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支持新农村建设财政政策的对策思考-123

合集下载

推进迁西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思考

推进迁西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思考

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投放规模 , 有
效 解 决 农 村 融 资难 问题 。 ( 推进文 明生态村建设。 四) 搞好乡村 建设规划 , 加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 修建
农村娱乐健身场所 , 着力解决人畜饮水 困 难 问题 ; 健全村 民 自治机制 , 完善村务公 开 与 民 主 管理 制 度 。加 快县 城 周 边 山 体 、 主要街道和环路、小区和庭 院绿化建设; 净化城区河流 , 马蹄 河、 对 沙河 实施综合 治理 , 最终实现“ 2 1 到 0 0年 , 全县大部分 行政村建成文 明生态村 ” 的美好蓝图。 ( 加大 惠民力度育收费工作 , 营 造清新和谐的教育局面 。 加大对 中小学基 础教育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 ; 继续推行通
迁西县 经济发展的基本概 况 唐 山市 迁西 县 位 于 河 北 省 东北 部 , 燕


山南 麓 , 城 脚 下 , 北 京 1 0公里 , 天 长 距 5 距 津 10公里 , 环渤 海 经 济 圈 。全 县 总 面 4 属 积 13 方 公里 , 口 3 . , 1 49平 人 6 4万 辖 7个 乡镇 、 个 街道 办 事处 、1 1 4 7个 行 政 村 、 8 个 居 委会 。 迁 西 县 的财 政 收 入 主 要 包 括 县 所 属 的 不 同 所 有 制 企 业 上缴 的除 教 育 费 附 加 以外 的 流 转 税 和 其 他 税 收 ; 税 、 地 占 契 耕 用税 等 ; 级各 部 门上 缴 非税 收入 。县 财 县 政 支 出 包 括 : 所 属 的 各 项 事 业 费 、 政 县 行 管理费 , 建设性支出和其他支 出。县对各 乡 镇 实 行“ 分 收 支 、 定 基 数 、 额 补 划 核 定 助 、 收 分 成 ” 分税 制 包 干 管 理 。 超 的 收支 矛 盾 突 出 , 县 经 济 实 力 有 待进 一 步 提 高 。 全 二 、当 前存 在 的 主 要 困 难和 问题 当 前 , 西 县 的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还存 在 迁 些 问题 和 困难 , 体表 现 在 : 具 ( ) 业产业结构单一。 一 农 由于 地 处 山 区 , 食 生 产难 以形 成 规 模 , 品种 单 一 , 粮 且 以玉 米 为 主 , 外 群 众 文 化 素 质 低 、 技 此 科 意 识 不 强 , 广 科 技 的难 度 大 , 成 产 量 推 造

关于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与保 障 。 围绕 蒲 县 的农 村 T 作 实 际 , 着 重 抓 好 以下 几 点 : 应

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 实经济发展基础 。 夯
立 财 政支 农 资 金 稳 定 增 长 机 制 。
财 政部 门要 发 挥 职 能 优 势 , 极 向上 级 争 取 各 类 发 展 资金 , 积 重

步 研 究新 农 村 建 设 的政 策 , 化 新农 村 建设 的 目标 , 化 新 细 强
农 村 建设 的措 施 , 实 新 农村 建设 的投 入 , 断 提 高 帮 助 农 民 落 不 致 富 的 能力 和本 领 , 保 新农 村建 设开 好 头 、 好 步 。 确 起
■ 二、 抓好关键环节落实 , 选准财政支农的切人点
认 识农 民增 收 的重 要 性 , 强 帮农 民致 富 的 自觉 性 和 主 动 性 ; 增
( ) 力推 进 农 村 各 项 改 革 。一 是 支 持 推 进 乡镇 机 构 改 一 着 革 。 立鼓 励 激 励 机 制 , 建 鼓励 精 简 机 构 , 善安 置分 流 人 员 , 妥 确 保 机 构 改 革 的 平稳 过 渡 : 整 乡 镇 财 政 支 出 结 构 , 导 乡镇 政 调 引 府 转 变 职 能 。 是 支 持 推进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管 理 体 制 改革 。 立 二 建 和 落 实 各 级 政 府 “ 任 明 确 , 政 分 级 投 入 , 费稳 定增 长 , 责 财 经 管 理以县为主” 的新 体 制 . 善 以财 政 投 人 为 主 的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完 经 费 保 障 机 制 ; 加 公 用 经 费 投 入 , 加 人 员 经 费 安 排 。 四是 增 增 继 续 支 持 乡镇 初 中 和 中心 小 学 建 设 , 好 布局 结 构 调 整 T作 。 做 是 支 持 推进 县 乡财 政 体 制 改 革 。进 一 步 调 整 和 优 化 财 政 支 出结 构 , 不 应 该 由农 民负 担 的 公共 支 H 列 入 财 政 支 范 围 , 把 { 不 断 增 加 财政 对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和 社 会 事 业 发 展 的投 入 。 (:着 力创 新 财 政 支 农 机 制 。 是 努 力 增 加 资 金 投入 。 二) 一 二 是 整 合 财 政 支农 资 金 。 三是 强 化 支 农 资 金 监 管 。 四是 推行 绩 效

