速度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速度。
可以设计一些朗读练习,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朗读,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分学段朗读教学方法探析
小学语文分学段朗读教学方法探析小学语文分学段的朗读教学方法是指根据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不同学段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下面根据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习特点,分别探析小学语文分学段的朗读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语文学习,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较弱。
因此,在一年级朗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流畅的朗读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老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形象、生动的课文,带领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板书重点词句。
老师可以在课文中圈选出重点词句,然后将其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分段朗读。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比较短暂,老师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段落,让学生分段朗读,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和语调表达能力。
4.师生共读。
老师可以先读一遍课文,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读,注意和学生的朗读速度和语调。
通过师生共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模仿能力。
5.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针对一些读音不准确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纠正发音错误,提高朗读准确性。
二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朗读和理解。
在二年级朗读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朗读流利度和理解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强化课文预习。
在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预习,帮助学生提前掌握重点难点,减少朗读时的困惑。
2.分角色朗读。
老师可以将课文中的对话分成几个角色,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
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语音模仿能力。
3.朗读表演。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情节的课文,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表演。
通过朗读表演,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能力。
4.模仿朗读。
在学生朗读之前,老师可以先进行模仿朗读,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调、语音、语速等,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朗读技巧。
5.问题引导。
老师可以在朗读后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分文章七分读——加强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三分文章七分读——加强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讲得很多,读得很少,忽视了朗读的重要作用,出现了“不闻读书声琅琅,单见习题如海洋”的可怕情景。
文章通过对朗读重要性的论述及朗读方式、技巧的指导,以期唤起师生对朗读的再认识,加强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朗读作用优化方式“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对朗读重要性的阐释。
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也有相关论述:“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
”可见,朗读自古以来就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但现今,很多师生并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出现了“不闻读书声琅琅,单见习题如海洋”的可怕情景。
加强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言感悟及表达能力,已经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一、朗读的重要性第一,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
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
例如《白杨礼赞》,整理由衷赞美了白杨树,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精神,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层层深入,逐步推向高潮。
反复朗读,自然会激发学生对白杨树、对英勇的抗日军民的钦佩、热爱与赞美之情。
第二,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种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种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来实现的。
朗读,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则必须有合乎情理的想象。
例如《听潮》,此文着力突出了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由恬静柔美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再到撼人心魄的交响曲,加之整理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反复朗读,使人联想到海水涨潮时的情形,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形成对海潮完美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
揭开语文的面纱——三分文章七分读122
揭开语文的面纱——三分文章七分读摘要:现在的语文教学,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确实如一块璞玉,各路大家、各位同仁纷纷发表高见,有些确实值得借鉴,有些却不敢苟同。
自己身处一线,时常有归真之感。
关键词:教学朗读问题意识原生态的课堂——求知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求知,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题。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增色添彩,多媒体课件的绚丽变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浓缩了知识点,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但不可否认的是,让学生应接不暇的同时也遗失了方向。
