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螺旋体外膜蛋白C研究进展
莱姆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检 测伯 氏疏螺 旋体抗 体最 常用 的方 法 。由于伯 氏疏 螺 旋体 与梅 毒 螺 旋 体 、 端 螺 旋 体 存在 交 叉 反 应 。 钩
故 用 重组 或 肽抗 原 取 代全 菌 抗原 来 提高 E I A 的 LS 敏感 性 和特异 性 。最近 , sE序列 (L VL I 6或 C ) 6 合 成 的单 肽 作 为 E IA 抗 原 的 的试 剂 盒 已为 商业 化 LS 使用。 1 3 蛋 白印 迹 试 验 ( . WB) 该 法 可 分 离 不 同蛋
莱 姆 病 是 一 种 经 蜱 传 播 , 伯 氏 疏 螺 旋 体 由
( orl u g o f r ) 称 莱 姆 病 螺 旋 体 ( y B rei b r d r ei 也 a L me
1 1 间接 免 疫荧 光 法 (F I A 是 最早 用 于 血 . I A) F 清 学诊 断 的方 法 。I A 检测单 份 血 清滴 度 , M≥ 1 F l g : 4 lG≥1: 2 , 6, g 1 8 或双 份 血 清抗 体 滴 度呈 4倍 增 高 者 , 判 为 阳性 反应 。I A检 测 莱姆 病 具有 操 作 可 F 简 单 、 果 比较 可靠 等优 点 , 结 曾广泛用 于我 国对莱 姆
制 定 的 标 准 为 : Os A、 p 1 k 3 k 3 k 当 p 0sC、 7 D、0 D、 9 D、
成本 高 、 时长不 利 于对莱 姆病诊 断 治疗 , 其免疫 耗 故
学诊 断和 致病机 理 十分重要 。
1 免 疫 学 诊 断
伯 氏疏螺旋 体 含 有 复杂 的抗 原成 分 , 同的抗 不
伯氏疏螺旋体膜蛋白OspC研究进展
伯氏疏螺旋体膜蛋白OspC研究进展作者:汪佳婕宝福凯柳爱华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第02期[摘要]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即莱姆病螺旋体引起的多系统感染性疾病。
伯氏疏螺旋体本身并不具有生物活性,不能分泌毒力因子,其唯一的致毒因子为外膜脂蛋白。
其中,外膜脂蛋白C(OspC)相对于外膜蛋白A(OspA)以及鞭毛蛋白来说,其分子量较大。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OspC在宿主体内能引起早期免疫反应;同时OspC 抗原性强,免疫OspC 后可以检测出,血清中抗体的浓度明显上升。
因此,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对OspC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OspC[中图分类号] R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2-26-04Research progress of Borrelia burgdorferi on outer surface lipoprotein OspC proteinWANG Jiajie1 BAO Fukai1,2,3,4,5 LIU Aihua 2,3,4,51.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The Institute for Tropical Medicine,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2.Yunn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for Tropical Infections Diseases in Universities, Kunming 650500, China;3. Yunnan Demonstration Base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for Tropical Diseases, Kunming 650500, China;4. Yunnan Province Integ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unming 650500, China;5.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 Kunming 650500, China[Abstract] Lyme disease spirochaetes cause infectious of multiple system diseases. But Borrelia burgdorferi can not secrete toxins, its virulence factors mainly ;are outer surface lipoproteins (Osp). Among them, OspC can cause immune response early in the host. At the same time,OspC has strong immunogenicity,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antibody in serum can be detected after immunized by OspC. The study progress of OspC was summarized here.[Key words] Borrelia burgdorferi; Lyme disease; OspC莱姆病(Lyme disease)作为一种蜱媒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一些特殊人群和一些特别地区有很高的感染率。
中国莱姆病研究的进展
