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论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2010-01-28 21:11:24)转载▼标签:书法王羲之书论墨迹书法精品书法艺术书法学习碑帖传统书法文化王羲之《书论》载于朱长文《墨池编》等书。
其论既承卫铄,又继蔡邕,重要的是“字居心后”,“意在笔前”之“心”、“意”之说。
“心”、“意”指的是意会、意趣、情韵、情致。
“势”指的是由此“心”、“意”引申而来的对于所书字形的具体审美要求。
“势”的把握,就是字的形体的动态美的创造,就是书法主题个性的充分展示,无论是临摹、构思还是创作都是这样。
王羲之以“意”评书,这是书法艺术走向独立、自觉在理论上的反映。
原文:夫书者,玄妙之伎也⑴,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⑵。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⑶。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
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攲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
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⑷;或如散隶,或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⑸。
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⑹;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
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
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
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⑺。
为一字,数体俱入。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⑻。
强弱不等,则蹉跌不入⑼。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新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心欲急不宜迟,可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
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者?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三脚急,斯乃取形势也。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书论(王羲之)
書論(王羲之)
晉王羲之撰
夫書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學無及之。
大抵書須存思,余覧李斯等論筆勢,及鍾繇書,骨甚是不輕,恐子孫不記,故敘而論之。
夫書,不貴平正安穩。
先須用筆,有偃有仰,有攲有側有斜,或小或大,或長或短。
凡作一字,或類篆籀,或似鵠頭;或如散隸,或近八分;或如蟲食木葉,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壯士佩劒,或似婦女纖麗。
欲書先搆筋力,然後裝束,必注意詳雅起發,緜密疎闊相間。
每作一㸃,必須懸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後曳。
每作一字,須用數種意:或横畫似八分,而發如篆籀;或竪牽如深林之喬木,而屈折如鋼鈎;或上尖如枯稈,或下細若鍼芒;或轉側之勞似飛鳥空墜,或稜側之形如流水激來。
作一字,横竪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承。
第一須存筋藏鋒,滅跡隱端。
用尖筆須落鋒混成,無使豪露浮怯;舉新筆爽爽若神,即不求於㸃畫瑕玷也。
若作一紙之書,須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若書虛紙,用强筆;若書强紙,用弱筆:强弱不等,則蹉跌不入。
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
仍下筆不用急,故須遲。
何也?筆是將軍,故須遲重。
心欲急不宜遲,何也?心是箭鋒,箭不欲遲,遲則中物不入。
夫字有緩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緩急?至如“烏”字,下手一㸃,㸃須急,横直即須遲,欲“烏”之脚急,斯乃取形勢也。
毎書欲十遲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謂書。
若直筆急牽裹,此暫視似書,久味無力。
仍須用筆著墨,下過三分,不得深浸,毛弱無力。
墨用松節同研,久久不動彌佳矣。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
王羲之《书论》及译文(2010-01-28 21:11:24)转载▼标签:书法王羲之书论墨迹书法精品书法艺术书法学习碑帖传统书法文化王羲之《书论》载于朱长文《墨池编》等书。
其论既承卫铄,又继蔡邕,重要的是“字居心后”,“意在笔前”之“心”、“意”之说。
“心”、“意”指的是意会、意趣、情韵、情致。
“势”指的是由此“心”、“意”引申而来的对于所书字形的具体审美要求。
“势”的把握,就是字的形体的动态美的创造,就是书法主题个性的充分展示,无论是临摹、构思还是创作都是这样。
王羲之以“意”评书,这是书法艺术走向独立、自觉在理论上的反映。
原文:夫书者,玄妙之伎也⑴,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⑵。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⑶。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
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攲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
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⑷;或如散隶,或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⑸。
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⑹;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
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
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
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⑺。
为一字,数体俱入。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⑻。
强弱不等,则蹉跌不入⑼。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新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心欲急不宜迟,可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
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者?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三脚急,斯乃取形势也。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王羲之《书论》(施百忍注译)
