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从“周边”发现“中国”
葛兆光亲历历史,见过沧桑,用全球视野做中国学问
葛兆光亲历历史,见过沧桑,用全球视野做中国学问近期《十三邀》访谈历史学家葛兆光,令读者大呼过瘾。
葛老师正直朴素、关切现实问题,很多观点启人深思:● 自然灾害比人祸要好对付得多本期拍摄跨越三个年头。
2020年6月,葛老师因疫情被困东京。
《十三邀》问:“在东京受困是否感觉到恐惧?”70岁的葛老师说,没感觉恐惧,“自然灾害比人祸要好对付得多。
”● 我们的历史,基本上是写谈恋爱,不写生孩子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而官修历史最重要的作用,是从前朝历史,论证本朝的合法性。
这就像只写谈恋爱,不写生孩子——谈恋爱怎样都好,其实重点是那个新生孩子是怎样的。
● 走歪路的时候,不要总觉得自己在正路上我们是有特殊性,但要不要共享一些普遍价值?比如民主、自由、平等。
对国际秩序是融入,还是另起炉灶?所以,特殊性不能强调过头。
否则就等于是,“我们走歪路的时候,自己还以为是走在正路上。
”而这,就是葛老师研究思想史的意义:任何历史上的事,不能就中国谈中国,而要把它放到更大的背景下去看。
葛老师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70年代上山下乡,失学、挨饿……78年考入北大中文系,历任清华历史教授、复旦文史院院长。
用葛老师的话说,“亲历历史,见过沧桑。
”在动荡、曲折的大时代,体会真正的中国,使得葛老师思考和认识中国,历史视野极为丰富多元。
作为当代少有的一流学者,葛老师不仅受过最严格的传统学术训练,而且不墨守成规。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是葛老师招牌研究领域的招牌作品,葛老师众多思想在三本讲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由于是课堂讲录,因此互动性强,可读性高,不仅是文、史、哲、人类学、社会学的入门经典,也是最好的思想史入门。
同时,也是一部思想深刻的思想史百科全书。
葛老师与余英时、沟口雄三等优秀学者的对话,既有全球视野,谈论的问题又始终不脱离实际中国,并且能给读者生发方法论的启示。
有读者说,“每读一遍,就是读一遍思维的弹药库,满天都是思维火花。
”葛兆光:我讲过很多课。
葛兆光:不要再轻言“某地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6
葛兆光:不要再轻言“某地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6人物周刊:您能大致描述一下这个寻找中的共识吗?葛兆光:这离我的专业太远了,也许我不能表达得很清楚,虽然私下里我们都会讨论。
第一个是普遍价值,包括人权、民主、自由,这必须是大家共享的,不能因为它们最初出现在西方,就说这和我们没有关系。
第二,如果承认有普遍价值和一般道路,就要警惕政治上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对文化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则有必要重新考虑。
有人认为中国崛起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强势、国家独立。
我也承认,强势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的时候有方便之处,可是,它真能给人民带来自由、民主、平等的生活吗?我接受这样一种区分:文化与文明不一样。
文明是普遍性,大家按照一个规则来生活,在全球文明中互相沟通、互相交流;文化是各个民族仍然保持各自不一样的地方。
我觉得在政治、经济上,我们不能不接受一个文明的规则,但在文化上,多元文化的民族主义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学界会好吗?人物周刊:您怎么评价当下的学界?葛兆光:中国的学界,我只说文史领域,现在是一个四分五裂、共识崩溃的状况。
当下的学术评价有3个互相冲突的标准:第一个是数字化评鉴的制度约束,就是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等等。
这背后当然有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评奖啊,职称啊,收入啊,都在这个评价系统之内,大学的人苦于这套评鉴制度已久。
第二个是传媒的标准。
传媒也是个帝国,力量很大,它跟市场联系在一起。
有些很不入流的东西经过传媒、市场的包装一下子很红,大学反过来也受其很大影响。
比如校长会觉得学校有一些常在中央电视台露脸的名人也不错,可以提升声誉;同时公众因明星学者的出现对真才实学的评鉴也有所改变。
第三个才是学界自己心里的那杆秤,当然,也只是部分精英同行会有评议。
我们去书店都知道,90%的书是可出可不出的,学术杂志上90%的文章是可看可不看的。
这个标准实际上最弱、最没有实效,但可能也是最准确的。
最熟悉的陌生人——读葛兆光先生《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
遭遇衍生出一出蛮夷乱华的悲剧,几代朝鲜士人 前仆后继、感同身受地为季文兰赋诗喊冤。但据 《想象异域》 ,朝鲜男性士人,总希望这个季文兰 以一死而全其名节,成全他们的守节观念和对满 洲人的鄙夷。于是,朝鲜使者在评完季文兰诗句 后,残忍地加了一句: “可怜,书完只欠一条罗 巾。 ”他们需要的,远不止一个异域悲情,更是一 个刚烈节妇,一个殉道楷模! “每一种他者形象的形成同时伴随着自我形 象的形成。 ” 对于朝鲜文化而言,清初的中国形象 已然成为异己世界的象征,是朝鲜士人集体梦幻 投射自身焦虑与渴望、自卑与自满的“他者” 。他 们作汉诗、写游记,用充斥着浓郁情感的语言诠 释清朝中国,与其说是完成了有吸引力的历史记 录,不如说是更好地展现了他们想象中的永久真 实,同时也昭显了他们自身的文化抱负和道德制 高点。燕行文献,道出了李朝朝鲜两班士人的悲 情与固执,也体现出他们自诩的政治正确外加文 化上的优越感。在目睹了清国礼崩乐坏的一幕幕 之后,李朝朝鲜开始以“中华文化”之正脉标榜, 宣称“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 。 而在对 清国的指摘之外,他们开始建立自己国家的独立 文化和认同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燕行文里中 国形象的功能不仅仅是反映或认识中国的现实, 还是朝鲜士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按照他们文 化中的模式、程序对中国的重组和重写;李欧梵 也指出, “对异国认知的变化有时反映的不过是认 知者自己需要和抱负的变化” 。
心中“中正无偏,真是孔孟正脉”的朱子之学在 清朝中国遵行者也越来越少。此番精神颓丧直接 的后果就是男女贵贱没有秩序,官员和文人不耻 从商逐利,举国上下皆信佛重鬼、不再尊儒。除 此之外,汉人剃发胡服对朝鲜人造成的视觉和心 理冲击也是史无前例的。朝觐清朝皇帝时,朝鲜 使团仍然依照明制, “束发垂后,戴乌纱帽,被阔 袖红袍,拖饰金玳瑁带,穿黑皮靴” ,但此等汉人 装束唯有在娱乐舞台的戏曲服装和汉族女性的日 常穿着上方可觅得。 “中国”不存,呜呼哀哉! 对燕行文献做跨时代、跨文化的反观,不仅 能看到彼时“中国”的倒退与沦丧,还会发现朝 鲜两班士人对清朝的偏见和傲慢,皆是狭隘与偏 激。他们只看到清军的“入侵” ,却不曾面对明朝 统治的腐败与被动;他们将迫使自己签下城下之 盟的满族人视为蛮人、禽兽无可厚非,但对满族 在军事方面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却鲜有反省;他 们不解汉族在清朝的“遵时”与“从俗”皆因惨 烈、漫长的血腥斗争,汉族知识分子日趋保守皆 因文字狱的重压。两个例子可以让我们更透彻地 看清朝鲜两班士人如此种种的真正意图:一、他 们改写了正月初一清晨清朝皇帝的祭堂子。朝鲜 士人不清楚或是不愿意清楚这是满人传统的祭天, 反而固执地去相信这是满人祭祀明代邓将军以祈 求前朝汉人将军鬼魂的宽恕;二、汉女季文兰的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总结概括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总结概括中国思想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古代至今的数千年历史。
