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告子“义”思想的差异

合集下载

孟子与告子的辩争及其思想关联

孟子与告子的辩争及其思想关联
的进 展 。
告பைடு நூலகம்子认 为 , 性 有 内 外 之 分 , 内 在 看 , 以 表 现 为 善 人 从 可
一 。
( “ 弟则 爱 之 ” , 可 以表 现 为 恶 ( 果 受 到 恶 劣 环 境 的 如 吾 )也 如 影 响 ) 从 外 在 看 , 是 如 此 。外 部 力 量 的 影 响 占有 绝 对 的 ; 亦
身, 使人 性 自然发 展 。这 两 方 面 并 不 矛盾 。孟 子 与 告 子在 内在 善 的发 扬 方 面 具 有 某 种 一 致 性 , 而在 对 外 在 恶 的
应 对措 施 上 出现 了分歧 。告 子 与 时 代 风 气 一 道 , 调 了恶 劣 环 境 的 决 定 性 力 量 ; 孟 子 看 重 的 是 个体 之 善 端 如 强 而 何 扩 张至 整 个 社 会政 治 结 构的 问题 , 是 孟 子 面对 当 时的 “ 道 ” 气所 做 的 反 抗 。 这 霸 风
张 瑞 利 江 渝
( 南大学 育才学 院文 新院 ,重庆 西 4 12 ) 0 5 4
[ 摘 要 ] 告 子 与孟 子 在 思 想 基 础 上 的根 本 分 歧 造 成 了他 们 那 场 关 于人 性 善 恶 的无 结 果 的 论 争 。 一 方 面 ,
告 子 认 为 应 尽 可 能避 免 外界 恶 劣 环 境 的 腐蚀 , 人 不 至 为 恶 ; 一 方 面 , 子 面对 这 场 王 霸 之 争 又 希 望 能 独 善 其 使 另 告
20 0 9年 第 5期 ( 第 1 期 ) 总 7 1
牡 丹 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NAI OF M UDANJ ANG I COII EGE OF EDUC ATI ON
NO.5。 00 2 9

孟子的德育思想和德育方法

孟子的德育思想和德育方法

孟子德育思想和德育方法:孟子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自然之善理论为基础的。

在与告子,的辩论中,告子主张人性是男人和女人的自然本能,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

孟子和对驳斥了忽视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观点,认为动物“不同于我”,人性是人的本质。

"仁、义、礼、智不是我的,也是我的."人们认为“四心”是天赋的,是道德的萌芽,是区分人与兽的标准。

因此,孟子从其他角度提出了他的人性观,认为道德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根据对的“小人”和“穷人”的情况,他认为首先,人性中只有善良的萌芽。

“慈悲之心,仁的终结;羞耻和邪恶的心,正义的终结;顺从的心,仪式的结束;是非之心,智慧的终结。

”如果“四个目的”不扩大,就不能发展成良好的道德。

其次,人的唯物主义本性会影响人的善良。

“嘴是为了味道,眼睛是为了颜色,耳朵是为了声音,鼻子是为了气味,四肢是为了舒适,还有性。

”如果人们有这些天性和爱好,他们可能会被物质欲望所诱惑,他们的善良自然会受到侵犯。

同时,客观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影响人的善良。

因此,孟子认为,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善,成为有道德的人,就必须努力拓展内心的善,防范物质欲望的诱惑,防范不利环境的影响,接受他人的劝诫和教育。

第二,论道德教育的作用:提出的把放在首位的主张出现在身上。

他说:“道是治政的,它受刑罚的惩罚,而人是无耻的;有德有礼,是可耻的,也是体面的。

”。

虽然依靠惩罚可以使老白害怕而不犯法,但这不能使他们感到羞耻。

只有通过德教,普通人才能真正满足社会规范的要求。

孟子继承并充分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仁不如仁,善不如教。

”善治,人们害怕它,良好的教育,人们热爱它。

良好的治理赢得人民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赢得人民的心。

”孟子一方面主张人性本善,同时又强调人只有仁、义、礼、智四个目的。

事实上,人和动物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要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们必须接受“教育”。

