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法与金融理论研究述评
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述评
其次,需要拓展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范围。例如,可以探究其在环境保护、 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丰富和完善社会资本理论。
最后,需要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例如,可以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制 定、教育等手段来增加社会的信任、网络等社会资本要素,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 效能和发展水平。
结论
总的来说,社会资本理论作为解释社会现象的有力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 意义。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实践,以推动社会资本理论 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社会资本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通过研究社 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我们可以理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作用,以及这些和作 用如何促进或阻碍社会发展。
其次,社会资本理论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例如,政府 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投入,增加社会的信任和网络,从而提高社会 资本的积累,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结论
通过对述评一和述评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外心理资本研究 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 探讨的问题。具体来说,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加强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 这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供支持等方式实现。
访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可以通过与被试进行深入交流,更 好地了解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然而,访谈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访谈 过程中可能存在引导性或暗示性问题,从而影响被试的回答。
实验法则是近年来开始兴起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可以通过操纵某些变量,观 察其对心理资本的影响。然而,实验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环境与现 实环境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实验结果难以推广到现实生活中。
国内外社会信用制度研究述评.
一、国外社会信用研究述评以下从信用制度的理论基础、西方信用制度的研究、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建设和主要模式以及次贷危机和信用制度等四方面对国外社会信用研究进行述评。
1.信用制度的理论基础。
信用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新制度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的两大主题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随时可能发生,解决的办法是建立激励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
在信用关系中,信用交易主体双方之间的信息一般是非对称的,同样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信用制度的建立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建立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人们如何决策,以及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
信用制度的建立是将信用交易从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过程.从而使信用主体主动选择守信行为。
克瑞普斯(Kreps,1986)认为,在重复博弈模型中.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会导致相互之间的信任。
信用是在重复博弈中,当事人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也是当事人产生合作行为减少机会主义的前提。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能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
信用制度本身是一种制度.信用制度的建立就是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使守信行为成为一种习惯的经济行为。
以上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为信用制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2.信用制度的研究。
尽管西方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但关于信用制度的专门的理论研究较少.对信用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用的功能、银行信用风险量度与管理等。
在信用功能的研究方面,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理论,即信用媒介论、信用创造论、信用调节论。
信用媒介论认为信用不创造资本,只转移资本,银行通过信用方式以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起着媒介的作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
信用创造论认为,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货币。
法与金融_精品文档
第六项将考察一下股东召集特别股东会时所必需 的股本比例。这一比例越高,小股东就越难通 过召集股东会质疑管理层或撤换之。这个比例 在世界各国中的分布情况是从日本的3%到墨西 哥的33%。
就上述6项防董事权利的评判而言,一国保护小 股东的方式如符合评判标准,则得一分,否则 为0分。如果召集特别股东会必需股本比例小于 或等于全球中间数的10%,则也得一分。最 后,我们把这6项防董事权利的得分相加得出总 分,结果分布于比利时的0分到加拿大、美国的 5分之间。
但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些权利还取决于证 券发行地域的法律规则。法律及执法力度决定了 证券持有人有什么样的权利,以及这种权利能得 到何种保护。
不同国家的法律对投资者给予不同的保 护,这解释了为什么各国公司采取不同的 方式融资,以及股东采取不同的方式拥有 公司。*
