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原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5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大全篇1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逻辑分析: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
并且已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养代数思维。
例如:()+8=14,90-()〉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本课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
第一个场景让学生借助天平理解方程;第二个场景完成从数量关系到平等关系的转变;第三个场景引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多种等价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寻找简单情况下的等价关系,会用方程表示。
(3)体验从生活场景到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简单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2)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
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认识发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
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分明;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使这一矛盾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设计: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做了如下的设计:(一)引“典”激趣,诱发思考。
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找相等关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课时)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时,(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当R越来越大时,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3)变量I是R的函数吗为什么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k xk y 为常数,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2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 cm 和y cm 。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2.某村有耕地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 (2)xy 2-= (3)xy =21 (4)25+=x y (5)31+=x y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四)、随堂练习1.苹果每千克x 元,花10元钱可买y 千克的苹果,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若函数28)3(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是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目标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意义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3、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九年级下册2012—2013学年度教师星火中学九年级(1)(2)班一、提出问题1,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如何研究的?(先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归纳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2.我们能否类比研究一次函数性质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如果可以,应先研究什么?(可以用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应先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范例例1、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解:(1)列表:在x的取值范围内列出函数对应值表:x …-3 -2-10 1 2 3 …y … 9 4 1 0 1 4 9 …(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用表里各组是抛物线上位置最低的点。
图象的这些特点反映了函数的什么性质?先让学生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1)X A、X B大小关系如何?是否都小于0?(2)y A、y B大小关系如何?(3)X C、X D大小关系如何?是否都大于0?(4)y C、y D大小关系如何?(X A<X B,且X A<0,X B<0;y A>y B;X C<X D,且X C>0,X D>0,y C<y D)其次,让学生填空。
当X<0时,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______,当X>O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______;当X=______时,函数值y=ax2 (a>0)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______以上结论就是当a>0时,函数y=ax2的性质。
思考以下问题:观察函数y=-x2、y=-2x2的图象,试作出类似的概括,当a<O时,抛物线y=ax2BC为(20-2x)m,由于x>0,且20-2x>O,所以O<x<1O。
围成的花圃面积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x(20-2x)即y=-2x2+20x配方得y=-2(x-5)2+50所以当x=5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5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2.4:1.6和60:403、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二、探究新知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3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2.4:1.6=60:40)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 4 : 1.6 = 60 : 40 外项内项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1、 (1)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_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_60=96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4)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26.1 反比例函数26.1.1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过程与方法】1.用类比的思想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交流总结能力.2.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体会建立函数模型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2~P3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如果两个变量x、y满足xy=k(k为常数,k≠0),那么x、y就成为反比例关系.例如,速度v、时间t与路程s之间满足vt=s,如果路程s一定,那么速度v与时间t就成反比例关系.2.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我们就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3.形如y =kx(k 是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4.y =k x,y =kx -1,xy =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现形式.其中k 是常数,k ≠0. 5.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 值是多少? ①y =2x +1;②y =2x 2;③y =15x ;④y =-23x ;⑤xy =3;⑥2y =x ;⑦xy =-1.解:反比例函数有③④⑤⑦.③y =15x 中k =15;④y =-23x 中k =-23;⑤xy =3中k =3;⑦xy =-1中k =-1.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 =2时,y =6. (1)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 =4时y 的值.【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设y =k x,再把x =2时,y =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 的值.【解答】(1)设y =k x,因为当x =2时y =6, 则有6=k2,解得k =12.∴y =12x.(2)把x =4代入y =12x ,得y =124=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①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形如y =kx(k 为常数,k ≠0);②将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③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④写出解析式.【例2】已知函数y =(2m 2+m -1)x 2m 2+3m -3是反比例函数,求m 的值.【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在反比例函数y =kx -1中的隐含条件是x 的次数为-1,k ≠0.【解答】∵y =(2m 2+m -1)x 2m 2+3m -3是反比例函数,∴⎩⎪⎨⎪⎧2m 2+3m -3=-1,2m 2+m -1≠0,解得m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y =kx -1(k ≠0)的形式,注意x 的次数为-1,系数不等于0.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反比例函数y =(m +1)x -1中m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m ≠1 B .m ≠-1 C .m ≠±1D .全体实数2.当m =6时,y =3xm -7是反比例函数.3.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小时排水8 m 3,6 h 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1)蓄水池的容积为48 m 3;(2)若每小时排水用Q (m 3)表示,则排水时间t (h)与Q (m 3)的函数解析式为t =48Q.4.已知y 与3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23.(1)写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x =13时,求y 的值;(3)当y =12时,求x 的值.解:(1)y =23x . (2)y =2. (3) x =43.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已知y =y 1+y 2,y 1与(x -1)成正比例,y 2与(x +1)成反比例,当x =0时,y =-3;当x =1时,y =-1.求:(1)y 关于x 的关系式; (2)当x =-12时,y 的值.【互动探索】根据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设出y 1、y 2的关系式,进而得到y 的关系式,把所给两组数据代入即可求出相应的比例系数,也就求得了所要求的关系式.【解答】 (1)∵y 1与(x -1)成正比例,y 2与(x +1)成反比例, ∴设y 1=k 1(x -1)(k 1≠0),y 2=k 2x +1(k 2≠0).∵y =y 1+y 2,∴y =k 1(x -1)+k 2x +1.∵当x =0时,y =-3;当x =1时,y =-1, ∴⎩⎪⎨⎪⎧-3=-k 1+k 2,-1=12k 2,解得k 1=1,k 2=-2,∴y =x -1-2x +1. (2)把x =-12代入(1)中函数关系式,得y =-11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题意设出y 1、y 2的函数关系式并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关系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不同的函数关系要用不同的待定系数,如本题y 1的待定系数用k 1, y 2的待定系数用k 2.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反比例函数⎩⎪⎨⎪⎧定义三种常见形式:y =k x 、xy =k 、y =k-1其中k 为常数,k ≠0求解析式的方法:待定系数法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 2.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y =k x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和发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和性质的过程,获得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2.通过函数图象探究函数性质,进一步体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函数的性质的方法.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归纳及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画图、观察、猜想、思考、交流等活动,获得研究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美,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点和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4~P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2.反比例函数y =k x(k 为常数,k ≠0)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3.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双曲线.4.在反比例函数y =k x(k ≠0,k 为常数)中,(1)当k >0时,双曲线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当k <0时,双曲线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5.