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基础

合集下载

休闲学概论

休闲学概论

1、休闲: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自由活动,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里所自发选择的活动。

2、畅爽:是指人们在休闲或工作时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是个体一种内在的乐趣状态。

3、失范休闲: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缺乏正确的休闲观念,以致滋生出许多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休闲行为。

4、规范休闲:规范休闲行为的标准–能够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能够产生体验,并给参与者带来快乐、提供社会化和发现自我的机会、具有创造性和自我实现功能、使人能够娱憩,并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使人能够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5、休闲消费: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休闲产品(物质的和精神的)消费活动。

它是休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研究重点并不完全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而是侧重于人的休闲情趣、休闲行为、休闲心理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与经济所发生的联系。

6、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包括娱乐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以及由此连带产生的产业群。

7、休闲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内所消费的各种休闲服务产品和劳务在休闲活动总消费中的比例和相互关系。

8、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9、休闲文化:一般是指人们在工作、睡眠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以外,将休闲时间自由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10、休闲旅游:从广义上讲,旅游归属于休闲活动;狭义的休闲旅游特指前往度假地的度假旅游。

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1、东西方休闲观念与休闲活动形态的差异休闲观念:中国:个人修身养性;一是强调休闲活动对人格整体性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人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休闲学概论

休闲学概论

整理ppt
27
第三节 休闲产品
三、休闲产品的特性
休闲产品 的特性
品休休 。闲闲
产产 品品 是的 复综 合合 型性 产:
有闲休 高产闲 度品产 同的品 一生的 。产同
和一 消性 费: 具休
整理ppt
余休闲休 地闲产闲 。者品产
有的品 了数的 更量替 多和代 的类性 选型: 择使休
、而产休 社不品闲 会同受产 和,休品 人并闲的 的且者脆 多受的弱 层制情性 关于况: 系自不休 。然同闲
着休闲吸引物和休闲设施生产或开发 出来的为了迎合休闲者体验和愉悦的 需求,通过市场途径提供给其消费的 一切有形实物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品的 总和。
整理ppt
25
第三节 休闲产品
二、休闲产品的构成 休闲产品的构成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休闲产品的要素构成;一个休闲 产品的类型构成。
休闲吸引物:休闲者选择目的地的决 定因素,它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事 件或现象。吸引物的多寡和吸引力的 大小是一个地区能否开发成热点休闲 区域的先决条件。
娱乐消遣型 休闲者以松 弛精神、享 受临时变换 环境带来的 欢娱为主要 目的。
文化知识型休 闲者的主要目 的是通过文化 知识休闲达到 积极的休息和 娱乐,同时获 得知识的启迪 和充实。
康体健身型休 闲者主要目的 是通过参加有 益于身心和心 理健康的休闲 活动,消除疲 劳,放松心情 。
整理ppt
22
观光型 休闲者
市场是指某一特定产 品的经常购买者或潜 在购买者。
市场指具有某些相同特 点、被认为是某些特定 产品的潜在购买者的人 群或企业。
整理ppt
30
第四节 休闲市场
休闲市场的概念
广义上:休闲市场是 指休闲者和休闲经营 者之间围绕休闲商品 交换所产生的各种现 象和关系的总和。

休闲学

休闲学

休闲学休闲学,是以人的休闲行为、休闲方式、休闲需求、休闲观念、休闲心理、休闲动机等为研究对象,探索休闲与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以及休闲与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休闲学往往借鉴和采用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工具,形成了休闲哲学、休闲社会学、休闲行为学、休闲经济学、休闲心理学、休闲美学、休闲政治、休闲运动、休闲宗教学等。

休闲学的核心观点是,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一、休闲的历史与发展西方:1最早提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把休闲誉为“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2百年历史:1)休闲学在美国的诞生是以1899年凡勃伦发表的《有闲阶级论》为标志。

他在该书中提出,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的《休闲:文化的基础》,被誉为西方休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书中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它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空闲时间所决定,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

3)荷兰著名学者约翰·赫伊津哈所著的《游戏的人》,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游戏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

4)查里斯·波瑞特比尔的《挑战休闲》和《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被西方公认是休闲学研究的力作。

5)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6)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7)卡拉·亨德森等,《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8)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9)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10)。

01第一讲__休闲学概述——【休闲学与经济产业】

01第一讲__休闲学概述——【休闲学与经济产业】
德对他同时代人的思想和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并阐述了快乐、 幸福、休闲、美德和安宁生活等休闲问题。
• 基督教徒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 古典标准的休闲论。
• 在中国的先秦文化中,也蕴涵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其独特而深 邃的理解极大地丰富现代休闲学的内涵。
•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亦劳止》中的“民亦劳止,汔可 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以定我王”,“民亦劳止, 汔可小休”,直接阐述了休闲、小康和国家安定兴盛的重要性。
• 20世纪80年代是人们满足生理欲望的时期。其 特征是人们对衣食及最简单的基本生活资料的 追求获得满足,商品的数量、花色、种类增多。
• 1993~2005年是人们满足物质欲望的时期。其特征是人 们对耐用消费品,个性化产品得到认同。其中最主要的 是与住宅相关的物质资料及环境设施的需求。人们开始 购买宽敞的住房、别墅,在室内进行个性化装修,安装 空调,购置多台彩电、电话和音响,养殖、种植观赏动 植物等。
• 《休闲宪章》概括了休闲在当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 一是补偿消耗;二是丰富生活;三是激发才能;四是体现人的价值。
• 1998年10月30日,世界休闲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了 第五届世界休闲大会,大会通过了《圣保罗宣言》。 • 《休闲宪章》的颁布和《圣保罗宣言》的发表,是休 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休闲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 国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对休闲问题展开多层次和多角度 的探讨。尽管东西方休闲思想同样源远流长,但休闲 学作为一个学科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由西方逐渐传 入中国大陆的,而且直到21世纪初才受到人们的关注。
• 我国自1995年起实行五天工作制,1999年10月 起又实施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 日。

