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苏轼符号——谈苏轼的死亡观
笑颜常开乃易事——读《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有感
笑颜常开乃易事21佳作展示台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心中始终向往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飘逸不群的诗句背后,是他笑对人生的潇洒。
这种态度,我曾在高士其的书中见到过。
科普作家高士其在外国留学时,不小心染上了脑炎,一刻都离不开人照顾,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进行创作,硬是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有人问他苦不苦,他却笑着说:“不苦,因为我天天都在斗争。
”正是因为热爱生活,他才能拿起笔与病魔斗争,谱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这种态度,我曾在著名运动员邓亚萍身上看到过。
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但曾因为身材矮小而被国家队拒之门外。
她并没有气馁,乐观面对,苦练球技。
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地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巨大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这就是勇于挑战自我、积极乐观的体育精神。
这种态度,也曾在我自己身上闪过光。
记得那次踢毽子比赛,平日练习时轻松排在第一名的我以一分之差拿了第二名。
同学们议论纷纷。
闲言碎语传入耳中,我默默低下头,把刺耳的声音当作前进的动力,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拿第一名。
我见缝插针地坚持练习,就算是出去玩也会带上毽子,还积极向教练和踢得好的同学请教如何才能踢得更快、更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又一次比赛中,我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
笑对人生,直面人生苦难,充满热情地活着,历经挫折仍不放弃,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有的人生态度。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验中学指导老师张燕22作 文。
苏轼传 原文及翻译
11 B 殿试的主持者应为皇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 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 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早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 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婧笑怒骂之 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2 C “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有误,原文是“轼请于朝,免本路上 供米三之一,不是苏轼减免的,而是上奏皇上减免的。另外“同时……”错,是第二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馕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减价”“粜”“馕粥”“遣使挟医”“活”各1分)
元祐元年,苏轼穿戴七品官服入延和殿侍奉皇帝,(哲宗)立即赐给苏轼银印红绶,升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苏轼暂 代礼部贡举。适逢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参加贡举考试的士子们坐在庭院中,冷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 得以施展自己的全部才能(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常侮辱应试的举人,并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 陷为罪状,苏轼全部上奏朝廷赶走了他们。元祐四年,因为积久评论政事,苏轼为当权大臣所恼恨。苏轼担心不被大臣宽容 ,请求出任地方官,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到了杭州,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 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稠粥 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 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五十两黄金,办起治病场所,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 有病的百姓。徽宗即位,经过三次大赦,苏轼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为朝奉郎。苏轼从元祐以来,不曾因为每年的考课要求 升官,所以他的官职停止在此。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逝世。苏轼以父亲苏洵为老师学习写文章,而文学才能得 自天赋。苏轼自己曾说:“写文章好比行云流水,开始时没有一定的形态,但是文章要常行在它所应当行的时候,止在它不可 以不停止的地方。”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辞句,也都可以写下来诵读。他的文章广大深沉光芒四射,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 也很少有(像他那样的文章)。
王羲之与苏轼生命意识比较——《兰亭集序》《赤壁赋》探究
缠煦鉴赏苑’'—●●●____’。
一J M N S H A N G Y U A N在《兰亭集序》里,王羲之高呼“死生亦大矣”;在《赤壁赋》里,苏轼借客之1:3叹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两个朝代的智者均在其作品中流淌着生命的意识.探讨着生命的现象.表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但两位作者对生命的思辨意识却有很大不同.下面尝试分析之.一、表达方式不同在两篇文章中王羲之和苏轼都阐明了生命之理.但他们的说理方式不同。
《兰亭集序》说理比较直白,谈到死亡是人的归宿时.作者就直呼“终期于尽”:谈到死生是人的大事时.作者就高喊“死生亦大矣”:他不同意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生死观.就直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样直白的说理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赤壁赋》说理十分形象,作者把他对人生的见解隐含在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里.始终围绕着江水和明月这两个具体的意象展开话题.借助对比、比喻、想象等艺术手法.形象化地表达出来。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意思是自己与凡夫俗子无别.只是世间的匆匆过客而已。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形象地写出了常人承受不了人生短暂无常的痛苦之情。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借江水与明月形象地阐明了短暂与永恒的辩证关系: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
二、思辨内涵不同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时局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
士大夫不满现状却又无力改变.于是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
38I文学与人生120136王羲之与苏轼生命意识比较——《兰亭集序》《赤壁赋》探究☆黄智平《兰亭集序》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可贵的是王羲之虽出生高门.为东晋名士.却没有像那些“名士”一样一味追求自由放任的生活。
所以.他在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生命短暂的哀叹中懂得了人生要有忧患意识.认为人生在世要扬长避短.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生活化:苏轼阅读观的特质
生活化:苏轼阅读观的特质
郎杰斌;阮海红;吴蜀红;华小琴
【期刊名称】《图书馆》
【年(卷),期】2022()6
【摘要】生活化阅读观是把阅读当作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是作为社会生活行为而存在的一种认识和看法。
文章对“读书——苏轼终身不变的生活习惯”进行了概述,从“勤学入仕,诗案落寞,文字成其荣辱”“诗文交际,阅读交友”“文词娱情遣兴,风雅意趣”等方面,论述了苏轼阅读或为应举、或为交际、或为怡情、或为生存方式,体现出其阅读的生活化特征。
【总页数】7页(P79-85)
【作者】郎杰斌;阮海红;吴蜀红;华小琴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五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
【相关文献】
1.论苏轼杭州游观诗中情感特质
2.郏县苏轼符号r——谈苏轼的丧葬观
3.常州苏轼符号\r——谈苏轼的死亡观
4.苏轼涉盐诗文探析——以苏轼盐政观为中心
5.少儿苏轼人格特质的养成探析--苏轼心理思想系列研究(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独步一时,被誉为“苏门六一”之一,对宋代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文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人生观念。
本文将从苏轼的人生观论文出发,探讨苏轼在其诗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
苏轼在其诗文中展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追求,他认为人生短暂而宝贵,应当珍
惜每一个当下。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达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慨与领悟。
比如《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中写道:“生而知之者尽欢,死而后觉者长乐。
”这句诗表达
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知,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珍惜当下的美好。
此外,苏轼还强调了人生的坎坷与变幻,认为人生充满挫折与磨难,需要从容
面对。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现出对逆境的坦然与豁达。
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波澜起
伏的认知,呼唤人们在挫折与失败面前不气馁,在岁月沉淀中追求卓越。
综上所述,苏轼在其诗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无不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他倡导珍惜当下,从容面对人生坎坷,坚守初心,追求卓越。
这些人生观念不仅贯穿于其诗文之中,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迪着人们热爱生命,顽强前行。
愿我们都能像苏轼一样,活出精彩的人生,不负光阴,不失初心。
—感谢您阅读本论文,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苏轼词作赏析.
