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计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10总复习第1课时量的计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10总复习第1课时量的计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10 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分、秒,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字编码,集合。

教科书安排了三部分的学习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综合练习.成长小档案是对全册学习内容的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有趣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数学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动”中回顾,主要安排了三项数学活动.综合练习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教科书在基础回顾复习的基础上,注重知识整合、综合运用。

在查漏补缺的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总复习不再是新知识的生长,主要是认知结构的重组与优化。

在内容设置上全面覆盖,但更重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为后续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主线形成知识网络奠定基础.丰富学习经历,积累复习知识的经验,感受复习的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对各单元的知识已经了解和掌握,但可能有所遗忘,而且对重要的知识还会存在理解不透彻的地方。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能更系统地掌握知识。

学生在前面四个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每册都有安排总复习这一内容,经历了总复习的过程,有一定的整理知识的经验,但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串联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单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更要在总结的层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建立起知识框架。

1.借助具体情境,指导学生掌握有序整理知识的方法,积累复习活动的经验.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开展复习。

2。

处理好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虽然教科书在“成长小档案"中只呈现了对本册书中部分内容的复习,但教师要根据教科书设计的具体情境和提供的活动对本册书所学的内容做全面的整理。

同时,对本册的重点内容,如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学生切实掌握好,为后续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量的计量

量的计量

《量的计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长度、面积等各种常见的量及其计量单位,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并能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从而学会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特优生、优等生)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整理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长度、面积等各种常见的量及其计量单位,对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更清楚。

(全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学生小组整理计量单位和进率。

(全体)2、熟练进行计量单位的改写。

(全体)【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计量单位的具体表象。

(特优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意图创境设疑教师出示日记,引导学生观察日记,发现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导入新课。

2011年3月15日星期二晴今天是2011年3月15日,早上从睡梦中醒来已经七点了,我立刻从2.4平方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

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200千克面包,两个煎鸡蛋。

吃过早餐,我从抽屉里拿出坐车的1分钱冲出了家门,以每秒5千米的速度跑到车站,准备坐车去学校。

进校门的时候,铃声刚刚响起。

看了这篇日记,你发现了什么?(全体)你有什么感想?(全体)日记中用到了哪些常见的计量单位?(全体)日记激趣,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教学意图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将各种常见的量和各种计量单位从名称、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字母表示法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

过程要求:1、由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并做好记录。

2、每个小组对一种量进行整理。

通过小组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交流归纳各小组派代表对本小组的整理成果进行汇报,讲解计量单位的进率和字母表示法,并适当板书,教师鼓励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适时进行补充,并相机对知识疑难点进行点拨:闰年怎么判断?1厘米、1分米有多长? 1平方厘米有多大等?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特优生)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体积(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货币单位:元、角、分学生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条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计量单位的具体表象。

常用的计量单位教案

常用的计量单位教案

常用的计量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常用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计量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 体积的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4. 质量的计量单位:克、千克、吨。

5. 时间的计量单位:秒、分钟、小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各个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计量单位的大小。

2. 采用换算练习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各个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3. 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计量单位。

五、教学准备1. 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各种计量单位的图片或实物。

2. 计量单位换算表格。

3. 生活情境案例。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和时间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可以用哪些计量单位来表示。

2. 教学长度单位:介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

3. 教学面积单位:介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

4. 教学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

5. 教学质量单位:介绍克、千克、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

6. 教学时间单位:介绍秒、分钟、小时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

7. 应用练习: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和解答。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计量单位知识。

数学二年级上册量和单位的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量和单位的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量和单位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掌握测量和计量的基本概念。

2.学习长度、重量、容量的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

2.学生能够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原理。

2.学生能够准确地应用不同单位,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四、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量游戏让学生了解测量和计量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测量方式。

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几个对象,让他们猜测对象的长度或重量,并用尺子或秤进行测量,调查他们的猜测是否准确。

2.学习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长度、重量、容量单位,并通过课堂上的练习让他们学会将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

