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解读
从儿童出发,探究儿童心里的真问题
从儿童出发,探究儿童心里的真问题一次校内常态教研中,两位数学老师同课异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确定位置一》(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
首先上课的张老师四十多岁,成熟老练:按教材顺序,从教室座位图引入,讨论确定座位的方法,介绍数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根据数对确定点的具体位置……相当扎实,大约用了38分钟完成了教学内容。
接下来的小李老师参加工作只有一年多,显然紧张:在提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表示小明的座位”这样一个问题后,几个已经了解数对的学生一发不可收的说出了许多,小李慌了,按套路问“你们都懂吗?”结果全班同学都答懂了……没到10分钟,课的内容就上完了。
本是很常见的课堂现象,但在接下来的课后检测中,却让听课的老师见证了奇迹:基础练习部分,两个班学生学习效果没有差距,但在“请你在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上标出小明的位置(3,2)”这样一道拓展题时,却没有一个学生能够下笔,他们都说没有方格纸,没法标。
思考因现象而起……仔细想想两节课,学生真的会了吗?会了什么?十年课改,新的理念无数次让我们热血沸腾,而现实又让我们困惑无助!这时,我们会叩问自己:教师,你该是谁?你该做什么?著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作了最为简洁和鲜明的回答:我,一个长大的儿童。
“长大的儿童”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更好地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
在课改深度推进的今天,我们数学教师最应做的就是多想想儿童会怎么想,然后陪着儿童一起思考。
教材解读——从儿童视角出发本课之前,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以及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位置的经验。
翻翻不同版本的教材,人教版安排在六上,北师大版在四上,苏教版在五下,而西师版是在四下……如此大的差异,是不是内容太简单,放在那个年段都不是问题?而作为长大的儿童,我,一看到数对,就想到孩子们进入中学要面对的直角坐标系,就想到笛卡尔与解析几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浅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浅析我区位于成都市平原边缘,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民风,民间文化氛围浓厚,历史以来文人墨客辈出,国民教育的水平颇高。
我踏上讲台十余年,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从我自己读小学到教学生涯的开始,一直接触,使用人教版小学教材。
2003,我区顺应全国教育改革的大潮,开始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一改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各处教材如苏教版、教科版等教材纷纷出现在全国各地教育界,我区教研部门,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北师大版教材。
刚一接触,我区广大一线教师颇感不适应,因为这套教材的编排理念、操作技巧、知识呈现方式与传统教材有所差别,我也感到使用起来有难度,甚至有同事戏称,这套教材很适合北师大教授们的子女,我们在西部使用难度大了。
教育改革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摒弃最初的失落与彷徨,积极投身到这声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中来,一边实践,也一边探索新教材的使用技巧,经常组织参与区域内教学研讨活动,渐渐地熟悉了这套教材,体会了编者的意图,有效地促进了自己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地培养与提高。
一、教材编排指导理念本套教材的研发与使用并非偶然之作,而是建立在我国历来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基础上,吸取传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先进,成功因素应运而生的,考虑到了国民受教育水平,从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方面入手,经过反复的推敲与论证而产生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1.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导出新的知识点,加以学习,突破是广大教育界同仁对新时期教育的共识,每个学龄段的孩子都有相应的生活体验与积累,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套教材十分注重数学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的联系,根据孩子们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设计了许多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有数学价值的情境,使学生们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强调以现实的,有儿童趣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教材安排了“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探究活动”、“我们的生活”、“大树医生”、“数学王国”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
四年级:北师大数学第七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北师大数学第七册《生活中的负数》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单元编写意图依据《标准》的要求,本单元主要学习学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并且只要求学生会运用负数进行简单的表示。
本单元教材安排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了解生活中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二是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负数的实际意义。
由于负数的学习是在正数基础上的拓展,与正数的意义相比,需要考虑相反意义与数值。
在理解上的难度要大一些。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负数的意义。
每天气温的变化情况是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
在“温度”这节中,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表示的方法,从而概括出生活中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在初步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在“试一试”和“练一练”中安排了各种具有现实背景的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要求学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
这样的编写方式符合学生理解数学新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以后掌握和运用正负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上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学习者分析一、认知特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零下温度的数学表示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一些数量用负数的方法等。
现代小学数学第七册备课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学生反馈
收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改进 方向。
教师自我反思
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总结经验和不足,寻求改进。
教学策略调整
调整教学进度
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 上课堂节奏。
和描述。
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
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第七册数学的基本概 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 热爱,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念。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第七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计 算方法,特别是小数的四则运算 和分数的计算。