王羲之《书论》(施百忍注译)王羲之:书论施百忍注译内容提要:文化养心,使心平正安稳;心养笔,使笔底气象万千。
简言之,笔底气象万千,心底安详温雅。
于是,每作一点、一字、一行、一篇,均需精到有新意。
新意者三:一、用心书写,意在笔先。
二、调和笔法因素,如迟急、曲直、藏出、起伏等。
三、考究纸、笔、墨等工具性能。
这样,方有浑厚天成,意境深远之佳构。
夫书者,玄妙之伎(j?)也[1],若非通人志士[2],学无及之。
大抵书须存思[3],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
【注】[1] 玄妙:深奥微妙。
伎(j?):通“技”。
技艺,本领。
[2]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志士: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3] 存思:用心思索。
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译】书法,是一门深奥微妙的技艺。
如果不是学识渊博,贯通古今,志向远大,节操高尚的人,那是学不来的。
大抵来说,书法须用心思索。
我看过李斯等人论笔势的文章,以及钟繇的书法,骨力甚是不轻,唯恐子孙不记得,故叙述论析它。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1]。
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qī)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
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2];或如散隶[3],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4],或如水中科斗[5];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欲书先构筋力[6],然后装束[7],必注意详雅起发[8],绵密疏阔相间[9]。
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10],或作一波,抑而后曳(y?)[11]。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12],而发如篆籀[13];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14],而屈折如钢钩[15];或上尖如枯秆(gǎn),或下细若针芒[16];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17]。
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18]。
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19]。
[VIP专享]王羲之书论
王羲之书论自论书(传)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
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
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
去此二贤,仆书次之。
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
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平南李式论君不谢。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传)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是蹙捺也。
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
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
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
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
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
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
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
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
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
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
其击石波者,缺波也。
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
王羲之书论
王羲之书论《王羲之书论》是我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总体上,《王羲之书论》的内容包括书的形式和历史,书的基本原则,书的类别和规则,书法的审美原则,以及书法技巧。
《王羲之书论》是王羲之在《三宝集》基础上,对后代继位发扬光大书写文字事业的重要条款。
它也是中国传统书法法制及书法理论体系的终极成果之一。
《王羲之书论》被誉为“书法历史上的轴心之作”,因为它把古典书法和现代书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突显出中国书法的美与精神,并确立了书法的“祖宗之定”,标志着书法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它所提出的“九古剩余”原则,也是古典书法艺术的理论基础。
《王羲之书论》激发了历代书法家传承发扬书法精髓的热情,引领了中国书法理论与实践的渊源,深深影响了自宋至今中国书法的发展。
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突破性著作,提出了对书法的新的理论框架与审美要求,发展出了中国书法的新的品格,并为后世书法家研究发展书法奠定了基础。
在书法家们的研究与发展中,《王羲之书论》成为改革书法的基本观念之一,它用它超前的观念激起了中国书法发展的新思潮。
它也是支撑着中国书法发展艺术进步的支点,被称为书法发展的“大都督”。
也正因为这本书,使得当代中国书法一步步走向新的发展高度。
《王羲之书论》由于其理论与实践科学性,深入浅出的论述,普遍被称为中国传统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它无疑是中国传统书法史上的一部重要的著作,仍在深刻的影响着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
此外,《王羲之书论》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跨越千余年的文字和书写技艺,给后世的书法家带来了以不可多得的精神风貌和文学艺术境界,为今天的书法家提供了不负责任的思想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这部传世经典著作凝聚了王羲之对书法传统、书法理论历史与实践经验的深刻理解,也是中国书法最重要的发展脉络,担负着肩负着发扬书写文明的使命,它的价值不可估量!。
王羲之书论
王羲之书论
《王羲之书论》是中国笔墨文字史上的一部极具价值的里程碑,是我国古代书法界最杰出的学者王羲之的杰作。
王羲之是隋末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代表性的书法大家,被认为是中国书法之父,他的著作《王羲之书论》,是中国书法史上唯一一部
书法理论著作,目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王羲之书论》是王羲之于唐高宗时期完成的书法理论著作。
