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现状研究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人民对于社会安全和福利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现如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1.社会保险体系截至2021年底,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已覆盖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参保人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2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累计存量已经超过5万亿元。

但实际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监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它可以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公立医院薪资结构歪曲的情况。

截至2021年底,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但实际运营中仍存在着公立医院过度收费,个人支付能力不足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覆盖范围、支付能力以及医疗机构管理等方面。

3.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体系是指政府为特定困难群体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

目前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包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临时救助等。

不过,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还很多,而社会救助的基金往往没有足够的预算,因此,如何完善救助体系,以使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帮助,仍需探索。

4.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是社会安全的基础要素,是人民幸福的关键保障之一。

目前,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可以说是在不断进步,政府通过租赁补贴、公租房、廉租房等方式,为低收入群体或无房家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住房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房源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二、未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1.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保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简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简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简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一)中国社会保障的前提:城乡二元分割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但农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国民收入总额的30%,而20%的城市人口却创造国民收入的70%。

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同时并存,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同时并存,这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由经济二元结构决定,我国过大的城乡差别制约着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的提高。

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享受89%的社会保障经费,而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仅占全国保障费的11%。

城镇已初步建立了较高水平且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金已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女职工生育保险,都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

而在广大的农村,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重点、以家庭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村覆盖率不足2.4%。

这种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客观差距,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二)中国社会保障的基础:"土地保障"广大乡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无一定保障,主要依当年的农业收成好坏而定,农业收入几乎成为农民的唯一经济来源,土地亦成为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最后依托。

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的农业大国,"靠天吃饭,靠土地为生"是农民数千年来世代相袭的传统,从这个意义而言,土地就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在农村的全面贯彻落实,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大二公"的农村经济格局,使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感。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而城乡二元结构正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文章拟从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中,探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主要途径,提出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转型发展“二元制度”是发展经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但是时至今日,在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阻碍。

因此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我国农业发展相对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来讲,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和989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这已经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从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城乡二元体制,作为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长期以来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体制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因此,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和实施,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文章首先回顾了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沿革,分析了其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接着,文章重点探讨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的突出矛盾,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资源流失、公共服务不均等、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城乡一体化,旨在通过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的平等权利和共享发展成果。

文章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在制度、政策、技术等多个层面进行创新。

文章展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未来走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

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优化土地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城乡一体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文章也指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强调了持续创新、科学规划、协同推进的重要性。

二、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演变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其形成和演变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这一体制的历史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特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下城乡关系的动态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快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这一战略导致了大量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被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形成了城乡之间的分割和不平衡发展。

当代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

当代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

当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王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在当前,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诸多矛盾的瓶颈问题,而制度性缺陷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主要原因。

文章分析了形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因素,提出了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当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危害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二元结构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一是人口的流动难以管理,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严重,二是加剧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具体归纳起来,二元结构的危害表现如下:第一是分散发展。

由于严格的户籍限制,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出现了独特的特征,这就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导致中国工业发展的分散化。

这种村村点火式的“点”污染,不仅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也不能形成集中和规模效益,并且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正常发展的进程。

第二是人才流失和不均衡的分布。

80年代为什么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主要是当时农村积攒了一批人才和底气。

从此之后,农村的人才不断外流,导致乡镇企业人力资源接济不上,创造精神和创业资源缺乏和枯竭,这也是最近几年乡镇企业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

城乡差别的实质,是一个国家的财富资源在城市高度1集中,而财富资源不仅包括实物资产,更包括人力资源。

也就是说农村的贫穷还有知识和人才的贫穷。

第三是迟滞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工业化进程。

由于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

第四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服务和保障制度。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日益凸显。

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制度覆盖率不高,部分农村居民面临养老时的保障难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统一规划,各地政策不一,导致农村居民享受保障的程度和方式各不相同。

如何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2 问题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地区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满足基本需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统一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保障难度大;农村地区在社会保障领域需要更多的政府引导和支持,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推动机制创新等,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水平和效益。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村居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城乡差距明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之一是城乡差距明显。

一方面,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覆盖范围广,保障水平高,而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较窄,保障水平较低。

这导致了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城乡差距在农村社会保障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居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和能力更强,而农村居民由于信息不对称、经济水平较低等原因,参保意愿和能力较弱;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种形式,而农村地区部分地区仍存在社保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城市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高,农村地区则普遍存在养老金水平低、医疗保障不足等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造成现在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X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

适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一、我国农村现行社会保障的模式及途径我国农村现行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类型和救济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家《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我国五保供养制度始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根据国务院于2006年1月公布的最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对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供养对象,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五保供养主要有在当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和在家分散供养两种形式,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五保供养所需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2 家庭赡养。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民传承了几千年的家庭保障思想,它与中国几千年的家庭伦理观念是紧密相联的。