本文试图采取了经验主义的方法,考察了49 个国家中有关投资者保护的法律的差异, 这些法律在执行程度上的区别,以及这些 差异或区别是否对公司的股权模式有重要 意义。
之,法国法系国家最弱。
当法律不健全或执法质量不高的时,公司治理 方面会存在其他形式的替代机制, 如强制分 红,和法定准备金制度。
在对投资者缺乏法律保护的国家中,与之 相应的是股权高度集中。一定程度上的股 权集中有助于激励管理层并促使大股东监 督理层的行为,然而,一定程度上的权分 散也是分散风险的可行之道。
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相当少的国家有有利 于外部股东的法律规定。有22%的国家有一 股一票的法律规则,27%的国家允许累计投 票或给予小股东选任一定比例董事的权利, 18%的国家允许以邮寄方式投票,只有 53%‘的国家有保护小股东免受压迫的机制和 给予小股东对新股的优先认购权。
表2说明的另一研究结果是法律渊源对于许 多变量来说至关重要。
公司治理的法与金融比较研究范式述评
胡 进
( 江 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 济 学 院 , 北 荆 州 4 4 2 ) 长 湖 30 5
【 摘 要 】 近十 多年来 , 融经济 学家广泛地应用法与金融理论 解释公 司治理 的国家性 问题 , 金 形成 了公 司治理 的
法 与金 融比较研 究范式。 法与金 融理论视 野里 , 在 法律起 源差异决定 了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 , 继而决 定 了各 国公 司治理 模 式。文章在总结公司治理的法与金融比较研 究范式及其研 究成果基础上 , 评析 了这种 比较研 究范式面临的一些主要 挑 战, 并指 出了其借 鉴意义。 【 键 词 】 公 司治理; 关 投资者保护 ; 法与金 融; 法律起源
【 收稿 日期 】 00 0—4 21— 62 【 基金项 目】 湖北省 教育厅 基金资助项 目( 20 109 、20Y 3 )长江大学资助项 目 D 0520 )(09 05 ; 【 作者简介 】胡进 ( 8 )男, 15一 , 湖北荆州人, 9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研究方 向: 资本市场与公 司金融。
22 1
行为的非正式行为规则 。他依次选取三个替代变量来说 明社会 规 范对 控制权私人 收益 的影 响。首先是犯罪率 。他发现三个斯 堪 的纳维亚 国家 ( 芬兰 、 瑞典 和挪威 ) 犯罪率较低 , 相应他 , 控制 权 私人 收 益 也 低 。其 次 是 社 会 凝 聚 力 。斯 堪 的 纳 维 亚 法 系 社 会 凝 聚和同质性高 , 因而 对 中小股东 的掠夺程度低 ; 相反 , 国法 法 系国家社会凝 聚和同质性差 , 因而掠夺 中小股东 程度就高 。最 后 , 控 股 股 东是 否应 该 攫 取 私 人 收 益 的认 同 态 度 。 是 总体 上讲 , 这两种理论 大都继承 了法 系决定论 的价值 观和 分 析方 法 , 因而并 没有对法系决定论构成太 大的冲击。因此 , 这 些理论 实质上是对法系决定论 的补充 与发展。 ( ) 自意识形态决定论的挑战 二 来 R e 2 0 ) 为 , 国家层面 上讲 , 司治理 的 目标 就是减 o (0 3 认 从 公 少现代公 司中的政治冲突 , 维持社会和平与稳定 。 但是 , 国的 各 政治模 式决定 了其 实现社会 和平 与稳定方式 , 从而决 定了公司 治理模式上 的不 同。R e o 用平 民主义与社会 民主主义两种政治 模式说 明“ 控制资本 ” 的政治后果 。 国的平 民主义政治模式实 美 现 社 会 和 平 与 稳 定 途 径 就 是 通 过 驯 服 最 强 大 的 股 东 制 度 , 接 来 受其 他的亲股 东制度 , 结果 为 : 1 分散 型 、 其 () 公众持 股公 司处 于支配 地位 ; 2 公 司 中主要 问题是管 理者 与中小股 东之 间的 () 利益 冲突。相反 , 欧洲社会 民主主义政 治模式解决 冲突的方式 就是通过 规章制度 和劳工法令来 限制资本 的权威 范围和力度 , 阻止企业 快速裁员和变更 工作 岗位 性质 ,创造集 体归属感 , 促 使 企 业 形 成 更 多 的公 平 性 。其 结 果 为 : 方 面 , 一 导致 管 理 者 进 一 步偏离股 东利润 最大化 目标 ; 另一方 面 , 当雇 员和所 有者之 间 发生 冲突的时候 , 公共政 策更 多地会 迎合雇 员 的需 要 , 而贬 从 低 了股东的正常需要 。 ( ) 自新政治 经济学的挑战 三 来 公 司治理 的新 政治经济学认 为 , 利益相关者 的政 治互动及 其 相应 的政治 偏好形 成机 制是决 定各 国公 司治理模式 多样性 的 内 在 原 因 。 先 , 共 政 策 并 不 是 外 生 的 , 是 利 益 集 团政 治 首 公 而 互 动的结果 。在民主政 治下 , 益相关者 的各种 利益诉求及其 利 法 律保护是 通过投票程序 产生 的 , 这种政治 互动的结果也许 产 生 亲投资 者保护 的道德 规范 , 或者是 亲员工 的道德 规范 , 而 从 在 不 同 国 家之 间形 成 投 资 者保 护 程 度 上 的 差 异 ( aao和 P gn 三 、 司治理 的法 与金 融 比较 研 究范式 面 临的挑 战 公 o n 20 ,0 6 。 p 法律规则 是变化的。 当某些利益集 团 在公 司治 理的 比较经 济学研究领域 , 司治理 的法 与金融 v li,0 5 2 0 )其 次 , 公 政 治联盟 在选举 中获 胜 时 ,他们 就发 布有利 于 自己的公共政 理论是一个 比较成功 的比较研究 范式 ,受到 了理论界 的瞩 目, 并 一 股 之 但是 , 中部分 结论也受到 了其它 比较 经济研究范 式的质疑与 策 , 且 , 国 资 本 市 场 与 “ 权 文 化 ” 间 呈 现 互 动 的 关 系 , 其 “ 权文化 ” 股 的发 展 会 改 变 利 益 集 团 的 政 治 力 量 对 比 , 而 推 动 从 挑战 。 公 司治 理 的 政 治 均 衡 演 化 ( aao和 V li,0 6 。 Pg n opn 20 ) ( ) 自文化 与社 会规范决定论 的质疑 与补充 一 来 应该说 , 司治理 的新 政治经济 学并 没有否认法 律对投资 公 部分 学者 针对法 系决 定论在 解释投 资者 保护 的相 关 问 只是这 种分析框架从 “ 经济人” 视角论证 了公共 题( 如债权人保护 与控制权私人 收益等 ) 的不 充分 , 上 从非法律 者保护 的作用 , 政策供 给的内生性 。 制度因素上解释 了投 资者保护问题 。 度 集 中状况 要 比股权 高度 分散状 况更 为常 见 , 更为 重要 的是 , 在 投资者法律保 护不 足的 国家 ,公 司常常为家族或 国家 控股 , 相对 于普通法系 国家而言 , 大陆法 系国家股权结 构更集 中。后 来一些 经济 学家基 于这 种分析 逻辑 分析 了其他 国家或 地 区企 业 股权结构 状况 ,所有 的研究 不仅证 明在 投 资者弱保 护环境 下, 金字塔 企业集 团更 为盛行 , 更主要 地还 在于揭 示 了现代公 司的主要 利益冲 突是 控股股东对 外部投资者 的利益侵 占, 而 从 把公 司治理研 究重 点 由研 究管 理层激励 与 约束 问题转 向研究 外部投资者 与终 极控股股东 的利益 冲突与权力制衡 问题 。 ( ) 资 者 保 护 与公 司 价 值 三 投 股权集 中是 有代价 的, 它会 造成控股股 东与小股东之 间 的 利益冲突 , 从而导致公 司价值下 降。Jh sne a. 0 0 仔细研 o no t 1 2 0 ) ( 究 了控股 股东侵 占外部 投资 者权益 的方式 , 他们 指 出 , 过金 通 字 塔 结 构 , 股 股 东 以 较 小 的 现 金 流 权 实 现 了 对 目标 公 司 的控 控 制 权 , 而产 生 了控 制 权 和 现 金 流 权 的 分 离 , 明 确 地 把 控 股 从 并 股 东 转 移 公 司 资 源 , 而 使 外 部 投 资 者 利 益 受 到 损 害 的行 为 称 从 为隧道行为 。大股东 的隧道行为存在 于所有 国家公 司 中, 但是 民法系 国家 大股东 隧道行 为要 比普通 法系 国家更 为严重 。L a Pr t 1 2 0 ) 用 2 oae a ( 0 2 利 t . 7个发达 国家公 司为 样本 , 理论 与经 从 验 实证两 个方 面论证 中小股 东法 律保护 程度 与控股 股东所 有 权 对公 司价值 的影响 。研究 发现 , 在投资者权 利保护程度 较高 的国家 中 , 企业 的托 宾 Q要 大于投资者保护程度低 的国家。 ( ) 资 者 保 护 与 资 本 市 场 发 展 四 投 有 效的投 资者法 律保 护 的最 终结 果是促 进 了资本 市场 发 展 ( a o aea.1 9 ,9 8 。他们 的研究 发现 , L r ,9 7 19 ) P t t1 投资者保 护影 响了资本市 场的广度与深度 。当投 资者权利得到更好 的法律保 护时, 投资 者就愿意购买更 多的金融 资产 , 证券售价更 高 , 企业 因此获得更 多的外部资本 。 其结果是 对投资保护越充分 的国家 拥有市场 价值更 高的证券市场 、人均更多 的上市公 司数 量 、 人 均更高 的 IO 以及更 大的信贷市场 。另一方 面 , Ps 投资者保护影 响 了资本市场 的效率。实证研究表 明, 对投资者保护 越强 , 股票 市场价格 变动 的同步 性就越低 , 从而 股价变动 反映上市公 司信 息 的有效性 和可靠性 就越高 , 则股票市场 的效率越 高。