中国莱姆病研究的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年第5期第20卷系列综述作者:张哲夫单位:102206 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莱姆病是一种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亦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自1982年Burgdorfer及其同事分离到莱姆病病原体以来[1],莱姆病在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学、发病机制及菌苗等方面有了飞速发展。
莱姆病的流行范围已扩大到五大洲[2]。
在北美和欧洲,莱姆病为主要虫媒传染病。
美国CDC自1982年开始莱姆病监测以来,现已有10万例病例报告,其中1996年报告病例达1.6万人[3]。
椐估计,欧洲各国每年诊断的莱姆病达5万例以上。
我国于1986、1987年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相继发现莱姆病[4,5]。
至今已证实18个省、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6,7],本文拟就我国莱姆病研究的进展作一简介。
一、流行病学研究1.分布特征:(1)地区分布: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至少有23个省、区人群存在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等林区人群感染率在10%以上,秦岭以南林区感染率在5%~10%之间,平原地区在5%以下。
病原学证实18个省、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以上研究表明,莱姆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东北林区、内蒙古林区和西北林区是莱姆病主要流行地区。
(2)时间分布:不同地区莱姆病发病季节略有不同,例如东北林区为4~8月份[8],福建林区为5~9月份[9]。
这种发病季节与当地媒介蜱的数量及活动高峰相一致。
(3)人群分布:不同年龄组均有莱姆病发生,以青壮年人群感染率较高。
男女感染率差别不显著。
职业以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6]。
2. 生物媒介:检查的媒介蜱经鉴定属于2个科8个属26个种,从全沟硬蜱、粒形硬蜱、锐附硬蜱、嗜群血蜱、日本血蜱、长角血蜱、二棘血蜱、台湾角血蜱、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等10种蜱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并证实全沟硬蜱是北方林区优势种蜱,其带菌率为20%~50%[6,7],其成虫活动期是4~7月份,与游走性红斑发生关系密切[8],若虫在鼠体上数量高峰期在6月上旬,作为莱姆病传播虫期主要是成虫还是若虫尚需进一步研究。
伯氏疏螺旋体PD_(91)外膜蛋白C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伯氏疏螺旋体PD_(91)外膜蛋白C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陈建;曾莉萍;万康林【期刊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年(卷),期】2003(14)5【摘要】目的构建伯氏疏螺旋体PD91 菌株外膜蛋白C(OspC)的表达载体 ,克隆表达OspC ,用于莱姆病的预防、诊断和致病机理上的研究。
方法用PCR扩增PD91 ospC基因 ,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 -11D ,构建重组质粒。
采用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鉴定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结果ospC基因被正确克隆到表达载体PET -11D中。
序列测定结果证实与已报道的ospC基因序列同源性介于62 %~ 86%之间。
结论我国PD91 菌株的ospC编码基因与已报道菌株的ospC菌株在同源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PET -11D -ospC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为我国莱姆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3页(P329-331)【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C;克隆;同源性【作者】陈建;曾莉萍;万康林【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人畜共患病室;新乡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7;Q939.2【相关文献】1.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PD91鞭毛蛋白的基因克隆和表达 [J], 吕冰;万康林;侯学霞;郝琴;耿震2.中国莱姆病螺旋体PD91外膜蛋白C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J], 陈建;郝琴;万康林3.伯氏疏螺旋体鞭毛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J], 仝彩玲;李培英;徐前明4.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特异性区段的基因克隆和表达 [J], 李新军;张启恩;张泮河;戴小红;张习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姆病疾病研究报告
