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等高线地

合集下载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的运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的运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重点】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难点】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发现地球在运动呢?(同学有不同的回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或亲身感受到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国家举办时,我们需要后半夜起床看球;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夏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大,冬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小;冬寒、夏热、春秋温和等,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在后面的四节课中来认识这些现象产生的道理。

(讲授新课)我们先请一名同学读教材提供的关于天体运动的阅读材料。

(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感想?(同学回答)请同学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学习他勇敢的科学精神。

(布置自学内容)请同学自读教材关于地球自转的两段文字和地球公转的相关文字,看看能否自己填出下列表格内容,填完后请同学回答: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方向在图上表示方向围绕的中心周期地理意义(老师指导学生画图)(学生讨论)学生4人一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产生哪些现象?两个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补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投影展示填表内容(或由学生回答,老师将内容填在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填完后教师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在图上表示方向围绕的中心地轴太阳周期1天1年地理意义1、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2、2、产生时差1、1、昼夜长短的变化2、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3、四季变化(课堂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板书设计】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方向在图上表示方向围绕的中心周期地理意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及其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及其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若要完整(wánzhěng)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D
A、3条
C、5条
B、4条
D、6条
第十页,共十五页。
2、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判断:
(1)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 C )
A、[ 40m,50m )
B、 ( 45m,55m )
C、[ 50m,60m )
D、 ( 50m,55m )
例题: 若a=100m b=200m c=300m 判断地形:①洼__地__(wādì②) __山_丘__ ①的海拔___0_m_<_H__<_10_0_m__ ②的海拔__3_0_0m__<_H_<_4_00_m__
第九页,共十五页。
巩固 练习 (gǒnggù)
1、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hǎiyù)部分等深线示意图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 全部闭合。
4)、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 且在图的间 部分不断。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第二页,共十五页。
3、几条特殊(tèshū)的等高线:
(2) 50m<H底≤100m
A、51m B、50m C、151m D、150m
故选A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 崖的相对高度( A )
(3)150m≤ H顶-H底<250m 故选A
A、150m B、250m C、251m D、149m
陡崖(dǒu yá)的相对高度公式:(n-1) d ≤H<(n+1) d 第八页,共十五页。
二、等高线地形图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人口与人种(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人口与人种(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设计思路发挥多媒体软件的强大优势,用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搭建平台,以读图、析图、讨论、计算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从现实生活中引发出的“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在“谈话教学法”所营造出的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中张扬个性思维,更加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等严重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运用地图、资料、图表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能够举实例说出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所产生的问题;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以及相关数据的判断、分析和整合,从而得出相关结论,进一步体会用图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动手绘制人口增长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学会计算人口密度,理解地理图表是地理数据的直观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人口问题的分析、探讨,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从学生自己周围世界中“发现”人口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正确的人口观。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和对策。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

“世界人口增长和世界人口分布”采取谈话法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总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与内容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呈现: 1999 年 10月 13 日《人民日报》的一段报道:地球村第六十位居民降生……告知: 1999 年 10 月 12日为世界 60 亿人口日。

明确世界人口已达到 60 亿。

讲授新课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成快速增长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世界各国人口增长速度不同呈现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要求学生计算:据示意图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所需的时间。

如果世界每秒钟增加人口2.5 人,那么每天、每年各增加多少人?提出问题:根据计算结果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动手计算并回答:略。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推理、比较、讨论法、谈话法、小品表演等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集有关人口问题的资料。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人们把地球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则称为“地球村的居民”。

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

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

所以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知识。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讲授新课[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活动1] 让学生结合课本65页活动1,并根据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

并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第50亿位和第60亿位居民)[过渡] 同学们都讲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一、世界人口增长[活动2] 读图分析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一章_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_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一章_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_新人教版