例如,将厘米转换为分米、米,将毫升转换为升等。

3.实际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需要将1升牛奶分给5位同学,每人分得的牛奶应该是多少?”“小李妈妈做菜需要250克鸡肉,但卖场只有每盒450克的鸡肉,她需要买几盒鸡肉?”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深入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适当的深入讲解一些知识,例如容积的计量单位、重量单位的比较等。

五、课堂练习1.小明买了一盒250克的糖,他把糖分成了五份,请问每份有多少克?2.一支笔的长度是12.5厘米,它的长度相当于多少分米和多少厘米?3.一个水杯可以装300毫升的水,它相当于多少升?4.小丽家有一杯饮料,它的容量是500毫升,小丽想将它倒进两个杯子里,每个杯子应该装多少毫升?5.小华妈妈做糖醋里脊需要200克猪肉,如果她只有400克的猪肉,她还需要再买多少克猪肉?六、作业1.(必做)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2.(选做)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求解。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引入、学习、实际问题解决方法、深入讲解以及课堂练习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测量和计量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量与度量大班教案

量与度量大班教案

量与度量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量与度量的概念,认识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并能运用度量单位进行基本的度量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致、认真负责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量的概念及其分类;2. 掌握不同度量衡单位的换算方法;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度量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数学大家谈》、度量衡器具、纸笔等。

2. 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铅笔、尺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描述物体的大小和重量,激发学生对量与度量的认识和兴趣。

2. 量的概念与分类(10分钟)通过示意图或实物,向学生介绍长度、重量、容量等基本的量,并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量的名词和符号的含义。

3. 度量衡单位的认识(15分钟)分组向学生介绍不同度量衡单位的概念、符号和换算关系,如长度的米、厘米、千米等,重量的千克、克等。

并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4. 探究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其长度、重量和容积,然后让各组学生交换数据,让其他组员通过数据进行判断和测量。

5. 讲解与整理(15分钟)整理学生测量的数据,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度量单位分组整理,并在黑板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各种度量单位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6. 训练与巩固(20分钟)从教材中选择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7. 拓展与应用(15分钟)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如量杯里有多少升水、多少千克的物品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和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对量与度量的兴趣和思考。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2. 观察家中不同物体的大小、重量和容积,记录下相关数据;3. 了解并制作几个实用的度量衡器具。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常用的计量单位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常用的计量单位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常用的计量单位二北师大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常用的计量单位二。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7页例题和第38页的“做一做”,我们将通过这些内容来学习常用的计量单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能够运用这些单位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计量单位问题。

2. 例题讲解:通过第37页的例题,讲解常用的计量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所学的计量单位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4. 讲解换算关系:通过第38页的“做一做”,讲解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等。

5. 课堂互动:让学生互相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计量单位:米、分米、厘米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的计量单位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如课本的长度是20厘米,宽度是15厘米。

2. 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答案: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换算关系的理解,是否还存在疑惑。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常用的计量单位,如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

能够运用这些单位来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计量单位问题,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计量单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量与计量

量与计量

“量与计量”的认识,教学片段隆回县三阁司镇光明小学:罗志华教学设计理念:1、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这些内容,整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在生活中学习新知、感悟计量单位,让孩子在生活中“触摸”数学。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孩子主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对这些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进行梳理、归类,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这些计量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设计各个层次的练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各种量相邻计量单位之间进率的大小。

3、能正确地进行名数之间的改写,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流程:一、欣赏日记,揭示课题同学们,“五一”长假,六(1)班有个同学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一生朗读日记),听了这篇日记,你觉得文中出现较多的是什么?对,里面有很多的量。

比如:长度、面积、时间等等,其实,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要接触各种量,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它的计量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量的计量。

(板书:量的计量单位)二、检查自学结果,整理计量单位1、师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量的计量?2、复习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体积单位呢?容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与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后板书)教师出示一根线段、1个1立方厘米、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磁盘等实物,让学生观察思考:哪些是指长度,哪些是指面积?(2)、猜一猜:(投影出示)a、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b、用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有多少长?(3)复习进率。