反比例函数y =-5x的图象大致是( D )6.已知反比例函数y =4-kx.(1)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 <4; (2)若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增大,则k >4.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画出反比例函数y =6x 和y =12x的图象.【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 【解答】列表表示几组x 与y 的对应值:x … -6 -4 -3 -2 -1 1 2 3 4 6 … y =6x … -1 -1.5 -2 -3 -6 6 3 2 1.5 1 … y =12x…-2-3-4-6-12126432…描点连线:以表中各对应值为坐标,描出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结这些点,就得到函数y =6x 和y =12x的图象.【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作反比例函数图象时要注意:(1)列表时:自变量的值可以选取一些互为相反数的值,这样既可简化计算,又便于对称描点;(2)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既可以方便连线,又可以准确地表达函数变化趋势;(3)连线时:一定要养成按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用平滑的曲线连结,从中体会函数的增减性.【例2】若点(x 1,y 1),(x 2,y 2),(x 3,y 3)都是反比例函数y =-1x图象上的点,并且x 1<0<x 2<x 3,判断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要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判断自变量的大小,需考虑函数的增减性.先画出函数图象,再描出已知点位置,最后判断y 1、y 2、y 3的大小关系.【解答】∵反比例函数y =-1x中k =-1<0,∴此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如图. ∵x 1<0<x 2<x 3,∴点(x 1,y 1)在第四象限,(x 2,y 2)、(x 3,y 3)两点均在第二象限, ∴y 2<y 3<y 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函数值或自变量的大小的方法:(1)看k 的符号,明确函数的增减情况;(2)看两点是否在同一个象限内;若不在同一个象限内,借助图象即可判断函数值或自变量的大小,若在同一个象限内,则比较两个横(纵)坐标的大小,根据函数的增减情况,得出函数值(自变量)的大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四个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上的是( A )A .(3,-2)B .(3,2)C .(2,3)D .(-2,-3)2.设x 为一切实数,在下列函数中,当x 减小时,y 的值总是增大的函数是( C ) A .y =-5x -1B .y =x2C .y =-2x +2D .y =4x3.对于反比例函数y =3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图象经过点(1,-3)B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C .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4.若反比例函数y =k x(k <0)的图象过点P (2,m ),Q (1,n ),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m >n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若ab <0,则正比例函数y =ax 和反比例函数y =b 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互动探索】∵ab <0,∴a 、b 异号,分两种情况:(1)当a >0,b <0时,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过原点、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无此选项;(2)当a <0,b >0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原点、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选项C 符合.【答案】C【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这类题既可以用分析法,也可以用排除法.用分析法时,根据题干逐一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再与选项对比得出答案.用排除法时,每个选项逐一分析,看是否满足题干条件.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2)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3课时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y =k x(k ≠0)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 3.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与其他函数或几何知识综合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应用,感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2.经历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等学习过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难点】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7~P8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填表分析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区别.函数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y =kx (k ≠0)y =kx(k ≠0) 图象形状直线 双曲线 k >0位置第一、三象限第一、三象限增减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0位置第二、四象限第二、四象限增减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反比例函数y =x的图象经过点(2,5),若点(1,n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n 等于( A )A .10B .5C .2D .-63.下列各点在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上的是( B )A.⎝ ⎛⎭⎪⎫-43,-32B .⎝ ⎛⎭⎪⎫-43,32C.⎝ ⎛⎭⎪⎫34,43 D .⎝ ⎛⎭⎪⎫34,834.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经过(2,-1),则k 的值为-2.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2,6).(1)这个函数的图象分布在哪些象限?y 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2)点B (3,4)、C ⎝ ⎛⎭⎪⎫-212,-445和D (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判断该函数的性质;(2)若点满足所求函数的解析式,则点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否则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解答】(1)解法1:见教材P7例3. 解法2:设这个反比例函数为y =k x, ∵图象过点A (2,6),∴6=k2,解得k =12.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2x.∵k >0,∴这个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把点B 、C 、D 的坐标代入y =12x,可知点B 、C 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点D 的坐标不满足函数关系式,故点B 、C 在函数y =12x的图象上,点D 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 【例2】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 =m -5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象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 (x 1,y 1)和B (x 2,y 2),如果x 1>x 2,那么y 1和y 2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只有两种可能,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或者在第二、四象限.(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解答】(1)∵这个函数的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 ∴另一支必在第三象限.∵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m -5>0,解得m >5.(2)解法1(性质法):详细解答参考教材P7~P8例4. 解法2(图象法或数形结合法): ∵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如图,在图中描出符合条件的两个点, ∴由图象易知y 1<y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解决问题(2)时,用数形结合法能更快速准确地求出结果.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正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的交点位于( D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一、三象限2.若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经过点A (-1,-2),则当x >1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 D )A .y >1B .0<y <1C .y >2D .0<y <23.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 是双曲线y =3x(x >0)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OAB 的面积将会( C )A .逐渐增大B .不变C .逐渐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矩形,ADEF 是正方形,点A 、D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F 在AB 上,点B 、E 在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上,OA =1,OC =6,则正方形ADEF 的边长为2.5.如图所示,已知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4)和点B (n ,-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解:(1)把点A (1,4)代入y =m x,得m =1×4=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4x.把点B (n ,-2)代入y =4x,得-2n =4,∴n =-2,∴点B 坐标为(-2,-2).把(1,4),(-2,-2)代入y =ax +b ,得⎩⎪⎨⎪⎧a +b =4,-2a +b =-2,解得⎩⎪⎨⎪⎧a =2,b =2,∴所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2.(2)x <-2或0<x <1.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图所示,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上,AC 垂直x 轴于点C ,且△AOC 的面积为2,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互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答】∵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上, ∴x A ·y A =k ,∴S △AOC =12·k =2,∴k =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4x.【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与坐标轴和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k |2.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反比例函数中系数k 的几何意义;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与几何、方程、不等式、物理等跨学科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研究和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2.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将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获得成功感.2.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中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跨学科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2~P1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1)反比例函数y =kx(k 为常数,k ≠0)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3)当k <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2.地下室的体积V 一定,那么底面积S 和深度h 的关系是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是S =V h . 3.运货物的路程s 一定,那么运货物的速度v 和时间t 是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是v =s t. 4.电学知识告诉我们,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 、两端的电压U 和电器的电阻R 有如下关系:PR =U 2.这个关系式还可以写成P =U 2R ,或R =U 2P.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一)反比例函数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1】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 m 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1)储存室的底面积S (单位:m 2)与其深度d (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 定为500 m 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掘进多深?