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笔记[1]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d.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用什么体裁写作,写长或者写短,如何表达为好,等等,都要看采访所获得的事实内容来定,这就叫“量体裁衣”。
2.新闻采访写作的共同目标:认识和反映事实。
3.新闻采访写作的不同使命:采访旨在识别新闻和获取素材(新闻采访,旨在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主要是了解情况、搞清真相、收集素材,为新闻的传播创造必要的条件)写作旨在提炼和表现新闻(新闻写作,旨在反映并表现客观事实,主要是根据采访得来的事实材料,经过分析、取舍和组织,接着采取恰当的体裁样式和表现方法,使客观存在的事实成为供作社会传播的新闻)。
第一章 新闻采访综述
(一)采访的性质及特点
1.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
2.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使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4.记者在采访中如何自觉地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
5.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在采访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几方面的关系:
a、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
3.新闻采访的特点: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4.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的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两者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和解决问题。但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这种调查研究的特殊性,也就是采访的特点。
新闻采访笔记
新闻采访笔记一,决定成败的非智力因素1.不怨天尤人,从自身找原因2.善于理解别人的难处和苦衷3.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4.不人云亦云,有主见和独立判断力5.不为表象迷惑,不见证据不轻信的怀疑精神6.善于有选择的听取别人的意见(直接引语)7.不斤斤计较眼前小利,有远见8.舍得投资,舍得付出代价9.肯下笨功夫,善于学习新知识(自学)10.知识面广,精于某一领域11.吃苦耐劳,不惧艰苦12.迎难而上,设法克服困难13.执行力,拿得起,嚼得烂,不折不扣(给加西亚的信)14.有组织纪律性,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15.符合他人意识善于与他人合作16.打心底尊重他人,看得起,不鄙视,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
17.不过分依赖别人,自己解决问题18.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19.敢于进入陌生领域,开拓新领域20.肯从最基层最艰苦回报最少的岗位做起21.不走寻常路22.定位自己的能力,个人品牌意识23.懂礼貌,行礼仪二、导语的20种方法1.一语破的——开门见山2.设置悬念——事情不宜先说3.欲擒故纵——言犹未尽4.化静为动——(化物为人)5.拟人修辞6.数字对比7.速写勾画8.巧用背景9.古诗名句10.烘云托月11.抑扬顿挫12.特写镜头13.曲径通幽14.一张一弛15.小中见大16.先声夺人(直接引语)17.拉近时间18.提问作答19.有意重复20.化整为零三、讲座新闻报道的手法四、消息写作基本技巧1.基本结构:倒金字塔2.写出吸引人的导语,尽量出现人物3.有细节和背景4.行文像讲故事5.有观点,但要用事实作证6.尽量直接引述7.注意报道平衡8.多分段落“短平快”五、直接引语的用法:1.xx说:“、、、、、”。
2.“、、、、、、”xx说。
3.“、、、、、、”,xx说,”、、、、、、“。
4.”、、、、、、“六、消息、通讯:文体特征区别:1.通讯事实完整丰富,富于情节,可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容量大,详细,篇幅长;消息短简洁。
新闻采访教程笔记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整理第一章新闻采访写作概述1.1采访的定义:“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1.2采访的特点: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⑥活动的艰辛性。
1.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
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
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
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
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
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
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
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
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1.4采访的方式: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
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
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
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
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
新闻采访教程笔记文档
新闻采访教程笔记文档
第一章总论
1 什么是采访?
2 新闻采访的方式。
第二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 新闻真实性及其具体要求
2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3 新闻报道的思想性
4 如何用事实说话
第三章记者的修养与素质
1 新闻职业道德的范围与内容
2 有偿新闻
第四章采访的策划与准备
1 什么是新闻敏感?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2 新闻价值的定义,五大要素
3 新闻政策的含义
4 新闻价值与政策的关系
5 报道思想
6 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
7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采访的实施与运作
1 提问的三种形式
2 提问的注意事项
3 怎么组织调查座谈
第六章采访的深入与过渡
1 怎样做到深入采访
2 如何提炼主题
3 新闻主题与新闻采访的关系
第七章人物与事件类新闻采访
1 人物新闻的特点与作用及采写要求
2 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3 人物专访的特点、作用以及要求
4 事件通讯的采访要求
第八章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1 会议新闻采访要求