一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强调计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量的计量,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常见的量》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实践作业:
-请学生与家长一起,选择家中的物品进行长度、重量、容量的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标明所使用的计量单位。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比较了两个水果的重量,这是计量的一种。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计量哪些量呢?”
-学生回答,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量》这一课,了解计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学内容:介绍长度、重量、容量等常见的量及其单位。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有趣、有益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针对一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初步接触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简单的计算能力。然而,对于“常见的量”这一概念,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于量化描述和计量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在此基础上,我分析以下学情:
1.知识与技能: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数的概念,但对于量的概念尚需进一步引导和巩固。他们对于长度、重量、容量等单位的认识还不够系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理解。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量的计量教学设计2

量的计量教学设计2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二宜昌市实验小学喻杨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各种量之间的进率,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对量进行改写,将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或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能正确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表示生活中的各种数据,建立正确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正确计算不同单位的同类量,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并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改写。

教学难点:同类量中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改写方法和正确率。

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究学习和自主练习的方式为主。

学习过程:一、单位改写1、方法总结师:前面我们复习了小学阶段所有常见的量,知道了同一种量之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进行计量单位的改写,还记得怎样改写吗?生:较大的单位改写成较小的单位时将较大单位的数量乘以两个量之间的进率,得到的结果就是较小单位的数量。

生:较小的单位改写成较大的单位时将较小单位的数量除以两个量之间的进率,得到的结果就是较大单位的数量。

师板书:数量×进率大单位———————————→小单位数量÷进率小单位———————————→大单位师: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应怎样改写?举例说明。

生:方法是一样的,小单位改写成大单位时只不过在写成复名数时整数部分成为大单位,小数部分成为小单位。

大单位改写成小单位时,将大单位改写成小单位再与小单位数量相加就行了。

2、实战演练3米=()厘米 1.2吨=()千克2.4平方米=()平方分米0.5时=()分二、综合演练1、单位体验。

(小黑板出示)8点30分,我走进了一个面积大约600()的超市,超市里的货物琳琅满目。

我看到了一张半径约50()的圆形桌子,真漂亮,是用红木做成的。

我来到学习用品专柜榜,买了一支长度大约是170()的铅笔,8角;一瓶容积是125()的墨水,2.5元。

我在超市里逛了30()后,又买了一盒妈妈最爱吃的巧克力,盒子的长是14(),宽14(),高2(),12元。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设计

《量与计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2、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上午好,我是你们的荆老师,那接下来的35五分钟,由我陪你们一起度过。

初次见面,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交朋友那就要坦诚相待,来看,老师的个人资料!(出示图片)帅不帅?什么,大点声老师听不见,帅!老师就喜欢诚实的好孩子!继续看,姓名:性别,这个都看得出来。

身高八尺,八尺大汉,体重60千克,出生日期,爱好…,优点….,我感觉此处可以有掌声!好了,那大家看完老师的自我介绍,发现了哪些计量单位呢?有尺、千克….(板书),我知道大家见多识广,那大家还知道哪些计数单位呢?来。

准备10秒钟中,告诉我,每人必须至少数出两个来,…..(学生回答)有米,平方米,等等等。

(板书),但是大家看一下黑板写的,什么感觉,一个字——乱,两个字,非常乱!是不是?那要怎么办,分类整理呗!咱看看大体上这些单位可以怎样分类?时间的,质量的,长度的,体积的,面积。

先看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哪些?1写2排3进率4总结规律根据这些步骤自己整理其他的单位。

2、小组合作来,给你们次表现的机会,俗话说得好,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咱这么多小猪得多少皮匠呀!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的计量单位,然后在我们的学案上整理出来,要求:分类整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考虑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因为时间关系,咱们分组进行,这样,神兽组的孩子们,你们整理长度和面积,灵兽组的孩子们你们整理体积和重量,魔兽组的孩子们,你们整理时间的!来,抓紧时间,gogogo!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吧?Ok没有?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you are clever!这个每月的天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牢牢记住,老师这里有两个方法,你们想学哪一个?想学第一个的举手?想学第二个的举手?就没人想两个都学?来看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可厉害了,江湖上失传已久,估计现在全国也没几人会,恰巧你们老师会。