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 m 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 m ,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保留两位小数)?【温馨提示】详细解答过程见教材P12例1.【例2】码头工人每天往一艘轮船上装载30吨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 (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平均速度v (单位:吨/天)与卸货天数t 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要求船上的货物不超过5天卸货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要卸载多少吨?【温馨提示】详细解答过程见教材P13例2.(二)反比例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例3】小伟欲用撬棍撬动一块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分别为1200 N和0.5 m.(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 m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l至少要加长多少?【温馨提示】详细解答过程见教材P14例3.【例4】一个电器的电阻是可调节的,其范围为110~220 Ω.已知电压为220 V,这个用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1)功率P与电阻R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这个用电器功率的范围是多少?【温馨提示】详细解答过程见教材P15例4.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各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C )A.小明完成100 m赛跑时,时间t(s)与他跑步的平均速度v(m/s)之间的关系B.菱形的面积为48 cm2,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y(cm)与x(cm)的关系C.一个玻璃容器的体积为30 L时,所盛液体的质量m与所盛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D.压力为600 N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S之间的关系2.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记y=f(x),则y=f(x)的图象是( A )3.有一面积为60的梯形,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13,若下底长为x ,高为y ,则y 与x的函数关系是y =90x.4.实验表明,当导线的长度一定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面积成反比例.一条长为100 km 的铝导线的电阻R (Ω)与它的横截面面积S (cm 2)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当S =5 cm 2时,R =295Ω.5.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 (A)与电阻R (Ω)将如何变化?若已知当电阻R =5 Ω时,电流I =2 A.(1)求I 与R 之间的关系式; (2)电阻是8 Ω时,电流是多少?(3)如果要求电流的最大值为10 A ,那么电阻R 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1)由物理知识知U =IR . ∵R =5,I =2,∴U =5×2=10, ∴I 与R 之间的关系式为I =10R(R >0).(2)当R =8时,I =108=1.25,∴电流是1.25 A.(3)当I =10时,R =1010=1,∴电阻的最小值为1 Ω.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5】如图所示,制作某种食品的同时需将原材料加热,设该材料温度为y ℃,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x 分钟.据了解,该材料在加热过程中温度y 与时间x 成一次函数关系,已知该材料在加热前的温度为4 ℃,加热一段时间使材料温度达到28 ℃时停止加热,停止加热后,材料温度逐渐下降,这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已知第12分钟时,材料温度是14 ℃.(1)分别求出该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过程中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 的取值范围); (2)根据该食品制作要求,在材料温度不低于12 ℃的这段时间内,需要对该材料进行特殊处理,那么对该材料进行特殊处理的时间为多少分钟?【互动探索】 (1)材料加热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将题中数据代入即可求得两个函数的关系式;(2)把y =12分别代入两个函数关系式中,求出对应自变量的值,从而可得对该材料进行特殊处理所用的时间.【解答】 (1)设加热停止后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 =k 1x(k 1≠0). ∵y =k 1x过(12,14), ∴k 1=12×14=168,则y =168x.当y =28时,28=168x,解得x =6.设加热过程中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k 2x +b (k 2≠0). 由图象知y =k 2x +b 过点(0,4)与(6,28),∴⎩⎪⎨⎪⎧b =4,6k 2+b =28,解得⎩⎪⎨⎪⎧k 2=4,b =4,即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4x +4. ∴y =⎩⎪⎨⎪⎧4x +40≤x ≤6,168xx >6.(2)令12=4x +4,解得x =2. 令12=168x,解得x =14.∴对该材料进行特殊处理所用的时间为14-2=12(分钟).【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弄清题意,分析问题中等量关系;(2)建模:根据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知识建立数学模型;(3)解模: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27.1 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相似图形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认识相似图形,理解和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2.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掌握相似图形的识别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辨析相似图形,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识别生活中的相似图形,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及特征.【教学难点】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掌握识别相似图形的方法.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24~P2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图形叫做相似图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得到的.2. 下列各组图形:①两个平行四边形;②两个圆;③两个矩形;④有一个内角是8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⑤两个正六边形;⑥有一个内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②⑤⑥.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题】观察下列图形,哪些是相似图形?第一组:第二组:【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要找出图中的相似图形,只要仔细观察每个图形特征,通过图形变化后是否具备“形状相同”这一特征.【解答】第一组图,图1,2,5是相似图形.第二组相似图形分别是:(1)和(8);(2)和(6);(3)和(7).【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所谓“形状相同”,与图形的大小、位置无关,与摆放角度、摆放方向也无关.有些图形之间虽然只有很小的形状差异,但也不能认为是“形状相同”.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四个命题:①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④所有的菱形都相似.其中正确的有( D )A.2个B.3个C.4个D.1个2.下列图形不是相似图形的是( C )A.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两张大小不同的照片B.用放大镜将一个细小物体图案放大过程中原有图案和放大图案C.某人的侧身照片和正面照片。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最新4篇】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最新4篇】好的数学教学教案很有意义的。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华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华版)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无特殊要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2.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让学生思考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
问题提出: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时。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R/ΩI/A20406080100留白:(供教师个性化设计)是否需要课件?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做一做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和ycm。
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为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为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而后大组发言。
3.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xy2122231212113…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先独立练,而后再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y=2x2)y=-x33)xy=214)y=-53/(x+2)1.$y=\frac{y}{2x}$,将其改写为反比例函数的形式,即$y=k\frac{1}{x}$,其中$k=\frac{1}{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进而识别其中的反比例函数.2.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3. 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通过探索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反比例关系,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特定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例1涉及较多的《科学》学科的知识,学生理解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类比启发教学辅助:多媒体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随着速度的变化,全程所用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景探究问题情境1: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什么关系?(s=vt)当一个长方形面积一定时,长与宽成什么关系?[备注]这个情境是学生熟悉的例子,当中的关系式学生都列得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最终让学生讨论出:当两个量的积是一个定值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如xy=m(m为一个定值),则x与y成反比例。
这一情境为后面学习反比例函数概念作铺垫。
情境2:汽车从南京出发开往上海(全程约300km),全程所用时间t(h)随速度v(km/h)的变化而变化.问题:(1)你能用含有v的代数式表示t吗?(2)利用(1)的关系式完成下表:(3)速度v是时间t的函数吗?为什么?[备注](1)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关系式s=vt,指导学生用这个关系式的变式来完成问题(1).(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运用(1)中的关系式填表,并观察变化的趋势,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3)结合函数的概念,特别强调唯一性,引导讨论问题(3).情境3:用函数关系式表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一个面积为6400m2的长方形的长a(m)随宽b(m)的变化而变化;(2)实数m与n的积为-200,m随n的变化而变化.问题:(1)这些函数关系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关系式有什么不同?(2)它们有一些什么特征?(3)你能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吗?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备注]这个情境先引导学生审题列出函数关系式,使之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进行类比,找出不同点,进而发现特征为:(1)自变量x位于分母,且其次数是1.(2)常量k≠0.(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4)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非零实数.并引导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紧抓概念中的关键词,使学生对知识认知有系统性、完整性,并在概念揭示后强调反比例函数也可表示为y=kx-1(k为常数,k≠0)的形式,并结合旧知验证其正确性.二、例题教学练习:1:下列关系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比例系数k是多少?(1)y=x15;(2)y=2x-1;(3)y=-3x;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本质,提高辨别的能力.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练习:2:在函数y=2x-1,y=2x+1,y=x-1,y=12x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有个.[备注]这个练习也是引导学生从反比例函数概念入手,着重从形式上进行比较,识别一些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如y=kx-1的形式. 