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IPO解图
碧桂园物业涉嫌虚增利润 企业管理有硬伤
碧桂园物业涉嫌虚增利润企业管理有硬伤■本刊记者王宗耀在《碧桂园物业拆分上市,关联交易成拦路虎》文章中,红周刊记者曾明确指出桂园物业关联交易及资金占用情况非常严重,这对于企业能否成功过会带来一定影响,实际上,除前文提出的疑问之外,记者还发现碧桂园物业存在通过虚减成本和减少计提的方式提升公司利润的现象,在此同时,该公司的管理和物业服务方面也有硬伤存在。
诸多不利现象的集中表现,或暗示碧桂园物业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招股书所表现的那么乐观。
虚减成本之嫌招股书显示,碧桂园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社区增值服务和协销服务,在这三块业务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要占到总收入的八到九成。
报告期内(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月1~3月),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分别为30.48%、31.69%、32.99%和35.69%,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对此,碧桂园物业解释称“人均收费管理面积增加是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也正因核心业务物业管理服务的毛利率持续增加,使得碧桂园物业的综合毛利率也是水涨船高,呈现出递增趋势,最近3年及一期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45%、33.50%、36.21%和38.86%。
在与同行业公司毛利率对比上,碧桂园物业选取了中海物业、绿城服务、中奥到家、南都物业、远洋亿家、开元物业6家公司作为可比标的,从对比结果来看(见表1),碧桂园物业的毛利率要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那么这偏高的毛利率是否合理呢?前文中,记者提到碧桂园物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物业管理,从费用支出上看,其主要成本应以人工成本为主。
从该公司提供的主营业务成本明细来看,人工成本在整个报告期内占比均在65%以上,处于主导地位。
招股书中,碧桂园物业列出了人工成本的构成,主要项目有员工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职工薪酬成本。
另外,因该公司没有在建工程,因而也就不存在在建工程人员一说。
因此,如果不考虑应付职工薪酬的影响,则人工成本应该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的金额相差不大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报告期内人工成本均远低于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特别是2015年度,两者之间相差了1.67亿元之巨。
破解碧桂园高价IPO_2-文档资料70页
换股收购之二——设立统一管理机构
搭建了双层控股结构之后,另一家在BVI 注册的公司豪华出场,从“五股东”手中 收购“后四家过桥公司”,收购代价依旧 是以70%、12%、6%、6%及6%的比例向 “五股东”配发及发行新股。
收购完成后,豪华成为集中统一管理各业 务板块的机构。同时豪华向杨国强收购了 香港碧桂园公司,收购代价为香港碧桂园 2019年8月31日的资产净值112万港元,形 成了三层BVI过桥公司(图4)。
对价金额:
在红筹上市实务中,外资收购国内企业时一 般是按照该企业经评估后的净资产收购。
按碧桂园控股2019年末的净资产值23.22亿 元、股本值7.65亿元计算,“前四家过桥公 司”应向“五股东”支付的股权转让款至少 应达到23.22亿元,而相应地,“五股东” 将会由于股权的转让价格和股本值之间 15.57亿元的价差收入,被征收20%的巨额 个人所得税,这显然是股东们不愿意看到的。
过桥贷款:
如何解决资金来源?此时,又一家名为伟嘉 的BVI公司在碧桂园重组过程中出现。
伟嘉成立于2019年4月7日,在豪华完成对 “后四家过桥公司”以及香港碧桂园的收购 后,伟嘉从“五股东”手里收购了豪华,方 式同样是以70%、12%、6%、6%及6%的 比例向“五股东”配发及发行新股。
增资扩股 2019年3月20日,碧桂园控股的全体股东通
过了两项决议: 决议一:增设999.962亿股,每股面值0.10
港元的股份,将法定股本由38万港元增至 100亿港元。 决议二:待全球发售所产生的公司股份溢 价入账后,董事会授权可以将股本溢价进 账的12.6亿港元扩充资本,并将该笔款项按 面值全数支付126亿股股份的股款,并以配 发及发行股份方式按比例由“股东五公司” 持有。
碧桂园高价IPO分析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关注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变化和市场走势,以规避潜在风险。
对于碧桂园而言,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以保持持续稳定的 发展。同时,应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碧桂园此次IPO的估值和定价较高, 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和未来发展 前景的看好。
02
碧桂园高价IPO的原因
市场环境因素
经济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房地 产市场也持续繁荣,为碧桂园的 高价IPO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经济环 境。
资本市场活跃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日趋活跃, 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大,为碧桂园 高价IPO提供了充足的投资需求。
土地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和开发计划。如果土地政策变得更加严格,碧桂园可能会面临获取土 地的困难,从而影响其未来的业务发展。
市场风险
经济周期
房地产市场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在经济下行时期,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萎缩,导致碧桂园的销售和 收入下降,进而影响其IPO的表现。
市场竞争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加剧,碧桂园可能会面临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竞争对手的策略和行动可能会 影响碧桂园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从而对其IPO产生负面影响。
管理风险
战略决策
碧桂园的管理层在制定战略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政策变化和竞争态势等因素。 错误的战略决策可能导致公司错失市场机会或过度扩张,从而影响其IPO的表现。
内部控制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稳定运营的重要保障。如果碧桂园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可能会 导致公司面临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问题,进而对其IPO产生负面影响。
推动行业规范化
03
