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与云南文创产业的结合之路初探

合集下载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建水紫陶的产业现状建水紫陶作为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在当地,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成为当地一种重要的产业。

不仅在国内,也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需求。

与此建水紫陶的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导致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激烈,建水紫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弱。

受制于传统工艺和技术的限制,建水紫陶的产品创新和设计创意有待提升。

二、产业化发展对策针对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可行的对策:1. 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手工制作模式,实现产业化生产。

2. 品牌建设:加强建水紫陶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举办展览、参加赛事、开展宣传推广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竞争力。

3. 市场拓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求合作伙伴,拓展销售渠道。

通过开发电商平台、参加国际展会等方式,拓展建水紫陶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4. 人才培养:加强对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培训,培养一批新的工匠和设计师。

通过举办培训班、学徒制度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建水紫陶产业的传承和发展。

5. 文化挖掘:通过深入挖掘建水紫陶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通过推出以建水紫陶为主题的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游客,增加产业的附加值。

三、总结建水紫陶作为云南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难题,但也充满了发展的机遇和潜力。

浅谈建水紫陶制作和发展

浅谈建水紫陶制作和发展

literary 浅谈建水紫陶的制作和发展■股志勇(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历史渊源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一个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聚居的边陲重镇。

被世人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就产于建水县碗窑村。

建水紫陶发源地碗窑村世代以陶瓷为业,村名因陶瓷而得。

始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建水紫陶传统手工技艺,是在承传了千余年陶瓷文明的基础上,为满足近现代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民国建水县志稿》中载:“建水陶业(紫陶)创始于清光绪末期,发明者,建水知县卢咸顼,江西人,先试做烟斗,继做花瓶、茶壶、笔筒、汽锅及各种用具。

体质坚实,形式古朴,书画生颍,色彩光润,见者无不赏心悦目。

累次寄往欧美赛会,均获上奖,成为独一无二之工业也。

民间代表性紫陶发明人有清中未期的张好、潘金槐和40年代成名的向逢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4年成立了“建水县陶器社”(70年代更名为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打破了当时仅靠手工作坊生产的格局,碗窑村大部分人进厂亦工亦农,人最多时有150多人,建水紫陶古老传统的制陶工艺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艺术价值建水紫陶因艺而珍,其品质洁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无铅、无毒、对人体无有害物质。

其更侧重于文化的张扬,以传统中国书法绘画为主要内容,以陶为纸,既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使建水紫陶古貌淋漓,文气盎然。

与其它陶瓷艺术不同的是,建水紫陶不仅可以通过制作精美、造型新颖的器形之外,最主要的是将传统的书画艺术运用于紫陶创作,紫陶上的字画不以斑斓的视角冲击取胜,而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淡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优美单纯的宁静。

■工艺制作在传统的建水紫陶制作工艺中,一般分为制泥、拉坯、绘制、刻坯、填泥、精修、烧制和磨制8个程序,每道工序都由专人承担各个工艺的制作。

制泥:建水紫陶的原料取自距县城两公里附近的碗窑村。

传统的制泥方法是:将开采出来的粘土原料用石磨磨成细粉,然后将细粉过筛后按照制陶要求把不同成分含量的粉末泥灰原料进行配比,再将其倒入陶缸中加水浸泡搅浆,待含砂浆泥沉落池底,便只勺取上面的浆泥倒入另外的池内作再次淘洗。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特色。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建水紫陶产业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推动其长远发展。

一、建水紫陶的产业现状建水紫陶是指在云南省建水县制作的紫陶器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紫陶器皿质地坚硬,色泽莹润,釉色浓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目前,建水紫陶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料采集、制作工艺、销售渠道等各个环节。

但与此建水紫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

传统的制作工艺虽然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

销售渠道窄,品牌知名度不高。

建水紫陶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缺乏产业标准和保护措施。

在市场竞争中,建水紫陶面临着来自其他材料和工艺的竞争,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和保护政策来维护其地位。

二、产业化发展对策要推动建水紫陶产业的产业化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建水紫陶产业应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

完善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

加强建水紫陶的宣传推广力度,开发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建立品牌形象,打造地方特色,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建立产业标准和强化保护措施。

加强对建水紫陶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提升产品的合格率和市场认可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盗版,维护产业利益。