西方金融创新理论述评
人) 和政治( 管制人 ) 之间力 量持续斗争的结果 。金 融业是一个受到严格管制 的行业 。银行 可能采用的创新不必在技术上先 进, 但倾 向于绕过既存 管制 中的一些 特殊 因素。 这典 型地发生在生产替代品 的行动 中, 这些替代品与其说是想象 的 , 不如说
是 装 置 虽 然 相 似 但 形 式 上 又 是 不 同的 生 产 过 程 和 对 管 制 产 品 重 新 贴 标 签 。 管制 人从 创 新 中受 益 , 对 金 融 创 新 产 生 的 产 被 但
— — .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
Ju a1 H bi n e i (h ooh adSc lc ne o rn ueU i rt P i s y n oi i c ) v sy l p aS e
M .0 6 2 0
V 1 3 No2 0 . . 3
西方金融创新理论述评
阮景 平
( 南开大学 国际商学院 ,天津 3 0 7 ) 00 1 [ 摘 要 ]西方对金 融创新 首先提 出理论解释 的是 约束 引致假说和管制理 论。约束 引致假说 认为金 融创 新
是银 行 试 图 降低 与特 定 资 产 负债 表 约束 关联 的成 本 。管 制 理 论认 为金 融创 新是 管 制 者 和 被 管制 者 之 间持 续 的 斗
后立 即下 降。Sle(9 3 评价 了 17 — 9 2年出现的 3 i r18 ) b 9 0 18 8种金 融创新 , 他认 为 , 通货膨 涨 、 利息率的波动性 、 技术 、 立法 、 国 际化等五种外部因素可 以引发金 融创新 。他认为金融创新 可以从 三方面改善金融 系统 : 1 提升抗击 风险能力 ( () 如期 货市 场) ( ) ;2 降低交易成本( Ar ) ( ) 如 - ;3 绕过过 时的管制 ( Ms 如货币市场共 同基金和 Q管制 ) 。
绩效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
绩效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绩效评价简单说是对既定目标执行结果的评价,是综合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相关评价程序,对管理层既定目标实现进行全面的客观评价。
绩效评价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际金融界开始研究商业银行业绩评估。
1996年,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的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工具从美国引进到中国,受到中国经济界,管理界,商界和学术界的热烈欢迎。
1、国外研究现状上世纪90年代初,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 在《哈佛商业评论》,公布了平衡计分卡的结果,其中阐述了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过程和原理。
作为绩效考核模式的重大突破,引起广泛关注。
此后,Kaplan和Norton在实践中继续关注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1993年,他们继续总结发表了一篇关于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适当评估指标的文章,说明将战略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结合来选择绩效评价关键指标。
2006年,Robert和David发表《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一文,文章中描绘了“企业价值定位法”理论,阐述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建立协同效应,运用革命性的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协调和监督高层次战略的实施。
2009年,Robert和David又在《平衡计分卡战略实践》提出,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平衡计分卡体系,应把运营管理,运营成本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引导企业构建并运行一套有效的闭环管理体系,其其体系包括从战略制定到业务执行,从战略监督再到战略检验修正。
2014年,Stan和Tom通过引入平衡记分卡,研究不同银行在使用与未使用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差异,通过实践论证说明,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模式要好于那些不引入的,其效用也高于旧用绩效考核体系。
20013年,Zahirul使用主成因素分析来研究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劣,分析其市场地位行业特点,并根据这些特征构建其自身的预警风险体系。
2002年,Wesley和Friedman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特点,综合概括出商业银行的评价目标,并综合不同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经过概括将其指标大体分为四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能力指标评价、资产质量评价指标和发展潜力评价指标。
系统性风险监管加强“沃克尔规则”有所弱化——美国最新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述评
人 的 欠 款 。 同 时 联 邦 储 蓄 保 险 公 司 ( FDI C)责 令大 型 金 融机 构 提 前做 出
自 己 的 风 险 拨 备 , 以 防 止 金 融 机 构 倒 闭再 度 拖 累 纳 税 人 救 助 。
一
、
美国最新金融监管 改革法案 的主要内容
美 国 最 新 金 融 监 管 法 案 名 为
融 机构将 农产 品掉 期 、能 源掉期 、多数
金 属 掉 期 等 风 险 最 大 的 衍 生 品 交 易 业 务
强投 资者 对公 司治理 的影 响 ,并强化 对
证 券 经 纪 商 、信 用 评 级 机 构 和 对 冲 基 金
可 能 对 市 场 产 生 系统 性 冲 击 ,从 而 建
拆 分到 附属 公 司 ,但 自身 可保 留利率 掉
监 管 机 构 “ 产 清 算 授 权 ” , 当 任 何 破
金 融 机 构 因 经 营 失 败 而 对 整 个 金 融 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是将 场 外衍 生 品市场 纳入监 管视 野 ,大部 分衍 生 品须在 交 易所 内通过 或 类似 电子交 易系统 中通 过第 三方 清算 进 行 交易 。在场 外 市场 进行 定制 的掉 期产
期 、外 汇掉期 以及 金银掉 期等 业务 。在 与 资产规 模相 关 的法条 中 ,新 法案 通过
提 高 在 资 本 金 、 杠 杆 率 、 流 动 性 、 风 险
也 出台 了一 系列的 金融监 管 改革 方案 。
今 年 7 1 日 ,美 国参 议 院 通 过 最 终 版 本 月 5
控 制等 方面监 管标 准来 预防 和降 低银行
规 模 扩 大 造 成 的 系统 性 风 险 。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内容简介:本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各自运行规律及三者间内在联系以及政府如何运用之以影响经济的一门学科。