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教版上册《基础计量单位》教案

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教版上册《基础计量单位》教案

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教版上册《基础计量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基本计量单位,能正确使用并转换常用的计量单位。

2.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像比较、估算和测量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大小。

3. 能够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基本计量单位,并能正确使用和转换。

2.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

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概念,并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计量单位。

本节课旨在通过探究和操作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安排:1. 教师出示一把尺子,引导学生回顾尺子的作用,并和学生一起测量教室内不同物体的长度。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如何描述物体的大小的?Step 2 概念讲解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长度?什么是计量单位?展示长度的基本计量单位—厘米,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厘米的用途和常见物体的长度。

2.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更大和更小的单位:分米、米和千米,并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转换。

Step 3 讨论容量1. 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个杯子里的水的多少?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容量的概念,并出示常见的容量单位—毫升,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毫升的用途和常见容器的容量。

Step 4 体验质量1. 教师出示一块铁块和一颗棉花,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质量。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并出示常见的质量单位—克,并与学生一起探究克的用途和常见物体的质量。

1.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用不同容器测量同一物体的容量,用不同秤称量同一物体的质量。

2.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讨论不同计量单位的应用特点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基本计量单位,并能正确使用和转换。

四年级数学: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2.培养学生上网查询、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3.使学生知道量是人们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受到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进一步形成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熟记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导入:在前几册中,我们已经分散地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首先我们来研究计量的产生.(板书课题:计量的产生)二、探究新知1.教学计量的产生:(1)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量:教师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教师向学生说明:计时的时间是一种量.教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量?(长度、面积、质量……)教师说明:不能直接数,要用一定的单位来讲计量.教师举例:如:要表示铅笔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铅笔有几个1厘米,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2)教学量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的产生使学生明确:早在古代,人们就有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比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投影出示如课本77页插图)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教师向学生介绍:面积的产生关于面积计量的产生:古时候,尼罗河两岸土地肥沃,人们生活幸福,可是,尼罗河经常泛滥,冲毁两岸的田地、房屋,使人们的生活受到重大损失.洪水退去,人们经常为了土地的分割而发生冲突,由此人们产生了计量土地面积的大小(即面积)的需要,这就是最早面积计量的萌芽.【演示动画“面积计量的产生”】(3)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介绍关于量的产生.(4)关于计量单位的发展、统一教师说明:在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的计量单位是不同的,人们交往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发展成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我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统一了度、量、衡的单位.我国原来使用市制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有丈、尺、寸,质量单位有斤、两,面积单位有亩等,这些都在1990年废除了.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我国现在法定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一致.(5)学生举例说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教学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必须用长度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2)教师提问: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长呢?学生实践:找一找身体的哪部分与这些长度单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长度.)(3)教师归纳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4)练习:①估测一条线段的长度:a)说说你是怎样进行估测的?b)进行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为什么?(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②3分米=()厘米 80分米=()米4千米=()米 120厘米=()分米小明的身高是135().数学书的厚度是12().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120().教学面积单位.教师提问: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使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来计算.启发学生思考: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说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教师归纳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教师举例说明1平方千米、1公顷、有多大.教师归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教师指出:平方千米、公顷是计量士地面积的单位.4.学生讨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意义不同;进率不同)5.练习:(1)估测数学书封皮的大小.A.说说你是怎样进行估测的?B.测量书皮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计算面积,看与估测的结果相差多少.(2)填空: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4公顷=()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课桌的面积是30().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学校礼堂的面积是1200().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填写课本78、79页“常用面积单位表”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先目测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再实际量一量,把结果分别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数量.目测结果实际测量结果相差数量教室长教室宽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请同学帮忙解决实际问题.【演示动画“长度单位”】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品:要为窗户添置窗帘、为写字台配上玻璃板、还要为单人床上配置床单.请同学们帮助张老师算算:每样东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窗帘、床单应该比实际窗户、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应与写字台的大小一样或略小一些.)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3.还有什么问题或补充的内容?五、布置作业量一量学校的篮球场或操场的长和宽,再算出球场或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板书设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量一量称一称》幼儿园小班教案

