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阴阳之要义
论武功
论武功一、传承爷爷的爷爷说:江湖险恶,功夫就是饭碗,武功决不外传!!!爷爷说:世道变了,练武只为防身,绝不欺男霸女!我说:练武只为健身,只图一乐!二、武术阴阳要义内家拳均以阴阳为本,世间之大莫过于阴阳,阴阳要有物所指才可明理!不然必入混沌!学武,须知人体之阴阳,知其一才为武之大道!凡人体关节处顺折面为阴,反折面为阳,面者,脚底脚面也,手心手背也,腿前腿后也,内臂外臂也,腿内腿外也,前胸后背也,后头脸面也,细微处,指间也,脚踝也,项也,.......知阴阳才可五弓备!你们可要注意哦!爷爷的爷爷说,这话要值白银一两,好米一石哦!练武者要知用阳练阴,别无二法,谨记!阴阳是个世界,我们武学的阴阳说的狭窄些:阴阳是身体与思想的结合,其实就是人。
身体有前后,左右,上下之分,这是武学大体的阴阳。
先说左右,左右很简单,身体中心线一立,左右明了,左右相似,可是略有不同,于是有左撇子,大多是右撇子,为什么?这与天地有关,为什么因天地的关系大多会是右撇子?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左撇子好,这是天意,都说左撇子聪明,我没统计过,我只知道左撇子具有这个右撇子世界给予的更多的锻炼机会,所以,成功的机遇会多些,我的一个孩子是左撇子,记得小时吃饭,姥姥总是叫她用蹩脚的右手来夹菜,还一遍遍的教育她,一定要把左手的习惯改过来,我哭笑不得,虽然心下反对,可是不能说,我是支持她保持左撇子的,这是个好习惯,习惯地保持这个好,碰上右撇子的秩序世界,碰撞就是锻炼,譬如,人行道,开车,,,我们由习惯造就的东西很难把它改正,譬如右撇子的右侧总是力气大,这个力气大在我们练武者却成了最大的阻碍,肌肉的僵紧状态很难把它改善,所以,左撇的优势就是左右力的平均程度比右撇子要高出许多来,自然练功做事效率高些,很简单,起点不同的缘故。
所以练武左右没有定值,不要总是左侧,或是总是右侧,练套路正练一遍,反练一遍这样会很有意义,练动桩的最初右撇子觉得右侧感觉好,练着练着就不行了,这时左侧却有了优势,为什么?练武者要思考。
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
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变化,阴阳也成了太极拳的特点之一。
想要练好太极拳就要明白太极拳的阴阳相济论,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吧!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介绍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瑰宝,练太极拳一定要体会拳论中的阴阳变化,在阴阳变化中找到练拳的意。
拳谱上常见太极十三势之说,在理解中,有人把十三势说解成十三个姿势,这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太极十三势是十三种方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掤、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
其中前八字是八种手法,后五字是五种步法,即俗称八门五步,或称八卦五行,都是指这十三法。
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太极拳中的拳理拳法如同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之道,太极拳具有教育意义。
怀抱八法,也就是指八种手法,而这八种手法又与文王八卦方位图有严格的四正四隅对应关系。
太极拳理属内家拳种。
因此,八卦方位与人体对应各有其窍,而每窍在人体经络脏腑中又各有其位。
这样在太极拳运行中,以意引气,按窍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就是太极拳内练要义的根本所在。
实践证明,太极拳久练得道者,不但在技击上可出奇效,在保健上也会起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太极拳的阴阳变化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
老年人练习太极拳还能防治骨质疏松,降低摔跌风险。
为了使大家确切了解太极八法所属经络脏腑窍位,与八卦的对应关系,现按八法顺序详述如下。
1.掤在八卦中是坎,中满方位正北,五行中属水,人体对应窍位是会阴穴,此穴属肾经。
八法中此字主掤劲。
2.捋在八卦中是离,中虚方位正南,五行中属火,人体对应窍位是祖窍穴,此穴属心经。
八法中此字是捋劲。
3.挤在八卦中是震,仰盂方位正东,五行中属木,人体对应窍位是夹脊穴。
此穴属肝经。
八法中此字主挤劲。
4.按在八卦中是兑,上缺方位正西,五行中属金,人体对应窍位是膻中穴,此穴属肺经。
八法中此字主按劲。
5.採在八卦中是乾,三连方位隅西北,五行中属金,人体对应窍位是性宫和肺俞两穴,该穴属大肠经。
太极阴阳诀
太极阴阳诀2011-5-25练法练太极,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神凝始可意到。
意到手随才可言法。
再从有法入无法之境,始懂用拳。
练太极,首重神意。
神是心神,意是身意。
每出一拳,全身随之,心神合之。
身意乃过往所有刻苦锻炼和实践经验之总成果。
心止而神欲行,超乎思想之外,然若仅偶一为之,仍未是大家。
只有每招每式均神意交融,拳法才可随心所欲。
有法为地,无法为天。
有法暗含无法,无法暗含有法,是为天地人混合为一。
亦只有人才能贯通天地,无法而有,有法而无。
所谓有法,就是循早已拟好之招式出手,即使临阵随机变化,也是基于特定的法规而衍生出来。
无法则是不受任何招数成规所限,随心所欲的出招而不落窠臼。
然天有天理,物有物性。