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
适用专业及层次:经济类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曹龙祺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1)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姚长辉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英文名称:Financialmarket学分:3总学时:54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高等数学》等内容简介: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经济的核心,它在金融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各主体的行为,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
为日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力图使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用专业及层次:金融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考核方式:考试选用教材:张亦春主编(著):《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1)谢百三主编:《金融市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社(2)夏德仁、王振山主编:《金融市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述评及启示
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述评及启示一、引言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综述和评价,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以指导企业的资金管理实践。
二、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研究2.1 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在国内,营运资金管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资金周转周期长、资金利用效率低等。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
因此,国内企业需要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2 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和策略针对国内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库存周转时间,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此外,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优化现金流管理等也是提高资金管理效果的关键。
2.3 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的案例分析本节将通过分析国内某企业的资金管理案例,探讨其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该企业通过优化存货管理和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成功减少了资金占用量,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三、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3.1 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较为成熟。
国外企业普遍注重资金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控制,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3.2 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国外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独特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建立有效的现金流预测模型,及时调整资金运作策略,降低资金风险。
此外,国外企业还注重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灵活运用融资工具,优化资金结构。
3.3 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案例分析本节将通过分析国外某企业的资金管理案例,探讨其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该企业通过建立有效的现金流预测模型和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成功降低了资金风险,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四、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启示4.1 加强内部管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关键。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控制。
法与金融_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_谈儒勇
第7卷第5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 ol.7No.5 2005年10月Journal o f Shang hai U niver sity o f Finance and Eco nomics O ct.2005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50(2005)05-0074-08法与金融: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谈儒勇(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摘 要: 本文旨在对法与金融关系的研究成果作一简单梳理。
目前看来,有关法与金融关系的研究倾向于支持“法律是重要的”论断,当然也有不同声音。
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将法与金融关系的研究引入到我国的经济现实中来。
关键词: 法;金融;法与金融一、法与金融关系研究的缘起与意义(一)缘起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Bagehot(1873)论证了治理资本市场的法律具有经济意义,注意到了资本形成的法律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明显的关系。
但无论是对于法学界,还是对于经济学界,利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法与金融进行系统论述的文献仅在最近10年里出现。
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 r和Vishny(1998,下文简称LLSV)开创了系统研究法与金融的先河,他们四人成了法与金融观的创始人。
