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6.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要求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
学生对照知识点看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更方便认识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1、地轴:地球自转轴。
2、两极: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纬线和纬度:(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是园;②不等周长,赤道最长,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南北半球对称的两条相等);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的划分:①最长纬线是赤道,称为零度纬线。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逐渐增加,至南北两极增大到最大,为90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用“S”表示。
②国际上把00 -300称为低纬度,300-600称为中纬度,600-900称为高纬度。
③0000S)。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思路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节课程设计特别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教学辅助材料:地球仪、经纬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有关课程课件(自制)等教学辅助媒体: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教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画法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地理知识基础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学会使用地图,掌握地图的基本画法。
3.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2.地图的画法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实践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3.多媒体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运动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的形状,如球体、椭球体等,并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形状。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5.拓展(5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并展示各种地图的实例。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图的画法。
7.家庭作业(5分钟)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展示对地图画法的掌握。
8.板书(5分钟)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画法。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教学和讨论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图的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拓展环节,可以进一步增加地图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完成上述教学设计之后,我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总结出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改进措施。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
知识讲解:1、什么是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2、读出某点坐标的步骤1.读出该点纬线度数,并根据0 °纬线(赤道)判断出是南纬还是北纬;(北大北纬,南大南纬)2.读出该点经线度数,并根据0 °经线判断出是东经还是西经;东大东经,西大西经3.写出经纬度:(纬度在前,经度在后)。
3、确定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判定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中心点处画出十字坐标(顺着经线为南北,顺着纬线为东西),以此进行方向判别例1 写出图中A、B点的坐标A:(40°N,40°W)B:(20°S,20°E)4、确定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判定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正西 的关系。
②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中心点处画出十字坐标(顺着经线为南北,顺着纬线为东西),以此进行方向判别。
判断图中AC 、AD 、AB 之间的方向关系。
C 点在A 点的正西方向D 点在A 点的正南方向B 点在A 点的什么方向?东南160° E 30° S W160° W120° N10° S10° CDA B课堂练习:写出各点的坐标A(60°N,40°W )B(0°,20°W)C(60°N,0°)D( 90°N,40°E)D ACB。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本知识,学会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 通过阅读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示意图和地球大小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
3 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及作用,知道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纬度与经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4 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成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
学会表达和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掌握纬度与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学法指导】1利用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找资料等途径来学习地理。
2.运用地理资料数据描述地理事物,学会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
3.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学会合作学习,增强互动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入新课】白天的太阳,十五夜晚的月亮让我们能清楚看到太阳、月亮的形状——圆形。
但是,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自己却看不见。
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人又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的呢?今天的我们,是否能在自然界中找到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讲授新课]1.地球的形状首先请学生描述地球的形状,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寻找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四个局部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技能.“地球和地球仪〞淇中节,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入手,并通过研究地球的卞II型一一地球仪,详细介绍了相关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地球仪中各局部的名称、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如何运用经纬网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等.“地球的运动〞节,教材中通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增加了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学生通过空间图示明确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周期、方向以及产生的主要地理现象.“地图的阅读〞节,教材主要讲解了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通过“台湾岛地图〞的实例,明确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以及图例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学会了如何看地图和绘制地图.该节的另一内容是在生活中选择适用的地图,表达了“学习终身有用地理〞的理念,通过实例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选择适宜地图的方法以及注意的主要问题.“地形图的判读〞该节内容共设计了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三个课题.分别讲解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含义,通过实物图示和分解图示说明了等高线地形图中各地形部位的名称、陡坡缓坡确实定等相关知识.“分层设色地形图〞在这一板块中五种陆地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地势的起伏特点.“地形剖面图〞这一内容的活动题,在绘图活动中使学生明确了地形剖面图的特征及其绘制步骤台匕目匕. ,通过图示重点讲解了,教材设计了绘制地图,突出强化学生的绘图技1.了解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的球体 ,用相关的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等描述地球的大小.2.了解地球仪上经纬线以及经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地球外表某一个地点的位置.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教二、过程与方法学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根本构造.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四、重点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答案: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根据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2.地球仪有什么作用?答案:借助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探究活动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读图思考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答案:古代的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凭直觉和臆想来猜想地球的形状.2.