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何去何从的质量部门角色转变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部门的角色

质量管理部门的角色

如何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在中国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往往处于不被看重、受人责难、工作难开展、成效不明显的尴尬境地,这是中国企业质量管理落后的一个缩影。

那么,在企业真正重视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前提下,如何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门的尴尬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恐怕没有哪个企业会否定,很多企业甚至处处宣称“质量就是生命”,但质量管理部门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与“生命”更是相距十万八千里。

在很多企业,名义上的质量管理部,实际上是质量检验部,甚至只是生产质量的检验部门,像是一个附属部门,最早以前有时还有比这更尴尬的形容——“鸡肋部门”。

质量人员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质量人员的阻拦,影响了生产进度和交货,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对你咬牙切齿;来料检验后退货,得罪了采购,他们对你恨之入骨;你对质量问题紧追不放,让研发人员也觉得你是一个头痛的家伙。

大家的苦汇集到一起,找老板去告状、投诉,质量人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很多时候,质量人员苦于对业务不了解,尤其是对研发业务不了解,无法深入到业务活动中控制和保证质量,很多地方都插不上手,感到无能为力。

出了产品质量问题,大家认为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如果产品质量没问题了,大家又感觉怎么质量主管整天没有做什么事呢?在大家看来,产品质量控制得好,是因为研发部门遵循了设计规范,加强了测试和技术评审,是因为生产人员改进了工艺,加强了制程控制,似乎与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对于质量管理部门来说,最好是产品不时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样能为自己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和开展质量控制活动找到充分的理由,也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企业还需要质量管理部门的地方就剩ISO9000、CMMI等质量标准体系的推行了。

这确实是公司级的一件大事,质量管理部门也会额外卖力,毕竟质量保证体系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体系的推行是提升质量部门地位和影响力的大好机会,而且获证后的成就感和对企业的价值也很直接。

质量人员何去何从

质量人员何去何从

质量人员何去何从市场的竞争,实际是质量的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

在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时候,质管人的境遇和生存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有人说,质量从业人员的现状比较糟糕,他们对未来丧失了应有的希望,因为他们正在遭遇一系列的问题:质量部门正在被挖空和缩小;质管人员的工作要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和限制;给质量专业人员的薪水没有给其他工作人员那样慷慨;在许多国家,质量协会的成员正在减少等等。

前一段时间,本报也曾进行了一项名为“中国‘质管人’生存状态调查”的问卷调研,从最后得出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质管人的生存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受重视程度和收入相对都比较低。

因此许多质量从业人员似乎有种失落感,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质量领域的工作前景暗淡,社会对他们有些不公正。

不少人有一种不安全和不稳定感,于是,人们开始对质量专业人员将何去何从感到困惑。

那么,质量从业人员到底向何处走?质管人的前途是否真的暗淡无光?本报刊出美国质量专业杂志《质量进展》上的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讨。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企业、产品异常活跃和丰富。

但是企业中的质量部门和质量人员的生存状况却正在遭遇一系列的问题:质量部门正在被挖空和缩小;给质量专业人员的薪水似乎没有像给其他工作人员那样慷慨;在许多国家,质量协会的成员正在减少;顾主似乎并不愿意给予质量工作人员们应得的权利或批准他们出席适当的会议。

因此许多质量从业人员似乎被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控制住了,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质量领域的工作前景暗淡,社会对他们有些不公正。

在质量界,人们普遍的感觉是不安全和不稳定,人们对质量专业人员将何去何从感到困惑。

其实,现在正是一个应该充满信心和热情的时期,趋势、工具和能量已经启动,献身于质量的专业人员正面临着一个发光和成功的独特机会。

质量人员会退出工作?目前,质量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别正趋向模糊,并且有许多人认为,这种差别最终将会消失。

怎样认识这一现象?质量界存在重大分歧,两派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工作的程序应该如何控制,组织应该如何管理上,换句话说,人们认为,质量活动可以被分成程序管理和管理程序两部分。

浅谈质量管理中变更管理思路及方法

浅谈质量管理中变更管理思路及方法

浅谈质量管理中变車管理思路及方法目录01、总则 (3)02、人的变化 (3)1 o人员的多面手培训 (4)2。

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4)3。

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5)4。

人员流动的预防管理 (6)5。

成立品质改善小组 (7)03、物料变更物料变更 (8)04、方法变更 (13)1 o首件确认 (13)2。

变更记录 (13)05、机器变更 (14)06、环境变更 (14)1 o加工地点变更 (14)2。

加工时间改变 (15)3。

加工温度,湿度改变 (15)4。

加工状态的改变 (15)07、纟吉16 01s总则做好了质量管理中的变更管理,质量问题会大大减少,很多问题在预防阶段就可以消除,而不是等到发生时才去救火,而救火时,落实探讨时,大部分人会说,这是培训问题,这是工艺问题,这是人员心态问题,总之,一大堆理由,就是不承认自己有管理问题。