在1998年发表的论文里,他们的工作主要是:(1)按起源把世界各国的公司法和商法区分为四种类型:普通法系、法国式的大陆法系、德国式的大陆法系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法律体系;(2)创建了分别反映股东权利、债权人权利与法律实施质量的指标;(3)把前两者结合起来,发现不同法律起源的国家在以上三个指标方面存在显著的差距,具体来说,起源于普通法传统的国家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要明显高于那些法律起源于大陆法(尤其是法国式的大陆法)传统的国家,德国式的大陆法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居中;但德国式的大陆法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具有最高的法律实施质量;(4)研究了不同法律起源以及法律实施质量与股权集中度的关系,以便探讨法律的公司治理意义。
经济增长质量理论述评
经济增长质量理论述评对国外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及绿色GDP和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对国内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标签:经济增长;质量;述评人类历史上长期极度的物质匮乏使得人类特别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然而现代经济增长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幸与灾难。
那种单纯追逐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日益引起人们的质疑和批评,人们开始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希望经济增长在给人类带来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带来生活品质的改善,带来社会的和谐,带来人类自身的发展。
相对来说,国内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要多于国外,国外的文献主要研究的是与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的一些课题。
1 国外研究述评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进行批判、反思和总结。
发展经济学家迈耶(1984)认为:“发展经济学家不再朝拜于GNP 的圣坛,而是全神贯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质量。
”巴基斯坦政府的一位官员说:发展问题必须定义为对最恶劣的贫困形式的一种选择性进攻,发展目标必须根据疾病、文盲、贫穷和不均等不断的减少和最终消除来确定。
萨缪尔森(1999)认为,经济增长代表一国潜在GDP或者国民产出的增加,是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PPF)的向外推移。
这是对经济增长这个概念最初的定义,从量的角度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定义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1971)是这样定义“经济增长”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基础上的。
”这一定义不仅规定了经济增长的内容、基础和条件,包含量和质的因素,而且把制度、思想意识等社会条件的改变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
这有些接近于经济发展的概念。
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1977)对经济增长的理解是:“物质生产资源变化过程的总和,以及由此而增加了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常被称为这一社会经济结构的经济增长”,并强调“在经济增长这个概念中,不仅应该包括生产资源的增加,生产量的增长,而且也应该包括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消费品的消费效果的增长。
本项目研究现状述评
本项目研究现状述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本项目研究现状述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研究项目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各种新领域的研究层出不穷。
本项目研究现状述评就是关于这些新兴研究领域的一个综合性评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领域本项目研究现状述评主要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生物技术、新材料等。
这些领域都是当前科技研究的热点所在,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目光,也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
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最为火热的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交互等方面,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技术。
2.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
物联网技术已经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大数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推进,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当前科技领域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了商业价值,还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4.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疾病,还可以改良作物和动植物,为人类生存提供更多可能。
5. 新材料新材料是支撑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从碳纳米管到功能性陶瓷,新材料的研究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前瞻性。
新材料的研发将为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究状况在以上几个研究领域中,研究者们都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人工智能领域,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人类的认知水平,成为了某些任务中更为有效的方案。
金融加速器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3(10))
金融加速器理论述评宋泓明闫小娜王云海一、金融加速器概念与原理理解经济总量波动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目标,不同宏观经济流派对引起经济总量波动的原因及其传导机制有不同的解释。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强调技术冲击和政府购买冲击等实际变量对经济总量的影响;而货币经济周期模型强调名义变量如货币政策冲击对产量波动的影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模型则将名义不完美性(如价格和工资的交错调整)纳入分析框架。
