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临朐县丧葬礼俗
山东葬礼风俗具体流程(一)
山东葬礼风俗具体流程(一)山东葬礼风俗具体引言•山东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葬礼风俗。
•在山东,葬礼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仪式,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
准备工作•宣传:家人会通过宣传告知亲友逝者的去世,并通知葬礼的时间和地点。
•家属穿着:葬礼期间,亲属会穿上白色孝服,以示对逝者的哀悼。
•现场布置:葬礼现场会布置成庄重肃穆的氛围,摆放花圈和烛台,以表达对逝者的纪念。
葬礼仪式家族祭祀•亲属会先进行家族祭祀,以表达对家族祖先的敬意。
•祭祀包括神像供奉、上香、鞠躬等仪式。
送别亡者•人们会在亡者的灵柩前默哀几分钟,表达内心的哀悼之情。
•亲友会排队进入灵堂,依次向亡者致以诚挚的哀悼和告别。
空降鞭炮•在亡者出殡的时候,会放空降鞭炮,以表达对亡者的敬意和祝福。
安葬仪式•亲友将亡者的灵柩移至墓地,进行安葬仪式。
•仪式包括朗诵祭文、撒土入坟、献花等环节。
后续活动思念祭祀•每逢亡者的诞辰或忌日,亲属会进行思念祭祀,悼念逝者并祈福。
•祭祀包括上香、献花、祈祷等仪式。
捐赠慈善•一些家庭会为逝者捐赠慈善事业,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善意。
丧葬宴请•葬礼结束后,亲友们可能会在酒楼或家中举办丧葬宴请,以感谢亲友们的关怀和慰问。
结论•山东的葬礼风俗丰富多样,充满了敬意和哀思。
•这些流程充分展示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也反映了山东人民独特的文化传统。
传统习俗的延续•在山东,葬礼仪式的许多环节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习俗。
•这些传统习俗的延续,彰显了山东人民对逝者的深情厚意和对祖先的敬仰。
传统服饰•在山东的葬礼仪式中,人们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服饰习俗。
•男性通常穿着长衫、马褂等传统服装,而女性则穿着旗袍或改良版的汉服。
敬献祭品•在家族祭祀和安葬仪式中,人们会敬献各种祭品,以示对逝者的敬意和祝福。
•这些祭品通常包括食品、酒水、文房四宝等,寓意着逝者在来世中的安康和富贵。
素斋祭祀•在葬礼期间,亲友们往往会选择素斋作为祭祀餐食。
•这是一种既符合宗教要求,又体现了对逝者清心寡欲的敬意的做法。
山东潍坊丧事流程
山东潍坊丧事流程We all experience loss in our lives, and when a loved one passes away, it can be a difficult time for those left behind. In Shandong Weifang, the funeral process is a traditional and important part of saying goodbye to a departed family member or friend.我们都会在生活中经历失去的痛苦,当一个亲人离世时,对于留下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在山东潍坊,丧事流程是告别已故家人或朋友的传统重要的一部分。
The funeral process in Shandong Weifang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 First, after a person passes away, their body is traditionally washed and prepared for burial.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friends gather to pay their respects and offer prayers for the deceased.山东潍坊的丧事流程通常包括几个步骤。
首先,在一个人去世后,他们的尸体会传统地被清洗和准备埋葬。
家人和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向逝者致敬,并为其祈祷。
Next, a funeral ceremony is held to honor the deceased. This ceremony may include rituals, prayers, and offerings to help guidethe departed to the afterlife.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come together to mourn the loss and support each other during this difficult time.接下来,会举行一个葬礼仪式来向逝者致敬。
山东葬礼风俗具体流程
山东葬礼风俗具体流程山东葬礼风俗具体引言葬礼是中国人民传统的一项重要仪式,它体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敬意和哀悼。
山东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有着独特的葬礼风俗。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东葬礼的具体流程和相关细节。
准备工作1.通知亲友:家人首先需要通知亲友们逝者的去世消息,传递葬礼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
