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

合集下载

高考必背《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高考必背《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

人们观察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

古文鉴赏《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翻译《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

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

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

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作者:[唐]柳宗元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

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0],若甚怜焉[11],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2],督尔获;早缫而绪[13],早织而缕[14];字而幼孩[15],遂而鸡豚[16]。

种树郭橐驼传(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整理)

之“驼”。驼闻之曰:所“以甚善称,呼

听说
给…取名,名词作动词
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
“本橐来
于是,承接连词 谓自,称呼自己。 宾语前置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名词的意动用法。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
凡是 有钱有势的人
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
即或
且硕茂,早实 以 蕃。他植者虽窥伺效
通假字
1、既然已,勿动勿虑。 矣:了。
2、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尔:你们。
词类活用
1、 名作动:
①不知始何名。
叫,“何”作宾语,前置 ②病偻,隆然伏行。 患病 ③名我固当。 起名 ④早实以蕃。 结果实 ⑤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活得长久 ⑥其莳也若子。 对待子女
⑦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zhǎo用爪抓,掐。
名词作状语
严重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
用指甲抓破用,来,连词,表目的
树干
名作动
木之性日 以 离矣。虽曰爱之,
一天天, 表修饰关 背离, 名作状 系的连词 远去
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他实际上
故不我若也。
所以不象我那样(种树种得好)宾语前置。故不若我也。
吾又何能为哉?”
“吾又能为何哉!”疑问代词的宾语前置。 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自 小喜欢读书,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 进士。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 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 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 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的政论文有:《封建论》、《夭说》;文学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欣赏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欣赏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欣赏《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

该文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种树郭橐驼传》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种树郭橐驼传》翻译/译文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译文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译文

解析第三段:
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 有什么不同? 对 他植者 郭橐驼

方法:
态度: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其莳也若子 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 其置也若弃 天者全而其性得
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若不 过焉则不及 旦视而暮视 已去而复顾 …… 木之性日以离
结果:
第四段: 1、官: 名做动,做官。 长(人者):管理。 2、烦: 使动,使……繁多。 3、祸: 名做动,造成灾祸。 4、勖:鼓励。 5、聚: 使动,使之聚合。 6、飧饔: 晚饭、早饭,用做动词,吃饭。 7、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使……繁衍 使……安顿 8、病:穷困。类:类似。
翻译: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驼得像 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 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 直了。" 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 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 使劲地踩。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 人也被踩断了气。 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 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那管人是死 是活!"
一、根据整句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对 称规则) 在整句(排比句、对偶句)中,处于 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在意义上往往相同、相 近或相反、相对。借助这种特点,可以推 断词语的正确意义。
例如: 1.穷者独善其身(不得志),达则兼济天下(得 志)《孟子.尽心山》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
二、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词性,为我们 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例2.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 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并掠夺 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 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 正常的娟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 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 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 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 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 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 景。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 豚!’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吾小人 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 安吾性耶?故病且殆。 若是,则与吾业者, 其亦有类乎?‛ (让)你们早早地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地 纺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 鸡和猪。’敲鼓而聚集他们,敲梆bāng子而 召唤他们。我们小百姓顾不上吃饭来应酬慰 劳差吏,尚且都没有空暇,又靠什么来使我 们人口兴旺,生活安定呢?所以穷困并且懈 怠。像这样,那么和我所从事的行业难道也 有类似吗?‛
‚根拳而土易……观其疏密‛
(3)本段用了什么方法阐述?
对比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 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 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 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 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 问的人说:‚把你的(种树)经验,挪 到当官治民上,行吗?‛橐驼说:‚我知道 种树(的道理)而已,治理(百姓),不是 我的事啊。但我居住在乡间,见做官的好多 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最终 却给他们带来灾祸。早晚官吏来而喊道: ‘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 督促你们收获,
1、顺木之性(理论说明) 2、种植方法(实践总结) 3、顺其自然(议论经验) 4、他植者违反(反面申述) 5、种树之术,并不高深 (自谦明理)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小人(古义:我
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6.得养人术。养人(古义:治理百姓;今义: 养活别人)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官理(古义:官治, 当官治民;今义:官方之理,与“民理”相 对。)
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既然已(已通“矣”,了) 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 判断句)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 赏析
李军
原文及翻译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
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 “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 驼云。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 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 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 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 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背景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
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 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 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 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 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 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 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 食货志》记载, 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 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 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 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 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 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 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 (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病偻集资[2],隆然伏行[3],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4],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5]。他植者虽种树的道理,转用到为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啊。然而我住在乡里,看到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布各种命令,好象很爱惜百姓,但最后反造成了灾祸。每天早晚,差吏来到村中喊叫:‘官长命令催促你们耕田,勉励你们播种,督促你们收割。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抚育好你们幼小的子女,喂养大你们的鸡猪。’一会儿击鼓让人们聚集在一起,一会儿敲木梆把大家召来。我们小百姓顾不上吃晚饭、早饭来应酬慰劳差吏,尚且都没有空暇,又靠什么来使我们人口兴旺,生活安定呢?所以都非常困苦而且疲乏。象这样,那就与我们行业的人大概也有相似之处吧?”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7],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
柳宗元
【题解】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种树郭橐驼传(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整理)