在讨论名义不完美性对产出等变量的影响时,就信贷市场不完美而言,关于外部冲击尤其是货币冲击是如何影响投资和产出的是最近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1.金融加速器基本概念。
Bernanke和Gertler与1989年提出,信贷市场不完美会引起借贷双方的代理成本,从而使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的改变(也即企业净值)能够引起投资的改变,而在金融无摩擦的环境下,企业净值对投资是没有影响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
投资的改变会进一步引起下一期产量的变化,造成更大的经济波动。
一般来说,经济好转时,经济中的正向冲击会使企业净值增加,由此带来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在经济衰退时,企业净值会下降,从而引起投资、产出的进一步下降。
企业净值在这里扮演了加速经济增长或衰退的角色,Bernanke和Gertler将这种效应称为加速器效应。
此后,Bernanke、Gertler和Gilchrist于1994年正式提出了金融加速器概念。
他们认为,金融加速器效应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资金较充裕是,外部融资成本不会有大的变化。
但当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很差时,外部融资成本会大幅上升,企业减少生产、投资,这只会更加恶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从而使金融加速器效应在经济衰退中的作用比经济好转时期显著。
1998年,这三位学者又采用动态新凯恩斯(Dynamic New Keynesian-DNK)模型的分析框架,将投资市场不完美和企业净值纳入主流宏观经济模型,展示了金融加速器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从而使金融加速器理论逐渐趋于完善。
法与金融理论(1)
law and finance (1)
一、法与金融理论简介
从法律规则(法律渊源)、执法质量(执法力度、执法效率)出发, 来解释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问题,并由此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领 域—— 法与金融理论。
法与金融理论始于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Robert Vishny,1997、1998、1999、 2000的开创性工作。他们通过国别比较、公司层面、产业层面、时 间序列和运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的计量分析发现,良好 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而特殊的法律条款、 契约履行机制和信息披露系统影响着金融的发展,从而影响经济的 增长。那么为什么一些国家能形成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而其他国
创立一个促进金融发展的司法体系。
五、政治制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政治因素影响制度发展,包括金融制度,法与金融理论强调,
一旦一个集团掌权,它必将形成为其自身利益服务的政策和制 度。如果精英们觉得自由、竞争的市场对己有利,他们则会对
国家施压,以创建刺激金融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如果觉得受到
了竞争性金融市场的威胁,它们就将有限制私人交易,从而限 制市场自由运行的压力。与分权开放和竞争的政治休系相比, 极权政府会对精英们的利益反应更为迅速,执行更为有效率。 在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些国家,与国内精英利益相关的政府权 力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这些国家的金融发展。
德国明确地反对法国人的方法。以萨维尼(Savigny)的司
法科学观为基础,德国力图创造一种动态(灵活)的法典,
从不抵制司法解释。因而,移植德国法典的国家自然具有了 随环境变化而演化发展的法律系统。因此,法与金融理论强 调指出:德国法系相对于法国法系的优势。英国普通法系国 家和德国民法法系国家比法国民法法系国家更有可能相应地
法与金融理论
——禀赋理论
地理状况决定了经济制度的发展。
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决定:一个统一的理 论分析框架
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
股权结构
内部人股权 外部大股东股权
一个外部大股东
外生给定 内生决定
多个外部大股东
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
非正规金融
何谓法律渊源?
民法法系(即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即习惯 法系)是公认的两大基本法系,而前者又可以 具体划分为法国法、德国法和斯堪的纳维亚法 三个子法系。
大多数讲英语的国家都属于普通法系,其他国 家大都属于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 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 称。大陆法系最先产生于欧洲大陆,以罗马法 为历史渊源,以民法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 法为主要形式。大陆法系的特点:(1)全面 继承罗马法;(2)实行法典化,法律规范的 抽象化概括化。(3)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 强调制定法的权威性,一般不承认法官的造法 功能。
2019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的 四位学者La Porta、Lopez-de-Silanes、 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发表 了“法律金融”(Law and Finance)这 篇奠基性文献,标志着法律金融理论的 产生。
法律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强调法律环境因素对金融主体行为和金融系统 运行的影响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英国法系, 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 以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 称。英美法系特点:(1)以英国为中心, 英国普通法为基础;(2)以判例法为主 要表现形式,遵循先例;(3)在法律发 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
法律渊源决定论的解释
司法解释 动态适应性解释 政治与历史解释
法与金融理论(2)PPT课件
伦敦交易所却使用核准制,但很少听说伦敦交易所有多少腐败发生? 这里面的道理在于美国的SEC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由于自身没有利 润上的考虑,所以容易腐败。而伦敦交易所是一个追求利润的机构, 腐败和自身追求利润是冲突的。只有使市场透明才能使交易所赚到钱 。所以它在意自己的声誉,在意投资者是否信赖其市场。作为一个自 律机构,为其自身利益所在,伦敦交易所有动力制定一系列规定和制 度来帮助克服其腐败。因此采用核准制导致的腐败问题就不是最严重 的了。
关于执法的问题在理论文献中一直有很大的争论,但有几 个理论解释较有影响:
1、芝加哥学派的贝克—斯蒂格勒模型 1968年贝克发表于美国《政治经济学评论》的论文推导了最优法律
