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孟子思想对比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

中国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

中国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孔子与孟子的思想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他的思想主张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儒家传统价值观;而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人性善恶本性论和仁政思想。

本文将以对比的方式,探讨孔子与孟子的思想。

一、人性观点1. 孔子:孔子相信人性本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品质,只要经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修养,人们就能够成为贤明和道德高尚的人。

他提出了“君子之道”和“仁”的概念,主张通过修身来达到社会和谐。

2. 孟子:相对于孔子的乐观,孟子认为人性既善且恶。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具有善良的一面,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恶劣。

因此,孟子强调通过正直的领导和正确的教育,来引导人们恢复本性中的善良,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仁与天命1. 孔子: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他认为要培养和发展的核心品质就是“仁”。

孔子认为仁是人性的根本,是一种关怀和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感。

他主张君子应该以仁为本,实践仁政,尽自己的力量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孔子还认为人与天命紧密相连,人应该顺应天命,才能在社会和谐中生活。

2. 孟子:孟子对仁的理解与孔子有所不同。

他认为仁是一种内在的感悟和道德选择,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

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概念,主张以仁为中心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并以仁义来领导和管理人民,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三、社会价值观1. 孔子:孔子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是实现个人修身的基础。

他提倡“五伦”、“尊师重教”,强调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宽待妻子和忠诚君主。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培养个人的德性和道德修养,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 孟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他的社会价值观。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仁政为主导,为人民提供教育资源,保障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

孔孟思想文化对比(高中语文知识点)

孔孟思想文化对比(高中语文知识点)

孔孟思想比较一、孔子思想回顾•1、道。

知其不可而为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仁。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当仁不让。

•3、智。

过而能改,言而有信。

•4、恕。

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义。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教。

有教无类,举一反三。

•7、学。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二、孟子思想回顾•1、《请以战喻》正:民本、王道、仁政。

反:不择手段、不施仁政。

•2、《何必曰利》正:先义后利。

反:急功近利。

•3、《民为贵》正:民贵君轻,百姓归之。

反:不志于仁,载胥及溺。

•4、《乐民之乐》正:与民同乐,百姓爱之。

反:独自享乐,百姓恶之。

•5、《人和》正:推己及人,得道多助。

反:刻薄寡恩,失道寡助。

•6、《浩然正气》正:集义养气,磨砺心性。

反:揠苗助长,阿谀苟容。

•7、《仁义礼智》正:居仁由义,强恕而行。

反:自贼贼君,自暴自弃。

•1、时代背景•孔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礼崩乐坏,时局动荡。

•孟子: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2、人物性格•孔子:安贫乐道,与人为善,愈挫愈勇,直道而行。

•是可忍,孰不可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孟子:清高自傲,强言善辩,豪爽直率,人格独立。

•万物皆备于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仁”之比较:仁者爱人•孔子:春秋无义战,“仁”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不忍之心,仁政。

•从“仁”到“仁政”是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能更好地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孔子:施政纲领简单原始,礼乐治天下,简政施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孟子:施政纲领详细具体,朗朗正气。

教化百姓,不赞同刑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四、孔孟思想的独到之处•孔子:•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礼乐教化,美善统一。

•孟子:•贵王轻霸。

王道为民,霸道为君。

•否认旧礼至上,强调个人判断可在礼之上。

•多独立自我和平等思想。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孔子与孟子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对孔子与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究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敬重天命的态度孔子和孟子都是虔诚地敬重天命的。

他们认为,人类存在于天地之间,应该尊重天地的规律,并追求道德、真理和智慧。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尊重天命,从而遵循道德。

他主张“天命之谓性”,即天生的本性是与道德相合的。

孔子认为,人性中天赋的道德观念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和学习来加以培养和发扬。

孟子则主张“天下之大,唯人为贵”,认为人类是自然之中最为重要的存在。

他强调,人性本善,应该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来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人性观点的差异在人性观点方面,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人性包含了善恶两个方面。