2 如何将会议新闻报道推陈出新?第九章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1 经济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2 科技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第十章文艺与体育类新闻采访
1 文艺新闻
2 体育新闻
第十一章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1社会新闻的定义
2 特点
3 采访要求
4 灾害性新闻报道的定义及注意事项。
新闻采访笔记
一、中国新闻采访学形成于何时?以哪本著作为标志?答:起源于近代报刊时期,以邵飘萍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为标志。
二、专业记者怎样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怎样培养专业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专家?(此题自己整理,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欢迎专业人士补充)答:1)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某一领域的记者。
①首先要非常熟悉所报道领域的专业情况、专业知识和专业政策。
实际操作才能使研究的问题更深,见解更独到,有更多发言权,且文字更加漂亮。
②专业记者不要局限于所报道的领域。
一方面必须研究全国的政治东线和中央的方针政策,开阔眼界。
另一方面,必须广泛涉猎,从多角度思考,提高理性认识。
2)需要有热爱新闻工作的敬业精神,还需要有勤奋学习的精神,深入采访,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还要新闻单位的用心培养。
三、机动记者的作用答:直接受总编辑部或记者部派遣与指挥。
完成重要的报道任务和调查任务,参与突发事件的报道。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四、记者的职责答:1.采写新闻报道,这是记者的首要职责;2.反映情况这里所指的反映情况,是指以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机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3.做群众工作。
记者做群众工作,一般只限于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或者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或报道组、作者积极分子)的工作。
五、对记者反映情况写“内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要及时反映情况;2)要如实反映情况;3)要贯彻全面反映情况的方针;4)对工作中一些带试验性的做法,因为尚不成熟,记者可先写成“内参”,供领导机关参考;5)记者经过调查研究,对某些问题形成一些新的看法,为慎重起见,也可以先作为内参稿,供领导机关参阅;6)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被反映对象的变化;六、记者修养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答:记者的修养:指记者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方面的综合水平1. 政治理论方面的修养:a 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c 相关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政策法规2.知识方面的修养:3.新闻业务方面的修养:a 要有敬业精神;b 要有单兵作战的能力;c 要有写作的能力七、记者工作中容易出现道德与法律的边缘问题有哪些?怎样正确对待?答:1.诽谤坚持正当的舆论批评监督,批评报道一定要把事实搞清楚,连细节也不能疏忽,以免授人口实。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采访学笔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采访学笔记一新闻采访的概念:新闻记者为了新闻报道而进行的采集分析新闻事实性材料的职业性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1 求实性;2 时效性;3 独立性;4 突变性;5 艰险性;6 广泛性;7 连续性;8 公布性;三新闻采访的难点:1 采访要快、同时要准;2 采访要快,同时要深;3 材料的挖掘要生动,同时要真实。
四新闻采访中的三大矛盾(对应于采访的三大难点):时效性与真实性的矛盾;时效性与深刻性的矛盾;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矛盾第二章新闻记者一记者职业是随着近代报纸的产生分离出来的。
二记者职业的性质:1 记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2 记者是真理的捍卫者;3 记者是信息、知识的传播者三记者的类型:1 专业记者:指专门采访或侧重报道某一条战线或某一个领域的记者。
(如政治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法制记者、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专业记者是社会分工细化的产物,他们熟悉某个领域的情形,便于结交朋友,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2 常驻记者:又称地点记者,以新闻机构所在地为采访范畴的,称为本埠记者。
地点记者称为外埠记者。
常驻记者有利于了解所在地点的情形,便于报道。
3 机动记者:不常驻在一个地点,没有固定采访范畴,随时预备同意编辑部调遣,完成重大突发事件采访的记者。
4 特派记者:指因专门的采访任务受编辑部派遣的记者。
5 特约记者:指应编辑部的约请,完成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人员。
6 驻外记者四记者的工作任务:1 采写新闻;2 反映情形;3 群众(通联)工作(包括联系组织通讯员、处理读者来信来访、征求群众意见、组织开展社会活动等)五记者的采访路线:包括记者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1 记者的认识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进展真理。
2 记者的工作路线是,依靠党委,坚持真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六记者的采访作风:1 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2 雷厉风行的灵敏作风;3 不畏艰险的斗争作风;4深入实际的群众作风七记者工作的差不多要求:1 严格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b 具体要求:1)明显的事实材料(新闻的六要素)一定要真实;2)非明显的事实材料也一定要真实(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思想认识的描写、对事实的评判、讲明和讲明)3)记者要注意把被采访的事物放在全局中加以观看,不要因为个不事例的真实而以偏概全,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笔记新闻采访学笔记
精品行业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栽并修改后使用!笔记新闻采访学笔记绪论概念: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记者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
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社会活动。
记者《==》采访对象记者认识(==)新闻事实两对矛盾。
地位基础和前沿,属于应用新闻学。