和最优阻吓作用的条件。贝克得出了一个基本推论是:当法律设计到 最优,由法庭来执法是最优的制度。即,执法只需要法庭,而不需要 任何其他的机构,如监管机构。在贝克的论文发表之后几年,另一个 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再发表了一篇论文,改进了贝克的理论——如 今在这个领域里都叫贝克—斯蒂格勒模型(Backer—Stigler)。他们 的工作为后来称为法经济学的新兴的领域奠定了基础。奠定这个领域 的主要是三个人,其中贝克和斯提格勒两人是经济学家,另一个重要 的奠基人是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理查德·波斯奈,他同时又是美国地 区法院的法官。他们均认为,执法只需要法庭,不需要“监管者”。
便法律是完备的,仍然可能需要监管者,因为证据需要费力搜寻。
现实之中任何的法律都是不完备的。为什么任何的法律都是不完备的 呢?道理其实相当简单。因为法律是面对全体国民的,是面对无穷代 的国民,社会是变化的,而法律具有稳定性,所以立法人怎么可能预 料所有将来会发生的事件呢?怎么能把法律定义得无限清楚,用语言 准确地、无差异地写出来呢?因此,现实中法律都是不完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2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经营制度研究”(项目编号:06BJY0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力军(1972-),男,甘肃庆阳人,管理学博士,讲师,副主任,主要著作:《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研究方向:公司财务。
西方法与金融理论研究述评王力军(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创业投资与创业研究中心,北京100141)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法与金融理论成为西方金融理论的前沿研究领域。
法与金融理论指出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关键就在于不同的法律制度安排,尤其强调了投资者权利保护、法律执行力度和法律起源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其结论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并促进了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法与金融理论;金融发展;投资者保护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5-0099-05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Abstracts:Lawandfinancetheoryhasbecomeafrontierresearchscopesincethe1990s.Thistheorypointsoutthatthedifferenceofthefinancedevelopmentbetweencountriesisthesystemoflaw,especiallytheinvestorprotectionanditsenforcement.Thispapersummarizestheresearchandgivessomerevelation.Keywords:LawandFinanceTheory;FinanceDevelopment;InvestorProtection众所周知,金融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那么金融发展的根源又是什么呢?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西方金融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其与法律研究的融合,使得法与金融理论逐渐成为目前金融理论中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研究表明,各国金融体系如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新证券的发行频率、公司治理结构及股利政策、资本分配的效率等方面的差异,都可以用各国法律体系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加以解释。
投资者保护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公司的外部投资者面临其资金被内部人掠夺的可能。
施莱佛和维什尼(1997)指出,股份公司的经理可能追求额外的补贴或消费,比如豪华的办公室和轿车,或者盲目扩大企业规模等。
琼森、拉波特、洛佩斯和施莱佛(2000)指出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通过“隧道挖掘”(tullelling)行为,为了自身利益而将公众公司的资产和利润转移出公司,其方式有内幕交易、资产买卖、价格转移、贷款担保和占有原本属于公众公司的投资机会等等;这些行为都会损害公司价值以及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如果掠夺行为十分严重,其必然影响到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因为投资者将不愿意再给公司提供资金,或者对提供的资金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而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势必影响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那么如何对公司内部人的掠夺行为加以限制呢?近期的诸多研究文献均指出,法律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法律及其执行的效率是解释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关键变量。
这些研究对于像我国这样法律体系亟待完善、金融市场亟待发展的国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笔者拟对此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以促进相关研究的进展。
一、法律起源与金融发展虽然全球各国的法律各不相同,但是根据法律的起源来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大陆法系(civillaw)和普通法系(commonlaw)。
大陆法系起源于罗马法,以成文法为主,法官没有自由裁量权。
其主要类别有德国大陆法系、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大陆法系和法国大陆法系。
而普通法系则起源于英国,主要是由法官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形成的,法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其以英国和美国等英语国家为代表。
法与金融理论认为,法律起源能够很好地解释各国投资者权利法律保护的不同。
拉波特、洛佩斯、施莱佛和维什尼(由于他们在学术界巨大的影响力,通常将他们简称为LLSV)1998年发表的《法律与金融》一文对此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作者通过对49个国家的股东权利指数、债权人权利指数以及法律执行力度的检验,发现一国法律起源的不同对于金融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
其中普通法系国家从法律条文上对投资者权利实行了最强的保护,人均拥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公司价值更高,更大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规模;斯堪的纳维亚大陆法系国家法律条文对投资者权利保护不如普通法系国家,但是法律的执行力度最强,从而金融市场也相对发达;德国大陆法系国家次之;法国大陆法系国家法律条文对投资者权利保护和法律执行力度都最弱,从而其公司价值最低,金融市场也最不发达。