他提倡儒家思想中“仁”,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爱他人的品质。

孔子认为,当一个人追求“仁”的品质时,他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孟子则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的道德感,因此应当对他人施加照顾、仁爱和尊重,从而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

孟子认为,要抑制人们邪恶的倾向,就应该培育人们良好的习惯、品德和道德观念。

三、关于君臣、民众的道德责任孔子和孟子在对于君臣、民众的道德责任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君臣有道德责任,应该为了百姓的幸福而努力工作;而百姓应该忠实服务君王,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

孔子强调了“仁治”的思想,即通过道德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孟子则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

他认为,贵族应该注意自己的义务,而百姓则应该关注自己的权利。

孟子主张“民为邦本”,认为国家的根本由人民组成。

他提出了“王道”思想,即君王应该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关于个人修行的渠道孔子和孟子的观点在个人修行的渠道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修行应该从自身开始。

他主张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追求属于个人的完善。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

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

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

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

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论文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论文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内容摘要:孟子的教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教育目的培养君子与大丈夫的比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与自得深造、学思结合与独立思考等教学方法原则之比较,不仅是阐明了教学是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而且也展现了孟子在前人孔子的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

两人的教学思想不仅对于当今的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也给予我们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孔子教学思想教育目的革新创造孔子与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教育家。

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与孟子的不教之教、深造自得、独立思考的教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即使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当今教育仍能从他们的思想中获得教益。

孟子不仅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也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展示了其独立人格和鲜明的个性。

虽然孟子与孔子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思想上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两者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有区别的,而从中也给予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思考与启示。

一教育目的:君子、治世贤才与大丈夫、明人伦教学往往是有教育目的而出发,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当今社会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的是从学校教育出发,偏重于社会对人的制约性。

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孟子虽然是主观地表达了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设想与规定,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要求,礼崩乐坏的乱世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哪?孔子与孟子都讲到要培养君子,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目的还是较主观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思想观点。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治世的贤才。

在孔子看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是君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是君子,既能治千乘之国,也能长百乘之家的也是君子。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是君子进行自我修养,而修身则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两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们在一些核心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并探讨他们在道德观念、人性论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异同。

一、道德观念比较孔子主张“仁”和“礼”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德行和遵守社会规范可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仁者爱人”,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准则。

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对他人的关怀。

相比之下,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有“良知”的存在,每个人都具备了解和追求善的能力。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仁爱”和“义”的实践,并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福祉。

孟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追求善的过程中发挥良知的作用。

二、人性论比较孔子对人性的看法相对较为保守。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有限的,人们需要通过修身来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人性。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他特别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来调节人性的缺陷。

相比之下,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更加积极。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良知,能够辨别是非善恶。

他主张通过追求“仁”和“义”来发扬人性的本善,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的天赋和主体性,强调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求善与公正。

三、政治理论比较孔子的政治理论主要集中在家庭和社会的治理上。

他主张通过道德的典范来领导社会,通过仁爱和礼仪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贤能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德才并重的人才能担任政治领导职位。

他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对立观念,认为君子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则以权力和私欲来驱动。

孟子的政治理论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公正。

他认为君主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支持,君主应该为人民谋幸福。

孔孟的异同点

孔孟的异同点

孔孟的异同点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有着一些明显的异同点。

一、异点1. 对人性的看法不同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会变得不好。

他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学习来修身养性,使自己变得更加善良。

而孟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但是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善良。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完善来达到道德的高度。

2. 对仁爱的理解不同孔子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尚的品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他认为仁爱应该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包括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

而孟子则认为仁爱应该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还应该包括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等。

3. 对政治的看法不同孔子认为政治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的品德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政策。

而孟子则认为政治应该以道德为核心,君主应该以德治国,以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但是也应该有权威和力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同点1. 倡导修身养性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完善,才能达到道德的高度。

2. 倡导仁爱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尚的品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倡导民本思想孔子和孟子都认为政治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政策。

他们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治理国家。

总之,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的思想有着一些明显的异同点,但是他们都倡导修身养性、仁爱和民本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跟孟子总结的思想表格