第一章新闻记者一、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我国古代:唐代邸报、进奏院状宋代小报,内探、省探、衙探最早职业记者:16世纪威尼斯一一威尼斯新闻,近代最早的报纸二、现代职业记者的发展《申报》外勤记者一一访事梁启超《清议报》“记者”出现法国哈瓦斯社,法新社前身,世界第一家通讯社中国民营通讯社,广州骆侠挺黄远生一一报界奇才《忏悔录》邵飘萍一实际应用新闻学,第一部专著三、无产阶级记者的成长第一个社会主义刊物,马克思和卢格《德法年鉴》第一家马克思主义日报《新莱茵报》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瞿(《晨报》《时事新报》特派记者赴苏维埃,《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四、记者的基本任务1、采写新闻(天职)2、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情况(内参)3、群众工作A通讯员工作B了解群众要求和反映C组稿约稿D群众采访五、记者的条件黄远生:四能一一能想、能走、能听、能写邵飘萍:品性、知识与经验、身体健康邹韬奋: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2、要有较强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修养和政策水平3、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4、要有广博的知识5、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6、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第二章采访的基本要求一、采访的地位与作用1、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
理解采访与新闻本源的关系。
2、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采访决定写作3、采访是新闻事业存在的基础。
二、采访的性质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特殊性在于1、特殊的目的一一向大众传播新闻2、特殊的活动方式一一社会活动。
主要不靠行政的手段进行工作,而是主要依靠社会交往和个人交往,靠独立活动和朋友式的平等交谈。
新闻与采访学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采访学重点名词(5*4')简答(3*5')判断(要写理由4*5')分析题操作题(采访大纲20')1、什么是访问?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
采访三要素:(1)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
(2)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
采访得到的素材是为了广泛传播广泛传播与窄播有何不同?传播的目标是大众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采访的选题应当是大众关心的问题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而又不断变化采访的材料必须通俗易懂现场材料-背景材料(3)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材料。
新闻采访活动的任务收集材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采访与调查研究、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收集材料的异同2、现场观察定义:指的是记者依靠感官爱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的活动,通常称为“用眼睛采访”。
基本要求:记者必须要到新闻现场去采访。
记者是依靠自己的眼睛和其他感官来收集材料的采访的基本方式访问、现场观察、体验、阅读访问:定义:指记者通过向新闻事实的知情人以询问的方式来收集材料的活动。
类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基本步骤:1、明确采访目的2、进行采访预约3、进行背景材料的准备4、与采访对象见面,建立轻松、融洽的访问气氛,提一般性问题5、提问敏感问题6、结束采访,与采访对象告别基本形式:公开式访问要明确告知采访对象记者的身份,包括记者所服务的媒体、记者的职务和姓名等。
要明确告知对象采访的目的以及准备进行哪些报道,在什么时候刊出或播出。
隐蔽式访问——暗访作为旁观者或者与采访对象相关的角色出现体验:定义: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始终身临新闻现场,靠观察和询问进行采访。
这种采访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多用于人物报道。
阅读文献:文献:(1)被采访单位制作的宣传稿、公关稿、会议材料、工作总结、可行性报告。
(2)与被采访的行业相关的一些知识性材料,包括专业介绍、行业背景及相关的专业书籍。
新闻采访笔记
第一章新闻采访综述一、采访的定义▪采,就是搜集、采录;访,就是访问、调查。
采访,从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调查研究。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1、新闻性或称为专业性。
采访是不同于其他调查研究的,是专为获取新闻、写作稿件而进行的工作。
▪2、时间的限制性▪或称为及时性。
迅速及时,是保证新闻时效的前提,没有时间要求,就不称其为新闻,新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新闻是“易碎品”,报纸有截稿时间限制,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新闻传播出去,否则新闻就失去了价值。
▪3、突发性▪或称为突发性。
有些采访项目和内容事先不可预知。
记者大部分的采访是带有突发性的,记者往往毫无准备,所以不可能象一般的调查一样有充分的准备,这个时候记者就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4、广泛性▪或称为广泛性。
这是受大众传播面广量大,分布广泛的特点决定的,受众需求、口味不同,采访活动也因此涉及方方面面。
▪5、持续性▪客观事物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变化的,事物的矛盾总是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
▪6、活动的艰辛性(防火防盗防记者)▪或称为艰辛性。
新闻界行话:“铁腿,马眼,神仙肚”。
新闻采访的活动艰辛异常,记者英年早逝。
三、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1、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2、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四、材料的基本要求1、材料的准确度:材料不仅应是真实的,而且应准确无误。
2、材料的深刻性:反映事物的本质、内涵的深浅度、典型程度, 还要注意挖掘新闻人物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
3、材料的全面性:材料的多、全、整。
4、材料的细微程度:细微——具体、生动、有细节、有人物语言五、第一手材料:记者亲自感知,不经过任何中介转换而获取的材料。
第二手材料:记者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获得的材料。
第二章新闻记者六、新闻记者的定义从对记者这一词语的定义来看,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新闻采访完整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完整复习笔记新闻采访(保持冷静又充满关切)重点:材料准备提问观察采访提纲采访思路新闻价值、敏感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一.何谓新闻采访学(一)新闻采访学在新闻学体系中的地位1.新闻采访学是整个新闻学体系的基础和前沿2.采访是整个新闻活动的开端3.新闻采访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基础(二)新闻采访学的定义1.以新闻采访活动、新闻采访规律、新闻采访对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2.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记者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