基础休闲学

基础休闲学

本文由rknelson贡献
基础休闲学
一、休闲学的发展 西方休闲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 至少可以追溯到被西方学者奉为休闲学之父 的亚里士多德。他的休闲观如同他的其他理论,贯穿整个基督教时代。在中国的 先秦文化中就出现了丰富的休闲思想内涵, 其独特而深邃的理解会极大的丰富现 代休闲学的含义。 到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的全面丰富性遭到空前的压抑,人异化为 机器等单面的怪物,片面的物质享受和可怕精神贫困撕裂着当代人。因此,随着 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和自由时间的增多, 人们弥补和发展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就 显得尤为迫切。20 世纪之后休闲问题在发达国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英美等 国家的学者不断提出休闲的各种观点。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世界休闲研究异常 活跃,大批休闲学术组织、休闲行政部门组织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地破土而出。这 一时期,学者们对休闲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认识也更加全面。 二、我国的休闲概况 中国的休闲需求极为旺盛,而理论研究不要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参照我 们自己的休闲活动实践,也已经远远地落在了时代的后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 国在休闲教育方面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在中国内地,正规的休闲教育几乎还是空 白,只在前不久中山大学地理学科与规划学院才设立了旅游与休闲学系,东北财 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才设立了休闲研究所。 我们谈了这么多的休闲,那什么才是所谓的“休闲”?杰弗瑞.戈比的休闲 观认为: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 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受到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并为信 仰提供一个基础。 休闲会带给你一种解脱感、自由感;休闲是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因此 具有趣味性,让休闲者本身感兴趣;休闲活动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它 使人身体强健、理智清醒、道德高尚,因而具有建设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包含很多休闲活动, 不同的休闲活动分属于不同的休闲 层次。我们常见的休闲活动可分为:创造活动,例如发明、制作陶器、作曲、园 艺、养宠物等;搜集活动:搜集古币、明星签名、枪支模型等;教育活动:动物 研究、书籍研究、旅游、、下象棋、钓鱼、演戏等;观赏活动:参观画展、音乐会等;社会团体活 动:露营、学生联谊、合唱团、管弦乐队等。 纳什的休闲层次论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关于休闲层次的理论。 第一层次是创 造性的参与,第二层次是积极地参与,第三层次是投入感情地参与,第四层次是 解闷,第五层次是伤害自我,第六层次是反社会行为(不良行为) 。 休闲的目的就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自由活动,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不 断促进自身进步,更好实现自身价值而进行的活动。休闲是自由、幸福、快乐等 人类发展为目的的源泉。休闲能够带给我们满足感、幸福感、更够使我们身心感 到轻松愉悦; “休闲耕耘了心灵、精神和个性,给我们带来了朋友,以及分享想 法和理想的伙伴,只有在休闲中人们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 磨刀不误砍柴工,面对当今忙忙碌碌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我们应该适时的 停下脚步,放松心情,来给自己一点闲暇的时间,让自己身心放松一下,体会生 活的真正意义。

休闲学

休闲学

休闲的定义:个人休闲时间和自由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一种科学和合理的使用;休闲时间和活动虽然与人们从事的日常工作毫无关系,但与劳动并不冲突;休闲活动是人们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载体。

休闲学:休闲学是以人们的休闲行为和现象为研究对象,对闲暇时间、休闲、个人休闲行为、休闲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目的是揭示休闲行为的一般规律以及提高休闲满意度和生活品质。

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规范与实证(Positive & Normative)•归纳与演绎(Induct & Deduct)休闲文化:人们将闲暇时间自由的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反映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诸多方面。

休闲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生活态度休闲是一种与外部世界保持和谐的精神默契休闲是一种摆脱焦虑和浮躁的精神理念休闲分层:纯休闲、颓废休闲、制度型休闲、异化休闲休闲活动的本质特征:自主性、自由性、参与性、消遣性、健身性休闲活动的分类:堕落型、消遣型、积极型、发展型,具体细分:七大类、十六种休闲的功能、价值:功能:1. 休闲活动对生理机制的修复和完善–健康生活态度的兴起–对亚健康的挑战–休闲在生理修复机制上的作用2. 休闲活动对心理机制的调节与发展–放松娱乐发展3. 休闲活动对社会生活的推进与象征–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化–社团与组织的休闲化–物质与精神的象征性4. 休闲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与协调–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市场扩容的助推器价值::1、休闲与人的社会化•休闲影响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休闲培养人的社会地位认同感•休闲塑造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休闲带给人们以经验、知识和技能2、家庭休闲功能的演变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功能的演变•家庭中长辈的权威作用的颠覆•家庭休闲趋势的多元化3、社会群体休闲功能的展现社会群体组织与功能–具有一种同样身份和某种一致感情的人的群体–休闲的工具性作用–休闲的表意性作用•社会群体组织的作用–人们扩大社交的纽带–有利于休闲活动形式的推广–培育群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4、经济功能是休闲的基本功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市场扩容的助推力•稳定社会就业的调解阀•规避经济危机的润滑剂•休闲的象征功能:物质性象征•享受型消费•品牌型消费•时尚型消费•活动象征性•贵族特性•奢侈特性•社会属性•精神满足性•休闲与工作同等重要•劳动休闲化•休闲偶像的出现居民休闲时间的分配特点及形成规律的原因:♦经济越发达地区,人们用于工作学习的时间越长♦经济越发达地区,人们在家务活动方面的耗时也越短♦经济越发达地区,居民休闲时间相对而言也越少。