他认为道德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是“寻求心灵的安宁”。

根据孟子,的说法,人类的善良是上天赋予的。

告子、苟子与孟子的人性论辩之考察

告子、苟子与孟子的人性论辩之考察

孟子的性是和心关联 的,不是指那些对 外在追求满足的 建立呢 ?苟子认 为“ 善” 来 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群体的生活 习惯 。告 子 认 为 , 内是 自然 的流 露 , 而 外 是 礼 法 的 一种 规 定 , 秩序 的建构与确保 的需要。这是按照人 自己的需要设置的,
尊 敬 父 母 是 发 自于 内心 的 , 基 于 礼 法 的 规则 是一 种 被 动 的 ; 孟 是人为 的。荀子注意 到,人类与动物 不同而且得 以优异于动 子则认为, 礼法本 身和仁是没什么关系的, 正义的事是必须的 物 的地方是“ 人 能群” 。人类是个 以群 体性的方式生存与生活
而 梧 桊 乃 是 对杞 柳 的戕 贼 斧 凿 ,人 性 和 仁 义 是两 种 不 同的 东 性 的发 展 而 无 人 为 的 行 为 ( 伪) 加 以 引导 制约 , 必定 会造 成 社 西; 孟子 认 为 顺 性 而行 则成 仁 义 , 义 和 德 如 同顺 柳 树 的性 就 能 会 的混 乱 失 序 。 成为杯盘, 行 仁 义 之 事 即 是顺 性 的本 来 特 点 。 2 . 2 “ 明分 使 群 ” 的社 会 建构 观 念 1 . 2 ‘ ‘ 食 色之性” 和异 于“ 禽兽之性” 荀 子 既 以“ 天命” 之 情 性 为“ 恶” , 那么“ 善” 从 何 而来 , 由何
关键 词 告子 孟子 荀子 人 性
中 图分 类 号 : B 2 2 2 1 告 子 和 孟子 关 于 人 性 论 辩 之 考 察
1 . 1 “ 生之 谓 性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是 经过 教 化 的这 是苟 子 的基 本 判 断 , 生 而好 利 、 嫉 恶 …… 是对
告子的继承 ,本能性的欲求就是人之性。从人的本 能情欲来 孟子和告子都承认 “ 生之谓性” 的前提 , 但是告子将人性 说 , 人 生而 具 有 好 色 、 好声 、 好味、 好 利 的特 点 , 这些 特 征 属于 理解成为被动的存在物 , 是一件等着被J J H T的材料而 已, 而仁 生理本 能与先天情欲 , 很难说是恶 , 而且这些本能情欲也是社 义就是加工完成 的器物成 品。孟子的“ 生之谓性” 强调 的是那 会 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础。然而荀子认为,顺着这些就会产生 个能生长、 不断扩充的 “ 善端 ” 就像一个能长大的胚芽 。告子 坏的影 响, 因为 随顺情感的 自然流 向, 则必定要求欲望得到充 认为 , 人性犹如杞柳, 仁义就如栖桊 。 杞柳有 自己的生长规律 , 分的满足 , 而相对来说 ,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顺任这种天

孟子告子上六心得体会

孟子告子上六心得体会

孟子告子上六心得体会孟子和告子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里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在当时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孟子在其书里提到了六种心态,告子听后深为感动,于是他向孟子请教如何实践这些心态。

这些心态对于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首先,孟子讲到的“恭敬”可理解为尊重和尊敬别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情感基石。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尊重他人,就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也能够建立互相的良好关系。

无论是在家庭关系里还是在社会公共场所,人们彼此都应该严格遵守礼仪和规矩,否则会影响到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相处。

其次,“敬”是孟子提到的另一个心态,这里的“敬”指的是尊重“革命先烈、科学家等历史人物”,敬仰他们的伟大业绩和成就,感谢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对历史的尊重和敬仰,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素质,增加人们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度,而且也有助于建立健康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化习惯。

接下来,“爱”也是孟子提到的心态之一。

我们常说,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之一。

孟子讲到的“爱”不单单是亲情之爱,还包括了友情之爱和社会责任之爱。

作为个体,我们应该在社会中拥有自己的角色和价值,并且要关注自己所处的群体和社会环境。

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要保持一种善良和宽容的心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满。

然后,“信”是孟子谈到的另一个情感态度,它涉及到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诚实,那么他的所言所行就失去了信任的价值。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纽带,它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接着,“义”被孟子视为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社会纽带。

除了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外,还应该考虑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我们生活的整个社会的福祉。

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去为社会尽一份力,让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和有爱。

最后,“智”是孟子所提到的情感态度之一,这里的“智”指的是智慧和见识。

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动态和趋势,更好地洞悉世事的本质和趋势。

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唯有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完整版)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

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的大辩论读完《孟子•告子上》,仿佛听完一场激烈的辩论。

这是一场两个人关于人性的辩论,告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无分善恶”,而孟子的观点是“人性本善”。

一开场,告子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人性就像柳条一样,把柳条做成杯盘,它就是杯盘;把柳条编成箩筐,那它就是箩筐。

人性也一样,本来无所谓善恶,后天环境引导的不同,才造成的善恶的不同。

孟子反驳说:“你说把柳条做成什么它就是什么,那么你能不改变柳条的性状把它变成杯盘或箩筐吗?把它做成别的样子,它本来的性状就没有了,它也就不是柳条了。

照你这样说人的天性被引导成了善和恶,不就破坏了人的天性了吗?”于是告子又换了一种说法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他又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

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马上又反驳他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不管你再哪边开个口子,水总是往下流的。

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至于偶尔会出现人性不善的现象,也是形势逼迫所致,就像拿个桶往上泼水,水也会往上流,但这是形势索迫,而非水的天性可以往上流。