《量一量称一称》幼儿园小班教案

《量一量称一称》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掌握量的概念,能够使用称量物品的方法和称的单位;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数学智能;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包括示例图片和练习题;2.秤和称量物品:如苹果、橙子、饼干等。

三、教学步骤1.活动引入–老师展示一个苹果,然后以口头的方式提问:“这个苹果有多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量的概念和使用称量物品的方法和单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2.概念讲解–老师通过PPT介绍量的概念,提醒学生量是用来度量物体重量的。

–老师通过图片示例展示不同物品的重量,并解释如何使用称量物品。

3.实际操作–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台秤和一些物品,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一起操作并称量物品。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称的数量和所称物品的重量。

–老师鼓励幼儿交流和比较称的结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游戏互动–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互动,每个小组抽取一个物品并称量。

–老师设置任务要求幼儿估算和称量物品的重量,然后比较结果并进行讨论。

–老师给出评价和奖励,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和学习。

5.小结和延伸–老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老师鼓励幼儿继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量和秤,培养他们的量的概念和使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入游戏和实际操作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互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并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和激励,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不过,教师可以更加细致地设计游戏环节和深化讨论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成果。

注: 以上内容为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生活中常见的计量》教学设计

《生活中常见的计量》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例《生活中常见的计量》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计量仪器。

2、了解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用计量仪器进行测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计量仪器,了解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计量仪器进行准确测量。

教学准备:相关材料及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不但和生活有关,而且和科学研究、实验、生产的劳动都极为密切。

只有用准仪器,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有利于生活和生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生活中常见的计量。

二、活动探究,学习新知(一)认识这些常见的计量仪器1、指名说出书中图片上是计量仪器的名称。

2、在生活中你还见到或知道哪些计量仪器? (1)学生相互交流后进行全班汇报 (2)将交流的结果填入书中(二)测量教室的体积1、准备:卷尺或米尺、测绳、竹竿。

自由组成小组3人为一组。

2、过程: (1)小组中1人为记录员,2人为测量员。

分别对教室的长、宽、高进行测量并且记录。

(2)对教室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教室的体积。

(3)按班级人数计算出每人占有的面积。

(4)查找资料或网上搜寻,找出小学教室的国家标准,每班人数标准。

并且对照你的测量结果,看看你们班的教室和人均占有面积是否合乎国家标准。

(三)饮料瓶制作的秤 1、学生自学制作的过程与方法。

2、自由组成小组进行制作。

3、优秀作品展示及优秀经验交流。

三、活动延伸: (一)制作测距、测高器 1、教师介绍所需材料及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制作。

3、优秀作品展示及经验交流。

(二)拜师、走访学计量 1、我做小老师 (1)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计量方法教给其他学生 (2)评出优秀小老师和优秀学生奖章。

(3)颁发优秀小老师和优秀学生奖章。

2、课后向周围的人学习计量方法。

四、学习相关链接 1、阅读书中资料 2、交流学习后收获板书设计: 第三课生活中常见的计量方便生活利于生产教学反思:本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社会实践部分,通过酊剂要学习,学生知道了计量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认识了很多计量仪器,掌握了基本计量仪器的计量方法,能够利用废物进行简易的计量仪器的制作,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和节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量的教学大班教案

量的教学大班教案
量的教学大班教案
课程主题
教案内容
课时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了解量的概念和意义。
单元1
第1-2周
2.掌握基本量词的使用方法。
3.能够通过实际活动和游戏认识和应用量。
教学重点
量的概念、基本量词的使用。
教学难点
理解量的概念及量词的运用。
教学准备
1.数量、长度、重量、容量等实物。
2.量的图片和实物教具。
3.游戏和活动设计。
3.设计更复杂的量的比较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通过游戏和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量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长度、重量等引出量的概念。
第1课时
10分钟
2.讲解:简要介绍量的概念,并逐个介绍数量、长度、重量、容量等基本量词。
10分钟
3.游戏活动:进行量的比较游戏,让学生通过比较实物的大小、长度、重量等来认识不同的量。
20分钟
4.实践应用:组织学生参与量的实践活动,如用不同容器装水、用秤称物品的重量等。
20分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量的概念和基本量词的使用方法。
10分钟
差异化支持
1.针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采用更具体的实物进行教学。
2.针对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增加趣味性活动和游戏。
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探究其他量的概念,如时间、温度等。
2.组织学生参与量的测量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量度教学幼儿园活动设计