2.准备祭品:葬礼需要准备各种祭品,包括白纸、香烛、纸钱等,这些用具在葬礼仪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送殡队伍1.祭彝仪式:在家人全体到齐之后,祭彝仪式开始,家人按照次序献祭,并烧纸钱以示敬意。
2.送殡队伍列队:葬礼出发前,亲友们按照先后关系和亲疏程度组成队伍,列队准备出发。
3.开道仪式:在出发之前,队伍会进行开道仪式,以确保葬礼队伍的顺利前行。
下葬仪式1.降灵仪式:到达墓地后,家人开始进行降灵仪式,包括烧香、献花和宣读祭文等环节。
2.下葬仪式:亲友们将花圈、祭品放置在墓前,然后进行默哀,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缅怀。
3.埋葬仪式:家人和各位前来送别的亲友,轮流撒土入坟,完成埋葬仪式。
4.敬奠仪式:埋葬结束后,家人和亲友们进行敬奠仪式,供奉食物、水和酒等,以示对逝者的祝福和纪念。
丧家作法1.丧家祭奠:在丧期内,丧家会按照传统习俗,进行丰盛的祭奠活动,除祭祖外还包括拜罪、祭典和法事等。
2.禁忌与习俗:丧期期间有一些禁忌,比如不参加婚丧嫁娶等喜庆活动,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追思。
结语山东葬礼风俗具体地体现了中国人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深深的情感和记忆。
通过详细介绍以上流程,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山东的葬礼文化。
对于丧失亲人的家庭来说,葬礼是一个沉痛的过程,也是一个缓解悲伤、寄托哀思的仪式。
让我们一起珍惜亲情,尊重传统,铭记先人。
山东丧葬礼仪风俗
山东丧葬礼仪风俗山东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山东的丧葬礼仪风俗中,有许多独特和特殊的传统。
首先,山东的丧葬仪式通常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告别仪式、下葬仪式和祭奠仪式。
告别仪式是指将逝者的遗体装入棺木的仪式。
在这个环节中,亲友们会集聚在一起,为逝者送行并表达哀悼之情。
传统上,告别仪式在逝者的居所或者家中进行。
下葬仪式是指将逝者的遗体埋葬的仪式。
在山东,人们通常选择将逝者埋葬在地面上而不是火化。
下葬仪式通常在葬礼后的数日内进行,地点通常选在家族的墓地或者公共墓地。
在下葬仪式上,亲友们会为逝者献上鲜花和纸钱,并进行追悼仪式。
祭奠仪式是指为逝者祈福和纪念的仪式。
在山东,祭奠仪式通常在下葬仪式后的一段时间举行,目的是帮助逝者的灵魂安息,并为他们祈福。
在祭奠仪式上,人们会献上祭品,如食物、鲜花和纸钱,并进行祈祷和祝福。
除了这些主要的仪式,山东的丧葬仪式还包括一些特殊的风俗和习惯。
例如,山东人通常会在葬礼期间制作丧葬门楣,上面写有逝者的姓名和出生日期。
这是为了让人们知道逝者的身份,并向他们表示尊重。
此外,山东人还通常在葬礼期间摆放一块黑色的布,以示丧亲之痛。
在山东,还有一种特殊的葬礼风俗,被称为“三步礼”。
这种风俗是在送葬队伍即将到达墓地时进行的。
在这个仪式中,逝者的家人和朋友会在墓地入口处用砖石把路堵住,象征着难以割舍和难忍离别之情。
然后,葬礼队伍会再次用砖石修复道路,以表示结束了送葬的任务。
此外,在山东,有一种叫做“三年不祭,等于不孝”的习俗。
根据这个传统,人们相信逝者的灵魂需要在三年内得到祭祀和慰问,否则被视为不孝。
因此,每年逝者忌日的时候,家人会为逝者举行祭祀仪式,为其祈福。
总的来说,山东的丧葬礼仪风俗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传统。
它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也是对家族和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体现。
这个传统承载着人们对生死的理解和敬畏,以及对后人子孙的祝福和期望。
山东丧葬习俗
山东丧葬习俗•相关推荐山东丧葬习俗茶桌人员:供转人员:(端菜)看车人员:家族人员:女同志帮忙人员:主要工作:撕三升。
缝香帽子。
缝孝衣。
裱鞋。
撕包头。
缝罩衣。
给去世者按民间风俗准备办理带走的物品。
事先没有做好送老的衣服,组织人员做。
停灵:就是将去世的亲人停放在堂屋正中央(头朝南)泼汤(攉汤):就是去世者儿女们和送丧的亲戚到土地庙攉汤。
行拜:出丧那天来的亲戚要去世者“行”(九个头)。
这个行拜当中礼节很讲究,是根据亲戚的远近而定“行”的礼节,有三升“行”,有承升(香帽子)“行”,有孝衣“行”,有鞠躬“行”。
入殓:要给去世者镜面。
出殡:亲人将去世者哭送到车上,事先安排人员护送去世者到火葬场火化。
(来送丧的亲戚可以回去了)下葬:就是火化后骨灰直接送到林上土葬。
晚上:帮忙人员坐席,家族人员伺候。
(家族人员对明天圆坟和送进行安排)圆坟:就是出殡的第二天,安排家族人员早上一早先到林上游坟,吃了早饭后去世者的儿女们和家族人员到林上圆坟。
吃了中午饭,安排家族人员送去世者闺女(已出嫁)回婆家。
晚上承老:内外柜人员,举重头,执事客等重要人员在去世者家里坐席,称为承老。
守期:从一七到四七都烧纸,五七那天到林上烧(提前安排扎札彩),五期那天《一》亲戚《二》家族人员《三》帮忙人员到林上上坟,中曹平先告知您《新泰风俗——丧葬习俗》字体: 小中大 | 打印发表于: 2008-5-29 22:49 作者: admin 来源: 新泰信息港转载的作者:曹平先曹平先告知您《新泰风俗——丧葬习俗》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区域农村的丧葬习俗可谓十分复杂,旧的礼仪和行拜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都不懂,就是有点年纪的,家中有故去老人和亲人也得现学现卖。
隔村三分俗,也就是说风俗不一样,这可能也与古时的.齐鲁礼仪之邦有关。