理法非不存在。
只有当尔驾驭理法之时,譬如解牛之庖丁;牛非不在,而是他已晋入目无全牛境界,得牛忘牛,得法忘法。
是以练拳最重拳意。
但若有意,只落于有迹。
若是无意,则为散失。
最紧要是在有意无意之间。
由有入无,由无入有,似有似无,出入于有无之间。
于全身全意行拳之刻亦能觉察监察行拳之自身;神意身意,精神肉体;一分为二又是合而为一,似在非在。
庄周曰:材与不材,似是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力量。
浮游乎万物之间,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累耶!所谓材不材,指的是有用无用,亦是太极拳有法无法,无法有法的精义,但此仍不足以形容太极拳的妙处,故似是而非,未免乎累,只有在千变万化中求其恒常不变,时而龙飞九天,时而蛇潜地深,无誉无毁、不滞于物,得法后而忘法,才可与天地齐寿,物我两忘,逍遥自在,由武入道;是为太极阴阳宗之本意。
附太极七诀等《乱环诀》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能拨千斤动。
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双环一套十字生,十字四端皆弧形;唯有当中是实点,还要围绕环边行;十字交点一错位,四两千斤亦可乘;掌中乱环横竖找,乱环法术在于通。
阴阳之理与虚实之义,选好懂一点的去练
阴阳之理与虚实之义,选好懂一点的去练陈雄老师聊太极250陈雄老师太极拳体悟在“和美太极”平台会不断更新完善,转载请标注作者“陈雄”和“和美太极”点击订阅陈雄老师的太极拳体悟杨式太极拳研练随太极拳昔称绵拳、沾绵拳或软手、化拳,以其动作绵软而又能化解对方来力。
根据现有文献得知:陈家沟陈氏家谱档案均无“太极”两个字,流传陈王廷的主要著作《拳经总歌》中没有“阴阳”之理,见有“缠绕螺旋,柔中寓刚,避实击虚”的阐述。
太极之名首见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相传太极拳宗师杨禄禅去北京教拳,其高超的技艺让光绪帝的老师、大学士翁同龢折服,他对王公大臣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并题写了“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的联句。
自此,太极拳之名得以大定和流传。
作为追求体用结合的太极拳爱好者,不妨了解一下绵拳的历史和技术情况,我认为这样由朴化玄对练功习拳有好处,据相关资料介绍:绵拳以柔为主,绵绵延长,是一种均匀柔和、圆活连贯、刚柔相济的拳术。
它的运动柔似棉花,形意相随,连绵不断,动作运行处处为弧形,同时劲力寓于其中,舒展沉实,得势则刚,击人以寸劲。
在实打中手掌随对方的活动延伸,随对方的劲力柔化绵进,故又称为延手。
该拳在精神上要求纯静专一,姿势要舒展自然,动作要轻松柔和,绵绵“延长”,劲力要“柔化绵随”。
发力时要沉气猛呼,以胸腰带动两臂,要先肩后臂,完整有序。
绵拳技击上的特点是在对方进攻时柔而化之,防后发招。
由于这个基本特点,无论在动作上和劲力上都要求先吞后放:吞有收的意思,是防,又称蓄力;放即是发,在吞之后接着进行放而发招。
当时的绵拳见有虚实之义,还没有“阴阳”之理出来。
相传绵拳的奥妙,尽在“虚实”之运用。
有些太极拳爱好者提问:“表述太极拳的‘阴阳’二字是不是非用不可?有没有其它名词可以替代呢?虚实、动静、刚柔、开合、屈伸、进退、收放、内外等都不能替代阴阳二字吗?是不是有些前辈想故意让学拳的人听不懂?”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都知道,先贤们将太极拳看成是以阴阳学说为灵魂的传统武术,认为用“阴阳”来解读太极拳之拳理拳法是比较完整的,是比较准确的,是研究“自身与外界和谐”的人体科学,所以强调把了解“阴阳”作为进入太极拳殿堂的敲门砖。
天地人和——武学文化中的阴阳之道
43天下功夫武道练习中国武术必须以理论指导实践,中国武术的核心理论是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贯穿于整个武学文化的技术体系之中。
以阴阳、动静、开合、刚柔、攻防之道诠释武术技法,是武者通往武学大道的必修之道。
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客观地讲,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动力文化体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假如脱离了阴阳学说理论的研究,必将是舍本逐末的空中楼阁和无源之水。
故此,修习中国传统武术须以道的阴阳辩证之法研究武学文化,在道的阴阳变化之中探寻武道合一的修炼法门。
武术之为术是其以攻防技击变化为根本目的的一门技能,长期练习,有防身御敌、养生延年的功能。
在学习武术之初,师父会以本门派的拳谚口诀来指导弟子习练招式与功法,其中的拳谚口诀蕴藏着阴阳变化的规矩方圆。
拳谚口诀是历代功夫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拳理精髓,其内容言简意赅,往往一语道破拳术理法的奥妙玄机。
比如用于实战搏击的谚语:“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出手似钢挫,回手似钢钩”“圆守直攻,力法足蹬”。
这些拳谚的内在理法皆是以阴阳平衡之理论来撰写编排,可见古代师父对于武学文化研究的良苦用心。
在对中国武术的基本功法及养生延年之术的练习中,处处蕴藏着高深的阴阳哲理,如徒手功法的练习中凡是松柔的、暗合的、缩小的、向下的、后退的皆属于阴的特性,反之皆属于阳的特性。
阴与阳之间又必须保持相对应的平衡关系及其消长互济的转换关系,如此形成阴阳平衡的辩证关系。
武术功法的练习内容均是以阴阳变化的规律来编排的顺序练习,如劈劲挑劲、里合外摆、升降开合、吞吐进退,凡此皆是依据阴阳转换变化的客观规律来练习的智慧功夫。