二.如何认识记者(一)记者与公众之间有一份心照不宣的协议(二)记者的素质要求1.新闻传播者的整体素质=长(业务专长)*宽(知识面)*高(思想境界)业务专长: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调查研究的基本功;特殊的新闻敏感;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驾驭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
知识面:记者的知识结构是“专”上的“杂”。
第一层:基础层知识(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与普及教育知识)第二层:以社会科学知识为主的百科常识。
第三层: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
第四层:与担负报道任务相关的专门知识思想和精神境界1.人格境界: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道德修养:要严格地、自觉地遵守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规范3.社会责任:敢于坚持真理、主持正义,充当社会公理的代言人。
4.思想理论: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优秀记者的必备素质坚持不懈的品质、进取心、勇敢、富有同情心等品质。
三.如何学习新闻采访(一)学科性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二)学习方法:理论+实践,尤其要重视实践。
新闻采访的基础性知识一.新闻采访的地位与意义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惟一桥梁;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新闻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二.新闻采访的性质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向大众传播新闻;一种特殊的同事实打交道的活动;既要排斥不是事实的“新闻”,又要排斥不是新闻的事实;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
新闻采访学(课堂笔记整理)
新闻学课程新闻采访学——课堂笔记整理(仅供交流)新闻采访概述一、什么事新闻采访1.该说2.“采访”该说二、新闻采访要素1.媒体分平面媒体(传统)和立体媒体(现代)报纸的条件:(1)定期出版(2)固定名称(3)读者规模较大(4)及时新闻2.记者(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主编、发行人的总称)(也指专跑外勤的新闻记者,即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分内勤和外勤,梁启超为首人,被称作是无冕之王分类(方式一):(1)专业记者(专领域,固定,频道,栏目)(2)机动记者(随时待命)(3)地方记者(记者站记者,驻地,中央大报)(4)驻外记者(中央大报)(5)特派记者(本单位)(6)特约记者(临时,邀请,临时聘任,非本单位)(7)通讯员(临时供稿,成本低,非本单位)分类(方式二):(1)新闻型记者(写“豆腐块”记者)(2)学者型记者(3)文学型记者(4)技术型记者讨论——优秀记者的标准1.写作:(1)对公众负责的心(2)准确信息:普利策——“准确,准确,在准确”(一要核实,核实,再核实人名、地名、职务等名称类信息,年龄、百分比、价格等数字类信息,各类术语和专业名称,二要溯源)(3)简介文字(4)公正态度2.公正的态度(1)中立(①不含本人情感②事实——能够证明出真假③意见——个人看法无真假之分,仅有有效与否只说;有致,权威,可行)(2)平衡(各方平等陈述事实、发表意见的权利)3.简洁的蚊子(不意味着信息量少)4.朴实的文风(非华丽,从读者角度,人情味瞬间)5.其他:(1)正义感(李大钊——肩膀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使命感(记录今天,书写历史——灾害类)(3)责任心(舆论监督为己任;反映问题,做群众工作)寻找新闻线索一、开掘“会议富矿”二、拼抢“第二落点”潜在重点,再做报道1.更好的方法2.被淹没的主题更具价值丰实3.非重点和侧面可为重点4.结局、角度、方式偏颇,倾向性,不公正5.反常性6.答案不值商榷看报比较新闻“五法”(1)将原稿与见报成品比较(编辑环节;为什么;经验)(2)将自己报道与名媒体同一事实报道比较(特色;差异;角度;经验)(3)当某事自己未报,他人报道了(比较;寻近路径、方法)(4)将中央与地方——角度(专业报与综合报比较——各眼光不同)三、留心日常生活四、注意民间传播什么是合适的消息源:1.知名度高的人2.名人3.新闻发言人等4.权威人士5.观察、知识强者五、简报六、“内参”藏有公开报道七、首长行不厌其烦八、参加社会活动九、关注“读者接待窗口”新闻来源(1.个人观察;2.与他人交流;3.阅读)一、多问为什么二、换角度三、换角色四、拓展、联想五、社会趋势个案化,个案综合化六、全国新闻地方化,地方新闻全国化七、按公众设置议程八、炒冷饭1.随时记录想法2.收集感兴趣话题3.“信息中介”保持联系4.了解受众新闻敏感一、好奇心1.来自于探索事物本身的欲望2.来自对生活、生命的热爱3.来自对自己无知的自知之明二、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的新闻1.新闻在哪里?故事在哪里?2.发生了什么事?谁负责?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促使他这么做寻找新闻点的思维套路一、意外二、反常三、各人效应四、关键词——最、第一个、最后一个五、具体——一般六、价值词语(开始、开张、批准、增多、太多、计划、公布、成功、对比、关闭、结束)信源一、新闻源(新闻就是“他说”)提供消息的人或物1.培养信源(人脉)(1)尊重对方(2)建立长期关系网(3)陌生人——名片、联络方式(4)建立自己的通讯录2.什么是信源(1)眼线(2)人物(对象)(3)评论员(赋予意义)二、信源级别:(注:真实、客观、公正)事实性:(谁?发生什么?时间、地点、怎样)一级——当事人,目击者二级——调查者,直接相关的机构组织和政府部门评论性:(态度,如何看待事件、人物)一级——权威调查机构,政府主管二级——专家学者三级——普通人分析性:(为什么发生?意义?)一级——第三方专家学者二级——新闻评论员三、引用信源注意事项1.最好指名道姓——不要神秘,不要据……2.以下需指出(来历背景)(1)不是名人的言论——指责、控诉、赞扬等,要指出头衔等(2)无法判断对方的话真假(3)言论巨大冲击性,让人吃惊、愤怒3.告知采访对象其姓名身份被报道4.无法指出信源姓名就不能引用5.匿名信源只能提供引索,不可引用6.只有受法律保护、道德保护的人——可匿名(即使信源不介意)(1)犯罪受害者,未成年受害者、疑犯、罪犯(2)一些疾病感染者、患者、家属,自杀者及其家属(3)同性恋及其家属(4)国家安全人采访方法、技巧一、有关采访的“为什么”1.记者为什么要采访?2.人们为什么要接受采访?(客观原因、心理原因、隐蔽原因)3.人们为什么拒绝采访?(1)不了解,不感兴趣(不可控)(2)不信任记者(可控不可控之间)(3)不信任媒体(可控不可控之间)(4)太忙(可控)(5)怕说错话(可控不可控之间)(6)不喜欢记者(可控不可控之间)(7)过分紧张(可控)二、进入采访天地1.是沟通的过程(记者、采访对象、信息、反馈、渠道、噪音、环境)2.好采访者画像(强烈的好奇心,移情能力-换位思考,礼貌友好人情味,控制采访局面)三、采访前1.策划,确定目的——准备一道菜2.文献研究,搜集背景信息(对象、背景、特点、性格)3.争取机会(1)给对方一个接收你采访的充分理由(2)尽早联系(3)自报家门、姓名、目的、时常(4)不一定提“采访”二字(5)多尝试(6)亦可熟人介绍(7)保持自己良好的信誉4.策划全过程(1)时间、地点①非(吃饭、马上上下班、马上开会、午后欲睡-可深度报道)②1小时左右(可多次,但需不同地点)③地点——对方应熟悉④可揭示性地点——了解性格,例如农业专家在田地采访⑤避免外界干扰⑥不要有对象亲友在场(2)交流方式①审问自己有无偏见②提醒自己哪些方面注意重点倾听③思考如何聊天,而不是审犯人④第一次,如何缓解僵局(热场)⑤微笑、诚实、谦卑(3)采访内容1.按信息块来设计问题——分解为几个方面(简单 6要素)信息块——假设对方在,知道,做了,怎样了2.