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的由来

合集下载

赛龙舟由来

赛龙舟由来

傣族赛龙舟的由来传说,古时候云南西双版纳有一个勐巴拉纳西国,这里的国王是一个残忍的暴君。

他有七个女儿,其中六个已分别嫁给了邻国的王子。

他想把长得最漂亮的七女儿许配给宰相的儿子,以便在将来继承他的王位。

可是七女儿坚决不同意,她要求国王为她举行一次盛大的“赶摆”来选婚。

到时候,七公主抛出的花环落在谁的头上,谁就是未来的女婿。

国王只好同意了她的意见。

事情也真凑巧,赶摆那天,七公主竟然把花环抛落在一个又穷又丑的小伙子头上,他的名子叫岩洪窝。

国王很生气,决计害死他,并想了许许多多的坏点子,但是,目的都没有达到。

最后,狠心肠的国王想出了一条毒计,限定岩洪窝七天以内造出龙船来同国王进行比赛。

国王想乘比赛之机将他撞死。

聪明、勇敢的岩洪窝到龙王那里请求帮助,龙王答应变一只小船让他乘坐。

比赛的时间到了,国王的大龙船箭一般地朝若洪窝驶来,恨不得把他撞到海里去。

可是,龙王帮助了岩洪窝,使澜沧江水顿时狂风大作,巨浪排空,把国王的大船吞没了……岩洪窝胜利了,为民除了一害。

人们为了感激和纪念他,就在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举行划龙舟竞赛以赞扬岩洪窝。

中文名称:赛龙舟其他名称:龙舟所属民族:土家族壮族汉族白族苗族所属地区:南方各地主题词或关键词:体育项目大众体育栏目关键词:传统体育介绍将舟做成龙型,比赛时,各队龙舟均以锣鼓指挥、助阵。

登舟比赛队员为划手20人、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

比赛项目分为男子组、女子组和混合组直道竞速500米、800米。

赛龙舟规则混合项目每队参赛队员(23人)中,最少有8名女划手,舵手、锣手和鼓手性别不限。

参加龙舟比赛的运动员应有和衣游泳100米以上的能力。

相关民间活动: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赛龙舟活动。

端午节十大有趣习俗

端午节十大有趣习俗

端午节十大有趣习俗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五大节日之一,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视。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十大有趣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一、赛龙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寓意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二、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其由来已久,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

民间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三、佩香囊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四、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五、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六、游百病贵州地区端午风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

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七、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等俗言。

八、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九、吃鸡鸭鹅蛋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

十、驱五毒端阳节这天人们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像,以避其毒。

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拓展】端午节其他习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划龙舟的来历传说端午节划龙舟的来历和屈原有关。

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

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

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

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端午节划龙舟的来历还有其他说法,但流传最广的是屈原说。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纪念屈原:传说屈原因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加上祖国被侵略,从而投河自尽。

当时的人们知道屈原死了之后,非常哀痛,很多人去汨罗江悼念屈原,甚至有些渔夫会将食物投入汨罗江,希望这些鱼虾吃饱了之后,不要去啃咬屈原的身体,这一举动被很多人效仿,有些人还会使用叶子将饭包起来放入河里。

端午节赛龙舟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赛龙舟的传说故事

端午节赛龙舟的传说故事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欢聚一堂,庆祝这一节日。

此时,大大小小的龙舟比赛成为了热门活动,而背后的传说更是意义深远。

说起龙舟节的传说故事,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屈原。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人物。

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楚辞》的创作,其中最著名的篇章是《离骚》。

他同时也担任过楚国宰相,曾经推行过一系列改革政策,但却遭到了内外的排挤。

公元前278年的端午节这一天,屈原感到十分孤独和失落,于是跑到了汨罗江边。

在这里,他举贤不遇的自己和事事逆境的楚国表现出的特有沉痛之情,写了一首伟大的长诗《离骚》。

在他写完诗后,便跳入了汨罗江中自杀了。

听闻屈原的死讯后,楚国百姓十分悲痛,他们纷纷涌入江边,拼命打捞屈原的遗体,并且在江中撇出米饭和鲤鱼等食物,以防屈原的魂灵被恶狐吃掉。

而后来,人们将这个仪式发扬光大,也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投艾”和“赛龙舟”等民间活动。