”告子被反驳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他说,咱们现在先不讨论这个问题,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天性,我认为天生的就是天性。

孟子说你这样说,天生的就叫天性,那么白的就叫做白是吗?告子说是,于是孟子举例说,白雪的白,白羽毛的白,白玉的白,都是同一个白是吗?告子仍硬着头皮说是。

孟子继续举例说,那狗的天性、牛的天性和人的天性一样都是一种天性吗?告子抛出了最后一个观点“我认为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

仁是生自内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

”请问孟子先生对这个观点是否认同?孟子当然还是不认同,“你凭什么说仁是生自内心而义是外因引起的呢,把证据拿来!”告子既然敢这么说当然是有准备的,“比如说有个人比我年长,我便尊敬他,但不是预先就有‘尊敬他’的念头在我心里的;再比如有个人皮肤比我白,我便认为他白,是由于他的白显露在外,并不是我觉得他白他才白的,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

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

孟子和告子的人性之辩作者:王海燕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摘要:告子以杞柳与桮棬的关系论证人性不是仁义,孟子认为这是对仁义的损害;告子以水可以向东或西流论证人性无善无不善,孟子以水向下流论证人性善;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孟子批评其来抓住人性的特殊性;告子以食色为人性内容,孟子则持反对观点。

关键词:孟子;告子;人性在百家争鸣中,孟子作为继儒家孔子之后的圣人提出“性善论”的观点,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至此两人就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辩论。

一、杞柳和桮棬“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对告子的驳斥在逻辑上其实并不严密,但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类比、比喻等手法所导致的理解上的困难掩饰了这一点。

告子以杞柳来比喻人性,都是在强调一点,即人性应该自然发展。

人性所具有的内在的、自然发挥作用的特征,就如同人性像杞柳般生长一样应该自然而然。

对于杞柳,强迫的结果都是不合乎人性的自然特性的。

这是告子的思想的一个方面。

告子将”仁”、“义”进行了内外的区分,这种分类不与他强调的自然的人性说法相矛盾。

告子要讲的话这就是将来荀子的结论,但是他没讲人性恶,人原本就有个人性,就相当于树有个木性,这个性也不能说善也不能说恶。

而孟子的反驳只是站在自己思想“人性善”的前提下,对告子人性自然发展做出批评,由于出发点不同,两人的争论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水流和人性“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孟子_义_德思想析论

孟子_义_德思想析论

义德是中国传统道德“五常”之一,在中国伦理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先秦儒者孔孟荀对义德都有所论述。

孔子的义德思想无疑奠定了后来义德发展的基本思路,但真正把义提升到与仁对等的地位的思想家还属孟子。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义在孔子思想中“道德性”的一面,充分挖掘了义德的内在价值,体现了对至善的追求。

具体地说,孟子认为义是人心固有的“四德”之一,是个体完善德行、成就道德理想人格的源动力。

在人生的历程中,义始终是人们的价值向导。

而当生命与道义发生冲突的时候,“舍生取义”是实现道德人格的必然选择。

本文拟就孟子义德思想的如下几个方面即义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行之有道等进行分析探讨。

一、义是人心的固有善端义是人心的固有善端,在孟子的思想中有两层意蕴。

一个说明了人兽之别,另一个说明了义德的价值根源;前者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意义,后者提供成人之道的理论基础。

实质上,它们构成了孟子义德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义是人性善端告子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主张“生之谓性”,所谓“食、色,性也”。

然而自然属性是人和动物共同拥有的,如果“生之谓性”,那么“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孟子·告子上》)孟子反对告子的观点是因为告子把人和动物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无法体现出人的特有属性,更不用说人优越于动物的尊贵之处了。

所以孟子认为人性应该是人的道德性,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告子上》)。

不忍人之心表现出来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告子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公孙丑上》)这“四心”实际上孕育着“四德”。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孟子“义”德思想析论霍国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义是儒家道德的“五常”之一。