从简单问起,从简单到复杂(凭记忆)3.采访提纲计划(步骤,方式,部门,人,顺序)纲目(大体信息块)(1)采访目的(2)采访目的(3)采访对象(4)采访提纲(问题)(5)采访步骤(顺序)(6)可能——问题(7)设想解决方法(8)采访——器材备注4.采访笔记(现场笔记)四、采访中1.感谢接受2.再次解释目的3.名片4.询问是否指名道姓5.弄清对方名字念法,准确职务6.如对方还紧张,可先聊一两句7.轻松气氛——心里话8.倾听——对方愿意说9.精心——对方觉得值10.设计好问题——引出11.回答不全——重新组织问12.问题越简越好13.一次一个问题14.原材料——事实、轶事、例子、引语(情节)五、采访的类型(一)按渠道分有面对面、视频、电话(不可长,核实情况)、电子邮件、短信(QQ)、传统书信(二)按记者对回答问题的控制程度高控制采访(随即拦截采访);低控制(人物专访)(三)按目的、态度1.显性:(1)中性采访(事实型、求证型、平衡型)(2)正面采访——正面宣传,将好的(3)负面采访——不友好,有攻击性的态度2.隐蔽采访:暗访、秘密采访、私访、偷拍偷录*不公开记者身份;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采访*观察式、体验式、诱导式*存在的理由:(1)媒体的职责要求(2)新闻本身,市场竞争(3)受众好奇,探究心理(4)微服私访,传统文化*隐形采访的危险(1)客观危险——对象或背后组织,自然危险(2)心理危险——强制性的精神压迫,软性的精神压迫*道德困惑:(1)带着镣铐的舞蹈(2)吸着鸦片的戒烟者——恶性循环(不愿走但又相当依赖的路)(3)不知不觉的老师和不健康信息的传播者*三公原则(暗访,偷拍)(1)公共场所(除了医院、学校、法院)(2)公务员*四原则条件(1)明显侵犯公众的利益(2)除此以为的无他途径(3)暴露身份难以了解真实情况(4)经制片人、编辑同意提问一、准备提问(记者以提问为生)■提问时注意1.不要让对方紧张2.问题让对方感到公正(中立)3.让对方感到一些荣誉感(适当恭维)■为题通常具有1.与目的、主题有关2.有针对性,有意义3.读者、公众关心4.对方有资格、能够回答■不问的问题1.浪费时间,无意义的2.可轻易获取答案的3.有成见偏见的4.在提问中就含有答案或暗示答案的5.太复杂,无关信息太多的■准备1.调整态度(偏见)2.列出你想问的3.判断每个问题值不值得问,删除无用无意义的4.把问题根据采访内容和性质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排列5.设计转换问题的过渡6.检查语言是否清晰、准确、偏见7.预测可能的回答并做好相应准备二、问题的组成1.假设(隐含在问题中没说出来,但有暗示的意思)——问题本身的假设——提问者抱有的假设(态度)2.问题(1)词语(敏感的人)越抽象,涵盖可能性越多,离真相越远——要尽量用具体的词,用抽象的词,必须确保对方理解(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和记者采访的出发点、态度密切相关如:你们村今年小学失业率多少?——我们村今年有多少孩子没上小学?3.回应与回答(1)回应:采访对象沉默或拒绝回答(2)非回答回应:采访对象对提问有反应但没有回答问题;通过开玩笑恐吓或反问等转移话题(3)回答回应:正面回答、直接回答,回避关键信息,质疑动机,问题复杂化三、问题的类型1.按信息分类的类型基本信息问题(基本事实,除了为什么之外的五个要素)深度信息问题(本质、发展)背景信息问题(大环境)意义信息问题(事件影响)个人信息问题(采访对象、报道人物)2.回忆型问题与思考型问题*简单会议,索取事实*进行一定逻辑思考,索取观点3.封闭型问题和开放型*预先设定回答的框架,不许思考易出新闻;回答者易说谎。
新闻采访笔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新闻采访综述一、采访的定义▪采,就是搜集、采录;访,就是访问、调查。
采访,从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调查研究。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1、新闻性或称为专业性。
采访是不同于其他调查研究的,是专为获取新闻、写作稿件而进行的工作。
▪2、时间的限制性▪或称为及时性。
迅速及时,是保证新闻时效的前提,没有时间要求,就不称其为新闻,新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新闻是“易碎品”,报纸有截稿时间限制,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新闻传播出去,否则新闻就失去了价值。
▪3、突发性▪或称为突发性。
有些采访项目和内容事先不可预知。
记者大部分的采访是带有突发性的,记者往往毫无准备,所以不可能象一般的调查一样有充分的准备,这个时候记者就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4、广泛性▪或称为广泛性。
这是受大众传播面广量大,分布广泛的特点决定的,受众需求、口味不同,采访活动也因此涉及方方面面。
▪5、持续性▪客观事物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变化的,事物的矛盾总是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
▪6、活动的艰辛性(防火防盗防记者)▪或称为艰辛性。
新闻界行话:“铁腿,马眼,神仙肚”。
新闻采访的活动艰辛异常,记者英年早逝。
三、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1、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2、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四、材料的基本要求1、材料的准确度:材料不仅应是真实的,而且应准确无误。
2、材料的深刻性:反映事物的本质、内涵的深浅度、典型程度, 还要注意挖掘新闻人物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
3、材料的全面性:材料的多、全、整。
4、材料的细微程度:细微——具体、生动、有细节、有人物语言五、第一手材料:记者亲自感知,不经过任何中介转换而获取的材料。
新闻采访学笔记[1]
新闻采访学笔记[1]新闻采访学一章一、采访任务与对象新闻采访学: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新闻采访学的任务: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揭示新闻采访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科学地概括出反映这一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并确定实施这一活动应有的行为规范,更好地指导新闻采访实践。
新闻采伐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要素:1、作为采伐活动主体存在的采访者。
2、做为客体存在的各种客观现象。
3、作为连接采访活动主体与客体的采访关系。
采访学的研究对象:“主体——采访关系——客体”三位一体“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新闻采访的沿革国外的新闻教育以新闻研究始于19世纪初,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率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败涂地部新闻史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1895年,德国的一位大学教授科赫在海德堡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研究所。
人们把德国视为理论新闻学研究的摇篮。
美国是应用新闻研究的开船者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组织。
现。
五章、新闻采伐活动的路线一、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1、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核心是求真(1)采访活动中要真诚;(2)自觉同各种各样的干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观念斗争。