还有y=2x-1通分为y=2-xx,y、x都是变量,分子不是常量,故不是反比例函数,但变为y+1=2x可说成(y+1)与x成反比例.练习3:若y与x成反比例,且x=-3时,y=7,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说明]这个练习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回顾以前求一次函数关系式时所用的方法,初步感知用“待定系数法”来求比例系数,并引导学生归纳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方法,即只需已知一组对应值即可求比例系数.例题:第5页例1三、拓展练习1、写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其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如果是,指出比例系数k的值.(1)底边为5cm的三角形的面积y(cm2)随底边上的高x(cm)的变化而变化;(2)某村有耕地面积200ha,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ha)随人口数量x(人)的变化而变化;(3)一个物体重120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N/m2)随该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m2)的变化而变化.2、已知函数y=(m+1)x22 m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备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列出函数关系式,并检验是否是反比例函数,指出比例系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困惑?五、布置作业:作业本(1)板书设计:概念:例1解:练习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有关概念都很好的落实,亮点在于练习设计有梯度,学生认识清楚。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九年级下册2010—2011学年度教师:*****市**中学九(1)(2)班教学时间课题27.1图形的相似(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2.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教学难点成比例线段概念.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课堂引入1.(1)请同学们看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再如下图的两个画面,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还可以再举几个例子)(2)教材P34.引入.(3)相似图形概念: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强调:见前面) (4)让学生再举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5)讲解例1.2.问题:如果把老师手中的教鞭与铅笔,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AB 和CD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比是多少?归纳: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3.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dcb a =(即ad=bc ),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 (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3)四条线段a,b,c,d 成比例,记作d c b a =或a:b=c:d ;(4)若四条线段满足dcb a =,则有ad=bc . 例题讲解例1(补充:选择题)如图,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相似的是( )分析:因为图A 是把图拉长了,而图D 是把图压扁了,因此它们与左图都不相似;图B 是正六边形,与左图的正五边形的边数不同,故图B 与左图也不相似;而图C 是将左图绕正五边形的中心旋转180º后,再按一定比例缩小得到的,因此图C 与左图相似,故此题应选C.例2(补充)一张桌面的长a=1.25m ,宽b=0.75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1)如果a=125cm ,b=75c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2)如果a=1250mm ,b=750m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解:略.(35b a =) 小结:上面分别采用m 、cm 、mm 三种不同的长度单位,求得的ba的值是相等的,所以说,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必须一致.例3(补充)已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32000000,量得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大约为3.5cm ,求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km ?分析: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可求出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解: 略答: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120 km . 课堂练习1.教材P35的观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B .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C .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D .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3.如图,请测量出右图中两个形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1)(小)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 ; (大)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 ;(2)(小)=长宽 ;(大)=长宽.(3)你由上述的计算,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答:相似的长方形的宽与长之比相等)4.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中国政区”地图上,量得福州与上海之间的距离时7.5cm ,那么福州与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5.A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500m ,在一张平面图上的距离是5cm ,那么这张平面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作业 设计 必做 教科书P38:1、4 选做教科书P39:8教 学 反 思教学时间课题27.1 图形的相似(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教学难点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课堂引入1.如图的左边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请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该四边形相似的图形.2.问题:对于图中两个相似的四边形,它们的对应角,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3.【结论】:(1)相似多边形的特征: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反之,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2)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称为相似比.2.教材P41的思考,并引导学生探索与证明. 3.【归纳】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二、例题讲解例1(补充)如图△ABC ∽△DCA ,AD ∥BC ,∠B=∠DCA .(1)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2)写出所有相等的角;(3)若AB=10,BC=12,CA=6.求AD 、DC 的长.分析:可类比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来寻找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对于(3)可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求出AD 与DC 的长.解:略(AD=3,DC=5)例2(补充)如图,在△ABC 中,DE ∥BC ,AD=EC ,DB=1cm ,AE=4cm ,BC=5cm ,求DE 的长.分析:由DE ∥BC ,可得△ADE ∽△ABC ,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AC AE AB AD =,又由AD=EC 可求出AD 的长,再根据ABADBC DE =求出DE 的长.解:略(310DE =). 三、课堂练习1.(选择)下列各组三角形一定相似的是( )A .两个直角三角形B .两个钝角三角形C .两个等腰三角形D .两个等边三角形 2.(选择)如图,DE ∥BC ,EF ∥AB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一共有(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3.如图,在□ABCD 中,EF ∥AB ,DE:EA=2:3,EF=4,求CD 的长. (CD= 10)作业 设计必做 教科书P54:4、5 选做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1)提出问题:怎样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呢? (2)教师带领学生探求证明方法.4.用上面同样的方法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提出问题:由三角形全等的SAS 判定方法,我们也会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能否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呢? (2)让学生画图,自主展开探究活动. (3)【归纳】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2 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二、例题讲解例1(教材P44例1)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看是不是符合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或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对于(1)由于是已知一对对应角相等及四条边长,因此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对于(2)给的几个条件全是边,因此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其方法是通过计算成比例的线段得到对应边.解:略※例2 (补充)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ACD ,AB=6,BC=4,AC=5,CD=217,求AD 的长. 分析:由已知一对对应角相等及四条边长,猜想应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来证明.计算得出ACCDCD AB =,结合∠B=∠ACD ,证明△ABC ∽△DCA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得出关于AD 的比例式ADACAC CD =,从而求出AD 的长.解:略(AD=425). 三、课堂练习 1.教材P45:1、2、32.如果在△ABC 中∠B=30°,AB=5㎝,AC=4㎝,在△A’B’C’中,∠B’=30°A’B’=10㎝,A’C’=8㎝,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试着画一画、看一看?3.如图,△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求证:△ABC ∽△DEF .教学时间课题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知 识 和 能 力 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过 程 和 方 法 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教学重点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的运用.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1)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2)如图,△ABC 中,点D 在AB 上,如果AC 2=AD •AB , 那么△ACD 与△ABC 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3)如(2)题图,△ABC 中,点D 在AB 上,如果∠ACD=∠B ,那么△ACD 与△ABC 相似吗?——引出课题. (4)教材P46的探究4 . 二、例题讲解例1(教材P46例2).分析:要证PA •PB=PC •PD ,需要证PBPCPD PA,则需要证明这四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由于所给的条件是圆中的两条相交弦,故需要先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然后利用圆的性质“同弧上的圆周角相等”得到两组角对应相等,再由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可得两三角形相似.证明:略例2 (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DF ⊥AE 于F ,若AB=4,AD=5,AE=6,求DF 的长.分析:要求的是线段DF 的长,观察图形,我们发现AB 、AD 、AE 和DF 这四条线段分别在△ABE 和△AFD 中,因此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这四条线段对应成比例,从而求得DF 的长.由于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故有一对直角相等,再找出另一对角对应相等,即可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解:略(DF=310). 三、课堂练习1.教材P48的练习1、2.2.已知:如图,∠1=∠2=∠3,求证:△ABC ∽△ADE .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2)有一个角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作业 设计 必做 教科书P56:12 选做教科书P56:15教 学 反 思教学时间课题27.2.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进一步巩固相似三角形的知识.2.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过程和方法3.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课堂引入问: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位于哪个国家,叫什么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原高146.59米,但由于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被风化吹蚀,所以高度有所降低.