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 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
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盆地:
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 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2001000米 500米 没有一定 200米 500 以上 以上 数值 以下 米
思考: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根据等高线判 断高度,那么分层设色图呢?
可以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 高低。 一般规律是: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五种地形的识别
高原: 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 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
山地:
2130
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叠
相对高度计算: (n+1)d>h≥(n-1)d
B、生活中的地形: 说出 地形名称
鞍部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脊 山谷的 判别?
1、等高线的基本特性
①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 海平面作为零米。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 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 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 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等高线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 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 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 匀坡。
山峰
山峰
山峰

初一地理等高线

初一地理等高线
复习:地形世界之最
在平面图中,如何看出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的地形?
学看地形图
自主预习:
• 一、陆地地形有哪五种形态?
• 二、如何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 三、等高线地图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 四、山地有哪几个部位,分别有什么特点? • 五、在等高线地图中,如何看出山地的五个不
同部位?
高原
山地
盆地
由高凸向低——山脊 由低凸向高——山谷
小结:
• 学看等高线地形图的步骤:
• 1、数值:海拔高度、相对高度 • 2、疏密:地势起伏(山体坡度)的大小 • 3、弯曲:判断山谷山脊(相对高度)
• 当场练习:
1、图中C点的海拔为______米; 2、图中A点与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米; 3、从图中AB两处爬上山顶,相对艰难的是_____处出发,
(5)图中可能出现河流的地点,及该河流的流向为 A.①处,自西北流向东南 B.②处,自西流向东 C.③处,自东南流向西北 D.④处,自北流向南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丘陵 Nhomakorabea平原
请找出五种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思考:一、如何查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Q:各种颜色之间的界线是什么呢?
——等高线
Q: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各种颜色的含义: 蓝色—— 水域(海洋、湖泊、水库、河流) 黄色—— 高原、山地
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绿色—— 平原 白色—— 雪线
二、学看等高线地形图
(一)、什么是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数值、线条有什么作用?
二、学看等高线地形图
(二)、看等高线地形图的步骤:
1、数值: (1)海拔: (2)相对高度: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球仪(第四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球仪(第四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地球和地球仪(第四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经纬网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

难点用经纬网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两头标记出经度或纬度的绳子48根;四幅画在地面上的经纬网图;一些小卡片和大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导入新课教师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经纬线和经纬度,今天我们要在这儿(室外),将所学内容综合运用,上一节活动竞赛课。

活动规则和安排教师提示①全班根据人数分成四组或三组,每组16人左右,选出组长,以组为单位站成一排。

组长的任务是领取和收发活动用具。

②每一次活动都有时间限制。

一次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根据站好的时间和准确程度来得分。

基础分数为100分,提前站好按1分钟×10分来加分,到时间没站好的组请提前站好的组帮助完成,不加分。

③活动项目共分为四项,前两项活动是一样的内容。

组长领取六根绳子,四张卡片,根据绳端标记的经纬度建立一个经纬网,并使持卡的四人站在正确的经纬点上。

第三项活动是在已有的地面经纬网上持卡站位。

第四项活动,将一些最近发生或影响较大的事件的地点用标杆标记在你所在的经纬网地图中。

②活动开始,教师计时,每组先找到并确定北方。

③组内合作、讨论,扯经线和扯纬线的学生扯好线站好位。

构建一幅经纬网地图。

②重复上一项活动中的2~6步骤,新一轮的活动。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基础过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分析回答: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地轴是倾斜的,它的空间指向保持,永远指向方向。

2、当地球位于A处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最,白昼最。

3、当地球位于D处时,武汉的昼夜长短关系是:。

4、地球从B处向C处运动期间,在南半球的季节为:。

5、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北半球节气为,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填纬线名称),该纬线对应的纬度是:。