葛兆光教授对中国思想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并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此,我们将对葛兆光关于中国思想史的总结进行概括,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从人类离开非人类动物的状态开始,并通过古代先秦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佛教、道教、唯识宗等各个重要流派的发展演变,全面地梳理了中国思想史的进程。
首先,葛兆光分析了古代先秦思想的演变。
他认为,古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与认识是古代思想发展的基础。
孔子提出的“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类的和谐发展。
而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与宇宙的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的本性。
法家思想则注重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法律的严格执行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其次,葛兆光讲解了佛教、道教以及唯识宗等外来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
佛教的到来对中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超越轮回,追求解脱和智慧。
道教则主张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唯识宗关注心识境界的提升,力求解脱执着与纷争。
最后,葛兆光回顾了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
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思想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不同的思潮和流派相互碰撞、融合,丰富了中国思想的多样性。
从推翻儒家传统到倡导实用主义,从儒家再传统到儒学复兴,中国思想在演进的过程中保持了其独特的韧性和生命力。
总的来说,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对中国思想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先秦思想的发展,关注了佛教、道教及唯识宗等外来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最终回顾了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葛兆光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思想史的框架,并为我们思考中国当代文化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视野之拓展与论文选题(三)
《 仪礼 》《 、周官》《 、周易 》乃至《 , 尚书 》《 、春秋 》 三传之文学?宋陈骏《 文 则》 之称美《 礼记 ・ 檀弓》清姚际恒《 , 仪礼通论》 推崇《 仪礼 》 之文章; 方
古 丈誓 蓉
视野之拓 展与论文选题 ( 三)
张 高评
陌生化诠释角度 的运用 , 偶然机遇可以变成创造性机遇
山大 ・ 莱 明 ( e adrFe n ) 是 第 一 个 发 现培 养 瓶 弗 Alxn e l g 不 mi
人, 但却是第一个注意并思考霉菌 的潜在用途的科学家 , 因
苞《 官 析疑 》 阐发《 礼 》 周 更 周 之仪 法 , 为通 于《 秋 》 书 法 , 以 春 之 以及 古
文之义法 ( 张高评《 经学与文学的会通 》林 明德《 , 中国文学新境界 : 反
一
芷
第
o)
旦大学文史研究 院葛兆光院长提倡“ 从周边看中国” 诸研究视点 , 及以
较有利 之 态 势 , 持 批评 和 思考 之距 离 , 保 自异域 之 眼看华 夏 , 从外 面 周 边 研究 中国 , 自然 别 有 所 见 。犹 苏 轼 《 西 林 壁 》 云 , 岭 、 峰 、 题 所 成 成 远
期
一
总 第
一
近高低各不 同。中国从传统走 向现代 , 是从天下看万 国, 华夏视夷 自
狄 ; 视角 不妨 转变 华夷 为 西 中( ) 既 见人 所 未 尝见 , 能 言人所 未 今 东 , 方
Cn (o
期
V Biblioteka 曾言 ( 葛兆 光《 宽 文 史研 究 的视 野— — 复旦 大学 文 史 研 究 院成 立 典 放 礼 上 的讲 演 》 复 旦 大 学 文 史 研 究 院 编 《 方 风 来 》 中 华 书 局 20 , 八 , 08 年 版 ) 。 以《 经 》 究 而言 , 界 大 抵 分 原 始 《 经 》 、 诗经 》 诗 研 学 诗 学 《 汉学 、诗 《 经 》 学 、诗经 》 学 , 宋 《 清 以及 现 代《 经 》 , 格 不 同 , 重有 异 ; 岭 诗 学 风 侧 成 成峰, 视角殊 科 , 释 自然 有 别 。以学 科 研 究 而 言 , 文 学 美 学 外 , 诠 除 历 史学、 文字学 、 言 学 、 韵 学 、 语 音 民俗 学 、 料 学 、 物 学 、 佚 学 , 史 植 辑 以及
想象的朝贡葛兆光
想象的朝贡葛兆光视野:葛兆光特别专辑《今天》122期,精心策划了“视野:葛兆光特别专辑”。
根据葛兆光《写在前面的话》,专辑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辑“所传何统”,多是讲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在当代的被宠信和被误会,因为近年来某些所谓“传统”走红得让人诧异;第二辑“藉史而思”,是葛兆光在历史研究中的一些思考;第三辑“引颈偶眺”,说的是一些有关边缘历史的观感,既从周边看中国,也从中心看边缘;第四辑“普镇琐记”,是2011年到2013年,葛兆光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的随感;第五辑“奈当下何”,则是葛兆光对今天中国思想、学术和人文教育的一些感慨。
最后的“附录”中,收了一篇写家世的《福州黄巷葛家》,以及一篇韩国学者对葛兆光的采访。
让读者知道作者的来历,以及对其学术与思想有所了解。
“今天文学”公众号将分期编发专辑文章,一窥历史学者“不那么学术”的文学世界。
康熙十七年(1678)农历八月初六,皇帝请大小朝臣在神武门看西洋进贡的狮子。
中国本来没有狮子,这次有了真的,很多人就想去一饱眼福。
有观赏资格的人不多,能进皇宫在神武门看狮子的人,大多是一些位高权重、有头有脸的高级士大夫。
这些士大夫蒙此恩宠,当然有些受宠若惊,在惊喜之余,就想起自己的看家本领写诗。
一时间里,写了好些诗。
今天的各种清人文集里,还有不少同时的诗作,让我们依稀想象到那次盛会:神武门下木囚笼中被困的狮子,神武门前冠盖云集,秋日阳光下,闪动的顶带花翎,还有嗡嗡的赞美声,尽管可能既文不对题,又言不由衷。
1这里不想说他们看狮子的盛况。