苏轼词作赏析【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宋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苏轼的主要成就,概括如下:1、在诗歌方面,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NO玉皇,NO吴承恩《西游记》玉皇大帝。
NO书房,NO蒲松龄《聊斋志异》书房。
NO皇叔,NO刘皇叔,NO刘玄德,NO刘备,NO刘咏备,NO刘咏梅。
NO裕仁天皇,日本天皇,第二次世界大战,唯一没被绞死的战犯。
2、在词作方面,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NO苏(联斯大)林。
NO苏玲电器。
NO诸(葛)瑾。
NO胡锦(涛)。
NO父亲。
NO爸爸。
NO FATHER。
NO DAD。
NO福临。
大清第三帝。
NO爱心觉罗福临。
NO顺治帝。
NO清世祖。
NO315。
NO大清入关后第一帝。
NO福娃,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
NO清(圣)祖。
NO祖(圣)清。
NO康熙。
NO千古一帝。
NO在位61年。
NO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NO爱心觉罗玄烨。
NO罗玄烨。
NO刘玄德。
NO刘备。
NO刘咏备。
NO刘咏梅。
NO玉(黛)林。
NO林(黛)玉。
NO玉带林中挂。
NO金簪雪里埋。
NO红楼梦十二金钗。
NO张艺谋《金陵十三钗》。
NO舒心。
NO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NO《荷塘月色》朱自清。
NO宁静。
NO平津战役。
历史趣谈苏东坡死亡原因?由于吃错了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苏东坡死亡原因?由于吃错了药?导语:苏东坡在生命垂危弥留之际还不能认识到他之所以由小病而至性命攸关的地步,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
他错在自己给自己开错了药方,草菅了自己的苏东坡在生命垂危弥留之际还不能认识到他之所以由小病而至性命攸关的地步,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
他错在自己给自己开错了药方,草菅了自己的性命。
可悲的是,东坡却不这样认为,反而还对朋友说,“此而不愈则天也,非吾过也。
”其实,把责任推给老天,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只能是怨天尤人聊以自慰罢了。
东坡死在自己手上,他死于给自己开错了药方吃错了药。
我这样说,不是危言耸听,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制造什么烟雾弹。
我这样说,不是危言耸听,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制造什么烟雾弹,而是在读了清人陆以湉所著的《冷庐医话》,看到“士大夫不知医,遇疾每为俗工所误,又有喜谈医事,研究不精,孟浪服药以自误。
如苏文忠公事,可惋叹焉。
”这一记载,才说出了上面这句话。
《冷庐医话》卷一《慎药》篇有这样的一段记述。
建中靖国元年,公自海外归,年六十六,渡江至仪真,舣舟东海亭下,登金山妙高台时,公决意归毗陵,复同米元章游西山,逭暑南窗松竹下,时方酷暑,公久在海外,觉舟中热不可堪,夜辄露坐,复饮冷过度,中夜暴下,至旦惫甚,食黄粥觉稍适。
会元章约明日为筵,俄瘴毒大作,暴下不止,自是胸膈作胀,却饮食,夜不能寐。
十一日发仪真,十四日疾稍增,十五日热毒转甚,诸药尽却,以参苓瀹汤而气寝止,遂不安枕席,公与钱济明书云∶某一夜发热不可言,齿间出血如蚯蚓者无数,迨晓乃止,困惫之甚。
细察病状,专是热毒根源不浅,当用清凉药,已令用人参、茯苓、麦门冬三味煮浓汁,渴即少啜。
苏轼之死读后感
苏轼之死读后感读了苏轼之死我有所感悟。
相对于很多古人,东坡之死,太平常了。
他没有像陆游那般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千古名句,没有像辛弃疾临死前高呼“杀贼!”那样的悲壮举动。
东坡所拥有的,只是一场平淡的告别:与儿子告别,与友人告别。
而这一场告别,并不输于陆游报国无门的憾恨、辛弃疾无能为力的悲鸣;他的告别,舒展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所有。
儋州的经历,是他整个人生的缩影。
无论在黄州、惠州,还是诸如颍州、定州等流放地,他的乐观、真诚、豁达、不怨天不尤人,从不因为所处环境而改变,因此在面对死亡时,他能说出“让我坦然化去”。
庄子说:“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我觉得活着是件好事,我也觉得死亡是件好事,即为此也——既然乐观地活了一辈子,为何不乐观地面对死亡?因为参透生死,所以他说“死生亦细故尔,惟为佛为道为众生自重”——怎么死无所谓,重要的是怎么个活法:是为佛而活?为道而活?为众生而活?一个人一生要找到自己的路,并无怨无悔走下去,这才是重要的。
既然怎么死无所谓,是否就不需要体面地告别?不是的。
苏轼能这么说,是因为他“吾生无恶”。
王安石变法时,他仗义执言,是为黎民百姓;司马光执政后,他又跟司马光剑拔弩张,是为天下苍生;乃至看到一群语言不通的人没水喝,他也毫不犹豫地帮他们挖地打井。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体面,而不仅仅是临死前的仪态得体。