孔孟诚信思想的差异性比较

孔孟诚信思想的差异性比较
22 孟 子 提 出了 人 际 关 系 “ 伦 说 ” . 五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 括为四种 , 即仁 、 、 、 。同时把人 伦关 义 礼 智
诚信是中华 民族 的传统美德 , 也是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 儒家 文化伦理思想的基本 内容之一 。作为儒家思想 的代表人物 , 子和 孔 孟子的诚信思想体现 了儒家思想 的共同特征 。在某 些观点上孟 子
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孔子 的思想 , 但是 由于生 活年代的不同 , 以及
系概括为五种 , 父 子有亲 , 臣有义 , 即“ 君 夫妇 有别 , 长幼有序 , 友 朋 有信” 《 。( 孟子 ・ 滕文公上》 “ )人伦” 的是人与人 之间最基本 的人 指 际关系和伦理关 系, 孟子 把“ 朋友有信 ” 到社会 的基本关系之一 , 归 认为是朋友之间和睦相处 的法则 , 可见他对 “ 字的充分肯定 。 信” 对 诚信思想在人与人 之间交往 的重要作用 的肯定 。
感是仁义礼智 的萌芽 , 仁义礼智来 自这四种情 感。而这 四种情感 是人类生来 固有的 , 既然人性属善 , 属于道 德规范 的“ ” 信 自然是善
的, 是人性的必然要求 。
孔子认为诚信是人应该具备 的最基本 的道德 品质 。狂而不直 , “ 侗而不愿 , 倥倥而不信 , 不知 之矣 。 (论语 ・ 吾 ”《 泰伯》 “ )人而无信, 不 知其可也。大车无鞔.、 , 车无轨 , 何以行之哉? (论语 ・ J 其 ”《 为政》人 ) 们应该用这种品性 时时刻刻 陶冶 自己 , 规范 自己 , 如果人没有诚信 思想 , 那就做不 了任何事情 。
32 “ ” 其 核 心 思 想 的 关 系 - 信 与
孔子把诚信视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 , 是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 的纽带。他说 :言忠信, “ 行笃敬 。”《 语 ・ (论 卫灵公》他说 :益者三 ) “ 友。 损者三友 。 友直 , , 友谅 友多 闻, 益矣 。 友便辟 , 友善柔 , 友便佞 , 损矣。” 《 (论语 ・ 氏》 在人与人 的交往 中 , 季 ) 只有秉承诚信的标准 , 才能受到别人 的尊重 。 才能与人和谐相处。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摘要:1.孟子与告子的对话背景2.孟子对告子的观点阐述3.告子对孟子的反驳4.孟子的最终观点正文:孟子与告子的对话背景发生在战国时期,两人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辩论涉及到仁、义、礼等儒家核心价值观。

在这场对话中,孟子对告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遭到告子的反驳。

最后,孟子通过自己的论述,阐述了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孟子对告子的观点阐述如下:“天下之言,惟仁而已矣。

夫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礼者,敬而已矣。

敬者,礼之本也。

”孟子认为,仁是人类最基本的品质,亲近亲人是最重要的仁爱表现。

义是恰当的行为准则,尊重贤人是最重要的义行。

礼是表现出尊敬的行为,尊敬是礼的核心。

告子对孟子的观点提出反驳:“敬者,礼之本,礼者,敬而已矣。

敬者,仁之本,仁者,敬而已矣。

贤者,义之本,义者,贤而已矣。

”告子认为,尊敬是礼的核心,礼是表现出尊敬的行为。

尊敬也是仁的核心,仁是表现出尊敬的行为。

贤人是义的核心,义是恰当的行为准则。

孟子对告子的反驳进行了回应:“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礼者,敬而已矣。

敬者,礼之本也。

”孟子强调,仁是人类最基本的品质,亲近亲人是最重要的仁爱表现。

义是恰当的行为准则,尊重贤人是最重要的义行。

礼是表现出尊敬的行为,尊敬是礼的核心。

最终,孟子通过自己的论述,阐述了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让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
意蕴
陈志伟
【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孟子·告子上》有两段文字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仁义内在外在的争辩,本文着力于分析这两段文字,表明这一争辩是孟告人性之争的进一步延伸,突出孟子与告子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同时考察这两个人各自提出义内义外观点的深层原因,并进而阐述道德内在主义的含义,由此挖掘孟告有关仁义内外之辩的伦理学意蕴。

【总页数】8页(P5-11,17)
【作者】陈志伟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5
【相关文献】
1.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 [J], 李景林
2.仁义内在与仁内义外——从德性实现的角度进行的诠释 [J], 崔丽萍
3."仁义未尝不利":朱熹对程颐义利观的展开——以《孟子》"何必曰利?亦有仁义
而已矣"的诠释为中心 [J], 乐爱国
4.“仁义”范畴探源——兼论孟子的“仁义”思想 [J], 张奇伟
5.论孟子的"性""情"及"仁义"思想——基于"孟告之辩"的几点思考 [J], 张静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由《告子》管窥孟子的人性论思想

由《告子》管窥孟子的人性论思想

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2019年第1期(总第181期)No. 1. 2019General.N o 」81由《告子》管窥孟子的人性论思想安会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哈尔滨150028)摘 要:孟子是最早对人性给予系统论述的哲学家,其关于人性的思想散见于往子》诸篇之中,而《告子》篇则是专对人性的一次系统论述。

在这一篇中,孟子通过与告子的辩论,首先明确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驳斥了性恶与性无善与不善的观点;其次就是对人的类本质作出了明确规定,从人性的角度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再次就是对人之为人的方向作出了明确说明,即人要求其所放之心,要复其本善之性。

孟子人性论思想开 启了中国“心性思想”的先河,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孟子;人性;告子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 (2019) 01-0095-05人性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基石,只有了解了儒家的人性思想,才能对儒家的为学、为政、礼 乐、仁义等思想有深入的理解。