关于赛龙舟的由来,还有另一套统一的传说。

在公元前278年的端午节后一年,屈原的朋友们又把龙舟比赛作为了怀念屈原的一种方式。

比赛中,船队们在纷繁复杂的指挥下,不断划桨,争夺胜利,仿佛这是对逝去的屈原最好的哀悼方式。

而另一个传说则讲述了当时的百姓们拍打船桨,以驱走恶鬼,捞起屈原的身体。

无论是哪种传说,都告诉了我们端午节的意义。

首先,这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正如屈原忠诚于楚国一样,人们也应该忠诚于祖国,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

而其次,端午节更是唤醒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纪念先烈的意识。

屈原的逝去,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思考,那就是人们应该怎样纪念先烈、表达爱国之情。

赛龙舟的民间习俗与传说承载了很多文化含义,具备象征性的意义,也寓意着祈求丰收、祈福平安的愿望。

所以,端午节与龙舟运动的举办成为了一个民族聚集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保留了古老的风俗和传统,也创造了新的活动方式,使传统文化更加鲜活,更加精彩。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内容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内容

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内容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不仅在华人圈子中深受欢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的参与。

以下是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内容的文档。

一、赛龙舟的由来与意义传说在古代,楚国的大臣屈原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主张公正,被楚国的偏安派挤出朝廷,流落到了汨罗江的岸边。

屈原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爱国情怀,写下了《离骚》等著名的诗篇,并投身汨罗江中。

当地百姓为了怕鱼虾咬食屈原的尸体,纷纷划船捞取。

这个习俗逐渐演化成为了赛龙舟的形式,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和烈士。

在另一个传说中,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养蚕圣母的精神,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故端午节赛龙舟被看作是祈求健康、幸福和吉利的一种传统方式。

二、赛龙舟的习俗和流程1、结伴而来端午节赛龙舟通常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大家可以自由结伴组队参加,也可以抽签随机分组。

参与者可以身着鲜艳的竹编马裤和马褂,并佩戴五彩缤纷的腰带和头花。

在这个热闹的节日中,人们展示着自己的风采,互相搭讪和交流。

2、准备比赛参赛队伍提前一天开始练习,排练比赛的节奏和技巧。

比赛当天,船队将会听从领队的指挥,进行集体预赛和决赛。

一些地区还会在赛前安排整理浴龙舟、会议、祈求平安等颓势,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开始比赛比赛开始之前,每个船队都会在水边的竹制传统舞龙表演,就算是鼓舞士气。

船队随着裁判员的发令号发起冲刺,并且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信号灯提示,比赛通常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比赛,船队的速度和配合度都决定着最终的胜负。

三、赛龙舟的文化价值端午节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首先,赛龙舟可以展现传统的体育文化和船艇技能,同时也可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团队意义。

其次,赛龙舟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最后,端午节赛龙舟还可以推动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国际化的视野也有积极的意义。

端午吃粽子和划龙船的来历

端午吃粽子和划龙船的来历

端午吃粽子和划龙船的来历端午吃粽子和划龙船的来历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纪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意义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使江鱼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后演变为吃粽子了赛龙舟源于打捞屈原。

还有吃粽子、做香包,源于投粽子入河好让鱼吃了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投香包入河为保持屈原的尸体不发臭。

这些是老夫小时侯听老人们传下来的,今我老了,有责任再传下去让后人们也知道。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赛龙舟在哪个朝代成为习俗的根据三礼等书,在西周,帝王的车马普遍爱好以龙尾装饰,乘鸾路,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

春末,要告舟备具,天子要乘舟举行宗庙祭祀大礼。

四月份,天子又命令有司祈祷祭祀山川河流,举行大型的几天求雨仪式,要求各地各阶层人员想法设法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祈求丰年。

