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2《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方法浅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关于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关于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多幕剧。
它成功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
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是周家的一家之主,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制造者。
他是一个早年在德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是封建社会刚刚萌芽的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带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巨大阴影不仅吞噬了善良的劳动者,而且吞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格、人性和价值。
周朴园身上主要有以下性格特征:一、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
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2200个小工,他从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扣300块钱。
正如鲁大海所说,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罢工,也采取野蛮的手段,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毫无任何“文明”可言。
周朴园在重见侍萍后,他的怀念顷刻之间便化为敌视和仇恨,他害怕侍萍损害他的利益。
下面不妨用他的带有“好”字的七段台词加以说明:第一“好”:“那更好了。
”这是在稳定了对方情绪之后,没有了各种顾虑,准备“明明白白地谈一谈”;第二“好”:“那双方面都好。
”这是在得知最有嫌疑的知情人鲁贵并不知情之后说的;第三“好”:“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这是最能显示周朴园的阶级本质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金钱不仅可以给他带来地位、身份和享受,而且可以赎买罪恶,以求得心灵的安宁,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丑恶灵魂的表现;第四“好”:“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
”随之他提出了辞退鲁贵父女的计划,显得多么果断、多么周密。
第五“好”:“好得很。
”那是在得知侍萍表示在大后天就离开此地后说的,他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第六“好”:“好、好、好。
”表示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又不要他以金钱抵偿,他的最后威胁可以说已完全解除了,对他来说确实再“好”不过了;第七“好”:“很好。
”周朴园宣布:“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完整word版)浅析《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内容摘要:《雷雨》是曹禺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多幕话剧,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它是中国“五四”以来优秀的剧作之一。
作品通过周、鲁两家三十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劳资纠纷,组成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引导观众和读者去思考这悲剧的社会原因。
第二幕是全剧的重点场次,着重描写了周朴园和鲁侍萍分离三十年重逢时的思想性格冲突,其中还交错着周朴园和蘩漪、四凤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阶级矛盾。
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特别集中地塑造了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周朴园的形象。
深刻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毁的命运。
周朴园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品主要通过三条线索,三种矛盾冲突来揭露他专横暴戾,冷酷无情、虚假伪善,心狠手辣的反动本色。
关键词:周朴园形象分析《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该剧是一部多幕剧,它写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
它是中国“五四”以来优秀剧目之一,也是中国话剧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部杰作。
正如郭沫若同志评价《雷雨》时说:“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
”该剧通过周、鲁两家三十年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劳资纠纷、组成了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深刻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浑厚的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毁的悲剧命运。
周朴园是剧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家庭,虽然到外国留过学,却又尊崇旧道德。
这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
作者在剧中着重揭露这个人物隐藏在“仁厚”、“正直”、有“教养”等外衣下的专横暴戾、冷酷无性,虚假伪善和心狠手辣的精神面貌。
但其也有人性的一面,如对鲁侍萍的怀念等。
在《雷雨》中,他是制造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他是一颗“罪恶”的种子,下面从三种矛盾冲突中来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的人物形象。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第一篇:《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分析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塑造了周朴园、蘩漪、周萍、鲁侍萍、周冲、鲁大海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制造了多个矛盾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
这些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周朴园串联起了剧中所有的人物,一直都是人们争议和评论的对象。