一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教师心中没有把握,学生更是不得而知。
一知半解的夹生饭是很难再煮熟的,况且还有好多从不回锅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其对知识的兴趣。
”比如语文课中的朗读。
关于“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曾有过不少经验之谈。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苏东坡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只有依靠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挖掘,才能实现文本意义的发生。
首先是多读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
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意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能力。
教师的全部努力必有益于学生的读,没有读,就没有学生的“悟”。
没有“悟”便没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朗读,可以体味作品的意境比如《桃花源记》,这篇短文陶渊明只用了三百多个字,以浓烈的浪漫色彩,虚构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世外桃源”。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直接读懂这些信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幅安居乐业的生活画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一幅耐人寻味的风俗图画。
在这里没有纷争,没有忧伤,桃源百姓平等相待、自食其力、和平恬静、怡然自乐。
古诗朗读特色课程设计
古诗朗读特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指定古诗,理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及句子大意。
2. 学生能够识别古诗的韵律、节奏,了解古诗的基本格律知识。
3.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创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环节,提高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提升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通过感悟古诗中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古诗学科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古诗部分为依据,选取经典古诗进行深入讲解。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古诗朗读技巧:教授正确的古诗朗读方法,包括声调、节奏、语气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美。
2. 古诗基本知识:介绍古诗的格律、用韵、对仗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结构美。
3. 经典古诗解析:选取教材中的经典古诗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诗人生平介绍、创作背景、诗句赏析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
4. 古诗创作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古诗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意,提升写作能力。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古诗朗读技巧及基本知识学习。
第二课时:经典古诗解析(一)。
第三课时:经典古诗解析(二)。
第四课时:古诗创作体验与分享。
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连,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古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诗意朗读教学设计
诗意朗读教学设计诗意朗读教学设计——教学警语:朗读教学,既是语感的、技能的,又是审美的。
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朗读”:朗读,语文阅读课常用的一种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
朗读,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朗读,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一种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一种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
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
课标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课标的说法,是关于朗读的教学要求;在落实这种教学要求时,我们要追求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
指导朗读,要灵动多姿。
设计朗读教学,要富有诗意,要具有美感。
如果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是单一地让学生“读”起来而没有进行朗读指导,这样的朗读训练,可能只能教会学生“念书”。
所以,我们要力求用诗意的手法来引领这诗意的课中活动。
二诗意朗读的设计思路之一是:小步轻迈——层次细腻。
运用这种设计思路,可以将朗读技能训练的某项内容进行切分,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腻的情感感受。
请看下面苏教版七年级的一篇课文——七颗钻石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设计评读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设计评读
语文朗读教学设计评读:
1. 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设计中明确了教学的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节奏感等方面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情和情感。
2. 教学内容贴合教材:教学设计中选择了适合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相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教学设计中的步骤清晰有序,逻辑性强,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朗读的能力。
4. 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5.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学设计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既包括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同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体来说,这个语文朗读教学设计综合性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设计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效果。
