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1。

识记我国地震带、泥石流与滑坡的空间分布。

2。

理解泥石流、滑坡的形成原因。

我国的地震灾害【自主学习】1.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种类齐、分布广、危害大.2.我国的地震灾害(1)基本特点①分布范围广。

②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成因******************①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②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3.分布西部东部分布天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等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等特点不均匀,呈条带状,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1.我国为什么多地震灾害?提示: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加之又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发。

2.祁连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等并非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为什么这些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区呢?提示:内陆地区地震带大体上与我国山脉分布相吻合,而山脉本身就是地壳剧烈运动的结果。

【核心归纳】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左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我国地震的分布、成因与危害如下:(1)我国地震西多东少,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比东部更加复杂,构造运动频繁,地壳更加脆弱所致。

但灾情却是西轻东重,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度大,所以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特别大,灾情特别严重.(2)地震灾害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惧心理最严重的灾害,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与地震烈度和财产的易损性有关.【跟踪训练】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台湾高雄市2016年2月6日凌晨3点57分发生里氏6。

7级地震,全台都有震感,其中台南市受损最为严重,多处建筑倾斜甚至倒塌。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五课件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五课件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石掩埋,200多公顷良田被
压毁。
第十五页,共20页。
【思考(sīkǎo)】
(1)影响滑坡形成(xíngchéng)的因素有哪 些?
(2)说出我国滑坡时间以及空间分布规律。
(1)滑坡是在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而暴雨是诱发(yòufā)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我国滑坡多发期:每年6—8月
珲带春深资 级和震料以黑(上群z龙ī的的li江à破一o的)坏:部穆性我分棱地国,、震地东是有震宁太8、记平0牡0载洋多丹史板次江约块,一有俯遍带3布冲8,0除深带0多度贵以年一州3,0般、0记为浙倾4录角江0史0插两~上入省6的亚和009洲香千0大0港米0陆多特。之次别它下地行是,震政伸环中区达太,以我平6外国洋东地北震的 产物所。有震的级省为、5自~治7.区5、级直,辖因市震。源8级过以深上,的一大般地无震破有坏l8次作,用最。大我震国级的为中8.源5级地,震共主要有 三有处三:次一,是即台:湾l6省68东年部山东的莒沿县海郯,城如地基震隆、东l92北0年、宁花夏莲海以原东地海震域、以l95及0年东西南藏海察域,深 度隅为地l00震.。2l790千0年米以;来二,是中西国死藏于南地部震江的孜人、数达占旺全附球地近震,死深亡度人为数l4的05~3%18;0千l55米6 ;三是 新年疆陕西西部华的县塔发什生库8.尔2干级、强麻地震扎,一死带亡,8深0多达万1人00,~是1历60史千上米死,亡它人是数兴最都多库的什一中次源地震
第七页,共20页。
【思考(sīkǎo)】
祁连山地震带、秦岭(qín lǐnɡ)地震带、燕山地震 带、昆仑山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等并非在世界两 大地震带之间,为什么这些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 区呢?
内陆地区地震 (dìzhèn)带大体上与我国 山脉分布相吻合。而山 脉本身就是地壳剧烈运 动的结果。综合以上阐 述可知:地震(dìzhèn)的 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 运动密切相关。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课时1 我国的地震灾害课件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课时1 我国的地震灾害课件
答案
反思归纳
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分布规律、成因
(1)我国地震灾害特点:①我国是世界地震多发区,范围广、频率高、强
度大、危害严重。②地震分布西多东少。③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主要取决
于东、西部的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的差异。④地震震源浅,烈度高。
(2)我国有四个地震多发区: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
答案
(2)请你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汶川地震的形成原因。
答案 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上,板块内部岩层突然断裂而形成。
答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汶川地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 人员伤亡的原因。
答案 自然原因:地处地震带上,震级强,破坏力大;山区面积广大,
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之正值雨季,滑坡、泥石流等相关灾害群发。
【思考】 1.我国为什么多地震灾害? 答案 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加之又 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因而地震多发。
答案
二、我国的地震灾害
1.特点:一是⑥ 分布范围广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过里氏⑦ 6 级以上的
地震灾害。二是⑧ 频率高 ,强度大。20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
⑨ 7 级以上的地震。三是⑩ 震源浅,危害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震都是 ⑪ 浅源 地震,破坏力极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形成机制:我国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构造运
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
洋板块交会处,又位于世界两大地震环带太⑫平洋
地中海地—震喜带马拉和雅⑬
解析 我国的地震具有西多东少,灾情具有东重西轻的特点。

(浙江专用)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

(浙江专用)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考要求分析主要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一、我国的地震灾害1.根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原因〔1〕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2〕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加之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发生的频率较高。