书中介绍了书体、书法理论、书法技法、毛笔字、墨法、书法史述等,将笔墨文字的艺术概念完整的反映出来,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根据当时书法风格的不同,王羲之将书法理论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崇礼书”、“夔章书”和“交际书”。
其中崇礼书主要用
于礼仪用书,夔章书比较简洁,常用于书信,而交际书则介于两者之间,比较灵活,可用于各种书写需要。
《王羲之书论》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内容。
他把书法比做一种艺术,认为书法“须经四事:心、墨、纸、笔”,心指的是精神,此外,他还提出了以“流(笔走)、峭(字形)、穷(细腻)、挺(端正)、锐(锋利)”为书法创作的五大原则,把书法理论提高到新的高度,为
后人指明了书法创作的方向。
书论的笔墨文字也是其独特之处。
王羲之以自己磨砺出来的笔调,呈现出一种饱满活泼而又灵动细腻的笔触,使书论整个作品更加细致入微,被誉为“书论体”。
此外,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半边水”理论,将书法的审美精妙解读和表达的淋漓尽致。
《王羲之书论》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是书法发展的里程碑。
其中介绍的理论和技法,仍是书法家的重要参考,因此,《王羲之书论》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王羲之书论十二章原文
王羲之书论十二章原文
(最新版)
目录
1.王羲之及其《书论》简介
2.书法的重要性
3.字形与笔势的关系
4.意会与意趣的重要性
5.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
7.王羲之的书法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理论被后人奉为经典。
他的《书论》十二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书法的精髓,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王羲之认为,书法是一种玄妙而深奥的艺术,只有学识渊博、志向高远的人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
他强调了书法的重要性,认为书法是展现个人品格和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书论》中,王羲之详细地阐述了字形与笔势的关系。
他认为,字形是书法的基础,而笔势则是书法的灵魂。
只有把握好字形和笔势的关系,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特别强调了意会和意趣的重要性。
他认为,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只有充分理解字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书法作品中展现出丰富的意趣。
在创作过程中,王羲之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
他认为,作字要先构
筋力,然后装束,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
每作一字,都要用数种意,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的书法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尊奉为"书圣"。
王羲之研究资料(书论)
会稽掇英总集卷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兰亭诗并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其一】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其二】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其三】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其四】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其五】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其六】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古今小品卷三清道光九年刻本与谢万书王羲之古之辞世者,或被发佯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
王羲之书法秘诀之大成——《书论》
王羲之书法秘诀之大成——《书论》夫书者,玄妙①之伎也,若非通人②志士,学无及之。
大抵书须存思③,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其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
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
凡作一字,或类篆籀④,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⑤,绵密疏阔相间。
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⑥,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
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
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
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⑦,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
为一字,数体俱入。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若书虚纸,用强笔⑧;若书强纸,用弱笔。
强弱不等,则蹉跌⑨不入。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心欲急不宜迟,何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
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急?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之脚急,斯乃取形势也。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若直笔⑩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
仍须有笔著墨,下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
墨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
[评点]王羲之《书论》载于朱长文《墨池编》等书。
相传为王羲之作,暂选录其中,仅供参考。
其论既承卫铄,又继蔡邕,重要的是“字居心后”,“意在笔前”之“心”、“意”之说。
“心”、“意”指的是意会、意趣、情韵、情致。
“势”指的是由此“心”、“意”引申而来的对于所书字形的具体审美要求。
“势”的把握,就是字的形体的动态美的创造,就是书法主题个性的充分展示,无论是临摹、构思还是创作都是这样。
关于王羲之的书论
关于王羲之的书论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来自实践,当然对于书法理论也不例外,书法理论和其他文艺理论等理论一样,它能指导创作,甚至能开一代书风。