加强政策扶持和产业协作。

政府应加大对建水紫陶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资金和资源向紫陶产业倾斜。

建立产业协作机制,加强产业链合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展望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建水紫陶产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建水紫陶产业一定能够实现产业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将云南少数民族元素用于建水紫陶创新设计的思考

将云南少数民族元素用于建水紫陶创新设计的思考

2020-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艺术设计将云南少数民族元素用于建水紫陶创新设计的思考张哲豪(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建水紫陶作为云南最富盛名的陶艺产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但在日益繁荣的过程中,建水紫陶的生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当下建水紫陶生产中的同质化现象,提出将云南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建水紫陶的新路径,探讨该路径的优势和意义所在,以期为建水紫陶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建水紫陶;云南少数民族元素;创新;分众化设计;造型装饰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156-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113一、前言云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就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这片神秘的高原上,流传着“一山分四季,十里分歧俗”的说法,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风俗构成了七彩云南这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各种少数民族元素层出不穷。

少数民族文化也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

与此同时,这片热土上也诞生了一些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建水紫陶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历史悠久,自清末形成“彩泥刻填”和“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以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改进,成为云南乃至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陶艺品种之一,并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建水紫陶行业重现繁荣趋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知名度不断提升,正处于大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

从国内角度来说,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强,日常生活越来越审美化,对于文化艺术品的消费需求大大提升。

从国际角度来说,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大增强,正值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传播,使其走出去面向世界,浸润全人类、造福全人类,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契机。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早在唐代就有“建水陶器”之誉。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制造的兴起和消费者对新颖、实用、便捷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和生存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云南建水紫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云南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主要是手制、手胎,传统工艺的工序繁多,一些细节和纹饰的加工需要精湛的手艺,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在市场上,建水紫陶的竞争力较弱,一方面是因为其价格高,定位于高端市场,另一方面是应用范围窄,多用于收藏和装饰,市场规模较小。

1、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是云南建水紫陶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开发经典的建水紫陶文化产品,既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的需求,又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例如,可以设计具有建水特色的送礼茶具、摆件等产品,营销渠道可以通过参加文化展览、线下活动等方式来扩宽市场。

2、提升工艺水平。

传统的手工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效率低、成本高的困扰,如何提升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符合市场需求,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首先,可以通过工艺改进降低成本,应用现代化设备提高效率。

其次,可以实行专业化分工,重新分配生产流程,提高产能提升。

此外,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助于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3、拓展销售渠道。

如何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提高品牌知名度,是企业追求增长的关键。

可以通过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发新型市场,挖掘新的消费群体,创新销售模式,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

三、对策1、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企业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布局、市场定位、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

规划应该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变化。

2、加强品牌建设。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推广,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

与其他传统工艺品相比,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相关的对策。

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保护和传承好其文化传统。

建水紫陶作为云南地方特色产业,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保护好其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相关的对策包括加强对传统技艺的培训和传承,提高工艺品的质量和品味,丰富产品的种类和风格,使之符合现代市场的需求。

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建水紫陶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相对较低,传销对象主要是一些地方的艺术爱好者和文化研究者。

建设一个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建水紫陶品牌是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关的对策包括建立专业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形象,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使之逐渐走向市场。

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大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传统的陶瓷制作技艺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相关的对策包括加强对建水紫陶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鼓励产业界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新的原材料和工艺,推动建水紫陶产业的升级。

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搭建平台和桥梁,促进建水紫陶与其他传统工艺品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水紫陶的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问题。

只有加强传承与创新,加大市场推广和政府支持,才能推动建水紫陶产业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建水紫陶产业面临着产业化发展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挖掘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促进建水紫陶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2. 缺乏品牌化和市场化运营建水紫陶产业整体上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化运营能力,产品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单一,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二、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1. 加强技艺传承和创新对于建水紫陶来说,最重要的是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要加强对紫陶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培训,营造有利于技艺传承的环境,注重对传统技艺的创新和发展,打破传统的制作模式,推动纯手工艺品和现代化设计相结合,提高产品的时尚与艺术感。

2.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化运营能力建水紫陶产业要加强品牌建设,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核心竞争力。

积极开拓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化运营能力,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3. 挖掘文化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建水紫陶产业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通过表现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性,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4. 加强政府扶持与产业联盟合作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于建水紫陶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