3.分布我国地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西部有六大地震带,东部有七大地震带,总体上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4.预报:地震监测系统。

我国地震成因及分布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左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

[特别提示]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灾情却比西部严重的原因灾情的大小除与灾害本身的强度有关外,还与经济开展水平上下有关。

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建筑物密集程度小,经济开展水平低,经济密度小,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灾情轻。

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建筑物密集程度大,经济开展水平高,经济密度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灾情重。

读“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图示,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2〕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地震灾情为什么东重西轻?答案〔1〕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

〔2〕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泼,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地区外,大局部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兴旺、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地质灾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地质灾

地质灾害多发区【考点精讲】1. 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2.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地质灾害不是单一发生的,前灾往往是后灾的诱发因素。

小江流域的灾害链通常表现为“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的模式。

(2)地质灾害的链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地震和暴雨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3. 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②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铁路: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

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

③摧毁耕地和建筑物【典例精析】例题 1 (课标全国卷文综)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思路导航: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结合阅读材料和地质剖面图,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对考生而言是高难度层次的题目。

由图可以分析出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例题2 在图中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 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思路导航:此题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为出发点,重在突破地震主要由地质构造引起,逐一排除。

高中地理 第2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2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

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阅读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1.种类齐2.分布广3.危害大一、我国的地震灾害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 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

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

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8.6级地震。

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

【资料分析】阅读以下资料,分析总结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资料一: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l8次,最大震级为8.5级,共有三次,即:l668年山东莒县郯城地震、l920年宁夏海原地震、l950年西藏察隅地震。

l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l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l949年以来,l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资料二:从我国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分布特点看,我国的深源地震仅出现于吉林的安图、珲春和黑龙江的穆棱、东宁、牡丹江一带,深度一般为400~600千米。

2017高中地理 第2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素材 湘教版选修5

2017高中地理 第2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素材 湘教版选修5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1课时)
1.了解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

2. 能够结合分析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3.通过列表对比我国泥石流、滑坡的异同点。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形成原因、分布。

2.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多发的原因、多发的地区。

1. 带着好奇、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导学案。

2. 专心投入、收获成功的喜悦。

1、我国地震灾害有那些特点?
2、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有那些?
3、我国那些地带为地震多发带?
4、地震有那些类型?查找资料看是哪类更具破坏性?
1、我国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有那些?
2、泥石流灾害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3、具体说明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因子:
4、我国泥石流灾害的空间分布界限是什么?东西有何差异?
1、什么是滑坡?
2、滑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我国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怎样?
4、完成《三维设计》本节习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课件中图选修ppt文档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课件中图选修ppt文档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八
个地震带都位于板块 交界
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
本 带,如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 太平洋 板块与 亚欧 板块

时 栏
交界处,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 印度洋 板块与 亚欧 板块
目 开
交界处,南北地震带位于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由于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三

开 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灾情也就相

应小得多;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产密集、人口密度
大,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 严重 。
互动探究区
迁移应用1 2010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我国境内共 发生5级以上地震28次,其中大陆地区17次,台湾地区11 次。读“2010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我国境内5级以上地震
1.危害严重地区:⑧ 云南 省西北和东北山区、⑨四川省西
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甘肃省南部的白龙江流域、辽
本 课
宁省东部山地和西藏自治区⑩ 喜马拉雅 山地。

栏 目 开 关
冲毁⑪ 破坏⑫
城镇、乡村、矿山 ,造成人畜伤亡 房屋 及其他工程设施
2.危害损坏⑬ 农作物 、耕地及林木
堵塞河道,阻断航运,引发⑭ 洪涝 灾害
自主学习区
思维活动
1.中国为什么多地震灾害?你的家乡有潜在的地震灾害吗?
为什么?

课 时
答案 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
栏 目
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多地震

关 发生。判断是否有潜在的地震灾害要根据家乡所在位置是
否位于主要地震带上。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

2.学会分析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一、我国的泥石流灾害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围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与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①半湿润、②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③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④102°E 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⑤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⑥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1)大体以燕山、⑦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⑧华北山地、黄土高原、⑨秦岭山地、⑩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区,呈⑪带状或⑫片状分布。

(3)该线以东的⑬辽东、⑭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⑮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⑯零星分布。

二、我国的滑坡灾害1.形成: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⑰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季节:每年的⑱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

3.分布:我国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⑲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西部较为密集。

其中以⑳秦岭—○21川西—○22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

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是四川省。

思考1.为什么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区?答案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