不了解人性,儒家的所有道德伦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切 好像都无从谈起。

对于人性,孔子说得比较隐晦, 只说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没有明确宣称性 善或不善。

孟子则不同,孟子直言“性善”,尤其是《告子》篇对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作出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

通过这一篇,我们可以由一斑而窥全 局,既可以为孟子“性善”找到理由和根据,也可以为人的类本质找到明确规定,为人的成人方向、 人的价值找到明确说明。

一、性善说的明确宣称猛子•滕文公上)曾讲:“滕文公为世子,将 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即孟子以“性善”著称,与性本恶和性无有善与不 善的观点相区别。

钱逊就此曾说道:“以孟子人性思想为性善论,无疑是正确的。

” W 关于这一点,猛子•告子上)开篇就有交待。

孔孟思想的异同

孔孟思想的异同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

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

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

孟子·告子上读后感

孟子·告子上读后感

孟子·告子上读后感
《孟子·告子上》是《孟子》书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孟子与告子之间的辩论,涉及人性、道德、仁义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关于《孟子·告子上》的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对人性的思考:孟子在与告子的辩论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而告子则主张“性无善无不善”。

这引发了我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

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发扬人性中的善良,抑制邪恶。

2. 仁义与道德的重要性:孟子强调了仁义和道德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

这让我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遵循仁义之道,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3. 辩论与思考的价值:孟子与告子之间的辩论展示了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这种辩论的形式让我明白,通过积极的讨论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拓宽自己的思维,形成更全面的观点。

4. 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孟子·告子上》还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不仅为了自身的成长,更为了对社会的贡献。

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孟子·告子上》给我带来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仁义等方面的思考。

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循仁义之道,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同时,通过辩论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希望这些读后感对你有所启发,让你对《孟子·告子上》有更深入的理解。

比较分析告子的仁内义外与孟子的仁义内在

比较分析告子的仁内义外与孟子的仁义内在

如何理解告子的仁内义外和孟子的仁义内在?在人性论的论域里,告子和孟子针对“仁内义外”的说法进行了辩论,从中可以看出告子与孟子二人对仁、义的看法并不相同。

告子所认同的“仁内义外”,他在说“仁”时,将仁理解为主观的爱悦之情,这是一种自然的内在的情感,而“爱”中最近的则是“爱亲”,即对亲人的爱这种情感。

告子以“爱”来理解“仁”,我的弟弟我爱,秦人的弟弟就不爱,这两种就是一个近一个远,告子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就没什么亲爱,这种爱和不爱是“以我为悦者也”,根据“我”与对象的关系而决定的,所以“仁”在“内”,即人的爱的情感是内在的。

告子理解“义”为“敬长”,长人、长马之长,这是外在的属性,因为“长”这个属性,于是敬长,这种敬长之心和行为是由外在的“长”这一事实判断而引起的,而不是“我”,义是一个事物宜不宜的判断,其依据在“我”之外,告子想说的是,在这个“义”的行为中,我完全是被动的,并不是这个行为的积极的依据。

而孟子主张仁义都在内,将仁义都看作是普遍的道德准则。

孟子对仁是内在的这一点并没有异议,但他对“仁”的看法与告子不同,他认为仁的内涵并非只有“亲亲”的自然情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即仁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其根源于恻隐之心,以爱人为基本内涵,由己推及他人,“爱有差等,施由亲始”。

而对于“义”,孟子与告子的理解有根本差异,敬长之情固然与“长”这个事实判断有关,但“义”的内涵却在于“敬长”之心而非“长”,义不是由外在客体引起的,义同样出自于内心,敬的情感并非是毫无内在依据的,而是由于人的内在道德准则的作用,“义”既是普遍客观之宜,又发端于人内在的情感生活,所以是“内”。

因此,仁义都属于内在的普遍的道德原则,仁义内在于人性。

由此可以看出,告子很简单地用范围来机械区别内外,仁的依据在“我”,所以仁在内,义的依据在“我”之外,所以义在外。

告子将人的情感(仁)与道德原则(义)区分开来,这与他对人性地看法相关。

谈告子与孟子的四辩

谈告子与孟子的四辩

谈告子与孟子的四辩[摘要]告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与孟子有过交往,但其著作不曾流传下来。

他的一些观点散见于先秦古籍,其中《孟子》一书里就记录了告子与孟子的四次讨论。

通过对这四次讨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孟子与告子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的异同。

[关键词]告子;孟子;性;善关于人性的善恶以及仁与义的关系问题,告子与孟子有着不同的看法。

《孟子?告子》里记录了告子与孟子的四次讨论,这四次讨论表面上看来是孟子驳倒了告子,但现在的学者普遍不这么认为_现在我们可以先撇开二位先哲的是非,通过《孟子》书里的“片面之词”来分析归纳他们二人各自的观点以及各自的立论依据。