2、实事求是认识路线是对“客观主义“的扬弃客观主义的定义:源于美国,新闻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新闻的报道必须排除任何偏见,忠实地记录事实,做到超阶级,否则,新闻不可能是真实的。
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要求,记者的采访既要遵守客观、尊重事实。
3、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贯彻在于科学的认知方法论记者在采伐活动中坚持的基本原则:(1)实证原则;要求记者要客观地、如实地认识和把握事实;求实的原则,规定着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必须有一中的强烈的求实意识,积极探寻事实存在的本来面目;规定着有一种强烈的求证意识,一定要探询事实的真相。
(2)程序原则;要求记者在认识的程序上一顶要坚持先感性后理性,由感性到理性。
(3)动态原则:要求记者坚持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采访学笔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采访学笔记1. 引言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培养新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采访学课程在课堂上教授了许多采访技巧和方法,让我们学习如何进行专业的新闻采访。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采访技巧和采访后处理等方面总结我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采访学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准备工作的关键要点:2.1 确定采访主题在进行新闻采访前,首先要明确采访的主题。
这可以通过背景调查、阅读相关报道等方式来确定。
明确采访主题有助于我们保持专注和明确需要采集的信息。
2.2 制定采访计划在准备工作中,我们需要制定采访计划,确定采访的时间、地点和对象等方面的细节。
同时,我们还需要提前联系采访对象,并确保对方的配合和时间的安排。
2.3 背景调查在进行采访前,我们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其相关信息和经历。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采访对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更好地引导采访的方向。
3. 采访技巧除了准备工作,掌握一些采访技巧也是进行高质量采访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采访技巧的要点:3.1 保持公正客观在进行采访时,我们要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尽量避免个人情感和立场的干扰。
我们应该尽量听取采访对象的不同声音和观点,以便给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
3.2 打破沉默有时候采访对象可能会沉默或不愿意回答某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一些方法来打破沉默。
可以通过换个角度提问、引入相关话题或者温和地提示对方回答等方式来帮助采访对象发表意见。
3.3 仔细倾听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仔细倾听的态度。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不会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并有助于我们提出更有深度和针对性的问题。
3.4 掌握谈话技巧谈话技巧是进行有效采访的关键之一。
我们要学会引导谈话,避免问太开放的问题,而是尽可能从具体的案例或经历入手,让采访对象更加深入地回答问题。
自考《新闻采访学》学习笔记「」
自考《新闻采访学》学习笔记「」2015年自考《新闻采访学》学习笔记「精选」第一节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或政府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组织原则一、党报记者多年形成的传统二、为什么记者在采访工作中要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或政府这是由我们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工作需要决定的。
首先,从我们新闻新闻事业的性质来看,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其次,从工作需要来看,记者在采访中也有必要依靠各级党委或政府。
另外,党和政府的领导掌握全局,最熟悉本地本部门的情况,同本地区本部门的群众有密切的联系。
记者要了解全局情况,也必须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
三、地方记者要接受双重领导实行双重领导,这就防止了在领导关系问题上容易出现的两种片面性:要么片面强调报社领导,忽视地方党委;要么片面强调地方党委领导,忽视报社领导。
第二节地方记者怎样依靠地方党委或政府开展工作一、关键是主动地方记者依靠地方党委或政府开展工作,关键是主动,把自己看作当地的一分子,深入当地生活,不把自己置于“客人”地位。
二、争取地方党委或政府领导的途径1、争取党委同意,列席党委或政府的有关会议。
目的是了解党政领导意图,掌握全局情况,发现新闻线索,搞好报道。
2、经党委同意,阅读有关文件、电报,听传达报告。
3、报道计划送当地党委或政府征求意见。
4、跟党政负责同志去基层搞调查研究。
跟的好处是:——可以即使掌握情况,发现典型。
——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党政领导同志对工作的意见,以及指导思想形成的过程。
这比在机关里听他们谈情况,谈意见,往往生动得多,深刻得多——可以具体地观察到党政领导同志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所持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5、重要报道和内参稿,送党委或政府领导审阅。
一是为了核对事实,使事实准确无误;二是为了掌握恰当分寸三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地的实际,提高报道和内参稿的质量。
6、力所能及地承担当地党委或政府交给的任务。
7、地方记者还要起新闻单位与地方党政之间的桥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采访学一章一、采访任务与对象新闻采访学: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新闻采访学的任务: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揭示新闻采访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科学地概括出反映这一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并确定实施这一活动应有的行为规范,更好地指导新闻采访实践。
新闻采伐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要素:1、作为采伐活动主体存在的采访者。
2、做为客体存在的各种客观现象。
3、作为连接采访活动主体与客体的采访关系。
采访学的研究对象:“主体——采访关系——客体”三位一体“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新闻采访的沿革国外的新闻教育以新闻研究始于19世纪初,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率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败涂地部新闻史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1895年,德国的一位大学教授科赫在海德堡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研究所。