变更,涉及到人,机器,物料,方法,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骨图的五要素,然而鱼骨图常用在问题发生阶段,未免有点迟,如果在组织里事先对以上五个要素进行分析,预防,则能够减少不少问题。

通常所说的4M也是如此,只是没有包括环境而己,在多变量分析里,也有人从时间,空间,位置上来定义,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02、人的变化人的变化,在制造业最直观的就是人员流动,相当一部分问题是人员流失,新员工上岗或者人员紧张导致品质下降造成的,而每每这个时候,喜欢推御责任的品质管理者会把这个归结为“大环境”,大环境指的是普通员工而临的高流失率的状况。

大部分企业岀现事求人,HR面临招聘难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不完全赞同,这里涉及的就是人员的变更管理,问我们自己,环境变化,我们能改变吗,个人力量太弱小,答案姑且说不能,既然如此,不能改变环境,我们能改变自己吗,肯定的,主要是看自己是否愿意改变,大部分人只是评论前者,而没有实施后者,其实,还有很多方面我们可以完善,比如:1 O人员的多面手培训不同技能要求的员工都可以适用于该岗位。

工作总结 角色转变

工作总结 角色转变

工作总结角色转变
工作总结,从员工到领导的角色转变。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有从员工到领导的角色转变的可能性。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
职位的改变,更是一种责任和权力的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并且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首先,从员工到领导的角色转变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员
工时,我们可能更多地接受指令和执行任务,而作为领导,我们需要自己制定计划和目标,并且带领团队一起实现。

这需要我们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等方面。

其次,从员工到领导的角色转变也需要我们具备更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作为
员工时,我们可能更多地和自己的同事合作,而作为领导,我们需要和更多的人打交道,包括下属、上级、同事、客户等。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更加有效地沟通和协调,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此外,从员工到领导的角色转变还需要我们具备更强的决策能力和领导力。


为员工时,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于他人的决策和指导,而作为领导,我们需要自己做出决策,并且带领团队一起实现。

这需要我们具备更强的决策能力和领导力,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带领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总的来说,从员工到领导的角色转变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

在这个过
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适应新的角色,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为团队和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

质量管理部门从监督部门角色转变为服务部门角色思考

质量管理部门从监督部门角色转变为服务部门角色思考

质量管理部门从监督部门角色转变为服务部门角色思考专业原创管理心语作者:旷野粉丝 7274 人关注636人威望161我要投稿质量相关今天看了一个帖子,是关于质量管理部门从监督部门角色转变为服务部门角色思考也曾经有这样的想法,也曾经被这样要求过,这样做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大问题,其他部门什么时候需要服务,或者说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在这里不想讨论观念对错,只想说适合你的环境的观念目前来说就是对的。

回答客户的需求。

一种情况是自身发现不了问题,另一种情况是自身解决不了问题。

第一种情况好说需要的服务就是质量本身的监督检查功能,第二种情况就复杂啦,大概来说可分为资源,方法,和能力问题,资源问题质量解决不了,所谓的服务是验证一下资源是否不足,提供第三方证据,但不能做资源配置的决定。

方法问题质量可以提供顾问服务,其效果取决于执行单位的最终行动方案和执行力。

能力问题比较麻烦,质量能解决其他部门能力不足的问题吗?能提供什么服务?实际中能力问题才是多发问题。

属于推皮球的做法。

皮球到了质量,质量解决不了,受处罚,质量觉得冤,有怨气,从下层开始不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管理退步。

质量的基本职能---把关功能丧失,质量控制效果下降质量没了地位。

我觉得可以把服务作为一种工作风格在质量部门推广,但不能作为一项任务。

质量可以提供服务,服务的内容就是质量管理。

质量的基本角色是法官,法官可以提供司法咨询,普法教育,依法判决,但不能提供辩护服务,更不能负责不发生违法事件。

这是一个思路,但不是用来推脱责任的借口,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基本立场。

是为了更好的团队合作,而不是建立部门之间的藩篱。

就像质量部门要让他人知道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但是质量部门不能用它来解释为什么质量部门的问题一样。

根据大家的回帖看来大家还是认为质量是为生产服务的,我觉得质量是为品牌服务,为客户服务,监督产品表现,发现问题,验证结果的。

更主要的是让相关部门认识到质量使他们工作的结果,不是质量部门的工作内容。

五步进阶优秀管理者中职责角色的转变

五步进阶优秀管理者中职责角色的转变

五步进阶优秀管理者中职责角色的转变
1. 了解部门运营及预算管理
刚开始成为管理者时,最重要的任务是了解部门运营情况,包括员工基本情况、业务流程、市场需求等,并能够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