他把这份体面写成绝笔,以佛教故事的形式,授予了方丈维琳:僧人的体面,不是信奉长生不死,而是坦然面对六道轮回。
很多人说中国没有哲学,但回顾苏轼之死的种种,不就是当今流行的西方哲学问题吗:人生有什么意义?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体面地告别?概莫能外。
苏轼遗书文言文
苏轼遗书文言文北宋的书法家米芾和苏东坡短暂的见面交流之后,米芾还把自己的字画《草圣帖》和《谢安帖》交给苏东坡,请他写跋,然而过了2天之后,苏东坡就瘴毒大作,猛泻不止,进入到6月份以来,公元1101年,苏轼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他的身子越来越虚弱,这时的苏轼隐约有不好的预感,他在信里嘱托弟弟说,我死后,把我葬在嵩山下,请你来为我写墓志铭。
苏辙接到这封信,痛哭不已,六月二十日,苏轼决定渡江过润州,前往常州。
十五日,船行到奔牛埭d ài,早已等候的好友钱世雄(字济明),急忙前来问候。
苏轼想到自己的生命已在垂危之际,便以后事相托,钱济明赶紧上前安慰,说他一定会挺过去的,会平安无事的,希望他要用于和恶魔斗争。
当他一路北归,到了江苏常州的时候,已经不能继续再往前走了苏轼直接住进了钱济明安排的住所,此后钱济明每天都来病榻边,陪苏轼聊天说笑。
钱济明陪伴苏轼旁边,看到苏轼说得高兴了,精气神不错,心里便宽慰了许多,可能就是感化了神灵吧,到了七月十二日,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的苏轼忽然觉得精神特别好,于是起床拿起笔为钱济明写起诗文来。
当人们听说苏轼病情好了,而且活蹦乱跳的,都为他特别兴奋,以为他会度过这次难关,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种开心也只是生前的回光返照。
接下来,恶魔将会疯狂夺走生命,到了十四日晚上,病情开始急剧恶化。
7月18日,苏轼感觉自己起不了床了,便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叫到跟前,是要交代后事的节奏,说:“吾生不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
意思就是说,自己生前没有做坏事,一生都在为老百姓谋求利益,在我去世之后,肯定不会坠入18层地狱,看来苏轼,一生行善,就是面对死亡,也是正义凛然,7月23日,苏轼从床上醒过来,看到径山寺长老维琳来信,得知他冒酷暑前来探病,感叹不已,苏轼自觉大限将至,但内心平静,和长老淡然谈论生死,在七月26日,当方丈维琳问“平生笑罗什”何意时,苏轼回答说,在佛家,弟子死了之后,诵经超度,这种情况是一种迷信,是于是无补的,完全没有相信的必要,7月28日,在生命的最后一天,维琳在他耳边大声喊道“端明宜勿忘西方!和尚提醒苏轼不要忘了西方极乐世界,苏东坡气若游丝地答道:“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钱世雄也凑近他的耳畔大声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苏东坡又答道:“着力即差!”苏东坡的回答再次表明了他的人生观念:世间万事,皆应顺其自然;能否度至西方极乐世界,也要看缘分,不可强求。
苏轼死时的情景
苏轼死时的情景
苏轼,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因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千古流传的词赋而被誉为文学巨匠。
苏轼在1086年逝世,当时他因谏劾权臣,被贬谪多次,最后被流放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据传记和历史记载,苏轼在黄州的生活并不宽裕,贫苦且饱受疾病折磨。
在他临终之际,情景是相当凄凉的。
一些记载中描述说,苏轼在病榻上依然保持着豁达豪爽的性格,与亲友们聊天笑谈,对生死看得很淡定。
他还留下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绝句,表达了对生命的豁达和对人生的无常感慨。
苏轼逝世后,人们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他的文学成就和为人风范,使他在后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大的文学家。
苏轼诗词中的常州形象
苏轼诗词中的常州形象一代文豪苏轼(1037-1101年),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先后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为官或谪居,但始终有一个地方,让他念念不忘,这个地方就是常州。
一、鸡黍之约嘉祐元年(1056年)三月,20岁的苏轼离开眉山前往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参加秋试。
苏轼跋山涉水,穿汉中,越秦岭,过长安,出潼关,历时两个多月,历尽艰辛来到京城,住在兴国寺备考。
八月,秋试成绩公布,苏轼名列第二。
次年正月,礼部侍郎欧阳修主持进士主考,苏轼名列第一。
三月,宋仁宗主持殿试,苏轼进士及第。
在住在兴国寺的日子里,苏轼认识并结交了一批全国各地学子,其中有常州晋陵人胡宗愈。
通过胡宗愈的介绍,苏轼初步了解了常州的秀美山水和淳朴民风。
殿试结束当晚,宋仁宗为所有新科进士举办琼林苑宴会。
宴席之上,苏轼恰巧与来自常州宜兴的蒋之奇、单锡临坐。
酒酣之际,蒋之奇向苏轼夸赞了常州学士之众多、太湖之浩渺、山水之瑰丽,并盛邀苏轼前往常州游玩,“岂敢便为鸡黍约”,苏轼欣然答应。