孔子跟孟子总结的思想表格

孔子跟孟子总结的思想表格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们对社会伦理和政治哲学的贡献至今仍被尊重和研究。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总结他们的思想,并用表格形式呈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他们的观点。

编号 | 孔子思想 | 孟子思想-----|---------|-------1 | 仁爱 | 以仁为基础,推崇人情关怀,鼓励人们互助与关爱。

2 | 礼 | 认为通过遵守礼仪规范,人们可以在社会中和谐共处。

3 | 君子 | 强调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4 | 教育 |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塑造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社会行为。

5 | 政治改革 | 认为政治改革是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主张建立一个有良好制度的政府。

6 | 臣子关系 | 提倡有序的臣子关系,认为君主应担负责任,并且臣子应忠诚和尽职。

7 | 学问 | 高度重视学问的修养,强调通过学习来达到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

8 | 天命 | 相信天命和命运的存在,并将其视为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的依据。

9 | 感恩和回报 | 教育人们要感恩于自己的父母和祖先,并回报给他们。

10 | 和谐社会 | 主张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来实现和谐社会。

孔子的思想着重关注个体责任和修养,他认为通过塑造个体品质的提高可以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通过礼仪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

孔子的思想着重于教育,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塑造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社会行为。

他主张政治改革,认为建立一个有良好制度的政府是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关键。

相比之下,孟子的思想更加注重社会伦理和政治哲学。

他以仁为基础,强调人情关怀,鼓励人们之间的互助与关爱。

他强调君子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孟子相信人性的善良,并提出在适当环境下,人们会主动向善。

他主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来实现和谐社会。

总结来说,孔子的思想强调个体责任和个人修养,重视教育和政治改革。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都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被誉为“千古圣贤”,孟子被誉为儒家学派的第二代代表。

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有共性,在某些方面又有显著的不同之处。

一、关于人性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认为,如果人们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人们可以润泽天下,安定社会。

孔子强调人性善的本质,这为今后的儒家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而孟子则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人就会落入道德败坏的行为。

他认为,人的善良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引导,其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然而然的形成善举的品质。

二、关于仁义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道德素质,包括仁爱、诚信、忠诚、恭敬、虔诚等美德,是一种道德准则,是社会稳定和治理的重要方面。

他提出“仁者爱人”,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儒家义理道德体系的形成作出巨大的贡献。

而孟子认为,仁义必须是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必须是基于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实施,如果仁义成为释放人性的工具,就是一种错误。

他认为,仁义必须具有立法和执行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法制化可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三、关于政治孔子倡导贵族统治和儒家的“君子治国”思想,认为,如果统治者能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依据礼、义等原则来治理国家,就能够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而孟子认为,“天命”是君王成为王的基础,君王应当依据民心来行事,要根据民众的需求和诉求制定政策,并且需要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维护人民的权利,并且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国家的作用。

四、关于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塑造人格、提高人才的重要途径,他认为,要让孩子们先有“学而时习之”,然后可以遵循“敬事明理、修身养性”的方法来进行教育。

而孟子则谈到,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一定要作出改进。

他认为,教育机会应该向每个孩子开放,并且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只是知识,这样孩子们才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

总之,孔子与孟子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中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们的思想体系为中华文化的璀璨之光增添了一份让人向往的生机和活力。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V1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V1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V1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异同。

一、政治观点方面:1. 政治目标孔子的政治观点最终目标是推动“仁政”,即通过实施仁政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和谐。

而孟子认为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下太平”,即使所有的人都可以安享福利。

2. 政治原则孔子强调纲常,认为在实行政治活动时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和法律,强调以仁德治国,推崇“以德为先”。

而孟子则更加强调政治实践,他认为在实践中才能够体现真正的德行。

他持中庸之道,认为应该让天赋人权成为一种平衡。

3. 政治立场孔子重视传统和尊重靠前人给出的坚实思想。

他主张实行封建制度,强调君主应该对人民负责。

而孟子则主张打破成规,干预国家事务,强调在忠诚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制度,并通过对这些制度的维护来实现“天下太平”。

