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 10.《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并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骈散结合的句法,炼字炼句。
3.正确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2.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感调节1、导入新课,点燃热情“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二者相互映衬,水美楼更佳。
这水与楼到底美在何处,妙在何方,读完这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你也许能明白一二。
2、走近范仲淹,了解范仲淹学生借助注解了解常识,老师补充:(1)作者简介。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
庆历三年,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2)作者轶事。
范仲淹生在徐州,两岁时丧父,幼时刻苦好学,借住长山醴泉寺僧房,勤奋攻读,“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每日仅煮一小锅粥,凝结后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咸菜或撒盐而食。
这就是典故“断齑划粥”的由来。
二、自学(一)1、自由诵读,提示:(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读得流畅。
(2)处理好停顿、语速、语调。
2、指名朗读,点评、指导:骈句的朗读,要注意节奏,一般四字句两字一顿,其余的按意义停顿。
3、师范读,全班齐读三、自学(二)默读课文,提示:(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2018年秋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岳阳楼记》教案
10岳阳楼记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及节奏并背诵全文。
2.赏析精练、生动的语言及精彩语段。
3.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
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
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
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一职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
第三单元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积累“观”“极”“或”“以”“然则”等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情境导入】同学们,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
俗话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文章来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提示及要求: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3.请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1.滕.(Ténɡ)谪.守(zhé)衔.(xián)骚.人(sāo)淫.雨(yín)霏.霏(fēi)樯.倾(qiánɡ)楫.摧(jí)冥.冥(mínɡ)谗.(chán)波澜.(lán)芷.(zhǐ)汀.兰(tīnɡ)郁.郁(yù)神怡.(yí)偕.忘(xié)嗟.夫(jiē)朝晖.(huī)潜.形(qián)皓.月(hào)朗读点拨:本文骈散结合,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0 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_1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正确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认识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努力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认识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通过朗读来学习一篇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二、交代学习目标1、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正确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认识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努力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节课的学习主要靠“朗读”来完成,那么朗读需要注意什么呢?“正确”,就是要读准字音;“流利”,就是要读准节奏;“有感情”,就是要进入角色,体会作者情感。
三、通过朗读学习课文(一)朗读——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读准字音。
2、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谪.守()皓.月()潜.形()朝晖..夕阴()阴风怒号.()霪.雨霏霏..()..()薄.暮冥冥岸芷汀..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樯.倾楫摧()(二)朗读——读准节奏1、学生质疑:同学们在刚才的自由朗读中,有没有不知道如何停顿的句子,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尝试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语句大多四字组合,对偶句整齐匀称,读起来节奏感比较明显。
(三)朗读——读出感情“正确”、“节奏”的朗读要求,学生比较容易做到,重点落实“有感情”这一朗读要求。
1、指导学生从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入手,体会作者的情感。
设置问题: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本文使用了其中的哪几种?分别集中在文章的哪些段落?2、在完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概括相关段落内容,并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课程教学设计
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4.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走出自我,树立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文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作者精妙的构思,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2.在感受作者的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许多美文妙句。
滕王阁上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黄鹤楼上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遂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美文。
二、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出身贫寒,幼年丧父,经发奋苦读,26岁中进士。
因敢于直言强谏,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卓立功勋,使西夏多年不敢入侵。
当时边境上流传歌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西夏军中也流传:“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雄兵。
”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因力主改革遭保守派反对,于庆历五年(1045)贬官邓州。
后来还做过杭州、青州太守。
死后谥号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三、背景介绍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
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5篇)》,快快拿去用吧!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1、解释词义:⑴乃重修岳阳楼⑵属予作文以记之⑶予观夫巴陵胜状⑷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⑸前人之述备矣⑹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⑺若夫霪雨霏霏⑻薄暮冥冥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⑽至若春和景明⑾而或长烟一空⑿宠辱偕忘⒀或异二者之为⒁是进亦忧,退亦忧2、翻译: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精心导入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读分析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
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明确:“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教案
10.岳阳楼记(yuè yánɡ lóu j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文言生字、特殊文言词语和句式,识记作家作品。
品味精练、生动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赏析精彩语段,理解作家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理解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的忧乐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
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jiāo xué)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颇深。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介绍: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
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2018年新人教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
重点
体会作者设意的独特,领会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
教学
难点
领会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教学
方法
与
学法
指导
1.朗读领会法熟读课文,品味优美的写景语句
2.文献法。
3.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
3、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a.听录音朗读。要求:(1)准音 谪(zhé)属(同“嘱”zhǔ)霪(yín)霏(fēi)樯(qiáng)楫(jí)冥(míng)谗(chán)偕(xié)(2)句读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登/斯楼也。
b.学生齐读课文。
1、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二、合作学习: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集体研备教学流程设计(第1课时) 编号
执教者补充
一、预习展示:
1、情境导入:展示中国古代被誉为“四大名楼”的图片,配以古典音乐。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文妙句,引出文人骚客对岳阳楼的吟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5.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第一课时一、名楼导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新教案:10岳阳楼记
10岳阳楼记我国的好多名胜遗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方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边就铭记了好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令人向往之至;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让人耐人回味;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 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1.累积常有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品尝文章境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怀和谈论奇妙地联合在一同以及寓情于景、情形交融的写法。