在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叫泰勒斯.一天,希腊国王阿马西斯对他说:“听说你什么都知道,那就请你测量一下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吧!”,这在当时条件下是个大难题,因为是很难爬到塔顶的.你知道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大金字塔的高度的吗?二、例题讲解例1(教材P48例3——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分析:根据太阳光的光线是互相平行的特点,可知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竖直的两个物体的影子互相平行,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已知条件,求出金字塔的高度.解:略(见教材P48)问: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如用身高等)解法二:用镜面反射(如图,点A 是个小镜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构造相似三角形).(解法略)例2(教材P49例4——测量河宽问题)分析:设河宽PQ 长为x m ,由于此种测量方法构造了三角形中的平行截线,故可得到相似三角形,因此有ST QR PS PQ =,即906045x x =+.再解x 的方程可求出河宽.解:略(见教材P49)问: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河的宽度? 解法二:如图构造相似三角形(解法略).例3(教材P49例5——盲区问题)分析:略(见教材P49) 解:略(见教材P50) 三、课堂练习1. 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它的影长成正比例.在某一时刻,有人测得一高为1.8米的竹竿的影长为3米,某一高楼的影长为60米,那么高楼的高度是多少米? 2. 小明要测量一座古塔的高度,从距他2米的一小块积水处C 看到塔顶的倒影,已知小明的眼部离地面的高度DE 是1.5米,塔底中心B 到积水处C 的距离是40米.求塔高?作业 设计 必做 教科书P55:8、9、10、11 选做教科书P56:16教 学 反 思教学时间课题27.2.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能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运用.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及对“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它的反向应用的理解,即对“由面积比求相似比”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课堂引入1.复习提问:已知:∆ABC∽∆A’B’C’,根据相似的定义,我们有哪些结论?(从对应边上看;从对应角上看:)问:两个三角形相似,除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之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2.思考:(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有什么关系?推导见教材P51.结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如果 △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k , 那么k A C C B B A CABC AB =''+''+''++.性质2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即:如果 △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k , 那么22)(k B A AB S S C B A ABC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二、例题讲解例 1(补充) 已知:如图:△ABC ∽△A ′B ′C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 60 cm 和72 cm ,且AB =15 cm ,B ′C ′=24 cm ,求BC 、AB 、A ′B ′、A ′C ′的长.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以求出BC 等边的长. 解:略(此题学生可以让自己完成). 例2(教材P52例6)分析:根据已知可以得到21AC DF AB DE ==,又有夹角∠D=∠A ,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 可以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21,故△DEF 的周长和面积可求出.解:略(见教材P53) 三、课堂练习 1.教材P53.1-4. 2.填空:(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3∶5 ,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面积的比为_____.(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为3∶5 ,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周长的比为________.(3)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把三角形截成的一个小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______,面积比等于_______.(4)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长分别是6 cm 和18 cm ,若较大三角形的周长是42 cm ,面积是12 cm 2,则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cm ,面积为_______cm 2.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A 1B 1C 1和△A 2B 2C 2,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如果相似,求出△A 1B 1C 1和△A 2B 2C 2的面积比.作业 必做教科书P56:13、14(第3题)教学时间课题27. 3 位似(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教学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课堂引入1.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下面所给的这样一类相似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2.问:已知:如图,多边形ABCDE,把它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应该怎样做?你能说出画相似图形的一种方法吗?二、例题讲解例1(补充)如图,指出下列各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请指出其位似中心.分析:位似图形是特殊位置上的相似图形,因此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位似图形,首先要看这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再看对应点的连线是否都经过同一点,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解:图(1)、(2)和(4)三个图形中的两个图形都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分别是图(1)中的点A ,图(2)中的点P 和图(4)中的点O .(图(3)中的点O 不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故图(3)不是位似图形,图(5)也不是位似图形)例2(教材P61例题)把图1中的四边形ABCD 缩小到原来的21. 分析:把原图形缩小到原来的21,也就是使新图形上各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原图形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2 .作法一:(1)在四边形ABCD 外任取一点O ;(2)过点O 分别作射线OA ,OB ,OC ,OD ;(3)分别在射线OA ,OB ,OC ,OD 上取点A ′、B ′、C ′、D ′, 使得21OD D O OC C O OB B O OA A O ='='='='; (4)顺次连接A ′B ′、B ′C ′、C ′D ′、D ′A ′,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 ′B ′C ′D ′,如图2.问:此题目还可以如何画出图形?作法二:(1)在四边形ABCD 外任取一点O ; (2)过点O 分别作射线OA , OB , OC ,OD ; (3)分别在射线OA , OB , OC , OD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A′、B′、C′、D′,使得21ODDOOCCOOBBOOAAO='='='=';(4)顺次连接A′B′、B′C′、C′D′、D′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B′C′D′,如图3.作法三:(1)在四边形ABCD内任取一点O;(2)过点O分别作射线OA,OB,OC,OD;(3)分别在射线OA,OB,OC,OD上取点A′、B′、C′、D′,使得21ODDOOCCOOBBOOAAO='='='=';(4)顺次连接A′B′、B′C′、C′D′、D′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A′B′C′D′,如图4.(当点O在四边形ABCD的一条边上或在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上时,作法略——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三、课堂练习1.教材P60.1、22.画出所给图中的位似中心.3.把右图中的五边形ABCDE扩大到原来的2倍.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64:1、2选做教科书P64:4、7教学反思教学时间课题27. 3 位似(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巩固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过程和方法2.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3.了解四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的异同,并能在复杂图形中找出这些变换.教学重点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教学难点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课堂引入1.如图,△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1)将△ABC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得到△A1B1C1,写出A1、B1、C1三点的坐标;(2)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三个顶点A2、B2、C2的坐标;(3)将△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A3B3C3,写出A3、B3、C3三点的坐标.2.在前面几册教科书中,我们学习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坐标表示某些平移、轴对称、旋转(中心对称)等变换,相似也是一种图形的变换,一些特殊的相似(如位似)也可以用图形坐标的变化来表示.3.探究:(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31,把线段AB 缩小.观察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如图,△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以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 放大,观察对应顶点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归纳】 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 ,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 或-k . 二、例题讲解例1(教材P62的例题)分析:略(见教材P62的例题分析) 解:略(见教材P62的例题解答)问:你还可以得到其他图形吗?请你自己试一试!解法二:点A 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6×)21(-,6×)21(-),即A′′(3,-3).类似地,可以确定其他顶点的坐标.(具体解法与作图略)例2(教材P63)在右图所示的图案中,你能找出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这些变换吗?分析:观察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如:它可以看作是一排鱼顺时针旋转45°角,连续旋转八次得到的旋转图形;它还可以看作位似中心是图形的正中心,相似比是4∶3∶2∶1的位似图形,……. 解:答案不惟一,略. 三、课堂练习 1. 教材P62.1、22. △ABO 的定点坐标分别为A(-1,4),B(3,2),O(0,0),试将△ABO 放大为△EFO ,使△EFO 与△ABO 的相似比为2.5∶1,求点E 和点F 的坐标. 3. 如图,△AOB 缩小后得到△COD ,观察变化前后的三角形顶点,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求出其相似比和面积比.作业 设计必做 教科书P64:3 选做教科书P65:6、8教学时间课题解直三角形应用(二)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知 识 和 能 力使学生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使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 程 和 方 法 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回忆知识1.解直角三角形指什么?2.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据什么?(1)勾股定理:a 2+b 2=c 2(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tanA=的邻边的对边A A ∠∠斜边的对边A A ∠=sin(二)新授概念 1.仰角、俯角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仰视灯或俯视桌面以体会仰角与俯角的意义.2.例1如图(6-16),某飞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C ,此时飞行高度AC=1200米,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控制点B 的俯角α=16°31′,求飞机A 到控制点B 距离(精确到1米)解:在Rt △ABC 中sinB=AB AC∴AB=B AC sin =2843.01200=4221(米)答:飞机A 到控制点B 的距离约为4221米.