建立紫陶产业联盟,促进产业内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5.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通过开展各种展览会、文化节庆、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建水紫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传统工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

三、结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水紫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加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化运营能力,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强政府扶持,并加强宣传推广,注重精神文化价值的传承,使建水紫陶这一中国传统工艺品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摘要】建水紫陶作为云南的传统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本文从建水紫陶的历史与特点入手,阐述了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在通过对建水紫陶产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拓展市场渠道等发展策略。

在总结了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并展望了建水紫陶产业的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可行的发展策略,为建水紫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云南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历史、特点、重要性、现状分析、问题、挑战、品牌建设、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市场渠道、发展对策、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云南建水紫陶的历史与特点建水紫陶,是云南建水县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据传建水紫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建水紫陶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陶器的明珠”。

建水紫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彩绘上。

其制作工艺包括挤、包、捏、搓、揉、切、坯等数十道工序,工艺繁琐,技艺精湛。

而彩绘则是建水紫陶的一大亮点,采用传统的云南彩绘技法,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建水紫陶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性。

其制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茶壶、茶杯、花瓶等,深受人们喜爱。

建水紫陶还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和情感,是建水县的一张重要名片。

建水紫陶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彩绘绚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1.2 阐述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建水紫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点。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建水紫陶产业正面临着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产业化发展可以提高建水紫陶的产量和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改善农民生活。

通过产业化发展,建水紫陶可以更好地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这一优秀的传统工艺。

浅谈云南建水紫陶的创新发展

浅谈云南建水紫陶的创新发展

52艺术论丛浅谈云南建水紫陶的创新发展张孝成建水陶园三杰紫陶文化有限公司摘要:建水紫陶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术,有着中国四大名陶的美誉,被人们称之为“滇南琼玉”。

本论文对建水紫陶工艺品创新发展进行研究讨论,对在创新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通过对建水紫陶工艺品的创新发展的分析,让建水紫陶工艺品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传承,致力于创新,开放现代市场、提高创新意识,寻找发展新道路。

关键词:建水紫陶;继承;发展;创新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源远流长,一代代手工艺人书写了无数辉煌的篇章。

当下,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变,传统手工艺面临题材老旧、作品雷同、审美陈旧、缺少设计等诸多行业问题,建水紫陶工艺品也面临了相同的问题,瓷刻传统工艺向现代艺术形态的转换过程相对迟缓,甚至有些方面还有出现停滞、倒退的现象。

传统的瓷刻手工艺受到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甚至走向消亡的可能。

如何让传统的建水紫陶工艺品更好地适应时代,必须找到建水紫陶工艺品自身的持续发展和振兴之路。

传统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饱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审美意蕴、生活态度及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细细品味每个时代呈现的传统工艺品,可谓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建水紫陶既是一个历久弥新、体现中华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水平、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文化战略型产业,又是一个与时俱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可以说,昨日的建水紫陶工艺品是今日的典藏,今日的建水紫陶工艺品是明日的文物。

建水紫陶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它的身影中折射出历史社会的千姿百态。

凡提到建水陶由粗陶向精陶演变,由地方性的实用生活陶跃居国内外的工艺名陶的行列,绕不开的话题,总是围绕着两种建水特有的,在陶艺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器型“汽锅”、“烟斗”来说明。

能匠人们用匠心感悟,通过对技艺的专研,用双手创造出精美的紫陶工艺品。

面对如此丰富而极具表现力的传统紫陶工艺品,我们必须传承其既拙又巧的表达方法和代代相传的精湛技艺,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历经岁月保留着民族的原初记忆和生存哲学,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学习以及体悟的源泉。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为此,本文将从建水紫陶的产业现状入手,探讨其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产业现状建水紫陶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品,具有千年历史,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一直备受世人的喜爱。

受制作工艺与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工艺水平的不稳定也使得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与此现代陶瓷制品的兴起,让建水紫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1. 传统制作方式的限制由于建水紫陶的传统制作方式多依赖于手工技艺,这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问题。

这种制作方式不仅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 品质不稳定传统手工制作方式造成了建水紫陶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有些产品甚至存在着瑕疵,这直接影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美誉度。