根据《穆天子传》,最早乘龙舟的是周穆王,乘鸟舟龙浮在洧水大沼中,乙本或作凫舟或龙舟。

其他古籍中都称驾两龙而已。

屈原《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既然龙船是天子车驾,当然百姓不能使用。

但礼崩乐坏之后的战国时期,就没有这些规矩了。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在南方地区较为流行。

关于它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大致上可以分为祭奠屈原、祭奠水神、龙神等等祭祀活动。

现在大部分地区都认为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相传在屈原跳下汨罗江的时候,人们划着船打捞他的尸体,但是并没有打捞起来,且为了防止鱼儿啃食屈原的尸体,就往江中投粽子等食物,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演变成在他投江的那天赛龙舟、吃粽子了。

现如今的龙舟已然成为了一种比赛项目,船身的大小在各地又有不同,像是广州等地,船长33米,而南宁则长20多米,湖南龙舟长度16~22米,比赛规定在同距离起航,先到达终点为胜。

端午节赛龙舟的寓意:起初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被赋予了很多寓意。

比如:1、苏州地区的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

2、浙江地区的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曹娥。

3、广西地区的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伏波将军马援。

4、福州地区的赛龙舟,是为了纪念闽王王审知。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说法一: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说法二: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说法三: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的由来及寓意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常见的习俗之一就是赛龙舟。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会聚集在江河湖海边,比赛划龙舟,观看精彩的表演。

那么,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是什么呢?又有哪些寓意呢?下面,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疑问。

一、由来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有许多传说。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关于屈原的故事。

据说,在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屈原因官位被夺而流落到了岳阳楚国洞庭湖畔的山坡上。

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爱国精神,屈原投身于湖水中。

岳阳楚国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捞救屈原。

为了防止屈原的遗体被恶灵侵扰,他们在水中敲击鼓、放鞭炮、丢香草、投粽子等,希望将屈原的遗体守护得更加安全。

慢慢地,这种船划敲鼓、竞渡的形式,便演化成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赛龙舟”的习俗。

二、寓意赛龙舟的习俗不仅带有纪念屈原的历史意义,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

1、历史文化传承端午节赛龙舟是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渔民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保护遗体、祈求丰收的传统文化。

这一传统文化也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助于传承发扬中华文化。

2、良好的团队精神龙舟比赛需要多人配合操作一艘巨龙舟,需要良好的团队精神,每个队员都必须在团队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胜利。

这样的比赛,可以锻炼人们的凝聚力,团结力和协作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团队建设方式。

3、培养勇气和毅力赛龙舟需要勇气,也需要毅力,只有不断地划水,才能跨过终点线。

赛龙舟可以培养人的勇气精神和毅力,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不懈。

4、促进体育健康龙舟比赛是一项激烈的运动,需要运动员不断划桨,上下跳动,甚至需要水中追赶协作。

这是一种优秀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力,提高人的协调能力和运动感知能力,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锻炼方式。

5、化解纷争有时候,龙舟比赛也被当作一种互动游戏,可以通过它来推进不同地区、不同团队之间的交流。

通过龙舟比赛,可以调解各种矛盾,化解不和,增进各方之间的感情关系。

端午节赛龙舟的意义

端午节赛龙舟的意义

端午节赛龙舟的意义【简介】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

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

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由来和发展】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

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

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lOO人,桡手约80人。

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

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

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

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

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

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

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

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传统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传统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传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团结精神。

一、龙舟竞渡的起源与传说龙舟竞渡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楚国。

相传,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纷纷划船捞救。

而后,人们又在江中撒入米饭,以免鱼虾将屈原的尸体吃掉。

再后来,人们为了避免鱼虾吃掉屈原的饭粒,纷纷划船在江中竞渡,以赛舟速。

于是,“端午节”的习俗渐渐形成。

二、龙舟竞渡的形式与规则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艰苦训练的竞技项目,参与者需要组成团队,每支团队人数不等,船上通常有20人至80人不等。