例2.2003年10月15日“神州”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正弦和余弦(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A 1,A 2,A 3重合在一起,记作A ,并使直角边AC 1,AC 2,AC 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 1,AB 2,AB 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 1C 1∥B 2C 2∥B 3C 3……,∴△AB 1C 1∽△AB 2C 2∽△AB 3C 3∽……,∴形中,∠A 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2360sin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四)总结与扩展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四、布置作业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sinA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第十四章 解直角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函数 证明:------------------结论:--------------------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二)整体感知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正弦、余弦的概念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6-3: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ABC中,∠C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若把∠A的对边BC记作a,邻边AC记作b,斜边AB记作c,则引导学生思考:当∠A为锐角时,sinA、cosA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0<sinA<1,0<cosA<1(∠A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cosA、cosB”,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例1 求出图6-4所示的Rt△ABC中的sinA、sinB和cosA、cosB的值.学生练习1中1、2、3.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n30°、sin45°、sin60°和cos30°、cos45°、cos60°.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1)sin45°+cos45;(2)sin30°·cos60°;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猜测一下,sin20°大概在什么范围内,cos50°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为查正余弦表作准备.(四)总结、扩展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0<sinA<1,0<cosA<1(∠A为锐角).还发现Rt△ABC的两锐角∠A、∠B,sinA=cosB,cosA=sinB.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1中A组3.预习下一课内容.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三)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2.导入新课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3.教师板书: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已知∠A和∠B都是锐角,(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最好将题目变形:(2)已知sin35°=0.5736,则cos______=0.5736.(3)cos47°6′=0.6807,则sin______=0.6807,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四)小结与扩展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1A组4、5.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四)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查“正弦和余弦表”,即由已知锐角求正弦、余弦值.(二)能力渗透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2.难点: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30°、45°、60°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各是多少?请学生口答.2)任意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理解正弦和余弦表的设计方式.(二)整体感知我们已经求出了30°、45°、60°这三个特殊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但在生产和科研中还常用到其他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们把0°—90°间每隔1′的各个角所对应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一般是含有四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列成表格——正弦和余弦表.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使用正弦和余弦表.(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正弦和余弦表”简介学生已经会查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对数学用表的结构与查法有所了解.但正弦和余弦表与其又有所区别,因此首先向学生介绍“正弦和余弦表”.(1)“正弦和余弦表”的作用是:求锐角的正弦、余弦值,已知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求这个锐角.2)表中角精确到1′,正弦、余弦值有四位有效数字.3)凡表中所查得的值,都用等号,而非“≈”,根据查表所求得的值进行近似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后,一般用约等号“≈”表示.2.举例说明例4 查表求37°24′的正弦值.学生因为有查表经验,因此查sin37°24′的值不会是到困难,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例5 查表求37°26′的正弦值.学生在独自查表时,在正弦表顶端的横行里找不到26′,但26′在24′~30′间而靠近24′,比24′多2′,可引导学生注意修正值栏,这样学生可能直接得答案.教师这时可设问“为什么将查得的5加在0.6074的最后一个数位上,而不是0.6074减去0.0005”.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结论: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解:sin37°24′=0.6074.角度增2′值增0.0005sin37°26′=0.6079.例6 查表求sin37°23′的值.如果例5学生已经理解,那么例6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通过对比,加强学生的理解.解:sin37°24′=0.6074角度减1′值减0.0002sin37°23′=0.6072.在查表中,还应引导学生查得:sin0°=0,sin90°=1.根据正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正弦值从0增加到1;当角度从90°减少到0°时,正弦值从1减到0.可引导学生查得:cos0°=1,cos90°=0.根据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知: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余弦值从1减小到0,当角度从90°减小到0°时,余弦值从0增加到1.(四)总结与扩展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讨论了“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了解正弦值,余弦值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增大.2.“正弦和余弦表”的用处除了已知锐角查其正、余弦值外,还可以已知正、余弦值,求锐角,同学们可以试试看.四、布置作业预习教材中例8、例9、例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五)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根据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2.难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3.疑点:由于余弦是减函数,查表时“值增角减,值减角增”学生常常出错.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锐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这一规律也是本课查表的依据,因此课前还得引导学生回忆.答: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若cos21°30′=0.9304,且表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则cos21°31′=______,cos21°28′=______.3.不查表,比较大小:(1)sin20°______sin20°15′;(2)cos51°______cos50°10′;(3)sin21°______cos68°.学生在回答2题时极易出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然后得出答案.3题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函数值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估算.(二)整体感知已知一个锐角,我们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反过来,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大小.因为学生有查“平方表”、“立方表”等经验,对这一点必深信无疑.而且通过逆向思维,可能很快会掌握已知函数值求角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例8 已知sinA=0.2974,求锐角A.学生通过上节课已知锐角查其正弦值和余弦值的经验,完全能独立查得锐角A,但教师应请同学讲解查的过程:从正弦表中找出0.2974,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左查得17°,由同一数所在列向上查得18′,即0.2974=sin17°18′,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查表得sin17°18′=0.2974,所以锐角A=17°18′.例9 已知cosA=0.7857,求锐角A.分析:学生在表中找不到0.7857,这时部分学生可能束手无策,但有上节课查表的经验,少数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可能会想出办法.这时教师最好让学生讨论,在探讨中寻求办法.这对解决本题会有好处,使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若条件许可,应在讨论后请一名学生讲解查表过程:在余弦表中查不到0.7857.但能找到同它最接近的数0.7859,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右查得38°,由同一个数向下查得12′,即0.7859=cos38°12′.但cosA=0.7857,比0.7859小0.0002,这说明∠A比38°12′要大,由0.7859所在行向右查得修正值0.0002对应的角度是1′,所以∠A=38°12′+1′=38°13′.解:查表得cos38°12′=0.7859,所以:0.7859=cos38°12′.值减0.0002角度增1′0.7857=cos38°13′,即锐角A=38°13′.例10 已知cosB=0.4511,求锐角B.例10与例9相比较,只是出现余差(本例中的0.0002)与修正值不一致.教师只要讲清如何使用修正值(用最接近的值),以使误差最小即可,其余部分学生在例9的基础上,可以独立完成.解:0.4509=cos63°12′值增0.0003角度减1′0.4512=cos63°11′∴锐角B=63°11′为了对例题加以巩固,教师在此应设计练习题,教材P.15中2、3.2.已知下列正弦值或余弦值,求锐角A或B:(1)sinA=0.7083,sinB=0.9371,sinA=0.3526,sinB=0.5688;(2)cosA=0.8290,cosB=0.7611,cosA=0.2996,cosB=0.9931.此题是配合例题而设置的,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得到答案.(1)45°6′,69°34′,20°39′,34°40′;(2)34°0′,40°26′,72°34′,6°44′.3.查表求sin57°与cos33°,所得的值有什么关系?此题是让学生通过查表进一步印证关系式sinA=cos(90°-A),cosA=0.8387,∴sin57°=cos33°,或sin57°=cos(90°-57°),cos33°=sin(90°-33°).(四)、总结、扩展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这也是本课难点,同学们要会依据正弦值和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角度变化范围0°~90°)查“正弦和余弦表”.四、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十四A组3、4,要求学生只查正、余弦。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正弦和余弦(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练习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四)总结与扩展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四、布置作业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二)整体感知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正弦、余弦的概念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6-3: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ABC中,∠C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若把∠A的对边BC记作a,邻边AC记作b,斜边AB记作c,则引导学生思考:当∠A为锐角时,sinA、cosA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0<sinA<1,0<cosA<1(∠A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cosA、cosB”,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例1 求出图6-4所示的Rt△ABC中的sinA、sinB和cosA、cosB的值.学生练习1中1、2、3.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n30°、sin45°、sin60°和cos30°、cos45°、cos60°.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1)sin45°+cos45; (2)sin30°·cos60°;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猜测一下,sin20°大概在什么范围内,cos50°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为查正余弦表作准备.(四)总结、扩展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0<sinA<1, 0<cosA<1(∠A为锐角).还发现Rt△ABC的两锐角∠A、∠B,sinA=cosB,cosA=sinB.