量度教学幼儿园活动设计

量度教学幼儿园活动设计导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量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量度教学,幼儿可以了解世界的各种属性,并掌握基本的测量工具和技能。

为了使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量度教学内容,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园的量度教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一:量度游戏将教室或操场划分成不同的测量区域,如长度测量区、重量测量区、容量测量区等。

每个测量区域准备相应的测量工具和物品。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进行测量活动。

比如,在长度测量区,幼儿可以使用尺子来测量桌子、地板等的长度;在重量测量区,幼儿可以使用秤来测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在容量测量区,幼儿可以使用容器来测量不同物品的容量。

通过这些游戏,幼儿能够亲自实践,理解量度的概念和方法。

二、活动二:物品排序准备一些不同长度或不同重量的物品,如积木、水果、玩具等。

让幼儿按照从大到小或从重到轻的顺序将这些物品排列起来。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加深对长度和重量的概念的理解,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三、活动三:制作量度图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身高或手臂的长度,在纸上绘制一幅量度图。

幼儿可以使用尺子量度自己的身高或手臂长度,并将其真实数据标识在图纸上。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尺子的使用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绘图能力。

四、活动四:盲测游戏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并用布条或纸盖住。

让幼儿通过触摸或示意,猜测出每个物品的大小和形状。

然后,再进行实际的测量,看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加深对物品属性的观察和理解,并训练他们的触觉和形状识别能力。

五、活动五:量度实践带领幼儿外出进行真实的测量活动,如测量操场长度、测量幼儿园周边建筑物的高度等。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并记录测量结果。

这个活动可以让幼儿将量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他们对量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语:通过上述几个量度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量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这些活动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计量方法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计量方法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计量方法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实验室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的计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使用不同的计量器具进行实验室计量;
3. 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教学重点:
1. 不同计量方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计量器具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难点:
1. 对不同计量方法的灵活运用;
2. 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入实验室计量方法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常用的计量方法,如容量计量、重量计量、长度计量等,以及各种计量器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演示(20分钟):老师进行实验室计量方法操作演示,包括使用容量瓶、天平、尺子等常用计量器具。

4. 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器具进行操作。

5.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实验中计量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强调实验室计量方法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实验操作准确性和熟练度;
2. 学生对不同计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反思:
1. 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操作失误或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
2. 加强实验操作和计量方法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实施实验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素材:
1. 计量器具:容量瓶、天平、尺子等;
2. 实验材料:水、小量试剂等;
3.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量的计量的复习》教学设计第5次修改

《量的计量的复习》教学设计第5次修改

《量的计量复习》教学设计港口镇民主小学苏志明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及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并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熟练地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知识解决问题。

3.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计量单位间的进率,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猜一猜】师:同学们,猜猜老师有多高?老师有多重?(指名2人学生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68米56kg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师生谈话:刚才通过猜一猜,你们都知道了老师的身高和体重,那么这里的米属于什么单位呢?(长度单位)千克呢?(质量单位)其实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都是一种计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行量的计量复习。

(板书课题)二、梳理知识、构建网络1.引出量和计量单位谈话:我们除了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以外,还学过很多的计量单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数学日记,请你从数学日记里,找出其他学过的计量单位。

(1)指名朗读数学小日记。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这篇数学日记大声地读一读,哪位愿意?其他同学,找出学过的计量单位。

(2)找计量单位。

提问:从这篇数学日记里,你找出了哪些学过的计量单位?(随意点名回答)2.复习各类计量单位及进率。

(1)组织各个小组写其中一类量的所有单位及进率。

师:大家找到了学过的七大类量。

现在请你回想一下:每一大类量包含了哪些计量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七类计量单位如果让你一下子全部想出来,可能有点困难,这样吧,下面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负责写一类的计量单位。