家庭养老不仅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被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层面。

1996年10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XX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老年人被赡养的权利。

《中华人民XX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献政1 边 恕1,2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过不断变迁发展,目前虽已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相对健全完善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仍存在相对贫困和脱贫后易返贫,人口老龄化与医疗卫生、养老供给服务矛盾突出,法定养老金制度不统一,地区政策与待遇差异大等问题。

对此,本文提出了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农村扶贫;农村养老服务;养老金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制度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一)以集体经济积累为主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代中期,国家财政对农村农业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农村社会保障(如社会救助、养老金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却较少。

该时期农村社会保障是建立在集体经济积累基础上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是动员群众,依靠集体积累为社区成员提供低成本、基础、广泛的社会保障。

该阶段初期,农村贫困群体主要依靠“生产自救,节俭渡荒,群众互助,必要的政府救济为辅”的社会救济方式。

农业合作逐步完成后,农村集体组织承担了提供社会救助、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责任,是政府实施社会救济的有益补充。

从农业合作后期开始,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逐步形成,保证了老年人、孤儿和残障人士的日常必需品,对儿童进行了教育,并且老人可以在死后被安葬。

在医疗卫生方面,在促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农民筹集资金经营医疗站和互助医疗费用。

此后,我国大力推广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形式,由集体经济投资或群众筹集资金,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卫生所或医疗站,为农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二)较低国家财政投入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二元差异格局从1980年中期到21世纪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主要依靠集体经济模式过渡到了国家财政投入低,集体经济的作用低的保障模式。

由于当时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对五保户的扶持主要依靠农民的集体分担,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及完善措施5篇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及完善措施5篇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及完善措施5篇第一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及完善措施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及完善措施摘要: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与社会稳定系统。

社会保障能够提高宏观经济效率,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城乡差别较大,农民工群体缺乏社会保障,单位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过大等不公平现象。

因此,要加快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建立弹性保障支付机制,加大社会保障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突破口,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现今,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差距经济全球化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属于国家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属于政府的职能,社会保障作为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

社会保障以国家财政为基本的经济后盾,其资金既有来源于政府财政的部分,也有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缴纳的部分及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等,对受保障者而言,社会保障显然体现着经济福利性。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稳定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因而需要依法实施,并体现出强制性。

社会保障采用的是经济或物质援助手段,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确保社会成员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并体现出公平性。

社会保障对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但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显示出严重的缺陷。

<一> 单位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过大.一方面,由于体制不统一,覆盖面过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只覆盖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全国只有1/4的劳动者能够享受社会保障待遇。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2012-07-26 17:07:33)转载▼标签:杂谈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王静云[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无论是基于权利与公平的观点,还是从发展市场经济和健全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角度出发,都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所谓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

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尤为迫切。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构建和谐社会;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现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长期滞后。

总的说来,农村的养老保险情况并不理想,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非常低。

由于我国农民基数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一蹴而就,以及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成为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的人为历史性因素。

城市居民享受的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而这些农民都没有。

经过多年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截至2008年底,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参保人数约为6000万人,其中有财政补贴的约为1000万人。

在农村低保方面,全国农村低保对象有4291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5.9%,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22.3亿元,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82元。

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全国有543万五保供养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全国已有2729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农合制度,覆盖到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的8.14亿人口,农民参合率91.5%。

城乡二元体制对城乡社会保障的影响分析

城乡二元体制对城乡社会保障的影响分析

城乡二元体制对城乡社会保障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加大,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城乡二元体制作为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对城乡社会保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城乡二元体制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其对城乡社会保障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解决途径和建议,以期为未来解决城乡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概念和特点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差异化,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别和不平等现象,如户籍制度不同、收入水平差异、社会福利不平等等。

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社会保障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明显的二元性。

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较高,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和家庭来承担风险。

这种明显的差异化体现了城乡二元体制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存在。

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差距较大。

城市居民享受着更丰富的社会福利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教育资源、文化娱乐等方面,而农村居民一般条件较为艰苦,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化不仅是在物质上的不平等,更是在精神上的不平等和尊严上的不平等。

城乡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也存在着差异化。

由于户籍制度的不同,城乡居民的政治权利、社会参与和社会保障权利皆有所不同,表现出一种不平等和二元体制的特征。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乡居民带来了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待遇。

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社会保障领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性、社会福利的差距和权利义务的不平等。

这种二元体制给城乡社会保障带来了重大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讨。

1. 加剧了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巨大差距。

城市居民由于享受着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养老金、医疗保障和其他福利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养老保险是什么?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