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中A组3.预习下一课内容.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三)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2.导入新课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3.教师板书: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已知∠A和∠B都是锐角,(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2)已知sin35°=,求cos55°;(3)已知cos47°6′=,求sin42°54′.(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最好将题目变形:(2)已知sin35°=,则cos______=.(3)cos47°6′=,则sin______=,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2)已知sin67°18′=,求cos22°42′;(3)已知cos4°24′=,求sin85°36′.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四)小结与扩展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组4、5.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四)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查“正弦和余弦表”,即由已知锐角求正弦、余弦值.(二)能力渗透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2.难点: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30°、45°、60°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各是多少?请学生口答.2)任意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理解正弦和余弦表的设计方式.(二)整体感知我们已经求出了30°、45°、60°这三个特殊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但在生产和科研中还常用到其他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们把0°—90°间每隔1′的各个角所对应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一般是含有四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列成表格——正弦和余弦表.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使用正弦和余弦表.(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正弦和余弦表”简介学生已经会查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对数学用表的结构与查法有所了解.但正弦和余弦表与其又有所区别,因此首先向学生介绍“正弦和余弦表”.(1)“正弦和余弦表”的作用是:求锐角的正弦、余弦值,已知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求这个锐角.2)表中角精确到1′,正弦、余弦值有四位有效数字.3)凡表中所查得的值,都用等号,而非“≈”,根据查表所求得的值进行近似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后,一般用约等号“≈”表示.2.举例说明例4 查表求37°24′的正弦值.学生因为有查表经验,因此查sin37°24′的值不会是到困难,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例5 查表求37°26′的正弦值.学生在独自查表时,在正弦表顶端的横行里找不到26′,但26′在24′~30′间而靠近24′,比24′多2′,可引导学生注意修正值栏,这样学生可能直接得答案.教师这时可设问“为什么将查得的5加在的最后一个数位上,而不是减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结论: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解:sin37°24′=.角度增2′值增sin37°26′=.例6 查表求sin37°23′的值.如果例5学生已经理解,那么例6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通过对比,加强学生的理解.解:sin37°24′=角度减1′值减sin37°23′=.在查表中,还应引导学生查得:sin0°=0,sin90°=1.根据正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正弦值从0增加到1;当角度从90°减少到0°时,正弦值从1减到0.可引导学生查得:cos0°=1,cos90°=0.根据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知: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余弦值从1减小到0,当角度从90°减小到0°时,余弦值从0增加到1.(四)总结与扩展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讨论了“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了解正弦值,余弦值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增大.2.“正弦和余弦表”的用处除了已知锐角查其正、余弦值外,还可以已知正、余弦值,求锐角,同学们可以试试看.四、布置作业预习教材中例8、例9、例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五)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根据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2.难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3.疑点:由于余弦是减函数,查表时“值增角减,值减角增”学生常常出错.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锐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这一规律也是本课查表的依据,因此课前还得引导学生回忆.答: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若cos21°30′=,且表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则cos21°31′=______,cos21°28′=______.3.不查表,比较大小:(1)sin20°______sin20°15′;(2)cos51°______cos50°10′;(3)sin21°______cos68°.学生在回答2题时极易出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然后得出答案.3题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函数值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估算.(二)整体感知已知一个锐角,我们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反过来,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大小.因为学生有查“平方表”、“立方表”等经验,对这一点必深信无疑.而且通过逆向思维,可能很快会掌握已知函数值求角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例8 已知sinA=,求锐角A.学生通过上节课已知锐角查其正弦值和余弦值的经验,完全能独立查得锐角A,但教师应请同学讲解查的过程:从正弦表中找出,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左查得17°,由同一数所在列向上查得18′,即=sin17°18′,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查表得sin17°18′=,所以锐角A=17°18′.例9 已知cosA=,求锐角A.分析:学生在表中找不到,这时部分学生可能束手无策,但有上节课查表的经验,少数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可能会想出办法.这时教师最好让学生讨论,在探讨中寻求办法.这对解决本题会有好处,使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若条件许可,应在讨论后请一名学生讲解查表过程:在余弦表中查不到.但能找到同它最接近的数,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右查得38°,由同一个数向下查得12′,即=cos38°12′.但cosA=,比小,这说明∠A比38°12′要大,由所在行向右查得修正值对应的角度是1′,所以∠A=38°12′+1′=38°13′.解:查表得cos38°12′=,所以:=cos38°12′.值减角度增1′=cos38°13′,即锐角A=38°13′.例10 已知cosB=,求锐角B.例10与例9相比较,只是出现余差(本例中的与修正值不一致.教师只要讲清如何使用修正值(用最接近的值),以使误差最小即可,其余部分学生在例9的基础上,可以独立完成.解:=cos63°12′值增角度减1′=cos63°11′∴锐角B=63°11′为了对例题加以巩固,教师在此应设计练习题,教材P.15中2、3.2.已知下列正弦值或余弦值,求锐角A或B:(1)sinA=,sinB=,sinA=,sinB=;(2)cosA=,cosB=,cosA=,cosB=.此题是配合例题而设置的,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得到答案.(1)45°6′,69°34′,20°39′,34°40′;(2)34°0′,40°26′,72°34′,6°44′.3.查表求sin57°与cos33°,所得的值有什么关系?此题是让学生通过查表进一步印证关系式sinA=cos(90°-A),cosA=,∴sin57°=cos33°,或sin57°=cos(90°-57°),cos33°=sin(90°-33°).(四)、总结、扩展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这也是本课难点,同学们要会依据正弦值和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角度变化范围0°~90°)查“正弦和余弦表”.四、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十四A组3、4,要求学生只查正、余弦。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二、重、难点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五、例习题分析例1.见教材P47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xk y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 ,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3x y =(2)x y 2-= (3)xy =21 (4)25+=x y (5)xy 23-= (6)31+=xy (7)y =x -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x k y =(k 为常数,k ≠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 ,(6)改写后是xx y 31+=,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 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3)2(m xm y --=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反比例函数xk y =(k ≠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1-=kx y (k ≠0),后一种写法中x 的次数是-1,因此m 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 -2≠0且3-m 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 ≠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 2=1的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二、重、难点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五、例习题分析例1.见教材P47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xk y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 ,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3x y =(2)x y 2-= (3)xy =21 (4)25+=x y (5)xy 23-= (6)31+=xy (7)y =x -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x k y =(k 为常数,k ≠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 ,(6)改写后是xx y 31+=,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 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3)2(m xm y --=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反比例函数xk y =(k ≠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1-=kx y (k ≠0),后一种写法中x 的次数是-1,因此m 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 -2≠0且3-m 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 ≠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 2=1的错误。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课时)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电流I 、电阻R 、电压U 之间满足关系式U=IR ,当U =220V 时,(1)你能用含有R 的代数式表示I 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当R 越来越大时,I 怎样变化?当R 越来越小呢? (3)变量I 是R 的函数吗?为什么?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k xk y 为常数,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2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 和ycm 。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2)xy 2-=(3)xy =21(4)25+=x y (5)31+=x y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四)、随堂练习1.苹果每千克x 元,花10元钱可买y 千克的苹果,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为2.若函数28)3(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是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目标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意义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3、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二、重、难点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五、例习题分析例1.