优化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方法的不足和问题,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 高教学效果。
强化练习与辅导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练习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 高数学应用能力。
THANKS
现代小学数学第七册备课
目录 Contents
• 教材分析 • 教学方法 • 教学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01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数的认识
包括整数、小数、分数 和小数的四则运算。
图形与几何
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 形的性质和特征,以及
图形的测量和计算。
概率与统计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
通过讲述与课题相关的故事,引 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参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1-6上下册)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1-6上下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年级上册准备课、可爱的校园一、生活中的数1、快乐的家园2、玩具3、小猫钓鱼4、文具5、快乐的午餐6、动物乐园二、比较1、过生日2、下课了3、跷跷板三、加与减(一)1、一共有多少2、还剩下多少3、可爱的小猫4、猜数游戏5、背土豆6、跳绳7、可爱的企鹅8、小鸡吃食9、乘车10、做个加法表11、做个减法表四、分类1、整理房间2、一起来分类五、位置与顺序1、前后2、上下3、左右4、教室六、认识图形1、认识图形1、分苹果2、搭一搭3、分草莓4、租船二、方向与位置1、东南西北2、辨认方向三、生活中的大数1、数一数2、拨一拨3、比一比4、有多少个字四、测量1、铅笔有多长2、1千米有多长五、加与减1、买电器2、回收废电池3、十年的变化4、小小图书馆5、小蝌蚪的成长6、算得对吗六、认识图形1、认识角2、认识直角3、长方形与正方形4、平行四边形5、欣赏与设计七、时、分、秒1、奥运开幕2、1分有多长3、淘气的作息时间八、调查与记录1、评选吉祥物2、最喜欢的水果2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1、小小鞋店2、快乐成长总复习四年级上册一、认识更大的数1、数一数2、认识更大的数3、人口普查4、国土面积5、近似数6、从结绳记数开始二线与角1、线的认识2、相交与垂直3、平移与平行4、旋转与角5、角的度量(一)6、角的度量(二)三、乘法1、卫星运行时间2、有多少名观众3、神奇的计算工具4、有趣的算式四、运算律1、买文具2、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3、加法结合律4、乘法结合律5、乘法分配律五方向与位置1、去图书馆2、确定位置5、除得尽吗6、调查“生活垃圾”二、轴对称和平移1、轴对称再认识(一)2、轴对称再认识(二)3、平移4、欣赏与设计三、倍数与因数1、倍数与因数2、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3、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4、找因数5、找质数四、多边形的面积1、比较图形的面积2、认识底和高3、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5、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五、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再认识(一)2、分数的再认识(二)3、分饼4、分数与除法5、分数基本性质3二、比例1、比例的认识2、比例的应用3、比例尺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三、图形的运动1、图形的旋转2、图形的运动3、欣赏与设计四、正比例与反比例1、变化的量2、正比例3、画一画4、反比例总复习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全12册教材课时目录(新课标)含课本页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全12册教材课时目录(新课标)含课本页码一年级上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P2-3一加与减(一)P2-17一加与减一生活中的数 1.1买铅笔P2-3 1.1谁的得分高P2-31.1快乐的家园P4-6 1.2捉迷藏P4-5 1.2秋游P4-51.2玩具P7-8 1.3快乐的小鸭P6-7 1.3星星合唱队P6-71.3小猫钓鱼P9-10 1.4开会啦P8-9 1.4练习一P8-91.4文具P11-13 1.5跳伞表演P10-12二购物1.5快乐的午餐P14-15 1.6美丽的田园P13-142.1买文具P10-111.6动物乐园P16-17 1.7练习一P15-162.2买衣服P12-13二比较 1.8做个减法表P17 2.3小小商店P14-152.1过生日P18-19二观察物体P18-21三数一数与乘法2.2下课啦P20-21 2.1看一看(一)P18-193.1有多少块糖P16-172.3跷跷板P22-23 2.2看一看(二)P20-213.2儿童乐园P18-19三加与减(一)三生活中的数P22-35 3.3有多少点子P20-213.1一共有多少P24-26 3.1数花生P22-23 3.4动物聚会P22-233.2还剩下多少P27-29 3.2数一数P24-25 3.5练习二P24-253.3可爱的小猫P30-31 3.3数豆子P26-27四图形的变化3.4练习一P32-33 3.4谁的红果多P28-294.1折一折,做一做P26-27 3.5猜数游戏P34-35 3.5小小养殖场P30-31 4.2玩一玩,做一做P28-29 3.6背土豆P36-37 3.6做个百数表P32-33五 2~5的乘法口诀3.7跳绳P38-40 3.7练习二P34-35 5.1数松果P30-313.8可爱的企鹅P41-42四有趣的图形P36-43 5.2做家务P32-333.9小鸡吃食P43-444.1认识图形P36-375.3课间活动P34-353.10乘车P45-474.2动手做(一)P38-395.4需要几个轮子P36-37 3.11练习二P48-49 4.3动手做(二)P40-41 5.5小熊请客P38-393.12做个加法表P504.4动手做(三)P42-435.6回家路上P40-413.13做个减法表P51整理与复习P44-48 5.7练习三P42-43整理与复习P52-56五加与减(二)P49-整理与复习P44-48四分类 5.1小兔请客P49-50六测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乘法分配律》观摩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乘法分配律》观摩课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具有了很好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了探究(一)和探索(二)后,掌握了一些算式的规律,有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经验,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注重引导,指点,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的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比大而比小的真分数有()A.1 个 B.2个 C.3 个 D.无数个2.16.7-1.7-1.3=()A.4 B.13.7 C.0.44 D.263.猴山在公园门口东偏北25°方向上,距离600米,那么公园门口在猴山的()处.A.北偏东35°,距离600米B.西偏南25°,距离600米C.南偏西25°,距离600米4.一个班有50名同学,在下面的比中,不可能表示男女人数比是()A.1:1B.13:12C.2:3D.3:1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和h米,如果高增高1米,体积增加()A.ab B.abh C.ab (h+1) D.bh6.下列关于0的描述,错误的是(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0-22页相交与垂直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0-22页相交与垂直9篇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0-22页相交与垂直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本教材第七册《相交与垂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掌握作垂线的基本技能。
2、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
让学生感知、实践作垂线的方法。
3、通过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建立抽象的互相垂直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作垂线的技能。