在练习功法时左右相合的劲力是缠丝螺旋劲,前后相合的劲力是杠杆交叉劲,上下相合的劲力是弹簧爆炸劲。
缠丝劲、杠杆劲、弹簧劲三种劲力相辅相成,纵横交错形成立体互变的阴阳合劲。
阴阳和合功法
阴阳和合功法阴阳和合功法是一种传统的练功方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太极哲学。
这种功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平衡和调和阴阳两个相对的力量,达到身心的健康和和谐。
阴阳和合功法被广泛应用于武术、气功、医学等领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炼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阴阳和合功法的原理和练习方法。
一、阴阳哲学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们代表着宇宙的两个相对力量。
阴阳的概念源于古代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因素组成。
阴阳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相对性:阴阳是相对的,一个事物的阴即是相对于阳而言。
在任何情况下,阴阳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2.转化性:阴阳具有相互转化的能力。
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阴变阳,阳变阴。
3.平衡性:宇宙的平衡是阴阳的平衡。
只有阴阳保持平衡,宇宙的各个方面才能和谐。
二、阴阳和合功法的原理阴阳和合功法基于阴阳哲学的原理,通过调和阴阳两个对立的力量来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该功法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调和阴阳力量:阴阳和合功法通过调和阴阳力量,使两个相对的力量达到平衡。
在练习过程中,通过练习特定的动作和姿势,加强和调整身体的阴阳能量,从而实现身心的平衡。
2.运用阴阳转化的原理:阴阳和合功法运用了阴阳转化的原理,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能量,实现能量的流动和变化。
这种能量的流动和变化有助于消除身体内部的阻塞,促进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3.培养内外一致的力量:阴阳和合功法要求练习者在内外力量上达到一致。
内外一致的力量意味着练习者的内在力量和外在力量相统一,达到身心的和谐。
三、阴阳和合功法的练习方法阴阳和合功法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下面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练习方法:1.调整姿势:开始练习前,调整身体的姿势,保持舒适和放松。
可以选择站立、坐姿或者卧姿,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
2.呼吸调节: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尽量放慢呼吸的节奏。
浅识修炼阴阳之术修真秘籍
浅识修炼阴阳之术修真秘籍在气功修炼中,不少学派是修炼阴阳之术的,特别是在道家气功中。
由于社会戒律原因,特别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修炼者对于阴阳之术的传播,只是用比喻、隐语来口传。
秘传,让人从修炼实践中慢慢领悟。
同时,修炼阴阳之术的古人,又是以“坎离”、“龙虎”、“玄牝之门”等等来作比喻,这对现代人来说,就更难读懂了。
可现在这个气功兴起的年代里,修炼阴阳之术的人,却又越来越多。
但修炼者对于师传的门户之见,并未解决;对于古怪难懂的比喻,隐语,依旧流传于口头、书本。
因此现在修炼阴阳之术的人,仍与古人同样,一般都是朦朦胧胧、边猜边想、边悟边修。
因此现代修炼阴阳之术的人,明理实修者少,盲目空修者多。
有的效果平平,有的一损一益,有的两败俱伤。
为让修炼阴阳之术者识别途径,走上正道,特将相关内容简述如下,供同道者研考之。
什么是阴阳在自然界里阴与阳是物质的属性,即凡是活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功能性的、机能亢进的等,部属于阳;凡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黑暗的、机能衰弱的等,都属于阴。
人体的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内里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
以脏腑来分,六腑属阳,五脏属阴。
阴阳一词,本伏羲画—爻为阳,--爻为阴。
《易·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天地间处处分阴阳,阴阳统天地而应方“物。
因此,在气功学里,阴阳是道家、儒家、佛家、医家讨论玄理功理时常用的类名词。
在气功修炼中,尤以道家、医家之论修炼,自始至终,不离阴阳。
什么是阴阳之术在气功修炼中,凡以阴阳立法的气功方式,统称阴阳之术。
修炼阴阳之术者,由于学派不同,其修炼方法各式各样,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哪种方式方法的修炼,都少不了形体、气息、心神的调整,所以总体还是不外乎形修、气修、神修三种。
太极拳阴阳和谐的武术奥义
太极拳阴阳和谐的武术奥义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拳术之一。