莱姆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莱姆氏病,莱姆疏螺旋体病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传染科病症体征:发热,恶心与呕吐,乏力,畏寒,头痛,局部游走性红斑疾病介绍:莱姆病是怎么回事?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莱姆疏螺旋体病,疾病初期常以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1975年,本病成批地集中发生美国康涅狄格州LYME镇的儿童中,因而得名症状体征:莱姆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莱姆病的症状介绍: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
临床症状可分三期。
第一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
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偶有脾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
第二期:发病后数周或数月,约15%和8%的患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
第三期:感染后数周至2年内,约80%左右的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蚀性滑膜炎。
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
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
常反复发作。
化验检查:莱姆病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莱姆病的检查介绍:1、血象(血象是指血液化验的整个结果,包括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和血小板数目等等。
)外周血象多在正常范围,偶有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现象,血沉常增快。
2、血清学检测目前用于莱姆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血清试验,其诊断试剂及检测程序尚缺乏标准化,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与假阳性;抗体检测的假阴性也见于在感染后3~4周内的窗口期或已用抗生素治疗后的患者,因而必须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作出解释。
(1)蛋白印迹法:此法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均优于IFA及ELISA。
可用此法证实经ELISA,结果可疑者。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均优于IFA。
国内应用超声处理及葡聚糖层析纯化的抗确检测特异性抗体。
宠物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的诊治要点
宠物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的诊治要点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婢传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1977年美国医生A.CSIeere发现康涅狄格州莱姆镇流行的青少年关节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并称之为莱姆关节炎。
1982年,昆虫学家WinyBUrgdOrfer从采自疫区的达敏硬婢中发现和分离出莱姆病疏螺旋体。
1984年Johnson根据其基因型和表型特征,认为该螺旋体是一个新种,命名为伯格多弗疏螺旋体。
随后的调查研究证实该病是一种能引起人体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命名为莱姆病。
莱姆病流行广泛,它危害人和多种动物的多种器官、系统,造成全身感染,慢性游走性红斑(ECM)是其特征性症状,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影响甚大,也给畜牧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因而受到医学界和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一、病原(一)分类地位莱姆病病原体即伯氏疏螺旋体是螺旋体科疏螺旋体属的新种。
(一)形态学及基本特征伯氏疏螺旋体是一种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旋螺旋体,长10~40um,一般具有4~10个疏螺旋,螺旋波长度为1.8~2.8μm,菌体宽度0.2~0.3u11ιθ莱姆病螺旋体由表层、外膜、鞭毛、原生质柱组成。
具有抗原性的外膜蛋白有OspA,OspB,OSPC等。
(三)培养特性伯氏疏螺旋体嗜氧,革兰氏染色阴性,生长缓慢,分离周期为8~20h,适宜生长温度为33℃o菌体末端纤细呈丝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作扭曲、翻转等螺旋体典型运动状态。
(四)理化特性伯氏疏螺旋体对热(50〜70。
C)有一定的抵抗力,但采用高温短时法对牛奶进行巴氏消毒处理,可杀死牛奶中存在的菌体。
该菌属发酵型菌,不能在自然外界环境中独立存在,其发酵代谢产物为乳酸与梅毒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不同。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来源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传染源包括小型啮齿类动物、大型哺乳类动物和鸟类。