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结论呢答案:不能,由于这是人们的猜想和推理.3.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P3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白^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实一个什么事实.答案: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实了过去人们的猜想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精讲点拨】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想推理〔点击“太阳和月亮〞,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实〔点击“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熟悉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结论】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熟悉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开展的眼光熟悉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开展.过渡:人们在熟悉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4.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并用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外表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答案: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 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外表积约5.1亿平方千米.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 ,人们要熟悉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教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配合学生学习〕探究活动二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1.小组合作,描绘地球仪简图.2.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总结地球仪的特点.【精讲点拨】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今天这节课是我们“熟悉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过程:天圆地方一推测为球体一证实为球体一确证为球体{外表积 ----- 约5.1亿平方千米{南极 ----- 地轴南段与地球外表交点1 .人类熟悉地球的先后过程排序最正确的选项是 〔B 〕①天圆地方 ②地球卫星照片 ③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 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2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 〔 B 〕A.天圆地方B.地球是个球体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地球的大小3 .表示地球最大周长约 4万千米的是以下图中的〔A 〕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熟悉.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熟悉地球根据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复述本节知识要点在此根底上,同学们还熟悉了 “地球仪〞这样一位“新 ,学习地理.,并概括为“一球三数〞 “一轴二极〞.地球平均半径 6 371千米 大小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轴 地球仪北极—-地球自转轴〔假想〕 地轴北段与地球外表交点④麦哲伦船队环A.aB.bC.cD.d4.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土!!半径为(B )A.6 375千米B.6 371千米C.6 378千米D.6 336千米5.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D )A.地球B.地球卫星照片C.地图D.地球仪素材拓具体见光盘.展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知识与技能教1.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学2.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和半球位置.目二、过程与方法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答案:东西方向.4.0纬线是哪一条?北纬和南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答案:赤道是0.纬线,北纬用“ N〞表示,南纬用“ S〞表示.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答案:0纬线〔赤道〕.二、经线和经度多媒体展示〔课本P7图1.9 “经线和经度〞,课本P8图1.10 “格林尼治0 0经线〞〕读图思考,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自学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叫经线?答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叫经线.2.经线的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与纬线有什么不同答案:经线是一个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3.0经线又称什么线?东经和西经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答案: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东经用“ E〞表示,西经用“ W〞表示.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答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 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三、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翻开课本P9,阅读课文和观察图1.12 “经纬网〞,说一说经纬网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案: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外表任一地点的位置.探究活动一■ 纬线和纬度读课本P6〜7图文内容,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以下问题:1.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它们?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纬线?答案:纬度相同的纬线有2条,用北纬和南纬进行区分. 0.纬线不用做标注.2.请按图说出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并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也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答案:具体如下图:做.甲、离茸的划分过渡:通过研讨大家已经掌握纬线和纬度的知识,但要确定地面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还需要学习经线和经度的知识.探究活动二经线和经度读课本P7〜8图文内容,并结合观察地球仪讨论以下问题:1.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教师要做必要的提示〕答案: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用东经和西经表示,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2.在地球仪上找出20°W和160°E以及0°和180 °组成的经线圈,比拟哪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提示学生组成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 ,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 180 〕答案:20 W 和160 E 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精讲点拨】 经纬度的划分可以用以下图来表示ifwr 20B i 〔r硒即 於向西愈大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相互问答交流,在学生对图理解的根底上,为便于学生记住其变化规律,可以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过渡: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纵横交错,交织成网,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经纬网的知识. 探究活动三 利用经纬网定位定位游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定位游戏,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在游戏中练习利用经纬网 定位.1 .游戏的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在黑板上画出经纬网图 〔如图〕,使学生明确每一排是哪 一条纬线,每一行是哪一条经线,先让学生对照经纬网图确定自己的位置 ,然后再观察其他同 学的位置. 本担子午线2D* ISO" । |………T 痂蜘 感句萩jft£2 .游戏的方法.“定位站人〞 ,如在图上定出A 点,那么,第三排、第三行的同学就站起来说 出自己的位置〔20 N,10 E 〕.“站人定位〞,如在第6排、第5行的同学说出自己的位置 〔10 S,10 W 〕.那么,让其上来描出 B 点.3 .游戏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位置比赛、描位置比赛、说描结合、自说他描接力赛等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还可以让说错或描错的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活泼课堂气氛. 本节主要学习了经纬网的构成及作用,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构成,我们先学习了纬线和 纬度、经线和经度的特征及划分 ,还有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为学习经纬网定位打下了基础,最后把经纬线综合在一起,结合活动学习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外表任一地点的地理位置,其中利用经纬网定位是难点内容,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是本节的根底和重点内蟀授的表示方法L 育、1K 低玮度地区的划分「蛙战的含义I 东西半球的划分1 .有关经线和纬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当 示东西方向 B.所有经线相等,所有纬线相等堂 C.赤道是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纬线 D.纬线是半圆,经线是圆检 2.0经线又称为〔B 〕测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C.南北半球分界线D.东西半球分界线3 .以下纬线最接近赤道的是 〔D 〕A.70 NB.40 SC.80 SD.10 N4 .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B 〕〔她〕南北半球的划分 稣纬网借*•定桢置经线和经度* 经度的衣东方法A.赤道B.20 W经线和160 °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20 E经线和160 W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本初子午线和180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5.以下四个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B 〕A.10 S,30 WB.25 N,10 WC.50 N,170 ED.20 S,30 E素材拓具体见光盘.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2)教案
