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行政法简答题

行政法简答题

41.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5)大多数的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由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42.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有哪些?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有: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以及作为经济特区的市人民政府。

43.简述行政处罚适用的条件。

一般认为行政处罚适用的条件包括:(1)前提条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法行为客观存在,(2)主体条件,是行政处罚必须由享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适格主体实施,(3)对象条件,必须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4)时效条件,是对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还需其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般追究时效为二年。

44.论我国司法审查的宪法依据与理论基础。

答:1)宪法依据。

我国宪法主要在三个方面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宪法依据:①确立了公民控告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资格和权利;②确立了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否则将被追究违法的责任;③确立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主体地位。

(2)理论基础。

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原则上:①民主原则。

我国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由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审查,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应当具备的主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又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保障。

②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既是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重要依据,也决定着司法审查制度模式的选择。

我国一府两院的政治体制,保障了国家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来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使得司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成为可能,同时保证了行政机关可以独立行使职权。

行政法简答题

行政法简答题

行政法简答题1 行政许可的意义(作用)是什么?行政许可作为一种行政主体对国家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被运用到许多行政管理领域,成为国家管理事务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行政许可制度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和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巨大影响密切相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

在我国,由于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市场经济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控作用还不能完全发挥,由此而引起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分布不平衡等失控现象,通过行政许可这一法律手段,有利于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指导经济沿正确的轨道发展。

(2)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止不法经营,防止不正当竞争。

在行政许可过程中,行政主体通过对许可申请人的条件审查,可有效防止不具备某项生产、经营条件的经营活动的发生,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并且,充分运用行政许可手段,防止违法活动发生,保证生产、经营者在法定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

(3)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主体能够充分运用行政许可制度,对一些涉及到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的行业实行有效管理,防止各种危害社会秩序的事件发生,并对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实施有效的保护。

2 划分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标准是什么?(1)公务员的行为以所属机关名义作出的,属机关行为,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则属个人行为。

(2)公务员的行为是在其职责范围内作出的,属于机关行为,若超越职责范围,必须结合第一标准和第三标准综合认定。

(3)公务员的行为是执行机关的命令或委托,不管机关的命令或委托是否超越权限,概属机关行为。

3 行政立法的民主原则是内容什么,确立该原则的意义是什么?(1)民主原则在行政立法程序中起作用的最重要的体现是公民的参与程度。

其基本内容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时,应尽可能地听取和尊重行政相对方的意见。

主要通过下列制度体现:情报公开制度、咨询制度、听证制度。

《行政法学》简答题、论述题参考答案

《行政法学》简答题、论述题参考答案

《行政法学》简答题、论述题参考答案四、简答题1、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有何特点?答: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以下特点: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②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③行政法规范具有易变性。

④行政法渊源的复杂性。

2、什么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有何特征?答: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主体具有如下特征:①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②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③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3、如何理解行政行为的概念?答: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①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即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实施的行为。

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③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4、简述地方政府的立法权限。

答: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①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②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5、如何理解行政处理的涵义?答:行政处理,是指行政主体针对具体事件行使行政职权,单方面作出的对外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①行政处理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

②行政处理是法律行为。

③行政处理是行政权主体所实施的单方行为。

④行政处理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⑤行政处理是行政主体实施的具体行为。

⑥行政处理是对外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6、实施行政可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实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①依法实施原则。

②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③效率和便民原则。

④监督与责任的原则。

7、简述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联系和区别。

答: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

(一)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联系。

其联系体现在:①确认与许可常常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步骤,一般是确认在前,许可在后。

行政法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行政法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行政关系的核心( A )。

A、行政权B、行政组织C、行政机关D、行政人2、行政主体享有并行使( B )。

A、行政权力B、公共行政权力C、民事权力D、公共民事权力3、下列有权行使行政调解权的是( B )。

A、基层人民法院B、县公安局C、中级人民法院D、海事法院4、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论合法与否,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和服从。

这是行政行为的( A )。

A、公定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5、下列属于行政立法制定程序的是( C )。

A、立项B、讨论C、起草D、决定6、下列属于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是( D )。