一,杞柳杯棬之喻:告子日:“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

”孟子日:“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赋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这一章里告子分别对性和义作了比方,朱熹《集注》说:“告子言人性本无仁义,必待矫揉而后成。

”在告于看来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资质,而仁义是受社会规范的结果,所以他把性比作自然生长的杞柳,而把仁义比作加工杞柳而成的杯棬。

孟子显然不赞成这个比方,提了三个反问,最后指出告子言论的危害。

笔者以为这里不存在辩论的问题,只能说他们二人对性与仁义的理解不同,所以各自有各自的比方而已,告子以为性与仁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人可以行仁义,那是社会对性进行了加工,好比把杞柳加工成了杯棬。

孟子则以为人性固善,那么顺着性的发展,就自然会符合仁义,所以人们做善事不是对天生的性进行了加工改造的结果,只是顺应了性的生长没有危害它而已,以致他不愿意把性与仁义的关系比喻作杞柳与杯椿的关系。

二、湍水之喻: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道性善 (四)仁内义外乎

孟子道性善 (四)仁内义外乎

孟子雄辩图经过三个回合的讨论,告子处于下风。

他对孟子说:“食欲与性欲是人的天性。

仁德是发自内在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行是外因引起的,不是发自内心的。

”告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告子说“食欲与性欲是人的天性”,是对自己“人性无善无不善”的说明。

人都要吃饭,繁衍后代,这是天性,所以不存在善和不善的问题。

其次,告子说“仁德是发自内在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行是外因引起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是在重申自己的观点。

善的行为是外在条件引起,而不是内心有什么善。

告子在《杞柳与桮棬》篇中,强调的也是这个观点。

“食欲与性欲是人的天性。

”这句表述没有错,但我们要问,食欲与性欲就不是犬的天性,牛羊的天性吗?所以,以食欲与性欲的自然属性来定义人性,显然不对。

这种看法并不能使人类从动物界中、从自然界中区分开来,人的特色根本无法彰显。

既然告子说明了人性无善无不善只是针对人的自然属性而言,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就不再诘问,但他抓住了告子另一个问题。

孟子的观点是人性向善,只要顺着人性去做,人就能表现出善良的行为。

仁相当于向善的心,义相当于表现出的善良的行为,二者不可分。

但告子说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

仁与义相分离。

这个观点有问题。

于是,孟子问:“为什么仁德是发自于内,而义是由外因引起的呢?”告子说:“有人年纪长而我尊敬他,并不是因为我内心有尊敬他的念头,是因为他年纪比我大,就象我见白色的东西称之为白,就是因为它的白显露在外,所以说义是外因引起的。

”孟子反驳说:“白马的白颜色与人长得白的白颜色没有差别,但是,尊敬老马与尊敬老人难道没有差别吗?况且,所谓义行,是老人表现出来的呢?还是尊敬老人的人表现出来的呢?”白色是自然属性,尊重老人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不会有感情色彩,但社会属性不一样,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人的感情作用。

告子的错误在于,他把没有感情的自然属性拿来与充满情感的社会属性相提并论。

如果白、黑之类无情感的自然属性可以等同人类有感情的仁义、尊敬等社会属性,那么,人和土、木、瓦、石有什么区别呢? 人不是土、木、瓦、石,而且,同样面对有生命、有情感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人与动物间的感情是不同的,同类之间的感情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仁义内外之辨”的现代伦理意义

“仁义内外之辨”的现代伦理意义

“仁义内外之辨”的现代伦理意义[ 09-09-03 14:49:00 ] 作者:xiaoqz 编辑:凌月仙仙摘要:战国时期仁义内外之辨,告子主张仁内义外,孟子主张仁义皆内,自楚简发现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又重新进行了较多研究。

仁义之“内外”含义,人心内外、门内门外、人我内外三种意思均有,仁义皆为内在的观点虽彰显了人的道德主体性,但忽视了道德的客观伦理精神,坚持仁内义外的观点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道德的人性主体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客观根源、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传统家族社会与现代公民社会道德精神的差异;正确认识仁义两种道德发挥作用的不同特点,从而调整道德思维和道德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仁义内外现代意义《易传》有言“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显然把仁与义看作是儒家道德的核心,荀子说:“仁者爱人,义者循理。

”(《荀子·议命》),韩愈在其《原道》中认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所谓“定名”就是概念的特定内容,所谓“虚位”就是概念的抽象形式,这样说来,“仁义”就是“道德”这个概念的实质内容,儒家所言之道德实质上就是指仁义。

在中国人的口头言语中也有一个常常连用的辞叫“仁义道德”,这也表明仁义在儒家道德中的核心地位,以至于它们成为同位概念和可以互相替代的辞。

那么,仁与义又是什么关系呢?是两种不同质的伦理精神和根源呢?还是同质的呢?在《孟子》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孟子和告子关于仁义内外的辩论,在孟子看来,显然仁义是同质的,都是人的一种道德情感、主体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因此二者皆是从人性之内产生的,而在告子看来,仁与义则是两种内外不同的异质的伦理精神,因此,它们的根源与基础是内外不同的。

