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笔记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建立1.1 秦朝的覆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发了民不聊生的局面。
秦朝的暴政和苛捐杂税也导致了民不聊生的情况,加之农民起义不断,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覆灭。
1.2 刘邦的建立刘邦在秦朝覆灭后,率领起义军攻下了咸阳,建立了西汉朝代。
刘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复了百姓的生产,消灭了逃散乱民,重修社会秩序。
1.3 西汉的巩固刘邦以宽仁政策稳定社会,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分封制度调动地方豪强,开创了西汉的局势。
在外交上,他推行了汉文化,发展了对外贸易,使汉文化遍布海外。
二、文景之治2.1 文帝的统治文帝继承了前人的政绩,采取了变法策略,以促进国家的生产和发展。
他重用贤臣,推行宽政,废弊除奢,减轻赋税,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积极发展农业,推动了社会的生产。
2.2 民生的改善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他推行了"金屋法",减轻了赋税,使小农解决了缺粮卖田的现象,保护了农业生产。
百姓也纷纷表示感激,社会风气明朗。
2.3 社会的繁荣在文景之治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逐渐繁荣,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文帝还实行汉武帝的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扩大了华夏文明的影响范围。
三、总结回顾通过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长河之中,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对于我国历史的进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这个时期,我国社会实现了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
可以说,在西汉朝代,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较为繁荣、安定、和谐的时期。
个人观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我国社会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这不仅为历史上的后继朝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也为我国的文化灿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撰写本次文章时,本人对于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本文能够对此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主要讲述了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包括西汉的建立背景、汉高祖刘邦的崛起、文景之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汉建立的历史背景,掌握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比较感兴趣,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汉建立的历史背景,知道汉高祖刘邦的崛起。
2.掌握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汉的建立背景和汉高祖刘邦的崛起。
2.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期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景之治时期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该时期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促进学生互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教案:详细记录教学过程和内容。
3.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4.练习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秦朝为什么会被推翻?西汉的建立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2.呈现(10分钟)介绍汉高祖刘邦的崛起,讲解西汉的建立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3.操练(10分钟)分析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
从内容上看,以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为题目设置了三个板块: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它们互为因果关系。
西汉的建立是“休养生息” 政策的前提,“文景之治”是前两个板块的结果。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还要了解秦末的社会形势与秦朝灭亡的原因,突出了历史史实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从汉高祖到汉景帝之间的这段历史,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观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秦朝兴亡的史实,对于秦朝速亡原因有一定认识。
不同程度接触过有关汉高祖的史实,但对“文景之治”缺乏了解。
对于一些专业术语难以理解,需要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古文功底较弱,欠缺独立分析文言史料的能力,需要教师合理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识读图文信息等理解休养生息政策,了解“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休养生息政策的学习,认识该政策是汉初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汉初统治者善于以史为鉴的政治智慧。
3.通过对比秦始皇和汉文帝治国政策,理解关注民生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修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通过历史现象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学会以史为鉴。
【教学方法】: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学)视频导入播放《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教师指出:“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是唐朝诗人王玮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
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汉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景 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皇帝出 巡,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车;有些将相 就只能乘牛车出行。
假如你是汉高祖,你首先要做的事应该是 什么?
——发展农业生产
背景:
1、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加之连年的战争, 社会生产遭到破坏。西汉初期出现了社 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粮食奇缺的残破 景象。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 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 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 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 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 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 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 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 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 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 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 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 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 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 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 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出处《史 记·高祖本纪》
天 下
结果:刘胜项败
刘邦建国和“布衣将相之局面”
建国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国者:汉高祖 刘邦 都城: 长安
史称“西汉”
刘邦,沛县人,世代务农,丑曾任亭长。善于 网罗人才,包括社会下层有才能的人。称帝后, 论功定封,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
休养生息政策的提出
汉初为什么要实行 修养生息政策?
请大家讨论!
“谁来执掌政权成为斗争焦 点!”