国外已从鼠类,鹿、熊、狗、牛、马等20多种哺乳动物和7种鸟类分离到本病原体。
所有的传染源中,小鼠直接参与伯氏疏螺旋体生活周期,而且可以耐受高水平螺旋体血症,成为本病的主要贮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莱姆病的病原学研究及防治新进展
莱姆病的病原学研究及防治新进展近年来,莱姆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多,已成为众多传染病之一。
莱姆病是由蜱虫传播的一种疾病,主要传播给人类和动物。
蜱虫主要生活在森林、草原等植被茂密的地方,与人类和动物的密切接触,很容易将疾病传播给人类和动物。
莱姆病症状多样化,包括皮肤红斑、关节痛、神经症状等,对患者身体及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莱姆病的病原学研究1. 莱姆病的病原菌莱姆病的病原菌是一种螺旋体病原菌,属于舍伯吉氏菌属,该属包括许多人畜共患病,如也门病、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脑等。
莱姆病的病原菌名为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是一种细小的螺旋形细菌,它具有表面抗原的变异特性,这使得它很难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抵抗,所以很容易引起感染。
在蜱虫体内,Borrelia burgdorferi能够快速繁殖并进入蜱虫唾液中,从而传播至人类和动物。
2. 莱姆病的传播途径蜱虫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在蜱虫咬人或动物时,莱姆病螺旋体进入皮肤中,通过淋巴液和血液传播至其他部位,最终引起感染。
尤其是在蜱虫咬人之后的24小时内,若进行了去除蜱虫的操作,其感染率会显著降低。
另外,少数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血液、母乳和胎盘传播,但这种途径较为罕见。
二、防治新进展1. 莱姆病疫苗的研发在莱姆病病原学研究上,研发莱姆病疫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最近,美国还没有上市的LymePrevent(莱姆病疫苗)疫苗经FDA批准“优先评审”,欧洲及其它国家也在加速推进莱姆病疫苗的研发工作。
该疫苗使用的是外膜蛋白(OspA)片段,预期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充分的保护性抗体来防范莱姆病。
虽然莱姆疫苗的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对于改善莱姆病患者生存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莱姆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与及时的莱姆病诊断及治疗对于防止疾病的发展至慢性程度,以及减轻患者的病痛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诊断方式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原体检测。
但是,这些方法并不完全可靠。
动物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1977年美国医生acsleere发现康涅狄格州莱姆镇流行的青少年关节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并称为莱姆关节炎
动物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动物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蜱传性人兽共患传染病.1977年美国医生A.C Sleere发现康涅狄格州莱姆镇流行的青少年关节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并称为莱姆关节炎.1982年,昆虫学家Willy Burgdorfer从采自疫区的达敏硬蜱中发现和分离出莱姆病疏螺旋体.
莱姆病的治疗
莱姆病的治疗张旗【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2(052)043【总页数】2页(P93-94)【作者】张旗【作者单位】山东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东营257034【正文语种】中文国外文献中对于早期莱姆病(LD)定义为感染后数天至几周,晚期LD定义为感染后数月以上。
LD多非致命性,但可影响皮肤、心脏、神经、肌肉骨骼系统功能,进而引起生活质量下降。
实践证实,LD可以治愈,其主要治疗目标是消除目前临床症状和防止疾病向晚期演化。
1 LD的常规治疗对LD的各种临床症状,抗生素治疗均有效,且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临床应用时应选择体外试验证实有抗疏螺旋体作用、临床证实有效的抗生素。
通常情况下患者口服抗生素即可,其对游走性红斑、孤立性面神经麻痹(无其他神经疾病的体征、症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轻度心脏炎和LD性关节炎有效;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的患者应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中华风湿病学推荐的治疗LD的经典方案如下。
1.1 早期局限性LD的口服药物①成人:强力霉素100 mg/次、1次/d,连续3~4周;四环素250~500 mg/次、1次/d,连续3~4周;阿莫西林250~500 mg/次、1次/d,连续3~4周。
②儿童:阿莫西林40 mg/(kg·d)、红霉素30 mg/(kg·d)、青霉素G 25~50 mg/(kg·d),均为分次口服,连续3~4周。