笔者将依据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在本文中谈谈对周朴园这一人物的认识。
一、残忍贪婪的资本家周朴园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具有浓厚的封建思想,年轻时又留学德国,接受了资本主义教育,可以说他是一个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集合体,是有着双重身份的剥削阶级。
周朴园与所有资本家一样,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做尽所有坏事,用无数人的血泪积累自己的财富。
比如,为了敛财,周朴园承包了哈尔滨江桥,而且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两百多个小工,并且在每个工人身上赚取了三百元的保险金,仅仅这一次就赚了好几十万。
所以鲁大海骂他时说道:“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再如,周朴园自从当上了北方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就对工人阶级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他的种种恶行引起了工人的反抗、罢工,在一次镇压工人罢工时,他指使警察开枪打死矿上三十多个工人。
之后,为了破坏工人的罢工行动,他用金钱收买了工人代表,分化工人团结。
即便他已经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还是开除了它,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为富不仁。
另外,从鲁大海短短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看到他敛财手段的毒辣,以及残忍贪婪的丑恶嘴脸。
二、封建专制的独裁者周朴园是周家的大家长,是一家之主,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他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独裁者、专制者,在他的思想中,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受他的控制,作为周公馆的主人,他不允许自己的权威受到任何质疑和违背,因此,他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严厉霸道,不仅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对于妻子,他也没有半分尊重,而是任意对其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折磨。
高中语文 1.2《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方法浅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周朴园形象分析方法浅析一、运用直观性原则,充分挖掘剧作中最有意义、学生最易认知的感性材料1.从绣有一朵“梅花”和一个“萍”字的“两件绸衬衣”入手。
这是理解周朴园为何30年来一直不忘侍萍的重要前提。
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不妨把“两件绸衬衣”作为周朴园和鲁侍萍爱情的见证物。
运用这样的方式去提问学生,一方面能把学生直接引入话题,另一方面学生也不难找到答案。
确实,侍萍用一针一线绣成的“梅花”和“萍”字,无不包含着对周朴园的一片痴情,同时也可想见周朴园当年对侍萍的感情。
试想,如果周朴园是一个“始乱之,终弃之”的浪荡公子,恋上侍萍只是为了一时的取乐,那么这“两件旧绸衬衣”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被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
周朴园之所以如此珍惜,是因为这两件绸衬衣非同寻常,凝聚着他与侍萍之间那份真挚的感情,也印记着他与侍萍度过的那段最具纪念意义的快乐时光,可见那时他们是倾心相爱的。
明白了这一点,周朴园怀念侍萍的真实性便毋庸置疑了。
正如曹禺先生所说的:“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
”2.抓住侍萍控诉周家(包括周朴园在内)的几段台词中人称的变换,注意品味其内涵。
“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弟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显然,台词中的人称由“你”改换成“你们”,意即侍萍指控的对象由周朴园转向周家家长,且矛头主要指向后者。
由此看来,逼迫侍萍走上绝路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周朴园的父母。
当然,周朴园不是没有责任,他自己也承认“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有“罪过”。
但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周朴园即便不情愿,也是没有办法阻止的。
“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语)既然是这样,周朴园深深怀念侍萍就又在情理之中了。
细细品味这一层面,我们还不难发现,周朴园也经历了从追求到毁灭的苦难历程。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周朴园是莫言的长篇小说《雷雨》中的男主角,他是一个激情四溢、坚毅勇敢的青年。
周朴园的形象以其热情、温暖和固执而让人难以忘怀。
首先,周朴园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他工作起来努力不懈,对待朋友和爱人也都充满热情。
无论是在工地上,还是在与他人交往时,周朴园总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其中。
他积极参与工人运动,为工人争取福利、权益不遗余力。
在和阿香相识后,他对她关怀备至,悉心照顾,展现出了他的温暖与热情。
其次,周朴园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他不屈不挠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尽管经历了种种困难、挫折和磨难,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他始终相信劳动者的力量,相信劳动者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工人运动的道路上,他迎接着种种挑战,甚至豁出了自己的性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此外,周朴园是一个顽强不拔的人。
他在艰苦的日子中,能够扛起责任,不怕困难,坚持自己的行动。
面对困境和逆境,他从不轻易退缩,而是用坚持和奋斗去迎接困难,并战胜困难。
他像一棵钢铁般的大树,风雨中不倒,永远坚持着。
最后,周朴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
他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正义和公平,为弱势群体发声。
在工人罢工闹事中,他挺身而出,捍卫工人的权益和尊严。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为被压迫者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
他奋斗着,努力改变着社会的不公。
总的来说,周朴园是一个热情、温暖、顽强且正直的人。
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热情和坚定为他赢得了很多来自其他人的支持和尊重。
他的勇气和正直,使他成为了一个可敬的人物。