A、巡回法庭B、街道办事处C、区公所D、税务所7、下列属于行政征收的是( A )。

A、某大型央企缴纳l00万排污费B、某公安局巡警追小偷,借用张三的自行车C、某物业小区保安收取路边停车费D、交警对随意闯红灯的行人处以20元的罚款8、行政主体违反所负有的法定行政作为义务的行政违法行为是( C )。

A、行政错误B、滥用职权C、行政失职D、行政越权9、行政诉讼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原则上( A )。

A、由被告承担B、由原告承担C、依照民事诉讼规定D、由法院调查取证10、《国家赔偿法》所确立的赔偿范围限于人身权和( A )。

A、财产权B、劳动权C、政治权D、教育权1、我国行政法渊源中,具有最高效力等级的是( D )。

A、法律B、行政法规C、规章D、宪法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B )。

A、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B、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C、刑事司法关系D、企业行政管理关系3、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 )。

A、某国有企业总经理B、某镇政府的副镇长C、某基层法院派出的法官D、国务院审计署科员4、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行政主体是国家行政权的所有者B、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C、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特殊主体D、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5、行政许可是一种( C )。

行政法学简答题

行政法学简答题

一、简答论述部分1、行政权的特点(1)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而言,它具有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等特点(2)相对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它则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等特点2、行政权的消极作用腐败和滥用权力;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威胁3、简述行政法的特点(1)在形式上的特点: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②行政法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2)在内容上的特点:①行政法的内容广泛;②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③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4、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受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分为三种情形:物质财富、精神财务和行为(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5、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6、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基本特征:(1)是一种多重复杂的法律关系(2)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3)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具有非对称性7、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类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息息相关,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3)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越来越大。

可以断言,行政法的确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8、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1)行政法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2)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作用行政法的上述两方面作用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偏废9、简述行政法治原则的作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1)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止工作(2)有助于人们对行政法的学习、研究及解释(3)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实施,发挥执法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发生执法误差或错误执法(4)可以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10、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和内容含义: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内容:(1)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否则不得为之。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一、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归纳为“保权说”、“控权说”和“折衷说”。

1、保权说:行政法是一种管理法,是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2、控权说:行政法对国家行政起着控制和约束的作用。

法治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用法律来制约国家权力,规范政府行为,将政府活动纳入依法行政的轨道。

3、折衷说:行政法具有控权和保权双重作用,既是控制政府权力的法,同时也是保障国家行政主体对社会实施管理的法。

符合中国当前的政治现实,为立法机关所确认。

其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为人民服务”(保权)二是“政府由人民产生,政府由人民控制,政府为人民服务,政府对人民负责,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平等化”(控权)三是“平衡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应当平衡。

(控权)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含义: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2、特点:具有普遍性(横向、纵向普遍适用)、基础性(前提和基础)、特殊性(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的本质特征)。

3、功能:是行政法规范制定的依据;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精神,解决行政纠纷;当行政法具体规范不明确或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直接适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出法律解释。

4、分类:概括为行政法治原则,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1)合法性原则: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

指行政权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

具体要求:一是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二是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不仅遵循实体法规范,还要遵循程序法规范。

三是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2)合理性原则: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理”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

行政法学简答题

行政法学简答题

一、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1、管理论。

认为行政法的基础是国家管理或国家行政管理范围内的社会关系。

行政法就是管理法。

2、控权论。

认为行政法就是控制行政权,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以及当行政权被滥用时如何予以补救的法,主要是行政程序法。

3、平衡论。

认为行政法就是平衡公益和私益的法。

即在国家和公民之间、行政权和公民权利之间追求一种平衡4、服务论。

认为现代行政法实质上是服务行政法,它的价值取向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福利,实现法治社会。