2. 成为团队管理者
当升任为团队管理者时,需要关注的焦点变为团队管理。

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员工,掌握长期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及培养团队精神和激励员工。

3. 了解业务战略,完成业务目标
当进一步成为业务负责人时,需要更深刻的了解业务战略,承担制定战略目标和关键决策的重任,以及提高业务效率和盈利能力。

4. 领导团队实现公司目标
当成为公司高管时,需要更多地了解公司运营目标,影响公司战略目标,为公司整体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合理安排业务资源。

5. 增加知名度,发现新业务机会
成为公司高管后,还需要积极扩大自己的业内知名度,为公司拓展业务增加曝光度。

此外,还需要不断寻找新的业务机会,保持创新性思维,推动公司在业界的地位。

职场感悟: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转变和挑战

职场感悟: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转变和挑战

职场感悟: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转变和挑战职场感悟: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转变和挑战2023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部门负责人,我们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身份转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还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都将出现新的变化。

作为部门负责人,我们的身份也将发生着转变。

首先,我们需要将自己视为企业与外部世界的链接器。

在这个时代,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共享和交流,企业也成为了一部分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不断开拓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与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和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其次,我们需要将自己视为员工的领导和榜样。

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中,部门负责人更多的是以任务交代为主,通过发布和执行任务来管理员工。

但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员工的个人能力得到了获得和拓展。

作为部门负责人,我们需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成为员工心目中的领导和榜样,传递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道德准则,帮助员工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

挑战与应对随着身份的转变,我们还要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及时地制定应对策略,推动部门的稳步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作为部门负责人,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新的技术和方法,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同时,我们也应该教育和培训员工,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其次,我们需要应对竞争市场的挑战。

在这个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剧,无论对于部门负责人还是员工,我们都需要有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我们还需要应对员工的诉求。

在当今社会,员工对于企业和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追求高薪、高福利、高保障和高满意度。

如何在职场上更好地应对工作角色的转变

如何在职场上更好地应对工作角色的转变

如何在职场上更好地应对工作角色的转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工作角色的转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因为公司内部的调整、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还是行业的变化,我们都可能面临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从一个职责范围到另一个职责范围的转变。

这种转变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那么,如何才能在职场上更好地应对工作角色的转变呢?首先,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

当面临工作角色的转变时,我们很容易陷入焦虑和不安之中。

过去熟悉的工作模式、同事关系和业务流程突然发生了变化,这可能会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然而,我们要明白,变化是职场中的常态,积极的心态是成功应对转变的基石。

我们应该将这种转变视为一个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种威胁。

告诉自己,新的角色意味着新的知识和技能等待我们去掌握,新的成就等待我们去创造。

在心态调整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新角色的职责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在接手新工作之前,要与上级领导进行深入的沟通,明确新角色的工作重点、目标和考核标准。

同时,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过的同事请教,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还可以查阅相关的文件、资料和规章制度,对新角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这样,在正式开展工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技能的提升是适应新角色的关键。

新的工作角色往往需要新的技能和知识。

如果是从技术岗位转到管理岗位,可能需要提升团队管理、沟通协调和决策能力;如果是跨行业的转变,可能需要重新学习行业知识和业务流程。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观看在线教学视频等方式,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在工作中要勇于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应对工作角色转变的重要一环。

新的角色意味着要与新的同事合作,融入新的团队。

要主动与同事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性格特点,建立起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在团队合作中,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讨论和决策,展现出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应对与角色转变指导原则

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应对与角色转变指导原则

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应对与角色转变指导原则近年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对各岗位职责带来了诸多挑战和调整。

在这种背景下,对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应以及角色转变应具备一定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回答,旨在为职场中的人们提供思考与指导。

一、认识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应对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多元化的经济背景和社会需求使得岗位职责的权责面临不断变革。

对于从业者来说,重要的是要不断认识到这种变化,并主动应对。

在个人层面,应不断学习和提升,具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思维。

在组织层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随时调整、优化岗位职责,以适应市场和业务发展的需求。

二、角色转变的必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场中人们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很多岗位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职能,需要拥有全面的视野和跨部门的协作能力。

传统的工作模式往往以任务为导向,而现代企业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因此,角色转变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通过角色转变,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三、适应变化的关键能力适应变化是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人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这种适应能力是一个人持久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应对岗位职责权责变化的必备素质。

四、领导能力的培养与积累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涉及到个人角色的转变,也涉及到人际关系的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能力的培养和积累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为团队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激励,同时也能够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培养领导能力,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并能够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岗位职责的权责变化也需要人们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工作往往需要与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和配合。

年度品质部门工作总结:从质量管理到质量创新的转变

年度品质部门工作总结:从质量管理到质量创新的转变

年度品质部门工作总结:从质量管理到质量创新的转变2023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加速转型升级。