3. 市场需求的转变随着现代陶瓷制品的兴起,传统的建水紫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市场需求转变也给建水紫陶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三、产业化发展对策1. 技术创新建水紫陶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 品牌建设建水紫陶产业需要强化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建水紫陶品牌,从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 市场拓展积极开拓市场,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 文化传承建水紫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应当注重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建水紫陶的工艺技艺,提升其文化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升产品的市场价值。

云南建水紫陶文化节市场分析

云南建水紫陶文化节市场分析

云南建水紫陶文化节市场分析按照发展目标,紫陶文旅产业链的重点方向及产品是:围绕“千年建水紫陶”的专有性和唯一性,发展传统紫陶、现代紫陶和“三千四百年”系列衍生类旅游艺术品等新型文旅消费产品,把建水紫陶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形成紫陶产业与文化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打造文化传承、产业共建与文旅融合的“紫陶生产—加工—营销—文旅”产业链。

到2025年,建水紫陶文旅产业链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也就是说,红河州要把这个从泥巴中变出来的紫陶,玩到一个新的高度。

茶陶拥抱,要让“茶醒”“陶醉”6月10日,在“窑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地方官员、茶企、陶企充分研讨了云南普洱茶、建水紫陶这两个知名品牌融合的前景、模式、操作和创意等。

在来自全国各地的50家茶企和建水的25家紫陶中,就有9家茶企分别与紫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建水紫陶与云茶产业的相伴共生、融合发展。

如何植入“喝普洱茶,用建水紫陶”的理念和习惯,是一个需要深度探索的话题。

云南海湾茶叶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段文俊说:“我们正在全国300多家门店推广使用建水紫陶冲泡普洱茶,二者的融合碰撞颇受消费者认可。

希望本次研讨会可以由茶及器、相互借力,实现更深层次的共同发展。

”“拉链”陶旅:文人出手,文化作媒建水紫陶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人、文化密不可分,因为必须要有文人在上面写诗、题字、作画,才能让一件陶器升华为作品。

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也确实是因历史文化而成为旅游打卡点,但是,紫陶与游客又似乎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其中的原因就是,紫陶的设计、制作、烧制等,要么就是躲在深阁中,要么就是在城郊偏僻处,或者就是分散在各地的小作坊中。

而且从外表看上去,烧制场所多是倒塌破败之相,跟紫陶作品的雅静高尚似乎格格不入。

从购买的顾客来看,主要是对陶器及收藏有偏爱的人士,冲着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紫陶,还仅仅是一个小众产品。

互联网+”云南建水紫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董蔓

互联网+”云南建水紫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董蔓

互联网+”云南建水紫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董蔓发布时间:2021-08-13T15:15:29.070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作者:董蔓[导读]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建水紫陶传统炼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董蔓云南昆明 650215[摘要]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建水紫陶传统炼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诸如传统技艺流失、传承人缺乏、产品缺少创新等问题,如何通过互联网对紫陶传统技艺和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与科学传承,已经变成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从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视角,立足自身办学优势,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紫陶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紫陶文化、传承与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针对目前建水紫陶生产方式落后、产品样式单一、人才培养不足、文化传播欠缺、信息化管理缺失等问题,以“互联网+”为主线,以“PDCA循环”为工具,以校企合作、内外联动为抓手,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紫陶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深度融合,促进紫陶技艺、产品和文化的保护、研发、生产、推广、教育与合作,培养一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助推云南紫陶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以此为载体探索对中华文明的保护传承与文化输出传播的成功模式。

1.意义1.1 是贯彻落实国家软实力建设战略的重要切入点进入 21 世纪,中国的经济总量逐年上升,综合硬实力日渐增长。

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发展中华文明软实力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传统陶瓷之一,以紫色为主色调,器型雅致,纹饰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与地域特点、历史文化及生态环境等密不可分,也与现代技术和市场需求紧密相关。

本文将阐述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一、云南建水紫陶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及生态环境建水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中部,素有“雨垂三界”之美誉。

这里的紫陶制作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时期,一度辉煌繁荣。

建水紫陶以紫色为主,因矿物含量及烧造工艺不同,还有绿、黑、棕等不同颜色的陶器。

建水紫陶器型雅致,技艺精湛,玲珑剔透,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纹饰繁多,绘有孔雀、龙凤、花卉、山水、人物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建水县已将紫陶作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之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购买。