因为这一约,苏轼与常州的缘分,持续整个人生。
二、夜宿城外熙宁四年(1071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主动离开京城,被调任杭州通判。
十一月,苏轼乘船沿运河南下杭州,途经常州。
这是苏轼第一次经过常州。
熙宁六年(1073年),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遭遇旱灾。
十一月,苏轼奉命由杭州前往常州、润州赈灾。
当年除夕夜,苏轼乘船抵达常州,船停泊在了常州城东门外运河边。
按照当时朝廷政策,苏轼本可通报地方官府,上岸享受食宿接待。
但考虑正值除夕夜,为了不打扰城中官员和老百姓,苏轼决定不通报地方官府,选择在船上过夜。
除夕夜的常州城外,远方的郊野火光点点,清冷的夜空星光闪烁,遥望眼前的一切,连日来运河两岸灾民的悲苦景象在头脑中不断闪现,政治抱负不得施展的郁闷又不时袭上心头,船中的苏轼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写下了《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两首,记录下了自己当时孤独悲寥的心境。
苏轼的人生观作文
苏轼的人生观作文说起苏轼啊,那可真是个妙人,他的人生观就像一道独特的大杂烩,酸甜苦辣都有,却又别有一番风味。
苏轼这辈子,那可真是起起落落,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一会儿在朝堂上风光无限,给皇帝出谋划策;一会儿又被贬到偏远之地,吃尽苦头。
但他可不像那些一遇到挫折就哭天抢地,觉得世界末日来临的人。
他就像个不倒翁,不管生活怎么推他,他都能晃晃悠悠又站稳脚跟。
你看他那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就是他人生观的一种体现啊。
下雨了咋的?没伞就没伞呗,咱照样慢悠悠地走,还一边吟诗一边长啸,潇洒得很。
就好比我们现在出门突然遇到大雨,别人都在到处找地方躲雨,慌慌张张的,他却像是在雨中漫步享受着大自然的淋浴一样。
他不把那些外界的困难和挫折当回事儿,在他眼里,这些就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虽然有点烦人,但你要是不在意,它就影响不了你。
而且啊,苏轼交朋友也是很随性的。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他都能聊到一块儿去。
他不会因为你地位高就阿谀奉承,也不会因为你是个小人物就看不起你。
他的人生观里没有那么多的等级观念。
就像他在岭南的时候,和当地的百姓一起生活,吃荔枝吃得不亦乐乎,还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句子。
在他看来,不管在哪里,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苏轼还特别看得开生死。
他悼念亡妻的时候,虽然悲痛万分,但也能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样深情而又充满哲理的句子。
他知道生死是人生的必然,虽然思念,但也能坦然面对。
他不会因为死亡的存在而惶惶不可终日,而是珍惜活着的每一刻。
苏轼的人生观就像是一盏明灯,在历史的长河里闪闪发光。
他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怕,笑一笑就过去了;不要太在意得失,富贵也好,贫穷也罢,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享受当下的生活。
他就像一个永远充满活力的老朋友,用他的一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让我们知道,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才是硬道理。
苏轼 死亡 诗词
苏轼死亡诗词
哎呀,说起苏轼,那可是中国文学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啊!谁能不知
道他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呢?
苏轼一生,起起落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可你想过没有,就算面
对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他在诗词中也展现出了非凡的豁达和坦然。
就像他在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对亡
妻深深的怀念呀,那种思念的痛,难道不像是一把锐利的刀,一下一
下地割着他的心?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能把这份情感化作优美的诗句。
还有里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不就像是在说,人生
短暂,死亡或许就是一场大梦的终结?但苏轼没有恐惧,反而是带着
一种超脱的心境去看待。
苏轼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一颗
勇敢面对的心?他的诗词就像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我们照亮前行
的路,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死,都要活得坦荡,活得有意义!