1.2 早期播散性LD和晚期LD的静脉注射药物①成人: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 g/次、1次/d或1 g/次、2 次/d,头孢氨噻 3 g/次、2 次/d,均为连续 2~4周;青霉素类青霉素G 2000万单位/d、分6次给药,氯霉素50 mg/(kg·d)、分4次给药,均为连续2~4周。
②儿童: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75~100 mg/(kg·d),头孢氨噻 90~180 mg/(kg·d),均为连续2~4周;青霉素类青霉素G 30万单位/(kg·d)、分6次给药,连续2~4周。
莱姆病及其近年来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莱姆病及其近年来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宋勇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1990(005)006
【摘要】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一种新近认识的蜱媒螺旋体感染症。
由于1975年本病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Lyme镇被首次发现和证实因而得名。
它是一种炎症性多系统疾病,除表现为关节炎和环形红斑外,还常伴有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种临床表现。
【总页数】3页(P243-245)
【作者】宋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4.02
【相关文献】
1.我国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J], 李华
2.近年来我国GNSS电离层延迟精确建模及修正研究进展 [J], 袁运斌;霍星亮;张宝成
3.我国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J], 李华
4.近年来我国混凝土冻融破坏研究进展 [J], 黄蔚;万怡江;庞太富;张正
5.我国莱姆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陈娜萦;赖初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姆病临床研究新进展
莱姆病临床研究新进展
姚海建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夫等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莱姆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
1989~1991年,他们在我国东北林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对3例常被蜱叮咬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这3例均在精神病院服用大剂量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姚海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4
【相关文献】
1.莱姆病的临床研究 [J], 张源潮;李霞;户中丹;李鸣
2.莱姆病实验室诊断的新进展 [J], 马东来
3.我国新发蜱媒莱姆病临床研究概况 [J], 冯晓妍;吴敏
4.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研究 [J], 黄煌;郭皖北;刘汉胜;刘庆武;钟录英
5.中国莱姆病的研究新进展 [J], 张知德;万康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姆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莱姆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仝彩玲;李培英;周金林
【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年(卷),期】2009(017)003
【摘要】莱姆病是一种经硬蜱传播的新发人畜共患病,可引起人类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及心脏、神经、关节等多系统受损的疾病,造成病人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和肢体瘫痪.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我国许多地区是该病的自然疫源地.因此,莱姆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伯氏疏螺旋体是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因其培养周期长、抗原结构复杂给莱姆病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对莱姆病病原体的直接检测、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一些新的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
【总页数】5页(P76-80)
【作者】仝彩玲;李培英;周金林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241;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肥,230036;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63
【相关文献】