看狮子不稀奇,很早的时候,就有外国人送来过狮子,至少在北宋的时候,占城国就送给皇帝两头狮子,还派了两个有经验的人专门来饲养狮子,“二蛮人留养苑中,上(皇帝)虑其怀土”,于是,送了盘缠让他们回国。
现在就更不必说,不要说看石头的假狮子,就是看真狮子,动物园里狮子就很多,要去非洲天然动物园去看看野外狮群,也不是不可能,何况在电影院还可以很安全地看仿佛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狮子王。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内容介绍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古典文学研究界最早采用语言的眼光看待古典诗歌的著作之一。
作者深刻地指出,古典诗歌具有独立的语言系统,采用的是独特的言语。
这样,作者不是对一篇一首的诗词进行微观的分析,而是从宏观的语言体系的角度对于古典诗歌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整体风貌和动态发展做出把握。
作者介绍葛兆光:原籍福建,一九五零年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曾在贵州苗族山区插队,一九七七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一九八四年研究生毕业,曾经任教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
一九九二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古代诗文要籍详解》、《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唐诗选注》、《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九世纪》、《葛兆光自选集》、《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等。
另有随笔集《门外谈禅》、《考在涧》、《佛影道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和《并不遥远的历史》等。
作品目录第一章背景与意义――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中一个传统方法的反省一、“背景分析”:真是一把万能钥匙吗?二、背景批评的难题与困境三、批评的传统:以历史的背景曲解诗歌的意义四、诗歌:是自给自足的文学文本,还是依赖背景支撑的历史文本第二章语言与印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批评中的一个难题一、难题:语言与印象的纠缠二、实例分析:从语义到语音三、还是难题:诗歌语言批评怎么办第三章意脉与语序――中国古典诗歌中思维与语言的分合一、诗的语序:老话题的新诠释二、陌生化:意脉与语序的分离及诗歌语言的形成三、埋没意绪:意脉与语序分离的意义第四章论格律――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结构的分析一、语音序列:从永明体到律绝体二、意义结构:对偶的空间效应三、句型规范:诗歌整体结构的选择四、小结:人心与天道的同律搏动第五章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一一、密码破译:作者与读者的文化对应关系二、典故与诗的视境:中断与连续三、用典方式:表达意义与传递感受四、典故注释:对“动机史”的阐释第六章论虚字――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二一、“自”字的分析:“转从虚字出力”二、虚字的意味:传递感受与曲折意思三、“意思中再加意思”四、唐宋诗之间:虚字与以又为诗的风气第七章论诗眼――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二一、从无眼到有眼:“诗眼”的形成过程二、诗眼的意义:给物理运动情状以情感色彩三、诗眼消解与篇法、句法与字法第八章从宋诗到白话诗――诗歌语言的再度演变一、以文为诗:从唐诗到宋诗二、以白话为诗:本世纪初的诗体革命三、宋诗与白话诗:一种共同的诗歌观念导致的语言革命四、巧思与机智:走向精致化的白话诗原版后记修订版后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面临的挑战》检测题(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和面临的挑战》检测题(有答案)《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检测题一、单选题1.1567年,隆庆帝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原来的民间走私转变为合法的对外贸易。
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C.隆庆开关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2.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他们这种治国理念产生的后果是A.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B.有效地阻止了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C.使当时工商业难以出现兴盛局面D.中断了中国与海外的贸易联系3.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时政治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类似西方的‘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感情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索和冷静的分析。
”作者评价的是A.宋明时期的理学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C.启蒙运动的思想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4.有观点认为:(明朝)当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之后,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正在逐步吸干底层的农业资源,……当农耕帝国的农业基础依然脆弱或者技术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实行过度的商业化只能是带来资源配置的扭曲,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却由于商业经济的过度发展,最终耗尽了帝国的资源。
该观点意在说明A.明朝存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条件B.明朝灭亡源于经济因素C.农业经济与商业发展矛盾不可调和1/ 7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农业社会5.1585年(明万历十二年)广东顺德县耕地总量88.4万亩,据县志记载亩产约1.8石米,米时价约每石0.5两白银,官府计划征收土地赋税约5.8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2.9万两白银。
葛兆光:从“周边”发现“中国”
葛兆光:从“周边”发现“中国”葛兆光的新书《宅兹中国》,副题为“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这关乎“中国”的传统或者主流叙述的“常识”。