见教材P47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2)(3)xy=21 (4)(5)(6)(7)y=x-4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k为常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6)改写后是,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例2.(补充)当m取什么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分析:反比例函数(k≠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k≠0),后一种写法中x的次数是-1,因此m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2≠0且3-m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 ≠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2=1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和余弦(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A 1,A 2,A 3重合在一起,记作A ,并使直角边AC 1,AC 2,AC 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 1,AB 2,AB 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 1C 1∥B 2C 2∥B 3C 3……,∴△AB 1C 1∽△AB 2C 2∽△AB 3C 3∽……,∴形中,∠A 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2360sin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四)总结与扩展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四、布置作业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sinA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 、cosA 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二)整体感知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十四章 解直角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函数 证明:------------------结论:-------------------- 练习:---------------------正弦、余弦的概念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6-3: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ABC中,∠C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若把∠A的对边BC记作a,邻边AC记作b,斜边AB记作c,则引导学生思考:当∠A为锐角时,sinA、cosA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0<sinA <1,0<cosA<1(∠A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cosA、cosB”,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例1 求出图6-4所示的Rt△ABC中的sinA、sinB和cosA、cosB的值.学生练习1中1、2、3.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n30°、sin45°、sin60°和cos30°、cos45°、cos60°.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1)sin45°+cos45; (2)sin30°·cos60°;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猜测一下,sin20°大概在什么范围内,cos50°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为查正余弦表作准备.(四)总结、扩展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0<sinA<1, 0<cosA<1(∠A为锐角).还发现Rt△ABC的两锐角∠A、∠B,sinA=cosB,cosA=sinB.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1中A组3.预习下一课内容.五、板书设计14.1 正弦和余弦(二)一、概念:三、例1---------- 四、特殊角的正余弦值------------- ------------------------------------------二、范围: ------------------ 五、例2------------正弦和余弦(三)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2.导入新课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3.教师板书: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已知∠A和∠B都是锐角,(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比(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最好将题目变形:(2)已知sin35°=0.5736,则cos______=0.5736.(3)cos47°6′=0.6807,则sin______=0.6807,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四)小结与扩展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四、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1A组4、5.五、板书设计正弦和余弦(四)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查“正弦和余弦表”,即由已知锐角求正弦、余弦值.(二)能力渗透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2.难点: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30°、45°、60°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各是多少?请学生口答.2)任意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理解正弦和余弦表的设计方式.(二)整体感知我们已经求出了30°、45°、60°这三个特殊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但在生产和科研中还常用到其他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们把0°—90°间每隔1′的各个角所对应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一般是含有四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列成表格——正弦和余弦表.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使用正弦和余弦表.(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正弦和余弦表”简介学生已经会查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对数学用表的结构与查法有所了解.但正弦和余弦表与其又有所区别,因此首先向学生介绍“正弦和余弦表”.(1)“正弦和余弦表”的作用是:求锐角的正弦、余弦值,已知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求这个锐角.2)表中角精确到1′,正弦、余弦值有四位有效数字.3)凡表中所查得的值,都用等号,而非“≈”,根据查表所求得的值进行近似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后,一般用约等号“≈”表示.2.举例说明例4 查表求37°24′的正弦值.学生因为有查表经验,因此查sin37°24′的值不会是到困难,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例5 查表求37°26′的正弦值.学生在独自查表时,在正弦表顶端的横行里找不到26′,但26′在24′~30′间而靠近24′,比24′多2′,可引导学生注意修正值栏,这样学生可能直接得答案.教师这时可设问“为什么将查得的5加在0.6074的最后一个数位上,而不是0.6074减去0.0005”.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结论: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解:sin37°24′=0.6074.角度增2′值增0.0005sin37°26′=0.6079.例6 查表求sin37°23′的值.如果例5学生已经理解,那么例6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通过对比,加强学生的理解.解:sin37°24′=0.6074角度减1′值减0.0002sin37°23′=0.6072.在查表中,还应引导学生查得:sin0°=0,sin90°=1.根据正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正弦值从0增加到1;当角度从90°减少到0°时,正弦值从1减到0.可引导学生查得:cos0°=1,cos90°=0.根据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知: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余弦值从1减小到0,当角度从90°减小到0°时,余弦值从0增加到1.(四)总结与扩展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讨论了“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了解正弦值,余弦值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增大.2.“正弦和余弦表”的用处除了已知锐角查其正、余弦值外,还可以已知正、余弦值,求锐角,同学们可以试试看.四、布置作业预习教材中例8、例9、例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板书设计14.1 正弦和余弦(四)一、正余弦值随角度变二、例题例5 例6化规律例4--------------- ------------- ----------- ---------------------------- ------------- ------------ ---------------------------正弦和余弦(五)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根据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2.难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3.疑点:由于余弦是减函数,查表时“值增角减,值减角增”学生常常出错.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锐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这一规律也是本课查表的依据,因此课前还得引导学生回忆.答: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2.若cos21°30′=0.9304,且表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则cos21°31′=______,cos21°28′=______.3.不查表,比较大小:(1)sin20°______sin20°15′;(2)cos51°______cos50°10′;(3)sin21°______cos68°.学生在回答2题时极易出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然后得出答案.3题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函数值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估算.(二)整体感知已知一个锐角,我们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反过来,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大小.因为学生有查“平方表”、“立方表”等经验,对这一点必深信无疑.而且通过逆向思维,可能很快会掌握已知函数值求角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例8 已知sinA=0.2974,求锐角A.学生通过上节课已知锐角查其正弦值和余弦值的经验,完全能独立查得锐角A,但教师应请同学讲解查的过程:从正弦表中找出0.2974,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左查得17°,由同一数所在列向上查得18′,即0.2974=sin17°18′,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查表得sin17°18′=0.2974,所以锐角A=17°18′.例9 已知cosA=0.7857,求锐角A.分析:学生在表中找不到0.7857,这时部分学生可能束手无策,但有上节课查表的经验,少数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可能会想出办法.这时教师最好让学生讨论,在探讨中寻求办法.这对解决本题会有好处,使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若条件许可,应在讨论后请一名学生讲解查表过程:在余弦表中查不到0.7857.但能找到同它最接近的数0.7859,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右查得38°,由同一个数向下查得12′,即0.7859=cos38°12′.但cosA=0.7857,比0.7859小0.0002,这说明∠A比38°12′要大,由0.7859所在行向右查得修正值0.0002对应的角度是1′,所以∠A=38°12′+1′=38°13′.解:查表得cos38°12′=0.7859,所以:0.7859=cos38°12′.值减0.0002角度增1′0.7857=cos38°13′,即锐角A=38°13′.例10 已知cosB=0.4511,求锐角B.例10与例9相比较,只是出现余差(本例中的0.0002)与修正值不一致.教师只要讲清如何使用修正值(用最接近的值),以使误差最小即可,其余部分学生在例9的基础上,可以独立完成.解:0.4509=cos63°12′值增0.0003角度减1′0.4512=cos63°11′∴锐角B=63°11′为了对例题加以巩固,教师在此应设计练习题,教材P.15中2、3.2.已知下列正弦值或余弦值,求锐角A或B:(1)sinA=0.7083,sinB=0.9371,sinA=0.3526,sinB=0.5688;(2)cosA=0.8290,cosB=0.7611,cosA=0.2996,cosB=0.9931.此题是配合例题而设置的,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得到答案.(1)45°6′,69°34′,20°39′,34°40′;(2)34°0′,40°26′,72°34′,6°44′.3.查表求sin57°与cos33°,所得的值有什么关系?此题是让学生通过查表进一步印证关系式sinA=cos(90°-A),cosA=0.8387,∴sin57°=cos33°,或sin57°=cos(90°-57°),cos33°=sin(90°-33°).(四)、总结、扩展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这也是本课难点,同学们要会依据正弦值和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角度变化范围0°~90°)查“正弦和余弦表”.四、布置作业教材复习题十四A组3、4,要求学生只查正、余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