一种书法理论的产生和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政治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很大关系,甚至与创造某种理论的人本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也不能截然分开。
不同的理论它的审美标准、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的书论中认为,王羲之的书法是'尽善尽美',而韩愈却不以为然,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犹能换白鹅'。
德国美学家姚斯曾经这样说过:'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注定是为这种接受者而创作的'。
人们在接受某种文艺作品时凭自己的直觉产生共鸣与否,但更重要的是作出理论评价时必须寻求某一种理论依据,书法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往往只存在理论家创造性的阐述后产生存在意义,获得艺术的生命。
这一现象猛一听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但只要仔细研究一下世界艺术史,就会感到这是事实。
荷兰画家梵高,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他的画无人间津,他开个人画展时只有他一位朋友为照顾他的脸面和情绪,买了一幅画。
然而经过理论家的评论,而使他的绘画作品价值连城。
中国画家石壶在世时默默无闻,理论家发现了他而使他名声大振。
书法理论同样也起到指导性作用,书法史上书风之所以不断地演变,显然与客观要求分不开,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书法理论的导向。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创造者的作品只有进入读者批评阶段才能完成,评论家的褒贬使作品升降,这并不意味着评论可以随心所欲,信口雌黄,而是要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审美标准,这是有其文化背景的。
早在秦汉时代的书法家就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提高到理论的高度,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著作,例如秦朝李斯的《论用笔》、西汉萧何的《论书势》、东汉蔡邕的《笔论》、《九势》等。
这些理论一般都比较零散简略,到了东晋王羲之将书法理论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使之更加系统,更加深刻。
王羲之《书论》原文及解释
王羲之《书论》原文及解释王羲之《书论》载于朱长文《墨池编》等书。
其论既承卫铄,又继蔡邕,重要的是“字居心后”,“意在笔前”之“心”、“意”之说。
“心”、“意”指的是意会、意趣、情韵、情致。
“势”指的是由此“心”、“意”引申而来的对于所书字形的具体审美要求。
“势”的把握,就是字的形体的动态美的创造,就是书法主题个性的充分展示,无论是临摹、构思还是创作都是这样。
王羲之以“意”评书,这是书法艺术走向独立、自觉在理论上的反映。
原文:夫书者,玄妙之伎也⑴,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⑵。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⑶。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
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攲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
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⑷;或如散隶,或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⑸。
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⑹;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
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
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
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⑺。
为一字,数体俱入。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⑻。
强弱不等,则蹉跌不入⑼。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新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心欲急不宜迟,可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
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者?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三脚急,斯乃取形势也。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⑽。
仍须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⑾。
王羲之《笔法诀》《书论》及译文1
王羲之《笔法诀》《书论》及译文1王羲之《笔法诀》《书论》及译文1王羲之《其书帖》右军《笔法诀》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
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
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
正者,冲和之谓也。
大抵腕竖则锋正。
锋正则四面势全。
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
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
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侧不得平其笔。
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
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策须仰策而收。
掠须笔锋左出而利。
啄须卧笔而疾掩。
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
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
合策处策,“年”字是也。
合勒处勒,“士”字是也。
凡横画并仰上覆收,“土”字是也。
三须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
凡三画悉用之。
合掠即掠,“户”字是也。
“口”乃“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
“艾”须上磔扭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
“多”字四撇,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
巧在乎躏砾,则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轻浮,则薄俗而直置。
采摭箐葩,芟剃芜秽,庶近乎翰墨。