上市对开发商的规范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推动整个
IPO方法
I P O方法(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募投项目——企业IPO成功的钥匙一、引言一级市场筹资包括首次公开发行(IPO)筹资,再次发行筹资及其他形式筹资三部分,其中IPO占一级市场筹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在企业权益融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通过IPO或再融资募集来的资金投产的项目,称作募投项目。
一方面,募投项目的实施是以企业IPO的启动为前提,另一方面,企业IPO通过证监会的审核需要合理的募投项目来支持。
可见,募投项目与企业IPO息息相关。
二、募投项目是企业IPO成功的关键企业需要与募投项目相关的群体,大概可分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投资者和企业自身,三者分别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揭示募投项目在企业IPO中的重要性:1、上市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决定了企业能否上市成功,证监会会依据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判断是否要企业成功过会(1)募投项目在招股说明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企业IPO申请上市的必备法律文件,招股说明书有4大核心章节:发行人基本情况、业务与技术、财务会计信息、募集资金运用。
其中,发行人基本情况、财务会计信息基本是硬件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证监会要求,券商也基本不会提交申报材料;而业务与技术、募集资金运用是完全在于对公司实际情况的把握下,充分地突出公司亮点和前景、行业亮点和前景的好时机。
满足“业务与技术”章节,需要进行细分市场研究,而细分市场研究又是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条件。
因而,募投项目在招股说明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2)募投项目在证监会审核阶段的决定作用募投项目设计,应结合细分市场报告和企业自身特点,合理预测项目前景和盈利能力,准确描述与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及持续盈利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其可行性、必要性和可控性进行论证,充分吻合证监会审核思路,以保证通过证监会审核。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解密碧桂园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解密碧桂园碧桂园公司概况1992年发家于广东顺德的碧桂园以开发超级大盘见长,且近年来扩张迅速,截至2008年4月,已有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以及在湖南、内蒙古、江苏、辽宁、安徽等地的45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
1992年起家于广东顺德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于2007年4月3日确定以上限5.38港元定价,发售24亿股,当中21.6亿股(90%)为国际配售,2.4亿股(10%)作公开认购,集资超过129亿港元。
每股招股价4.18至5.38港元,4月20日正式挂牌。
碧桂园上市后,总市值即突破了千亿港元,成为来自内地在港上市的房地产第一股。
报道显示,碧桂园近年的收益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建筑及装饰、物业管理和酒店营运四方面业务,其中房地产开发是获利最丰厚的一块。
截至去年年底,碧桂园在内地共拥有2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位于广东省内,此外还开发有10家四至五星级的酒店。
碧桂园上市重组过程翻开碧桂园招股说明书中的"历史、重组及集团架构"部分,可能谁都想不到,一向以低调务实示人的碧桂园,在资本化之路上能够使出如此眼花缭乱的手段。
令观者叹服。
4月20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2007.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一大早开盘报7.01港元,全天最高价达到7.350港元,收市报7.270港元,较其招股价5.38港元高出35.130%,全日成交额为72.26亿港元,成交量10.04亿股。
碧桂园的股价果如之前市场预期,远超每股净资产。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比起上市后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精彩表现,碧桂园在上市重组过程中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同样令人眩目。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碧桂园的重组就开始,动作不大,神神秘秘,因为是典型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有典型的民营家族企业的特性,更多的是内部瓜葛不清的资本结构,这个重组计划似乎不太容易。
典型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海外上市重组,一般要做三件事:第一步,企业转制,把原来结构不清楚的转成外资企业,这是为境外上市做准备。
碧桂园案例分析
二、碧桂园独特的模式
• 1. “借鸡生蛋”盘活资产,但“并不杀鸡取卵”。 借鸡生蛋”盘活资产,但“并不杀鸡取卵” • 2. 碧桂园选择面对主体市场,市场定位准确。 • 3. 发挥规模效应、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用碧桂 园的话说是:“规模制造、价格为王” 园的话说是:“规模制造、价格为王” • 4. 纵向一体化的垂直整合、将成本控制做到极致。 • 5. 注重公司信誉,IPO上市融资。 注重公司信誉,IPO上市融资。
三、碧桂园经营模式的潜在风险
• 一)政策的风险: • 1. 教育保证金到期返本,以固定利息方式作 为学生的学费。国家降息使碧桂园遭受损 失,不得不挪用其它资金支援教育。 • 2. 大量囤地,如果不及时开发使用将面临政 策变化后土地回收的风险。
三、碧桂园经营模式的潜在风险
• 二)资金风险: • 1. 大量囤地使其资产使用超过排名第二的地 产商近一倍,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 产商近一倍,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地 主”,然而这么大规的土地储备将会带来 的严重的资金负担。 • 2. 规模制造,以生产商品的概念来生产房屋 使其资金投入量较大,加大了资金使用成 本。
一、此案例留下的感想
• 第一:碧桂园办了一所“贵族”学校 第一:碧桂园办了一所“贵族” • 第二:教育储备金3.9亿帮碧桂园走出困境 第二:教育储备金3.9亿帮碧桂园走出困境 • 第三:跳出房地产来发展房地产,为房产 注入文化。
案例之后的碧桂园故事: 案例之后的碧桂园故事:
• 1999年碧桂园开始进军广州,开始时不做广告、不做宣传 1999年碧桂园开始进军广州,开始时不做广告、不做宣传 70栋楼同时起建,造成“黑云压城”大盘围城之势,许多 70栋楼同时起建,造成“黑云压城” 消费者持币等待碧桂园开盘。2000年春节,碧桂元以3000 消费者持币等待碧桂园开盘。2000年春节,碧桂元以3000 元的价格推出自带花园的洋房,这个价格甚至比同一地段 的毛坯房还便宜。超低的价格让业界感受到的巨大的冲击 和震憾,创造了两个多月销售一空的奇迹。碧桂园“ 和震憾,创造了两个多月销售一空的奇迹。碧桂园“准确 定位,规模制造” 定位,规模制造”创造了地产界的神话。随后碧桂园推出 了“白领别墅”,50万元的联排别墅直击地产市场。 白领别墅” 50万元的联排别墅直击地产市场。 • 碧桂园从设计、规划、建筑、施工到装饰都是自己的。大 到排名前三的打桩厂小到会所里的水果和蔬菜,碧桂园将 垂直一体化发挥到了极致。
民企变国企,股票市值大涨的案例
民企变国企,股票市值大涨的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些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最终变为国有企业,甚至在股票市值上大幅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案例。
一、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华为作为一家中国的民营通信设备制造商,成立于1987年,并在过去30多年中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华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从一个小型民营企业到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蜕变。
在2003年前后,华为在内部上市,同时引入了国际顶级风险投资者。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华为在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国内市场份额的扩大,并在亚太地区和其他新兴市场大幅增长。
2019年,华为能源板块奋起直追,成为领先的全球逆变器供应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华为的市值不断增加,其创始人任正非也成为中国富豪榜的常客。
二、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是一家中国的家电制造商,成立于1984年,以其技术创新和品质优势闻名。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品牌全球化、企业社会化”的战略目标,并通过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使海尔的产品销售遍布全球。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海尔不断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
海尔通过成功的企业收购,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并引入了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和创新理念。
2017年,海尔通过收购韩国家电巨头日立旗下的白色家电部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其市值在此后的几年中也有了快速增长。
三、碧桂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广东省。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秉承着“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通过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顾客体验,成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
在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碧桂园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
2017年,碧桂园成功通过IPO在香港上市,进一步提高了其市值,并进一步拓展了其国际市场、提升了企业品牌价值。
上市直通车: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IPO制度规则透析与实战攻略_记录
《上市直通车: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IPO制度规则透析与实战攻略》读书记录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书籍简介 (3)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3)二、中国企业境内上市IPO制度规则 (4)2.1 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6)2.1.1 发行条件 (7)2.1.2 发行程序 (8)2.1.3 信息披露要求 (9)2.2 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 (10)2.2.1 上市条件 (11)2.2.2 上市程序 (12)2.2.3 信息披露要求 (13)三、中国企业境外上市IPO制度规则 (15)3.1 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定 (16)3.1.1 注册资本要求 (17)3.1.2 股权结构要求 (18)3.1.3 信息披露要求 (19)3.2 中国香港、美国等地的上市规则 (20)3.2.1 香港联合交易所的规定 (21)3.2.2 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的规定 (22)四、IPO实战攻略 (23)4.1 准备阶段 (24)4.1.1 企业内部评估 (26)4.1.2 制定上市计划 (27)4.2 执行阶段 (29)4.2.1 选择中介机构 (30)4.2.2 完成股权结构调整 (32)4.2.3 准备申请文件 (32)4.3 后续阶段 (34)4.3.1 上市审核 (34)4.3.2 路演推介 (35)4.3.3 发行与上市 (37)五、总结与展望 (38)5.1 本书总结 (39)5.2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40)一、内容概览《上市直通车: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IPO制度规则透析与实战攻略》是一本全面解析企业上市IPO制度规则的权威指南。
本书不仅涵盖了国内上市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还涉及到了境外上市的相关规则和趋势,为有意上市的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和策略建议。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的背景和现状,分析了当前上市环境的机遇与挑战。