作为企业重要的质量保障部门,品质部门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挑战。

经过一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我们的品质部门在2023年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步。

一、质量管理的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产品的制造过程及最终的质量检测,主要从静态角度控制产品的质量。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已经意识到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检查产品的合格率,更重要的是实现质量全程可控。

因此,我们的品质部门在2023年开展了全员参与,革新管理模式的探索。

首先,我们深入研究了现有生产流程,并根据数据分析确定了重要和传递性质量特性。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员参与的品质管理方案,并组建了跨部门的实施小组。

每个小组都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执行任务,并负责监控执行的效果。

我们全面采用了流程改进、变量控制、预防措施等方法,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品质控制。

同时,我们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所有生产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产品制造中的主要问题,以便于进一步改进产品制造过程。

此举有效地提高了产品制造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二、质量创新的实践在2023年,我们不仅在传统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更加注重进行质量创新。

我们认为,质量创新是针对未来发展需要的一种创新方式,是展望未来、引领未来的重要手段。

我们注意到,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化和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新的行业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积极探索了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通过建设智能化质量控制平台,全面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数字化监控。

该平台不仅能够高效自动地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而且还能够智能地识别产品生产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行基于数字技术的质量反馈机制。

通过对大量差错和缺陷的分析和分类,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类、排序和整理,并传递给制造部门,帮助制造部门更好地改进和优化产品,从根本上提升产品的质量。

质量职业生涯,接下来该往哪里走

质量职业生涯,接下来该往哪里走

质量职业生涯,接下来该往哪里走从2008年大学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着质量相关的工作。

从刚开始的实验员开始,接着检查员顺带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工程师的事情,然后品质部部门主管,现在回想起来也是真的惭愧,这么多年好像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来。

工作的第1年至第3年,完全是职场小白,在一位退了休的老师傅的带领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做好实验室日常工作、跟着老师傅学到了对待工作严谨的态度,在实验室工作的两三年,对实验设备、实验记录的管理做好了如指掌,除了电路维修不会,其他一些设备小故障均是小case 一件。

工作快三年期间,工作也没出过什么差错。

也是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ISO16949质量管理体系,当时的管理者代表专门抽出时间对我们当时差不多同批进厂的人进行培训。

同时公司给予我们这一批人员一些轮岗的机会,我也有机会接触到了内审工作、质量部门其他检查工作。

现在依稀记得当时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TUV的,审核的时侯非常严格。

每年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召集所关部门主管、骨干召开公司年中、年终总结及下一阶段方向。

那时每逢节日,总经理总会请我们这批新人一起聚一聚。

有次星期天总经理临时说考察供应商公司,下午就把这我们这一群人一起去供应商公司去学习了解了解。

那时候头脑简单,思维一根短筋,日子过的开开心心,没心没肺。

不太会去深入考虑到从这份工作中我还能学到什么?我能做什么?感觉自己挺能的,其实啥也不懂。

后来由于觉得公司工资有些低,于是转行做了文员工作,大家意识里的文员可能就是:工作轻轻松松,文件的整理、送送资料啥的。

新公司是一家四五千人的电子厂,在入职的第一天开始至我离职后,我一直都没搞清楚我们公司的正常下班时间是几点钟。

刚进厂,正好有个设备部门需要做二十多个电子档EXCEL表格,领导觉得我是刚到了,做其他的可能跟不上,于是我花了三天的时间帮忙做好了这些,我一直以为我做表格做的挺快的。

三天后,在开始了我的文员工作生涯,一般工作时间是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左右。

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和能力拓展需求

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和能力拓展需求

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和能力拓展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变化,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和能力拓展需求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个信息时代,职责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适应这种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探讨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以及相关的能力拓展需求,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以前,岗位职责主要集中在通过完成既定任务来实现目标。

然而,随着多样化的任务和要求的增加,岗位职责的角色已经从狭窄的任务执行者转变为更加全面的角色。

现在,他们需要更好地与团队合作、制定和实现目标、利用资源和解决问题等。

二、沟通和协作的能力拓展需求随着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一个职责的角色,不仅需要与同事们取得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还需要与其他部门和合作伙伴保持紧密的联系。

他们需要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解决问题。

三、领导力的需求对于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来说,领导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不再只是执行任务,而是需要思考如何带领团队完成任务,并以身作则,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

领导力的拓展需要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指导和培训员工、制定战略和提供有效的决策等。

四、创新和适应能力的拓展需求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创新和适应能力也是岗位职责转变的重要方面。

一个职责的角色应该能够根据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需求调整自己的方法和做法。

他们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创新的方法,并不断寻找改进的机会。

五、技术和数字化能力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和数字化能力已经成为岗位职责转变的必要条件。