脱专执自贤,缺于师授,则众病蜂起,衡鉴徒悬于暗矣。
王羲之论书《自论书(传)》
王羲之论书《自论书(传)》王羲之论书《自论书(传)》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
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
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
去此二贤,仆书次之。
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
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平南李式论君不谢。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传)》夫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
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
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
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
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
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馀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
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
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
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
其击石波者,缺波也。
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
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
书论王羲之原文
书论王羲之原文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人合一”的境界。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草和楷书最为著名,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泛流传,也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兰亭集序》,这是他在临川集宴时所写的一篇序文。
这篇序文既是对宴会的纪录,也是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王羲之以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将这篇序文书写出了令人惊叹的境界。
《兰亭集序》的开头是“兰亭序”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以行草书写,筆势狂放自如,富有节奏感。
这三个字的书法艺术表达了作者对兰亭宴会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是序文的正文部分,王羲之以楷书的形式书写,每个字都工整而清晰。
这些字体的书写规范和谐,展现了王羲之对于文字的准确掌握和审美追求。
他用自己的书法艺术将文字与意境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兰亭集序》的结尾是“爰居乎上而察观于赏,爰游乎下而观色于适”。
这句话用行楷相间的方式书写,独特而有趣。
这种书写方式既突出了这句话的重要性,又使整篇序文更加生动有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独具一格,也在内容上具有深意。
他通过对字体、布局和笔画的巧妙运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融入到作品之中。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艺术表达,也是他对人生和艺术的独特见解的展示。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人广泛学习和模仿,成为中国古代书法的经典之作。
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他的作品被列为国宝级文物,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研究。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除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外,还有他对于文化传承和艺术追求的坚持。
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借鉴,使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味道,又有创新的元素。
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突破和创新,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也、槊也,墨者鏊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夫书不贵平正安稳。
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
凡作一字,或类篆,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
必须祥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
七宝齐贵,万古能名。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
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杰出书法家和书学理论家,字逸少。
琅琊临沂人。
居会稽山阴。
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
传为王作的各篇书论中主要理论贡献在于有关“心意”与“书意”的观念;“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凡书贵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
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
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对“意”的强调契合与魏晋精神:心意强调的是书法家的精神状态在书法创作中的领先地位,书意强调的是书法创作的深层精神意蕴的重要性。
王羲之即使唐以前书法审美趣味的、审美理想最重要的奠基者,也是将魏晋玄学的基本精神贯彻于书法审美理论的书论家,至今仍被视为“书圣”。
王羲之的笔记约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以唐摹《兰亭序》为代表的行书作品,结构、笔法、章法等技巧高度精熟,变化多端,神韵清朗;第二类,是属于王羲之书法前期的作品,以唐摹《姨母帖》为代表,是尚留有质朴的隶书遗意的行书作品;第三类;是以墨迹摹本《丧乱帖》为代表的行书草,是以脱尽质朴古意,具有灵便秀逸风格的已经成熟的行草书;第四类,是以《淳化阁帖》和《十七帖》为代表的秀劲流畅的草书;第五类,即为王羲之的《黄庭经》等帖本的小楷书。
后一类作品,由于辗转摹刻,或残缺不全,或刻工拙劣,以失原迹神采。
《姨母帖》是举世瞩目的王羲之书法遗迹,是首屈一指的唐摹佳本《万岁通天贴》中的第一帖,此书帖书风比较凝重,略带隶书遗意,在王羲之的书法中是属于“过渡性”的书体。