教学过程:一、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同学们,小明要从家到公路边去坐车,你能给他找一条最近的路吗?●小明的家让学生自己作图,同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说出所作线段为什么最短的理由,为探究问题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活动1、用两根小棒(或着铅笔)摆成不同的图形。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师:观察上面的图形,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相交和平行两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两条直线“相交”的知识。
(板书:相交)师:观察并讨论以上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角?(揭示课题:相交与垂直。
)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要相交,相交的点叫做交点;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揭示课题:相交与垂直。
)活动2、用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
师: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并用笔描出折痕,标出垂足。
然后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是否垂直。
活动3、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检查教室里哪些地方存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线。
学生通过在自己的身边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能性》教材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对可能性内容的编排统计与概率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教材中的“可能性”内容是统计与概率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以及事物发生的概率,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200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分为两个学段:第一学段:不确定现象。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第二学段:可能性。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删除了可能性的教学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规则,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中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看出,“可能性”内容进行了调整: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试验、游戏等蕴含随机现象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逐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从数据的角度看待可能性大小,知道有些事情需要通过调查去估计或推断,养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习惯,而不是急于从定义和假设出发进行概率的计算。
《可能性》的教学策略分析1.有效的学习素材是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源泉教材会给予我们什么启示?通过对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教材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在编排上的共性与区别,可以进行选择有利的数学学习素材,以了解编排的变化,把握重难点,达成目标。
利用思维导图解读小学数学教材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1、三年级上册:主要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包括圆的认识、圆的画法、圆的 性质等。这一部分的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 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三年级下册:主要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在介绍周长和面积 的概念之后,通过一系列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思维导图解读小学数学教材具有很大的优势。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训练思维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绘制思维 导图的技能,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与其他版本教材的比较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版本教材中“圆”的内容编排,我们选取了人教版和 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比较。
1、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对于“圆”的介绍也主要分布在三年级上册和 下册。上册主要介绍圆的认识,包括圆的概念、圆的画法等;下册则介绍圆的周 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北师大版教材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 有所增加,例如在介绍圆的性质时,北师大版教材增加了对圆心角和半径关系的 探讨。
三、利用思维导图解读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教材
1、整体把握教材:首先,通过思维导图将整个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 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
2、细化知识点: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深入 分析,绘制详细的思维导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 点。
三、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图文并茂”。在数学第10册中,每一章 节都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这些插图和图表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帮 助学生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更加直观、形象。同时,这也使得学生在阅读教 材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解读
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解读大邑县南街小学数学组数学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的开始,也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沿续了第一学段教材的编写思路及特点,大部分内容是对第一学段的进一步拓展。
下面我就教材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特点、意图以及教学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跟老师们做个交流。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特点北师大版教材率先于新课程、新理念接轨,注重构建“情景化”“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探索发现新知识。
本教材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重视生活。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2)重视应用。
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
(3)重视活动。
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和流。
(4)重视情感。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本单元安排了四个情境活动:数一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写及比较大小),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森林面积(近似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解读大邑县南街小学数学组数学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的开始,也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沿续了第一学段教材的编写思路及特点,大部分内容是对第一学段的进一步拓展。
下面我就教材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特点、意图以及教学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跟老师们做个交流。