休闲学概论 第1章 休闲概述

休闲学概论 第1章 休闲概述

我国休闲学与旅游学的健康发展。
休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各种自由活动,它是当今 社会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被誉为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在 国外,休闲常常在三种意义上被使用:一是指闲暇时间;二是 指休闲活动;三是指在休闲活动中人的闲适的精神状态。实际
上,这三种意义常常是联系在一起使用的。
1.2
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一些启蒙思想家在倡导人权中重提享乐和休闲。 近代启蒙思想家斯宾塞在其所著的《教育论》一书中公开宣称:“这些种种 趣味的陶冶和喜悦不但是重要的,而且在我们即将到来的时代里,这些趣味 比现在会远远地占有人生的绝大部分。”享乐消闲之溪到近代工业革命后终 于汇成巨流,学者和机构对休闲活动给予了合法合理的地位。
1.1
休闲概念
1.1.2 休闲的内涵
1)休闲是一种 时间的利用方式
4)休闲是一种 自由的生存状态
2)休闲等同于 闲暇时间
5)休闲是一种生 活的态度或方式
3)休闲是一种 愉悦的心理体验
6)休闲是一种时间 的非生产性消费
1.1
休闲概念
1.1.3 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是休闲学与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基石。 然而,目前我国对于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不仅没有 统一的标准,而且相当混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
1.1
休闲概念
1.1.1 休闲的定义
3)不同视角下的休闲:
随着社会的进步,休闲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从不同的视角看休闲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大众眼中的休闲,通常是指工作时间以外的剩余时间,休闲的意义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恢复体能和 打发时间上。社会学家把休闲看成一种社会建制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发展人的个性 的场所。

对休闲学的认识

对休闲学的认识

对休闲学的认识1. 什么是休闲学?休闲学是一门关于休闲的研究学科,它主要探讨人们在业余时间进行各种休闲活动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休闲学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休闲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享受休闲,提升个体和社会的福祉。

2. 休闲学的意义与价值2.1 促进身心健康休闲活动是人们从工作、学习和其他压力中解脱的重要途径。

通过休闲活动,人们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水平。

休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休闲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人们采取适宜的休闲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2.2 提升生活满意度休闲活动的开展可以带来乐趣和满足感,使人们更加快乐和满意。

休闲学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人们对不同休闲活动的好恶、喜欢和满足度等感受,从而指导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提升生活的满意度。

2.3 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休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潜能。

通过休闲活动,人们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经验。

2.4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休闲活动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休闲学的研究可以探讨休闲活动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从而引导人们通过休闲活动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和发展。

3. 休闲学的研究内容3.1 休闲行为与心理休闲学研究休闲活动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包括休闲活动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休闲方式对个人情绪和幸福感的影响等。

此外,休闲学还关注个体在休闲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反应等方面的问题。

3.2 休闲文化与社会休闲学研究休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休闲文化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休闲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此外,休闲学还关注社会文化对休闲活动的塑造和影响等问题。

3.3 休闲管理与政策休闲学研究休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休闲设施的规划和管理、休闲活动的组织和推广等。

此外,休闲学还研究休闲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人们的休闲活动。

休闲学

休闲学

休闲学期中作业1、“休闲”这一人类行为的本质是什么?凡在一种自由选择、自我满足的心态下,从事一种并无特殊目的也不感到劳累的活动,即属休闲”。

休闲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更是指必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无拘无束的状态。

休闲是指人们从工作、家庭、社会的义务中摆脱出来,为了休息、转换心情、增长知识,而自发性地参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的任何社会活动的总称。

休闲包括三个的部分Relaxation;Entertainment;Personal Development。

1、它与劳动、游戏、学习、审美之间,以及后四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劳动、游戏、学习、审美等,休闲是有空闲时间,是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活动,所以包含四者。

后四者的关系是并列的,都于休闲三大部分:放松,娱乐,个人发展有关系。

2、为什么说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学习行为比劳动行为更加重要?劳动不但是人类起源的秘密之所在,而且在人类起源之后,劳动还是人类社会持续存在的基础。

没有劳动,人类社会就要崩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看作人的最基本的本性;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把“人的形象”从传统哲学的“缸中之脑”的形象改变成了“手持工具进行劳动的劳动者”的形象。