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20年。

起因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义务。

目前,企业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

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月基础养老金为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20%,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额的1/120。

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继承。

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还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3.2发展经过几年的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已由1997年末的8671万人增加到2001年末的10802万人;领取基本养老金人数由2533万人增加到3381万人,平均月基本养老金也由430元增加到556 元。

为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不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投入。

1998年至2001年,仅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就达861亿元。

目前,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邮局)发放,2001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8%。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仍实行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

1991年,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

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75%在农村。

当代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

当代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

当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王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在当前,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诸多矛盾的瓶颈问题,而制度性缺陷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主要原因。

文章分析了形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因素,提出了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当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危害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二元结构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渐显露出来。

一是人口的流动难以管理,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严重,二是加剧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具体归纳起来,二元结构的危害表现如下:第一是分散发展。

由于严格的户籍限制,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出现了独特的特征,这就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导致中国工业发展的分散化。

这种村村点火式的“点”污染,不仅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也不能形成集中和规模效益,并且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正常发展的进程。

第二是人才流失和不均衡的分布。

80年代为什么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主要是当时农村积攒了一批人才和底气。

从此之后,农村的人才不断外流,导致乡镇企业人力资源接济不上,创造精神和创业资源缺乏和枯竭,这也是最近几年乡镇企业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

城乡差别的实质,是一个国家的财富资源在城市高度集中,而财富资源不仅包括实物资产,更包括人力资源。

也就是说农村的贫穷还有知识和人才的贫穷。

第三是迟滞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工业化进程。

由于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障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其他国家慢了许多少了许多。

第四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007-04-23建国初,我国建立了面向城市企业劳动者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项目;在农村则实行家庭和集体相结合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制度。

城乡社会保障因此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一种“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

这种结构的形成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而且由于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统筹,以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一、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目前,我国城镇已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在内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而广大农村却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建设。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城乡对立的二元性。

十四大以前,我国农民除了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保障。

农民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医疗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积累,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尚在摸索阶段,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仍处于立法空白。

所以,我们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而城市社会保障则不同,无论是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还是现在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都标志着我们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面向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范围和内容的二元对立性。

从社会保障的范围看,建国至今,我们已建立起西方国家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主要面向城镇居民包括生、老、病、死、伤、残、育、抚以及社会救济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但从内容上看,我国的保障并不是西方国家的高福利主义保障,还仅仅是一种低水平、广覆盖、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社会保障。

二、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民面临较大风险。

第一,养老保险方面。

目前我国城镇已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村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实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案(试行)》,但由于该方案的局限性及不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真正的保障需求,在经过8年的试行后不得不放弃。

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研究1. 前言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社会保障制度面临重大挑战,如何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当今的紧迫问题之一。

本文将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2. 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了涵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福利性住房保障等多个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种基本社会保险。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居民基本医保、特困人员救助、低保、优抚等社会救助制度。

此外,我国政府还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实行租房补贴、公租房、公共图书馆、文化公园等为代表的福利性住房保障。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福利保障,同时也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制度的不平衡性,很多地区的社会保障福利标准较低。

在当前两极分化加剧的形势下,这种不平衡格外突出,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加强和改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不广,有不少人仍然处于社会保障以外,不能受到足够的保障和救助。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偏低,部分人仍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压力。

第三,社会保险缴费制度仍然有优化的空间,特别是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养老基金的逆选择,积极探索方案以避免损害财政稳定的局面。

3.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以期实现更加完善和覆盖更多人的目标。

首先,我们应加强立法和行政措施,鼓励各方面的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保障,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同时,我们应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各种公平合理的政策,增加社会公众对于社会保障的融入感和参与度,尤其是在促进居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人民幸福感上下要更多投资,形成社会共利的机制。

城乡二元社会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建议

城乡二元社会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建议

城乡二元社会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建议本文前言长期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包括宁夏在内全国实行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所谓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结构,是指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农民和城镇居民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

这种城乡隔离制度,形成了农村和城镇两个各自封闭循环的体系和农民与城镇居民两种不同的公民身份。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

宁夏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起步于1986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宁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各类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宁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宁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安置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制度。

可是在农村,上述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和制度仍在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城乡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一、宁夏城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现状(一)宁夏城镇相关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现状1.宁夏城镇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现状1986年10月,宁夏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成立,隶属于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领导。

1987年,宁夏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92年7月宁夏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由市县级统筹到自治区级统筹,明确了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走在了全国前列。

1998年12月至2010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先后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宁政发(2006)81号)、《关于解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意见》、《关于老龄低保人员贷款缴纳养老保险费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