大家习以为常地在各种论述中使用“中国”这一名词,并将它作为文明的基础单位和历史的论述前提,可是这个“中国”是想象的政治(文化)共同体,还是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历史单位?日本人与清代得泰船主的对话充满了对满清帝国的敌意和对本国文化的优越感。
图为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收藏的得泰船图。
(葛兆光/供图)葛兆光的左眼,裸视介乎0.1-0.2之间,只能看到轮廓和色彩。
视力之所以严重受损,与此次由其主编的这套30册丛书不无关系。
《朝鲜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合作,历时近3年共同编纂成书,涵盖了古代朝鲜王朝(1392-1910)在明清两代出使中国的官方使节用汉文书写的各种记录,时间跨度500多年,包纳了明清鼎革、近代剧变等重要历史转折时段,是研究15到19世纪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变迁的一手文献。
10年前,在清华大学执教的葛兆光耗时7年,完成了两卷本的《中国思想史》。
对于1895年之后的思想史写作,葛本来有一个第三卷的计划,当他开始着手准备时,发现1895年之后的中国“已经不能完全封闭起来写了”,因为“从此中国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或者说孤立的中国,它已经被整编到整个世界的大历史里面去了,它的任何变化都跟外面有关系,这就迫使我们要关注外域,关注周边”,而且“你不说明外面,你就说明不了中国”。
通过“看一些乱七八糟的意外的东西”,他发现了保存在韩国各个机构的这些文献资料的“特殊价值”,并委托学生在韩国翻拍照片带回国,5万张照片,天天看,眼睛逐渐不支,2008年4月,左眼视网膜脱落,一个月内三次手术,勉强保住,后来只能“只眼看书”了。
2010年,文史研究院与越南汉喃研究院合作编撰出版了《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包括79种共一万多页的文献资料。
整理出版中国周边国家所藏汉文文献是“从周边看中国”课题的既定规划,接下来的出版项目还将包括日本、琉球、蒙古、印度等地,甚至还将涉及中亚、欧洲等国家的汉文文献。
葛兆光-思想史的重要性
葛兆光:思想史的重要性思想史研究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它同时在自觉地思想史研究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它同时在自觉地回应着三方面问题,一是它在回应新的中国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变迁,思想史世界的混乱,需要重新回顾过去,重新梳理脉络,找到思路;二是它在回应东洋和西洋,包括各种长久固定的学科制度和各种蜂拥而入的新理论、新方法;三是它在回应1970年代以来,近三十年间不断出现的各种新史料的刺激和挑战。
在正式讲演前,说几句题外话。
六十年前的12月17日,胡适先生在普林斯顿大学度过六十岁生日。
我比胡适小六十岁,似乎很巧合,六十年后,我也将在普大度过我的六十岁生日。
当年的胡适心情很黯淡,那天晚上,他乘火车回纽约,想到自己有心脏病,人寿保险公司也不肯接受他,就像周质平教授说的那样,在普大的时光是他一生的“黯淡岁月”,我是否也将度过一生的黯淡岁月?不好说,这当然是玩笑。
但是有一点请大家注意,就是那天,胡适写了《生日决议案》,郑重地说,如果生命不太久了,他要还一生的文债和心愿的话,那么第一个就是写完他的思想史,可见,胡适在心里最关心的一直是思想史。
转入正题,为什么中国学者那么关心思想史?一、思想史在中国为何很重要?在中国人文学者心目中,历史、思想和政治,始终处在很核心的位置。
之所以要讨论思想史,就在于思想和社会,历史和现在,古代和现代关联得太深了。
现在西方学界中,思想史研究并不是热门,中国思想史研究更不是热门。
台湾史语所所长黄进兴院士,在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中,就谈到了思想史在西方学界的衰落。
他在文章开头引用Paul K.Conkin的话说“思想史曾有短暂的辉煌,眼前却是四面楚歌,而前景黯淡无光。
”文章最后,他又引用朝鲜战争时期麦帅(Arthur MacArthur, 1880-1964)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 e;they just fade away)来形容现在思想史研究的状况。
18世纪东亚海域国际交流中的风俗记录——兼论日、朝对盛清时代中国的重新定位及其社会反响
④
( 傅恒等编著 : 皇清职贡图》 沈阳: 清) 《 , 辽沈书社 ,9 1 19 年。
安徽 大学 学 报 ( 学社 பைடு நூலகம் 科 学版 ) 哲
21 0 0年 第 4期
鲜与 中 国关 系之 密 切 。其 文 字 说 明有 二 , 别 分
对夷官、 官妇 和 民人 、 民妇 作 了状 摹 , 了称 朝 除
鲜 国 民人 ” “ 鲜 国 民妇 ” 这 显 然 反 映 了 朝 和 朝 ,
此在 社会上 形成 的“ 慕华 ” 理 以及 相 关 的“ 心 雅 俗 观 ” 至 乾 隆 时 代 达 到 顶 峰 状 态 , 引 发 日、 , 并
朝 两 国国 内强烈 的反 弹 。
① 本文曾提 交“ 世界 史中的东亚海域 : 以三个百年 为中心” 国际学术讨论会 , 该会议 由 日本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复旦 大学 文史研 究院、 日本文部科学省特定研 究领域“ 东亚的海域 交流与 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 三方合 办,09年 6月 1 9日] 华 卷 《 转 浦廉一《 华夷变态解题—— 唐船 风说书 研 究》 见援一五十六年( 9 1年 ) 18 再版本 , 4 第 6页。 ③ 葛兆光 :从 “ 《 朝天” 燕行” 到“ —— 1 纪中叶后 东亚文化共 同体 的解体》, 7世 栽《中华文史论丛》 8 第 l辑 ,0 6年第 1期。 20
一
时期 中 国 的物 质 文 化 、 俗 习惯 备 受关 注 , 风 由此 在 社 会 上 形 成 的 “ 华 ” 理 以及 相 关 的 “ 俗 观 ” 至 慕 心 雅 ,
乾隆 时代臻 于极盛 。与此 同时 , 两 国又分 别 出现 了《 呼辨 正》 雅 言觉非》 书 , 图拨乱 反正 。 在 称 和《 二 力
古老而常青的中国思想
摘 要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 “ 思想博大精深。我们不能抱着古老生存到老 , 但我们可以依布常青兑现希 望。21 世纪的中国人 , 必须抱定“ 中国” 思想的可持续发展观,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健词: 古老;常青; 中国思想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 9123(2006 )03- 0076- 04 甚金项目: 渭南师范学院2006 年科研基金项目(编号 06YKF002) : “ 孔子与当代教育研究” 。 收稿 日期:2006- 03- 12 作者简介:杜振虎(1966- ) , 陕西澄城人 , 渭南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传播 系讲师。
2006 年 9 月 第5 卷 第3 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 (Comprehensive Edition)
Sep.,2006
Vo1.5,No.3
文史哲. 历史文化研究
古老而常青的 “ 中国” 思想
杜振 虎
( 渭南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化传播 系, 陕西 渭南 714000)