二、实践观点方面:1. 社会阶级孔子认为社会阶级应该有严格的层次,贵族应该担任治理角色,而平民应该负责生产和交税。

而孟子则认为社会阶级应该是不固定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个人发展和社会服务来确定社会地位。

2. 战争观念孔子认为战争应该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是用来解决争端和问题的。

而孟子则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准备和谨慎应对,才能真正的实现“天下太平”。

3. 国际关系孔子认为,国家应该尊重邻国,遵守道义规范,避免用武力来打破现有的和平。

而孟子则认为,为了实现“天下太平”,国家应该在军事上保持某些水平,以便在必要时保卫自己的利益。

总之,孔子和孟子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为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某些方面略有差异,但他们都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他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以探讨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首先,孔子和孟子都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的过程。

然而,他们对于德行的理解却有所不同。

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孟子则强调“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他主张培养人的仁爱之心,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公正。

因此,孔子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而孟子则更注重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

其次,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即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和朋友之道,以及仁义礼智信五种常行之德。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则更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启发性。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培养人的智慧和判断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另外,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以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主张通过学习经典和传统文化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孟子则更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实用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智慧和才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他主张通过实践和启发来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判断力,以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进步。

最后,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孔子主要关注的是贵族子弟的教育,他认为贵族子弟是培养社会领导者和文化传承者的重要对象。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贵族子弟的德行和修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则更关注普通人的教育,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只要有志于学习和进步。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1)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1)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1)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塑造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石。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所推崇和尊重。

然而,孔子和孟子政治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差异。

一、人性观点的不同孔子强调,人生而好善,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中的“仁”是天赋的,是一种良好的品格,可以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被发掘和提高。

相比之下,孟子提出了“善恶之心人皆有之”,认为人性的本质是中性的,只有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才能让人性趋向于善。

二、政治观点的不同孔子强调君子的道德修养,认为政治的首要职责是教化君子,以德治天下。

他认为君子必须是行善者,才能维持天下的太平和安定。

相比之下,孟子认为君主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应该担负更大的责任,承担起为人民造福的重任。

同时,他强调贤能的重要性,认为政治领袖应该由德才兼备的人执掌。

三、治理方法的不同孔子提出“五常”理论,即仁、义、礼、智、信,强调以礼治国,使各级官员遵循这些道德规范行事,从根本上实现了国家的治理和稳定。

孟子认为道德感是人性的核心,而从管治的角度看,他鼓励间接的管治方法,强调将问题留给地方官员处理,而不是干预每个小细节。

四、国家理念的不同孔子认为,国家最终的目标是追求和平、安宁和人民的福祉。

他强调以仁德治国,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支持下,国家能够获得长治久安之道。

孟子则认为,国家应该遵循持久,保持谨慎和增强自我责任的思想,一旦国家的利益受到威胁,就有必要采取决断的行动,而不是保持平衡和稳定。

结论:总之,虽然孔子和孟子在一些思想中有所不同,但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了在个人和国家层面上的“德治。

”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经验,标准高的领导人将会是好执政者,可以制定坚定的原则并在实践中应用它们,从而为人民提供和谐安宁,因此他们的贡献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在一些核心观念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人性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达到完善的状态。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教学相长”,即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培养人的德行和品德。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但易变,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恶两种倾向,而人的善恶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行为。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性善论”,即通过道德规范和修养来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二、教育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人的品德,他主张通过学习经书和礼仪规范来培养人的修养和德行。

他提出了“六艺”的概念,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和知识都是他认为每个有修养的人都应该掌握的。

孟子则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道德觉悟,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善良本性。

他强调“以心行道”,即通过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来实现道德行为。

三、仁政思想孔子和孟子都十分关注政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他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激励人民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善良行为,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强调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谦逊的品质,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感召人民。

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性,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关心人民的利益,并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四、人际关系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