我觉得呀,苏轼对于死亡的思考和表达,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
功底,更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品味!。
苏轼之死的详细经过
苏轼之死的详细经过元符三年(1101年)七月十八日,苏轼在临终前,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亦云:“未终旬日,独以诸子侍侧,曰:‘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
’”他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充满了自信与达观,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又告诫人们神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遗憾自己已经回天无力了,他说道:“看来西方极乐世界是有的,但我现在已经用不上力了。
”并嘱咐他们说:子由要给他写墓志铭,他要与妻子合葬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亦云:“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崇山下,子为我铭。
’”几天之后,他似乎有点起色,让两个小儿子扶他由床上坐起,扶着走了几步。
但是觉得不能久坐。
七月二十五日,康复已然绝望,他在杭州期间的老友之一维琳方丈,前来探望,一直陪伴着他。
虽然苏东坡不能坐起来,他愿让维琳方丈在他屋里,以便说话。
二十六日,他写了最后一首诗。
维琳方丈一直和他谈论今生与来生,劝他念几首偈语。
苏东坡笑了笑,他曾读过高僧传,知道他们都已死了。
他说:“鸠摩罗什呢?他也死了,是不是?”鸠摩罗什为印度高僧,在汉末来中国,独力将印度佛经三百卷左右译成中文。
一般人相信他是奠定大乘佛法的高僧,中国和日本的佛法即属于此一派。
鸠摩罗什行将去世之时,有几个由天竺同来的僧友,替他念梵文咒语。
纵然这样念,但是鸠摩罗什病况转恶,不久死去。
苏东坡在《二十四史》中的《后秦书》中,读过他的传,还依然记得。
在《纪年录》中亦有记载:“径山老惟琳来,说偈,答曰:‘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电往乃能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
平生笑摩什,神咒真浪出。
’琳问神咒事,索笔书:‘昔鸠摩罗什病亟,出西域神咒,三番令弟子诵以免难,不及事而终。
’并出一贴云:‘某岭海万里不死,而归宿田里,有不起之尤,非命也耶!’盖绝笔于此。
苏轼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参透了对于人生的“领悟”
苏轼临死前的最后⼀句话,参透了对于⼈⽣的“领悟”苏轼的⼀⽣就像是⼀朵绚丽的烟花,上升闪耀之后,剩下的便全是黯淡坠落。
1101年六⽉⼗五,苏轼坐船循运河航赴常州。
这⼏⽇,体⽓已稍恢复,苏颂的外孙李敒从河岸看到他,头戴⼩冠,⾝披⼀件半臂(背⼼),坐在船舱⾥。
运河两岸挤满了当地⽼百姓,希望⼀瞻这位⼤名⼠的风采,苏轼顾谓坐客道:“莫看杀轼否!”船到奔⽜埭,好友钱世雄等在那⾥迎接。
苏轼独⾃卧在榻上,慢慢坐起⾝来,对世雄道:“万⾥⽣还,不料要以后事托你了。
只是我与⼦由,⾃从贬往海南,就不得再见⼀⾯。
倘若从此永诀,此痛难堪,其余都⽆所谓。
”停了好⼀阵⼦,舒过⼀⼝⽓来后,续道:“我前在海外,写得《易》《书》《论语》三部书稿,今天想要全部托付给你,希望不要拿给别⼈看。
三⼗年后,会有知者。
”语毕,取出⼀只箧⼦,要打开来,却找不到钥匙。
钱世雄说:“某现今才得机会随侍先⽣,不会马上就要谈到这个。
”船到常州,苏轼等就直接迁⼊顾塘桥的孙宅住了。
苏轼遂于这个⽉内,上表请⽼(退休),朝廷准以本官致仕。
此时,参寥已经回到西湖智果院,派专⼈前来问安。
苏轼作答书中提到请求致仕的原因,如⾔:某病甚,⼏不相见,两⽇乃微有⽣意。
书中旨意,⼀⼀领,但不能多书历答也。
见知识中病甚垂死,因致仕⽽得活者,俗情不免效之,其他不恤也。
钱世雄每天都来,来则陪他在病榻边聊天,听他慨然追论往事,谈谈以往的⼈物,或则检出岭外⼏年间的诗⽂稿来给他看。
苏轼说得⾼兴,时发⼀笑,世雄觉得他笑时“眉宇间秀爽之⽓,照映坐⼈”。
七⽉盛暑,当地久旱不⾬,苏轼命家⼈检出⼀幅黄筌画的龙,挂在中堂,他每夜亲⾃上⾹祷⾬。
这是他做州郡官时的习惯,现虽致仕家居,且在病中,亦不改关⼼⼤众⽣活的诚⼼。
苏家旧藏的⼀些画件,多年未加整理,也趁此夏⽇,叫⼈拿出来,在阳光⾥晾曝,⾃⼰也还能出来略略检点。
亲友们任何馈赠,苏轼⼀概不收,只有钱世雄送的“和饮⼦”与“蒸作”(饮料与点⼼),都欣然接受了,但作谢⽚说:“切望⽌此⽽已。
苏轼与常州
苏轼与常州
李春梅
【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02)003
【摘要】900年前,一代文坛巨子苏轼仙逝常州.本文围绕苏轼与常州的"缘",论述了苏轼与常州的关系.对苏轼自首次通判杭州途经常州,至晚年海南获赦逝世于常州的重要活动进行了叙述,强调苏轼买田阳羡,归老常州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仕途的厌倦和畏惧,对常州的秀美山水和常州人民及好友的真挚情谊的依恋等等,突出了苏轼与常州的深厚感情和密切联系, 认为常州可谓苏轼的第二故乡.