的关系。 史前人牲(人祭)正是以信仰为目的, “ 以灵
魂观念为基础的。 无论是血祭地母 、 猎头祭谷 , 吞食
古老而常青的“ 中国” 思想
敌人之脑髓以吸取勇气, 还是割头、 割指、 割肢以达 到厌胜的巫术 目的;无论是杀食老人或父母 , 以求 把血脉转给子女或后代 , 或是杀食长子 , 以防恶魂 作祟 , 以利氏族血亲之延续……凡此种种 , 都是以 食人或杀人为手段 , 以达到对一种超 自然力量( 灵 魂)祈求或膜拜的 目的。” 对地母的祭祀 , 最初就是 用活人作为祭牲的。猎头祭谷 , 是猎取异族成员的 头颅作为祭牲祭祀本部族(部落)谷神的一种仪式, 这种风习和仪式 , 也是“ 食人之风” 的遗风 , 大约产 生在新石器时代, 延续了很长的时间。[3 2 )我们更 )(P-5 熟悉的可能还是山顶洞人墓葬中涂朱现象及随葬 品的出土,更确切地反映出灵魂永存观念的存在。
【新书】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1]
3。至于「中国」这一历史叙述的基本空间,过去,外国的中国学界一直有争论,即古代中国究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民族─文明─共同体」,还是从来就是一个边界清楚、认同明确、传统一贯的「民族─国家」?但是,对于我们中国学者来说,很长时期内,这似乎还并不是问题,因此也不屑于讨论。
应当承认,超越简单的、现代的
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
——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
葛兆光
引言:「中国」作为问题与作为问题的「中国」
也许,「中国」本来并不是一个问题。
在我们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冠以「中国」之名的着作,仅仅以历史论着来说,就有种种中国哲学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等,在我们的课堂里,也有着各式各样以中国为单位的课程,像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文化等等。通常,这个「中国」从来都不是问题,大家习以为常地在各种论述里面,使用着「中国」这一名词,并把它作为历史与文明的基础单位和论述的基本前提。可是如今,有人却质疑说,有这样一个具有同一性的「中国」吗?这个「中国」是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还是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历史单位?它能够有效涵盖这个曾经包含了各个民族、各朝历史的空间吗?各个区域的差异性能够被简单地划在同一的「中国」里吗?美国学者杜赞奇(Prasenjit Duara)一部很有影响,而且获得大奖的中国学着作,名称就叫《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一个美国评论者指出,这部着作的诞生背景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国族主义情绪高涨和族群关系日趋加剧的地区」,因此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及其历史脉络,而这一问题直接挑战的,恰恰就是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1。这些过去不曾遭遇的质疑,可能使这个天经地义的「中国」,突然处在「天塌地陷」的境地,仿佛真的变成了宋词里说的「七宝楼台,拆来不成片段」。本来没有问题的论述如今好像真的出了问题,问题就是:「中国」可以成为历史叙述的空间吗?
东海看澜——记葛兆光
东海看澜——记葛兆光作者:沙红兵来源:《读书》2013年第05期葛兆光新著《宅兹中国》出版迄今已引起较大反响,《读书》、《开放时代》、《文汇读书周报》等陆续登出有关评价文章,对其学术内容、学术贡献多有阐发。
不过,笔者觉得似还有一些读后的感想和意见不吐不快。
首先,葛兆光身为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史研究领域的“一线”学人、“一流”学人,通过《宅兹中国》一书,笔者以为比起书中一些具体观点和看法更重要,他实际上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时至今日,我们的文史研究者究竟应该以何种“语言”从事相关的写作和研究?当然,这不是一个诸如使用中文或者使用英文、法文、日文等等之类的简单问题。
恰巧,在《宅兹中国》之前半年,葛兆光还推出一本《看澜集》。
将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看,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特别的思考相关问题的线索和途径。
《看澜集》可以看作葛兆光本人三十年来的学术编年史,从一九七八到二零零八年,逐年记下自己当年的主要学术关注。
最初从贵州苗疆的小县城考到北大中文系读古典文献专业,但并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只知道要读古书,于是带上《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古籍及几本流行的苏联解冻小说上路。
葛兆光在此所不经意提到的这几本行箧之书,假如联系到他日后的学术发展,倒也似乎可以读出几许个人学术“元年”的预示性意义:一方面是对古典和当下中国的始终不渝的系恋,另一方面是对世界文史学术潮流的敏感和“预流”。
三十年是一个人学术生涯中一段不算短的旅程,但总有它的变与不变。
在一九八四年以前,《胡仔考》、《〈旧唐书〉与〈新唐书〉》、《唐代文章总集〈全唐文〉》及《唐集琐记》等,葛兆光所接受的还是传统而正宗的中国古典文献专业的童子功训练。
但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对道教与唐诗、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禅宗、道教与中国文化等问题的关注,葛兆光的学术旨趣渐次转移到文化史,甚至更后来的思想史方向。
这一转向既得益于当年国内所谓“文化热”的高潮与余波的沾溉,也得益于法国年鉴学派、福柯理论、后现代历史学等文化史、思想史研究领域国际学术新变的冲击与影响。
学术之外,一切从简丨葛兆光和他的21本书
学术之外,一切从简丨葛兆光和他的21本书2017年12月29日,葛兆光获得了别克2017魅力人物奖项。
由于用眼过度,十年前他做了视网膜手术,“现在只有一只半眼睛的视力”。
他感慨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大不如前了。
于是,他告诉自己,学术之外,一切从简。
他每天上午8点半准时坐在办公室,为了保持头脑的清醒和专注,他几十年里养成了午前不怎么吃东西的习惯。
白天唯一的休息方式,是午休时摆盘围棋,自己和自己对奕。
2004年,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大声疾呼,“历史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失去了解释的能力,失去了公众的关注。
这种状况如不作改变,将会贻害无穷。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为改变而改变。
假使说人文学科要创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范式的话,那就必须在各个领域做一些“重新书写”的工作。
”与之相应的是他已经出版的21本著作,他数十年来试图重写中国思想史的努力与坚毅。