比赛的船长通常坐在船头,带领队员们齐心协力、奋力划桨。

参赛队员需根据指令配合默契,以最快的速度划行船只。

比赛距离一般为200米至1000米不等。

三、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龙舟竞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龙舟的造型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精神,寓意着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拜与追求。

其次,龙舟竞渡活动强调集体协作和团队精神。

队员们需要相互配合、默契配合,才能划行船只,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力量。

最后,龙舟竞渡还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四、龙舟竞渡的现代发展及国际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推广,龙舟竞渡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竞技项目。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和参与龙舟竞渡,举办国际性的比赛,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了解。

同时,龙舟竞渡也作为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赛和体验。

总结: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龙舟竞渡在国际间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通过参与和观赏龙舟竞渡,人们既能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友谊。

划龙舟的意义、准备、过程、感受作文

划龙舟的意义、准备、过程、感受作文

划龙舟的意义、准备、过程、感受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划龙舟的意义、准备、过程、感受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划龙舟的经历。

相信大家对龙舟赛也不陌生,它是我国非常有意义和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

龙舟比赛的意义:龙舟赛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在很久很久以前,屈原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被诬陷而被赶出了朝廷。

他万分悲痛,最后投江自尽了。

当时有一些船夫想救他,就划着小船在江里搜寻,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希望屈原能吃到而活下来。

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要举行龙舟赛,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赛前的准备:在参加龙舟赛之前,我们要做足准备功课。

首先是组建队伍,选拔有力气和协调能力的队员;然后就是勤加练习,熟悉划桨的节奏和配合;还要准备龙舟装扮和队服,让龙舟看上去威武雄壮。

妈妈帮我们做了香喷喷的粽子,准备在比赛时分给观众品尝。

激动人心的比赛过程:比赛当天,我们早早就来到了湖边。

看到那艘龙头龙尾都很凶猛的大龙舟,我就开始迫不及待了。

一声令下,22名船员有序地登舟,手持双桨先在岸边绕圈热身。

接着就是最紧张刺激的一刻,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几十艘龙舟就同时乱棹飞溅,水花四射,那情景真是热血沸腾!我们像条小鱼一般在水中扭动身躯,桨叶有力地切开湖面。

前赛要保持耐力,中场时可以放开劲儿使劲发力,看谁速度最快。

就在我们加足马力向终点冲刺时,队长突然大喊"坚持住!坚持住!"我知道,这是在鼓励我们不要放弃。

果然,最后几分钟我们像疯狗一样拼命挥舟,终于勉强超越了领先的对手,夺得了冠军!当裁判宣布获胜队伍时,我们全队无比兴奋,大汗淋漓地相拥庆祝。

这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虽然过程十分艰辛,但每一滴汗水都是值得的。

参加龙舟赛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决心。

希望明年的龙舟节,我们能再次出赛,为学校和家乡争光!更希望龙舟赛的传统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让我们永远铭记先人的事迹。

赛龙舟的风俗由来和寓意作文

赛龙舟的风俗由来和寓意作文

赛龙舟的风俗由来和寓意作文赛龙舟的风俗由来与寓意。

说起赛龙舟,那可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了!这传统啊,得从
古代说起。

那时候有个大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的事儿跳了江,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开始划船找他的遗体,结果就成了赛龙舟。

赛龙舟的龙舟啊,真的跟活龙似的!那船身雕刻得跟艺术品一样,龙头龙尾活灵活现,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比赛时,鼓声咚咚
咚地响,桨手们配合得跟一个人似的,那速度,简直就是在水上飞!
赛龙舟可不只是划船比赛那么简单。

它代表了咱们对屈原那种
高尚品格的尊敬,还有那种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拼搏的精神。

每次
看赛龙舟,我都觉得咱们中国人就是团结,啥困难都不怕!
还有啊,赛龙舟还有个寓意,那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古时候,大家都希望老天爷能给点面子,让庄稼长得好,让老百
姓都能吃饱饭。

所以,赛龙舟也成了大家祈求丰收的一种方式。

端午一到,大家都爱去看赛龙舟。

那场面,真的叫一个壮观!
看着那一条条龙舟在水面上飞驰,听着那震天的鼓声,心里别提多激动了!每次看完赛龙舟,我都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真骄傲!。