一个职责的角色需要掌握各种技术工具、软件和网络应用程序,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同时,他们应该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拓展需求随着职责的角色转变和一系列能力的需求,学习和自我发展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一个职责的角色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技能和工作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岗位职责的变革与角色转变策略

岗位职责的变革与角色转变策略

岗位职责的变革与角色转变策略1. 引言岗位职责的变革是当前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岗位职责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重新定义,以适应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岗位职责变革的原因、方式以及角色转变的策略。

2. 传统岗位职责的变革传统的岗位职责通常以独立、封闭的职能为基础,人们在特定领域中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缺乏整合和协同的能力。

然而,现代企业需要员工具备多项技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这就需要对传统的岗位职责进行重新思考和调整。

3. 技术创新引发的岗位职责变革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传统工作已被自动化或机器人代替。

员工需承担更高级、复杂的职责,例如人工智能的研发和运营,数据分析和挖掘等。

岗位职责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是无可避免的。

4. 商业环境变化引发的岗位职责变革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岗位职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全球化使得跨文化沟通和团队合作成为必要的能力。

岗位职责需要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达成组织的战略目标。

5. 岗位职责变革的方式岗位职责变革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重新定义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使其更加适应新的要求。

其次,企业可以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

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员工的能力和适应性。

6. 角色转变的策略岗位职责变革意味着员工角色的转变。

具体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员工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次,员工需要拥有开放和灵活的思维,不固守过去的观念,而是适应和接纳新的变化。

再次,员工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跨功能合作的能力,积极分享和交流经验和知识。

最后,员工需要具备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主动发现并解决难题。

7. 成功案例:亚马逊的岗位职责变革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商巨头,亚马逊在岗位职责变革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亚马逊重视员工的多样性和全面发展,鼓励员工在不同部门间流动,以增加员工的技能和视野。

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与组织协作

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与组织协作

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与组织协作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来进行工作。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岗位职责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转变。

本文将探讨岗位职责角色转变和组织协作的关系,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一、角色转变的原因1.1 科技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很多传统的岗位职责已经由技术所取代。

例如,在制造业中,机器人能够完成许多人工操作,使得员工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岗位职责发生了转变。

这需要员工转变角色,从传统的操作员变成机器操作监控员,需要掌握电脑和机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1.2 组织结构的变化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员工需要适应新的职责和角色。

传统上,岗位职责非常专业化,员工只需要完成自己狭窄领域的工作。

然而,现在的组织更加扁平化和灵活,需要员工具备多样化的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岗位职责中灵活转换。

这就需要员工具备协作和沟通的能力,能够与不同部门和团队进行有效的合作。

二、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对员工的要求2.1 知识更新和学习能力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对员工的知识更新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与时俱进。

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角色转变和工作需求的变化。

2.2 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随着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员工需要具备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他们需要自觉地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因此,员工需要培养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三、组织协作对岗位职责的角色转变的影响3.1 提高工作效率组织协作可以帮助各个部门和团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当不同部门和团队能够充分合作和协调工作,工作任务的流程和分工更加清晰和顺畅,从而减少工作中的摩擦和冲突,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2 激发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组织协作能够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从质量控制到全面品质管理:品管部今年的转型之路

从质量控制到全面品质管理:品管部今年的转型之路

从质量控制到全面品质管理:品管部今年的转型之路从质量控制到全面品质管理:品管部今年的转型之路2023年,品质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内部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我们的品管部也在这一年中经历了一次转型。

从以往的质量控制为主要职能,到今天的全面品质管理,我们在这条转型之路上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成就。

转型初衷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质一直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品质管理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深化了对品质要求的认知和探索,通过质量持续改进等方法确保了业务品质的可控和可靠,最终实现市场和客户对我们的认可。

但是,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品质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质量控制逐渐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我们加强对质量管理的全面覆盖。

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启动了品质管理转型计划,围绕全面品质管理构建品质保障体系,首先对企业现有质量管理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找到潜在的问题点和提升空间,并制定全面、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品质管理计划。

贯彻执行转型计划的落地必须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们在品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质量支持的具体实现方案中,落实了三大战略:1.品质管理自动化在品质管理的转型之路中,自动化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在全面细致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品质保障和持续改进才能更好地进行。

我们引进了一系列的自动化软硬件,如计量仪器、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以及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自动化的方式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有效解决了人工质检的难度问题,提高了质量管理效果。

2.三级审核制在品质保障的各个环节,设置了三级审核制,所有品质管理决策经过三级审核,由多人进行协作,避免了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误判。

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方便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错误的发生概率,提高决策的精确度。

3.全员参与的品质文化建设品质本身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并不只是由质管部负责。