从政策、法规、市场等多个角度,对企业上市IPO制度规则进行了深入剖析。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实务:探寻审核关注要点_记录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实务:探寻审核关注要点》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IPO审核流程及关注要点 (2)2.1 IPO审核基本流程 (4)2.2 审核关注的主要方面 (5)2.2.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6)2.2.2 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 (7)2.2.3 财务健康与盈利能力 (7)2.2.4 知识产权保护与合规性 (8)2.2.5 市场前景与增长潜力 (9)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案例分析 (9)3.1 案例一 (11)3.2 案例二 (12)四、审核要点深度解析 (13)4.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15)4.1.1 如何评估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16)4.1.2 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18)4.2 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 (19)4.2.1 创新的量化评估标准 (20)4.2.2 创新对公司发展的推动作用 (21)4.3 财务健康与盈利能力 (23)4.3.1 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与可靠性 (24)4.3.2 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26)4.4 知识产权保护与合规性 (27)4.4.1 知识产权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28)4.4.2 合规性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9)4.5 市场前景与增长潜力 (31)4.5.1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容量预测 (32)4.5.2 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34)五、总结与展望 (35)5.1 IPO实践经验总结 (36)5.2 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37)一、内容概要简要概述当前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介绍IPO趋势和成功案例,引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实务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IPO审核的整个过程,包括企业前期准备、申报材料准备、中介机构作用等关键步骤,为后续的实务分析奠定基础。
重点介绍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审核过程中,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如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问题、技术创新能力等。
通过解析这些要点,揭示企业成功过会的核心要素。
物业管理行业周报(1)
克而瑞证券物业及存量地产组——物业管理行业周报(2020.11.09-11.15)分析师:李蒙,CFA 执业证号:APQ664*******************分析师:王祎馨执业证号:BPR543********************分析师:徐婵娟,CFA 执业证号:BOI213********************联系人:丁希璞执业证号:BQD388***********************➢正荣服务与福州市鼓楼区达成战略合作。
2020年11月9日,福州市鼓楼区政府与正荣服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正荣服务首度切入城市服务领域。
鼓楼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市区西北部,行政占地面积共计35.7km²,下辖9街1镇和69个社区,常住人口75万。
➢建业地产分拆代建板块中原建业赴港上市。
2020年11月10日,中原建业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本次上市构成建业地产分拆代建板块业务。
中原建业2019年收入为10.3亿元,同比增长52.1%;同期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增长58.4%。
截止2020年6月30日,中原建业的在管项目数量为182个,建筑面积为2400万平方米。
➢《西安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印发。
2020年11月11号,西安市政府通过《西安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对西安市物业服务管理及收费行为作出明确规范。
调整后,高层住宅物业费平均涨幅7.2%,多层住宅物业费平均涨幅18.5%。
调整后物业服务费实行“一费制”,即改变原住宅小区基础物业费、公摊电费、电梯费分项收取的方式,实行“三费合一”。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摊电费、电梯费计入物业服务费成本,不再单独另行收取。
➢世茂服务与宿迁市宿城区达成合作。
2020年11月11日,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政府与世茂服务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组建专业化运营管理公司,合力搭建“城市综合运营管理服务平台”。
双方就城市市政一体化服务、城市精细化综合治理、智慧城市运营服务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城市生活环境,助力宿城区高质量发展。
碧桂园八大特
碧桂园八大特1992年,在顺德北滘镇一片河滩坡地上,杨国强和他的伙伴建起了几排别墅式的商品房。
这里属于碧江管理区和三桂村,于是起名为“碧桂园”。
今天,尽管碧桂园拥有中国房地产行业两块“驰名商标”之一,尽管已经成为公共公司,在香港IPO募集129亿港元,尽管顶上了“最大地主”的称号,尽管产品保持了多年一贯的良好口碑,尽管杨惠妍已经荣登《福布斯》内地首富,尽管杨国强被披露几年来慈善捐款约2亿元之巨,碧桂园还是不改其低调本色,更多时候,出现在媒体上的碧桂园还是一个一个的楼盘:“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
与这种低调风格一脉相承的是公司的经营理念,杨国强最推崇的公司是沃尔玛,碧桂园信奉的是“抵食夹大件”,翻译成英文,山姆·沃顿一定喜欢:everyday low-price(EDLP,天天低价)。
因为一些项目的拿地操作问题,碧桂园曾被《第一财经日报》社评质疑:“这家大型房地产企业能经得起公众推敲吗?”但另一方面,同行认为,碧桂园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有其独到之处。
碧桂园,果然是“可怕的顺德人”?碧桂园VS. 万科让我们先来作一个碧桂园和万科的对比:一、虽然自上市以来,碧桂园股价上涨幅度低于主要可比公司,其市值仍位居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之首,而且,其动态市盈率低于万科。
注:P/E参照11月9日市值,碧桂园盈利预测来自UBS Country Garden by UBS 2 0070828,万科盈利预测来自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2007年三季报综述》。
二、碧桂园近年收入增速与万科接近,但净利润增长很快。
受惠于房价快速上涨,碧桂园和万科的毛利率均上升,但碧桂园净利率提升更加显著。
(图表资料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万科、碧桂园年报、碧桂园招股书)三、万科资产周转率今年略有下降,而碧桂园持续上升。
公告资料显示,碧桂园2006年的分红额达到25.14亿元,若扣除高额分红影响,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为0.50,净资产周转率为2.52。
绿城地产与碧桂园企业比较分析
绿城地产与碧桂园企业比较分析XXXXXXXX大学XXXXXXX学院 XXXXX级公XXXXX XXXXXXXXXX(学号)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别墅作为高档的住宅消费品,越来越受到金字塔上层人士的青睐。