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区别三、行政法律关系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恒定性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互有权利义务但具有不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重合性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往往决定于行政主体单方面的意思表示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四行政合法原则的基本内涵1行政权来源合法一切违法的行政行为无效2行政实体和程序合法3违犯法律的行政行为必须依法追究五在我国,行政立法应坚持哪些原则1、遵循宪法2、行政立法权限法定3、行政立法程序法定4、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5、民主立法6、科学立法六.具体行为的合法要件1、行使行政职权的主体合法2、合乎法定职权范围3、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确凿4、适用法律法规正确5、符合法定程序七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1效力对象A特定的人和事B不特定多数人和事2能否反复适用A不能反复适用B能3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方式A直接影响B不能直接影响,要通过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4受到监督和审查的范围与程度A可以被申请行政复议和被提起行政诉讼B一般不受到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部分行政行为可以被附带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复议八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一)处罚法定1、处罚设定法定2、实施处罚的主体法定3、处罚依据法定4、处罚程序法定二)处罚公正、公开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四)保障权利五)一事不再罚1、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以上的同一种类的行政处罚。

00261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00261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衔接考试计划专业代码:030302① 统考课程00261 行政法学(替换)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以下课程选考不低于16学分00322 中国行政史00024 普通逻辑00034 社会学概论00323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1 中国文化概论00067 财务管理学③ 学分互认课程03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15 英语(二)1.行政行为一经作出,除非有重大、明显的违法情形,即假定其合法有效,任何人未经法定程序,均不得否定其法律效力,这体现了行政行为的(公定力)2.法定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3.属于行为罚的行政处罚形式是(行政拘留)4.行政诉讼中适用于特殊地域管辖的案件是(强制拘留)5.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6.公司、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时效是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60日内)7.“国家公务员因非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受到行政处分”,这是国家公务员的(职位保障权)8.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税务局征税行为)9.在行政程序制度中保证行政相对人参与原则实现的基本制度是(听证制度)10.下列属于特别许可的是(烟草专卖许可)11.下列规范文件中属于法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1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规章)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14.行政赔偿的请求时效为(2年)15.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16.在行政诉讼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的是(被告)17.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节水办受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委托对某企业进行了处罚,这里的行政主体是(市公用事业管理局)18.公安机关对吸毒者强制戒毒的行为,其性质是(行政强制)19.我国国家赔偿法确认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20.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裁定主要用于解决(程序问题)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行政审判权)22. 回避制度是何项原则的体现(行政公正)23.下列属于行政法渊源(自治条例)24.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谁管辖(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27.下列何项案件不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范围(行政拘留案件)28.某市公安局的干警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该赔偿义务机关是(该公安局)29.被称为行政法母国的是(法国)30.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行政规章)31.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32.国务院颁发专家特殊津贴的行为是(行政奖励)34.下列不属于国务院的组成成员(直属局长)35.行政立法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36.在我国,下列何项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37.下列何项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38.行政决定—经作出,即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有关人员和组织必须遵守,这体现了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39.属于行政征收内容的是(排污费)40.行政许可行为是一种(应申请的行政行为)41.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42. 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指国务院43. 工商所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44. 居民委员会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45. 赶赴火灾现场的消防车,需要铁路运输或者渡江运输时,铁路和航运部门应当优先免费载运。

行政法简答题

行政法简答题

二、简答、论述题什么是行政法?它有哪些特点?答: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点: 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试述行政法的法源。

答: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根据制定主体、效力等级以及制定程序的差别可将行政法的法源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肯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立法的依据; 2、法律。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均有权制定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试述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与构成要素。

答:概念: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质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特点: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依法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能由当事人双方相互协同约定,而是由行政法律规范事先规定。

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这种不对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的地位不平等。

第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不以双方主体的意思表示一致为必要条件,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地设立或变更行政法律关系,而无须征得相对方的同意。

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行政法简答题

行政法简答题

问答题:1.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答: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2.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答: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答: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行政和发行原则;行政和理性原则。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答: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

5.行政主体的特征是什么?答: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政权的组织;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6.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答: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7.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答: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

8.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法律依据; 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9.行政职务关系变更的情况有哪些?答:罢免;撤职;辞去领导职务;免职;降职;转职;调职;升职。

10.行政职务关系产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答:选任;委任;调任;聘任。

11.被授权的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答: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诉讼法也规定,被授权组织所为行政行为被提起诉讼时,由被授权的组织作被告应诉。