在思想史上,似乎大家都以孟子观点为正统观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出郭店楚简这种被认为是在孔孟之间的早期儒家文献之后,人们才发现,主张仁内义外的观点,不仅有告子、管子、墨家,而且在儒家内部还有人主张仁内义外的观点。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1.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孟子性善论的辩论过程及缺欠

孟子性善论的辩论过程及缺欠

孟子性善论的辩论过程及缺欠摘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并将它发展为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的“性善论”学说。

孟子的“性善论”,是人性本善,其推测发明的原因与孟子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相关。

孟子宣扬性善,在孟告之辩中,让其真正树立起来,不仅仅要靠驳倒论敌,还需要从正面立论对性善论做一些说明,最后孟子以形而上学作为性善论的终极根据。

虽然孟子的“性善论”在理论上有所缺欠,但其所蕴含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论证过程逻辑缺陷一、推测性善论发明的原因性善论是如何被孟子发觉且将它逐渐完善,与孟子的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息息相关。

(一)孟母对孟子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向《列女传》记载: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住在墓地附近,孟子跟着大人跪拜和哭,和小朋友一起玩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妈妈看到后就搬去集市,靠近杀猪羊的商铺居住,孟子又学起了商人的样子。

于是母亲带着孟子搬去学校附近,孟子跟着官员到文庙,学着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

这一次她们就长居于此了。

从上述可以看出孟母在孟子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也足够证明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巨大。

也就是说人的良心本心是受到身边人、事物的影响,好的环境促就更好,不好的环境导致“人性偏恶”。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所说的“人之性恶”以及“化性起伪”的相对立。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若说人性是善的,那肯定是伪善。

人生来就有“好利恶疾”的心理,有“好色声色”的情欲,是人的本性。

荀子对于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四德,认为其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而使其从“善”。

比如说:人人都有“怨穷、怨丑、怨贱、怨薄”的心理,而希望“富有、美丽、高贵、厚积”的欲望,这就是人之性恶的一个证明。

现如今,都在论学习,那为什么要学习,就是因为人本性”无礼仪“并且”不知礼仪“,而要通过学习来“知礼仪”。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

人皆可以成尧舜?看先秦诸子如何辩论“性善与恶”加载更多孔子■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

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

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

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

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孟子说的“人性皆善”是指人人都有善端。

譬如,人人都有成为能工巧匠的双手,但不等于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因为还有后天学习训练等诸多因素。

“人皆可以为尧舜”,但要真正成为具有圣德的人还有很多后天的条件。

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但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觉悟”,更不可能“满街都是圣人”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论,公都子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善恶兼具论等。

从表面上看,各家所论似乎都有道理,因而两千余年迄无定论。

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家都在说现象、举例子、打比方,缺乏逻辑的思辨,遂使这一哲学命题争论不休,永无终结。

孟子人性论遵循三大标准孟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提出系统人性理论的思想家。

综合《孟子》一书的相关论述,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

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

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否则就是以偏概全。

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也就违背了人性定义的区别性(特性)原则。

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亦即《礼记》所说的“天命之谓性”。

这与孔子的人性观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的“善”,指的是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 在告 子 心 目中 , “ 义” 是 通 过 加 工 改 造 得 到
人 性 善恶 的争 论 中 , 包 含 了关 于 “ 义” 认 识 上 的 重 大
分歧 。
告子 日: “ 性, 犹杞 柳也 ; 义, 犹 杯 桊 也 。 以人 性
为仁 义 , 犹 以杞 柳 为杯 桊” 。( 《 孟子 ・ 告 子 章 句 上》 告 子反 对 把 人 性 范 畴 和 仁 义 范 畴 等 同起 来 , 认


“ 义” 与“ 性” “ 善”
标、 后果 等 。“ 仁义” 能否用“ 杯 桊” 类 比? “ 杯 桊” 是 人 对 自然 材料 改 造 的 一 个 物 态 的 、 具体 的 、 有 形 态 的
产 品 。那 么人 的“ 仁义” 价 值 是 人对 自然 材料 改造 的