我国别墅项目的领头企业有宋卫平的绿城企业和目前属于杨惠妍的碧桂园企业,在我们看来,碧桂园的别墅产业做的比绿城企业更好,但这两家企业各有自己的特色,在别墅项目上各显神通。
本文就绿城企业和碧桂园两家企业及企业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对他们的成功的原因做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绿城集团碧桂园企业文化产品品质宋卫平杨国强0 引言: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专注开发系列城市优质房产品,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历经16年的发展,绿城已辖有70多家成员企业,足迹遍及全国等50多个城市,拥有员工4038余人,2005年转制为外商独资企业,是香港上市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杭州市。
碧桂园集团,位于中国广东顺德,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涵盖建筑、装修、物业管理、酒店开发及管理、教育等行业的国内著名综合性企业集团,中国房地产十强企业。
下辖国家一级资质建筑公司、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公司、甲级资质设计院等专业公司;涉及酒店、教育等多个行业。
1.1 绿城集团1.1.1集团简介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是属于绿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集团公司,它创立于1995年,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专注开发系列城市优质房产品,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2005年转制为外商独资企业,是香港上市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杭州市。
绿城集团的房地产主业,集开发、设计、营销、物业管理与一体,同时涉足教育、体育(足球)、酒店、医院、文化传媒等领域,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系列的优质服务。
1.1.2绿城创始人及发展历程宋卫平:出生于1958年6月,主要负责制定本公司的发展策略,以及监督项目规划、设计和市场营销。
会计论文:地产物业分拆上市案例范文研究——以碧桂园服务为例
会计论文:地产物业分拆上市案例范文研究——以碧桂园服务为例通过本文对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过程的研究,能够发现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能够创造价值基于很多因素。
首先,它背靠碧桂园集团发展,对于物业服务这一地产衍生业来说,其发展潜力取决于是否拥有充足的可服务对象,而碧桂园集团作为地产龙头企业,地产开发面积始终位于前列,这一方面使得碧桂园服务在上市之初面临的的抢占市场压力不大;另一方面碧桂园服务的初创资金充足,能够有能力在不融资的前提下通过高质量并购完善已有业态结构。
1 引言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分拆上市的概念源于国外资本市场,它是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管理的方式之一,也是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有效途径之一。
收缩性资本运营,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屡被提及,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分拆上市、股份回购以及资产剥离等。
这些资本运作手段的初始目的都是为了将企业从资本困境中剥离出来,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结合我国对收缩性资本运营方式的理论研究现状,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分拆上市这一概念上,其他收缩性资本运营方式暂不作为本文的研究范畴。
20 世纪中叶的国外资本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谋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企业不再满足于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并试图通过并购这一手段来扩大规模,实现多元化发展。
随着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
大多企业发现不同类型业务协同发展能在短期内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其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的不一致,使得多元化经营又成为了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新的阻碍。
为了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善,许多企业开始考虑分拆某些业务进行专业化运营。
这些被分拆的业务走入资本市场进行新一轮融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资本。
与国外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对分拆上市的实践较少。
但随着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日渐紧密,以及2000 年同仁堂成功分拆同仁堂科技于境外上市,我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渐关注“分拆上市”这一资本运营方式。
由于分拆上市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监管层面,对于分拆上市的概念以及政策并未实现观念上的统一。
碧桂园香港上市 25岁杨惠妍512亿身家变身首富——创业故事
面临资产结构调整
碧桂园能获得如此高的机构评价,关键一点是,碧桂园固定资产比较优质,并有丰富的土地储备与持有物业。来自碧桂园网站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大型住宅区项目及销售各种类型的产品,包括单体住宅、联体住宅、洋房、车库及商铺。作为综合房地产开发商,我们亦参与建筑、安装、装修、装饰及物业管理业务。同时我们亦开发及管理若干项目内的酒店,使房地产项目具有更完善的配套服务和更大的升值潜力”。
然而在投资者最关心的股权问题上,杨国强所说的与招股书不一样。根据招股书,持有碧桂园95.2亿股的是“必胜公司”,持有“必胜公司”100%股份的,是年仅25岁的杨家二女儿杨惠姸,她持有的股份,占碧桂园上市后扩大后股本的59.5%。这批股份如以碧桂园招股价上限5.38港元计,价值达512亿港元。
第一个扩张周期
有记者将碧桂园与另一家已上市的雅居乐比较,杨国强说:“他们做了多久?盈利多少?他们也很优秀,但我们希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两者均是从珠三角地区转战广州,进而立足广州、全国布点的民营企业,在产品销售、设计等方面,雅居乐和碧桂园均有相互竞争之处。
杨国强是顺德人,从包工头到全国首富,只花了十年,与其果敢的个性不无关系。