12.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答:性质不同;产生的依据不同;行为的后果不同。

13.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是什么?答:提成申请的权利;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听证的权利;了解情况的权利;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权利。

14.行政相对方的义务是什么?答: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的义务。

行政法学 简答题

行政法学  简答题

行政法学简答题第一章一、行政法的分类:(1)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这是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2)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这是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3)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监督行政行为法。

这是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式一种多重的,复杂的法律关系。

2、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3、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非对等性。

三、合法性原则的具体内容:1、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2、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不得违反。

3、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号法律要旨。

四、合理性原则的具体内容: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相关因素。

3、平等使用法律规范,相同事实不得给予不同对待。

4、符合自然规律。

5、符合社会道德。

第二章一、行政优先权的成立必须符合下列4个条件:1、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

2、行政主体必须在行使职权、从事公务时。

3、必须是位实现行政目的所必需。

4、必须有法律根据。

二、行政相对人在实体法上的地位:1、财产和自由不受侵害,依法享受给付与保护的权利2、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权和行政介入请求权3、法律保护的利益和反射性利益三、行政相对人程序法上的权利:1、参与型行政全面保障相对人在程序上的权利2、行政相对人有参与制定行政法规范或计划的权利3、行政相对人参与作出行政行为的权利第三章一、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即主体要件。

2、行为主体有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即主观要件。

3、行为主体在客观上实施了运用行政职权或职责的行为4、行为的功能要件,即行为主体实施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引起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行政法简答题归纳

行政法简答题归纳

(1)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征(:必考)1、对象的普遍性。

抽象行政行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政对象即,它针对的是某一类人或事,而非特定的人或事。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首先,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的效力,它对某一类人或事约具有束力;其次,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后及力,它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将要发生的同类行为或事件。

3、准立法性。

抽象行政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行为,但它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法律特征,并须经过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审议、通过、签署、发布等一系列程序。

4、不可诉性。

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

如果相对方对抽象行政行为有异议,认为它们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行政法实体性基本原则抽一个A 依法行政其基本含意是指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应依法而为,受法之拘束. 在我国,依法行政原则主要包括下述要求:首先,依法行政的法,包括宪法,法律, 法规,规章。

其次,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依法的明文规定行政再次,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依法律规定行政,而依法律规定行政又首先要求依行政管理法的规定动作行政。

最后,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对行政相对人依法实施管理.B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个法治政府,应该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侵犯。

它要求:首先,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该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

其次,行政机关应该积极履行职权,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自由,包括人身自由C 越权无权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为,一切超过法定权限的行为均无效,不具有公定力~ 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越权职权包括下列四种情形:其一,无权限。

其二,级别越权。

其三,事务越权。

其四,地域管辖。

根据越权无权原则,行政机关所有的越权行为都是无效的,但是这种无效是广义的无效,包括狭义的无效和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行政法学总论简答题

行政法学总论简答题
行政执法法律适用的特点?
特定性、行政性、确定性、强制性、平等性。
行政执法法律适用的原则?
职权专属原则、法律适用公开原则、法律适用公正原则。
行政执法法律适用中存在主要问题?
违反行政执法原则、错误认定客观事实、错误适用法律规范、违反了程序或形式要求。
行政执法法律规范冲突的种类和产生原因?
种类:上下位阶、同位阶、不同地方、地方性法规和国务院部门规章。产生原因:立法主体的广泛性、立法地域的差异性、部门立法的本位性、决策随意性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执法带来不利影响。
5相对人权利保障原则。(内容:保障和尊重公民的基本人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防卫权;提供申诉权。意义:有利于公民在行政法上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行政执法主体的特征?
1是一种组织,不是个人。2是依法享有行政职权的组织。3是能够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执法职权的组织。4是能够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1依法执法原则。(内容:主体法定、法律优先、法律保留、对违法行政执法行为应受到追究。意义:有利于对执法活动的规范和控制、保护相对人权益、有利于推进法治。)
2执法公正原则。(内容:依法办事,不偏私;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不单方接触;作出不利于相对人的行政行为前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对决定说明理由。)
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确定的标准?
应当融入现代宪法精神。2应当体现行政执法法律规范的基本价值。3应当是行政法中最高层次的规则。4应当反映行政执法的目的。5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6体现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行政执法法律规范中的具体要求。7揭示行政执法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惟一性。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又被称为行政法主体,主要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其中,行政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依法以自己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权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当事人即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被国家行政机关会法律法规组织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被管理方及相关的厉害关系方,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依法对行政主体及相关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履行行政职责实施监督的组织和公民,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或专门行政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组织和公民。