该怎样去认识葛兆光呢?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或许还是记住他的书吧!1《葛兆光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该书收入葛兆光教授多篇专题性论述文章及随笔,这些文字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学人们的思想,也反映了教授本人独特的问题意识与其扎实的学术基本功。
是先生早年的代表作之一。
2《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葛兆光老师说:“在这十讲里面,我讲到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还从家族和仪式讲起,说到儒家和古代中国政治学说的形成,也简单地从老子到庄子,讨论道家的思想和影响,还讨论了古代中国和外部世界交往的途径,当然主要是从佛教进入中国的途径说起的。
“另外,还介绍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方法、技术和影响,其中特别重点地介绍了观音信仰和禅宗思想。
最后,我还特别介绍古代中国的两个信仰世界,因为和其他文化圈比较起来,可能这种宗教界限相当模糊而文化层次相当清晰的信仰情况,在中国特别突出。
”3《中国思想史(全三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该书突破了以往描述观念的历史嬗变的思想史写法,试图从知识、思想与信仰三者的经纬交错中、从精英与世俗之间观念的互动中揭示中国文明构成及发展的复杂底蕴”。
葛兆光 学术研究方法
葛兆光学术研究方法葛兆光是中国著名学者,他对学术研究方法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学术研究方法是指用于开展学术研究的一系列规范性的操作步骤和科学手段。
下面将从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研究报告等方面,分别对葛兆光学术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在研究问题的选择上,葛兆光主张要根据研究目标的实际需要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研究问题。
他强调研究问题是研究设计的基础,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可以引导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并能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研究设计上,葛兆光强调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范围。
他认为研究设计是指导研究过程的框架,应该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采集数据的手段,并合理安排研究过程的步骤和时间。
再次,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上,葛兆光主张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方法,并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他强调要注重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避免数据的主观性和误导性,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量化和分析,以得出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最后,在研究报告上,葛兆光认为研究报告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应该按照科学的结构和规范撰写。
他强调要清晰明确地介绍研究的目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他还提醒研究者要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不使用主观的评价和片面的观点。
综上所述,葛兆光的学术研究方法强调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研究报告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他倡导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并注重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遵循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最终以科学的规范和结构撰写研究报告。
这些方法和原则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有效性,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
东海看澜——记葛兆光
东海看澜——记葛兆光葛兆光新著《宅兹中国》出版迄今已引起较大反响,《读书》、《开放时代》、《文汇读书周报》等陆续登出有关评价文章,对其学术内容、学术贡献多有阐发。
不过,笔者觉得似还有一些读后的感想和意见不吐不快。
首先,葛兆光身为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史研究领域的“一线”学人、“一流”学人,通过《宅兹中国》一书,笔者以为比起书中一些具体观点和看法更重要,他实际上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时至今日,我们的文史研究者究竟应该以何种“语言”从事相关的写作和研究?当然,这不是一个诸如使用中文或者使用英文、法文、日文等等之类的简单问题。
恰巧,在《宅兹中国》之前半年,葛兆光还推出一本《看澜集》。
将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看,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特别的思考相关问题的线索和途径。
《看澜集》可以看作葛兆光本人三十年来的学术编年史,从一九七八到二零零八年,逐年记下自己当年的主要学术关注。
最初从贵州苗疆的小县城考到北大中文系读古典文献专业,但并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只知道要读古书,于是带上《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古籍及几本流行的苏联解冻小说上路。
葛兆光在此所不经意提到的这几本行箧之书,假如联系到他日后的学术发展,倒也似乎可以读出几许个人学术“元年”的预示性意义:一方面是对古典和当下中国的始终不渝的系恋,另一方面是对世界文史学术潮流的敏感和“预流”。
三十年是一个人学术生涯中一段不算短的旅程,但总有它的变与不变。
在一九八四年以前,《胡仔考》、《〈旧唐书〉与〈新唐书〉》、《唐代文章总集〈全唐文〉》及《唐集琐记》等,葛兆光所接受的还是传统而正宗的中国古典文献专业的童子功训练。
但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对道教与唐诗、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禅宗、道教与中国文化等问题的关注,葛兆光的学术旨趣渐次转移到文化史,甚至更后来的思想史方向。
这一转向既得益于当年国内所谓“文化热”的高潮与余波的沾溉,也得益于法国年鉴学派、福柯理论、后现代历史学等文化史、思想史研究领域国际学术新变的冲击与影响。
葛兆光:什么地方才最深刻地表现中国特色?