端午节龙舟赛与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龙舟赛与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龙舟赛与粽子的由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与端午节紧密相连的两个重要元素是龙舟赛和粽子。

本文将从龙舟赛与粽子的由来、传统习俗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龙舟赛的由来龙舟赛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传,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忠于国家民族而投江自尽。

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纷纷划船捞救,后来演变成了划龙舟寻找屈原身体的习俗。

龙舟赛源于屈原纪念活动,同时也受到了中国古代儿童游戏“划龙舟”的启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舟赛逐渐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也是国内外游客争相观赛的一大亮点。

二、龙舟赛的习俗龙舟赛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竞技活动,也是团队协作和精神互助的象征。

通常,龙舟赛会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举行,比赛的队伍会划动双桨配合鼓点有序划行。

每条龙舟上都会有一名龙头、一名鼓手和一名舵手。

龙头是队伍的领导者,负责指挥方向;鼓手敲鼓引领节奏,提振队员士气;舵手掌控龙舟的行进方向。

整个过程热闹非凡,观众们在岸上加油助威,助兴气氛。

三、粽子的由来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传统食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色美食。

据传,粽子的起源与屈原的故事有关。

当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们纷纷划船救援,并且将糯米包成三角形来喂饱江中的鱼虾,以免它们伤害屈原的遗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糯米、芦苇叶等食材制作成粽子,这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粽子的制作工艺千差万别,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有咸味的、甜味的,还有各种馅料的。

无论是传统口味还是现代创新,粽子在端午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人们亲朋好友分享的美味佳肴。

四、粽子的传统习俗粽子在端午节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

首先,人们会提前准备各种食材,包括糯米、肉类和豆类等。

然后,整个家庭一同动手制作粽子,这是一种团聚的方式,也有助于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制作过程中,家人们可以边筹备边交流感情,增进彼此的情感纽带。

春节赛龙舟的传统习俗

春节赛龙舟的传统习俗

春节赛龙舟的传统习俗龙舟赛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举行的一项重要赛事,也是春节期间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之一。

在中国,龙舟赛起源于古代的屈原故事,经过漫长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体现传统习俗的民间活动。

下面将为您介绍春节赛龙舟的传统习俗。

一、起源与传说龙舟赛起源于中国的屈原故事,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相传,屈原在公元前340年,在楚国的宴会文化发展到了极致的时候,作为楚国的红颜知己、爱国宴会活动的倡导者,屈原因对楚国国君的劝谏被贬谪到长江流域。

屈原深爱着楚国,心系百姓,但是受到陷害和误解,最终在长江投河自尽。

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但是屈原却再也无法寻回。

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啃食,百姓在江面撒下了米粒,同时也划船在江面上撒下米粒,以此驱赶鱼虾,免得它们触碰屈原的尸体。

这就是龙舟赛的起源。

二、龙舟的外貌和制作龙舟是一种传统的木质赛艇,通常呈长条形,围绕在船身周围的有龙头和龙尾,龙头的形状带有传统的中国龙的特征,船身上绘有五颜六色的图案,寓意吉祥。

龙舟的制作需要耐心和技巧,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木匠进行。

从选择材料到切割、拼接、雕刻等工艺,都要经过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的龙舟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能够承载丰富的民间文化与传统习俗。

三、比赛流程与规则春节期间的龙舟赛通常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比赛地点一般选在江、河、湖等宽阔的水域。

比赛当日,各船队选手身着统一的服装,整齐列队,经过隆重的开幕式后,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中,参赛队员全力划桨,团结协作,争取最佳成绩。

同时,观众们也会在江边欢呼助威,加油鼓劲,营造出热烈、喜庆的氛围。

龙舟赛的规则相对简单,通常以速度决定胜负。

比赛开始后,参赛队员需全力划桨,配合队长的调动和指挥,实现船只的稳定和前进。

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需要保持默契,并且灵活应对不同的水流和气候变化,以达到最佳的划船效果。