周朴园的形象不仅代表着劳动者的力量和希望,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真挚情感。
高中语文 1.2《雷雨》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雷雨》中的周朴园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雷雨》中的周朴园自己当学生时学《雷雨》,老师对我们讲“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思想的反动资本家的典型,他残忍、冷酷、自私而又虚伪。
他凌辱鲁侍萍并始乱终弃。
”我当时对老师所讲大部分都能接受,但在周朴园对待鲁侍萍的态度这个问题上,老师没能让我信服,心中自此结下了一个疙瘩。
现在执教后,又要教《雷雨》了,这便让我再次陷入了思索。
一、对“凌辱”和“抛弃”的认识《雷雨》,这个四幕剧以一天的时间,两个家庭和他们成员之间30年前后错综复杂的纠葛构成冲突,揭示出“血缘的、人伦的、情感的、阶级的种种关系在家长制的制约下所必然造成的罪恶”(引自苏光文、胡国强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
剧本对周朴园的刻画,主要是通过他对待繁漪和鲁侍萍这两个女性的态度来完成的。
《雷雨》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舞台说明交待了周朴园“五十五岁”,鲁侍萍“三十年前”为周家生了第二个儿子后被赶出周家,可以推算出周朴园与鲁侍萍在二十三岁左右“相爱”。
接下来便有了两个儿子:周萍和鲁大海。
从周萍的名字我们明显看得出他是从了父姓母名,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周朴园对鲁侍萍不同于恃权仗势的人霸占民女,因此,周朴园和鲁侍萍发生性爱、鲁侍萍为周家生孩子不应简单地看成周朴园在“凌辱”鲁侍萍。
鲁侍萍在周家的命运是悲惨的,最终被周家无情地“抛弃”了,这里周朴园罪责难逃。
同时鲁侍萍饱含血泪的控诉也告诉我们,周朴园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是面对为自己生过儿子的前妻也会变得冷酷无情。
同时我们从两人的对白中也可看出赶走鲁侍萍的并非周朴园一人,这里有很多原因,当然也有阶级不平等的因素。
二、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很多资料都把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作为表现周朴园“伪善”的主要例证。
笔者对对周朴园的“怀念”一概否定的态度不能苟同。
我们不能因为当鲁侍萍站在周朴园面前时,周朴园翻脸不认人(这充分暴露出这个资本家冷酷自私的阶级本性)就全部否定了周朴园对鲁侍萍怀念的一丝真情。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多幕剧。
它成功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
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是周家的一家之主,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制造者。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篇1周朴园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他的伪善和冷酷。
我们似乎看到他对侍萍仍有着深深的怀念,可这种怀念既不能完全是虚伪的做作,也不能完全就是发自内心。
在这怀念当中,有着周朴园想掩饰前事以保住自己面子的因素在内。
如果说这种怀念中隐藏的虚伪性还不是十分明显的话,那么,在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以后的一连串对话中,这种伪善性就表露无遗了。
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性格中的几个方面,有时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中。
表面看来,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封建暴君,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篇2在《雷雨》中,上场的人物共有八位:周朴园、蘩漪、侍萍、周萍、四凤、周冲、鲁大海、鲁贵。
其中,前三位都曾被人看作是这部作品的主角,也是应该重点了解的三个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
但现在一般认为,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觉新等许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样,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高中语文 1.2《雷雨》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曹禺先生的《雷雨》第二幕被选为中学课文已有几十年了,理解这段戏的最大难点在于怎样看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概念去硬套人物形象,给人物形象硬贴上标签,而无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这种现象体现在对周朴园的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敢承认周朴园对侍萍怀念的真实性,认为一旦承认了这里的真实性,那么周朴园就不再具有资本家的本性了,整个作品就够不上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了。
如今,这种概念化的分析应抛弃了。
长期以来,人们把周朴园怀念鲁侍萍的种种表现视为虚情假意。
这不是实事求是的分析。
当年周朴园作为周公馆的贵少爷,是受过他那个阶级的正统教育的,却与佣人私通几年,且生了两个孩子,成为当时无锡“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这在周公馆式的家庭中虽是屡见不鲜的,但在封建资产阶级的贵族名望来看,毕竟是“败坏门风”的不光彩“不规矩”的丑事,是不愿张扬的。
周朴园又何以要用虚情假意来展示他的“丑事”呢?如果说周朴园是想标榜自己“有道德”,那么他为何不摆出对“明媒正娶”的“正夫人”(那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的“怀念”呢?显然“虚情假意说”不合逻辑。
应当说,周朴园不可能一生下来就具有资本家的一切本性,三十多年前,他还只不过是二十出头的青年,还不能排除他也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他看上鲁侍萍,是因为鲁侍萍不但漂亮,而且“很贤慧,也很规矩”,鲁侍萍当时也确实全身心地付出,使周朴园饱尝了爱的甜蜜。
而周朴园与后来的两个太太的结合,一个是建立在“有钱有门第”的基础上,一个是建立在年轻美貌上,没有一点感情基础,她们对周朴园也毫无情感可言,周朴园因此而深感不如意,这不能不加深他对当年与侍萍相处那段生活的怀念和追忆。
所以他便用封建家长作风强行保留当年风貌,他可以从中重温旧梦,以弥补现在家庭生活上的寂寞与空虚。
那么,又怎样理解三十几年后当鲁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时,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一系列言行呢?这一系列言行的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冷酷无情,但不能以此来证明他过去的怀念是虚情假意的。
浅析话剧《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浅析话剧《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作品《雷雨》是曹禺先生完成于1933年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是一部具有极其严肃的现实性主义的剧作。