《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学校新团初中姓名陈学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课时“地球和地球仪”(1)【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
)(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经纬网、地图的类型和阅读方法等内容。
本章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和地图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阅读地图的能力,但对于地球的运动、经纬网等知识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基本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3.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2.经纬网的构成和应用3.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地理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PPT等教学工具。
3.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地球是如何运动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知识。
通过PPT展示地球的运动图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3.操练(10分钟)讲解经纬网的构成和应用。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寻指定的地点,并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地图,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地标,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介绍地图的类型和阅读方法。
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探讨它们的阅读技巧。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纬线和经线、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利用简易的教具让学生动手体验结合多媒体教学,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理解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读图分析、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教学方法】探究、动手体验、讨论【教学准备】地球仪、苹果、小刀、绳子、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第一课时纬线和纬度【课堂实录】:一、教学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提问学生描述地球的大小?生:从地球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三方面描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师:地球很大为了学习地球方便,我们借助地球仪学习认识地球。
师: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抽查一名同学,指示手中的地球仪说出地轴、两极、赤道的位置。
生:拿起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边指边说。
师: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地球仪上都画了什么样的线?师:用一根绳子演示不同的经线、纬线。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
承转: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纬线?怎样区分纬线?二、纬线和纬度(板书)师:指示地球仪回顾,认识地轴、南极、北极、赤道。
师:展示思考题:1、自主探究:(认识纬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1.6图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 什么样的线是赤道?什么样的线是纬线?师: 提问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要求同学从图中描出赤道,利用手中的苹果制作地球仪。
(巡视指导)生:(动手操作、体验)拿出苹果,用苹果制作地球仪,用写出字母N 和S 的纸片贴在苹果上,标注南北极,(有的同学用苹果把代表了北极,则苹果另一端表示南极)用笔在苹果上划出赤道。
师:让同学从苹果上画出赤道,沿赤道切开理解南北半球的划分。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地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全章 分课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径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
3、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径线和径度。
2、纬线和纬度三、教具地球仪和活动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五、教学设计(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面同学们思考: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2、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分别是多少?(同学回答,老师总结)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二、地球的模型(板书)人们要认识地球,研究地球,最好是进行实地考察,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于是就依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此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板书)同学们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就是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在地球仪上用颜色,文字,符号,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指图讲解)我们看用蓝色表示河流湖泊,用黄色表示山脉,文字表示名称,用符号表示国界,铁路等。
大家看(转动地球仪)地球每天自西向东的转动,是绕着一根轴在旋转,这根轴就代表地球的旋转轴——地轴(板书)事实上,大家想一想,地球里会不会真有一根轴呢?不是的,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地轴穿过球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同学们看,指向北方的一点,叫北极(板书),指向南方的一点叫南极,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地轴和两极(板书)同学们再看,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我们把它叫做纬线,而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我们就叫它经线,好,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纬线和经线,(配合地球仪来讲)四、纬线和经线(板书)(用移动小黑板列表格对比纬线和经线。
)首先我们来看纬线和经线的定义,(填写表格)接下来同学们再观察,看一看:(1)所有的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2)我们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经线圈呢?(3)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同学回答,老师填表格)好,这个表格填完了,那么同学们应该明确,纬线和经线是不同的,纬线是圆,经线是半圆,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1章地球和地图 第3节地图的阅读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本节内容涉及两个方面:地图的阅读与地图的运用。
本节内容既是学生学习地形图判读的基础,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地图观的良好开端。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地图的三要素和对阅读地图基本要素和相关知识的应用,旨在落实学生对阅读地图技能的掌握,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
但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好,对新鲜事物好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可以充分运用地图这一重要工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探究,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在经纬网图上辨别方向;地图的选择。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别及其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在经纬网图上辨别方向。
一、导入新课星期天的上午,晴空万里,微风拂面。
你和同学来到动物园游玩,因为第一次来,你不了解这里的景点。
你怎样方便快捷地找到景点呢?这里有一张动物园的导游图,根据导游图,你是不是能很快地了解这里的景点分布呢?地图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有关地图的知识吧!二、探究新知(一)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1.多媒体展示教材P16图1.21“台湾岛卫星影像”和图1.22“台湾岛地图”,思考:哪一幅是地图?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教师:地图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是科学的、严谨的。