4.正确理解和评论范仲淹“ 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人生理想和政治志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从古到今,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优美文字,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
所以,有人说,岳阳楼就是一部文学史,连范仲淹也说“古人之述备矣”。
面对古人熠熠生辉的文字,范仲吞没有像李白登临黄鹤楼时那样“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是另辟门路,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岳阳楼记》此后名于世,传于后,一纸文章天下传。
那么,这篇文章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吧。
请大家翻开书,自由朗诵课文,要求读得有气概。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沟通1.指导朗诵(1)读出骈句的节奏感、散句的有条有理。
(2)正确掌握感情,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
此中,第①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
第②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概雄伟,应读得开朗雄浑。
“古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缓和。
“然而”引出新境界,语调应高升。
“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
第③段以“若夫”起笔,语重心长,“若夫”以下描绘了一段凄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第④段从“至若”领起写景,描摹出一幅湖光春光图,色彩明媚,活力盎然,应读出欢喜和畅的神韵。
“此乐何极”一句把愉悦的感情推向热潮。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201807111124
10岳阳楼记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在岳阳楼落成之时,他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60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
但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写得就更好。
《岳阳楼记》共368字,文情并茂,感人肺腑。
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岳阳楼记》。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
26岁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2 )背景链接《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2.生难字词(1)字音谪守(zhé)滕子京(téng) 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shāng)朝晖夕阴(huī)潇湘(xiāo xiāng)迁客骚人(sāo)淫雨(yín) 霏霏(fēi)怒号(háo)樯倾楫摧(qiáng)(jí)山岳潜形(q ián)薄暮冥冥(bó)(míng)波澜不惊(lán)沙鸥翔集(ōu)宠辱偕忘(xié)(2)词义【谪守】贬官。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
10 岳阳楼记【知识与技能】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朗读、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精练、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2.背诵课文。
3.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4.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更是成为了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资料助读《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10 岳阳楼记》优质教案_18
人教版八(下)《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感受品味并积累形象丰富的语言。
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范仲淹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从小树立高远的志向。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取得共识。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与语法,记住范仲淹的警句。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重点句的深层含义,品味并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和人生理想。
【教学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由文章标题导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点拨文言词义及语法,学生口头翻译。
3、疏通文意,初步了解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
4、布置作业:落实书面上的翻译。
【教学步骤】一、由文章标题导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北路,古城西门城墙之上。
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将记事、写景、抒情融为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本文相当于现代文中的一篇游记。
3、作者及写作背景: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二、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霏、浩浩汤汤”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朗读、背诵全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岳阳亦有幸,拥有滕子京和范仲淹。
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同举进士,遂成为莫逆之交,演绎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而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也是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共同谱写了岳阳人民百世的荣耀和骄傲。
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政绩,也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个精神家园。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知识链接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谪(zhé)属(zhǔ)霪雨(yín)霏霏(fēi)樯(qiáng)楫(jí)冥(míng)谗(chán)偕(xié)(2)词语释义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边。
连月不开:放晴。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诽谤性话语。
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
萧条冷落的景象。
波澜不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色,湖光。
浮光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哪有穷尽。
把酒临风:把:持,执。
临风:迎着清风。
(3)一词多义①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②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③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④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⑤一一碧万顷(一)长烟一空(全)⑥极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⑦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⑧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4)通假字①百废具兴(通“俱”,全,都)②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嘱托)(5)词类活用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6)古今异义①气象古义:景象。
例:气象万千。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②微古义:没有。
例:微斯人。
今义:细小。
(7)特殊句式①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定语后置)⑤吾谁与归?(宾语前置)(8)流传至今的成语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政通人和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
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这是全文的核心。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答案示例:①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②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③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二)研读分析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答案示例:背景是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四.课堂小结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根据《岳阳楼记》的描述,写一段旅游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小组比赛,看哪组同学能把本文背诵得又好又流畅,然后全班齐背。
二.合作探究1.突破重难点(1)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2)3、4两段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明确:这两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
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加以发挥,分段来写: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
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其次,写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
这一段写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答案示例: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4)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答案示例: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
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
设问后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5)“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
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答案示例: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2.写法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有哪些?答案示例:(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采用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③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3.主题理解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三.课堂小结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