通过一个周家和剧中的八个人物向人们展示了上天对人命运的残忍捉弄,好像开了一个人生悲剧的大玩笑。
一、《雷雨》黑暗时代的先锋《雷雨》这部剧作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资本家周朴园而发生,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以及剧情都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封建制度对人们心灵的捆绑和精神的压制。
让人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同我们当下社会,越来越小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我们所接触的东西,思想更加的先进和频繁,使得我们现在就像是曹禺先生笔下的《雷雨》缩写,进行着激烈的碰撞。
二、周朴园人物形象1、封建独裁的家长专制说道周朴园是封建独裁的家长专制,那么我们必须要讨论一下他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以及他的思想教育。
周朴园从小生活在封建落后的中国旧制度下,从小就受到封建礼仪的熏陶和侵染,所以他固守着中国黑暗的旧制度、旧道德。
他的家庭也是当时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更是爱面子死守着伦理纲常,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家庭,周朴园年轻时才能出国留学,受到“民主政治”思想的资本主义影响,从而造就了周朴园封建独裁的家长专制,也酿成了一部人生的大悲剧。
然而这种影响是浅薄的,对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观念和黑暗的中国现实没什么太大的改变,使压抑的中国更加的喘不过气来。
(1)封建食古不化的父亲形象在周家周朴园有着至高无上的一家之主的地位,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附属品,每个人在他面前就像小绵羊一样被他控制。
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那些封建的伦理纲常。
在他控制下的妻子繁漪几乎崩溃,在他管教下的儿子周冲惧怕它,周萍更是懦弱无能。
(2)封建男权社会下的丈夫形象对待妻子繁漪,他更是控制和束缚的,繁漪喝药的那一幕是最集中体现他夫权至上的环节。
在周朴园的一言一行里所表明的并非是关心,那是一种人人都应顺服他、服从他的命令。
更是变本加厉的强迫,甚至对周萍说:“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论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试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内容提要]《雷雨》是曹禺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话剧,它是“五四”以来优秀的剧作之一。
作品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劳资纠纷,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毁的命运。
周朴园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专横暴戾,冷酷无情、虚假伪善,心狠手辣的剥削者。
本文通过对曹禺的戏剧《雷雨》男主人公周朴园在家庭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分析,旨在揭露这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性格的丰富又复杂性,以及他所维护的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
周朴园与家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妻子蘩漪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周朴园专横暴戾,冷酷无情的压制,摧毁了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使公馆成为能窒息人的黑暗王国,人间地狱,他就是黑暗王国的专制魔王,他的命令就是“法律”,任何人不得违反,充分揭露了这个封建家长“正真”“仁厚”面纱下的虚伪与专横。
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首先写他们不期而遇,通过叙谈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写他们各自己的处境,激烈的思想交锋,从而体现出周朴园的虚伪性。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其实就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作者借用鲁大海之口揭露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罢工工人的血腥镇压及其罪恶的发家史。
同时,本文还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和资本家之外的人性偶现,说明他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关键词:人物形象悲剧制造者说起中国现代剧作家,人们首先想起的是曹禺和他的《雷雨》。
自从1936年5月它被搬上中国话剧舞台开始,它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里程碑作用便确立起来,成为30年代剧坛上一朵奇葩。
新中国成立后,《雷雨》更是拥有众多的观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雷雨》被改编成电视,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雷雨》甚至进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周朴园与侍萍的“重逢”引发出课堂上的热烈讨论。
在大半个世纪中,《雷雨》为什么能始终引起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观众长久欢迎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雷雨》内涵的丰富性,提供给我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不同的读者、观众都可以从中读出、看出不同的“意思”,有自己的发现,不仅是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从根本上更是对自我的发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2《雷雨》课文简析
提示:暗示侍萍,这就是你儿子,你算是见过了。
7.面对周萍打鲁大海,鲁侍萍有两句欲言又止的话“你 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 打的这个人的妈。”由此分析一下她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对应考点:理解文章内容]
侍萍
周朴园与鲁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冲 大海 突
鲁大海与 周萍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资本家与工人的矛 盾冲突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鲁侍萍与
周萍
(2)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 动人民以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