已经这样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
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妨害 使…硕大茂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
它的果实 使…早,使…多 更换 如果 超过 情深,用心 严重 树干
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 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运用了多重对比的修辞手法: 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 2.其他种树者中过于疏懒者与过勤勉者之 间的对比; 3.用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做对比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 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 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 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 立传,通过郭橐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 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 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 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 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证,让百姓安居 乐业的主张。
直 背
一瞎子,一矮子,一驼子,吃酒 争座,各曰:“说得大话的便做头一 位”瞎子曰:“我目中无人,该我 坐。”矮子曰: “我不比常(音同长) 人,该我坐。”驼子曰:“不要争, 算来你们都是直背(音同侄辈),自 然该让我坐。”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 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今广西柳州)刺 史,也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自 小喜欢读书,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 进士。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 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 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 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的政论文有:《封建论》、《夭说》;文学 性传记散文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山水 游记有:《永州八记》寓言散文有:《种树郭囊驼 传》,《三戒》。著有《柳河东集》。

《种树郭橐驼传》的原文和注释

《种树郭橐驼传》的原文和注释

《种树郭橐驼传》的原文和注释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①。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②。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③。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④。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⑤。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⑥。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⑦?”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⑧。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⑨。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⑩?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注释①橐驼(tuó_tuó):即骆驼。

种树人郭某因为驼背,故称为“郭橐驼”。

②蚤实:蚤,同“早”。

实,果实。

蕃:结果实多。

③寿且孳:长寿而生长繁茂。

④本:树根。

培:培土。

故:旧,指原来培植树留的土。

筑:指砸土。

密:指砸得结实。

⑤莳(shì):种植。

⑥不我若:不如我。

⑦官理:官治,为官治民。

避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

⑧长(zhǎng)人者:做官的人。

长,治理。

人,民。

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赏析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

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 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老家是丰乐乡,在长安西边。

郭拓的职业是种树,长安所有从事园林观光、水果买卖的有钱人都争着要聘他。

人们观察,没有不活的树,也没有移植的树;它长得又高又茂盛,早早结出许多果实。

就算其他种植户暗中观察效仿,也没人能比得上他。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今义,指家乡。

2、(自)已,不动,别管古意,已经这样了;现在的意思,连词,意思是先提示前提,再推断。

3、(去)不复顾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4、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两个词,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文章先写橐驼的命名、橐驼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陡然转入“官理”,说出—番居官治民的大道理。

上半篇为橐驼之传,目的是为下半篇的论述张本;下半篇的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种树之道的类比和引申,前宾后主,上下相应,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

2024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文言整理

2024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文言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驼”。

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

人们观察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

其他种植的人即使暗中观察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

唐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

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

原文:种树郭橐驼传唐代-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翻译: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译文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译文