(新局已开,古意未泯)书法成为独立艺术以后,尤其发展到今天,艺术性的高低,已不受实用性或诸如什么书体之类的局限。
妍媚是一种美,古着也是一种美,各有千秋。
《初月帖》和《姨母帖》风格悬殊。
此帖有平和洒脱,秀美流畅的特点,与《王略帖》、《裹鲊帖》风神相近,即在会稽期间所书,是晚年的作品,此贴笔法精熟,线条流便;有资致,富有神采。
或有秃笔,或带有连丝,轻重适当,疏密有致,如薄露轻云,节律分明。
观其点画,似不经意,然而笔笔不失矩。
结体似有点儿歪斜扭曲,然行气贯通,错落有致。
格调秀逸清雅,高洁而不媚俗。
《寒切帖》又名《谢司马帖》、《二十七日帖》,唐摹纸本,草书。
此帖书法遒劲逸润,沉着流动。
虽然结体和章法不无疏散随意之感,笔画完美丰诣,这正说明王羲之晚年体力不支。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合为一卷,已有残损,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帖风格略有差异。
《奉橘帖》、《平安帖》二帖,较为相近。
《何如》一贴,结构处纵势,字形修长,线条劲挺,无过多轻重变化,但笔画锋利有神,犹如钢刀劈流,痛快淋漓,章法疏落,风格俏丽清雅,可能是会稽时前期作品。
《平安帖》、《奉橘帖》二帖,结构秀美,如同风雅君子,气度翩翩,俏丽文雅,飘逸洒脱。
此两帖虽然存字不多,但比其他行草书更胜一筹。
乾隆弘历将《快雪时晴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存放书斋,称“三希堂”。
《三希堂法帖》由此而得名。
《快雪时晴帖》,纸本行书,第一行以重墨起头,除“顿首”二字,字字结实严谨,犹如山峦叠起。
第二行每字结构,以变化为主,线条活波,字与字之间章法上略有扭曲,但行气贯通,或密不通风,或疏能走马,疏密相间,节奏感甚强,犹如一首短曲,韵味酣足。
《行穰帖》硬黄纸本,草书二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此帖与现存王书风格不尽相同。
既无《姨母帖》那种古朴,也无后来各帖那种流便雅逸。
其笔画有雍容之感。
《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行草书,唐时流传到日本,现为日本皇室宝藏。
王羲之行书,首冠各体,独创其美,秀媚流便,取尽古质,笔画纤细中有弹性和力度。
《孔侍中帖》、《频有哀祸帖》,唐摹本,日本前田育德会藏。
两帖书风略有差异,《孔侍中帖》笔法拘谨,时带八分书遗意。
起笔和落笔处,尚留有波桀孑遗。
《频有哀祸帖》,笔法开展,古意较少,线条流畅,斜撇笔常用侧锋,线条挺拔,颇有自己的一种气质和风度。
《法书要录》所述多论六帖二十七行二百二十一字,是为宋人所编,增刻拓本,本书书体朴厚,较其他刻本为精,为《十七帖》中最善本。
《十七帖》草书的行笔比较自然洒脱,笔画还保留有隶意的风貌,字与字绝少两三笔相连属者,因此笔笔到家,都以气相惯,而主要不以牵丝相连。
《兰亭序》神龙本(白纸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原名“唐摹兰亭”,因为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
再传世摹本上,此本最精,用笔反复偃仰,墨气随淡随浓,行款忽密忽疏,同样的字结构无一重复,变幻无奇,自然生动。
宋代以来,兰亭刻本众多,论者多以临摹《兰亭定武本》为正宗。
对于《兰亭》人言:冯得其真,虞得其善,褚得其美。
《怀仁集字圣教序》简称《集王圣教序》又称《怀仁集右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
又因碑首刻有佛像七尊,亦称《七佛圣教序》。
原立长安(今西安)弘福寺,现存西安碑林。
此刻石达到了几近真迹面貌的程度,仅“下真迹一等”是绝无问题。
卫铄《笔阵图》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
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
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
故知达其源者少,喑于理者多。
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
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
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
其砚取前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
其墨取庐册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
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
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陆断犀象。
乙[折]百钧弩发。
丨[竖]万岁枯藤。
丶[捺]崩浪雷奔。
刁[横折弯钩,以“刁”代替]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
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
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员备如篆法,飘飘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译文:古代三端的妙用,没有先于用笔的;而六艺的奥妙,没有重于书法的。
昔日秦丞相李斯见到周穆王的书法,感叹了七天之久,不满意他的书法缺乏笔力。
蔡邕到鸿都观看碑碣,一百天了还不忍返回,不停的称赞那些超群出众的碑碣,所以知道通达书之源流的少,不懂得书法道理的多。
近代以来竟而不师法古人,只凭兴趣背离书道,只记得姓名,有的学识并不渊博丰赡,见识又少,致使没有成就,空费了精神。
于是,不是通于神灵,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与其谈论此道。
现今删改李斯的《笔妙》,再加以修饰的文字使其完整,总括起来有七条,并且予以说明,把对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边,遗留于子孙,永为楷模,希望将来的学书者,能有时间看看。
笔毫要取那高山绝壁中的兔毛,八九月间猎取,笔头要一寸,管长要五寸,锋毫要齐整,锋腰要有强度。
砚台要选用浅黑干涸的新石,润滑与滞涩兼顾,能浮耀墨汁的光泽。
至于墨要取庐山的松烟、代郡的鹿角胶,要十年以上,强硬如石的作为制造的原料。
纸则要取东阳鱼卵纸,柔软滑净的。
大凡学写字,先要学执笔之法,如果作真书,要执去笔头二寸一分处;如果是行草,要执去笔头三寸一分处。
下笔点画波撇曲折,都要尽一身之力行笔。
初学书者先学大字,不得从小字开始。
善于鉴赏的不善于写,善于写的不善于鉴赏。
善用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多骨少肉者叫它“筋书”,多肉少骨的叫它“墨猪”,多力丰筋的是可取之法,无力无筋的为错误之法。
要一一从其间吸取奥妙、体会真谛,并且合理地运用它。
横画:要像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高低不同的形状。
侧点:要像高峰坠石,磕磕然实际在崩塌。
撇掠:锋锷能在陆地截断犀角象牙。
戈笔:要像百钧重的弓张箭发。
努笔:要像万岁枯藤一样多节而瘦劲。
背抛法:要像蹦浪雷奔一样徐迟有力。
钧弩势:要有如强弩筋骨一样遒劲。
右边是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
执笔有七种情形。
有时候心情紧急而执笔却不紧,有时心情宽松执笔却很紧。
如果执笔离笔头近而又不紧,意在笔先就会成功。
于是又有六种用笔之法:结构字体、布置形势完备的如篆法;笔势飘逸洒脱而又自由奔放的有如章草;波撇凶险可畏如八分书;那笔法出入娴静优雅的好比作飞白书;笔画高耸挺立如鹤头书;纵横沉凝遒劲的如古隶。
然而还要用心思考,考虑详尽,再作一字,各象其形,这样才有可能臻于妙境,书道也只有在这时才算穷尽。
岁在永和四年,上虞制图并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