科学运用财政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

科学运用财政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

科学运用财政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作者:徐海芬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2期【摘要】财政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在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应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落实对“三农”的各项补贴,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事业。

【关键词】新农村;财政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财政政策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一、加强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强化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等诸多方面。

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直接投入的范围,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投入的农村社会服务,以及基本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应由政府直接投入,提高对支持资金的投入总量,在坚持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原则基础上,扩大财政支持范围、支持对象,提高支持力度,要在引进良种、推广技术、购置设备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一)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集体和民营经济投资农村公共服务,如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道路,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以扩大投资渠道。

(二)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以改善农村教学、医疗、科技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

(三)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

近年来,我国也接受了一些国外和国内社会团体及个人对教育、卫生、社会救助的捐赠,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晚,各种配套政策、管理措施和宣传力度都比较滞后,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捐赠、接收使用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家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支持新农村建设财政政策的对策思考

完善支持新农村建设财政政策的对策思考

财政 的有力支持 ,但我 国财政支农工作 目前 尚存在诸多 问题 ,难 以适应新农村 的建设和发展 。主要包括财 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偏少 、结构不尽合理 、方式落后 、支农资金 使用效率不甚 理想 、支农 政策缺 乏监督等
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 ,探索完善我国支持新农 村建设的财政政策的对策 。 [ 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 ;资金使用效益 ;配套资金制度 ;监督机制 [ 中图分 类号]F82 8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8 X (0 0 35 .5 0 889 2 1 )0 -30
第 1 3卷第 3期
21 0 0年 7月
集 美大学 学报 ( 学社 会科 学版 ) 哲
Ju a meU i rt( hl oh dS c l c ne) or l fi i nv s y P isp ya oi i cs n oJ e i o n aS e
V0. 3 N . 11 . o 3
j l 2 1 uy,0 0
完善 支 持 新 农村 建 设 财 政 政 策 的对 策 思 考
洪 景 淑
( 美学校委 员会 办公 室 ,福建 厦 门 3 12 ) 集 6 0 1
[ 摘要]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 国解决 “ 三农 ” 问题 、构建 和谐 社会 的重要举 措 ,需要 得到政府
贴 达到 1077亿元 ,增 长 了 17 7% 。拨 付家 2 . 0.
电下 乡补 贴 资金 14亿元 ,累计 拉 动 消费 92 0 0 0
性 和根 本性 问题 。 因此 ,我 国政府 必 须为新 农村
亿元 ,激 活 了农 民 购 买 能 力 、加 快 农 村 消 费 升
[ 收稿 日期]20 0 9—1 2 1— 4 [ 修回 日期 ]2 1 0 0 0— 5—1 0 [ 作者简介]洪景 淑 ( 9 5一) 17 ,女 ,福建厦 门人 ,经 济师 ,主要从事 财政税收及财务管理研究 。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 引言1.1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新时代下,我国农村建设规划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规划不合理、资金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等方面。

规划不合理导致了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资金短缺限制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导致一些项目无法落地;生态环境保护不足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要强化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规划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落地生根;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我们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取得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农村全面建设与振兴。

2. 正文2.1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规划不合理、资金短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不足。

规划不合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障碍,一些地方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导致规划实施效果不明显。

资金短缺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部分地区因资金紧缺而无法实现规划目标,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不足也是一个严重问题,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况。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通过有效的对策,可以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支持与保护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支持与保护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支持与保护对策研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是党中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府部门应积极调整和完善农业保护与支持政策。

一、支持与保护农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从根本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通过对国民收入的重新分配,来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劣势地位,从而兼顾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近几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逐年增加,2006年财政资金按照中央一号文件“三个高于”(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