动物的“本性”就在动物“自身”之“中”而不在该动物的“自身”之“外”,动物依靠“自身”的特性即自己的“本性”为生。

例如,老虎的“自身”体现着老虎的本性,老鼠的“自身”体现着老鼠的本性,老虎和老鼠的“本性”都不在其“自身”之“外”。

可是,人类的本性却不是单纯体现在人的“自身”之“中”的,人类也不是单独依靠自己的生理身体为生的。

人是依靠“(生理)自身”加上“身外”的工具一起才“存在”于、“生活”于世界上的;人的本性不但“体现”在“自身”之中,同时还“体现”在“身外”的工具上。

不但人的劳动离不开工具(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的生活也是离不开工具(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利用“工具”或“器具”)的。

《休闲学》课程标准

《休闲学》课程标准

《休闲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休闲学》课号:097J95X所属学院:旅游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课程类型:选修1、前言1.1课程性质与任务《休闲学》是旅游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以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为主线,涉及了休闲的基本概述、休闲伦理与心理、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等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休闲及与其相关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们对于休闲的现状研究,掌握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以及休闲旅游的实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休闲旅游在突破传统观光型旅游,实现旅游业收入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休闲学》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课程,其前修前课程为《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文化》。

1.2设计思路目前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休闲旅游对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本课程根据旅游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并根据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选择教材和编排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本课程总学分2;总学时34。

2、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休闲的方式与内容、休闲的民族特色、休闲的作用和功能、休闲的历史走向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2.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休闲与社会、休闲政策与教育、社会阶层与休闲、工作制与休闲、休闲的需求与供给等内容,本课程重点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是休闲旅游、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休闲旅游产品等。

2.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插入联系现实的阅读材料,并在练习、思考和作业等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素质目标:具有一定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并为学生在今后合理安排时间,积极生活、认真工作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4、课程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建议使用教材: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参考书:黄安民:《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刘翠:《休闲文化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4.2教学建议本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专业选修课程。

休闲学-第二章

休闲学-第二章

上海百乐门舞厅
上海兰心戏院
第二节:东方休闲发展史
P A G E 16
六、公元20世纪至今 :和谐共荣的大众休闲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闲暇时间不断丰富,休闲产业逐渐蓬勃起来。 日本:日本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休闲方式也开始西化。
第三节 东西方休闲文化比较
P A G E 17
一、东西方休闲文化的差异
第三节 东西方休闲文化比较
P A G E 20
三、东西方休闲文化的共融
(二)休闲形态的同一性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适得而几矣。”
——《庄子·内篇·齐物论》
西方人休闲生活的群体性特征就更加明显,几乎 很难找得出哪一种休闲生活不是在群体活动中实 现的。
第三节 东西方休闲文化比较
P A G E 19
三、东西方休闲文化的共融
(一)休闲目标的同一性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
“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可以保持 内心的安宁。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样 需要崇高的美德去休闲”。
——亚里斯多德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休闲都是寻求“真”、“善”、“美”的过程。
三、公元6—13世纪: :文化融通的艺术休闲

当时东方的休闲文化融合了儒

释道的思想理念,以文学、绘

画、游学为主,意在清心寡欲。

无论中国、韩国还是日本,士

子游学活动频繁,行旅不绝于

途。
P A G E 13
鉴 真 东 渡
第二节:东方休闲发展史
P A G E 14
四、公元13—19世纪:雅俗共赏的市井休闲

休闲学 第一章休闲和休闲学概述

休闲学 第一章休闲和休闲学概述

第一章休闲和休闲学概述•问题:•1 同学们课余时间做什么?•2 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活动是否属于休闲活动?•3 你是否听说“休闲”,何时听说的?•4 你认为休闲是指什么?•5 怎样学习和研究休闲•6 怎样创造休闲活动•7 怎样休闲•8 休闲对个人生命和生活的意义•9 闲的无聊,闲得想死吗在什么地方卖啤酒咖啡馆卖啤酒•日前,星巴克咖啡公司开始在西雅图的三家分店销售葡萄酒与啤酒。

据说这是因为它在全球的上千家分店倒闭,不得已为之,并有逐步在其他分店推广的打算。

•在咖啡馆里卖酒星巴克不是首创,我们身边很多的咖啡馆都有各种酒水出售,不过如星巴克这般大牌并一直坚持不卖酒的,恐怕很难见到第二家。

可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咖啡馆这个名字吗?•去咖啡馆的人都是为了喝咖啡吗?•咖啡馆中的腔调•咖啡馆刚刚出现的时候,贵族气十足,不过只过了很短的时间,咖啡馆就成为大量中产阶级和平民的休闲娱乐和聚会场所。

至于酒,不光有葡萄酒、啤酒,还有大量的洋酒,各色鸡尾酒。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酒倒成了咖啡馆最主要的东西。