葛兆光:什么地方才最深刻地表现中国特色?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跃升,中国人推动文化建构的热情也持续上升。
如何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定位中国文化,如何通过“过去”与“他者”重新理解中国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命题。
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认为,要了解现代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传统中国。
在文明语境之下,特别是在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背景之下,若要更好处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就需要对中国文化传统做更好的梳理与理解。
他借助“文化”与“文明”的分野,理解文化的特殊内涵:其一,“文化”是使民族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东西;其二,“文化”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耳濡目染而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文明”是一种需要学习而获得的东西;其三,“文化”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文明”处于运动过程中。
那么,什么地方才最深刻地表现中国的自我或特色?他认为,从家庭、家族生发出的国家秩序,奠基于伦理秩序基础之上,这一特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是这一传统,建构了文化中国,使得中国人和其他人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精神气质。
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众多特征,在文明语境下重新思考中国文化,就是通过不断地“讲”和认真地“听”,激活民族与个体的记忆、体验和经验,反身体验自己的周围、自己的社会以及自己所熟悉的文化,重建“中国社会与文化”这一常新的大概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参考答案:2. 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
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
精耕细作的农业春秋战国时就已经产生,而妇女地位到了宋代才急转直下,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应该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提倡三从四德,使妇女的地位急转直下,故C项正确;军队人员增加应该使妇女地位提高,故D项错误。
3.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对此种说法你认为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参考答案:C 4. 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这句话出自于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参考答案:A5.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谈到: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对于无边皇权的有限制约,常常是通过知识和思想的阐释来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兆光:从“周边”发现“中国”葛兆光的新书《宅兹中国》,副题为“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这关乎“中国”的传统或者主流叙述的“常识”。
大家习以为常地在各种论述中使用“中国”这一名词,并将它作为文明的基础单位和历史的论述前提,可是这个“中国”是想象的政治(文化)共同体,还是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历史单位?日本人与清代得泰船主的对话充满了对满清帝国的敌意和对本国文化的优越感。
图为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收藏的得泰船图。
(葛兆光/供图)葛兆光的左眼,裸视介乎0.1-0.2之间,只能看到轮廓和色彩。
视力之所以严重受损,与此次由其主编的这套30册丛书不无关系。
《朝鲜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合作,历时近3年共同编纂成书,涵盖了古代朝鲜王朝(1392-1910)在明清两代出使中国的官方使节用汉文书写的各种记录,时间跨度500多年,包纳了明清鼎革、近代剧变等重要历史转折时段,是研究15到19世纪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变迁的一手文献。
10年前,在清华大学执教的葛兆光耗时7年,完成了两卷本的《中国思想史》。
对于1895年之后的思想史写作,葛本来有一个第三卷的计划,当他开始着手准备时,发现1895年之后的中国“已经不能完全封闭起来写了”,因为“从此中国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或者说孤立的中国,它已经被整编到整个世界的大历史里面去了,它的任何变化都跟外面有关系,这就迫使我们要关注外域,关注周边”,而且“你不说明外面,你就说明不了中国”。
通过“看一些乱七八糟的意外的东西”,他发现了保存在韩国各个机构的这些文献资料的“特殊价值”,并委托学生在韩国翻拍照片带回国,5万张照片,天天看,眼睛逐渐不支,2008年4月,左眼视网膜脱落,一个月内三次手术,勉强保住,后来只能“只眼看书”了。
2010年,文史研究院与越南汉喃研究院合作编撰出版了《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包括79种共一万多页的文献资料。
整理出版中国周边国家所藏汉文文献是“从周边看中国”课题的既定规划,接下来的出版项目还将包括日本、琉球、蒙古、印度等地,甚至还将涉及中亚、欧洲等国家的汉文文献。
从“周边看中国”,研究布局颇为庞大繁杂,这还只是葛担纲院长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确立的五个主研方向之一。
2007年初,葛兆光辞去14年清华大学的教职,南下筹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选定“从周边看中国”、“批判的中国学”、“域外所藏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等五个研究方向,他的理想是,借助这个平台,“打破文史哲学科界限、打破中国和外国研究的界限”。
葛刚刚出版的新书《宅兹中国》,副题为“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也关乎“中国”的传统或者主流叙述的“常识”。
就如他在《引言》中所述,在各种冠以“中国”之名的著作中,大家习以为常地在各种论述中使用这一名词,并将它作为文明的基础单位和历史的论述前提,可是这个“中国”是想象的政治(文化)共同体,还是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历史单位?如果这个“中国”是指历史上分分合合、疆域不断变化的历代“王朝”,而且传统的、以王朝为经纬的“中国史”能够涵盖蒙元和满清两个帝国的历史,那为什么《元史》还要被反复书写?北宋石介为什么要写《中国论》?如果北宋中央政府控制的疆域代表“中国”,那么夏辽控制的西北、东北地区呢?在宋代,又如何评价与同样是中国人的金元打得不可开交的岳飞和文天祥?他们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内战将领?在葛兆光看来,中国的自我认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以自我为想象的时代”,即无异质文明形成强大的冲击而自身汉文明强大传统一枝独秀,其标志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念”(对周边的鄙视与傲慢),和以自我为宗主的“朝贡体制”;第二个阶段为“一面镜子的时代”,晚清之后,西方列强成为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他者”,迫使中国重新认识“西方”,对世界的认识开始由天下转变为“万国”,而从“周边看中国”则可能使中国进入第三个阶段,“在多面镜中认识自我的时代”,从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印度、蒙古等国重新打量自己,特别包括一些曾经共享一个文化传统的不同国度的比较,才能认清楚彼此细部的差异。