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人类活动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的?答案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本章归纳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ppt版本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本章归纳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ppt版本
制度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 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二级二级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 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二级二级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干旱日趋严重,洪水发生频度降低,但海河流域特大
洪水威胁依然存在
江河 名称
珠江
松花 江
辽河
主要特征
洪峰高、流量大、历时长;洪水年际变化小;洪水来 自西江、北江,以北江为主,若两江洪水同时并发, 灾害尤为严重;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台风、风暴潮 威胁,一旦与中上游暴雨洪水并发,灾害特别严重; 下游地区经济发达,有广州等众多城市,所以水灾损 失十分严重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生物灾害


蝗灾飞蝗蝗灾的的习危性害

蝗灾与鼠害
鼠害鼠危害害的地域差异
专题整合 我国七大江河水灾特征比较
江河 名称 长江
黄河
主要特征
发生频率高;水灾范围广;汛期长;洪水峰高、量大;洪水 年际变化较小;伴随暴雨洪水,中上游地区常发生数以万计 的崩塌、滑坡、泥石流,进一步加重了灾害的破坏损失程度; 泥沙淤积比较严重,江湖行洪、蓄洪能力逐渐下降,防洪抗 灾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洪灾区人口、城镇、财产密集,经济 比较发达,洪灾破坏损失严重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 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二级二级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学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课件中图版选修ppt(共37张PPT)

学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课件中图版选修ppt(共37张PPT)

迁移应用1 2010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我国境内共 发生5级以上地震28次,其中大陆地区17次,台湾地区11 次。读“2010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我国境内5级以上地震 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本课时栏目开关
本课时栏目开关
(1)12 月 30 日尼玛地震位于________地震带上,这里是 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 (2)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空间上看,2010 年我国发生的 5 级以上地震有何分布 特点? (4)如果这么多地震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造成的危害将比 目前________(大/小),为什么?
本课时栏目开关
1.玉树地震发生在________地震带上
A.环太平洋
B.喜马拉雅
(C )
C.青藏高原
D.滇西
2.玉树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交界处 ( D )
本课时栏目开关
A.亚欧 太平洋
B.印度洋 美洲
C.非洲 印度洋
D.印度洋 亚欧 解析 第1题,玉树位于青藏高原上,因此玉树地震发生在青藏高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
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地质灾害)
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地质灾
害)的发生。
本课时栏目开关
(3)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机制极其相似,因而二者在分布上
存在相关性,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多选)
原地震带上。第2题,玉树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010 年端午节,南方部分地区暴雨密集,四川、云南部分
地区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人员失踪和铁路中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素材湘教版选修5-word文档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素材湘教版选修5-word文档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1课时)
1.了解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

2. 能够结合分析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3.通过列表对比我国泥石流、滑坡的异同点。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形成原因、分布。

2.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多发的原因、多发的地区。

1. 带着好奇、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导学案。

2. 专心投入、收获成功的喜悦。

1、我国地震灾害有那些特点?
2、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有那些?
3、我国那些地带为地震多发带?
4、地震有那些类型?查找资料看是哪类更具破坏性?
1、我国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有那些?
2、泥石流灾害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3、具体说明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因子:
4、我国泥石流灾害的空间分布界限是什么?东西有何差异?
1、什么是滑坡?
2、滑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我国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怎样?
4、完成《三维设计》本节习题。

第 1 页。

2018-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5(2

2018-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5(2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学习目标]1 •分析地震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分析泥石流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3•分析滑坡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自主学习预习新知夯实晶础一、我国的地质灾害1.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魁、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缝、火山、地而沉降、地面塌陷、水上流失、上地沙漠化、海水入侵等。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是种类齐;二是分布广:三是危害大。

二、我国的地震灾害1.特点:一是分布范用广,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里氏色级以上的地丧灾害。

二是频率鱼强度大。

20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丄级以上的地震。

三是震源浅,危害大。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是注源地康,破坏力极大。

2.形成机制:我国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发生频率高。

3.分布:我国地震灾害分布不均匀,震中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称为地底带。

总的来说,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o三、我国的泥石流灾害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用之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苴形成和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疑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鯉成为泥石流眾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102° E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⑴大体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竦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上高原、秦岭山地、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地区,呈垂状或掘状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习目标] 1.分析地震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分析泥石流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3.分析滑坡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一、我国的地质灾害1.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海水入侵等。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一是种类齐;二是分布广;三是危害大。

二、我国的地震灾害1.特点:一是分布范围广,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灾害。

二是频率高,强度大。

20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

三是震源浅,危害大。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破坏力极大。

2.形成机制:我国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发生频率高。

3.分布:我国地震灾害分布不均匀,震中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称为地震带。

总的来说,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三、我国的泥石流灾害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围之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和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102°E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1)大体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地区,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3)该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四、我国的滑坡灾害1.形成: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季节:每年的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