他提倡的是一种正面的道德互动和关爱之道。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脑筋急转弯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脑筋急转弯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但如果要用一个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可以这样说:孔子将儿子牵在身边,而孟子则将儿子搁在头顶。

当然,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说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孔子和孟子的真正区别。

首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主张不同。

孔子主张“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提倡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念。

而孟子则主要思想是“义”,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良知,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和对他人的关爱。

其次,从成就来看,孔子被尊为“至圣”,他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而孟子被称为“亚圣”,他的学说在儒家学派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再者,孔子和孟子在对“仁”的看法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可以被称为仁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孟子则可以被称为仁政学说的建立者和完善者,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仁的学说,并提出了仁政的主张。

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在学术主张、成就和对“仁”的看法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道德自觉,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在中国古代,孔子和孟子是两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探讨他们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学生角色等方面的异同。

一、教育理念比较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强调人们应该具备君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修养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孔子的教育注重教导学生在品德、礼仪和人际关系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比之下,孟子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性的培养。

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这种善良的本性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使每个人发展并实现自己的天性。

因此,孟子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二、教育方法比较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传授和学习经典文化、注重礼仪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来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讲授礼仪来培养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

此外,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鼓励学生思考并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解读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孟子的教育方法注重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

孟子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提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孟子鼓励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地克服困难,相信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三、学生角色比较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应该虚心接受教导,并遵循教师的指导。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尊重师长的权威,以及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孔子注重师生关系的亲密和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孟子的教育思想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孟子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天赋,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孟子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来说,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通过经典文化和礼仪教育来塑造良好的品德;而孟子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通过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脑筋急转弯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脑筋急转弯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脑筋急转弯一、寓意洞察的孔子与情感关怀的孟子在人们心目中,孔子往往被视为思想深邃的智者,而孟子则被认为是释放爱与关怀的象征。

这两位伟大的中国哲学家都对人性和社会伦理有着独到的见解,然而他们在表达方式中体现的风格和特点却有所不同。

孔子在他的经典著作《论语》中,以简洁精炼的语言阐述了许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他善于从简单的日常情境中引申出深远的寓意,给人带来了思考和启示。

举例来说,当孔子被问及如何培养人才时,他简短而有力地回答:“视其所好而知其所可。

”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潜力去培养他们,这不仅体现了孔子对个体发展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相比之下,孟子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怀。

他认为人是有感情的存在,而且正是通过情感来构建社会和谐。

孟子的观点在《孟子》一书中有很好的表现。

在书中,他多次强调如何培养和展示情感,以及通过爱和仁慈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联。

例如,他提倡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人,认为只有通过充分的关爱与善意,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孟子的观点更注重心灵的温暖和情感的交流,与孔子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辩证思维的孔子与平衡取舍的孟子孔子与孟子都是辩证思考的代表,他们在处理事情和问题时,总是能够把握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

然而,他们在权衡利益和取舍方面的观点有所不同。

孔子注重实际情况和现实利益。

他认为,人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地取舍,以达到最大的利益。

在《论语》中,孔子说过:“愚公移山,虽远必诛。

”这句话通过寓言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问题,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