楚汉战争爆发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长达四年时间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休养生息”的结果是 “治世” 局面的出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
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 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 汉第五位皇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
刘恒中子,庶出长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 。
“文景之治”内容: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自学指导
利用8分钟阅读课文54—56面,并找到 以下问题,8分钟后进行提问
1、西汉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首要问 题? 2、造成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 象的原因、表现? 3、汉初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作用是什么? 4、“文景之治”的时期、措施、表现、 (意义)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 和“文 景之治 ”(共36张PPT)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素养导学】时空观念:了解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
历史解释:理解休养生息政策实施的背景、历史概念、具体表现及影响等。
家国情怀: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并得出治世局面的出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
【知识构建】一、西汉的建立1.“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
(1)时间:公元前202年。
(2)朝代:西汉。
(3)都城:长安。
(4)人物:刘邦,即汉高祖。
【思维导引】公元前202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末。
2.《汉书·食货志》中的这段话反映了汉初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何出现这种景象?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1)社会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出现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3)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措施及影响分别是什么?1.原因:汉初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2.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3.措施:(1)让士兵还乡务农(“兵皆罢归家”),释放部分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以稳定民心,鼓励农业生产。
4.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思维导引】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汉初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
三、“文景之治”《史记·平准书》描述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
1.名称:“文景之治”。
2.帝王:汉文帝和汉景帝。
3.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2)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史料研习】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历史解释】休养生息政策: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元气,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人教部版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刘恒第五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刘 启在位16年,葬于阳 陵
三、励精图治——“文景之治”
汉高祖刘邦开启, 文景二帝承发展。 祖孙三代齐努力, 奠基西汉两百年。
源于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三、励精图治——“文景之治”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朕忧其然, 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 景 帝
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三、励精图治——“文景之治”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 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
汉 文 帝
五百板子。
一是减少笞(chī)数。 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汉 景
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须削平竹节;笞打
帝
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
农民赋税沉重,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减轻赋税,把收获物的三十分之一上缴
上缴国库
国家
徭役、兵役繁重
减免徭役、兵役
奢侈
节俭
暴政,刑罚残酷,激起反抗
仁政,以德化民,减轻刑罚
பைடு நூலகம்
得出秦亡,汉兴的原因
秦亡:残暴的统治,沉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繁重 汉兴: (1)吸取秦亡的教训
(2)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负担 (3)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一、创业维艰——汉初现实
1、西汉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人物: 刘邦(汉高祖) 建都: 长安
汉高祖刘邦
一、创业维艰——汉初现实
2、汉初现实
(1)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
(3)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起毛色相同的四 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 饱。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三课,主要介绍西汉的建立和汉初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西汉的建立:介绍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的历史事实。
2.黄帝和炎帝:讲述黄帝和炎帝的贡献,以及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尧舜禹的传说:介绍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们的贡献。
4.文景之治:阐述文帝和景帝的治国策略,以及出现的盛世局面。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古代历史人物的认知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掌握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认识“文景之治”的出现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汉的建立过程,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历史人物的贡献,以及“文景之治”的意义。
2.教学难点:对古代历史人物贡献的理解和“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及意义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以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历史人物为例,分析他们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历史。
3.文献资料查阅: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培养他们的资料查找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设计说明本课主要讲述的是西汉初期的历史。
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
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逐步强盛和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汉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
2.分析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3.体会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的作风。
重点难点重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汉书》(书目)。
2.影视资源:《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在反秦浪潮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刘邦趁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
最终,谁取得了胜利?新王朝的统治者又是如何治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的?二、预习检查1.说说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从“汉服”“汉字”“汉语”“汉学”引出历史上辉煌灿烂的王朝——汉朝,介绍汉朝的建立,并以记者采访的方式,引导学生模拟记者采访汉朝建立者刘邦的情境。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任务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楚汉之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63页的内容,梳理楚汉之争的相关知识。
学生回答:(1)背景: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分封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七年级上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④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钳城旦舂(头发剃 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三百(打三百板子), 把斩左趾(斩去左脚)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把斩右趾(斩去右脚) 改为弃市(死刑)。
事例:仓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大量铜钱多 年不用,串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汉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去传承发扬!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节俭败由奢。
——唐 李商隐《咏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秦始皇陵——兵马俑
汉文帝陵——霸陵
——《汉书·景帝纪第五》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景帝即位伊始就颁布了诏令:“令田半租”。汉文帝时期, 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③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 增益。
因饥饿而 卖身为奴婢的 释放为平民。
减轻田 租,定税率 为十五税一。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 刘恒(前 203 年—前 157 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 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
刘启(前 188 年—前 141 年), 汉文帝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汤因比
一、西汉的建立
汉高祖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 202 年 刘邦(汉高祖)
2018年秋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百姓就人人饱暖,家家富