翻译: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驼得像 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 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 直了。" 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 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 使劲地踩。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 人也被踩断了气。 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 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那管人是死 是活!"
四、根据上下文义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往往一词多义,要确定其句 中意义,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 据上下文义”。 例4.“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中, “害”字的正确词义是 A.损害 B.阻碍 C.妒忌 D.妨害
本题考查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害”的义项题目提供了四个,在该句中 究竟该选用哪一个,关键要看下一句。下 一句是“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 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这里的 “短”作“诽谤”解,那么,“诽谤”的 原因是什么?妒忌!由后文反推,可知 “害”的正确词义为C项。
第四段:将种树管树之理运用到吏治中去。 (1)“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 建议?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2)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 “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典型化,且 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 去世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两个“尔”五个“而” 和七个动词,把官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 得淋漓尽致。
课文解读 第一段: 1、故乡人号之“驼”。 故:所以 乡人:乡里的人; 2、名我固当 名作动 取名 固:本来;当:恰当 3、因舍其名: 因:于是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注释及解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注释及解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种树郭橐驼传[唐] 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②,隆然伏行③,有类橐驼者④,故乡人号之驼⑤。

驼闻之曰:“甚善⑥,名我固当⑦。

”因舍其名⑧,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⑨。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⑩,皆争迎取养(11)。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12),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13)。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14),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15),能顺木之天(16),以致其性焉尔(17)。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18),其培欲平(19),其土欲故(20),其筑欲密(21)。

既然已(22),勿动勿虑(23),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24),其置也若弃(25),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26),非有能早而蕃之也(27)。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28),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29),则又爱之太恩(30),忧之太勤(31),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32),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33)。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34)。

故不我若也(35)。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36),移之官理(37),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38),若甚怜焉,而卒以祸(39)。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40),督尔获。

早缫而绪(41),早织而缕(42),字而幼孩(43),遂而鸡豚(44)。

’鸣鼓而聚之(45),击木而召之(46)。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47),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48)?故病且怠(49)。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50)。

”传其事以为官戒(51)。

〔注释〕①本篇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郭橐(tuo沱)驼,姓郭的驼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树郭橐驼传温州瓯海二高施强国【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深刻寓意。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3.重点掌握“业、如、性、理、尔、病”等词语。

教学过程:一、寓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寓言故事(短小、浅显易懂),学生回答故事寓意,然后教师总结体悟寓意的方法:人(物)理——事理——情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唐朝大作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体人物传记《种树郭橐驼传》(板书课题)所传人物是一个种树的驼背,大家从这个人物的故事中能领悟到什么样的事理和情理?二、解题:教师:一般的人物传记题目往往是《XXX传记》或《XXX传》,比如《史记》里面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等,这篇人物传记人物前面为什么要加上“种树”两字?学生:因为他是种树的/因为他树种得好教师:大家种过树吗?种树的成果如何?学生回答不一教师:在南方因土壤、气候等条件种树相对容易些,而在北方气候比较干燥、雨水不足,要把树种好、种活就比较困难了。

而本文中的郭橐驼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学生:是北方人,因为他的家乡在长安。

教师:在北方(没有天时、地理的优势)能把树种得很好,完完全全是他自己的技术和本事了,而且能种出水平、能种出名气,也可以说得上是种树方面的技术拔尖人才了,所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种树两字,是对他的肯定和评价。

三、研读文本:(一)研读课文第三段教师:郭橐驼树种得好,他有什么经验?他是怎么种树的?(原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翻译)教师:他是怎样顺应树木的天性的?具体的方法是怎样的?(原文中寻找答案)学生:1.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种植)2.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护养)3.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翻译)教师:其他种树的人有没有想学习他的经验的?学生:有,“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教师:其他种植者为什么不能种好树?其他种树的人种树存在哪些问题(原文中寻找答案)学生:1.根拳而土易,过或不及/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教师进一步提问:结果如何?(原文中寻找答案)学生:木之性日以离矣。

(翻译)教师小结: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知道郭橐驼和其他种树的人不同在于前者能顺应树木的天性,后者违背了树木的生长规律,实际上妨碍了树木的生长。

那么郭种树为什么能做到顺应树木的天性,他有什么法宝和玄妙?有什么特别的素质和才能?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一段。

(二)研读课文第一段教师:本段文字仿照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他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学生:他是一个驼背,是一个残疾人。