人们把德国视为理论新闻学研究的摇篮。
美国是应用新闻研究的开船者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组织。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教育,始于1939年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创办的新闻系。
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历程,经过了:一、表层研究阶段、二、里层研究阶段。
三、立体研究阶段。
立体表现在(1)在研究的基点上,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变封闭研究为开放研究。
(3)在研究角度上,变微观研究为宏观研究。
总之,新闻采访学正由封闭式向开放发展,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由平面向立体发展。
三、新闻采访学的方法论原则1、要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闻采访学研究的方法论的根本原则。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要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同一、具体与抽象统一、批评与建构统一、事实论证于价值评价统一。
2、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引进系统科学方法,从整体上、立体上进行研究。
3、要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研究基于丰厚的实践基础。
四、新闻采访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横向综合、纵向深化、新闻采访的理论构建二章新闻采访活动史略新闻采访学植根于人类早期的传播活动。
奴隶社会之前,已有了原始意义的“采访”活动,但不是新闻采访。
原因是?国外的新闻采访活动始于公元16世纪。
梁发,最早的记者。
交通、电讯事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1874年《申报》首先刊登了英国内阁改组的“伦顿电”,是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条新闻电讯。
三章、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属性新闻采访一项什么样的活动?这是新闻采访学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反对唯心主义哲学观,真正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新闻采伐活动,仍然当前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新闻采访活动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新闻采访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同事实“打交道”的活动。
在这活动之中,事实是第一性,起决定作用的,它规定着、制约着记者对事实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记者又以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与把握,反作用于于事实。
一、新闻采访定义: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
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2、新闻采访对欣慰写作来说,是第一位起决定性作用的;(1)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形成看来,事实第一性,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质,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
(2)从新闻报道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来看,新闻报道强调真实性,要求准备的反映客观事实。
五章、新闻采伐活动的路线一、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1、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核心是求真(1)采访活动中要真诚;(2)自觉同各种各样的干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观念斗争。
2、实事求是认识路线是对“客观主义“的扬弃客观主义的定义:源于美国,新闻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新闻的报道必须排除任何偏见,忠实地记录事实,做到超阶级,否则,新闻不可能是真实的。
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要求,记者的采访既要遵守客观、尊重事实。
3、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贯彻在于科学的认知方法论记者在采伐活动中坚持的基本原则:(1)实证原则;要求记者要客观地、如实地认识和把握事实;求实的原则,规定着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必须有一中的强烈的求实意识,积极探寻事实存在的本来面目;规定着有一种强烈的求证意识,一定要探询事实的真相。
(2)程序原则;要求记者在认识的程序上一顶要坚持先感性后理性,由感性到理性。
(3)动态原则:要求记者坚持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
一方面,记者树立相对意识,一方面树立发展变化意识。
(4)网络原则。
用联系、系统的眼光去认识和保卫客观事物。
首先规定记者必须用“两点论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
二、新闻采访的工作路线: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1、要在党的领导下,紧密依靠各级党委(1)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要主动与自己分工采访范围的党委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党委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意图。
(3)在具体的采伐活动中,要尊重和依靠基层单位。
(4)同某级党委发生意见分歧时,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2、采访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如何深入:(1)积极主动的“沉”到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去。
(2)要求记者与群众广交友,深交情(3)建立自己的采访基地。
六章一、记者的定义:1、狭义:专指从事新闻采写的专业人员,也叫外勤记者。
2、广义:范指一切编辑人员和采访人员。
二、记者的社会职能与地位:记者的社会职能与地位,是由其所从事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工作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其中新闻事业的性质是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的因素。
