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地图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地图、等值线

学习目标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课内探究案

一、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注意:以赤道为对称轴的点、以地心为对称点的点(对趾点)的坐标的求法

写出M(60°N,110°E)以赤道、地心为对称点的点。

2.定“方向”: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a.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b.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c.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小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

东方,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

典型例题1

读右图,写出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

C点的方向。

(2)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南北方向,根据距极点的距离判断;东西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选取劣弧判断。

典型例题2

读右图,判断方向。

①B在A的方。②C在B的方。

③C在A的方。

变式训练:若中心为北极点呢?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

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

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

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典例3】

1.纬网图,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

为S1和S2,则()

A.S1=0.5S2 B.S1=S2 C.S1=1.5S2 D.S1=2S2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典例4】

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完成题1-3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属于东经度

C.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D.b地的实际面积比a大

2.以下备选项的两个地点中,既分别在东西两半球,又

分别在南北两半球的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3.图中a、b、c、d四个区域,按实际面积大小排序,

正确的是

A.b>a>c>d B.b=c>a>d C.b

5.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自主学习材料P3)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部分长度。

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下图所示。

【典例5】1.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

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2.读右图判断下列问题。

(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2)若D点所处经度为60°E,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以每

小时1110KM的速度出发,10小时后达到目的,目的地的地

理坐标是(120°W,40°N),该飞机选择最近的路线飞行,

求①点的纬度。

A、30°N

B、40°N

C、50°N

D、60°N

二、地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材料P6)

【典例6】

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万

B.1:10000万

C.1:500万

D.1:5000万

三、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如图,

甲点海拔为________米,乙点海拔为________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

对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2.常见等高线地形图(自主学习材料P7表格)

3.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规律

(1)山脊线(如C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虚

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2)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高低”“低高”反向法则。凡是等值线向高处突出者则为低

值。

反之,凡是等值线向低处突出者则为高值。

(4)相邻两条等高线,或相等,或相差一个等高距。

(5)“遇高则高,遇低则低”正向法则,一般用于闭合等值线。

如上图等高线图,A处弯向高值区,地势低为谷地,B处弯向低值区,地势高为山脊,C处数值低于100米,D处数值高于200米。

(6)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由高到低是河流集水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