一、本册教材的整体特点北师大版教材率先于新课程、新理念接轨,注重构建“情景化”“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探索发现新知识。
本教材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重视生活。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2)重视应用。
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
(3)重视活动。
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和流。
(4)重视情感。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本单元安排了四个情境活动:数一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写及比较大小),国土面积(大数的改写),森林面积(近似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材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体育场(较大数的估计方法),神奇的计算器(计算器的认识与运用),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算式的探索),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的探索)。
本单元又专题安排了“计算工具的演变”的阅读材料,以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安排了七个情境活动: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常见的数量关系),参观苗圃(一次试商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国家体育场(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秋游(试商需要改商的除法),探索与发现(四)(探索商的变化规律),抗震救灾(三步的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突出题材的现实性,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选择了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方法。
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不论是除法的计算,还是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活动情境:温度(认识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正负数(认识生活中常见负数的实际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具体内容是:线的认识(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平移与平行(认识平行线,并会画平行线),相交与垂直(认识垂线,并会画垂线),旋转与角(认识平角与周角),角的度量(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度数的角),画角(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2.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本单元安排了三个情境活动:图形的旋转(认识简单图形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图形的变换(认识图形变化的操作过程),数学欣赏(欣赏简单图形旋转中形成的美丽图案)。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3.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本单元学习分为两个情境活动:确定位置(一)(用数对表示位置),确定位置(二)(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本单元教材编写将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了三个情境活动:栽蒜苗(一)(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栽蒜苗(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栽蒜苗(三)(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中,学生经历了实践活动的学习,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地运用。
在教材的编写中继承了第一学段实践活动编排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点,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都安排了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内容。
同时,又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活动:走进大自然,数据告诉我。
其中“数据告诉我”是一项专题性的综合活动,学生在这一活动中,不仅将本册教材主要学习内容进行了综合运用,并且了解了获取信息的一些重要手段。
(五)整理和复习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改变了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每个整理和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和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和进步。
三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从学生每天接触的气温变化入手认识负数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载体,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体会探索的基本方法如:乘法结合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的过程,探索基本方法。
3.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满足多样化的数学学习需求4. 重视在大量的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如教学“平移与平行”,让学生在看一看、描一描、折一折和画一画的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
5. 设计富有特色的以综合应用为主的实践活动6. 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如教材呈现“从结绳记数说起”和“计算工具的演变”等数学阅读,了解数学发展史7.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学会条理化和系统化四.各单元实施建议(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课时建议: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10课时本单元的知识和教学建议1.结合“数”的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形成数感,借助直观模型感受位值制 P2数一数——认识比1万更大的数回顾万以内数的意义与读写,引出计数单位的数学模型和计数器 在数直观模型的过程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2.进一步认识百万、千万、亿,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P4充分利用模型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特点 在观察中了解数位之间的倍数关系,认识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 3.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能说出大数的意义,会读写多位数 P6人口普查——掌握大数的读写法组织学生从各种媒体收集大数,并进行交流结合数位表读写,帮助学生归纳读数的方法,可组织必要的讨论,不要求用统一的语言概括教学中可以安排:(1)结合具体情境,尝试读、写大数(2)利用数位顺序表,读、写大数(3)认识个级、万级、亿级数的同构性,分段读、写大数;把个级数的读写经验迁移到万级、亿级数的读、写中4.结合实际背景,能比较大数的大小,会以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P9国土面积——比较大小与改写大数帮助学生由“万以内数”的比较自己总结“万以上数”的比较方法,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并掌握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体会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一致的。
收集一些数据改写实例,在比较、讨论中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学习改写的基本方法,掌握以“万”、“亿”为单位改写大数的方法,感受改写大数带来的读、写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