退出
《雷雨》课文简析
[课文主旨]
《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 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 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 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
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
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脉络梳理]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周朴园:可是你—
—……老爷睡觉呢”,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二)解读文本精要 1.“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对应考点:分析语句的含意]
提示:昔日的恋人,相逢却不相识,可见侍萍变化之 大,变化之中蕴涵了无尽的磨难。
2.周朴园称三十年前被他抛弃的侍萍为“一个年轻小 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侍萍却说“她不是小姐,她也 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 理? [对应考点:理解文章内容]
高中语文 1.2《雷雨》弦外之音 耐人寻味—周朴园语言潜台词探微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弦外之音耐人寻味——周朴园语言潜台词探微曹禺先生的《雷雨》是一部现实主义经典力作。
这部作品不仅以激烈的戏剧冲突见长,更以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取胜。
《雷雨》的语言不仅富有个性和艺术表现力,而且有着丰富的潜台词。
所谓潜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没有说出来而隐藏在台词后面的含义深刻的话。
这些话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玩赏不已。
《雷雨》的潜台词主要集中在周朴园与鲁侍萍从相见到相认的对话中。
鲁侍萍来周公馆寻找女儿四凤,不期而遇周朴园,周朴园在明,鲁侍萍在暗,双方都不愿意暴露身份,于是进行了一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对话。
他们的对话内涵丰富,意蕴深厚。
分析人物的台词,发掘台词背后的潜台词,无疑能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
下面我们就品味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前后的几段台词,发掘其背后的潜台词,进而分析周朴园其人。
当侍萍冷静而又悲愤地叙述她悲惨的遭遇时,周朴园内心发虚,大汗淋漓。
“你姓什么?”意即“你是不是就是侍萍?”可见此时的他是极度恐慌的。
接着他假惺惺地表示“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说是亲戚,不痛不痒,道是修坟,轻描淡写!其实哪里是什么亲戚,全是骗人的鬼话!哪里是什么修坟,纯属遮人耳目!当侍萍说到“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她没有死”的时候,周朴园先是一惊:“什么?”意即“怎么可能呢?她哪有那么好的运气?肯定是死路一条。
“他不相信,因为他看到了侍萍遗留的“衣服”和“绝命书”。
当侍萍说“她又被救活了”的时候,他成了惊弓之鸟。
他意识到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纸是包不住火的”。
当侍萍提起自己和孩子都活着时,周朴园顿生疑窦:“你是谁?”意即“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他生怕自己狐狸的尾巴露出来,毁了自己一生的“清誉”。
这几句台词表明了周朴园的心理经历了紧张——缓和——紧张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周朴园时而大汗淋漓,时而谎称亲戚,时而假意修墓,最终再起怀疑,道貌岸然之态暴露无疑。
侍萍的身份暴露后,周朴园马上撕下伪善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对周朴园人物形象的分析:
1. 封建大家长: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大家长,他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大权,对家庭成员有着绝对的权威。
他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他的家庭关系也充满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痕迹。
2. 伪善:周朴园在表面上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实际上他内心阴险、自私。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非常冷酷无情,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们的幸福。
3. 专制:周朴园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他的话就是圣旨,家庭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非常严厉,甚至经常使用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4. 懦弱:周朴园在面对自己的过去和错误时,表现出了懦弱和逃避的一面。
他不敢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也不敢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和行为都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他同时也有着伪善、专制和懦弱的一
面。
他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雷雨中周朴园人物形象浅析
《雷雨》周朴园人物形象浅议最初在接触到《雷雨》是在初中时班级展开的《雷雨》话剧片段演出,青涩的演出印象深刻,但对其背后隐含的种种“雷雨式”的爆发情感不甚了解,直到在观看了最经典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后,感触良多,对之前的观念也有所删改。
曹禺本人在1993年《文学报》上指出当初其在构思这个剧本时所说的话:“我想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表达自己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表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
”“我总觉得有一种汹涌而来的感情,催动着我发泄长期压在心头的愤懑。
”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和感受,从整体来讲,我们无疑也从剧本中体会到了他要表达的“压抑式的爆发”。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延续了周朴园和鲁侍萍,周萍和四凤两代人前后三十年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延续两代的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和无产阶级姑娘的恋爱悲剧故事。