孟子 和告 子 关于 “ 义” 认 识 的 差 异 主 要 保 存 在
反对 告子 , 重 点 在 于反 对他 对 象性 的 思 维 方 式 , 以及 这 种 思 维 方 式 导 致 的后 果 。
关键 词 : 孟子 ; 告子 ; 义; 性: 内 ;外
中图分 类号 : B 2 2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3 8 - 0 4
用杞 柳 树 等 加 _ T成的洗澡 、 盛饭 、 装 酒 的用 具 。显 然
从这句话来看 , 就像我们使用 的那些器具 一样 , 在告 子 心 目中 , 人 要 成 为 一 个 对 自己 、 对 社会 、 对 他 人 有 用 的 人 。这 就 是 “ 仁义” 。显 然 , 他所说 的“ 仁义 ” 是
强调 “ 顺 ”, 强调 顺 本 性 行 义 , 认 为“ 性” 包含 了“ 义” , “ 义” 存 在 于人 整 个 成 长过 程 的 始 终 。 孟 子倾 向 于 “ 义 内” 说, 他 所
理解 的“ 义” 不仅是超 越“ 人” “ 我” 之 间的对 象性 关 系的 , 而且 在普 遍规 定性 外还 强调 对对 象 的超 越性 。孟 子之 所 以
告 子 心 目中 , “ 决诸 ” 是 中性 的 , 有 普 遍 的价 值 形 成 上
的区分 意 义 。
明 。告子 的义论 , 如果从西方伦理学传统 来观察 , 具 有 一 定 的 目的论 的色 彩 。 目的论 用行 为 目的和 结 果 的善 性 来 证 明 , 强 调 对 结 果 的计 算 。 价 值 方 面 的考
为 这 是混 淆 了 “ 性” 和“ 义” 范畴 , 就 如混 淆 了 “ 杞柳” 和“ 杯桊” 一 样 。告 子 心 目中 的 “ 义” 范 畴 等 同于 “ 杯
的, 而 在孟 子 那 里 , 义是本来就有 的 , 通过 “ 思” “ 求”
就可 以得 到 。 为什 么 说告 子 有 加 工 改 造 的 思 维 呢? 这 要 从 告
桊” 显示 的哲 学 意 义 ; “ 性 ”等 同 于 “ 杞 柳 ”显 示 的
意义。
子 和孟 子 讨论 问题 的 时候 所 使 用 的 比喻说 起 。 “ 杞柳” 和“ 杯 桊”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加 工 改 造 的 关 系 。而 告 子 的 “ 义” 范畴 对应 的是 “ 杯 桊” 。 由 此 可 以看 出 , 告子 的思维 中, “ 义” 是对 “ 性” 加 工 改 造 的

西方 则 西 流 。人 性 之 无 分 于 善 不 善 也 , 犹 水 之 无 分
于 东西也 ” 。( 《 孟子 ・ 告 子 章 句上 》 )
“ 决诸” 依 然 是 一 个 人 为 的改 造 加 工 性 的 概 念 。 人 为 的加 工 工 作 导 致 人 有 正 面 价 值 和 负 面 价 值 , 导
《 孟 子 》一 书 中 。《 孟子 ・ 告 子 章 句 上 》中 记 载 了 告
子 和孟 子 关 于人 性 问题 的 思 考 。告 子 与 孟 子 在 关 于
个 物 态 的产 品吗 ? 显 然 不 完 全 是 。人 的 仁 义 价 值 可 以 由非 人 的存 在 物 来 证 明 , 但 更 应 该 由 自 己来 证 明 。孟 子反 对 把 “ 义” 堪 称 是 一 种有 某 种 实用 的功 利 价值 的结 果 。
结果 , 就像 “ 杯桊” 是对 “ 杞柳 ” 的加工 改 造 一样 。
告 子 日: “ 性, 犹湍 水也 , 决 诸 东方 则 东流 , 决 诸
其一 , 告 子心 目中的 “ 义” 具有 目的善 的 意 义 , 孟 子则 反 对把 “ 义” 堪 称 是 一种 有 某 种 实 用 的功 利 价 值 的结 果 。告 子 认 为 “ 仁 义” 就像 “ 杯桊 ” 。“ 杯桊 ” 是
摘 要 : 告子与孟子在 关于人性善 恶的争论 中 , 包含 了关 于 义知 识 上 的 重 大 分 歧 。告 子 认 为 “ 叉” 是人 为的 , 主 张 义 外
之说 。孟子则 主张义 内, 反 对把“ 义” 看成 是一 个有 某种 实用 的功利 价值 的 结果 , 以及 主客 体之 间 的道 德 关 系。孟子
致 人有 善 有 恶 , 而就 人性而 言 , 无 善 无 恶 。显 然 , 在
个 人 对一 种 材 质 进 行 改 造 得 到 的 一 个 具 体 的 、 有
定 人生 或 社 会 功 能 和 价 值 的结 果 。这 里 提 供 了观

察 告 子 义思 想 和 孟 子 义思 想 的差 异 的 一 个 角 度 , 告 子 的 义 思 想 可 以 用 目 的 善 或 者 结 果 善 的 范 畴 来 说
2 0 1 5年 1月
湖北第二 师范学院学报
J a n . 2 O 1 5
Vo 1 . 32 No .1
第 3 2卷 第 1期
孟子 与告子“ 义’ ’ 思 想 的 差 异
高 瑛
( 湖北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武 汉 4 3 0 0 6 2; 武 昌职 业 学 院 经济 管 理 学 院 ,武 汉 4 3 0 2 0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