1992年,顺德碧桂园开发商是三和房地产公司,由于第一期销售情况一般,其中一个股东准备退出,而当时主业还是建筑承包的杨国强毅然接盘,并逐渐做大,同时创立碧桂园品牌。1999年,碧桂园进入广州之后,也踏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至今共开发了21个碧桂园楼盘。在2004年,房地产行业进入宏观调控的时候,房地产行业进入收缩阶段,杨却在顺德碧桂园创办了一家贵族学校——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并通过该校实现了一定的资金回收。
碧桂园香港上市 25岁杨惠妍512亿身家变身首富——创业故事
问题楼盘困境的化解与突破_记录
《问题楼盘困境的化解与突破》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概览 (3)1.1 背景介绍 (4)1.2 研究意义 (4)二、问题楼盘的定义与特点 (5)三、问题楼盘的成因分析 (6)3.1 开发商原因 (7)3.2 政府因素 (8)3.3 市场因素 (9)3.4 其他因素 (10)四、问题楼盘的化解策略 (11)4.1 政府层面的化解策略 (12)4.1.1 加强监管 (14)4.1.2 提供财政支持 (15)4.1.3 推动项目重启 (16)4.2 开发商层面的化解策略 (18)4.2.1 重新规划项目 (19)4.2.2 加强项目营销 (20)4.2.3 提高项目品质 (22)4.3 市场层面的化解策略 (23)4.3.1 调整市场定位 (24)4.3.2 创新产品类型 (26)4.3.3 优化供需结构 (27)五、问题楼盘的突破路径 (28)5.1 从政府角度寻求突破 (29)5.1.1 政策支持 (31)5.1.2 服务提升 (32)5.2 从开发商角度寻求突破 (33)5.2.1 创新商业模式 (34)5.2.2 强化品牌建设 (36)5.3 从市场角度寻求突破 (37)5.3.1 拓展市场渠道 (38)5.3.2 优化营销策略 (39)六、案例分析 (40)6.1 成功化解问题楼盘的案例 (41)6.2 未能成功化解问题楼盘的案例 (42)6.3 案例启示 (44)七、结论与展望 (45)7.1 结论总结 (46)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7)一、内容概览在阅读《问题楼盘困境的化解与突破》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提供了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方法论。
本书深入探讨了问题楼盘的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投资者以及相关从业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中首先对问题楼盘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包括市场供需失衡、政策调整、金融风险等多方面因素。
碧桂园开盘后评估模板(干货)
项目开发实施;设计 (差异化/性价比)、进 度、成本、质量、报 建;资金;团队;资 源整合;客户风险;
(项目)管理
定案与实际对标、 纠偏措施、经验 教训总结、明晰 后续经营思路
总体后评估思路(此页在汇报前删除)
3.聚焦分析:
市场竞争: 1对手;2手段;3资源;4其他
认筹情况
开盘一周成交 (认购) 现存意向
套数
套数 总筹量 签到筹量
套数
按套 客户数量 消化率
毛坯
G171-S、G165-S
334-356 豪装板房、精装板房
G171-S、G171
334-339
G165-S、G165
253-357
货量区小计
双拼小计
—
J721、J582
127、89、113、 118、101、123
产品性价: 1性能优势; 2价格优势; 3定价策略。
定位
产 品
差异 竞
争 力
性价
产品
定位 竞争 容量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容量: 1前3年供销;2现供销;3潜在供、需;4市场容 量发展
市场
土营地销
需求
客
户
客户
核 心
需
求
定位 构成 需求
客户定位: 1结婚小家;2小太阳三口 之家;3舒适居住;4奢华 受限居住;5身份标志居住 ;6其他
客户构成: 1城区居民;2事业部门人 员;3公务员及企业高管; 4私企老板高端客户;5返 乡置业;6乡镇进城医疗教 育;7其他
客户需求: 1总价控制;2单价控制;3 产品品类;
总体后评估思路(此页在汇报前删除)
3.聚焦分析:
《2024年胜景山河IPO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研究》范文
《胜景山河IPO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却出现了财务造假的问题,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胜景山河作为一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其IPO财务造假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胜景山河IPO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胜景山河公司背景及IPO过程胜景山河是一家专注于XXX行业的公司,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胜景山河决定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
在IPO过程中,胜景山河向投资者展示了其优秀的业绩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三、财务造假手段及影响1. 财务造假手段胜景山河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财务造假,包括虚构收入、夸大利润、调整会计估计等。
具体来说,公司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等方式,使得其业绩和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优秀。
2. 影响胜景山河的财务造假行为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导致投资者对其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了误判。
此外,该行为也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诚信度,给其他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案例分析1. 造假动机胜景山河进行财务造假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高企业估值和股价,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和收益。
此外,一些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也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2. 造假手段的识别与防范要识别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投资者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查和分析,关注企业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是否符合行业特点和市场规律。
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检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违法成本。
此外,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内部管理和治理结构建设,提高透明度和诚信度。
3. 案例启示胜景山河IPO财务造假案例给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对赌协议及经典案例解析