1.莱姆病的研究进展 [J], 于培发;刘志杰;牛庆丽;杨吉飞;殷宏
2.莱姆病概述及吉林省莱姆病调查研究进展 [J], 浦昀;杨怀宁;冯华;王勇
3.细胞因子在莱姆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覃;邢杰;王增田
4.莱姆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J], 李静;宝福凯;柳爱华;李天俊
5.莱姆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J], 李新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株特殊莱姆病螺旋体的分子特征
一株特殊莱姆病螺旋体的分子特征
李牧青;王建辉;张哲夫
【期刊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卷),期】1994(5)4
【摘要】对慢性脑膜炎病人胞脊液分离株R9的研究表明,该菌株除具有28kDOspA外,其它特征(包括质粒组成、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核酸杂交图谱)均与第Ⅱ组相同,其28kDOspA与第Ⅲ组菌株同样与单克隆抗体5332呈现弱反应。
这些结果提示,28kDOspA可能是第Ⅱ组菌株所共有的32KDOspA变异所致;同时也提示,B,burgdorferi的抗原变异不仅在体外,而且可能发生在宿主体内。
这种抗原的变异,可能与莱姆病的发生有关。
【总页数】3页(P280-282)
【关键词】莱姆螺旋体;中国分离株;抗原;变异
【作者】李牧青;王建辉;张哲夫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7
【相关文献】
1.阿勒泰地区莱姆病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张继军;刘增加;张芳;宫占威;刘寒
2.陕西省蜱莱姆病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J], 李志清;刘增加;宫占威;张芳;费晋
秀;刘涛;杨广
3.我国部分林区鼠中莱姆病螺旋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褚宸一;詹琳;曹务春;何静;赵秋敏;张泮河;吴晓明;蒋宝贵;高燕;李红梅;黄海楠
4.从福建北部林区粒形硬蜱体内分离出一株莱姆病螺旋体 [J], 潘亮;刘金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姆病(Lyme Disease)的螺旋体病原学
莱姆病(Lyme Disease)的螺旋体病原学Steere A.C.;陶增珖【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1989(000)004【摘要】莱姆病于1975年首次被确认,该病发生于夏季,具有独特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CM)皮肤损害,可伴发头痛、颈僵、发热、肌肉痛、关节痛、不适、疲倦或淋巴腺病。
几周或几个月后,有些病例还患有脑膜炎、脑炎、颅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心肌炎或房室结传导阻滞,或游走性肌肉骨骼痛。
其后可产生明显的关节炎症状,一般至少可反复发作几年,形成慢性,使骨及软骨侵蚀。
莱姆病同特异免疫异常有关。
病情严重,病程长的患者常有B细胞异抗原DR<sub>2</sub>。
目前已知该病在美国至少有【总页数】2页(P74-75)【作者】Steere A.C.;陶增珖【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相关文献】1.Clinical Evidence of Lyme Disease in Dogs and Disease Awareness Among Students and Veterinarians in Veracruz, Mexico [J], Blanca Paola Boria-Gamboa;JoséAlfredo Villagómez-Cortés;David Itzcoatl MartiInez-Herrera2.我国的莱姆病(Lyme disease)综述 [J], 艾承绪;张鹏云3.莱姆病(Lyme disease LD)1例 [J], 邹莉;孙咏虹4.关于莱姆病和莱姆病螺旋体名称的一点建议 [J], 林涛;张哲夫5.从两例莱姆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J], 贾文春;万康林;张淑琴;张哲夫;宋鸿章;张晓杰;木井文;张金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姆病实验室诊断的新进展
莱姆病实验室诊断的新进展
马东来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年(卷),期】1994(020)006
【摘要】莱姆病是一累及多系统的疾病,近年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有重要的皮肤表现。
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仅凭临床表现有时很难诊断,必须借助于实验室检测方法。
本文复习了用以诊断莱姆病的各项实验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光法,蛋白印迹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皮肤或体液培养,组织病理,尿中抗原的检测和多聚酶链反应,并对它们进行了评价。
【总页数】4页(P323-326)
【作者】马东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4.04
【相关文献】
1.莱姆病临床实验室诊断的研究现状 [J], 何素敏;杜卫东;张学军
2.莱姆病与临床实验室诊断 [J], 王春生;梁淑媛;于晓春;刘凤英;王洪有;王峰