建水县地处云南滇池流域,地势复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

然而,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建水县仍面临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方面,政府对建水紫陶的扶持力度增加,提供各种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推动紫陶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建水县积极发展旅游业,将紫陶作为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打造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产品,如紫陶博物馆、紫陶工艺品交易中心等。

紫陶的生产过程包含挖泥、制泥、制坯、雕刻、彩绘、烧制等多个环节。

传统的制作工艺虽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生产效率低下,制作成本高。

现代化的工艺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也是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建水紫陶已经开始尝试现代化生产方式,并适应市场需求,加入了更多实用性元素,如花瓶、茶具、餐具等等。

然而,建水紫陶的面临着一些问题,使得产业化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1、环保问题紫陶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和燃煤,导致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必须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水紫陶,作为云南建水的传统手工艺产业,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建水紫陶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其制作工艺精湛,器物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对于建水当地来说,紫陶产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竞争,建水紫陶面临着生存困境和发展挑战。

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需求,产品销售不畅导致产业发展受阻。

而且,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兴起,建水紫陶的市场受众范围逐渐收窄,需要更加积极地拓展市场。

加强对建水紫陶产业的产业化发展研究,探索新的市场模式和发展策略,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建水紫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本文将从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为建水紫陶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2 问题提出生产工艺传统化和产量有限是云南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虽然保留了古老的工艺和技术,但却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对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

由于生产过程繁琐复杂,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限制了产业的规模扩大。

云南建水紫陶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着不足。

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和品牌推广策略,使得建水紫陶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有限。

很多消费者对建水紫陶并不了解,导致产品销售不畅,影响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云南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需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拓展市场渠道,提升产品品质和形象,加强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云南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2. 正文2.1 产业化发展现状云南建水紫陶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自古以来就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建水紫陶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品,而如今它开始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业。

云南建水紫陶的生产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工序是烧陶。

当今社会,随着消费者对于环保、天然、绿色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建水紫陶无论是外观、工艺还是质量都满足人们的期望。

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首先,加强品牌建设。

云南建水紫陶要想在艺术品市场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品牌营销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

除了在产品质量上做到卓越,还需要进行深度宣传和广泛推广。

建立品牌体系,通过多渠道进行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企业、社会以及公众心目中形成强大的品牌形象。

其次,进行创新和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云南建水紫陶要面对更新的设计与创新问题。

要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加入现代元素,让商品更具文化内涵和时尚感。

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引入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技术,持续开发新品种、新款式,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再次,促进企业合作。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通过合作共赢实现互利共赢。

在建水紫陶产业的系统中,可以实现“产、学、研”合作,整合市场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独有的技术、渠道、人材优势和“大平台效应”。

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互联网上展示品牌与产品,实现产、供、销链条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注重环保和供应链管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云南建水紫陶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方面注重环保问题,确保产品环保、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贯彻供应链管理理念,强化对供应商的评估和管理,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和可追溯性,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总之,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品牌、设计、合作和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势,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不断改进和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推动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提升,云南建水紫陶产业也在不断进行产业化发展。

在面临市场竞争和生产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云南建水紫陶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

需要对云南建水紫陶的产业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推动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云南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历程云南建水紫陶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质的陶土而闻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过去,云南建水紫陶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云南建水紫陶开始逐步实现产业化生产,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目前,云南建水紫陶产业已经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种类增加,工艺水平提高,市场影响扩大。

但与此云南建水紫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频发,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

其次是缺乏品牌意识,云南建水紫陶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营销和推广工作不到位。

再者是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有待提升,一些小作坊和无资质生产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形象和发展。

要推动云南建水紫陶产业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推进。

首先是加强产品创新,需要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开发出新款式、新工艺和新用途的紫陶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是建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消费者更加信任和认可云南建水紫陶。

再者是加强规范化生产,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铲除一些小作坊和无资质生产企业,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水平。

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云南建水紫陶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环保措施,提高云南建水紫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也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推动云南建水紫陶产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探析——以建水紫陶为例

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探析——以建水紫陶为例

2017·01建水紫陶是云南较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也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它以细腻的品质和绝妙的刻坯填泥装饰技艺著称,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书画装饰的传统。

建水紫陶独特的制作工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代表着一定时代的审美需求和艺术精神。

任何艺术类型的发展都要遵从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都会随着人类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演进。