质量人员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空间让人苦恼

质量人员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空间让人苦恼

质量人员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空间让人苦恼近日,美国质量学会发布的《2009年的质量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不少质量人在企业中处于“事后救火”角色。

整体待遇不尽如人意,工作也无法得到足够重视。

那么,当前质量人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未来质量部门及其中质量管理人员的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将迎接怎样的挑战?很难及时“灭火”“养你们一帮人,什么都没做。

”老板无意间的一句话,却让作为北京某服装公司质量部部长的李明备受打击。

“我现在的工作很是被动。

”李明说,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处理一些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时间上已经滞后,每天有多少问题发生都是个未知数。

生产的直通率根本谈不上控制,一切取决于设备、原材料质量的心情好坏。

“总之,质量问题的发生与否感觉是天注定,我只能做个‘救火队员’,也怨不得老板这么说。

”“像李明一样,‘救火队员’就是对质量从业人员的一种工作现状的写照。

”美国质量学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吴迪介绍,优秀的质量部门是完全可以帮助企业通过“节流”来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和提高。

但在我国不少企业中,质量部门的定位就是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利润中心。

这样也就造成了质量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人员感觉自身发展空间有限等负面感受,反过来也进一步加剧了质量从业人员的不稳定和不能长期专注发展自己的现状。

质量人员对于质量的理解和对从事质量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乃至企业对于该类型工作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上,较之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据介绍,在国内的企业中,很少有人是专业做质量出身并在这个行业和岗位中成长,真正投入几十年去致力于企业质量的改进和优化的。

在一些企业中,质量人员有时对员工还是一个阶段性的岗位,而该人员在这个岗位上过渡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又会由于各种原因,对之作出新的岗位调整。

同时,就是作为救火队员的角色也很难真正做到“救火、灭火”的作用。

因为在目前企业的现状中,企业由于面临市场竞争在价格、交付时间和性能表现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作为企业的主管往往是要面临一些问题:即要质量还是要上市时间;要质量还是要客户订单交付;要质量还是要产品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的两难选择。

质量经理的悲哀和转型

质量经理的悲哀和转型

质量经理的悲哀和转型导读直接贡献价值的,如销售部、生产部和采购部;与老板离着最近的,如人事部、财务部;与生产离不开的部门,如物流部、工程部;最后还剩下一个部门,就是销售好的时候大家不觉得它有价值,销售不好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将责任推给它......对了!这就是质量部。

1991年,我从学校教师的岗位辞职进入企业,到2002年离开生产型企业进入服务型企业整整11年,其中有9年做质量经理,2年做产品开发经理。

曾经服务过的企业包括雀巢、玛氏这类世界级标杆企业,酸甜苦辣深感食品企业的质量经理不容易。

一、孩子的妈没有人在出生的时候会自己穿衣服,但有些妈妈在孩子已经4-5岁还在帮着他们穿衣服。

可能这些妈妈希望孩子穿衣服快一些,别耽误自己上班。

想想看,4-5岁孩子已经开始了自我意识,他们穿衣服的目的是遮住自己的隐私,或知道了冷热需要保暖。

其实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潜意识,而不是妈妈的意志决定的。

孩子每天穿衣服,知道如何穿的舒服还可以穿的快,这与企业中生产部门每天的工作非常相似,生产者希望自己做的产品即快还要好。

孩子如果将衣服穿反了,他(她)自己会感到不舒服,但妈妈不一定知道这种感觉。

质量部就如同妈妈的角色,总是一厢情愿将质量管理的责任拿到自己手里,孩子都18岁了,还天天想着帮孩子穿衣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生产者比谁都知道产品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而总经理大约、可能、似乎、或许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这一点。

因此在销售好的时候,他不认为那是质量部门的功劳,而销售不好或出大事的时候(如食品安全问题),质量部就成为各个部门的靶子,质量经理是想当然的替罪羊,大家在三鹿事件、福喜事件的审判法庭上,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如果一位18岁的年轻人,衬衣的扣子系错位,或皮鞋左右穿反,那你能说这是他(她)妈妈的责任吗?除非这位年轻人是天生不能自理,永远离不开妈妈的照顾。

因此在出现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将责任推给质量经理,就是不专业的表现。

或者这些人非常聪明,他们设置了一个职位,这个职位经常成为出事之后的一个垫背。

2024年转质量部工作总结7篇

2024年转质量部工作总结7篇

2024年转质量部工作总结7篇转质量部工作总结篇1一年来,安全质量技术部在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质量精细化管理”的两个方针,把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按照部门负责人与施工队签订的20xx年度安全、质量生产责任书及各项责任目标,不断加强安全、质量生产基础管理工作,保证了我所各个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我部门与兄弟部门通力合作,共同顺利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安全文明施工围绕着所全面安全工作要点,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施工生产安全行为,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防范能力,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