裕。 )
——《史记》
材料二:“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
可校。太仓3之.经粟济陈陈发相展因,充溢露积于
外,至腐败不可食。”(京城的钱财多达
以万贯计,而穿钱的绳索都腐朽了从而无法查
检到底有多少4钱.。国太力仓的增谷强物一年积压一年地
堆放,满得散落到了仓外,都到了腐烂不能食
用的地步。 )
A 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 家思想进行统治
5.史书记载“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 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 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 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 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
D 饰,只可用瓦器。”这说明汉文帝
() A.正直无私 B.轻徭薄赋 C.重农抑商 D.注重节俭
汉
汉
文
景
帝
帝
汉文帝刘恒(前202 年—前157年),汉高 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 五位皇帝。前196年, 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 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 治上保持低调。前180 年,吕后一死,大臣迎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 188年-公元前141年), 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 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 位16年,他继承和发 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 继续奉行“与民休息” 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
——《史记》
2.“文景之治”的表现: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 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 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 文景之之为治“:文中景国之封治建”社(会P第53一)个盛世局
休养生息政策影响
1 人民安居乐业 2 粮食丰富 3 经济繁荣
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 4 基础
课堂小 结 西汉初建,经济萧条,
们的根本目的是 ( ) A. 发展农业生产
七年级上册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练习题【学习目标】1.知道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汉代之初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
2.知道汉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基本内容,理解休养生息政策对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作用。
3.能简述“文景之治”的概况,能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局面。
【学习重难点】重点:休养生息政策。
难点:休养生息政策及概念【基础解读】一、西汉的建立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汉代瓦当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象。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
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不行温饱。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释奴为民)(3)轻徭薄赋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3)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2、表现(治国效果):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01知识管理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建立: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________。
社会状况: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田地荒芜。
如何恢复和发展________,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政策:________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________的政策。
措施:让________还乡务农,将________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作用:使汉初的________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________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经济政策中的体现,不是儒家思想。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诗句中的“汉祖”是()A.嬴政B.项羽C.刘邦D.李斯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3.汉初统治者比较节俭,体恤民情,与民休息,且都很注重生产,其客观原因是()A.秦亡教训B.居安思危C.经济萧条D.文治天下4.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5.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③奴婢释放为平民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3“文景之治”6.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
部编七年级上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民失作业,大饥馑” 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西汉时期汉高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发展农业生产(
)
——《汉书·文帝纪第四》
如今国家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更是赋予了这句古训新的内涵。
3、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6.西汉初年,连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
——《汉书·文帝纪第四》
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及原因?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 汉建立初期,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社会不稳 定。
二、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 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阅读课本 “休养生息政策”,然后思考: 1、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2、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内容)。 3、休养生息政策产生的作用。
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
人。”
④士兵还乡,释奴为民,增—加—农《业汉劳书动》力
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②让士兵还乡务农。 材料二:汉景帝为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
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 ——《汉书·文帝纪第四》
刑罚
死刑十多种,有族 诛、连坐等
文帝景帝废除一些肉刑
从秦亡汉兴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原因:“秦亡汉兴”的根源在于秦朝实行暴政,苦 役百姓。而汉朝实行仁政,与民休息。
启示:暴政亡国,仁政兴国!关注民生、以民为本、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以史为鉴明得失
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 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西汉的建立过程及“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
2.学生能够掌握西汉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片,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实证意识。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文景之治”对后世的影响,树立历史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西汉的建立及“文景之治”的史实。
•西汉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景之治”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影响。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的相关史料、图片。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所需材料。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文景之治”的影响进行讨论。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西汉初期的历史人物,体验历史情境。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西汉时期的文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这些文物属于哪个历史时期?你知道这个时期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吗?”引出新课主题。
2.新课教学•西汉的建立•讲授刘邦建立西汉的过程,强调其历史意义。
•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西汉建立的原因。
•结构图示:西汉建立(刘邦→原因→意义)。
•“文景之治”•讲授“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人物、政策等。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组织小组讨论:“‘文景之治’为什么被称为西汉的盛世?”•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汉文帝、汉景帝等历史人物,模拟“文景之治”时期的政策制定过程。
•结构图示:“文景之治”(时间→人物→政策→状况→影响)。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过渡语:汉初面临着社会状况惨烈的局面,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此后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局势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请看自学指导三。
自学指导三: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的背景
(二)课件展示自学指导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西汉建立的背景以及首要任务。
过渡语:同学们,有关西汉建立的知识点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过渡语在秦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的影响下,汉初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物价飞涨,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汉朝会采取怎样的政策来应对呢?请看自学指导二。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认真答题,核对答案,讲评易错题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认真答题,核对答案,讲评易错题。
要求:
1、独立完成
2、依据答案自主纠错
时间、都城、开国之君
西汉的建立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让士兵还乡务农
背景
内容
释放奴婢为民
休养生息政策
重视农业
影响
表现Leabharlann 措施文景之治学情反馈
2.文景之治的内容
3.文景之治的表现
三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学习。
(二)课件展示自学指导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