孔子认为,为了实现目标,人们应该努力追求,而不是被困难吓倒。

他的思想强调了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孟子更强调人的道德取舍和内心的平衡。

他认为,人应该坚持高尚的道德准则,并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找到平衡。

孟子提倡“兼爱”和“仁慈”,他认为只有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内外的平衡。

孔子孟子荀子三者对比表格

孔子孟子荀子三者对比表格
孔子、孟子、荀子三者对比表格
孔子
孟子
荀子
出生时间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
代表作品
《论语》
《孟子》
《荀子》
学说定位
儒家创始人。维护礼制、推行仁道。
儒家发展者。提倡后天教育养成的意义。注重个人的心性修养。主张君主实施德性教化并以民为本。
儒家发展者。认为人性本恶。主张礼法并用。尤其在乱世更应如此。唯有重法才能富国强兵。
2. 礼法并用: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用法治来惩治违法行为;
3. 重法轻礼:在乱世中。更应该注重法治而非礼治;
4. 政治:君主应实施法治、重罚以治国。富国强兵是首要任务。
影响与评价
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被后世尊为“亚圣”。其学说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孟子的性善论和德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被视为儒家史上的悲剧人物。其学说在儒家思想中相对较少被提及。但荀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其礼法并用的思想在中国法律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观点
1.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礼:维护社会秩序;
3.中庸之道:适度原则;4. 教育:有教无类;
5. 政治:君主治国之道。
1. 人性本善:人有四端之心;
2. 道德修养:反求诸己、慎独;
3. 教育:提倡后天教育养成的意义;
4. 政治:君主应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1. 人性本恶:人皆有欲望。欲望是恶的根源;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孔子和孟子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那孔子与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异同,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们都推崇“仁政”思想,但在本质上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是两人的性格上。

孔子幼年家里贫穷,他的满腹才华,基本都是靠自学。

他向长者请教学问的时候,都是彬彬有礼,这也就塑造了他敦厚的性格。

他教育学生,总是不厌其烦。

甚至连性格暴躁的子路也被他感化,心甘情愿拜他为师。

而孟子则不同,孟子的性格较刚烈,愤世嫉俗。

这也可能是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和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时期还是春秋时期,周朝的礼乐尚未完全崩坏,而到了孟子的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互相攻伐,早已把礼乐全部抛到了脑后。

孟子自视为救国救民的济世能人,他看到诸侯交战,百姓饿殍遍野,其愤怒之情不愈言表,才有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话。

其次,两人对“仁义”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的“仁义”思想是建立在周朝的基础上,他提出的“仁”,还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而到了孟子,他“仁”的定义更加形象化了,对“仁”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第三,从施政角度来说,孔子比较偏向于“复古”。

他提倡恢复周朝时期的礼乐,他对礼乐的看法就是不僭越,所以他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

而孟子则比较激进,在他看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施行暴政的君王总是一语中的,表现了他朗朗正气。

圣人孔子与亚圣孟子纵观几千年的浩瀚如烟的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直的深深影响着我们。

两个人都是我国古代上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哲学家。

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于“仁”的看法,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意义。

孔子对于“仁”,正是以往关于“仁”的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首先他将“爱亲”作为是“仁”的源泉。

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将“仁”定为“爱人”。

孔子对于“仁”的伦理道德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还指的是政治上的“仁”,尽管孔子对管仲在礼仪上的行为颇为不满,但是还是站在政治的立场对管仲进行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孟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观国学论文作者:本站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6-9-23 23:14:00 发布人:admin青年学者韩德民说:“考察归纳历史可以有两种不同视角,一是把历史看作表现为客体的物质性实践的过程,这种过程受制于必然性的我们通常名之为规律的力量。

所谓意识或精神或思维,在这样的意义上,不过是这种客体性过程与客体性过程内在固有规律在人脑中的投影而已。

另一种视角,是把人,把人所组成的文化共同体,首先看作主体,某种遵照一定的价值理想目标,自觉地追求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精神性的历史;由此所谓历史,当然是人的历史、文化的历史,就成了这种主体精神理想性追求之对象化展开的结果。

这两种视角相互并不对立,毋宁说正是它们的相互补充,才帮助我们获得了对于木日对完整的历史的把握。

……人的历史既有人作为客体存在对象,从属于客观运动规律的一面,也有人作为有理想有信念的米青神性主体自觉追求自由选择的一面。

前一方面的存在,意味着自然史对人类史的制约,意味着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的‘史前’性质。

而后一方面的存在,则无可置疑地表明了历史作为人的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的性质。

”(1)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有思维、有思想的。

人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展开其历史创造活动的。

这就使以正确描绘的思维现象的运行轨迹,探寻其中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了解过去、认识现状、把握未来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坐标为主要任务的思想史的研究,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罗素《西方哲学史》谓::“哲学在其全部历史中一直是由两个调节器谐和地混杂在一起的部分构成的:一方面是关于世界本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最佳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说或政治学说。