教师:还有其他信息吗?学生:放弃自己的名字,自称自己为驼背,“甚善,名我固当。

”并没有不高兴。

教师:从中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启发诱导)教师:豁达、乐观,豁达的背后是某种自信。

(教师进一步补充:在《庄子》的寓言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人们把一个人称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不觉得难堪,反而很高兴的答应。

这同郭一样,这种描写实际上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被人呼牛呼马,思想上不会受到干扰波动。

这种顺乎自然的思想和素质自然也体现在他的种树过程中。

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学会作到的。

(三)研读第5段教师:但是仅凭这些就值得为他作传吗?毕竟他只是种树的行家而已,难道想为他做广告,推销他的经验,可惜别人又学不过去,柳宗元为他作传的真正目的和意图是什么?(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学生:传其事以为官戒(翻译)教师:为什么能作为官吏的警戒?(阅读文章第四段)(四)研读第四段1.教师:柳宗元为什么说自己问养树,得养人术,郭种树与官员治理百姓有什么联系?明确:能顺民之天以致其性。

一些做官的人“好烦其令”,使老百姓不得安宁,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生产呢?因此,为官者也要像种树一样,不要过多地去扰民,而是应该为老百姓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安居乐业。

文章最后一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点明了文章的写作意图,令人深思。

2.填表对比:3.教师小结,明确主旨:以寓言的方式,借种树人之口,阐发他的政治理想,表现出改革弊政的愿望,也就是说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安定。

(与《捕蛇者说》主题基本一致)4.教师补充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中唐时期,土地兼并,科捐杂税,民不聊生。

5.学生朗读全文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江西省遂川中学语文组冯小兵教学目的:1.掌握“偻”等18个文言实词,归纳“虽”、“因”、“且”、“焉”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2.类比的写法,对比的手法。

3. 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教学设想:[重点]文言基础知识用本文寓意。

[难点]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教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

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

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

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简介作者。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创建的作品所达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是超过韩愈的。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三、简介作品。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

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四、解题。

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引]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启发;写人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明确:形丑、性善、技高、理明。

]五、课文分析。

第一段:[注音]橐tuó偻lǚ[注释] 橐tuó驼:骆驼。

偻lǚ:脊背弯曲,即伛yǔ偻病。

类:似,好像。

号之:称他为。

名:起名,名动。

因舍其名:于是舍弃他的(原来)的名。

舍,放弃。

云:句末语气词。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

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驼”。

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

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dàng。

”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起“橐驼”了。

[分析]1.本段“传”什么?明确: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段意)2.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评]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

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

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②为何郭橐驼要自称“驼”?明确: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很实用的一份教案。

荆州市北门中学吴秉新【教学设想】1、朗读,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的词义、用法;2、研读,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和借鉴作者选材、构思技巧;3、仿写,培养学生简化、锤炼语言的能力,体会文中所寓含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

那就是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我们今天学习的《种树郭橐驼传》就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政治主张。

二、听读,纠正字音,落实字词1、学生听读课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郭橐(tuó)驼病瘘(lu) 孳(zī) 勖(xù) 缫(sāo)丝飧(sūn)饔(yōng)3、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

(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

①甚善,名我固当(命名)②驼业种树(以……为业)③其筑欲密(捣土)④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用指甲抓)(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植木之性(本性)②根拳而土易(改变、更换)③字而幼孩(养育)④故病且怠(穷困)三、研读,疏通文意,学习写法1、解题。

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2、研读第1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节的内容?(人丑)(2)从文中你还可以看出“郭橐驼”他的性格有何特点?(豁达、自信)3、研读第2自然段。

(点读、思考)(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节的内容?(艺绝)(2)哪些语句是写郭橐驼的“艺绝”?(3)这里作者的写法是什么?(重在侧面描写)4、研读第3自然段。

(齐读、思考)(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节的内容?(经妙)(2)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什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3)具体的说,“郭橐驼”种树的窍门有哪些?(方法、态度、结果)(4)其他的种树人是怎样做的?(方法、态度、结果)(5)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郭橐驼”种树的“经妙”的?(对比)5、研读第4、5自然段。

(点读、思考)(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节的内容?(道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