对赌协议(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VAM),最初被翻译为“对赌协议”,或因符合国有文化很形象,一直沿用至今。
但其直译意思是“估值调整机制”却更能体现其本质含义,所以我们日常听到的对赌协议,所涉及问题其实和赌博无关。
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通过条款的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
在国外投行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中,对赌协议已经应用。
对赌协议就是收购方(包括投资方)与出让方(包括融资方)在达成并购(或者融资)协议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进行一种约定。
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
所以,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对赌协议最初由国外引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蒙牛,是对赌协议在创业型企业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对赌协议”也为本土投资机构所使用。
2007年11月,东方富海等机构投资8000万元于无锡某太阳能公司,其中5000万元以增资方式进入公司股本,另外3000万元以委托银行贷款的方式借给企业,增资的资金直接换取企业股权,委托银行贷款的资金作为“业绩对赌”的筹码。
协议约定,如果该企业完成2007、2008年预期目标,则3000万元的委托银行贷款无须归还投资人,且投资人在该企业中股权比例不变,从而令企业的估值得到提升。
2007年,该公司超过预计业绩目标将近20%,并于2008年10月提前完成年度业绩目标,对赌实现双赢。
经典案例之一:融资方:蒙牛乳业投资方: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签订时间:2003主要内容:2003至2006年,如果蒙牛业绩的复合增长率低于50%,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层要向外资方赔偿7800万股蒙牛股票,或以等值现金代价支付;反之,外方将对蒙牛股票赠予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团队目前状况:已完成,蒙牛高管获得了价值数十亿元股票1999年1月,牛根生创立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价金额:
碧桂园之辉煌
2007年4月20日,碧桂园控股在香港联交所 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为7.27港元,较IPO 发行价5.38港元溢价35%。以此计算的碧桂 园控股市值达到1189.37亿港元,在香港上 市地产股中仅次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郭 炳湘的新鸿基,位列第三。而且这一数值 远远超过中国海外、富力地产、雅居乐等 已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公司,而万科A当 日市值也仅相当于碧桂园控股的66%。
这一收购完成后,豪华由“股东五公司”分别拥 有70%、12%、6%、6%及6%的股权(图6), 而伟嘉则从碧桂园的股权架构中消失。
由此可见,伟嘉的真正作用是为碧桂园境内资产 出境提供过桥贷款,而“股东五公司”从伟嘉手 中收购豪华支付的7.477亿港元代价,实际上也就 是“前四家过桥公司”收购国内资产的代价,而 按当时港元兑人民币1:1.02的汇率计算,这一收 购代价恰好等于碧桂园7.64亿元的股本。
第五步:换股打造上市主体
到此为止,碧桂园的海外重组完成了四次收购, 涉及交易的BVI公司多达14个,但由于BVI公司无 法在香港上市,所以还要打造最终的上市主体。
由于开曼群岛的法律环境符合香港联交所的上市 要求,开曼公司也是理想的上市主体。在上市主 承销商摩根士丹利和瑞士银行的安排下,碧桂园 控股于2006年11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受 豁免有限公司,法定股本为38万港元,分为380万 股,每股面值0.10港元。
过桥贷款:
此时,一家名为伟嘉的BVI公司在碧桂园重组过 程中的出现,伟嘉成立于2006年4月7日,在豪华 完成对“后四家过桥公司”以及香港碧桂园的收 购后,伟嘉从“五股东”手里收购了豪华,方式 同样是以70%、12%、6%、6%及6%的比例向 “五股东”配发及发行新股。
通过一系列的连环换股收购后,此时碧桂园的股 权结构是,国内公司仍由“五股东”最终控制, 并且股份比例和重组前并无任何变化,只不过中 间多出了4层BVI过桥公司(图5)。
九家BVI公司进行扩股: 2006年8月7日,豪华及“后四家过桥公司”增加
发行股本,已发行股本由100美元增加到200美元。 2006年8月18日,这几家公司的发行股本再度增加
到300美元,由300股每股面值1美元的股份组成。 2006年8月18日,“前四家过桥公司”的已发行股
本由100美元增加到200美元,由200股每股面值1 美元的股份组成。
设计思路:
1、将四块业务由不同的BVI公司100%控股;
2、将上市资产的控股方由内资变成外资,由此 完成内资企业转为外资企业;
3、利用离岸公司这一中介,在集团内不同业务 之间建立起一道防火墙,不同业务之间可以有合 作,但所有的经营都是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业务 遭遇市场、经营、法律、管理等风险均不会影响 到其他业务。同时,只要其中任何一块业务发展 顺利,达到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要求,则可以 较容易地分拆上市。因为该块业务已由一家独立 的离岸公司100%控股,财务审计和资产重组工 作相对容易。
补税
截至2006年5月,碧桂园向税务机关全数支付了 2002-2004年未缴付的税款及滞纳金。滞纳金数额 高达3340万元。以此推算出碧桂园补交2002-2004 年度的税款为6.28亿元 ,如果按33%的内资企业 所得税率计算,这笔税款对应的税前利润约19亿 元。
民营企业进行红筹上市之前补税的目的主要是为 达到“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以及为财务调整留 出空间、提高招股价格。
2007年3月26日,碧桂园控股从“股东五公司”收 购豪华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为向这五家公司分 别发行及配发与其股权比例对等的股份。至此, 碧桂园控股成为上市主体(图7 )。
大额分红降低净资产值
在上述第四步操作中,碧桂园国内资产是按股东 的股本金进行转让的,其间没有产生任何增值, 这就解决了股东的股权转让收益需缴纳大额个人 所得税的问题。
至此,碧桂园资产出境的安排才真正完成。而上 述重组发生的时间均在2006年12月31日之前,最 后收购国内资产股权支付代价的期限没有超过 《并购规定》的要求。
2007年3月21日,“五股东”各自全资拥有的五个 BVI公司必胜、多美、日皓、伟君、喜乐(以下 称“股东五公司”)从伟嘉手中收购豪华股份, 总代价约为7.477亿港元,定价依据是豪华截至 2006年9月30日的净资产。
搭建了双层控股结构之后,另一家在BVI注册的 公司豪华又从“五股东”手中收购“后四家过桥 公司”,收购代价依旧是以70%、12%、6%、 6%及6%的比例向“五股东”配发及发行新股。
这一收购完成后,豪华成为集中统一管理各业务 板块的机构。同时豪华向杨国强收购了香港碧桂 园公司,收购代价为香港碧桂园2006年8月31日 的资产净值112万港元(图4)。
2、利用豪华收购“后四家过桥公司”和香港碧桂 园公司,以实现对各业务机构的统一管理。
通过上述三步,碧桂园基本上完成了国内业务的 重组及上市架构的搭建。
第四步:通过离岸公司提供过桥贷款支付收购款
在上述三步重组中,各层级BVI公司之间的收购 全部以换股的方式顺利完成,但最关键的一步还 没有完全解决,即收购国内资产的代价是多少? 资金从何而来?