旧时新泰丧葬有停灵,戴孝,泼汤,入殓,出殡,下葬,圆坟,过一七,五七,百日,祭日等内容。
现在更重视,亲人去世,告知(请)家族人员前来帮忙,在去请执事客,举重头,厨师人员,到齐后与家人商量和决定出丧日期,然后安排报丧人员,安排赶集人员,租赁丧事用的炉子,凳子,茶壶茶碗,酒盅筷子,扎蓬的架子,碟子(盘子),预计多少个席,在谁家坐席。
山东殡葬风俗
山东殡葬风俗山东殡葬风俗自古以来就依存于山东文化之中,形成了繁复而美丽的殡葬习俗。
山东殡葬习俗主要分为发葬和葬礼两大部分,发葬包括安葬、游哭、淹埋等;而葬礼则有沐浴、约棺、望楼、上祭、发榜等。
一、安葬安葬是殡葬习俗,也是一种民间宗教仪式。
安葬前,郡守请牧师来主持仪式,举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完成安葬仪式后,人们会在坟前供桃花米、紫苏、金银、新米等供礼品,发放活具给亲友,希望他们在殡葬上有所帮助。
二、游哭游哭是中国殡葬习俗之一。
游哭分为两个阶段:先葬和复葬。
先葬时孝子们们上坟前洒塑料,行大道哭泣,仔细考究家风;复葬时,孝子们又上坟前拜祭,在坟墓周围四处游走,表达对死者的思念。
三、淹埋淹埋是山东殡葬习俗之一,是在所谓“深地死亡”的习俗中用壳到深深地埋入水底或者地底。
淹埋仪式有很多特色,如船行仪式、船撒仪式、酗酒仪式等,一般要在继室众老一,通宵守候,祈祷身故者安息及让家族不愁过奢侈日子。
四、沐浴沐浴仪式是丘垓子让有故者沐浴仪式让有故者礼仪,它的主要礼节有内洗、冷浴、再洗及外衣新衣的换着等程序。
山东殡葬特色礼仪中,换着礼仪最为考究,换着仪式上醉禁鞭传令,宗室众叔公轩头礼,另并告令改礼仪示故者家未变,以示对去世亡元的尊重和仰慕。
五、约棺约棺礼仪是山东殡葬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习俗,它旨在祭祀死者,表达哀思,加强家族亲情。
约棺仪式由文武双全的贵族担任大臣,冯玉成担任主持人,然后由士庶、农民和舞蹈女子担任礼仪,最后围绕古棺进行游哭,演出对死者的思念。
六、望楼望楼是一种山东典型的殡葬仪式,望楼俗称弄堂,在安葬死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家属们要传一把钥匙给客商,将死者的生平事迹一一告诉客商,然后客商才可以参加望楼活动。
家属们还要放约牟僧众诵经,并都提出各自的祝福,祝愿死者安息,寄托对死者的思念。
七、上祭上祭,又称宗拜,是山东殡葬习俗中重要的一部分。
上祭仪式分两个部分:前祭和上祭。
前祭仪式中,由衙门尚书上台宣读官文,宣布摆具安放、宣布发散活具;上祭仪式由家族长即家老发售牺牲,与群众观赏放烟、做厨、投苹等活动,以哀乐死者,祭奠先人。
潍坊市临朐县生育礼俗
潍坊市临朐县生育礼俗临朐县生育礼俗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古代,若无后,丈夫便可以进行“休妻”。
一些别具中国特性的词语:落地生根、生根发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都是指繁衍后代,可见“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自然,生育就变成了整个中国社会中每个家庭当中的大事,潍坊市临朐县也不例外。
这里大致说一下我看到的、听到的、了解的生育礼俗。
建立婚姻关系是孕育新生命的开始,所以在婚姻缔结之初就寄寓了求子的期待,比如说结婚那天铺床的被子的四角会用线穿起一串食物,叫做“早生贵子”,不用说,当然是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也用这四种食物进行“撒帐”)。
其中“花生”寓意男孩女孩都有,而莲子谐音“连子”寓意男丁兴旺。
还有的在结婚的时候在新房内张贴福娃娃的海报,祈求生育一个好孩子。
男女结婚后,双方的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女儿或媳妇何时怀孕,这是生育中的第一个先兆。
如果结婚半年之后还是没有怀孕(除有意避孕之外),妈妈和婆婆就会四处打听偏方给“治治”,少数会直接带女儿或媳妇去医院检查,但是大多数还是会喝中药偏方增加受孕几率,毕竟女儿或儿媳一直不怀孕婆或妈脸上也不是那么光彩的。
据我看到的事实是——舅妈以及姨妈都是喝的这种中药偏方,而弟弟和妹妹都很健康。
一旦确定了怀孕,无论父母,还是公婆、丈夫以及其他人,都会喜上眉梢,因为有了后代,延续了香火。
还会有人四处说喜,同时通知孕妇娘家,孕妇的娘家就开始为迎接新生儿的到来做准备。
比如说给小宝宝做衣服、鞋子、帽子、枕头、小褥子,甚至是尿布。
虽然现在商场里什么东西都有,但是大多数人家还是会亲手给未出世或已出世的婴儿做生活用品,最起码面料、颜色以及款式、型号可以自己定夺,最重要的还是亲手做是对宝宝即将到来而有的的一种欣喜的表现,其中蕴含了长辈深深的爱和期望。
妇女一旦怀孕,其地位、身价自然会随之提高。
自怀孕开始,家里人会对孕妇采取保护措施——孕妇们会被当做大熊猫一样保护,戏称“家宝”。
山东省临朐县沂山镇祭祀音乐类型
在 沂 山镇 ,祭拜 的 山神主 要有 沂 山 山神 、嵩 山山神 、峰 山 山 神 、大石 山 山神 。祭拜 山神 的代表 作 品主要 有 《 敬神 歌 》、《 七 座
楼》 、《 祝 福 歌 》、《 一 碗 茶 》。
现 的 。“ 念佛 ”是 当地 的 人们 自拟 的名 称 。在 沂 山镇 参 加 祭祀 即 “ 念 佛 ”仪式是通 过一个组 织进 行 ,这个组 织的名称被 当地人 称为 “ 社” , 每个 村庄 的 “ 社 ”员 负责 自己村一 整年 的祭祀 活动 。根据 祭祀 的对象可 以把 沂 山镇祭祀 音乐可 以分 为三类 :祭祀土地神 的音
《 南 盘 上 开 花 南 盘 上 红 》、《 送宝歌》 、《 石 榴 开 花 》等 。
在大石 山的 《 致诚碑志 》上记 载,“ 东岳杨 山万仙聚首 ,青云 各
满九州仙灵神 圣 ,黎庶受 酬, 四季 风雨 ,五谷丰收 ,延年去疾 ,裨
由四方善信 。 ” 这段话 的意思是四方神 灵在东阳 山即大石 山相 聚,保
.