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精神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较低,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见表1)。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对于农林、水利等项目的投入很大,这些溢出效益显著的项目受益对象不单单是农业,可是长期以来一直统计在农业投入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如果将这部分支出剔除出去,政府财政直接投入到农业领域的资金总量会更小。

若剔除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随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再加上财政对农业的欠账,因此,相对于农业需求而言,财政支农资金的供给还远远不足,财政支农支出的力度仍然不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的责任,尽管这几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增加。

但这些措施并未得到很好地执行,尤其是到了县乡两级,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和农村债务等各方面的原因,执行到位非常困难。

如2004年6月,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全国50个县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审计的50个县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4.95亿元,主要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弥补经费、出借、经营、建房买车等,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

浅谈财政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

浅谈财政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
建设障机制 ,探索和建立适合 新农村 的那也保险
制度 。建立农 民收益综合补贴制度和多形式额保 险制度 ,提高 农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增 强综合生产能力 。 2 .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1 ) 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新农村教育条件

是要 改变重视大专 院校 ,轻农村义务 教育的投入方 式 ,
以及改变基层财政负担本级农 村义务教 育的投入方法 。严格按 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强化中央到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 的支出责任 ,中央和各级 财政有义务提供贫 困地 区的农 民子女
过财政手段来 保证社会成 员享受均 等的公共产 品和公共服务 。 政府 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财政收入 ,人 口数量等数据来
补息 ,财政贴息 ,以奖代补 等鼓励政 策吸引信贷资金 ,社会资
根据各个地方 的特色 ,因地制宜建立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 金以及其他第三方资金 的注入 。这样 既有 助于打开新农 村建 设 示 范点。健全和完善适应 当地的发展政策 ,创造有地方特色的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对生产力发展 的束缚 和制约 。其次是要坚持 其 次 ,要加 大资金支持力度 ,扩大 医疗救助范围 ,提高医 搞好生态环境保护 ,退耕还林 ,加 强农业 对 自然灾 害的抵御 能 疗救助水平 ,切实保 障农 民的健康问题。 力 。再次 ,大力整改 中低产 田 ,以农业综合开 发为载体 ,完 善 f 3 ) 建立适合新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各项配套设施 ,建设优质高效 ,高产稳产 ,节水环保的农 田。 建立和完善新农 村最低生 活保 障制度 ,确保财政资金能及 ( 2 )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发挥辐射效应 时足额 到户 。健全分级管理挂钩考核制度 ,规范低保资金专户 首先要提 高财政 支出中农业科技 所占的 比重 ,保证科技投 的管理方法 ,做到应保尽保 ,进一步保障新农村农 民的生活条 入稳步增长 。以建设优质高效 ,高产稳产 ,节水环保 的农 田为 件 。 标准 ,推广精确施肥技术 ,提高农产 品质量 ;大量使用 现金 的 3 . 提 高农 民 自主发展能力 农 机设备 ,提高农产品 的产量 。其次广泛应用病虫 害防治技术 f 1 )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生产技术 以及 禽畜疫 病防治技 术 ,繁育优 良的农作物产 品和禽畜种类 。 财政政 策要加大对农 民的职业教育投入 ,大力开展农 民技

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财政政策的思考

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财政政策的思考


全省 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发 展的
基本情 况
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 对接的 “ 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对通 作社,在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带动下 ,会 作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把发展农民专业 过上述模式带动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给予 员投资修建果品收购车间、保鲜仓库, 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 每个项目1-0 02 万元的补助。
社牌子 ,与俄罗斯 、荷兰等国家签订订 的合作社项 目, 采取县市自评、设区市 转经费主要靠水费,由于农民用水户协
单销售合 同10 万元, 80 预计全年销售额 复核 、省级抽查的方式,进行绩效考 会不直接收取水费,势必导致部分用水
达 到 20 万元 。 80
评。根据考核结果 ,对项 目实施成效显 费协会运转经费不足甚至越 南 、香港 、 效益 。
( 四)农 民用水户协会运转较 困难 。
近年来我省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较 快。但 目前我省的农村水费主要由乡镇
欧洲等国际市场。21年 ,还借助合作 01
3 . 强化绩效考评。对每个实施完成 政府代为收取,而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运
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程度
了市场风险,增强了合作社与龙头企业 目 场开展核 查 ,重点核 查合作社是 否 比较低 ,虽然大部分合作社制定了章 现 的对接能 力。如靖安禧华农产品合作 符合基本条件,产业基础、带动农户 、 程,但许多流于形式,不易于操作。如
社 ,有入股社员 1 户 ,{ 柑生产基地 品牌效益、财务管理及民主管理等方面 科学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 0 8 韭
13 家 占 7 %,农机 类 54 占 3 %, 有 53 个 。其 中涉 及 村点 的 农 民专 业 信息网站、统一生产技术标准、农超对 06 . 2 0家 . 5 00