四、龙舟赛的传统意义与现代发展龙舟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春节的赛龙舟活动

春节的赛龙舟活动

春节的赛龙舟活动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既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也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各地,春节期间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使得节日更加隆重而热闹。

其中,赛龙舟活动是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活动。

赛龙舟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一次传承和展示。

本文将介绍春节赛龙舟活动的起源、赛事形式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起源和传说赛龙舟活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屈原纪念仪式。

相传,屈原是中国的爱国诗人,在楚国时期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思念和忧虑,投江自尽。

为了防止鱼虾吃完屈原的遗体,人们决定划船捞救,于是产生了划龙舟的习俗。

此后,每年的五月五日,人们都会划龙舟赛竞纳粽子以示纪念。

赛事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赛龙舟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端午节举行,还在春节期间有所呈现。

在春节赛龙舟的活动中,人们通常会准备一条长龙舟,舟上装饰着五彩斑斓的龙头和龙尾,寓意着祥瑞和吉祥。

参与者可以是各个年龄段的人,包括专业的运动员和普通的群众。

比赛通常在江河湖海等开阔的水域进行。

赛龙舟活动分为两个部分:赛前准备和正式比赛。

赛前准备包括组织团队、舟桨准备、动员训练等。

正式比赛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例如分为多个赛道,每条赛道上有一支龙舟。

比赛开始时,选手们会用力划桨,通过统一的节奏和默契的配合,让龙舟在水上快速前进。

整个比赛过程紧张刺激,观众们热情高涨,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意义和传承春节期间的赛龙舟活动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次对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它通过赛龙舟这一特殊的形式,让人们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赛龙舟活动既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也增强了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赛龙舟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旅游价值。

赛事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赛和体验,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些地方还将赛龙舟活动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推出了各种节目和旅游产品,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总结春节的赛龙舟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具有庆祝节日的意义,还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次传承和弘扬。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一项古老而精彩的体育运动。

每逢端午节,人们会聚集在河流、湖泊或者池塘边,喜庆地观看并参与这一古老的传统赛事。

端午节的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其具体由来有多种说法,但最广为人知的是关于屈原的故事。

相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也是竞技运动的热爱者。

当时的楚国国君不理会百姓的苦难,屈原为了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关爱,投江自尽。

为了避免他的尸体被鱼虾啃食,百姓纷纷划船捕鱼,同时还敲鼓吹箫,以驱逐恶鬼。

这就是后来龙舟竞渡的起源。

龙舟竞渡活动一般在水上展开,在中国各地都有举办的传统。

参赛的舟队通常由20人以上组成,队员分成几排,每排几位划手以及一位舵手。

队员们要严格协同合作,一致划桨,以追求最佳竞速效果。

为了增加竞赛的趣味和刺激感,舵手还会时不时地改变龙舟的航线。

观众们则在河岸上欢呼助威,为他们的心仪队伍打气。

在一场龙舟竞渡中,龙舟呼啸而过,队员们坚持不懈地划动桨,带动着整个船身快速前进。

此时,观众们会为每一个队伍加油鼓劲,他们的欢呼声和助威声在整个比赛场地回荡。

比赛结束后,获胜的队伍会被授予荣誉称号,并举行颁奖仪式以示庆祝。

除了传统的龙舟竞渡,如今也逐渐出现了各种创新的龙舟竞赛形式。

例如,有些地方会组织公司或社团之间的比拼,增加了竞争的激烈性和娱乐性。

同时,一些地方还会在龙舟竞渡活动中融入文化表演,如舞狮、舞龙等,以丰富赛事的内容和体验。

龙舟竞渡活动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团结精神。

通过参与和观看这一活动,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友爱。

这也是为什么龙舟竞渡活动在现代依然倍受喜爱和推崇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龙舟竞渡是中国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一活动,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身体力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由来:1、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

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2、沅陵盘瓠招魂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

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

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

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

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3、纪念伍子胥《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

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介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民俗活动来纪念屈原,同时也是为了迎接夏季的到来。