沂 山镇祭祀 音乐概述
沂 山镇 的祭祀 音乐 ,流 行 于沂 山镇 的各个 村庄 ,是相 关 民间 祭祀活 动演唱 的反 映祭 祀过程和宗 教信仰 的音 乐,主要 由巫师 ( 神 汉 、神婆 )和主祭者在相关 民间祭祀活动中歌唱。 通 过调查发现 ,沂 山镇百姓长期 生活在幅 员辽阔的远乡僻地 , 生活在 离大 自然最 近的环境 里。以前百姓生活艰 苦,百姓生活 使用 比较低 下的生产方 式向大 自然索 取报酬和生存 条件,但仍然 受到大
介绍 一下 “ 土 地神 ” , 沂 山镇 百姓 眼中的 “ 土地 神 ” , 可 能和其
他 地方 百 姓 眼 中 的 “ 土 地 神 ”有 点S d , 的差 异 。
山东农村葬礼流程
山东农村葬礼流程
山东农村葬礼的流程如下:
1. 祭祀办理:包括请佛、祭拜、烧香、斋戒、独灵等环节。
2. 抬棺:由家属将棺木抬送到墓地,放置在墓框内,然后进行掩埋。
3. 圆坟:在葬礼后第二天,孝子们要到墓地祭拜,然后对坟墓进行修整,使其更加完美。
4. 祭奠:在葬礼后的七天内,每天都要进行祭拜,以示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5. 服丧:在葬礼后的三年内,孝子们要遵守一些丧期礼仪,比如不能穿华丽的衣服、不能参加喜庆活动等。
6. 宴请:在葬礼后的当晚,丧家要宴请帮助操办丧葬事宜的本家男子,以示感谢。
而在葬礼中负责操办酒席的本家女子此时要负责操办酒席,并不能和男子一同入座,要等男子吃饱喝足之后妇女才吃饭。
以上是山东农村葬礼的一般流程,具体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家族习惯等因素有所不同。
山东丧葬习俗
原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
(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
目前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
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
(烧五盆纸花)。
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
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第一殿秦广明王、第二殿楚江明王、第三殿宋帝明王、第四殿伍官明王、第五殿阎罗帝君、第六殿卞城明王、第七殿泰山明王、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
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善悪”的行迹,四十九天后移送阴曹法院经四审,每十日为一旬,调审一次:一审,(头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二审,(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三审,(三旬,第七十九天)韩氏判官;四审,(四旬,八十九天)杨氏判官;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
具体日期算法,例如:老人于2009年01月01日逝世。
(以下为公历时间)一七:01月07日(一般为01月05日的原坟所代替)三七:01月21日五七:02月04日七七:02月18日百日:04月09日(实际天数是第九十九天,也有短百日的含义)一周年祭、三周年祭要按祭日来算。
临朐殡葬风俗流程
临朐殡葬风俗流程
当然可以,咱们聊聊临朐那边办白事的大致流程,就像平时聊天那样。
哎,要是村里谁家有人过世了,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告诉亲戚朋友们,这就叫“报丧”。
家里人会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或者直接上门说一声。
接着,得给过世的亲人打扮得体面些,穿上他们生前喜欢的衣服,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棺材里,这一步叫“入殓”,有时候会请专业人士来帮忙打理。
之后,家里会设个灵堂,让大家伙儿有时间过来祭拜,说说话,告个别,这叫“停灵”。
家里还会张罗着办个像样的葬礼,定好日子、地方,挨个通知亲朋好友来送最后一程。
葬礼那天,先有个正式的告别仪式,念悼词,讲讲过世的人生前的好,让大伙儿心里都暖和暖和,这叫“奠仪”。
完了之后,大家轮流上去,说说自己跟过世的人之间的故事,哭一哭,笑一笑,算是最后的告别。
到了吉时,就该送亲人上路了,浩浩荡荡地去墓地,把人安安稳稳地埋了,这一步是“出殡与下葬”,中间可能还会有法师或者道士做法事,保佑逝者一路走好。
葬礼结束了,大伙儿一般会聚一块儿吃个饭,这顿饭叫“丧宴”,有时候还会有个风俗,比如抢着吃豆腐,说是能沾点福气。
最后,家里人还得守孝,穿着素净,忌口一些东西,表示对老人的怀念,这段时间大家都会比较注意言行,互相多照应着。
不过,这些规矩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现在可能有些人家会简化一些流程,特别是疫情期间,都得按国家的规定来,不聚集,安全第一。
潍坊人丧葬习俗
潍坊⼈丧葬习俗 潍坊⼈丧葬习俗 境内旧葬俗,其丧仪繁琐铺张,⽽且封建迷信⾊彩浓重。
实⾏⽊棺⼟葬,⼉⼥侄孙均按亲疏戴孝,⼉⼦百⽇不理发,3年内春节不贴对联,⼉⼦服孝期内有不⾛访亲友之俗。
⼀般⼈过50岁,晚辈多开始为⽼⼈做寿⾐、备寿(棺)材、修寿坟,准备后事。
富裕⼈家⽤料考究,贫寒⼈家则难以讲究。
⼈死后,⼀般要经过着⾐、报丧、⼊殓、殡葬等丧仪。
着⾐ 病⼈弥留之际,⼉⼥请邻⼈帮助为病⼈净⾯,着新⾐。
富家给死者穿上等质料寿⾐、寿鞋袜,戴寿帽。
寿⾐有棉有夹有单。
寿终 病⼈在停⽌呼吸(咽⽓)前,⼉⼥亲属守护在⾝边。