召开安全会议在安排施工生产的同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

1、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

严格按照“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和“铁面、铁规、铁腕、铁心”的工作要求。

在全所范围内查找安全隐患,共排查各类隐患15处。

均已整改完毕。

2、对机务段的消防器材进行了更新,保证每个灭火器都可正常使用。

3、坚持每月一次联合兄弟单位对机务段停放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维护。

4、在会上多次强调在施工生产安全中要有忧患意识,督促安全管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永远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加强一线施工生产人员安全教育的力度,严格做到按规范施工,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

5、签订了10份施工安全责任书,把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以保证施工安全零事故。

6、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管,年初签订了10份扬尘防治责任书。

二、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保障工程质量1、在开工之前签订了10份质量责任书。

2、在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坚持开工报验制度并且全过程跟踪管理,做到了从基础开槽、基础结构到面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按施工规范严格控制,每做完一步结构检验合格后方进行下一步施工,在巡视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及影响质量的及时下达了工程质量通知书2份,责令按质量技术规范施工,使工程分部分项每个工序达到了质量技术规范及施工工艺要求。

质检部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职能转变工作方案

质检部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职能转变工作方案

质检部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职能转变工作方案和计划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公司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质检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公司经营计划目标的实现,为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质检部应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转变工作职能,制定有效工作方案,狠抓落实,以真抓实干精神服务生产第一线,控制工程的内在和外观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为此,本着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工作实效的原则,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部门工作目标1.分项工程自检一次性检验合格率95%以上,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合格率100%,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加权平均分均达90分以上;2.交(竣)工验收质量等级评定合格率100%,竣工验收质量等级优良率85%以上;3.杜绝发生重大和一般质量事故,避免发生质量问题;4.消除质量通病,确保自建工程质量零缺陷,使我司工程质量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二目标实现的措施和工作计划实现部门工作目标的程序为由点到线再到面,循序渐进,抓好示范典型带动全局,最后实现全公司工程质量水平整体上台阶。

阶段工作目标为“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实现工程质量精品化,使我司工程质量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09年度工作计划如下:1.开展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以下简称质量因素)辨识建档工作。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或隐患是有一定规律的,是有导致的因素的,只要我们分析和寻找施工和管理活动中存在哪些导致质量问题或隐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或纠正措施。

那么,质量问题或隐患是可以预防和消除的,从而达到保证质量,减少返工,降低成本的目的。

所以,质量管理必须统筹全局,细处着手,源头控制。

具体的措施的第一步是质量因素辨识建档。

鉴于此,本部门从料场建设、材料堆放及库房、搅拌站,预制场,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的施工等各区域的作业活动组织质量因素辨识建档,同时要求项目部对项目特有工程组织质量因素辨识建档反馈到质检部,总结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或隐患,分析出导致质量问题或隐患的因素,以此作为质检部和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的作业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何去何从的质量部门角色转变
我们都知道,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满足顾客需求,这里指的顾客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企业外的用户顾客,另一方面为企业内的相关部门。

在新时期的质量管理要求中,质量管理部门已经从一个监督部门转变为了服务部门,质量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品质方面,还要包括管理水平,流程的执行程度,企业内部工艺纪律等方面。

如何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呢?这里分两方面来探讨一下:
一种情况是自身发现不了问题,另一种情况是自身解决不了问题。

第一种情况好说需要的服务就是质量本身的监督检查功能,第二种情况就复杂啦,大概来说可分为资源,方法,和能力问题,资源问题质量解决不了,所谓的服务是验证一下资源是否不足,提供第三方证据,但不能做资源配置的决定。

方法问题质量可以提供顾问服务,其效果取决于执行单位的最终行动方案和执行力。

能力问题比较麻烦,质量能解决其他部门能力不足的问题吗?能提供什么服务?
实际中能力问题才是多发问题。

属于推皮球的做法。

皮球到了质量,质量解决不了,受处罚,质量觉得冤,有怨气,从下层开始不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管理退步。

质量的基本职能之一:把关功能丧失,质量控制效果下降,质量没了地位。

我觉得可以把服务作为一种工作风格在质量部门推广,但不能作为一项任务。

质量可以提供服务,服务的内容就是质量管理。

质量的基本角色是法官,法官可以提供司法咨询,普法教育,依法判决,但不能提供辩护服务,更不能负责不发生违法事件。

这是一个思路,但不是用来推脱责任的借口,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基本立场,是为了更好的团队合作,而不是建立部门之间的隔阂。

就像质量部门要让他人知道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但是质量部门不能用它来解释为什么要存在质量部门的问题一样。