三分文章七分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摘要: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成了被很多教师“遗忘的角落” ,甚至出现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因此,深刻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字:朗读教学功能应用曹文轩先生说:" 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
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
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也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成了被很多教师“遗忘的角落” ,甚至出现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朗读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朗读教学的作用。
朗读是重要教学方式,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发音正确,语言流利,声音宏亮,态度大方;二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文章的气势、节奏和韵味;三是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层次、结构、重点和中心,增强理解与记忆;四是使学生进入艺术形象中去,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更好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五是还能使学生加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增强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经典文章,有的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春》、《与朱元思书》等,有的文章感情激越澎湃,如《黄河颂》、《沁园春.雪》等。
有的文章缠绵悱恻,委婉动人,如《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的文章一唱三叹,如《理想》等。
入选教材的大量古文,如《岳阳楼记》、《出师表》、《三峡》、陋室铭》等都是文情兼美的朗读好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h i n e s e f o r u m
鹬
镙夕 { I 诗支
十分语 文 ,三分诗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七分读
— —
朗读课课型设计分析
曹 兰 孙 璐
( 江 苏省 宜兴 市和桥 高级 中学 ,江 苏 宜兴 2 1 4 2 1 5 )
【 摘要 】朗读课是一种以朗读活动为中心的语文课课型。朗读教 学从 “ 文本主义”和 “ 生本主义”出发,在关注课文 内容诵读品析
一
、
朗读课的基本特点
三 朗读课的设计思路
( 一 )目标 明确 ,分层试 读
( 一 )目的性 语文 课堂 上的 朗读形 式多样 ,运 用频 率也很 高 。如果 在运 用 朗 读 教学 时 是为 了 朗读 而 朗读 ,势 必不会 有很 好 的教学 效果 。构 思好 堂 朗读 课 ,首先 目标应 明确 ,每一处 朗读 的运 用 ,都应 该 为理解 文本 服务 。学 生 自己 朗读 ,大多 是 自由 的 、粗 浅 的、散 漫 的 ,也是 抓不 住重 点 的 ,因而教 师在 朗读 前有 必要 为学 生 明确 朗读 的 目标 。 朗读 目标 明确 了 ,朗读 活动 的进 行才 能促 进学 生有效 学 习 ,才能推 动 朗读教 学顺利 进行 。 ( 二) 示范性 朗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 门基本技能。由于学生没有接受过像 识 字教 学那样 系 统 、全面 的训 练 ,所 以学 生 的朗读 水平 是 良莠不 齐 的。 因此 ,示 范 性 朗读 在 朗读课 中是 必不 可少 的 。随着 多媒 体 的广 泛 应用 ,电子 录音 朗读逐 步代 替 了教 师生 动 、真 实的 朗读 ,这大 大 降 低 了教师 对 朗读 的参与 度 ,也 同时降低 了学生 的朗读 兴趣 和参 与 兴 趣 。在 明确 朗读 目标 的基础 上 ,教师应 适 时示 范 ,声情并 茂 地 朗 读 ,教授朗读方法和朗读技巧 ,同时,应及时找朗读优异的学生作 示 范 朗读 。名家 示范 、教 师示 范 、学生示 范 ,学 生才会 在 多样示 范 学 习 中逐步领 悟 到朗读 的精 髓 。
在朗读教学时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怎样读 创造。朗读形式可分为全篇通读 、分段朗读与重点段落朗读等,而 好 ,如何读 出文章 的味道 ,这 都有 助 于学生 对文 本 的理解 。短 时 间 针对 不 同的 朗读 内容 , 教师 可 以引导 其采用 小组 朗读 、分角 色朗读 、 内 的课 堂 朗读 ,则很 需要 教 师进行 科学 、高 效 的朗读 指导 ,以此来 领读 、轮 读及 自由 朗读 等方 式 ,以此 提升 朗读 效果 ,激 发学 生 的朗
一
【 文献标 识码 】 A
式带 来 的朗读 “ 倦 怠感 ” 。
=,朗读课 的基本任务
1 . 多方 朗读 ,训 练学 生的 朗读技 巧 ,锻炼语 感 ,促进 学生更 高 效 地体会 文章 内容 ,领 悟作者 情感 。 2 . 朗读 文 学作 品 ,丰 富学 生 的情 感体 验 ,提升 学生 的文学 感悟 力 和审 美情 趣 ,培养 学生 的高 尚情操 。 3 . 朗读 诗 词歌赋 ,提 升学 生 的理解水 平和 对古 诗词 的 品析 、鉴 赏能力 ,培 养学 生 的高雅气 质 。
的基础上, 着力突出学生的阅 读感受、阅 读品味和阅读欣赏 并从 “ 朗读”这一语文实 践活动中生 发开去,完成对课文内 容的学习。 【 关键词 】 朗 读课 ; 基本特点; 基本任务; 设计思 路; 评价方式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2
朗读 课是 一种 以 朗读 活 动为 中心 的语文课 课 型。与 传统 的阅读 教学不同,朗读课在课型设计中,充分突出了 “ 朗读”活动的必要 性和 “ 朗读 ”形式 的多 样性 。 朗读课 虽 以朗读 活动 为 中心 ,但 与 一 般意 义上 的 朗读教 学 又不 同 ,一 般意 义上 的 朗读教 学 以教授 学生 朗 读技 巧 、培 养学 生 朗读 情感 为 主 ,而朗读 课 中的 朗读教 学从 “ 文 本 主 义 ”和 “ 生本 主义 ” 出发 ,在 关注 课 文 内容 诵读 品析 的基 础上 , 着力 突 出学 生 的阅读 感受 、 阅读 品味和 阅读欣 赏 ,并从 “ 朗读 ”这 语 文实 践 活动 中生发 开去 ,完成 对课 文 内容 的学 习 。
一
教 学 目标 是检 验一 堂课上 得成 功与 否 的关 键 ,对 于朗读课 而 言
( 三) 指 导性
则更 是如 此 。 学生在 长期 的 阅读教 学 中习惯 了教 师一步 一步 的引导 , 等待教师抛出问题 ,积极去解决问题 。而朗读课则更注重学生在朗 读 中的感 悟 品析 ,注重 培养 学 生 自己去发 现 问题 、解决 问题 和 朗读 品 析的 能力 。 因此 ,在 学 生朗读 过程 中 ,为学 生 明确 目标则 显得 尤 为 重要 ,给学 生一 个 目标 界 限 ,让 学生 不至 于在 朗读时茫 然 无措 。 每篇文 章都 有其 特点 ,分层 试读 ,也 就是要 求学 生针 对不 同的 文 章 ,或是 同一篇 文章 的不 同部分 进行 有感情 的朗读训 练 。 ( 二) 听读 结合 ,形 式 多样 听读结 合 ,不但 要 听录音 范读 ,更要 多 听教师 和同学 的示 范 朗 读 。对 于语 文教 师 而言 ,必须 具备 丰 富的感 情 与较高 的文 学修 养 , 对 课文 中所 蕴 含 的意义 能够深 刻感 知 与洞 察 ,同时能 够 与作者 产生 感 情共 鸣 ,充分 理解 作者 的表 达意 图。 同时 ,语 文教 师还 应掌 握熟 练标 准 的普 通 话 ,懂得 灵活 应用 朗读 技巧 ,并 为学 生做 出正确 的示 范 ,运用 自身 情感 感染 学生 。而 学生 在教 师 的感 染 下 ,能够产 生感 情 共 鸣 ,并 对 朗读产 生兴 趣 。 另 外 ,教 师还 应尊 重学生 的课 堂 主体地位 ,为学生 创造 更多 的 机会 去 朗读 ,并鼓 励其 通过 不 同形式 进行 朗读 ,大 胆对 文本 进行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