3.分布: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西部较为密集。

其中以秦岭—川西—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

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是四川省。

探究点一我国的地震灾害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3月3日18时24分,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北纬23.5度,东经98.9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地震共造成沧源县芒卡、耿马县孟定两个乡镇人员伤亡较多,经济损失较严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此次地震发生地所属的地形区和所属的世界地震带名称。

答案云贵高原。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解析根据经纬度坐标和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属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分析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造成的灾情较严重的原因。

答案灾区人口密度较高;灾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防抗灾能力低。

灾区(云南临沧)多为山地地形,山高坡陡,容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

解析灾情与受灾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密度、防灾能力和防灾意识等有密切的关系。

灾区的经济密度越高,防灾能力越低,灾情越严重。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2.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区的原因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地壳活动频繁,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发生的频率较高。

3.地震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4.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的原因。

(1)地震西多东少的原因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2)危害东重西轻的原因①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②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产密集,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1.读下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多发区,基本遵循沿________分布。

(2)影响我国的地震主要是(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水库地震(3)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青藏新疆华北台湾活动断裂带(2)A(3)台湾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解析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西部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东部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故地震灾害多发。

地震主要分布在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影响我国的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

台湾岛处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探究点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材料下图为我国泥石流分布图。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案西南地区。

解析由图即可获知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试分析四川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答案盆地边缘是山地地形,坡度较大;地壳运动强烈,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破碎,土层松动);降水较多,暴雨集中。

解析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质构造、气候等方面分析。

1.泥石流和滑坡的危害2.比较泥石流和滑坡影响因素的异同(1)不同点(2)相同点①山区地形坡度较大;②土体或岩体下面有隔水层;③雨量集中;④森林覆盖率低;⑤与地震具有关联性;⑥均可由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引发。

3.我国泥石流灾害区域特征2.(2017·嘉兴模拟)东北地区有多年冻土连片分布,河流发育。

近年来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和危害越来越大。

下图为“东北地区泥石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读图分析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答案东北地区冻融作用强烈,土层松脆;河流发育,山麓冲积扇沉积物较多,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降雨集中,多暴雨;河网密布,汇流速度快,易形成洪水;春汛致使山体下滑。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

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下图)发生里氏7.6级地震。

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

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答案附近山地海拔高,终年积雪;地震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冲击力大,破坏性强。

乙市位于雪崩路径上,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人员来不及逃生。

解析根据材料提示,此次雪崩是由地震引起的,靠近乙市山峰海拔高、终年积雪量大;本次地震里氏7.6级,震级大,破坏了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上积雪的稳定性,从而诱发雪崩。

雪崩导致乙市几分钟内被毁,人员逃生时间短,伤亡重大。

2.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等高线图”。

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区域发生频率较高的地质灾害。

(2)分析该区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答案(1)地震或滑坡、泥石流。

(2)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地震引起岩石疏松破碎;冬季地处西风带迎风坡,多地形雨;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解析该区域地处南美大陆的西岸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地震容易使岩石破碎,加上降水较多、地势起伏大,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比较平缓B.降水持续时间更长C.地形更为复杂崎岖D.植被覆盖率更低2.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区域的泥石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主要是冰川泥石流B.川滇地区是暴雨泥石流C.黄土高原是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D.华北地区是冰雪融水引发的泥石流3.我国山区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人为原因有( )A.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B.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C.农民在山区大量修筑梯田D.山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答案 1.C 2.D 3.B解析第1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增大了其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第2题,华北地区是大气降水引发的泥石流。

第3题,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地表岩石松散,成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据此完成4~6题。

4.2014年5月28日,我国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省(市、区)是( )A.粤、桂、滇B.滇、川、赣C.浙、湘、鄂D.川、陕、鄂5.造成5月28日与8月23日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壳活动B.地形状况C.雨带分布D.植被状况6.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发生这些地质灾害的主要时段是( ) A.4~9月B.10月至次年3月C.6~11月D.12月至次年5月答案 4.B 5.C 6.A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5题,读图可知滇川地质灾害等级为4级和5级,赣为3级,5月28日这三省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8月23日,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省区是川、渝、陕、鄂、鲁等。

不同时间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明显差异与气象条件有关,联系我国雨带的分布来解答。

第6题,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与夏季多暴雨分布有关,影响我国的夏季风4月份登陆,9月份南撤,10月退出大陆,因此A对。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其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

读下图,回答7~8题。

7.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B.地震C.火山喷发D.洪涝灾害8.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B.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答案7.A 8.A解析第7题,由题干及图可得出此堰塞湖是由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的。

第8题,由图可知,此堰塞湖的形成已淹没了其中一个村镇,已形成自然灾害。

读“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9~10题。

9.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气温差较大,岩石破碎10.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B.泥石流C.海啸D.塌方答案9.D 10.B解析第9题,气温差较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且该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