第一小组写第一类,第二小组写第二类,以此类推,第八小组倒回写第一类的。

要求:1.四人合作,一人负责写,一人负责汇报,两人负责思考和检查;2.计量单位要按一定顺序写。

高中生物计量方法教案

高中生物计量方法教案

高中生物计量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计量方法在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掌握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3. 能够准确使用计量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内容:
1. 计量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2. 常用的生物实验计量方法:容量法、重量法、比色法等。

3. 计量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计量方法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计量方法的兴趣。

2. 学习:讲解常用的生物实验计量方法,如容量法、重量法、比色法等,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使用计量仪器,如量筒、天平、分光光度计等。

4. 总结: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计量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资源:
1. 教学课件:包括计量方法的概念、常用计量方法及操作步骤等内容。

2. 实验仪器:量筒、天平、分光光度计等。

3. 实验材料:溶液、试剂等。

评价方法:
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2. 提出一些计量方法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3. 以作业形式进行评价,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包括计量方法的相关内容。

拓展:
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计量方法解决生物实验中的问题。

2.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生物实验主题,使用计量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重点讲解计量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计量方法的重要性。

2. 在实验操作环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计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计量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计量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计量课程2. 课程代码:XXXXXX3. 学时:XX课时4. 教学对象:XX年级XX专业学生5.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计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计量技术操作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了解计量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3)熟悉我国计量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2. 能力目标:(1)具备计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能力;(2)能够进行简单的计量数据处理和分析;(3)具备一定的计量技术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计量学基本理论(1)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计量学的分类和特点;(3)计量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计量方法与技术(1)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2)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分析;(3)计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 计量法规与标准(1)我国计量法规体系;(2)常用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3)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计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计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技能;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计量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计量课程的学习内容;2. 理论教学:讲解计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计量技术;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掌握计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技能;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的计量
①、一只旧闹钟每小时慢3分钟,清晨5时对准时间后,到当晚新闻联播开始时,闹钟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②张师傅开着一辆自重7吨500千克的大货车,车上装着两台4000千克的机器,当他开车来到一座桥边时,看到桥上写着:限载15吨,请帮忙算一算,张师傅的车能过桥吗?
③小军的爷爷到2012年正好72岁,他是2月29日出生的,到2012年他一共过了多少个生日?
④一块长方形土地,长86分米,宽5米,计算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4、选择超市
①3.3小时是()
A、3小时30分
B、3小时18分
C、3小时3分
②把10吨50千克改写成以吨为单位的单名数是()
A、10050千克
B、10.5吨
C、10.05吨
③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A、10
B、100
C、1000
④2/5时是()
A、4分
B、40分
C、24分
⑤下面年份是闰年的为()
A、1900
B、1998
C、2000
⑦2.5公顷改写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是()
A、2500平方米
B、25000平方米
C、250平方米
⑧下面的质量中较大的是()
A、53克
B、0.53千克
C、0.0053吨
⑨一条公路长1千米500米,小明每分钟走80米,共需要()
A、18分45秒
B、18分40秒
C、18分75秒
⑩新闻联播开始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

A、7: 00
B、19: 00
C、19小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语文有日记,数学也有数学日记,这是五年级一个同学的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读课件上的日记)日记上都出现了哪些计量单位?(生。

)日记中出现了几种量的计量单位,很丰富,只是都乱套了。

二、整理计量单位。

1、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都学了哪些常用的量?这些量
的计量单位各是什么?(课件)
2、生:举例想到的单位。

3、师:这样会显得很乱,我们怎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既不遗
漏又不重复地记下这些单位呢?小组讨论讨论。

4、生讨论并汇报
A、列表整理
B、从大到小排列
5、课件出示计量单位整理表1,学生讨论怎样填写。

6、学生汇报再出示表2.
7、出师时间单位表3
三、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1、学生有序说,逐一出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进率表。

2、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一个2月。

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四、数学小考场。

1、填空。

2、选择。

五、单位的换算。

师:生活中的计量单位除了会判断,会用什么计量单位,有时还要进行单位的换算,那怎样进行单位的换算呢?
1、学生说,教师出书课件。

2、课件练习。

六、课堂练习。

七、质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