十年前写《中国思想史》,葛兆光发现1895 年之后的中国“已经不能封闭起来写了”。
在复旦,葛兆光主持了“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整理出版中国周边国家所藏汉文文献。
(沈煜/图)为什么介意“自古以来就是某国领土”的说法南方周末:10年前让学生在韩国翻拍《燕行录全集》的照片时,是你第一次接触这样大规模的古朝鲜汉文文献吗?对周边国家的汉文文献的发掘整理是否一直为中国学术界所忽视?葛兆光:朝鲜文献方面,吴晗先生曾经编辑过《李朝实录》中有关中国的史料,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一共12本,非常有用。
此外,人们熟悉的还有两种书,一种叫《漂海录》,大概相当于明代中期一个叫崔溥的朝鲜人的记录,他乘坐的船经由海路漂流到浙江,上岸之后,从浙江一直旅行到北京,然后回国。
另外一个是《热河日记》,是朴趾源随朝鲜使团访问承德(恭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的记录。
它披露了一些我们看来甚是诧异或者新鲜的事情,比如本来都认为中国的满汉矛盾在乾隆时期差不多解决了,他却讲述了这种民族冲突;还有,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朱子学,但是从《热河日记》中可以看出,中国有的读书人认为,朱子学是满清皇帝用来遏制中国文人的手段,其他的内容也很多,包括西方天文学新知识在中国和朝鲜文人中的影响等等,都有人注意到了。
但是,除此之外,很长时间里,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周边史料。
更重要的问题是,不在于关注的多少,而是你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或者问题,去把这些数量庞大的史料串起来。
南方周末:文献是否涉及南海问题,目前的相关史料大概是什么状况?我们应该对日本或琉球的相关文献寄予何种期望?葛兆光:中国和日本交往的各种文献里面,一般来说,会涉及到东海问题,会有一些记录,这就是我们过去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资料来源,这些资料主要保存在中国、日本和琉球,因为中国和琉球、日本的交往,航行路线主要经过东海。
有关南海的资料,主要不在我们整理的《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中,早年安南到访中国的记载,由于基本上是走陆路,所以并不涉及南海。
从西沙、南沙一直到曾母暗沙那些地方,文字资料很少,主要靠航海记录加上考古发现。
中国依据来讨论南海问题的历史资料,主要是郑和下西洋以及其他有关海上航行和异域的那些记载,以及零零星星的海图等;还有一些,就要靠当地能不能发掘出东西来,比如说钱币、沉船、石碑这些东西。
南方周末:好像你比较介意“自古以来就是某国领土”这种说法。
葛兆光:疆域和领土这两个概念,在汉语里没有那么强烈的区分,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领土是指政治控制的空间,古代中国的疆域则随着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在不断移动,但要注意,中国的核心区域一直非常稳定,所以,我是希望把变动的疆域,看成是中国的文化或者共同体变动的边界。
民族主义或者叫“自国中心主义”,全世界都有。
比如过去的朝鲜王朝,还与中国保持着朝贡关系的时候,勉强承认中国是宗主国;等到它崛起之后,就试图不再用传统的“箕子之国”的说法,改说自己是“檀君之国”,大概在中国的明代时期,它形成一个统一王朝后,就已经开始不断构造这些东西了,就是要塑造一个自己的民族起源神话。
日本也讲天皇“万世一系”,结果到了现代历史学崛起以后,被誉为“最伟大的东洋学者”的津田左右吉就提出,早期日本神代历史都是假的,结果被开除早稻田大学的教职,1942年甚至被判决有罪。
所以,各个国家都有“自国中心主义”和“自我塑造历史”的习惯。
你要证明你是一个国家,要证明你有认同基础,就要有一个悠久的共同历史。
我们现在祭黄帝、祭炎帝,甚至祭到莫名其妙的所谓先祖,不就是这样的道理吗?其实,公祭黄帝是晚清就开始的,后来你可以发现,陕甘宁边区在这边祭,南京国民党在那边祭。
为什么到了21世纪,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和全球化也是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全球化带来的普遍文明和交往规则,在一个节拍下起舞,另一方面又要思考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文化,所以也常常试图强化“同一个祖先,同一个文化”?“周边”文献VS“镜像”中国南方周末:类似吴三桂从迎清入关到反清、清代所谓三藩之乱等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明清时期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古代韩国或者越南的燕行文献有何新的发现,对历史研究有何特殊价值?葛兆光:朝鲜两班士人,因为根深蒂固地有“尊明反清”倾向,对吴三桂事件前后的心理波动很大。
吴三桂进退两难时,选择了开关降敌,最初朝鲜人非常愤怒,觉得他等于把大明王朝出卖了。
到了康熙年间,他们听说吴三桂起事了,又很高兴,觉得这下子可来了一个姜维啊,甚至想出兵帮忙呢!因为它的全部立场都在“尊明反清”。
在《燕行录全集》和《李朝实录全集》都可以看到,他们最寄予希望的是两拨人,一拨是吴三桂,另一拨是台湾的郑成功、郑经。
但是,朝鲜人因为跟大清帝国交往较多,不断得到各种情报。
像吴三桂的“反清檄文”,中国已经找不到了,朝鲜文献里就有,日本的《华夷变态》里也有。
如果单看吴三桂反清,好像他真的要为汉族明朝反对满清王朝,非常民族主义啊!一开始,朝鲜人很激动,反清复明啊,后来,吴称帝后,他们逐渐产生了怀疑,立场和大清帝国一致了,认为吴三桂就是一个混蛋。
这个东西很有趣,我们可以看出:彼时朝鲜把中国看成两个,一个是以明为代表的汉族中国(也指文化中国和历史中国),另一个是以清为代表的蛮夷中国;前者它很尊重,后者它却很鄙夷。
南方周末:它们区分了不同意义的中国,也采取了不同的对待方式。
这些来自“周边”文献的记载与“正史”的叙述也会存在某种差异。
葛兆光:这种事情多了去了,比如对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嘉庆都有一个有趣的记载,这些记载,都是初一上朝或者到承德面见,第一手的资料,包括谁长得好,谁长得不好,中国人画皇帝,就不敢随便画,但是,朝鲜人可以写得很清楚,比如道光皇帝很丑,牙齿都掉光了;比如顺治皇帝原先传说出家了,其实就是出天花死了,他们那里都有记录。
虽然与朝中大臣的交往,受到一定限制,但私人交往还是不少,北京的南城是很多中国士大夫住的地方,所以,朝鲜使臣就不断在那儿东看西看,跟这个谈谈,跟那个谈谈,尤其是琉璃厂,他们常常去书店,记得非常清楚,这个书店有什么书,什么书没有。
所以,你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学术风气和阅读倾向,比如,偌大的北京城,书店居然买不到朱子学的书。
南方周末:清代科举不就考这些东西吗?葛兆光:对,可居然买不到朱子学的书,你说这不奇怪吗?这说明,风气确实是汉学压倒宋学,考据之学压倒义理之学,这个就很有用了。
再举一个例子:看戏,他什么都记,包间雅座里,上多少种菜,几碟水果,甚至戏单子是用的什么纸,他都记录。
还有,清代官员也有经商的风气,像内阁大学士,他在哪儿做生意呢?在东四隆福寺。
如果你要研究经济史,这就很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