•其实很简单,多数人都只是把咖啡馆当成了一个沙龙,一个可以高谈阔论,可以浅吟低唱,可以放纵行止,不拘本色的地方。

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咖啡馆最主要的文化。

•咖啡馆的腔调是休闲,咖啡馆的文化史休闲。

咖啡馆是休闲场所。

•我们去麦当劳、肯德基就是为了吃汉堡、喝可乐吗?•大连森林动物园•鸟馆里面有很多漂亮的鹦鹉,有只长嘴鹦鹉色彩艳丽,引人注目。

•灵长类区有只很聪明的大猩猩,会鼓掌作揖,一边吃游客扔过去的橘子香蕉还一边不住的点头鼓掌,引得众人笑声不断。

•鸵鸟和骆驼,骆驼是关在圈里的,伸手出去它们会以为要喂食,都会过来舔你的手,还不时会流点口水在你手上,呵呵。

羊驼是放养的,可以自由活动,它们经常跑来喝骆驼圈里水槽中的水,有时骆驼会愤怒的赶走它们,但不一会羊驼又会若无其事的跑回来抢水喝。

•小羊驼会乖巧的跟在母羊驼后面,不时钻到身子底下。

在这里能够真切地感觉到人与动物是如此的接近。

休闲学-第九章

休闲学-第九章
乐活的核心理念是一种健康持续的生活方式,由此可知乐活族群的行为需符合自 己、家人的健康及环境的概念,但并非局限于环保和健康的生活,更涉及政治、 经济、文化、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所以几乎与生活各层面都有连带关系。
第四节 乐活的生活型态与闲暇配置优化
P A G E 20
一、乐活的生活型态
(三)乐活生活型态与闲暇配置
第一节 闲暇配置
4 P A G E
一、闲暇时间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闲暇时间是除工作时间以外,扣除满足生活基本需要时间及家务劳动时间后所 剩余的能够真正给人们带来正效用的时间。
闲暇的四大特征
第一节 闲暇配置
5 P A G E
二、闲暇配置的重要性
研究闲暇配置就是研究如何对时间进行深度开发,如何用有限的闲暇时间去包容 和浓缩尽可能多的高品质的休闲体验,从而获得最大的快乐。 (一)闲暇配置是生命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二)闲暇配置是文化资本积累的动力之源 (三)闲暇配置是获得自由之境的主导力量 (四)闲暇配置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节 乐活的生活型态与闲暇配置优化
P A G E 23
二、乐活型态下的闲暇配置优化
(三)和谐的生活方式
在人们选择闲暇生活方式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做到 工作与家庭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身体与心灵 的和谐,是对家庭、自然与心灵的三重责任的集中体 现。
第四节 乐活的生活型态与闲暇配置优化
P A G E 24
第三节 中国公众闲暇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P A G E 12
一、休闲行为与心灵诉求相背离:伪休闲
“伪休闲”就是那种背离了休闲的真正本质,似是而非的休闲。伪休闲者仅把休闲作为 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没有把休闲作为展现自我、更新自我、走向成长以及在总体上提升 精神境界的机会和条件,只注重休闲的形式而忽视了休闲本质及心灵诉求。

休闲学PPT课件

休闲学PPT课件
休闲观念的变化: •工业革命早期:休闲主要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恢复体力、调整心
态以便重新投入工作。 •20世纪上半叶:人们更趋向于从休闲中寻找人生的意义,把
休闲理解为人们选择的一种能发挥其禀赋特长,使自我价值 得以实现的活动。
13
二、中国休闲史
1、中国古代休闲史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结构,农业耕
作文明决定了我国古代休闲娱乐活动对自然天 时、农业耕作活动的依赖。
----------亚里士多德 8
“那些终日无所事事的有钱有闲阶 级根本不懂得如何自娱,因为没有任 何工作和生活的负担,他们除了有时 间,就剩下无聊了。”
————皮柏(德)
9
(2)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休闲
欧洲中世纪——休闲的黑暗时代
•背景:以封建土地关系为基础和天主教控制力较强的时代 •休闲观念:重视辛勤的劳动和冥想,祈求拯救的冥想是休闲的最高
境界。 •休闲活动:宗教仪式、周日活动、以及在教会广场及村落公用广场
举行的仪式 •参与阶层:统治阶级(封建领主与骑士集团);城市市民阶层
文艺复兴时期——玩乐的黄金时代
•背景:中产阶级勃发兴起的时代 •休闲观念:人文主义思潮;文化消费繁盛;平民休闲的自由 •休闲活动:以智力和艺术追求为中心的沙龙活动;乡村漫步游憩;
6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休闲
背景:典型的奴隶社会
古希腊 •休闲观念:注重精神层面的诉求 •休闲活动:政治、哲学、教养活动、学问、美术、趣味
活动、宗教文化仪式、竞技大会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古罗马 •休闲观念:重视休闲的感官体验与享受,趋向于物质化 •休闲活动:观看斗剑、赛马、角斗;洗澡、赌博
总结:古希腊、罗马时代休闲与劳动对立,休闲只是一小部分人 的特权。

休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休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休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休闲概念休闲是指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之外,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和精力进行愉悦的活动。

在当今社会,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消耗时间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休闲的种类1.文化休闲:包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会等文化活动。

2.体育休闲:包括打篮球、打羽毛球、跑步等体育活动。

3.娱乐休闲:包括观看电影、玩游戏、逛街购物等娱乐活动。

4.自然休闲:包括登山、露营、钓鱼等户外活动。

三、休闲的重要性1.促进健康:休闲活动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改善身心健康。

2.促进人际关系:休闲活动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扩大社交圈子。

3.增强生活质量:休闲活动能够让人获得愉悦和满足感,提升生活质量。

四、休闲与文化交流休闲活动不仅是个人的消遣和娱乐,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各种休闲活动,人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从而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理解。

五、休闲与社会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休闲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休闲产业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各种休闲设施和服务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也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和收入。

六、休闲学的研究内容休闲学是一门关于休闲的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休闲的概念、休闲行为、休闲心理学、休闲活动管理和休闲产业等方面。