【总页数】5页(P24-28)
【作者】李春梅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古籍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苏轼曾任常州团练副使考--纪念坡翁终老于常州九百周年 [J], 谢忱
2.论清代常州文人对苏轼的接受 [J], 谭坤
3.浅析苏轼归老常州而又未葬于常州的原因 [J], 乔蕾
4.论清代常州文人对苏轼的接受 [J], 谭坤;
5.常州苏轼符号\r——谈苏轼的死亡观 [J], 刘清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轼生于四川,为何会殁于常州,葬于河南
苏轼生于四川,为何会殁于常州,葬于河南苏轼生于四川眉山,死于江苏常州,却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三地互相之间相隔千里,苏轼也不曾在常州和汝州任职,何以会于这两个地方有如此深的交集?先说常州苏轼不曾在常州任过职,但他与常州神交已久。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殿试,苏轼进士及第,同科有八百余人高中,创北宋开国的记录,宋仁宗组织了一次浩大的琼林夜宴,宴请新举人。
苏轼在宴席上结识了常州府宜兴人蒋颍叔、单锡,及武进县胡宗夫,他们向苏轼介绍了常州,说常州河湖纵横,山川秀美,生活富足,是人间的世外桃源,劝说苏轼去常州定居,让苏轼十分向往,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这一段佳话在苏轼作的《次韵蒋颍叔》一诗中有记录: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神交了十四年后,熙宁四年(1071),苏轼通判杭州的路上第一次途经常州,终于与常州相见了。
自此开始,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病逝于此,苏轼曾14次到常州,与常州生死相依30年。
任杭州通判期间,先后结识了常州的钱公辅、蒋公裕等朋友,并实地领略过常州的湖光山色,感受到常州地肥水美,卜居常州的意愿便更强烈了。
元丰七年(1084),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终于收到了朝廷发来的迁汝州的调令,这是苏轼东山再起的起点。
从黄州赴汝州,苏轼先转道去筠州看了弟弟苏轼,游了庐山、石钟山,又到金陵看望了已经致仕的王安石,两位文坛巨人从此一笑泯恩仇,王安石还劝苏轼尽早置办田产,见《次荆公韵四绝》(其一):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许是常州太美,许是苏轼漂泊的心需要有一个归宿,多年的官场凶险和贬谪黄州,让苏轼认真地考虑了王安石的建议,“老境所迫,归计茫然,故所至求田间舍。
”(《与滕达道七十二首》其三十四)。
离开金陵后,苏轼专程去了常州,委托常州好友蒋公裕帮他置办田产,最后苏轼在阳羡(今宜兴)黄土村买了一个小田庄,“田在深山中,去市七十里,但便于亲情蒋君勾当尔”(《与王定国四十九首》其十六)。
苏东坡常州传说
东坡情钟——常州生死缘常州为我国江南的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很早就有历史记载。
自汉朝起,先后曾有毗陵、毗陵郡、晋陵之称。
隋开皇九年(589)于常熟县置州,因县得名为常州,后移治于晋陵,废郡称常州,沿用至今。
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市、无锡市及武进、江阴、宜兴等县地。
苏轼与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买田宜兴、仙逝常州,常州可谓是苏轼的第二故乡。
自东坡1071年35岁时首次踏临这方土地,直到去世,他与常州的生死之缘延续整三十年。
早在21岁赴京赶考时,苏轼就结交了数位常州考生,听他们谈及家乡的秀景淳风,完全迷住了,酒酣中定下“卜居常州地区之约。
”1073 年,苏轼受命赴润州、常州赈饥。
船抵常州正值除夕,泊于城东门外,留下《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二首。
此后在常润地区工作近5月,又书下《常州太平寺观牡丹》等诗。
1084年,贬居黄州的东坡接令移住河南汝州。
可他心不愿往,便故意弯绕,在江南寻访扎根地。
在南京、镇江两地,因经济原因,买田安家事宜均未谈妥,最后在常州地区临太湖处,购置小块田产。
随后赴河南途中,以此为由,先后上书皇帝《乞常州居住表》、《再乞居常州居住表》。
次年,朝廷终于恩准他“常州居住”。
如愿置身常州地区,东坡挚情如泻:“船入荆溪(常州至宜兴河流),殆是前缘。
”他决心终身安居,“遂筑室荆溪之上而老矣。
”这次他畅游常州城,太平寺、报恩寺都留下了他多首诗篇。
不久,东坡复官,无奈别离这片热土。
数年后又遭政治重击,贬逐广东惠州。
到惠州的第一个除夕夜,东坡因孤独和思念,重书《除夜野宿常州外》诗。
旧作复写,东坡生平不多,可见其对常州忆情之深。
东坡倒运时,常州乡民不断自发送温暖。
在惠州,老友钱世雄派人步行从江南代送家书给东坡,结果遭到官府立案追究;苏东坡最后被流放海南,与大陆音讯难通,竟有一从未谋面的平民跋涉数千里来探望,他便是常州人葛延之。
原因仅仅是久慕其文名,崇仰其人品。
1100年,东坡获赦北归,被允许自由选择居住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楚颂帖》[1]8751云:“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
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南宋费衮《梁溪漫志·毗陵东坡祠堂记》[2]赞之曰:“盖出处穷达三十年间,未尝一日忘吾州者。
”苏轼与常州情缘深厚,曾经14次来到这里,从海南北归之后终老于此。
常州的苏轼遗迹有藤花旧馆、舣舟亭、洗砚池、清凉寺、太平兴国寺遗址、东坡书院、东坡祠、海棠园等,但最重要的当属藤花旧馆,因为这是苏轼的终老之地。