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农村经济发展既依赖于政策的支持,又需要顺应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两个角度展开讨论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政策支持的重要性政策支持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村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例如,通过财政补贴、贷款政策等方式,刺激农民投资农村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市场的规范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优惠税收、减免政策等方式,为农村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鼓励其发展。

二、市场需求的引领作用市场需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农村可以通过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农村还可以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协调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政府制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市场需求的导向。

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才能推动农产品销售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市场需求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政府可以通过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四、政策支持的具体措施为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其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村企业的金融支持,降低农村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

五、市场需求的挖掘与培育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农村可以通过挖掘现有资源,培育新的产业。

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及路径

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及路径

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及路径作者:朱卫娟来源:《南北桥》2024年第06期[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6.048[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关部门要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满足村集体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助力。

本文简单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以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级财务管理;优化路径[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村级财务管理是财务工作合规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保障,能够帮助村集体对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科学调配,有利于农村存量资产的盘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視。

但在具体工作中,部分地区存在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不完善、监督不规范等问题,影响村级财务管理的质量,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及路径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1.1 满足村集体资产规模扩大需求农村“三资”的内容包括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源、农村集体资产。

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核验,从而更加科学地对农村资产进行调配和利用,满足村集体资产规模扩大的实际需求,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的凝聚力,使农村居民获得更多的收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高效落实奠定基础,为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1]。

1.2 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农村经济相较于城市,在发展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但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建议

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建议

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建议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如何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是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提高建设质量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

加强对建设单位和相关人员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确保每一项建设工程都符合国家标准,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

三、适时更新设施适时更新农村基础设施是保障农村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

同时,要注重技术创新,引入先进技术,提高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四、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便利度。

五、发挥市场力量发挥市场力量是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六、强化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政府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精准扶贫计划,优先保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七、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要与农村产业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八、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建设中,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财政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思考

财政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思考

财政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思考邓海涛邓郁松摘要:近年来财政扶贫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伴生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财政的局部措施,没有围绕农村发展这一主线展开,没有兼顾到全局性和长远性。

为此,必须在理财观念和工作思路上作相应调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采取一些积极而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财政措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现阶段财政发展的重大课题。

研究这些课题,必须正视当前财政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运行中的一些现实情况和现实问题。

不可否认,近年来财政扶贫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伴生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财政的局部措施,没有围绕农村发展这一主线展开,没有兼顾到全局性和长远性。

为此,必须在理财观念和工作思路上作相应调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采取一些积极而有效的对策措施。

一、财政在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一)政策导向性不强,难以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对地方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但由于政策的导向性不强,少数地方政策实施不够精准,影响了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1.政策掌握不透。

有的地方乡村干部执行政策不够精准,政策宣传力度不大,群众知晓率不高,理解内容不透,有的地方出现了“应享未享,不享而享”的现象。

2.政策运用不充分。

有的地方落实上级惠农政策缺乏可行的脱贫致富规划和措施,认为只要项目实施和资金用下去就完事了,不讲求社会效益,群众获得感不强。

3.政策措施“单打独进”。

如教育扶贫只是帮扶因教致贫家庭的学费,而没有将教育与就业结合在一起,没有将人力资本积累、产业配置与当地扶贫项目结合在一起,致使扶贫项目常常表现为单打独进,而没有与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

4.政策措施与贫困户实际能力不适应。

扶贫政策出台对贫困地区扶贫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但贫困户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不谋求发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救助,“等要靠”依赖思想严重,像这样的贫困户很难走出贫困线。