我们在看完之后无疑会觉得这个剧本展现了半封建社会里阶级对立对人们的迫害,也看到了处于两个阶级的青年在不平等地位的束缚下恋爱也以悲剧收场。
但在我看来,这恰恰不是两代资本阶级分子“始乱终弃”的故事,正好相反,这是两代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一往情深而不可得的恋情故事。
作者在剧中设定时,一方面要表现温良的人性,另一方面还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展现的不仅仅是表面所显现的事情,同时还要透过表象看到人物的过去和思想。
在看完话剧表演时,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很多评论文中都把周朴园写成了一个虚伪的资本家,这或许是作者的初衷,但作品往往和初衷都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话剧展现出来后,人物本身已经具备了他应有的性格,我们应该根据情况来分析。
在我看来,剧中的周朴园也是深情款款的一种人。
从剧中认真分析一下,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从侍萍在周朴园面前对往事追忆时,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迫于家庭意志而抛妻弃子另娶豪门之女以求门当户对发扬门楣的故事。
但是想想看,他和侍萍生了一个孩子后又再生了一个,这本身就非同寻常,谁都可以想象出当初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高中语文1.2《雷雨》谈谈《雷雨》中的周朴园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谈谈《雷雨》中的周朴园《雷雨》第二幕中的两个场景,集中地描写了侍萍、鲁大海和周朴园之间的矛盾冲突。
作为侍萍、鲁大海对立面的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有的分析文章往往把他简单化、脸谱化,或把他说成一个单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都是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和作者的创作思想的。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朴园是一个有魄力,有手腕,非常残忍、虚伪的家伙。
他有着雄厚的资本和巨大的企业,有着经营现代企业的经验和压榨工人的残忍手段,在这些方面他与茅盾《子夜》中的吴荪甫相似。
他跟一切剥削阶级一样,是靠血腥剥削起家的:他残忍、暴戾、不择手段地榨取工人;他阴险狡猾,血腥地镇压工人。
他极端虚伪。
这不仅表现在他在未见侍萍时的“怀念”和在见到侍萍时又害怕、发怒的自相矛盾的态度方面,而且表现在他荒唐、放荡,引诱使女,霸占比他小二十来岁的蘩漪,却还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仁厚”、“正直”的“社会上的好人物”方面。
周朴园是一个十足的阴险毒辣、“满口仁义道德,满肚男盗女娼”的剥削阶级人物。
文学作品,如果不去描写一定的阶级性,是谈不上真实地反映人的阶级本质的。
同样,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如果只是着眼于某一形象的阶级属性,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作为一定阶级的人的性格的丰富性,那也是反科学的。
周朴园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并不是社会上某一阶级本质的抽象概括,而是现实中某阶级中有血有肉,有着复杂思想的人物。
他有憎也有爱,有悲也有喜。
他爱他的儿子,很想和小儿子亲近,可周冲与他根本无话可说,对他毫无感情。
这就使他感到非常寂寞,甚至幻灭;他怀念一个被自己玩弄而又被抛弃的丫头侍萍,称她为“前妻”,记得她每年的生日。
他保留着侍萍从前喜欢的家具,甚至连侍萍总爱关窗户的习惯也都保留着。
他也曾“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侍萍的下落”,“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应该说,他的这些行动并不完全是“自作多情”的矫情。
我认为多少反映了人物的真实情感,也并不完全是“以此来自欺欺人”的假象,倒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种对自己“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而进行自责的情绪。
高中语文 1.2《雷雨》曹禺谈周朴园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曹禺谈周朴园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他自己,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
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
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
三十年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给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除夕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去。
大儿子他留下来了,这就是周府大少爷周萍;二儿子才生下两天,病得奄奄一息,就让侍萍抱走了。
可以想象得到,那情景是多么凄惨。
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侍萍急得没法,只好跳河。
跳河而又没死,连孩子也被救起,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
周萍和鲁大海,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由于社会、阶级地位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再也没法相处在一起了。
鲁大海对周朴园,怀着极端强烈的仇恨。
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家仇家恨,而是阶级的仇恨。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鼓捣出了这么一大堆东西来。
可能是因为常看报纸的关系。
那时的确常常闹罢工。
我听到过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资本家在哈尔滨修一座江桥,他故意让江桥出险,使几千个工人丧生。
他是承包商,从每个工人身上扣二百块钱。
我所写的周朴园就是这样发了一笔昧心财、血腥财,从此他才阔起来。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没道德,他可觉得自己高尚得很哩,觉得自己最崇高、最了不起了,他是那么“多情”,那个被他糟蹋过的丫头,被他升格为“前妻”了,甚至连他和这个丫头胡搞、后来生了孩子的那间房子,房子里摆设,他都一直保持原样,不准别人动一动。
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
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当三十年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说: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多么冠冕堂皇!他竟没有自愧自疚。