1、文景之治的内容
2、文景之治的表现
过渡语:同学们,有关文景之治的知识点还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①文注帝重 为农自业己生预产修,的提陵倡墓以,农要为求本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
牛车
二、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 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 实行的轻徭薄赋政策,保养民力,增加 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 的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 吸取秦因暴政导致迅速灭亡的教训,采 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措施):
(1)让士兵回乡务农,将因战 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 为平民。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措施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轻徭薄赋;(文帝时令田租减半,税率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
税一,其次慎用民力,徭役由一年一次改为 三年一次)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文帝废 除连坐法和肉刑,景帝减轻笞刑); ④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的措施:
文平帝时在 穿位戴2都3是年用,粗车糙骑的服黑御丝之绸物做都的没衣有服增。添;
( ) 文原帝因为 :自“秦己亡预汉修兴的”的陵根墓源,在要于求秦不朝许实用行金暴、政银,、苦铜役等百装姓饰。,只可用瓦器。
西三汉年建 一立次和)“文景之治” 文汉帝文生 帝前、曾汉留景下帝遗的诏措:施:“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 (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 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七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材料一 文帝二年(前156年)、文帝十二年(前166年),文帝两次 下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十三年六月,又“除田之租税”;公元前 156年5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秦朝 一年数次;服徭役 年龄从17岁开始
文景时期 三年一次;服徭役 年龄从20岁开始
时间:公元前202年 西汉的建立
定都:长安
西汉建立和 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政策
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内容:“兵皆罢归家”;鼓励耕织;轻徭薄赋等 结果: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
内容: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材料体现了汉文帝的什么治国措施?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二)影响
材料一 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 人衍而家富。
——[西汉]桓宽《盐铁论·国疾》 材料二 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 “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 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汉文帝、汉景帝的治国成效如何呢?
“文景之治”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比较“秦亡与汉兴”
朝代
赋税
徭役
徭役繁重,每年 秦朝 赋税沉重,农民要将三分 服役的成年男子
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不下300万人
刑罚
严刑峻法,死 刑有十多种, 还有族诛、连 坐等
西汉 减轻赋税,文帝、景帝把 让士兵还乡务农, 废除了一些严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三 文景之治
什么是“文景之治”?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 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三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 食货志》
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2.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3.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4.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 免徭役及兵役。
二 休养生息政策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的统治政策——休养生息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文帝刘恒
汉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
3.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
A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 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 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田租定为三十税一
4.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 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 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 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
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汉初, 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二 休养生息政策
刘邦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1. 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 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
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
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
换人。这样就减轻了笞刑的强度,降低了笞刑对犯罪者身
体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的数量。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汉 文 帝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汉物文都帝霸没陵有增添; 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 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 历代帝王中秦始,皇文陵 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 人称文道帝生的前皇曾帝留。下遗诏:“厚葬以破业,
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 失的道理,以资借鉴。
为防止人民的反抗,刘邦吸取秦 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反秦之 弊,与民休息”的政策——
西汉的建立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2、内容: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增加农业劳动力
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 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
什么是“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
1、内容: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 (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 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2.当时的社会为什么会处于这样的境况? 秦的暴政 长期战乱造成的
3.汉初的统治者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汉得天下后,刘邦曾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 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随后陆贾援引 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 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汉
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
文 帝
年一次
为发展农业生产,汉景帝进一步减轻农 民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 持三十税一。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 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钳城旦舂
汉 文
(头发剃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
帝
三百(打三百板子)。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
酒汉 也五景往缇斗帝往萦上有 落;书感下救其父于终九文生帝残十规 疾已定,上的因笞而,刑改又过革—赐重主—,要帛受针《人笞对汉二者笞书即刑匹使进·,文幸行絮免,帝不措三纪死施斤第,。四》
3、结果: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 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 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死, 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 -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 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 启在位16年,葬于阳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1、知道西汉的建立; • 2、知道休养生息政策; • 3、知道“文景之治”。
• 阅读课本51-53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划在课本上: • 1、西汉的建立者,建立的时间以及都城在哪? •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 • 3、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 4、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
高
祖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
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
汉 文
——班固《汉书》
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暴政
西汉建立 汉高祖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哪些?
• 5、什么是“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都城: 长安
汉高祖刘邦
牛车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同 弊)……,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 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1.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三、文景之治
1、内容:
①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影响:
经济发展 政治清明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
“文景之治”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汉
——(《资治通鉴》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