咽⽓后,全家举哀。
亲属到⼟地庙或城隍庙烧纸送浆⽔,叫做“报庙”。
门上贴⽩纸,门前悬灵幡( ⽤⽩纸剪成与死者岁数相同的纸条)。
建国后,扎纸车马、报庙等习俗多已⾰除。
戴孝 ⽗母死亡,⼉⼦要穿⽩孝衫,鞋上裱⽩布、腿扎⽩布条,戴孝帽,腰束苘⿇绳, ⼿执哀杖。
⼥眷头顶整块⽩布叫“褡头”。
夫亡,妻穿⽩戴孝;妻亡,夫不戴孝, 侄、孙按辈份穿孝服。
安葬后,只穿⽩鞋,⼉⼥3年或2年后除服,侄、孙1 年后除 服。
建国后,有的臂佩⿊纱,不穿孝服。
报丧 丧主派⼈将死者逝世及安葬⽇期⼝头讣告亲友,富家则出讣⽂书⾯讣告亲友,称“报丧”。
⼊殓 由⼉⼥亲属将⼫体抬⼊棺内。
富家⽤厚棺,穷⼈⽤薄棺,盖棺封⼝,外敷油漆,置于当门中,外加遮灵帐。
⼉⼥守灵,⼀般守3天,叫做“守三”。
殡葬 旧俗葬期,⽆定时。
贫者棺薄⽽葬速,富者棺厚葬迟。
穷⼈⽆钱买棺者,⽤秫秸(⾼粱秸)箔捆裹⼫体,当⽇埋葬在义⽥⾥。
富家在家停放棺材有达⼀⼆年之久的。
举⾏埋葬仪式,叫“出殡”。
门⼝和堂屋均搭布篷,陈设⾹案、祭品。
亲友吊唁,近亲须⾄屋内灵前哭吊。
远亲则在供桌前哭吊。
葬后丧主向亲友分“富贵饼”( ⽤⾯蒸或烙成的圆形⼤饼)。
谢孝 安葬死者的当晚,⼉⼥穿孝服沿街“谢孝”,遇⼈要叩头。
3⽇后,死者的⼉⼦着⽩⾐向前来吊唁的亲友叩头,也叫“谢孝”。
此俗已不多见。
山东农村葬礼流程细节
山东农村葬礼流程细节
流程细节
1、祭祀办理:
(1)请佛:主祭准时赶到公墓,请僧师到场祭拜祖先;
(2)祭拜:僧师点香开始祭拜,家属祭拜投钵,叩头跪拜;
(3)烧香:按照祭祀流程,在墓碑前烧香;
(4)斋戒:家属供佛物,僧师洒花降斋戒;
(5)独灵:家属献上祭奠物品,僧师引词献上给灵魂及先祖。
2、祭奠流程:
(1)抬棺:家属抬送棺木,装上棺材放置于墓内;
(2)佛前踩脚:家属踩踏棺木,向镜花水月的佛像鞠躬;
(3)安放棺材:家属将棺材放入墓内,安葬祖先;
(4)补葬:再次踩脚,把棺材安葬于墓内,安放祭品;
(5)献圣:按照家规家礼,家属围棺一圈献圣;
(6)敬醮:合葬者拿着酒拜神,洒酒礼品祭拜禀给祖先。
3、追挽送葬:
(1)供奉:家长烧香烧酒,合葬者分别烧三把香拜祖先;(2)出殡:家属抬棺出殡,抬棺的人端担架;
(3)劝丧:在路上村民劝丧,着孝服,手拿孝水;
(4)礼炮:到达公墓,以礼炮器轰放一炮,请祖先安息;
(5)孝堂:家属先立孝堂礼拜,斋戒事宜传至六族;(6)照相:孝堂催家属照相,取得全家人影像为纪念;(7)安放祭品:家属安放祭品,僧师祭拜诵经;
(8)僧师收尘:僧师收一灯尘,家属礼拜散众。
山东丧葬礼仪风俗
山东丧葬礼仪风俗在山东,除了四川、云南两个省以外,各地的丧葬礼仪风俗基本相同。
而这些习俗中,又以胶东半岛上的风俗最为特别。
在胶东半岛上有句俗语:“大事大办,小事小办”,就是形容胶东人办丧事时要大操大办的情形。
在胶东,送葬叫“立丧”,死人出殡叫“出殡”,出殡之日为“三日”。
这里说的“葬”是指埋葬死人的地方。
埋葬死人,不仅是对死者生命的结束,也是对生者亲情的慰藉。
那么,谁来安排办理这件大事呢?胶东人称办理丧事的主持者为“倒头差”,也称为“孝头”,其意思是死者从前的住处离家远近不同,所需费用也就多少不等。
“立丧”是一种古老的习俗。
在胶东地区的许多农村,家里一旦有人患病或受伤,都要到城里请郎中看病。
由于胶东大部分地区过去交通不便,加之医疗条件比较落后,遇有重病,便会造成一家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
因此,胶东人对待自己或他人的疾病都非常重视,每逢听说邻居或街坊患病,大家就会跑前跑后,甚至不惜花钱购买滋补药品、营养品或营养食品送给病人。
正是在这样的习俗影响下,当有人不幸逝世时,家里就会招呼左邻右舍,到城里看病的亲戚,向郎中购买滋补药品或营养品,并帮助料理后事。
同时,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进行哀悼和祭奠,“送死人”也就由此开始。
出殡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办丧事的人家为死者守灵的时候,一般不再设席宴饮。
死者的直系亲属如岳父母、兄弟、姐妹等晚辈人员,男性直系亲属的尊长们(儿子、女婿、侄儿、侄女等),统称为“亡人房”的全体成员都要到达灵堂,以示尊敬。
灵堂的布置也很讲究,长桌上铺着一块红色的桌布,桌面摆放着祭祀的物品。
这时,男女老幼便依次围绕长桌坐定。
首先举行的仪式叫“点主”,即向逝者叩头。
随后由长子跪拜逝者遗像,宣读悼词,追忆逝者的生平功绩,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
接下来,女婿叩拜祖宗牌位,儿子叩拜逝者照片,孙子叩拜死者塑像。
最后是诸亲友焚烧纸锭,祝祷家庭吉祥,祈求逝者保佑家运兴旺。
仪式结束后,大家便按长幼顺序逐一向遗像磕头,叫“辞灵”。
山东丧葬礼仪习俗.doc
丧葬,在古六礼中属于凶礼,也是人生礼仪最后一件大事。
人们总希望亡故的亲属到阴间能得到安宁,所以特别重视治丧,在力图悼慰亡灵的同时,也竭力标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发治丧的规模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礼俗也越加复杂,实际上违背了“厚养薄葬”的古训。
备丧过去,老人年满六十,可以以称为享寿。
所以,老人年过五十以后,做子女的开始为老人备丧。
所谓备丧,就是给老人准备送老的衣物、棺木等。
旧社会,民间农家生活困难,送老的衣物棺木等不可能一次性备全,因为没有这种经济实力,而是陆续办置。
衣物只是备料,不必预先制作。
棺木可以提前打就,架在空闲屋里,通常称做寿材。
寿材由底、帮、天三部分组成,其用材和规格,视丧主的经济条件而定。
上等材选用柏木或楸木,—般用松,次者用柳。
用材不同,规格也就有了差异。
就其厚度而言,有“四五六”的,即天六寸、帮五寸、底四寸;有“三二二五”的,即天二寸、帮二寸五、底—二寸;有“净二五”的,即天二寸五、帮二寸、底和回头各一寸;有“荒二五”的,即天、帮各按二寸五、二寸下锯破板,荒板推净不足二寸五或二寸者,故称“荒二五”。