此时,北极圈内出现现象,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是。

6、正确拨动地球仪的方法是:()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7、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原因产生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D、昼夜交替现象8、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下列地理现象中,不是由地球公转原因产生的是:()A、五带的划分B、四季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D、昼夜交替现象10、下列那些现象说明地球在运动:()①一年365天②白天、黑夜的更替③长江水滚滚东流④春夏秋冬的变换⑤夏季白天长,冬季夜晚长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⑤11、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地球在转动,这是因为:()A、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很大,而人很小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根本没有运动C、一年才自转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D、天空有云层,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也就感觉不到1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说法正确的是:()A、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B、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方向自东向西C、地球运动总是先自转后公转D、自转公转周期不同13、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A、北回归线上B、南回归线上C、赤道上D、南北极圈上14、南半球有阳光直射范围的是()A、0°—23.5°NB、0°—23.5°SC、23.5°N—23.5°SD、0°—66.5°N15、山东省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A、6月22日前后B、12月22日前后C、3月21日前后D、9月23日前后16、每年元旦,阳光直射点位置在()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C、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17、下列四地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地区是:()A、南寒带B、北寒带C、南温带D、热带18、我们准备进行一次南极之旅(科学性质),你认为最好的季节应是北半球的:()A、夏季B、春季C、冬季D、秋季19、9月、10月、11月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下列四天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最早的是()A、妇女节B、儿童节C、国庆节D、元旦21、六一儿童节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北极圈D、南回归线22、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南极洲去考察,经过的热量带有几个?()A、5个B、4个C、3个D、2个能力达标23、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如右图)回答:(1)划分五带的根据是。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图的阅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图的阅

地图的阅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②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③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④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能力目标①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依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①师生课前准备.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6~8个、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校园平面图、米尺等。

②投影仪、投影片:台湾岛的照片和“台湾岛图”;日本图;某地区平面图。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出示投影片:台湾岛的照片和“台湾岛图”(或让学生分组观察课本中的台湾岛图,分组展开竞赛,按小组回答),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师:同学们在“台湾岛图”上找到很多地理事物,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怎样看地图。

教学新课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师:请你动手量算,同桌同学合作,用准备好的米尺量出使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生:长1.2米,宽0.4米。

师: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长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比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生:120倍。

教师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教师说明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板书一、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重点】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难点】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提问)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哪些现象?(学生答: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

(讲授新课)(问)假设地球不运动,地球上有没有昼夜之分呢?同学回答后老师讲解: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太阳照射地球;之二,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问)你怎样理解教材相关文字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演示)用灯泡做光源,在黑暗的区域照射地球仪,并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及昼夜更替现象。

实际上,在演示过程中,以灯泡做光源的太阳不动,地球仪转动,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看到“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是太阳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应。

老师与学生一起画昼夜半球示意图:(演示)当北京由夜间进入早晨的时候,英国伦敦是什么时候?美国纽约是什么时候?(学生答:伦敦还是深夜,纽约进入晚上)(问)在同一时刻,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打电话的问候语为什么不同?(学生答)老师归纳过渡到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学生活动)读时区图,①全球共划分多少个时区?(24个)②你知道相邻两个时区相差多少个小时吗?怎样计算不同时区的时间差异呢?③在时区图中找到以下城市:北京、东京、伦敦、纽约、开罗、莫斯科、悉尼,当北京是10月1日8:00时,其它城市是什么时间?(东京9:00;伦敦0:00;纽约9月30日19:00;开罗2:00;莫斯科2:00;悉尼10:00)④你能归纳出计算不同时区时间的一般方法吗?(相差几个时区就差几个小时,“东早西迟,东加西减”)【板书设计】三、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等高线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等高线 课件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
称:
A__山__顶____ B__鞍___部___
C__山__谷____
D__山__脊____
E__陡___崖____
(3)分别沿图中①、②登山
有何不同?
① 线坡缓,省力;② 线坡陡,费力
4、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a )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c)
400
b
300 200
地图的等高线
七年级 地理
新团初中 陈学官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拔和相对高度
500 1000
1500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即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
(2)、从图中___C___(B、C)坡登山至山顶A比较容易,
原因是______此__处__等_高__线__稀_疏__,__说_明__该__坡_坡__度_。和缓
(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表示的地形属于( B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2: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形部位名称:
B 陡崖 C 鞍部 , D 山顶 I 山谷 。
(5)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
大起伏和缓。
总结五种陆地地形的海拔特点及地面起伏程度:
高原— 山地— 丘陵—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 部起伏较为和缓。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 山坡。
海拔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七年级上册 等高线地形图