财政支持新农衬建设的几点思考

财政支持新农衬建设的几点思考

政作为政府集 中资源和 调控 分配的重要 手段 ,应 当充分发挥其 “ 四两拨千 斤” 的作 用,通过运 用各种财政政 策措施推动湖
南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 发展 ,为湖南社会 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 用。
[ 词 ]新 农 村 关键 公共 财 政 财 政 政 策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是 我 们 在 当 前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品 ( 即界于纯公共产 品与纯私人产 品之间的产品 ) 。无论 哪一种
缓 慢 ,农 业和 农 村 在 国 民经 济 社 会 中 的基 础 地 位 日益 削 弱 .农 民 完全 一致 的 ,也是国家财政应该履行的重要职责 。建设新农村
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教育 、卫 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些 问题 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资金支持 。如果说本世纪初提 出建设公 如果继续下去 .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 、整体的发展 ,财政收 共财政只是 自上而下开启公共财政建设 的话 ,建设新农村将 自下 入 的持续增长也必然受到影 响。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 而上地加快我国公共财政建设 的进程 。新农村建设对公共财政建 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 和农 民的富裕 ,实现城 乡经济社会的 设的推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是增加对薄弱产业和弱势群体的 协调发展 ,从而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以及财政收入的 支持 ,优化财政资金配置 ;二是优化政府事权配置 .提高整体效 稳定增长。 2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公共财政 的支持 公共财政理论认 为 . 财政存在 的必要性 , 在于市场存在缺陷 也就是 “ 市场失灵” 。社 会经济的运行应当 以市场调节为主 .只 调节 , 对市 场进行干预。由于市场机制在许 多领域存在失效 问题 , 能 :三是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配置财力 ;四是推动依法 理财和 民主理财 .大力加强县级 财政 制度建设。

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建议

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建议

8 00 ) 302 。


构建适应新疆新农村建 设的财税体制制度体系
( )建 立助 推新 疆发 展 财税体 制 一
国务 院 3 2号 文件 指 出 ,新疆 在 我 国发展 稳 定大 局 中处 于 特殊 重要 的战 略 地位 ,在 发 展 过程 中
面临特 殊 的困难 和 问题 ,需要 国家 给予 特殊 的 帮助 和支 持 。结 合新 疆经 济社 会发 展滞 后 、地方 财政 保 障能力 薄 弱 、推进新 农 村建设 任 务艰 巨 、财力 供求 缺 口巨大 等现 实状 况 ,应 当从财 税体 制上 建立 “ 推新 疆发展 机 制 ” 助 。为此 建议 :调 整 与 中央共 享税 分成 办 法或 提 的财税 体 制 ,从 而 提高 新疆 新农 村建 设 的财政 保 障能力 。 ( )建 议完 善 中央对 新疆 特殊 的转 移支 付 制度 二 党 的十七 大指 出 ,“ 加快 形成 统 一规 范 透 明的 财政 转移 支付 制度 ,提 高一般 性 转移 支 付规 模 和
发展的滞后性等特殊因素 ,将这些特殊 因素纳人转移支付计算公式 , 并赋予相应权重。通过转移支
付 的合 理调 节 ,使新 疆地 方财 力 与新疆 所处 的战略地 位 相适 应 ,与其 经济社 会 发展 的需要 相适 应 。
( )建议 由 中央财 政承 担南 疆三 地州 新农 村建 设 的投入 三

2l ・
新 疆社会 科 学 2 0 0 9年 第 2期
二 、构建适 应农村经济发展 的财税政策体 系
( )大力 支持经 济结 构调整 ,推 动农 村经 济协 调发展 一
1 .大力 支持农业 产业 化发展 。一 是继 续 支持 棉 花产 业 的升 级 和发 展 ,二 是支 持林 果 园艺 业 的 发展 ,三是支 持红色 产业 的发展 ,四是 支持现 代畜 牧业发 展 。 2 .大力 支持优 势农产 品储 藏 与加 工业 发 展 。大力 支持 发 展林 果 、棉 花 、畜 禽 、药 材 等农 副产