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繁荣、文化多元的今天,大众消费观念和审美趣味已悄然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水紫陶的发展是必然,特色是任何艺术形式的存在之根本,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并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根本的发展之路。

建水紫陶要发展,就要对其特色建立正确的认识,牢固树立特色是发展之本的观念,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探索建水紫陶发展新的切入点,达到拓展建水紫陶艺术特色,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目的。

一、建水紫陶的特色及成因将书画通过刻填工艺装饰在器物表面,再经过打磨凸显其质感,是建水紫陶自成体系的装饰艺术,也是建水紫陶最主要和最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鲜明的民族民间风格,在中国陶瓷艺坛中独树一帜。

战国时期的工艺专著《考工记》中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观点,指出了器物艺术的形成应是材料、工艺与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

建水紫陶的特色形成同样如此。

云南建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一直以来,建水制陶产品多为日用陶,即便在元青花时代有一些摆设器出现,但是制作粗糙,品味不高,难登“大雅之堂”。

直到19世纪,一个不太光彩的“机遇”让建水制陶终于进入主流文化。

鸦片战争前后形成的抽大烟风气使得陶制烟斗供不应求,由于吸食鸦片在贵族阶层十分流行,对可以把玩、收藏的更高品质的烟斗的需求促成了建水紫陶的产生。

陶工们改进了粗陶的泥料,将其加工处理得更为细腻,这种改良后的泥料,非常适合进行刻填装饰和磨光工艺,便产生了光滑细腻、造型讲究、装饰精美,既精致又优雅,既实用又能欣赏的紫陶烟斗,完美地适应了当时建水地区对烟斗属性的要求,从而开创了制作细陶的新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
廖和媛,王坤茜,范程柏,李孟慈:建水陶与云南文创产业的结合之路初探
建水陶与云南文创产业的结合之路初探
廖和媛,王坤茜,范程柏,李孟慈
(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建水陶的发展及产业化现状
建水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发扬云南地域文化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云南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千年建水紫陶”已成为云南省和建水县的名片。

2006年,建水紫陶工艺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建水紫陶制陶工艺被列入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云南建水县被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名陶之乡”;2004年10月,建水县成立了紫陶研究会,专门进行建水紫陶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建水紫陶就此迈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为了打造建水紫陶产业,建水县建成了紫陶街。

2015年,建水紫陶年产值9亿元,2016年产值11亿元。

截至2017年底,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1022家,从业人员有2.2万余人。

在这些从业人员中,不断涌现出杰出的专业人才。

目前,全县拥有高级工艺美术师17名,中级工艺美术师108名,助理工艺美术师187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名,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师1名,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5名,还有各级“非遗”传承人共计22人。

2018年1月10日,在“亚洲财富论坛2018中国·建水紫陶·世界艺术大赛”的闭幕式上,国家文化部正式认定建水县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为第一批全国十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实际上,建水紫陶发展至今,产业化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可生产的陶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茶具、日常餐饮用具、花器、烟斗、饰品等,并且在新时代的商业经济氛围下,建水陶产品也开始迎合市场潮流,开发生活陶、文化陶、艺术陶、园林陶和装饰陶等多样产品类型。

但是,建水陶现在产品层次不够明显,商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太过拘泥于传统造型和装饰手法,商业模式较为单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幸运的是,随着当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建水陶作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创新,做大做好,提升整体质量和知名度。

二、文创产业和文创产品的特点
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首次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如果想要得到快速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的合理规划、扶植和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从文创产业的角度来谈,它是一种基于文化元素创意需要,由高科技、规模化生产成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

文创产品应为消费者带来某些回忆、共鸣,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法使产品变得拟人化、表情化,可以把一件成本低廉的产品改良为具有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附加值的消费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消费“文化”,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左右,万亿级的文化消费缺口,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当消费者开始关注精神需求的时候,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则需要转型或者创新生产体现文化价值的商品。

而那些被赋予了更高文化价值和内涵、成为我国代表性文化符号的产品,它们的商业价值和文化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文创产业发展态势是以各地博物馆文创为领头探索,各地民俗文创多方面发展。

和普通产品不同的是,文创产品因制作较精良,且融入了文化艺术元素,普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体现。

文创产品中,复制品、仿真品类多被直接用于家居装饰,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审美价值。