三、新闻事业的概念: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方式,以反映和影响舆论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四、我国记者的社会职责: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党的声音,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勇于坚持真理,坚持谬论,敢于反映民众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六、社会地位:社会活动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官倒人民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
七、记者的工作特点:1、活动引人入胜,社会影响大;2、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化无穷。
3、脑体并用,工作十分艰险。
八、我国记者的工作任务:1、采写新闻(衡量好坏的主要标准)2、反映情况;不能公开的,但有价值的,写成内参形;向编辑部汇报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
3、做群众工作八、记者的修养1、“识”的修养。
也就是要求记者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
识,是建立在正确立场的基础之上。
是建立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之上的。
2、“学”的修养首先,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
是一个专家。
3、才的修养。
了解和把握客观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新闻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七章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新闻价值一、新闻价值定义:是指事实所在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对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价值构成因素:1、新鲜性,事实发生或变动的时间及其所含的新闻信息量。
时间近,信息新。
2、重要性。
事实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普遍程度,或于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密切程度。
重要性是决定新闻价值大小和有无关系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别资产阶级新闻的主要特点。
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标准是:影响性;显著性;反常性;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性、职业的接近、性别的接近、年龄的接近、心理的接近)、趣味性(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趣味性特征:和思想性密切相关系。
融于知识性当中;讲究人情味。
二、新闻敏感定义:记者敏锐得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能力。
表现在:1、能一触即发,迅速抓住新闻事实。
2、能慧眼识珠,准确鉴别事实的的新闻价值所在及其大小;3、能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4、能“落叶知秋。
,对某些重大新闻事实的出现做出科学的预见。
来源:1来自高度的工作责任感2、对形势、政策和报道思想的透彻了解。
3、来自对情况、资料的积累和研究。
三、如何把握新闻价值去识欣慰事实,着眼于事实的变动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事实的变动度。
1、事实变动的范围于规模2、变动的顺序与次数3、变动的过程与速度八章一、采访选题: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涉及到采伐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
二、采访选题的原则:1、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辩证统一2、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辩证统一3、社会需求与传媒定位的三、采访选题确定的先决条件:获取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含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某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或是将要成为新闻报道时的对象所发出的信号。
特点:1简略、概括,2、不可靠、3、属于直观感觉的东西。
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1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决议、指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来。
2、从党政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中来,3、从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中来。
4、从各业务部门的书面材料中来。
5、从新闻媒介已经发表的报道、文章、读(记)者来信中来。
6、从广告及天气预报中来。
7、从记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来。
三、选题确定的关键:记者要善于驾驭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驾驭思维的要求和方法是:1、从微观思维走向宏观思维。
宏观思维的作用表现在:可以使记者铺捉到重大题材,对大的时间、全局的情况做综合的分析和宏观的鸟瞰;可以使记者对具体个人和事件的审视中,跳出就事论事的框框,将其置身于大的时空背景下,展示其据以存在的整个社会系统;可以使记者在纵横比较、发展追踪中对事物做趋势性的分析、把握和预测。
2、从单一思维走向系统思维(1)由局部思维转向整体(2)单向—多向(多种指向、多种起点、多种因果联系、多种评价标准、多种思维结果(3)静态——动态3、从直接经验型到理性思维直觉经验型思维,就是单纯借助直觉和已有的经验所进行的思维。
理性思维是用科学的眼光注意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探求的方式。
其特征是“:(1)不受感觉和经验的束缚,不为事物的表现迷惑。
(2)不盲目遵从权威和教条,对时代的呼唤极为敏感。
(3)不服从旧理论,从社会发展党员饿高度来进行价值评价。
4、从保守趋同思维走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求异性质、认同性、发散性、逆向性。
四、采访选题确定的运作方法1、从明显特点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2、从具有典型性的事物中4、精选事实的最佳角度)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
(新奇性、社会性和受众性、精致性。
九章、新闻采访的工作程序及其方法一、报道思想定义:新闻传播媒介在一定时期内或者阶段内,为着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而制订的新闻报道工作的设想、意图。
它包括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等。
明确报道思想的作用:1、从政治上、政策上为采访工作做导航。
2、指导新闻素材料的获取、3、指导新闻主题的提炼。
如何明确报道思想:要求记者一方面学习编辑部提供的报道原则和报道提示,领会其中的意图和实质,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实际,认真钻研党的有关政策和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客观实际情况,从中不短深化自己的认识,深刻地理解、把握报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