2.学生阅读教材P16图1.22“台湾岛地图”,思考:地图的“基本要素”(语言)有哪些?提示: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二)初步掌握比例尺的基础知识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16-17内容,思考:比例尺的含义、表达方式及计算公式。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教案(共三课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
2.能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学会使用地图描述地理信息。
2 .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观察地球的各类地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教学难点:学会辨别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
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同学能够准确地说出来。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人类的家园。
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天圆地方——麦哲伦航海认识的形状——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提示学生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能否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地球真正的形状应如何描述?(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题。
)教师: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
你们可以照自己的观察、想象画图。
(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图,鼓励不同,如果有优秀作品教师要展示并予以鼓励) [设计意图]先通过动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有个认识,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画图,表示出人类认识的过程,同时表明教师的观点:“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同时,不再只是崇拜教师的权威,培养创新的意识。
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即6371km。
教师: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地球是球体的?(学生讨论回答:如月食的形状等,教师予以补充)教师:人类在地球上生活,要了解它的面貌,但是,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大了,怎么办?这就需要建立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仪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首先,介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其次,阐述地球仪的构成,如经纬线、刻度、比例尺等,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理学习。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球仪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使用地球仪查找某一地区的位置。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简单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基本概念、自转和公转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已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仪的简单使用。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有的学生擅长视觉学习,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还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交流来掌握知识。
2. 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地球仪实物,引发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比例尺等要素,并尝试运用地球仪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概述1.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冇关棊础知识。
2. 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 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木技能。
6. 养成在H常牛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 描述地球的大小——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 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通过活动及小字部分认识经纬网及其作用——重在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教学建议1. 建议2〜3课时。
2. 主用探讨式引导教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吋间差异,难点在于对不同地区时间差界的理解上,学生受活动范围的限制,理解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只要求掌握结论。
2. 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材也没冇深入分析,就主用教材上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易地介绍即可,不宜深挖。
本节教学建议1. 建议2课吋。
2. 教学尽可能浅化,重现象、清原理,结合住活实际,忌作学术推理。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 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重读图、川图。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难点。
3. 地图的种类和作用,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4. 教材小的活动设计了与观察生活中密切联系的真实情景,讣学牛-完成活动的同时,掌握了学习地图的技能。
本节教学建议1. 建议1~2课时。
2. 重在培养看懂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能用学到的知识制作简易的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1.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垂在培养阅读与使用地图的能力。
2. 在不同地形图上识別主耍地形——重在从平而地图过渡到形成空间感官的地形图,达到较髙能力要求。
本节教学建议1. 建议1〜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4、认识地图和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5、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地图上比例尺的运用4、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陆地地形,等高线地形图教学难点:1、地球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3、等高线地形图教学器材:地球仪、地图课时安排:6个课时备课教师备课日期9.4 共( 3 )课时备课内容地球和地球仪章节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复备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能力目标: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1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单元导学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3.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4.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5.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6.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7.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8.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9.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0.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11.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13.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14.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15.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16.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17.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
18.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地球和地图》这一部分作为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地理的第一部分内容,空间性强,难点较多,是今后学习地理的基础,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以及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应用广泛,而且也是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有用性,并且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看小黑板,老师总结一下。
纬
度
度数起点线 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 90°
代 号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
(用表格对比纬度和经度)
经
度
本初子午线 10°经线
向东西各分作 180°
东经(E)西经(W)
20°W、160°的 E 和经线圈作为划分东
西半球的界线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 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 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 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 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我们已经知道,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等 分为两个半球,那么东半球和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呢?