文创产品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商品,虽然也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和使用价值跟一般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于购买者而言,文创产品具有观赏性、实用性、文化性、收藏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消费“文化”,文创产业就是一种基于文化元素创意需要,由高科技、规模化生产成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

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宝贵财富和民族自豪感的来源。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各具特色,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云南建水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发扬云南地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云南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建水陶;云南文创;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218-02
作者简介:廖和媛,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坤茜,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范程柏,昆明理工大学学生;李孟慈,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戏剧之家》2018年第09期 总第273期
219
文化天地
性、知识性。

因此,在文创设计中,也有文化性、美观性、
系列性、实用性、适度趣味性和多样性等设计原则。

三、云南文创产业的特殊性
璨如星海的传统文化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
富,是凝聚各地华夏儿女最有力的核心力量,也是我们
民族自豪感的来源。

“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成了丰富的云南民族文化种类,许多工艺由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及特殊时间、空间原因的影响,成为云南所独有的,再加上云南区域内的不同民族派生出的各种工艺类别,对文化创意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各具特色,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不同于其他地区文创产业的地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我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建水紫陶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国家政策、体制机制、经济文化等大环境与企业自身在管理体制、运营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怎样在经济大潮中发挥建水紫陶塑造传播云南形象的功能,通过这一载体,拓宽云南文创产业发展的道路,需要政府的指引和支持。

2016年4月11日,中共云南省委发布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云南本土的文创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指引。

文件中提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关创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鼓励创造优秀文化艺术,鼓励创造优秀文化产品。

同时还要推进各手工艺美术厂之类的企业发展,建设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世界高速发展的消费市场为云南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市场支撑,各地消费者面对日韩等国家迅速崛起的文创产业,迫切呼唤能够代表中国时代风貌和世界水平的品牌出现。

无疑,传承与创新的模式是发展紫陶文化和云南文创产业的趋势。

在现代文明和城市现代化的前提下,多数文创产品设计师是以自我创作和服务特定甲方为主的,增加艺术表现和审美趣味的同时,遵循着造型技艺上的传统方法,或者对成品以及精品的复制。

继承优秀的传统,然后变革发展,通过文化的交融和艺人之手的雕琢,使产品面目一新,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意识,体现出云南独有的民族文化风貌,这就是将建水紫陶和云南文创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意义。

四、建水陶为载体的云南文创产品
以建水陶为载体,云南的技艺传承人和高校群体不断进行着探索。

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

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再创新,将云南的民族文化和悠久历史融入进来,让人们愿意来理解文创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让文创产品以实体化的形式,成为能够“被带走”的商品,宣传和发扬云南多民族、多元化的魅力,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推动云南的文创产品在市场上能够“走出去”,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来”。

图1润池茶器
(获2016年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全球文创设计大赛入围奖)
例如,笔者设计的“润池”茶器,以建水陶白泥为原料,通过传统方法烧制,使用了较为完整的制作工艺。

此套茶器作为2016年首届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全球文创设计大赛入围奖作品,创意理念就是以云南省博物馆的文物为灵感,将云南的文物形象融入到产品当中,古老的文物和现代生活常用的器皿相结合,保证功能性的同时,传递文化含义。

图2“茶马古道”系列茶壶
“茶马古道”系列茶壶是笔者以云南独特的茶马古道文化为背景设计的文创产品。

造型上完全打破了传统建水陶茶具器形的限制,结合现代陶器制作工艺创作完成。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云南的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之一,它曾经担负着重要的交通任务。

在云南,至今仍然在使用着茶马古道,新时代背景下,古老的路线增加了旅游的用途。

这套茶具的造型创意来自于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首领随身携带的酒袋和茶水袋。

作为文创类产品,它更加强调的是对茶马古道这种文化的体验性。

茶壶把手处缠绕了麻绳,与打磨光滑的陶器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建水陶的原料不同,色彩多样,因而设计出黑白两种色彩,丰富了产品形态。

五、结语
随着建水陶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度的提高,紫陶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精品数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更多人愿意购买和收藏建水陶,这正是其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

随着关注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建水陶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了解云南文化,利用云南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异文.云南民族工艺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5(5):23-26.
[2]郝宁辉.文创产品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J].工业设计,2016(9).
[3]王小忠.喝茶记[J].雪莲,20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