从各方面的呼声来看,大家还是认为质量是为生产服务的,我觉得质量是为品牌服务,为客户服务,监督产品表现,发现问题,验证结果的。

更主要的是让相关部门认识到质量是他们工作的结果,不是质量部门的工作内容。

质量是管理,不是处理。

质量文化就是让做事的人对结果负责。

我们可以说让质量部判断,调查,收集数据。

但不能让其解决所谓的质量问题。

财务部负责与财
务相关的管理工作,不知道哪家公司会因为亏损而让财务负责,要其制定有效的营销计划,市场策略,生产成本的降低,质量成本的控制?
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岗位,一个人是单一角色的。

甚至在同一情景下都要随着沟通的深入不停的转换角色。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讲,质量及质量管理都是非增值活动,其服务的对象是谁?其提供的产品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质量管理提供的产品是数据,就像财务一样,这些数据用来提供给相关部门发现现存问题,给管理层评判决策用的,对数据的期望是客观准确,这才是质量部门存在的意义。

质量的基本角色是管理。

脱离了基本角色把辅助功能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个人的工作经历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把服务作为主要功能,质量管理部会变成质量处理部。

但作为质量人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怎样才能与现实妥协保证生存,切不可自废武功。

当然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站在经营的角度考虑质量,但绝对不能站在经营的角度去决定质量,在我看来换位思考和尽职尽责并不矛盾。

质量管理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心目中的质量应该是一个管理的角色,质量管理是一个带团队,听取各家意见做判断,监督执行并确认效果的角色。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客户抱怨来了,质量的职责是确认报怨的现象属实,然后确认该问题可能产生的环节,接下来召集相关单位开会,会上有相关部门确认此问题如果是自己部门的问题,那么可能产生的环节,不是让质量工程师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问下去,让各部门自己分析自己,然后自己调查自己。

质量的职责应该是建立这样一个团队,有了这样一个团队,持续改进,缺陷预防自然会形成。

质量的能力在于主持这样的会议,不是自己去分析问题。

是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共同形成结论,这是沟通和领导技能。

很可惜我遇到的企业没有一个能这样的。

国外我不知道,国内所有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都可以改为质量处理部,我们都是质量处理人员。

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应该接近财务部门,标准,系统,记录,数据。

质量管理的地位要超然独立,可惜架构上来讲,质量属于运营系统中的一个职能,运营要对效益负责,结果注定了无法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

依附于三大职能单位丧失了决定权,仅仅样子货而已。

要求质量对短期业绩负责就如同要求财务对盈亏负责一样,只能导致假帐。

现在的质量部门属于顾问性质,有麻烦了来找你出主意,然后要求你狠抓质量。

当你开出保健药方的时候,都说很好,很重要但不紧急。

于是我们在原来的水平上原来的圈子里原地打转。

克劳斯比说过质量要远离技术,30%时间和总经理一起工作,40%的时间和其它部门首脑工作,剩下的30%处理质量部门的内部工作,工作的内容是建立质量意识,不是解决所谓的质量问题。

谁做得到?于是质量经理对内变成了FBI头目,对外变成了商务决定的替罪羊,而且你还必须表态,因为你是运营团队的一份子。

在同舟共济的名义下,做了自己厌恶违心的事,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感激。

然后,形成了先例,接着成了惯例,最后变成了职业技能,于是日积月累,成了质量处理部,数据造假部,避重就轻部。

最后让自己成为了可有可无部。

其实质量的本质是不增值的,质量是警察,随着社会的进步,质量应该分散到其它职能中,这样才是回到根本来保证质量。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未来的品质管理一定是从功能性向服务性过渡的;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质量的品管职能被客户服务和产品工程师所取代。

从检验的角度来看:自动化检验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的100%同步检验会大量增加,并更好地为源头改善提供数据和监控效果。

从供应关系的角度来看:未来的质量管理的人员的工作重心会转变为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类似现在的SQE,但是角色更加进了项目管理的技术,他们会依据每个设计开发的产品及服务项目而工作。

具体转变方式如下:
1. 生产检验--------------- 生产部门
2.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质量部门+采购+设计
3. 客户投诉--------------- 营销
4. 体系维护(5S,TPM,ISO等)----管理办公室或HR
的确有很多企业在实施这样的转变,不知道效果如何,但他们的特点都是精英化并跳出制造的核心进入系统集成。

在制造领域,质量反而越来越强调懂技术的质量人员,而且检验并没减少,反而增加。

我归结的原因是因为技术能力的缺乏加之普遍性的欺诈顾客,同时加工利润的降低导致的偷工减料使质量可信度降低,于是必须加强检验。

后来接触了除大规模制造业以外的其它生产模式,对质量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也有以服务为主的质量,但我觉得这种服务更多的是协调平衡来产生相关方总体价值最大化。

并作为方案提出方要求一定的让渡价值。

但对于大规模制造企业,我不强调质量的服务功能,而是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