七年级上册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 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 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 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特征

1
数值大——海拔高 数值小——海拔低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
山 体 的 不 同 部缓 位坡
山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鞍部 陡 坡

2

2、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用 表示 (山顶海拔 的估算)
等高线凸 向低处, 山脊线也 称分水线
等高线凸向 高处,山谷 线也称集水 线(易形成 河流)
两个山顶 的中间部 分
多条等高 线会合重 叠在一起
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
400 300 200 100
E
A B C
D
100 200 300 400
方法1 山脊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部位等高线 向高处凸出 方法2 内部等高线海拔高,外围海拔低,即“内高外低” 为山脊;外围等高线海拔高,内部海拔低,即“外高内 低”为山谷。
例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 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山峰
山谷
鞍部
山脊
山谷


等深线的特征
1 数值大——深度大 数值小——深度小 分布密集——坡度陡 分布稀疏——坡度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1)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
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际距离.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际距离.(2)形态上的特性.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形态上的特性.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高差也相同.高差也相同.(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等高距全图一致.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封闭的曲线(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合.(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
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的地方表示陡坡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行状.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向上游弯曲,字形.行状.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称时(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有时也叫做降坡线.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第三,熟练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见下表)
第四,学会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
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工厂区位的选择.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3)工厂区位的选择.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电子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
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农业生产布局..(4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4)农业生产
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分析某地气候特点,.(5
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例题:例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
C.气温较
修梯田,C.修梯田,
解题思路:这组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图判读的基础上解题思路:这组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图判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自然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决策人类活动的综合判断能力.理现象,决策人类活动的综合判断能力.题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图的判断能力.首先可从图中的图例判断出这是一幅等高线圈,第1题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图的判断能力.首先可从图中的图例判断出这是一幅等高线圈,然后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坡面线的选取情况判断出①线所在地区的坡度最大,后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坡面线的选取情况判断出①线所在地区的坡度最大,③和④的等高线疏密情况不同,坡度也应不同,即可得到答案.线疏密情况不同,坡度也应不同,即可得到答案.题主要考查对地形;气候;植物生长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掌握情况,;气候;植物生长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掌握情况第2题主要考查对地形;气候;植物生长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推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得到甲坡和乙坡存在的明显差异有:(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推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得到甲坡和乙坡存在的明显差异有:1)乙(坡地处北坡,(乙坡坡度缓于甲坡.据信息(,(2选项,坡地处北坡,(2)乙坡坡度缓于甲坡.据信息(1)可排除A,C选项,虽然甲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米,不足以产生地形雨,风的迎风坡,实际上由于此山海拔400多米,不足以产生地形雨,如果产生地形雨而甲处降水较多的话,甲坡的植被应比乙坡好.但甲处位于南坡,地形陡峻,蒸发较多,水较多的话,甲坡的植被应比乙坡好.但甲处位于南坡,地形陡峻,蒸发较多,又不易涵养水源,土壤水分条件较差.乙处位于东北坡,蒸发较少,地形平缓,容易涵养水源,水源,土壤水分条件较差.乙处位于东北坡,蒸发较少,地形平缓,容易涵养水源,因此乙坡土壤水分条件好.坡土壤水分条件好.答案为B项.第3题主要考查对华北地区所属自然带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治理地表荒漠化主要措施的了解程再从乙坡位于北坡属于阴坡,度.应从治理荒坡的最基本途径是植树造林来排除选项A,C,再从乙坡
位于北坡属于阴坡,从而得到正确答案.排除选项B,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2.B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