七、中国休闲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休闲文化,包括中式园林、茶道、棋艺等传统文化活动,也有西方的文化休闲活动如参加音乐会、观看话剧等。

八、休闲与健康休闲活动对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休闲活动的放松,有利于释放压力、改善心理健康、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九、休闲与社会关系休闲活动对社会关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休闲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增强社会互信、促进社会交流。

十、休闲与个人素质休闲活动对个人素质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我认知、丰富人生经历、提升个人创造能力。

十一、休闲与社会经济休闲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产业也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休闲学概论

休闲学概论

3、积极主动地参与休闲活动,而不是“随意”玩一玩。
4、利用可利用的一些空闲时间,做一些日常性休闲活动。
PART
1 基本认知
休闲的价值
休闲是为了纯粹的快乐而进行的创造性价值的活动。纯粹的快乐 是指行为的目的是快乐本身。——获得快乐!
休闲能使人通过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和乏味,在超越现实的世界 里自由地补偿自己命运的价值,这些价值包括自我尊重、挑战、 自由、支配、成就、地位等等。
1 基本认知
休闲的条件
1.玩篮球、打游戏、操麻将、看书„„如此等等,很多休闲活动看似不 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就可展开。休闲是否真需具备某些条件才能进行? 2.休闲作为一种活动,如同工作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越发 达的社会,工作需要的条件可能变得越来越苛刻。那么休闲所需要的条 件是如何变化的呢?
PART
1 基本认知
劳动与休闲谁更有价值?
产业革命、城市化,引起了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巨大 变化。这系列变化,使人们丧失了人的完整性,引起了人们心理的不安 和矛盾,从而导致了在休闲中(而不是在劳动中)寻找人生意义的倾向, 这促进了人们努力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等变化的普遍的生活方式—— 大众休闲的诞生。
PART
1 基本认知
休闲亦被称之为一种活动
•消磨时间的娱乐。
•哪些属于休闲的娱乐?篮球运动?游戏?
? ? ?
•休闲成为一种活动,对参与者而言,休闲对其意义并不永远相同。
•比如,篮球的业余球员与职业球员认知又不同。
答案三
休闲被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
PART
1 基本认知
休闲被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
•感官的自由、心灵上的控制。
休闲本质
问题一

休闲学概论第一章2

休闲学概论第一章2

——2008马勇《休闲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市场的特点 • 季节性 • 多样性 • 竞争性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市场的作用 • 纽带作用 • 杠杆作用 • 检验作用 • 信息作用 • 依据作用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产业的概念 『 广义的休闲业是指以休闲资源为依托、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动机的产生原因 • 回归自然 • 寻求快乐与自由 • 放松身心 • 获得新的体验 • 社会交往 • 自我实现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者的类型
按休闲目的
按地理范围
观光型休闲者
国内休闲者
娱乐消遣型休闲者 国际休闲者
高端豪华型休闲者
康体健身型休闲者
第一章 绪论
按消费水平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的定义

休闲是一种自由状态,是一种在摆脱 义务责任的同时对自身意义和目的的 活动的选择。

——2000年约翰·凯利 《走向自由之休闲社会新论》
第一章 绪论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的定义

休闲,是指从工作岗位、社会义务中
解脱出来,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
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或者自由发挥创
按组织形式
低端经济型休闲者 个体休闲者 中端标准型休闲者 家庭休闲者 高端豪华型休闲者 团体休闲者
三 休闲学的核心概念
休闲产品的概念

休闲产品,是指由休闲经营者凭借着
休闲吸引物和休闲设施生产或开发出
来的,为了迎合休闲者体验和愉悦的
需求,通过市场途径提供给其消费的

休闲学PPT课件

休闲学PPT课件
1、埃米尔·多克因姆的反常理论(Anomie Theory) 在都市化的过程中,社会快速变迁,传统规范丧失了约束力,社会
处于无规范状态,个人的欲望无法受到社会适当的节制,因此休闲中的 失范行为(Deviant Behavior)较多。
用金钱和过度消费量来衡量生活的一切价值,是失范休闲产生的根 本原因。
休闲规范
规范分析涉及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遵照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休闲活动存在优 劣之分,我们应倡导规范休闲,规避失范休闲。
而所谓休闲规范(Leisure Norms)是指那些影 响、约束休闲行为的社会伦理、道德。
PART 1 基本认知
失范休闲:概念
所谓的失范休闲(deviant leisure)。它描述的是缺乏正面意义的、消 极的自由。为什么会大量出现?
自我效能
• 班杜拉所提出的概念。自自我我效效能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
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言之就是个 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 自我效能标志了人们对自己产生特定水准的,能够影响 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决 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 行为。
能量过剩论将游戏视为一种能量的调节,尤其是能量过多时,例如个 体在工作之余仍有过多的精力可资运用时,游戏活动即产生。
深度休闲和随兴休闲
• 深度休闲是指“人们有系统的从事一种活动,投入如 事业般的专注,借此机会获取及展现特殊的技巧、知 识及经验,这使得参与者有非常充实及有趣的感觉”。
• 随兴休闲,是“一种立即的、发自内在的、短暂愉悦 的活动,这类活动仅需稍加训练或甚至无须任何训练 即可享受参与”。
PART 1 基本认知
何谓闲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闲学基础》讲义课程概述―休‖与―闲‖的本质什么是―玩‖―休‖与―闲‖的功能为什么要―玩‖―休‖与―闲‖的消费花多少钱―玩‖―休‖与―闲‖的文化怎么―玩‖好课程基本理论框架第一讲休闲的起源和发展引子:休闲真的在增多吗?支持休闲增加的观点:1、科技的应用带来生产技术的进步,进而不断制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2、减轻家务的家用设备的发明;3、家庭等社会机构对个体生活各方面的角色定位和影响力趋弱;4、对享乐态度的转变;5、个人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6、劳动性的工作减少;7、可自由支配的个人收入增加;8、工作环境的人性化;9、妇女和弱势群体选择机会增加;10、晚婚及小家庭形成。