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个是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和繁漪。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周朴园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
或许有人多人嫌弃他,鄙夷他,甚至厌恶他。
但其实我更想说,周朴园没有错,错的不是他,而是整个社会。
首先,我们先来看整部作品中,最明显,最激烈的矛盾——周朴园与侍萍。
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一直有着争议,一直在质疑到底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不是真的?但在这里我要明确的表明,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千真万确,甚至有一点感人,甚至这个周朴园还有点可怜。
周朴园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惠体贴;周朴园并不是以自己地主的身份,欺压侍萍,拐骗侍萍,而是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
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一位少爷与一位仆人的爱情,或许没有那么甜蜜,但却至少是纯真的,是没有任何心机的。
是否是周朴园主动抛弃了侍萍?这个问题我表示质疑,我认为,周朴园主动抛弃了侍萍的可能性近乎为0。
排除周朴园自身的性格所致,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
所以我认为周朴园与侍萍的悲剧,错不在周朴园,而是这个封建社会。
是这个封建社会,拆散了这对本应幸福的情侣,造成了这个人间悲剧。
第一幕中繁漪曾对周冲说:“你父亲回来了,你少说你哥哥的母亲,免得你父亲又扳起脸,叫一家子不高兴”,这可以看出周朴园对侍萍的往事有着十分敏感,不能忍受别人去触碰侍萍在他心里幻美的影子,但自己却安于在日夜里死守那份原貌,独自回味、痴想!这时候,如果说周朴园是虚伪的,那他完全可以不必再提起鲁侍萍这个人了,特别是他搬家了之后,更是无人知晓这事,如果单纯说他虚伪冷酷的话,那他就没必要再去回味过往了。
所以应该说周朴园对侍萍的忏悔是有真实情感在里面的。
但周萍与他的父亲相比,却又是另一幅画面。
乍一看,周萍跟他的父亲一样,与家中的仆人在一起,但却受到重重阻扰,但如果细细品味的话,你会发现,周萍才是真正的玩弄。
周朴园对对侍萍的感情是真挚的,是发自内心的。
但周萍对四凤呢?由始至终我没有感受到周萍对四凤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更多的,只是单纯的人类的欲望,与禽兽一般。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周朴园是曹禺作品《雷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被公认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统治势力的代表,这个角色天生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作者在剧中着重揭露这个人在“仁厚”“正义”“有教养”外衣下的专横、冷酷、虚伪和心狠手辣。
一、演员形象艺术分析在《雷雨》戏剧舞台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朴园约莫五六十岁上下,鬓发斑白,椭圆形金边眼镜下闪烁着一对沉鸷的眼睛。
他身形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松弛垂下的两腮和嘴角偶尔逼出的冷笑,让观众看出他平日的专横和倔强。
年轻时一切的冒失狂妄,已经被脸上的皱纹深深遮盖住,再也寻不出一点痕迹。
只有他半白的头发还保持昔日的丰采,很润泽地分梳到脑后。
在阳光底下,他的脸显示出贵人的特征,让观众联想到他家业之大和权力之威。
周朴园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一个威严的强者。
二、服装艺术分析在《雷雨》戏剧舞台上,暗灰色长袍、香烟,两缕八字胡更显得权威十足。
在与鲁妈的这场戏中,周朴园在服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白色格子衬衫打着黑色领带,衬着一件黑色马夹,显得格外精神。
笔者想象,作者是有意在鲁妈上场后这么安排周朴园的服装,让鲁妈和三十年前跟自己同床共枕的周家大少爷之间有了更明显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这位周家大少爷带给鲁妈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而自己此时此刻又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这位伪君子的真实面貌。
最后周朴园在雷雨交加的晚上穿着一件长袍睡衣,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笔者认为,这样是为了让观众知道这个伪君子该为自己做的一切买单了,他的鲁侍萍回来了,他的孩子都到齐了,在这么一个环境下他还能保住自己的封建家长的地位吗?他还能固执倔强下去吗?以至于到最后自己狼狈得连衣服都没穿好就跑了出来。
三、表演艺术分析(一)动作艺术性方面。
在《雷雨》戏剧舞台上,周朴园上场显得霸气十足。
时不时拿起手上的香烟,在这么一个阴暗的屋子里,来回走动,时不时撩起长袍坐下。
如此狂妄自大,让观众看到他就是一家之主。
关于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2篇)[1]
关于《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2篇)周朴园,这位《雷雨》中的主人公,当他刚上场,出现在观众眼前时,谁会把他和“伪善”联系起来呢,你看:他约莫有五六十上下,鬓发已经斑白,戴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在底下闪烁着。
像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
……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伛偻,腮肉松弛地垂下来。
眼眶下陷,眸子却闪闪地放着光彩。
他的脸带着多年的世故和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上逼出的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是和倔强。
年轻时一切的冒失狂妄,已经为脸上的皱纹深深遮盖着,再也寻不出一点痕迹。
只有他半白的头发还保持昔日的丰采,很润泽地分梳到后面。
在阳光底下,他的脸呈银白色,一般人说这就是贵人的特征,所以他才有这样大的矿产。
好一位正人君子!殊不知被所谓严父风度、贵人特征包裹着的,是一个伪善者的灵魂。
但周朴园要“遮丑”,这是他在整场戏中的贯穿性动作。
无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暴露了自家的“阴私”和丑行。
周朴园镇压了矿工罢工,戏弄并开除了工人代表鲁大海,却没有料到鲁大海激愤之下,会把他罪恶的发家史公之于众。
原来,周朴园并不是靠艰苦奋斗和正当经营建立了产业,而是发的“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从前在哈尔滨包修工桥,他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200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300块钱。
仅这一例足见周朴园飞黄腾达的基础是丧尽天良。
18年前他娶了繁漪为妻,但后来并不爱她。
繁漪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现代美德,与他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不仅不理解,反而视她为神经不正常,是“疯子”。
他不能允许周家有这种叛逆,要“教化”她。
看起来,他似乎是竭尽忠诚地为妻子治病,请德国的克大夫看病啦,劝她喝药,督促她休息等等。