世界银行的贝克、昆特和列维(2003)进一步指出了法律起源影响金融发展的两个机制:政治机制和适应机制。
法律体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私人权利和政府权力的优先性界定不同以及适应变化的商业和市场环境的能力不同。
在普通法系国家,对财产所有者的私人权利保护比较强,法律严格限制政府介入经济生活的权力,并且普通法系实行判例法,法官随时可以根据新的情况来制造新的判例,法律对变化着的商业及市场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从而有利于金融的发展;而大陆法系国家比较强调政府权力,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更多的政府干预,并且由于实行成文法,法官只能根据原有的法律条文来进行解释,而难以根据变化了的环境作出判决,从而法律比较僵化,不利于迅速变化的金融市场的需要。
贝克、昆特和列维(2004)用38个国家4000多个企业的数据表明,一个国家的法律起源影响该国企业的融资能力,法国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其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障碍明显高于普通法系国家中的企业。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法国大陆法系的国家其法律的适应性往往较差,并且司法部门的独立性也较差。
在解释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障碍方面,法律体系的适应性比司法部门的独立性更重要。
因此,通过证明法律起源上的国际差异与企业层面金融体制运转之间的联系,他们阐述了法律对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法律制度与金融中介发展列维(1999)分析了法律制度与金融中介之间的关系,他所做的跨国实证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具有如下特征:(1)给予债权人对企业的要求权更为充分,并且更具优先性;(2)契约的执行效率高;(3)能够保证企业准确充分的信息披露。
该国的金融中介机构就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卡皮罗、利维和列维(2004)则详细分析了法律制度对银行价值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对投资者权利保护越好的国家,其银行的市场价值越高。
利维和马诺尼(2003)具体考察了司法效率与银行信贷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司法部门的效率是影响银行利率的主要因素。
他们认为,改进执法效率是降低金融中介的信贷成本以及企业融资成本的关键因素。
三、法律执行效率与金融发展哥伦比亚大学的皮斯托、雷瑟和吉尔佛(2000)在分析了24个转轨经济国家投资者保护水平与该国证券市场发展规模的关系后发现,执法效率是解释一国证券市场发展规模的一个重要变量,制约转轨经济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执法效率的低下。
实证研究表明,执法效率比法律条文的质量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有更强的解释力。
该研究结果指出了转轨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即转轨的成功需要国家的角色从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向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裁判者的转变。
而转轨国家的现实表明,这种转变尚未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改进和完善法律条文只能部分地解决问题。
布莱克、克莱曼和特拉索瓦(2000)分析了俄罗斯公司私有化及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诞生了大量的寡头,由于政府财政拮据,俄罗斯政府与波塔宁、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等新崛起的寡头相互勾结,达成贷款换股份的议案,即由寡头们给政府提供贷款来换取政府手中拥有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随后寡头们运用操纵拍卖、贿赂和内幕交易等手段,使得包括石油、矿产资源和电信等行业的大型企业的股份以极低的价格转让到寡头们的手里。
结果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结果。
第一,诞生了一个寡头统治的国家(Kleptocra-cy);很少数的个人通过与政府的交易与窃取最终控制了俄罗斯大部分的主要公司。
第二,大规模私有化并未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
第三,俄罗斯民众逐渐将私有化与腐败、增加的犯罪和财富向少数人的大量非法集聚联系起来,使得私有化丧失民众的支持。
作者认为,俄罗斯缺乏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在改革的过程中,法律更多地停留在书面上,执法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导致快速私有化不能成功和金融市场无法有效率发展的主要因素。
尼诺瓦(2003)更深入地研究了资本市场公司价值的决定因素,包括法律环境、并购规则、公司章程条款、控制权的竞争程度和持有或融资购买股份的成本以及一国的税率和注册成本,作者的研究表明法律结构对一个国家公司的控股股东能够侵占的私人收益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之间的系统差异超过70%能够由法律对小股东权利保护的性质来说明。
作者指出法律条文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很重要,但司法和监管部门对法律规章的执行力度才是关键,如果有好的法律条文而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司法系统来执行法律,那么法律就成为一纸空文,起不到惩罚罪责和保护投资者的作用。
艾伦等人(2002)对中国投资者权利法律保护水平的研究也表明,从法律条文上看,中国对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程度是非常高的,它仅仅低于普通法系国家,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高于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但是在法律执行的质量方面,中国不仅低于各个法系的平均水平,就是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它也基本是最低的,这是导致中国金融体系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与金融体系主流的金融理论一般将金融体系划分为间接融资(银行)主导型和直接融资(资本市场)主导型这两种方式。
拉波特、洛佩斯、施莱佛和维什尼(2000)的研究则表明,这种划分方式可能并不合适,而用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程度不同来划分金融体系能够更好地解释国别之间金融发展的差异。
一般来说,证券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其私人债务占GDP的比重也较高,比如英国和日本等国家,而在意大利和比利时,则既没有发展起一个债务市场,证券市场也不发达。
这表明,法律对股东和债权人权利的保护是金融发展的一个更为基本的决定因素。
列维(2003)则在LLSV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金融体系的四种观点:银行主导型、资本市场主导型、以金融服务为基础、以法律制度安排为基础。
跨国实证研究表明,一国的金融体系不管是银行主导型还是资本市场主导型,在推动一国经济发展上差别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