反对休闲增加的观点:1、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且变化迅速;2、无止尽的物质主义;3、将―工作价值‖带入休闲;4、就业人口比例的增加;5、环境限制增加;6、生活步调不断加快;7、必须做的事情增加;8、恐怖主义的威胁。

一、前工业化社会的休闲第一节休闲的过去与现在∙ 工作与休闲没有明确的区别;∙ 生活琐事当作玩乐;二、工业化社会的休闲∙ 工作与休闲开始分化;∙ 工作以外的时间是必须的;∙ 前工业时代那种休闲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关系,并不可能在19 世纪中的工厂里留存;∙ 人们首要任务即是―工作‖;∙ 休闲阶级v.s.蓝领阶级–休闲阶级与蓝领阶级在历史上都是一种新的现象;–休闲阶级:钱多时间多,但不知道怎么用;–蓝领阶级:工时长,没有目标的工作着,没有什么休闲;三、后工业化社会的休闲∙ 工作迈向―服务业‖∙ 物质不再匮乏,然而新的匮乏油然而生;∙ 消费者以―逻辑性‖的方式,将信息大量的加以内化,再作成精确的决定;∙ 人们因为信息互通发达,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族群及文化,对自我的认知有根本上的变化;∙ 人们处在一个建构与再建构的状态下,科学、道德、法律等等所提供的标准答案也受到争论;∙ 社会变得更复杂,重整社会秩序变得很重要但也很困难;∙ 协调整合不仅是社会精英更是每个人必须要学会的事情;∙ 人们变得对事物有很高的好奇心,想体验所有美好的事物;∙ 我们对物质生活有无止尽的欲望,这种欲望发展极致即转化成为对休闲体验的需求;∙ 多元文化强调:休闲是个人经选择后,能够使其感到愉悦的任何事情,是个人的―喜好‖及―生活方式‖(life style);∙ 民主化使得休闲阶级消失,被一群不觉得工作是苦差事的人取代。

第二节为休闲―正名‖引子:休闲之于个人和社会必要性:个人生活方式、文化养成社会集体构建、社会融合重要性:发展平衡功能、个性文化消费一、西方历史中的休闲∙ Leisure 一词的词源分析推动休闲经济、完善服务产业–希腊语Schole 与英语的School 一次同源。

西方历史上的School 是指人们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拉丁语licere;法语loisir;本意是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

–节庆、礼拜日、劳动时间、大众休闲二、中国人的休闲观∙ 休闲的中文涵义–―休‖人依木而休——人与自然的和谐,休假、休息、休憩等;–―闲‖闲静寡欲、纯洁安宁——内在和谐,闲散、闲适、闲雅等;–―休‖+―闲‖=人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找到内心的平和与放松。

体现为行为特征、精神状态、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闲暇:个人时间上的自由和宽裕。

∙ 中国人在休闲思想和行为上的二重性–休闲思想:排斥与鄙夷(农耕文明与社会结构);–休闲行为: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娱乐活动的实践能力);∙ 中国人三种落后的休闲观–崇尚节俭的抑制型休闲观–挥霍浪费的庸俗型休闲观–工作优先型的休闲观三、东西方休闲观念和活动形态的差异∙ 休闲理念–中国:个人修身养性;一是强调休闲活动对人格整体性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人对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二是突出道德约束,―父母在,不远游‖;三是主张人文比拟精神在休闲活动中的象征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四是倡导休闲活动的愉悦性。

–西方:与个人幸福、快乐交融在一块;强调借助于休闲活动,寻求浓烈和刺激的感官享受,并通过具有极大发展张力的活动形式,充实和完善以自我为主体的人格意识。

∙ 活动主题–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生存的民族,他们所从事的休闲活动主题无不带有该社会生产结构和意识精神的独特个性。

–中国:与农耕生产活动有关的活动主题–西方:与游牧、海洋等生产活动有关的活动主题∙ 活动形态–差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活动形式的静与动,活动方式的个体与群体;–中国对静态活动入迷、西方对动态活动狂热;–中国人对个体活动技巧的把握(麻将、牌九、围棋、象棋),西方人对群体活动功能的协调(交谊舞)。

第三节休闲学研究进展一、现代休闲学的起源与发展∙ 1899 年,《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的发表,开创了现代休闲学∙ 基础休闲学研究–《闲暇社会学》——大众消费、大众文化–《休闲:文化的基础》——休闲作为文化基础的价值与意义–《面向休闲的社会》——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应用休闲学研究–基于效益的管理(Benefit-Based Management, BBM)–休闲效益方法(Benefit Approach to Leisure, BAL)–休闲预测与规划–政府在休闲服务领域扮演的角色∙ 自然科学在休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二、休闲学与休闲科学∙ 休闲学是以人们的休闲行为和现象为研究对象,对闲暇时间、休闲、个人休闲行为、休闲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目的是揭示休闲行为的一般规律以及提高休闲满意度和生活品质。