而在我们看来,一个时代狭义的社会思想大体包含着三部分内容,即:对过去的思索,对现状的认识,对未来的展望;这实际就是广义的历史观、现实观和理想观。

三部分互相联系、互为依存,构成一个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由此不难感知到对于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人们的理想观的研究在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部分,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等发生着支配性的影响。

从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到孟子界定“圣人,人伦之至也”,儒家从其创立伊始就已显示其宗旨与内容在于呼唤人的一种伦理性的道德觉醒和道德实践,陶冶出一种伦理性的道德人格。

换言之,是一种伦理性道德观念构成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色。

历史上,尤其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提出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序的伦理思想和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道德规范,由于其能够充分满足以家庭为基本组织细胞的农业——宗法型社会生活及维系这社会君主专制统治秩序的现实需要,因而被历代国家政权自觉地用来作为整合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工具。

儒学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观念体系。

儒学内涵宏富,而其以上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为内在精神资源,由孔子、孟子和荀子奠定下理论基础的社会理想观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种儒家学者的社会理想观催发着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刚强奋进,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孔子以来的儒家学者又多不甚注重现实社会生产运动,基本不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尽管我们不应苛责古人,要求他们做他们的时代限制着他们而使之难以去做的事情,但这毕竟使他们往往只是从政治文化或思想道德领域畅发其社会理想,并且这理想主张又确确实实因超离实际而难以真正转化成为现实的实践行为。

由于儒学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影响深巨,故而在传统中国人探寻理想社会的漫漫历程中,儒家的社会理想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因之而对中国的历史运动及其走向影响极为深巨。

(一)儒学渊源于上古文化,更以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文明为内在精神资源。

20世纪70年代中叶,徐中舒指出:“儒”在殷商时代就已存在,甲骨文中作“需”字;“需”在甲骨文中从“大”(而)从“水”(雨),整个字像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

古代之儒在主持祭祀礼仪前都必须浴身斋戒。

《礼记·儒行》即有“儒有澡身而浴德”之说。

(2)日本学者白川静也析论道:“牺牲系用巫祝,被当作断发而请雨的牺牲者,需也。

需,系含有为需求降雨而断发髡形之巫的意思。

如此的巫祝,乃儒之渊流也。

”“儒家最早出自巫祝之学,以周之礼乐为主要教授科目,以其礼教文化的创始者周公为理想;周公,为周初在所谓‘明哲’圣职地位之人。

”(3)美国学者莫特(Frederick W. Mote)则将“儒”的起源与比殷商时代更早的巫师传统相联系,认为“儒”乃原始巫教文化传统经过改造和理性化的结果。

(4)应该说,中、外学者的这些看法基本符合中国古史实际。

中国是以“亚细亚的”“维新”路径而由上古迈入古代文明社会门槛的,这就使上古初民氏族社会的组织形式被带入到古代文明社会,从而血缘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相联系的基本纽带,故而“尧、尧之道,孝弟而已”(5)。

儒家的基本精神体现在他们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所谓“三代”之治的追述和阐发之中,而夏、商、周三代的血缘宗法社会特征则是其阐发社会理想的前提。

夏以前的历史笼罩一片神话传说的云雾之中,但按儒家之见,那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基本特征是传贤不传子。

《论语·尧曰》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所谓尧、舜、禹“禅让”之说。

后来,《孟子·万章上》对此有更生动的描述。

这些话虽不可作为信史,但可以视为儒家藉对上古社会的迫忆而提出的社会价值理想。

而且,他们还以之来追摹三代社会,并通过这种追摹使其社会价值理想得到进一走的闸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人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6)这里,“天下”的最基本含义是“公”,是私有观念、人我隔阂产生之前的社会关系圆融无码的状态。