关于新农村建设下教育财政支持的研究

关于新农村建设下教育财政支持的研究
教育工作者形成思想教育与经济资助有机结合 ,奖优 、扶困 、 明德 、励志 、强能等 各项工 作齐头 并进 ,以资助 为标 ,育人 为本 的工作思路 。国家奖 助学金 制度 只有 以教 育 为导 向,以 育人为 目的 ,最大发挥奖 助学金 的教育 育人功 能 ,才 能实现 最大效益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
经 济 与 法
关于新农村建设下教育财政支持 的研究
刘振亚 摘 刘 兴超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山东 济南 2 00 5 1 0) 要 :新农村 建设 中教 育的财政 支持 问题 关系到农村的发展 ,在三农问题 严重制约我 国经济社会 全面发展 的背景下 ,大
力发展 农村教 育无疑是 解决农村 问题 实现全 面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然而财政 对新农村 建设 中教 育发展 的支持 问题 已经成 为制 约农村教育长远发展 的主要 影响因素 ,为此研 究和解 决新农村建设 中教育的财政支持 问题显得非常 紧迫和急切。本文 分析 了新 农村建设 中教育的财政支持现 状 ,阐述在我 国在新农村建设 中教育的财政支持存在的各种 问题 ,并提 出新农 村建设 中教 育的财
经济资助 ,轻精 神扶 持 ;重权利 享有 ,轻 义务承 担 ;重育人 主体挖 掘 ,轻 育人 客体激励 ;重 资源 拓展 ,轻 资源整合 ;重 设计实施 ,轻评估监控 等现象 ,忽略或 淡化其 育人 功能从 而影 响了奖助学金 的实际功效及应有价值 。
高校奖 助学金育人 的充分 发挥 ,既需 要包 括学 生资助 工
向集约型转变。现代化 的农业 设备 的创新 与应用 ,农 业科 技
的推广与应用 ,现代农 业的管理 与经 营都需 要有高 素质 的劳
动者 ,发展农 村教 育 ,大力 开发农 村人 力资源 ,提 高劳 动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及对策建议范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及对策建议范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及对策建议范文乡村振兴是国家面向全民的重大战略,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滞后问题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产品的价值,而价值的提升就需要农业现代化建设。

但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传统的,存在着生产成本高、效益低、质量维护难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对策建议:应该通过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新方式、新工艺和应用新技术,培养新型农民,使他们掌握农业经营的新技能和新知识,提高生产力、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农村人才流失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不少青年农民都选择去城市打工,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对策建议:扶持青年农民创业,在产业规划和人才引进方面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利用地域文化、自然特征等优势,形成差异化的特色产业引领,吸引人才回流。

同时,要通过教育培养和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职业技能,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仍存在农村土地流转难、效率低等问题。

而土地证明存在的问题也造成了土地流转的条款的制定和执行困难。

对策建议:针对农村土地流转难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流转租赁市场,推动政府和农民相互信任,使土地流转变得更加规范、透明。

另外,也可以通过加强农民法律意识、扶持土地经纪人服务等措施来破解土地流转难题。

其中,必须严格落实土地证的颁发、审批流程,加强对颁发过程中的审核和审批,保证证书真实可信。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乡村振兴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包括路网、水电通讯、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和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的成本。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作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0年第03期摘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防范公共风险的关键之招,是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抉择,财政应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认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应着眼于城乡融合发展和防范贫富差距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从重物到重人的理念转变,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抓好振兴资金绩效管理,夯实配套制度建设基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落实好新时代新战略交给财政的新使命。

关键词:乡村振兴财政支持思路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处于抓紧贯彻落实和细化举措的关键时期。

各地乡村振兴的基础不同、着力点不同,但目标定位是相同的,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维度出发,围绕从重物转向重人的根本理念,探讨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路径。

一、乡村振兴战略根本目标是防范公共风险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而城乡差距的存在和贫富分化的加剧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导火索。

从本质上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防范公共风险、实现公共风险最小化。

(一)乡村振兴是防范公共风险的根本抓手当前社会,个体不确定性与公共不確定性都在增加,风险呈现网络化、立体化、全球化等特征,且互为风险源,自我迭代、快速扩散。

个体风险是能够以个体方式防范化解的风险,而公共风险与政府的公共责任有关,最终责任需要由政府承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新时代面临的公共风险、实现公共风险的最小化。

1.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风险一是经济风险。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但传统农业属于弱质产业。

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加之基础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因而具有典型的弱质性和落后性。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学号:0901050041 姓名:黄嘉豪前言: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民和农业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

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对此,我们小组在2011年5月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的穗石村做了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新农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决,并对现在建设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调查目标:(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穗石村)穗石村是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四个保留村之一。

加强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议

加强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议

加强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议摘要:农业是一个具有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这些特点使得我国政府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农业。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以及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村各个项目的资金投入,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进城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地区的人数急剧减少,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现行的农业财政政策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

文章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深入探讨加强我国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财政现存问题,并且结合实际为如何加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以期我国农业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财政支持力度;措施一、引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城市“迁移",致使农村的人口急剧减少(并且大多是老人和儿童),极大的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在农业发展方面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我国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