第二步:巧妙布局资产出境结构
碧桂园将旗下子公司及项目公司按房地产开发、 酒店、物业管理、建筑、装修装饰及主题公园四 大业务板块分类整合到了四家离岸公司旗下,使 其资产结构变得清晰。
为了完成重组,碧桂园的股东们在英属维京群岛 (BVI)注册离岸公司多达14家。
2006年3月21日,伊东、富高成立; 2006年3月28日,智发、集裕、豪华成立; 2006年4月7日,恒宙、柏辉、永柏、兴辉成立。 上述BVI公司的注册资本都是100美元,由100股
以招股书中预测的2007年业绩计算,碧桂园 控股5.38港元的招股价对应的全面摊薄市盈 率达21.5倍,分别比同一时点雅居乐、富力 地产、世贸房地产2007年预测市盈率高 35.74%、13.16%、18.14%(表1)。
从上市前一年净资产、IPO融资额以及公开 发行股份比例等综合评价资本运作效果的指 标来看,碧桂园控股的IPO效果更是远超这 三家同行(表2)。
2007年3月20日,碧桂园控股的全体股东通过了两 项决议:
决议一:增设999.962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 股份,将法定股本由38万港元增至100亿港元。
决议二:待全球发售所产生的公司股份溢价入账 后,董事会授权可以将股本溢价进账的12.6亿港 元扩充资本,并将该笔款项按面值全数支付126亿 股股份的股款,并以配发及发行股份方式按比例 由“股东五公司”持有。
九家BVI公司扩股后,伟嘉通过一项总值约为 6200万港元的贷款安排及认购豪华的新股,而这 笔金额被豪华用于认购“后四家过桥公司”的新 股,然后又由“后四家过桥公司”认购“前四家 过桥公司”的新股。
通过这一系列击鼓传花般的操作,最初由伟嘉提 供的这笔资金最终变成“前四家过桥公司”收购 “五股东”所持国内相关资产股权的收购款项。
第三步:搭建多层级BVI公司,缓冲上市公司风险
2006年9月,碧桂园办理了由内资企业变更为外资 企业的工商及税务等相关手续。
完成资产出境安排后,富高、兴辉、智发及永柏 四家BVI公司(“后四家过桥公司”)分别收购了 恒宙、柏辉、集裕、伊东这“前四家过桥公 司”100%股权。
此次收购全部采取换股的方式完成,收购代价是 “后四家过桥公司”分别以70%、12%、6%、 6%及6%的比例分别向“五股东”配发及发行新 股作为代价,完全复制了国内公司的原有股权结 构(图3)。
碧桂园控股何以能够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五步重组 搭建碧桂园上市架构
为了顺利实现在香港红筹上市,碧桂园通过设立 多层级的BVI公司,完成了一系列的重组,以使 其能够充分符合境外证券市场的上市要求。
第一步:选定上市资产、统一股权及补税
选定上市资产
碧桂园主要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酒店、物业管 理、建筑、安装、设计、装修及装饰、自来水、 高尔夫球场、主题公园以及学校和医院等。经过 筛选,碧桂园将房地产开发、酒店、物业管理、 建筑、装修装饰和主题公园等业务作为上市资产
统一股权
碧桂园旗下项目公司都是独立法人,股东均系创 始人及不同合作伙伴。
2005年,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将所持项目公司的 股权转让给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二女儿杨惠妍;
2006年,杨惠妍又陆续收购了碧桂园其他项目公 司股东的股权,在碧桂园上市重组前,各项目公 司形成了杨惠妍、杨贰珠、苏汝波、张耀垣、区 学铭的股权结构(图1)。
设计思路:
1、由于此次交易在海外控股公司层面发生,而海 外控股公司股权的运作实行授权资本制,即包括 发行普通股和各类由公司自行确定权利义务的优 先股股票、转增股本、股权转让、股权交换等大 量股权运作事宜,均可由公司自行处理,并可授 权海外控股公司董事或董事会决定,因而具有极 高的操作灵活性。
碧桂园控股成为内地市值最大的上市房地产 公司,而其实际控制人年仅25岁的杨惠妍因 持有公司58.19%的股权,身家在一夜之间 达到692亿港元,成为中国内地最受关注的 新首富。
碧桂园控股(02007.HK)以高于富力地产 (02777.HK)、世茂房地产(0813.HK)、 雅居乐(3383.HK)的市盈率发行,在香港 融资148.49亿港元,堪称内地房地产企业最 佳IPO案例。
随后,碧桂园控股按0.1港元的面值向一家叫 Godan Trust Company (Gayman) Limited的 BVI公司发行1股,而这1股在当天就被转让给杨 贰珠。2007年3月19日,杨贰珠将拥有的这1股股 份按面值转让给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