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则将材就料打成,规格小一,统称薄皮棺材。
而寿衣只有年过七十者才可预做,因年过七十而亡者,俗称“喜丧”。
七十岁以下者,寿衣都是临时赶做,做时,不能啼哭流泪,否则泪水滴在寿衣上,死者穿上想念儿女,心情会不安的。
缝线一端也不能捻疙瘩,免得死者到阴间疙疙瘩瘩,不顺利。
寿衣的件数忌双喜单,多为五件上衣,三条裤子,因到阴间,以棉衣为主,男用黑,女用黑、蓝,男性尚有棉帽和棉鞋。
男女皆用褥子、枕头,枕头是三角形,内装谷皮,红布缝制,俗谓“元宝枕”或“鸡鸣枕”。
初丧旧社会卫生医疗机构很不发达,有药房而无医院,病人通常在自己家中亡故。
凡正常死亡的老人,尽量避免在炕上咽气。
初丧就是处理亡前事宜的,人体包括四个部分:沐浴更衣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首先要为病人沐浴更衣,俗称“穿衣裳”。
临终前的沐浴吏衣,实际上是为病人作最后一次整齐。
丧葬习俗和流程范文
丧葬习俗和流程范文丧葬习俗是指人们在亲友去世后所遵循的一系列礼仪和风俗。
不同的文化和宗教有不同的丧葬习俗,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哀思、缅怀逝者,同时也是人类对死亡的一种尊重和敬畏。
下面是一篇关于丧葬习俗和流程的范文。
丧葬是人生中最为庄重的仪式之一,它是对逝者的告别,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敬畏。
在世俗社会和宗教观念的影响下,丧葬习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程。
接下来是停灵。
停灵是指在去世后,将逝者的遗体放置在丧室或者家中供人们吊唁和瞻仰。
家人会将逝者的遗体装入棺木,并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家人和亲友们会在此期间到丧室或家中祭祀、烧香,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
随后是告别仪式。
通常在停灵的第几天,会举行告别仪式。
告别仪式通常有奠仪、挽联、追悼会等环节。
奠仪是指在家中或丧室内摆放供祭祀的饭菜,表示对逝者的供养和祈福。
挽联是指家人、亲友撰写的表达哀思和对逝者追思的文字,通常悬挂在丧室门口或棺木上。
追悼会是亲友们集体缅怀逝者的场所,他们会献花、奏乐、唱挽歌等,表达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在告别仪式结束后,就是出殡和丧葬的环节。
在一些地区,遗体会由家人抬着送入灵车,然后由亲友和亲属跟随灵车,载着遗体前往墓地或火化场所。
丧葬现场通常会有牧师、僧人或宗教领袖主持仪式,进行祈福、诵经、祭拜等。
在墓地或火化场所,家人和亲友会再次献花、缅怀逝者,并进行最后的告别。
丧葬仪式结束后,还有一些后续的仪式和行动。
一些地区会在丧葬后的一定时间进行回祭,家人和亲友再次聚集在一起,祭祀逝者的灵魂,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祈祷。
同时,也有一些地区会举行忌日祭祀和祭祖活动,持续缅怀逝者,并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丧葬习俗和流程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对丧葬习俗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
在进行丧葬习俗时,我们要尊重逝者的意愿和家属的要求,遵循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以尊重逝者和安抚亲友的情感。
丧葬习俗的存在,除了是人们对死亡的敬畏和对逝者的尊重外,更是社会和家族纽带的延续和凝聚力的体现。
潍坊市火葬办事流程
潍坊市⽕葬办事流程对于潍坊市⽕葬办事流程的内容,最近很多⼈很困惑,⼀直在咨询⼩编,今天店铺⼩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1、要取得死亡证明书⼈死后,丧家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
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出据死亡证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会、居委会或派出所出据死亡证明;⾮常规原因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或公安部门也据死亡或⽕化证明。
然后凭上述证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销户⼝。
2、要作好死亡说明领取死亡证明后,即可打电话或派⼈与殡仪馆、殡葬服务站或⽕化场联系,预定接⼫时间,告知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体所在地点、死者户⼝所在地点;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死者是否脱穿⾐服、是否需要举⾏追悼和告别仪式等。
在接⼫体时,丧家或单位应在接⼫车到达之前准备好死亡证明、所需⾐物等,死在医院的应办理好出院⼿续。
3、要办好⽕化⼿续⼫体运到殡仪馆后,随车家属(接⼫车可随带家属⼆⾄三⼈)⾸先到业务室,交验死亡证明,选购⾻灰盒,领取⽕葬证,办好交款等项⼿续。
取⾻灰⼀般需要⼆⾄三天,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时,可办理提前取灰⼿续。