但这种关心爱护的真正意义,是对繁漪的潜在仇恨和貌似合情合理合法的虐待!第一幕中“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反映了他的这种伪善。
当他得知繁漪竟敢违反平日的规矩把药倒掉了时,便不露声色地叫四凤把剩下的药再拿来。
《雷雨》周朴园人物评析
《雷雨》周朴园人物评析《雷雨》周朴园人物评析那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他,周朴园,便生于那个战乱纷飞时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生活条件甚至是他的出身都注定了他是一个多面化的人。
《雷雨》中一条线索便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感情问题。
其实我觉得曾经的周朴园是爱着鲁侍萍的,不然又为何留下侍萍以前顶喜欢的东西呢?侍萍是他年轻时候曾爱过的人,那时的他也是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由着他自己的炽热的感情。
可是因为家庭,社会的不允许,他不得不丢弃了一段可以爱的年华,一位可以爱的人。
相信当时周朴园的内心也是十分痛苦的吧。
但从周朴园成年后再次遇见侍萍看来,这种怀念既不能完全是虚伪的做作,也不能完全就是发自内心。
在这怀念当中,有着周朴园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的成分在,似乎这种思念可以弥补当年他对侍萍的伤害,最终减轻他自己内心的负罪感。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周朴园已经不再是那个少年了,它变成了一个伪善的资本家。
在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以后的一连串对话中,这种伪善性表露无遗。
当周朴园知道面前的就是鲁侍萍时,他马上一反之前深情怀念的语气,从中便可以看出他在“怀念”之下的真正心态。
不管侍萍如何解释,他还是认定侍萍是有意找上门来的,他以一个资本唯利是图的思想来揣度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终于的一句:“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吧!”这句话充满铜臭气的话将他卑鄙丑恶的灵魂揭露无遗。
从中可以看到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有着一条底线的。
也就是说,在往事对他现在的地位、声誉、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他尽可以去追念前情,一旦往事对他的名誉地位和“最圆满的家庭”构成直接的现实威胁时,他那伪君子面具下的丑恶嘴脸就原形毕露了。
有了这个“怀念”,不但没有模糊周朴园的性格特征,反而通过前后反差加深了对伪善性的表现。
同时在家庭生活中,他更是一个封建暴君。
他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他的意见就是法律。
在为人称道的“喝药”一场戏里,他的语气开始低而缓,接着高声,最后到严厉,并冷峻地说:“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朴园形象分析方法浅析一、运用直观性原则,充分挖掘剧作中最有意义、学生最易认知的感性材料1.从绣有一朵“梅花”和一个“萍”字的“两件绸衬衣”入手。
这是理解周朴园为何30年来一直不忘侍萍的重要前提。
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不妨把“两件绸衬衣”作为周朴园和鲁侍萍爱情的见证物。
运用这样的方式去提问学生,一方面能把学生直接引入话题,另一方面学生也不难找到答案。
确实,侍萍用一针一线绣成的“梅花”和“萍”字,无不包含着对周朴园的一片痴情,同时也可想见周朴园当年对侍萍的感情。
试想,如果周朴园是一个“始乱之,终弃之”的浪荡公子,恋上侍萍只是为了一时的取乐,那么这“两件旧绸衬衣”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被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
周朴园之所以如此珍惜,是因为这两件绸衬衣非同寻常,凝聚着他与侍萍之间那份真挚的感情,也印记着他与侍萍度过的那段最具纪念意义的快乐时光,可见那时他们是倾心相爱的。
明白了这一点,周朴园怀念侍萍的真实性便毋庸置疑了。
正如曹禺先生所说的:“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
”2.抓住侍萍控诉周家(包括周朴园在内)的几段台词中人称的变换,注意品味其内涵。
“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弟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显然,台词中的人称由“你”改换成“你们”,意即侍萍指控的对象由周朴园转向周家家长,且矛头主要指向后者。
由此看来,逼迫侍萍走上绝路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周朴园的父母。
当然,周朴园不是没有责任,他自己也承认“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有“罪过”。
但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周朴园即便不情愿,也是没有办法阻止的。
“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语)既然是这样,周朴园深深怀念侍萍就又在情理之中了。
细细品味这一层面,我们还不难发现,周朴园也经历了从追求到毁灭的苦难历程。
年青时的周朴园,正像30年后他的儿子周萍一样,存在一个美好的愿望,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爱空间,但这一空间完全被封建观念占据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享受那种自由的权利。
如果我们能够替周萍寻找到同情和怜悯,那么我们在周朴园身上也不难找到这种情感,因为周朴园从他的婚姻突转开始了他的苦难人生。
二、寻找台词中起印证作用的语句或细节1.直接印证。
在周朴园的种种怀念中,保留了鲁侍萍以前最喜欢的家具,牢记了鲁侍萍的生辰,这是鲁侍萍与周朴园在周公馆重逢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实,应该说是最直接、最鲜明的印证。
2.间接印证。
先看关窗户习惯:鲁侍萍当年生萍儿时,得了病,总要关窗户。
周朴园说他一直保留这一习惯,为的是不忘侍萍,弥补“罪过”。
事实怎样呢?这幕剧的开头,周朴园见窗户打开了,就责问鲁妈(未认出是鲁侍萍),“窗户谁叫打开的?”这一责问有力地印证了周朴园怀念的真实性。
因为周朴园并没有料到还能遇见侍萍,这自然不是装给侍萍看的。
再说打听鲁侍萍的下落:周朴园曾“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也曾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过”,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因看到河边侍萍的衣服与绝命书,又听说尸首被穷人埋了,确认侍萍已死)。
而现在面对无锡口音的鲁妈,又细细打听起来。
这无疑又是一处很好的印证。
另外,对鲁侍萍照片这一细节的描写,同样印证了周朴园的一片怀念之情是真实无疑的。
3.对比印证。
同一个周朴园,逼迫鲁侍萍出门,尚且感到“于心不忍”,有“罪过”,并表现出那么深切的怀念和忏悔。
而为了发财,故意淹死2200个小工,并不觉得于心不忍;为了镇压罢工,让矿上警察开枪打死30个工人,也不觉得于心不忍。
这种强烈的对比,无不说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挚怀念。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课题:书写练习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