针对目前我国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与改进措施,如:加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等,促使我国农业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加强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的重要性1.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因此农业也成为我国的基础性行业。

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农业具有人力投入大,利益较低,利益驱动小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人们没有兴趣、甚至不敢投资农业,如此容易造成农业中的资金、人力、技术以及土地等向其他高收益的产业转移,进而导致农业萎缩。

某一产业的萎缩必定会导致越来越少的人从事该产业,如此恶性循环,终会导致农业逐渐消失.此外,农业的投入和收益之间具有较大的时间差,这使得农业只凭借产业内部资金来进行运转是几乎无法实现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业内部的运转时需要借助于外部力量的,这种外部力量就是政府的财政对农业的支持。

关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关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关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摘要: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旨在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社会发展。

文章针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分析了当前存在的政策问题,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乡村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正文: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框架以及加大投入,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保障乡村人民的基本生活,提升乡村的环境改善水平,有效推动乡村社会发展。

但针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资金的不足、财政支出的不合理等问题。

为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乡村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促进乡村振兴。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2)改革财政支出利用财政和金融政策来支持乡村振兴;(3)分类指导建立多元发展模式;(4)发展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之,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可以帮助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乡村人民的幸福和发展。

为了实施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建议,可以采取多种应用方法。

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如制定新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加强。

其次,可以采取充分利用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方法,增加对乡村振兴的投入,促进乡村的发展,并分类指导建立多元发展模式,更有效地削减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活。

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创新性开展扶贫金融业务,把握就业机会,实施财务扶持、技能培训等项目,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最后,要积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依法保障乡村人民和乡村振兴的权益,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乡村更加幸福美好。

此外,实施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还要强化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

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改造、乡村治理等政策实施的监督,保证乡村振兴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强化乡村市政建设,充分发挥起农村社会管理角色,提高乡村社会管理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完善支持新农村建设财政政策的对策思考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需要得到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但我国财政支农工作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主要包括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偏少、结构不尽合理、方式落后、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甚理想、支农政策缺乏监督等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探索完善我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的对策.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资金使用效益;配套资金制度;监督机制农业是维持我国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

在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影响下,处于关键转折期的中国农业,其发展的总体目标仍然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

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2010年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该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

由此可见,我国党和政府时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因此,我国政府必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这是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一、我国近几年财政支农政策的主耍内容及效应分析财政支农政策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利用国家财政收入,为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4年以来,国家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财政政策. 这些财政政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少取”为特征的税收政策,即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二是以“多予”为特征的支出政策,即出台了以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汽车、家电下乡补贴等支农工程为主的支出政策,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2-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的年均增幅超过了20%。

2008年,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 1 027 *7亿元,增长了107 •7%。

拨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104亿元,累计拉动消费9 200亿元,激活了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2009年,“三农”发展的中心任务被确定为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财政支农资金将紧紧围绕着该屮心任务“保量”、“保质”地被配置到每个必需的环节。

在2009年10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温家宝表示政府将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并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会议提出2010年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将同比提高3%,红麦和混合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同比各提高4%。

[1]会议还强调落实增加农民补贴,鼓励小麦、油菜和马铃薯的种植及购置农机具。

可以看到,国家连续多年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已初见成效,我国“三农”将继续朝着健康、稳定、积极的方向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仍不完善,政府在财政支农补贴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偏少、结构不尽合理、方式落后、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甚理想、支农政策缺乏监督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能力,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因此,我们应重视当前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对其加以研究分析.二、当前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目前我国财政涉农资金在分配、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2008年,审计署对河南、甘肃、山西、黑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内蒙古和重庆10个省区市2006至2007年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以及相关涉农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调查发现10 省区市财政和有关主管部门违规使用资金26 *93亿元(其中用于建房买车 5 837 • 4万元),不规范管理资金45 • 75亿元,配套资金不到位65 • 97亿元。

审计重点抽查的30个县在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审计抽查的10省区市应于2007年底完成的86个财政支农项目中,有32个未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目标,占抽查项目总数的37%,致使已到位的8*24亿元支农资金未能充分发挥效益。

[2]如内蒙古自治区应于2007年完工而未完工的支农项目总投资超过4 •87亿元;重庆市林业局所属重庆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投资建设的昆虫博览园项目,因决策失误造成投资失败,其项目所有资产被法院拍卖用于抵偿债务,致使财政支农资金和国有土地增值收益1 444万元全部损失.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长期低下主要是由于国家各级政府服务“三农”职责划分不清,存在严重的“越位”、“错位”现象。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种类繁多,财政涉农资金分散。