其现实原型,只能是原始的氏族部落群体。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和聚落组织复杂化程度的提高,群体内部关系的分化愈来愈明显,单纯的血缘亲情的维系作用逐渐分化或蜕变,或者说是提升为“礼”一一“礼俗”乃至“礼制”。

这意味着原始的家族公社为相对后起的氏族部落联盟乃至宗法等级封建社会所取代,“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让渡给了“天下为家”的“小康”时代: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发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执(势)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7)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演变而为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小康”,因而不得不实行“礼”制以“示民有常”,积极应对“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的现实,这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组织内部结构变迁重组的需要。

所以,“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8)一方面,“礼”以别异,礼制的“小康”社会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解体后(“大道既隐”)的产物;另一方面,毕竞有“六君子”出,制礼作乐,“以著其义,以考其信”,使得“小康”社会在变化了的历史具体条件下对“大同”精神仍有所承继。

就后一方面来看,“礼”乃是在承认现实差异的前提下维持原始氏族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大同”精神的一种手段,故孟子谓:“唐虞禅,夏后,般周继,其义一也。

”(9)三代社会的“家天下”,因此才会被视为与五帝“公天下”本质相通的历史阶段。

这样,“礼”就具有了双重性质,即:它既致力于区列社会人群中尊卑贵贱上下长幼的不同职分,显出其“别异”的性质;又具有凝聚家族血缘亲情,并进而以之作为整个社会组织整合手段的“尚同”性质。

这也就使礼制的三代仍保有浓厚的民主传统遗风。

南宋陈亮说:“禹以为苟未得非常之人,则立与子之法以定天下之心。

子孙之不旅皆贤,则有德者一起而定之,不必其在我,固无损于天下之公也。

”(10)禹虽传子,但由于当时实际社会历史条的制约,根本上仍保留着“天下为公”的精神。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下”中的“天子”,其文化意义完全不同于后世专制国家乾纲独断的君主。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11)“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12)“天下”是某种至高无上的价值依归、意义本原,并成了有时是全体民众、整个民族的简称。

正是在此意义上,孔子称尧颂舜,对大禹亦予以讴歌。

孟子更明确否定“尧以天下与舜”的说法,认为三代“禅让”制度并非天子的个人意志,因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13)“天”的意志又反映着民意,故而“天下”是与“民”、“公”同一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14)“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15)这同法家站在后世专制君主立场上,以天下为某种有待被攻夺、占有、瓜分、享用的客体对象甚至财产利益的论调(如韩非所谓“能独断者可以为天下王”(16))是截然不同的。

也只有在这样的观念背景下,才能够真正理解儒家“民为责,社稷次之,君为轻”(17)的内在意蕴。

同样与源自上古氏族社会内部结构关系的原始民主与人道传统有密切关联,同样以“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最高理想追求,儒家与道家却存在着很大的歧异:儒家看到的是作为“小康”秩序象征的“周礼”与“大同”社会的联系,以及与之相应的作为这种“礼”的精神实质的“仁”对现实黑暗昏乱的遏制批判的意义;而道家关注的则是“周礼”已经标志着的对“天下为公”的“大同”性社会的反动,以及与之相应的作为“礼”的精神实质的“仁”在背弃了“大同”精神这一点上与现实残暴间的一致。

这是很堪玩味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推导出的各异其趣的认知评判,而其内蕴着的终极理想指归则又是一致的;换言之,“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实为儒、道两家价值取向共同的精神渊薮。

只不过儒家站在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上,从现实出发,肯定了“周礼”与人们理想社会追求间的一致性,而道家则从价值的绝对主义出发,无视或避离现实,否定了“周礼”和儒家之“仁”对人们社会理想追求所具有的肯定意义。

道家未能跨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找不到理想展开的支靠支点,因而在社会理想层面就只留停留于抽象的否定,在实践上则往往留于消极的逃避。

与此不同,儒家在坚守根本性价值理念的原则前提下,显露出坚韧的个性:在“大道既隐”,“大同”不可得的乱世,退而求“小康”,在“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去积极谋求“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之道的复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