在联⾻灰时要持⽕葬证在取⾻灰处领取。
如果⼫体运到殡葬馆后因故不能马上⽕化,右在业务室办理⼫体冷藏⼿续。
4、需要在殡仪馆举⾏告别仪式或召开追悼会丧家或单位要事先与殡仪馆业务室的承办⼈员联系,定好租⽤时间,租赁礼堂、告别室、花圈、鲜花、⼩⽩花、⿊纱等各类事宜。
5、需要寄存⾻灰按寄存⾻灰的规定,有的凭⽕葬证在⽕化地可直接联系办理,有的凭⽕葬证到指定的⾻灰堂联系办理。
寄存时间,⼀般三年,超过时间的可以续存。
如果过期不取也不办理续存⼿续,,则由⾻灰堂酌情处理。
在办理⾻灰寄存⼿续时,由⾻灰堂填发给⾻灰寄存证,丧家或单位应妥为保管,持证可随时到⾻灰堂瞻仰亲属⾻灰。
瞻仰时应遵守⾻灰堂的有关规定。
上述内容来源于店铺⼩编整理发布,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要更多的法律解答,可在线咨询店铺律师。
潍坊的民俗文化
潍坊的民俗文化潍坊的民俗文化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
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
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
中国新二线城市,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
今天,语文迷小编收集了一篇潍坊的民俗文化,欢迎阅读!潍坊市,古属齐鲁之邦,这里民风民俗淳朴敦厚,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潍坊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祈求平安,按照自己的心愿,创造并传承了潍坊地区的乡风民俗。
跟随风俗民情的历史延沿,伴生了潍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潍坊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就在这里创造了古老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据考古发现,境内有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建筑和石刻等1800余处。
考古证明:早在5000年以前,这里就有氏族部落居住。
潍坊境内久远的建置、邦国的更替,促使这里形成“十里不同俗”的丰富风俗民情。
潍坊自古以来,文事昌盛,辈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使得潍坊的民族民俗文化,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
史载,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潍坊市域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百人之多。
辈出的名人,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在潍坊地区这块充满齐鲁风范的大地上,催生、造就、传承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多彩多姿的潍坊民情风俗。
使潍坊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继承了内容丰富、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民间艺术。
民俗文化,属于区域性民族文化,它的发展受到地理、经济、政治和学术及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千百年来,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品萌芽于劳动人民之中,又经劳动人民传承、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潍坊地区的独具风采的民俗文化,有的已成为潍坊地区民俗风情的标志物。
从民俗上讲,潍坊地区广大人民历史地注重五大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
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丧葬”是指一种为死去的人举办的仪式,有关汉族农村丧葬习俗都是怎样的呢?中国民间农村丧葬习俗都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汉族农村丧葬习俗1、汉族人亡后,首先立丧主(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无孙则以次子)、丧妇(死者之妻,无者为丧主之妻)和司礼,置棺椁寿衣,棺椁用料以松柏为上,桐木、杉木次之。
棺木的板数须成双成对,厚2~3寸,4寸为好,5寸更佳。
外形一头大、一头小。
薄棺俗称匣子,多用于幼丧。
外刷土漆,呈深黑色,有的黑中杂以红色,内外刷桐油。
富有之家棺内底部铺炼熟的糯米灰数寸厚,还有的熔入麻油、松香等。
寿衣习惯用单数,5件,7件不等,蓝、藏青、灰色均可,忌用黑色。
不缀钮扣,缀布带系着。
衣外系一条白色棉线腰带,线的根数与死者的年龄相同。
脚穿棉鞋。
、死者弥留之际,亲属静候身旁“送终”。
气绝后,烧落气纸,将尸体移至正屋,置于床板或草铺上,头向下方,脸盖黄裱纸。
板下点长明灯,设牢盆(即泥糊盆),烧纸及纸人,又扎纸台插于门外树上,称“望乡台”。
死者子女披麻戴孝,孝子手持哭丧棒,长约3尺。
父丧用竹,母丧用桐,取父节在外,母节在内之意,棒上用白纸条缠绕。
身系草绳或缠黑纱,穿草鞋或白面布鞋,有的地方赤脚不穿鞋。