在国际上习惯用(3)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我们看 图 1:11 东、西半球的划分,那么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把 20°W 和 160°E 作为划分东 西半球的界线呢?同学们看,通过这样的划分,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避免把非 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同学们看一看图,通过这样的划分,亚洲大部分在西 半球还是东半球?(东)北美洲在哪半球(西)好,刚才我们讲了纬度和经度。
(讲解)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度数,
同学们看图,这就是 1 纬度(板书)0°的这条线是“赤道”(板书)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
线,长度是多少呢?(4 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
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
布置作业;做课后习预,练习册和填充图册宣布下课。 板书提纲 §1、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地轴和两极 四、纬线和经线 北纬 N,南纬 S, 东经 E,西经 W 五、纬度和经度 1、纬度 (1)赤道(2)低纬、中纬和高纬 2、经度 (1)本初子午线 (2)180°经线(3)20°W 和 160°E。 六、经纬网
(2)低纬 中纬和高纬(板书) 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和高纬三部分(读题,找同学回答低、中、 高纬所占的纬度范围)
2
好,纬度我们明白了,下面我们再看看径度(板书) 在地球仪也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 也向纬度一样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方向度数,这就是经度。
(在黑板上画图画出经线,标出经度边讲边画) 同学们看图,地球仪的 0°经线叫做(1)本初子午线(板
9
请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4)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最南可以到达哪里?太阳直射点在一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和产生五带;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 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2、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 动手操作能力;能将地球公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四季形成和五带产生等自 然现象。 3、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数量的兴趣; 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产生。 教学难点 1、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特征。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几副热、温、寒带的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板书: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活动一:地球公转演示 教师把手电筒(拎下灯罩,当作太阳)立在讲台中间,手拿地球仪绕其转动。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 向; 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4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 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讲述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六、经纬网(板书) 我们学习了纬线和经线,那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经纬网呢?(找同学回答)对, 经纬网就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同学们看 P9 1.12 图,这就是经纬网,比 如老师说东径 60°E,40°N 的位置,同学们找一下。
3
(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让同学填)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经纬网,其中纬线、经线、纬 度、经度是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一定要学懂学会,回去后仔细复习。
6
板书: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承转:地球不停的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板书: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师:接着上面昼夜形成的演示进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并让 学生仔细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 生:昼夜不停地交替。 板书:(1)昼夜更替 师:还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东边先天亮,西边后天亮。 师:东边比西边先看见日出。 板书:(2)时间差异 师:看书P13图1.17,并解释: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电话问 候,为什么时间不同? 师:现在你们能让我们的祖国从处在白天的状态转入黑夜的状态再转入白天 的状态吗? 学生活动: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 师: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所以姚明在纽约的下午打比赛我们要在晚上 才能看到。 师:时间的差异。这就有大宾馆总服务台的墙面上悬挂许多挂钟,分别表示 在同一时刻不同大城市的时间,如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等。不同地方 时会给国家间的交往带来不便,不过,我们已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同学们以后会 学习到。 师:人们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 (1)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 (2)假设地球的周期变长由一天变为两天,我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会发生
1
纬
线
经
线
定 义 指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 相交的线。
圆弧状况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 成经线圈
就半球而言每条纬线长度都不等,就全球而言,
长 度 纬度相同的纬线长相等
第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首先我们来看纬线和经线的定义,(填写表格)接下来同学们再观察,看一看: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 (1)地球怎样自转 ? (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师: 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传方向的表示
5
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 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 师:演示并讲解, 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有 什么现象产生? 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 生:答略 师:同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 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 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7
什么变化? (3)假设地球的周期变短为12小时一天,我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又将会发
生什么变化? 承转:同学们知道,地球除了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同时它还在围绕太阳不停
地转动。那么,围绕太阳的转动叫什么呢? 生:公转 师:公转――它是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书) 那么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以东的 180°
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 180°属于西经,习 惯上用“W”作代号。
同学们看一看,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排列,它们度数 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愈向东愈大,愈向西也愈大)
现在我们一同来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度数相同的经线各 有两条,比如 20°E 和 20°W,60°E 和 60°W,只有 180°E 和 180°W 相互重合为一条 经线,这就是(2)180°经线(板书)
(在黑板上画图,画出纬线,标出纬度,边画边讲) 北纬和南纬各有 90°,北极和南极分别是 90°N 和 90°S。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度数的 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逐渐增大)
同学们再想,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纬线长度是否相等呢?(相等)
下面大家看书 P6 1.6 低、中、高纬的划分。
(1)所有的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2)我们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经线圈呢?
(3)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同学回答,老师填表格)
好,这个表格填完了,那么同学们应该明确,纬线和经线是不同的,纬线是圆,经线是
半圆,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
五、纬度和经度(板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 1 章地球和地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