在这些民俗活动中,赛龙舟是最具特色和广泛参与的一个。

屈原与端午节端午节与中国古代著名文人屈原密切相关。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和爱国诗人,他的忠贞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然而,由于他的忠诚和才华遭到了嫉妒和排挤,最终他被流放并自杀于汨罗江。

为了追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人们在屈原去世的那一天举办了赛龙舟的活动,以示哀悼和纪念。

赛龙舟的起源赛龙舟活动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的龙图腾崇拜,与屈原的故事相结合。

龙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神物,具有神圣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据传,人们在赛龙舟活动中舞龙舟,期望能够驱邪祛病,保佑平安和丰收。

据史书记载,赛龙舟的活动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也就是屈原生活的时代。

在当时,人们相信龙是水中的神灵,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水灾的侵害。

因此,他们开始用竹篾和龙形的船桨制作龙舟,以驱赶恶劣的水神。

传统习俗在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习俗中,龙舟比赛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一般来说,龙舟比赛会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

比赛的船只分为不同的组别,每艘船上都有舵手、划手和鼓手。

舵手负责掌舵,划手们配合划浆以推进船只,而鼓手则负责敲击鼓以指导划手们的节奏。

在比赛中,船队们会划动桨向前冲刺,争夺冠军的殊荣。

观众常常会欢呼、助威和喊口号,给予选手们支持和鼓舞。

整个赛程充满了激情和动感,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观看。

除了赛龙舟外,人们还会在端午节期间挂艾草和高挂菖蒲叶,在门前或房间内熏香、插艾草,据信可以驱邪避疫,保佑平安和身体健康。

此外,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现代意义虽然赛龙舟始于古代,但在现代依然具有很大的意义。

作为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和民间竞技项目,赛龙舟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赛龙舟活动还成为了一种社交和娱乐方式,吸引了众多选手和观众参与其中。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源50字左右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源50字左右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源50字左右
端午节赛龙舟起源于中国江南一带,最初是为了怀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在秦灭楚之前,因忧国忧民,为反对当时的腐败政治系统,以身殉国。

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被后代传颂,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据传说,端午节起源于屈原的死亡日,因为人们为了追念他,就在这一天祭祀,特意煮糯米饭,还把竹叶和艾叶放进去,便成了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端午节粽子。

另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本来也是一个驱鬼祓疫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是为了驱逐水神蛟龙,以保佑家园平安。

也就是说,赛龙舟的起源是为了祈求丰收、驱邪和保佑。

历史上,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只有南方地区才有,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现在的龙舟赛已成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许多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

如苏州的龙舟赛规模很大,每年有超过百艘龙舟参赛。

这项活动不仅丰富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也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总的来说,端午节赛龙舟的起源已经很久远了,但追溯其根源,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精选(1):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
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
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
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之后,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
予了不一样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好处。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一
样民族、不一样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一样。

直到这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
节都要举行富有自我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阅读精选(2):
由来与发展
赛龙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哦,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

湖南省沅陵县,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贵州省
铜仁市、镇远县联合申报的赛龙舟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纪念龙神说
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

原先,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
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

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

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

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

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此刻的邹圩清水河),河水为邹圩带来了五谷丰登。

为了纪念这条
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

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
以示庆贺。

2、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
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
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我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我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
身死,以自我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
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
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
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之后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
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
诗人屈原。

3、沅陵盘瓠招魂说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

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
祖盘瓠。

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
民族。

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

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
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之后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沅陵龙舟起源5千年前,
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千多年。

阅读精选(3):
赛龙舟的由来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湘君》即描述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

这即与魂舟
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

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loo人,桡手约80人。

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

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

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

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

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
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

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
体绘画等装饰。

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

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

古代龙舟也很华丽,
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
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

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

又如《点石斋画报。

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

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
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
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
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之后,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
予了不一样的寓意。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
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
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
之义。

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

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

《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

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如今这些内含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

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

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

妇女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如今也争着来看龙船,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

龙舟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近代的龙舟比赛也大抵相同,但是规程稍严格一些。

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国健儿。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此刻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