笔者以为,藤花旧馆是常州苏轼符号的载体。
苏轼的终老之地———孙氏馆,或曰藤花旧馆,在常州乃至其他苏轼遗迹遗址中,具有唯一性,是常州苏轼符号的载体,它位于常州市前后北岸历史文化保护区西首。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自海南北归,选择常州养老,租借孙氏馆寓居。
南宋施宿编撰《东坡先生年谱》[3]66-67云:“六月,至常,病甚,乞致仕,表大略云:臣素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了饘粥,所以崎岖万里,奔归常州,以尽余年。
五月间行至真州,瘴毒大作,乘船至润,昏不知人者累日。
今已至常,百病横生,全不能食者二十余日,自料必死,欲望朝廷哀怜,许臣守本官致仕。
一请而获,以七月二十八日公薨于常州城中,葬于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
”五月,瘴毒大作;六月,奔至常州;七月,病逝常州。
病逝之地,乃城中孙氏馆,租赁之住宅。
他生前曾经亲手种植一株紫藤于院子的东北隅,后又名藤花旧馆。
其附近有一个用白石头凿成的洗砚池,清代有人以“紫藤花开墨池涨,古色斑斓各常州苏轼符号———谈苏轼的死亡观刘清泉(三苏文化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10)摘要:苏轼终老之地孙氏馆或曰藤花旧馆,是常州苏轼符号的载体,有助于我们思考死亡附着于人生的诸多奥义。
受儒家影响,苏轼选择重于泰山之死,鄙弃轻于鸿毛之死,以身报国的初心从未改变,具有积极的价值选择;受道家影响,苏轼希望久生缓死,甚至羽化登仙,喜欢谈神说鬼,具有世俗的社会取向;受佛家影响,苏轼认为死与生没有什么区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顺其自然,具有旷达的人生姿态。
关键词:常州;苏轼符号;死亡观;价值选择;社会取向;人生姿态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9)07-0001-08收稿日期:2019-03-04作者简介:刘清泉(1963—),男,四川眉山人。
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三苏文化。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第34卷第07期圆园19年07月Vol.34熏No.07Jul .熏2019DOI:10.16069/ki.51-1610/g4.2019.07.001相抗”(洪亮吉《古藤歌》[4]113)赞之。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月,乾隆帝二下江南时,地方官吏将洗砚池移至万寿行宫(今东坡公园)内,以求“睿赏”。
至元末,藤花旧馆毁于兵火。
明代中期,为纪念苏轼,在旧址上重建屋宇,范围包括今前北岸89、73号方家、汤家的宅院,面积约5630平方米。
时值紫藤正茂,遂题名“藤花旧馆”。
现存的明代楠木厅面阔3间12.6米,进深8檩11.3米,檐高3.3米。
属抬梁式砖木结构,硬山造。
外观端庄稳重,屋面平缓微凹,飞檐翻翘,廊下正厅前门是6扇木格落地长窗,东西两侧是半墙木格短窗。
房屋主要木构件均用楠木制作,做工精良。
直径30厘米左右粗的楠木柱竖立于蘑菇状石柱上,柱头配置有叶蹲,架设大型月牙式抱头梁、四架柁梁、三架柁梁等。
大厅正间脊檩上彩绘有“锭”“笔”等图案。
藤花旧馆门屋为6檩进深的平屋,正面为石库门,门楣石上浅雕方胜图案,其上又置条石,正面浅雕篆书“藤花旧馆”4字,现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13。
伫立藤花旧馆,我们不禁联想到苏轼面对死亡的价值选择、社会取向和人生姿态,并进而思考死亡附着于人生的诸多奥义。
一、积极的价值选择无论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我们都会联想到司马迁《报任安书》[5]399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生命过程的着力层面不一样,生命价值的大小也就肯定不一样。
那么苏轼面对死亡的价值选择是怎样的呢?(一)选择重于泰山之死苏轼面对死亡的价值选择,深受母亲程夫人的影响。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6]1117云: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
太夫人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苏轼十岁时,父亲出外四处游学去了,母亲程夫人便亲自给苏轼兄弟讲《汉书》。
有一天,程夫人给苏轼兄弟讲述东汉末年范滂的故事。
《范滂传》有一段记述了他被逮捕时与母亲诀别的情形。
范滂跪着对母亲说:“儿子此次被逮,难以生还,无法再尽孝道。
弟弟仲博很不错,能代我孝敬母亲。
希望母亲大人能‘割不可忍之恩’,不必太过伤心。
”范母对儿子说:“你今天能够与李、杜齐名(李膺、杜密,均是当时的官员,他们坚决反对宦官当权,被太学生称为‘天下楷模’、‘天下良辅’),死亦何恨!既然有了美名,又要想长寿,这二者能够兼而有之么?”范滂听了母亲的话后,更加增强了视死如归的决心,站起来拜别了母亲。
程夫人讲到这里,不觉慨然长叹,她敬重范滂的刚直,更敬重范母的坚强。
苏轼深有感触地说:“母亲!长大了我做范滂那样的人,你允许吗?”母亲高兴地说:“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苏轼从此便树立了“奋厉当世”的理想,程夫人高兴地说:“我有一个好儿子啊!”由此可知,苏轼小时候就树立了以身报国的理想。
作为一个文官,苏轼身材高大,胸怀效死疆场之心。
熙宁八年(1075)十月,密州出猎之时,苏轼曾“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1]136,希望“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136,抒发了渴望建功边廷的豪情。