光山、新县等地,男性死了,孝鞋口左边披脸子,女性死了则为右边,父母双亡则为双边。
接着给死者沐浴,前身7次,后身8次,有的前后各擦3次,穿上寿衣后入殓。
棺底铺香末,末上垫纸或褥,有的还置5枚铜钱。
抬尸时,丧主抱死者头部人棺,头朝棺木大头,平直仰卧。
头枕3块瓦,脚垫2块砖。
口中含钱,或食物、珠玉。
2、盖棺后,用3枚大钉封口。
光山县忌用钉,用木楔,棺口用糯米粥糊纸密封。
人殓后,棺立中堂为灵堂,亲人按尊卑长幼,男女有序,肃立守灵。
亲朋至吊,送以银钱、孝幛、祭牲(鸡、鱼、肉)、纸钱等物,家人不论长幼均跪门迎接。
吊丧期间禁忌颇多,非葬事不谈,面污禁洗,女忌脂粉等。
3、出殡前,请道士做斋,和尚念经,超度亡魂,模拟阴间阎府种种酷刑,请其一一破除,以拯救亡魂,免遭阴间之苦;将纸扎金银山、楼宅亭阁、佣人仆役、车马服饰、望乡台等焚化,供亡人阴间使用;做堂祭,由丧主或司礼哭诉祭文,追述亡人生平事迹和德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市临朐县丧葬礼俗
临朐县丧葬礼俗
“逝者已去,死者为大。
”在临朐丧葬习俗中,这是最大的规则。
一切的人员活动都要以死者为大,围绕丧葬安排自己的活动。
只要是正常死亡者,三至五天葬埋。
仪式隆重程度按年龄划分,老者葬礼比较隆重,年轻人的葬礼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该有的流程还是都有的。
凡老丧者,其丧仪复杂,礼节繁冗,具体有以下程序:
在确定老者“命不久矣”之前,儿孙要守护床前,为其洗脚、修剪指甲。
家人会准备好丧服,以备突发情况,必须要让老者“寿终正寝”。
所谓“寿终正寝”,如果死者是男性,则为其剃头、修饰胡须;若是女性,则为其梳好头发、擦好脸;咽气前都要穿好寿衣。
死者死之前的大约一分钟之内身体会抽搐、颤抖,这时候家人会按住死者的身体并捋顺,以确保死者“走的好”;还会请殡仪馆的人来给死者整容、定相,确保死者投胎后“长相好”。
家族比较大的死者或是家里比较有钱的死者,会用水晶棺盛放尸体,而家族比较小的死者则会用木棺。
然而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家族的老年死者会启用“丧乐队”。
从死者死的那天直至殡葬,儿女早晚焚香,昼夜燃灯,不断烧纸钱。
死者殁的当日,即请阴阳先生给“看”茔地,开始修墓穴(有土穴和砖穴之分),并根据死者生辰八字和寿终时辰,确定落葬时辰。
并开始向亲戚报丧,并派族人请“大客”(男舅家、女娘家)前来吊丧。
一般死后第二天为吊丧,在灵堂里摆放撰书挽联,门外悬挂纸幡,将死者生卒年月日时、落葬时辰及五服以内之兄弟、子、侄、孙、曾孙等按服规开列详明,张于门前,以告亲朋。
而吊者多为己亲、近邻,他们会站在棺材旁对死者进行沉哀告别,瞻仰遗容。
吊丧时只用汤饭招待,点纸后即辞去。
不仅死者要更换服装,凡死者之亲生子女及孙、曾孙等都需变服,且披麻戴孝,“头上长孝遮面容,身穿縗服不饰身”,男性需手持丧杖,丧杖则为“父竹母桐”,即取竹或桐枝二尺许,外用白纸和纸钱包住后再用麻线绑住。
服孝者须“坐席守灵,寝苫枕块,通宵达旦,不离丧茨”,表现在临朐风俗中是跪坐在天井中设的灵堂两侧,且低头看地,有人来吊唁则要磕头回礼。
五服以内其他服规者均须头戴孝帽,鞋鞔素布,鞔鞋深浅,按服规之轻重而定。
而孝帽也有区别,并不是所有的孝帽都是统一的。
我们家族是五世同堂(老爷爷、爷爷、爸爸、哥哥、侄子一共五代),老爷爷死的时候,我侄子(大伯的孙子)已经5岁了,我和弟弟是老爷爷的重孙,侄子便是老爷爷的曾孙。
葬
礼上,爷爷(即第二代)戴的孝帽是白色的,上面有没弹(带着籽)的棉花朵;爸爸(即第二代)是白帽子蓝穗头;哥哥和弟弟(即第三代)是戴白色的帽子上面有红色的穗头,侄子(即第五代)孝帽是纯红色的,没有穗头。
第六代实属罕见,没有见过或听说过,也没有确切的资料表明孝帽的款式以及颜色。
每一场葬礼都会有一个总管,且有外柜,方言说“帮忙的”。
他们专管丧事过程的礼仪,和灵前来客、祭奠事宜。
五服之内选取德高望重之人,管理操办内务、修造墓穴、陈设丧棚、布置灵堂,搭盖宾棚,并拟定执事榜,明确分工,以应待客之事。
还要请奏丧乐的喇叭手,每隔两个小时跟着逝者子孙“哭村”,即绕着村庄哭丧。
“三日”是最隆重的日子,这一天也是死者活化并下葬的日子,称为出殡。
亲朋献祭的礼品,牌、幛、匾等虽有,但是是不普遍的,大多以“纸活”为主祭献品,即筒纸、灵亭、美男美女、仙鹤、车马俑等火葬品。
凡属大型祭品均设仪式,鼓乐相迎,孝子跪拜,以示死者寿终德存。
出殡之前逝者子孙要挨个去看逝者最后一眼,并从棺材上抓一小把粮食,粮食有玉米小麦高粱等多种组成,看完最后一眼就开始往屋外走,门槛处有一个管事的会给每个人手里塞一点馒头,这个馒头角只有出了大门口才可以松手,不然不吉利。
等所有人都瞻完,抬棺者会扣紧棺盖,这时候开始哭殡。
需要强调的是棺材底下用大的土块(老屋垒房用的那种),在抬棺之后要立起来,表示逝者启程离家。
送殡到离家1000米之外才可以停下,据说讲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送完殡都要回主丧家,进屋门之前,会看见一个面盆,里面盛着水,盆地有一些硬币,每个人抓一个才能回屋。
进屋之后地面上有一张席,上面放着大块的豆腐和大盆的面条,每个人都至少吃一口豆腐、吃一点面条,去那张席上坐一会儿(至于有什么说法,老人也说不清楚,只说是祖祖辈辈那么传下来的)。
家中壮年会跟随火化场的车去领骨灰盒以及孝章,紧跟其后就是圆坟。
即把骨灰盒放进事先挖好的坟中。
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
但在葬后三七、五七、七七、六十日时均设祭。
五七时,必须由孝子亲手焚烧纸糊的彩人。
据说以此可减轻死者生前罪过。
七七四十九天为尽七,百日为“百期”。
六十日焚烧纸糊的船轿,传说可使死者的灵魂渡过混河。
除此,在死者的诞日、祭日(一周年不得去上坟)和清明节等,晚辈再到坟前祭奠。
这就是临朐丧葬礼俗的流程,具体村庄可能有的地方不太一样,但是大体流程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