2. 行政法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

㈠行政法的成文法形式: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⑤行政规章⑥决议、决定、命令、通知等文件⑦法律解释⑧国际条约或协定㈡行政法的不成文法形式:①行政惯例②行政判例③行政法律原则(另一个说法)A、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B、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又被称为行政法主体,主要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在该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行政法学 简答题

行政法学  简答题

⑴在形式上的特点: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②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法律文件的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之首⑵在内容上的特点:①行政法的内容广泛②以行政法规,规章形式表现的行政法规易于变动⑴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⑵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⑶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⑷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⑸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⑴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和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关系⑵是在监督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⑶是一种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关系⑷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特点:⑴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重的,复杂的法律关系⑵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⑶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非对等性⑴行政合法性原则。

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要求: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不得违法;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⑵行政合理性原则。

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情理。

要求:适当性要求;必要性要求;狭义的比例性要求⑶行政应急原则。

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与法律相抵触的措施。

要求: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非法定机关行使了紧急权力,事后应由有权机关予以确认;行政机关做出应急行为应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应急权力的形式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应急权力造成个人或组织正当权益受损的,应在事后予以一定补偿。

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特征:⑴公共服务性⑵从属法律性⑶裁量性⑷单方意志性⑸效力先定性⑹强制性⑴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⑵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⑶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⑷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程序⑴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⑵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⑶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⑷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⑸没有可能实施的行为条件:行政行为合法要件损缺;行政行为不适当后果:⑴行政行为撤销通常使行为自始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据社会公益的需要或行政相对方是否存在过错等情况,撤销也可仅使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⑵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主体的过错引起⑶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相对方的过错依法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公正平等;奖励与行为相适应⑴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质。

行政法简答题及论述题个人归纳

行政法简答题及论述题个人归纳

1、行政法的基本源则行政法的基本源则是指贯彻于行政法规范之中,指导行政法的拟定和推行等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对行政法现象的抽象和大要,反响着今世行政法的基本价值看法。

行政法基本源则的特点:⑴ 宽泛性。

行政法的基本源则贯穿于行政立法、执法、准司法、督查等各个环节和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之中。

,是产生其他详尽规则和原则的规⑵ 规范性。

行政法的基本源则是指导各项行政活动的基本准则范。

有直接的拘束力⑶ 特别性。

反响的是行政法的基本矛盾和实质。

⑷ 时代性。

集中反响一个国产业时的行政法治精神看法。

⑸ 基础性。

反响着行政法的基本价值看法。

意义:A、揭穿行政法的主要矛盾和实质;B、界定行政法发展的框架和方向C、指导和拘束行政法的拟定、讲解、适用D、保证行政法律系统的完满性、一致性E、填充行政法规范的漏洞,可直接作为规范适用六大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执行行政权益、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必要要获取法律的授权,并遵守纪定权限、程序规则,而且要对执行权益的行为肩负法律责任。

该原则包括的子原则:(1) 法律优位原则(所有行政活动都不得与法律相抗争,行政机关只有不推行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行为就吻合该原则要求。

)(2)法律保留原则(涉及公民权益义务等事项,只有法律明确授权,行政机关才能推行相应的管理活动。

)(3)越权无效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自己的职官僚法定化,超越权限无效。

)内容:( 1)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不得超越法定权限(2)行政行为的做出必定吻合法定程序(3)行政行为的做出必定达到凭据充分(4)违纪执行职权的行为必定肩负法律责任二、程序正当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指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必定依照正当法律程序,包括:1、相关事项见告相对人;2、向相对人说明行为的依照、利益;3、听取相对人的陈述、争论;4、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应该回避;5、事后为相对人供应相应的营救程序等包括的子原则:1、行政公开原则:行政机关应该主动也许依照相对人的申请公开也许使其认识相关政务活动的状况和正确资料2、公众参加原则:行政机关作出重要的规定或决准时,应该听取公众建议,特别是应该听取直接相对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的陈述也许争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行政法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简答题: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是指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应依法而为,受法制约束。