元祐六年(1091)五月,苏轼在《杭州召还乞郡状》[1]3374中说:“若朝廷不以臣不才,犹欲驱使,或除一重难边郡,臣不敢辞避。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惟不愿在禁近,使党人猜疑,别加阴中也。
”55岁的苏轼,不安于朝,乞请外放,希望实现杀敌边陲、保疆卫国的夙愿。
作为一个文官,苏轼性格耿直,常怀谏诤而死之心。
苏轼“及进士第……又举制策……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1]5344。
当他看到不利于百姓之事,就忍不住,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此正制科人习气”[1]5344。
有人劝阻他,他却说,使某不言,谁当言者?子之所虑,不过恐朝廷杀我耳!但是,“臣敢不淬励初心,激昂晚岁,誓坚必死之节,少报不赀之恩”(《谢兼侍读表二首》[1]2694)、“臣不胜拳拳孤忠,昧死一言”(《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1]3485)、“臣虽以此得罪,万死无悔”(《论仓法札子》[1]3489)、“臣不胜忘身忧国之心,冒死进言”(《朝辞赴定州论事状》[1]3588)、“言狂计拙,死罪!死罪!”(《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1]5254),甚至在贬谪惠州途中,《南康望湖亭》[1]4363诗,仍有“许国心犹在”之句,由此可见其以身许国之心。
在苏轼的文章中,对于尽忠职守、以身报国的大臣,极尽赞美之能事。
如“临大事,决大议,毅然不计死生”(《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1]1573),“公又与镇书:‘此大事,不言则已,言一出,岂可复反?愿公以死争之’”(《司马温公行状》[1]1636),“公奏曰:‘臣既以死拒之,虏气折矣,可勿复许。
虏无能为也。
’上从之。
增币二十万,而契丹平。
北方无事,盖又四十八年矣”(《富郑公神道碑》[1]1975)等,赞美了滕元发、司马光、范镇、富弼以身报国的美德。
总之,受母亲影响,苏轼以身报国之初心从未改变,在他心目中,这样死去重于泰山,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二)鄙弃轻于鸿毛之死人的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在苏轼眼中,什么样的死亡是轻于鸿毛的呢?我们来看苏轼的《游桓山记》[1]1166,文曰:元丰二年正月己亥晦,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
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曰:“噫嘻悲夫!此宋司马桓魋之墓也。
”或曰:“鼓琴于墓,礼欤?”曰:“礼也。
季武子之丧,曾点倚其门而歌。
仲尼,日月也,而魋以为可得而害也。
且死为石椁,三年不成,古之愚人也。
余将吊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使魋而无知也,余虽鼓琴而歌可也。
使魋而有知也,闻余鼓琴而歌,知哀乐之不可常、物化之无日也,其愚岂不少瘳乎?”二三子喟然而叹,乃歌曰:“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
司马之恶,与石不磨兮。
桓山之下,维水弥弥兮。
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
”歌阕而去。
从游者八人:毕仲孙、舒焕、寇昌朝、王适、王遹、王肄、轼之子迈、焕之子彦举。
此记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正月三十日。
桓山,此山有桓魋之墓,因而名之桓山或魋山。
《太平寰宇记》卷一五《河南道一五》[1]1168“徐州彭城县”载:“桓魋墓,在县北二十七里。
”说桓山在徐州彭城县北二十七里,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县东北。
此游记讽刺桓魋妄想死而不朽的愚蠢。
桓魋,乃宋桓公后代,姓向,又叫向魋,春秋宋国司马,欺压百姓,生活奢华。
《礼记·檀弓上》[1]1169载:“惜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
”他在此山凿山洞、修墓穴、造石椁,他追求的是:人活着,就是要升官发财,住在金屋里,睡在银床上。
人死后,仍然要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住在石室中,躺在玉棺里。
在桓魋这样的人看来,生前拥有金屋银床,可荣耀千古;死后住进石室玉棺,才风光无限。
因此,孔子批评他奴役人民,断言他死后速朽;他因而对孔子极为不满。
《史记·孔子世家》[1]1168云:“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他竟然利用职权贪赃枉法,巧取豪夺,随心所欲,称王称霸,谋害圣人。
苏轼《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1]1912曰:“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
”宅者,住所也。
人们习惯将其分为住宅和墓穴,即阳宅和阴宅。
何者为真宅?在苏轼眼中,真宅者,人死后的真正归宿也。
“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班固《汉书·杨王孙传》[7]),“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袁行霈评注《陶渊明诗·拟挽歌辞其三》[8]318),人死之后,尸体化作泥土,与山阿融为一体,来源于自然,而归于自然,这才是生命的真正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