3.PCR在莱姆病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J], 史翠霞;张哲夫
4.人莱姆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现状 [J], 李英欣;史东辉;蒋惠荷
5.莱姆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J], 李新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 三 种 基 因 型 所 致 疾 病 的 临 床 表 现 虽 然 有 相 同 之 处 , 也 存 但
在 一 定 的 差 异 。 如 伽 氏 疏 螺 旋 体 主 要 引 起 与 神 经 性 有 关 的 疾 病 , 氏疏 螺 旋 体 主 要 引 起 与 慢 性 萎 缩 性 皮 炎 有 关 的 疾 嗄
的 人 兽 共 患 病 。 该 病 分 布 广 泛 , 世 界 至 今 已 有 五 大 洲 的 全
7 0多 个 国 家 报 告 发 现 了该 病 , 且 发 病 区 域 仍 在 继 续 扩 大 , 而 发 病 率 呈 现 上 升 趋 势 。 我 国 18 9 7年 调 查 发 现 报 告 东 北 林 区 的 人 群 中存 在 莱 姆 病 的 发 生 和 流 行 l 以 来 , 已证 实 2 1 ] 现 9个 省( 、 市 自治 区 ) 人 群 中 存 在 莱 姆 病 的 感 染 , 从 病 原 学 上 的 并 证 实 至少有 1 9个 省 ( 、 市 自治 区 ) 在 该 病 的 自然 疫 源 地 , 存 人 群 中有 莱 姆 病 的发 生 和 流 行 C 。 2 3
莱 姆 病 螺 旋 体 外 膜 蛋 白 C研 究 进 展 *
陈 建 综 述 ) 万 康林 审校 ) , ( (
中图分 类号 :3 7 文献标 识码 : R7 A
莱 姆 病 ( y i ae 是 由 伯 氏 疏 螺 旋 体 ( orl L meds s ) e B re a i b r dr e)即 莱 姆 病 螺 旋 体 ( y i aesi cat ) 引 ug ofi , L meds s pr hee , e o 起 的 多 系 统 感 染 性 疾 病 , 一 种 主 要 经 蜱 叮 咬 人 、 而 传 播 是 兽 断 的灵 敏 度 和 特 异 性 。 近 年 来 , 要 是 对 重 组 0SC 或 其 合 主 p
维普资讯
9 4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杂 志
Chi s o na fZo o e ne eJ ur 1o on s s
2 2, 1 ( 00 8 5)
文章 编号 :02 64 20 )5 04 4 10 —2 9 (0 2 0 —0 9 —0
天 感 染 以 及 以 往 发 生 疾 病 的 病 人 。 R ue asr等 L 用 O p ] s C一 1k 4 d抗 原 用 于 莱 姆 病 IM 早 期 诊 断 , 具 有 重 要 的 诊 断 意 g 也
义 。 R u le L ] 通 过 狭 义 氏 疏 螺 旋 体 的 7 2株 的 0 — o ̄ l等 l也 6 7 S p 1k 鞭毛 蛋 白片段 、 8 C、4 D P 3和 全 细 胞 提 取 抗 原 检 测 莱 姆 病 病人 8 3例 和 无 症 状 的 对 照 8 0例 的 IG 和 IM , 果 发 现 g g 结 E IA 灵 敏 度 , 组 抗 原 明 显 高 于 全 细 胞 抗 原 , 其 是 IM LS 重 尤 g 抗 体两 者 差 异 较 大 ( 7 与 4 7% 8% ) 后 来 , asr等 ( 3 。 H ue 1 用 7 WB 实 验 进 一 步 研 究 了 P 、 B 、 k2 并 推 荐 0 p 在 P Ko P iP a , SC Ko 诊 断 上 是 最 敏 感 的 抗 原 之 一 。 w k l 等 用 WB 对 大 量 人 e3 ] 群 研 究 发 现 , 组 0SC较 全 细 胞 抗 原 易 识 别 诊 断 带 , 其 重 p 尤 适 合 于 大 量 血 清 样 本 的 调 查 。 Ma nrl 等 lj 重 组 0SC g aei l 用 l 8 p 抗 原 研 究 游 走 性 红 斑 病 人 , I A 诊 断 发 现 IM 阳 性 率 为 ELS g 8 2%( 4 1 ) IG 为 8 % ( 3 1 。 此 外 , tisn等 l 用 1/ 7 ,g 7 1 / 5) Mahee 5 J
由于莱 姆病危 害严 重 , 已引 起 世 界 各 国 的普 遍 关 注 和 重
视 。从 分类 学上来 看 , 目前 莱 姆 病 螺 旋 体 大 体 分 为 十 个 基 因 型 ( e eseis。 我 国 至 少 有 三 个 基 因 型 ( , 氏 疏 螺 旋 体 G n c ) p e 3 伽 3 ( orl aii) 嗄 氏 疏 螺 旋 体 ( orl f ei)和 狭 义 B rei g rni , a B re aa zli i 伯 氏 疏 螺旋 体 ( orl u g ofr nus io) 国 外 报 道 B rei b rd reig s t c 。 a s r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床 莱 姆 病 病 人 血 清 2 2份 , 时 检 测 了 1 3例 供 血 者 , 果 2 同 3 结
显 示 IG 在 几 个 菌 株 间 的 灵 敏 度 相 似 , 在 9 % ~ 1 0 之 g 均 0 0% 间 , 且 森 林 工 人 免 疫 反 应 较 强 。 用 蛋 白 免 疫 印 迹 ( sen 而 Wetr Bo, ltWB) 一 步 证 实 0SC是 较 灵 敏 和 特 异 的 莱 姆 病 早 期 进 p 诊 断 抗 原 之 一 , 和 E IA 结 果 一 致 , 能 识 别 无 症 状 和 先 且 LS 并
成 肽 在 诊 断 意 义 上 的 研 究 。 19 9 8年 Hasr等 (3 欧 洲 用 ue 1在 4
莱 姆 病 螺 旋 体 不 同 的 菌 株 , : k ( 氏 疏 螺 旋 体 ) P i伽 如 P o嗄 、 B( 氏 疏 螺 旋 体 )P a ( 义 伯 氏 疏 螺 旋 体 ) 代 培 养 , 大 量 提 、 k2 狭 传 并 取 OsC作 为 抗 原 进 行 间接 酶 联 吸 附 试 验 ( L S 检 测 了 临 p E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