其他原则可以理解为这一原则的延伸,是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

(包括三项内容:a、法律创制;
b、法律优越;
c、法律保留)在我国依法行政原则主要包括下述要求:
1.依法行政的法,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

2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依法的明文规定行政。

3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依法律规定行政,而依法律规定行政又首先要求依行政管理法的规定行政。

4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对行政相对人依法实施管理。

(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它既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行政法领域,该原则的要求在于:(1)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充分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

(2)行政机关应积极履行职责,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自由。

(3)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不得侵犯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

(4)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应注重保障公民的财产权。

(3)越权无效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为,一切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不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4)信赖保护原则——是政府对自己做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

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条件:(1)有信赖行为;(2)存在信赖基础;(3)信赖值得保护。

(5)比例原则——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的影响时,应将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保持二者处于适当的比例。

(6)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是指整个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

(7)行政公开原则——是指政府行为除依法应保留的以外,应一律公开进行。

(8)行政公正原则——是行政法的另一基本原则。

(9)行政公平原则——主要包括(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平等对待他人不歧视;c、只能对弱势群体倾斜)
二、行政规则的适用:
行政规则是抽象行政行为的活动结果。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命令,构成行政规则体系。

行政规则的适用,是指上述行政规则在适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处理原则。

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行政法规、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规则冲突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同级冲突,由有权机关裁决;
3.新旧冲突,新法优先;
4.种属冲突,特别法优先;
5.地域冲突,以属地为原则;
6.国际条约优先于国内法。

(申明保留的除外)
具体: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③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④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⑤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附加】改变或撤销的权限:
1、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2、规章:(1)国务院有权改变和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地方人大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3)省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和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3.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个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条款正确合理。

(3)符合法定程序。

即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程序。

2.撤销判决
指人民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审查,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部分或者全部违法,从而部分或全部撤销被诉行政行为,并可以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撤销判决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1)全部撤销,适用于整个具体行政行为全部违法或具体行政行为部分违法但具体行政行为不可分;(2)部分撤销,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部分违法、部分合法,且具体行政行为可分,人民法院只作出撤销违法部分的判决;(3)判决撤销并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其适用于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撤销后尚需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所涉及事项作出处理的情形。

具体行政行为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撤销判决:
(1)主要证据不足。

指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缺乏必要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情况。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指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错误地适用了法律、法规或者法律、法规的条款。

(3)违反法定程序。

指行政机关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作出该行为应当遵循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等要求,它是作出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判决一个独立存在的理由,不依附于其他任何条件,只要具体行政行为违反程序,不管实体决定正确与否,都构成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

(4)超越职权。

指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超越了法律、法
行政诉讼。

五、证据规则:(排除证据和优势证据)
排除证据(3个):
1、事后证据:A、被告及其起诉代理人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B、人民法院调取的被告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C、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
2、突袭证据:A、被告第三人在一审中应当提供未提供而在二审
中提供的证据B、被告在复议程序中应当提供而未提供而在诉
讼过程中的证据C、被告在行政程序中要求原告提供被告依法
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而在诉讼过程中提供这种情况在反倾
销、反补贴案件中法院可直接认定被告理由充分
3、违法证据:A、被告缺席判决的,其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
的依据,但当事人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异议的除外B、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C、以利诱、欺诈
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证据D、当事人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
提供提供的证据E、域外形成的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证据F、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它证据(印证,且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复制品)G、进行技术
处理无法辩明真伪的证据H、证人根据其经历所做的判断、推
测或者评论I、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J、鉴定
结论有人列人情之一的发限、、
优势证据:(9点)
A、国家机关的公文文书优先于其他证书
B、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正或者
登记的书证优先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
C、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D、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E、法庭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的勘验笔录
F、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G、其他证人证言优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
人提供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H、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I、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不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