∙ 涉及学科和研究领域: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行为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城市规划、公共政策∙ 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规范与实证(Positive & Normative)–归纳与演绎(Induct & Deduct)三、国外闲暇研究状况∙ 60 年代以前,西方休闲研究主要是关注休闲现象尤其是城市休闲问题–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将休闲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20-50 年代较大规模的城市休闲研究以及国际对休闲问题的关注–综述,这一阶段的休闲研究还只是零散的、非系统性的,对休闲研究也比较表面,研究的主题也主要限于休闲现象、休闲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运动与休闲等一般性问题;研究者来自哲学、历史学、经济、社会学等许多不同的领域,但真正从事休闲研究的专门性学者却还是寥寥无几。

∙ 60 年代后,转向主要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来提示闲暇的本质和意义–背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人民收入闲暇时间都显著增加,休闲需求迅速增加,休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休闲社会功能发生很大变化,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问题–重点研究和著述:布莱尔特比尔《休闲的挑战》,《休闲:文化的基础》,《游戏的人》,《休闲:理论与政策》,《休闲的演化——历史与哲学的透视》,《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休闲与文化》,《休闲社会学》,《生活空间与休闲》,等–综述:总的看来,休闲研究的重点开始由对休闲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使得休闲研究在更高的层面上得以展开。

∙ 80 年代开始,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对闲暇时间的研究是闲暇研究的重要内容–背景:80 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休闲产业成为重要产业,有些国家甚至把发展休闲产业作为拉动需求的重要措施加以实施。

–学者尝试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休闲,对休闲进行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另一些学者则对闲暇经济和休闲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给与了特别的关注四、国内休闲研究状况∙ 我国最早提出闲暇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

和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起步晚,涉及面窄。

∙ 休闲哲学研究–马惠娣的研究–休闲本身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意义的世界–休闲与闲暇时间的不同–其他学者在哲学层面的研究∙ 休闲社会学的研究–王雅林的研究《城市休闲》–潘允康、袁国华、孙金华、张国富、刘耳等人的研究∙ 休闲经济学的研究–分析休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中国休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休闲市场、休闲行为和休闲产品研究五、国内研究的不足和未来休闲研究展望∙ 中国休闲理论研究的不足–研究领域有待拓展–研究层次不高–休闲理论创新有待加强∙ 未来休闲研究展视–重视休闲经济系统研究特别是休闲消费研究–重视其他学科知识的嫁接与运用–加强实证研究第二讲闲暇:休闲的前提第一节闲暇的本质一、闲暇的概念∙ ―闲暇是手边儿的时间‖——亚里士多德∙ ―闲暇是生存问题问题解决以后剩下来的时间‖——赫伯特·\u26757X伊∙ ―闲暇是指人们除劳动外用于消费产品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凡勃伦∙ ―闲暇是摆脱了各种社会责任之后的、剩余的时间‖——马克思∙ 闲暇的本质是自由二、闲暇的划分和使用∙ 闲暇的划分–工作中的间隙休息时间–每天正规工作后的休闲时间–周末公休假日–公共节假日–带薪假期∙ 闲暇的使用方式–开发式根据科学家研究,人类只发挥了30%的智慧,其余70%的潜能还有待每个人去开发。

闲暇时间正是一个人开发自己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好时间,这种就叫开发式。

–结合式闲暇时间与工作时间是相互反馈相互影响的,所以,闲暇时间也可以考虑工作问题,这种就叫结合式。

–陶冶式即在闲暇的时间里,听听音乐,欣赏戏曲,逛逛公园,练练书法,游览名胜,参观展览、享受优雅、移情的文化成果。

离开自然,肯定就不自然,所以要多亲近自然尤其以人为对象的工作者。

–调剂式工作、学习时间的体力,脑力消耗较大,因而在闲暇时间里进行合情调理,适当放松。

更好的休息是为了最好的工作,适当的调剂自己的休息比无聊的休息更能调节身体状态。

∙ 闲暇的使用特点–时间分配的不均衡性–休闲时间使用的波动性三、衡量闲暇的指标∙ 闲暇率:某段时间内闲暇时间的比例或比重∙ 闲暇工作比:闲暇时间与工作时间的比率∙ 闲暇公平度:通过样本比较来显示第二节闲暇的管理∙ 闲暇管理是指某段闲暇时间在各项活动上的使用与优化管理。

∙ 研究个人闲暇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闲暇时间∙ 按照生活时间的性质分类–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生理必需时间家务时间闲暇时间∙ 按照生活时间的自由度–自由时间–非自由时间工作时间家务时间生理必需时间∙ 生活时间=工作时间+生理必需时间+家务时间+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L)=生活时间(T)-工作时间(W)-生理必需时间(M)-家务时间(H)二、闲暇的分布与特征∙ 闲暇分布是指人们使用在各类活动上的闲暇时间的总体情况。

∙ 闲暇分布研究的内容:1) 生活时间和闲暇时间分布的调查与统计;2) 不同群体和个人生活时间分布的规律、活动方式以及这些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个人因素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