[3] 1 •我国各级政府在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和“越位”现象.一些跨区域影响以及部分全国性的项目,如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医疗保险社会统筹部分等,虽然上级政府有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基层政府完成相关工作,但往往要求基层政府给予相关配套特别是资金配套。

事实上,大多数项目基层政府无力配套相应资金。

有些基层政府甚至为了争取资金和项目,不惜出现假配套的恶劣现象,这种做法又反过来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另夕卜,部分上级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农资金时,没有足够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的迫切需要,这种做法也影响和削弱了项目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和控制.2-目前,我国在管理财政支农资金方面存在行政部门过多、监督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比较分散等,影响了财政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许多涉农项目的立项和审批权限分散在政府多个行政部门,无法有效协调运作,加上项目申报单位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到处奔走争取项目和资金,使得财政支农资金监督困难,并大大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支农项目资金较为分散,数额少,一般是几十万元,有的仅有几万元,许多项目资金的安排缺口较大,无法满足项目实际需要。

另外,各种财政支农项目资金运行周期过长,运行成本过高,经过层层上报立项、审批,再逐级拨付,致使一些小型项目资金到达实施单位时已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 (二)财政支农资金配套制度引发新的乡镇债务问题财政部于2004年下发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配套保障试点办法》指出,“财政配套资金指标一般坚持上限控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计算确定应分配各省相关农业发展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规模,以此作为分配该省中央财政资金的上限;其次,各省财政部门参照国家下达的中央财政资金指标上限,安排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包括省、地、县三级),并据实上报当年地方可筹措的财政配套资金。

国家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测算确定应分配各省的中央财政资金投资指标”。

[4]同时,该办法还指出,“凡是发现虚假上报配套资金规模套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按上报数与实际落实数的差额两倍扣减该省下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

对能够超额落实配套资金的,在安排下年中央财政资金时给予一定奖励”。

[4]可见,地方为了获得中央下达的财政支农资金,必须要有严格的配套制度。

在省(市)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大量的资金则要求区(县)资金配套.以江苏省某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资金为例,2008年全市累计发放低保金额总额 5 386 •94万元,农村低保市财政补助资金 2 000万元,其余的62 *88%就得由区(县)、乡(镇)承担。

各区(县)为了落实环境整治配套资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县),区(县)配套资金比上年共增加7811-4万元。

[5]可见,省、市拨付的资金是“引子”,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在整个项目资金中占小头,而基层配套的资金是主体,作为项目的主要资金,在整个项目资金中占大头.国家设计配套资金制度的目的是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当一个相关项目立项后,上级政府会事先承诺对超额或优先完成配套资金任务的基层政府予以奖励,但出现了基层政府不顾自己财力举债凑齐配套资金的情况后,上级政府的奖励就成了空头支票,出现的空缺负担只能由基层自己来背,这给基层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负债风险。

而且,上级政府在配套资金制度设计时存在“地区一刀切”和“项目一刀切”现象,这给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以及东部较贫穷地区的乡镇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直接增加了其负债。

而处于行政底层的基层政府,财权不够,事权过多过重,争取配套资金就成了它们完成任务、提升政绩的“救命稻草”,但是通过负债来获得配套资金,不但没有在获得配套资金后使负债减轻,还使基层政府面临难以化解的危机和风险。

这种配套资金制度造成长期的恶性循环,己引发新的乡镇债务问题。

[4](三)财政支农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财政支农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比较严重,支农资金中的寻租等腐败问题越来越多。

如违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规定,在申报财政支农资金时弄虚作假骗取资金;贪污、挪用支农资金,支农资金被随意进行再分配、再调整,导致存在补贴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检查验收中为项目单位提供虚假情况等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各部门财政支农投资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没有科学完善的监控评价体系,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没有落实.追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制定施行过程中,很少甚至还没有把人民监督作为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支农政策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政策同样存在透明度不够、老百姓没有知情权等问题.三、健全和完善我国支持新农村建设财政政策的对策建议(一)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1 •耍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不断规范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资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要通过财政涉农转移支付,将财政涉农资金直接转移给基层政府,尽可能将上级政府安排的各种涉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由基层政府根据需要统筹安排支出,同时反馈使用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