其独特之处在于追求阴阳和谐,通过身体的动作以及内外调和的方式来实现身心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太极拳阴阳和谐的武术奥义,从起源、基本原理、练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起源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明代,创始人为张三丰。
相传张三丰学习道家修炼术,将其中的思想特质融入到武术之中,形成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以及阴阳哲学的思想体系成为太极拳的核心。
阴阳之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构成。
太极拳则通过运用阴阳观念,以实现身体和内心的平衡。
二、基本原理太极拳强调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统一。
它的动作所追求的并不是力量的对抗,而是在柔和中寻找刚健,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来表达阴阳的和谐。
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沉静内敛:太极拳动作的特点在于沉稳、缓慢而内敛。
即便在快速运动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体力的自然发挥,不过度用力。
2. 起承转合: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以腰背为中轴,通过起承转合的动作来驱动全身。
这种动作的运用可增强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3. 松散放松:太极拳讲究松散自然的状态,强调通过放松身体和消除紧张感来释放内力,实现力量的柔和与自然。
三、练习方法太极拳的练习方法既注重身体锻炼,又注重心灵修养。
以下是太极拳的几种常见练习方法:1. 套路演练:太极拳的套路是指通过一系列动作的组合来实现身体的协调与灵活。
通过练习太极拳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性和协调性。
2. 立定功:立定功是太极拳的基础功法,主要通过放松身体、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来达到内外调和的效果。
3. 推手练习:推手是太极拳的应用技术之一,通过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和对抗,锻炼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判断和应变的能力。
4. 内功修习:太极拳强调内外调和,所以内功修习是太极拳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呼吸调息、静坐冥想等修炼方法,加强身体内在的能量和平衡。
阴阳五行武功教学大纲
阴阳五行武功教学大纲阴阳五行武功教学大纲武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而阴阳五行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包括武术。
阴阳五行武功教学大纲是一份系统而全面的教学指导,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阴阳五行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武术实践中。
一、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学说,它包含了阴阳二气和五行的概念。
阴阳代表着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
二、阴阳五行在武术中的应用1. 阴阳调和:武术强调身心的平衡和协调,阴阳调和的理念在武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练习武术,人们可以平衡身体的阴阳,调和气血的流动,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原理在武术技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种相生的关系可以用来指导武术技巧的练习和应用。
比如,在格斗中,可以利用木的力量来克制金的力量,通过水的力量来克制火的力量。
3.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原理在武术技巧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种相克的关系可以用来指导武术技巧的选择和运用。
比如,在格斗中,可以利用金的力量来克制木的力量,通过土的力量来克制水的力量。
三、阴阳五行武功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武功的基本要素包括内功、外功、招式和应用。
1. 内功:内功是阴阳五行武功的核心,它包括了呼吸调息、气血运行和意念凝聚等方面的修炼。
通过内功的修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提高武术技能的发挥水平。
2. 外功:外功是阴阳五行武功的外在表现,包括了拳法、剑法、刀法等各种武器的技巧和动作。
外功的修炼需要注重姿势、力度和速度的掌握,以及对对手动作的准确判断和灵活应对。
3. 招式:招式是阴阳五行武功的具体技巧和动作,包括了攻击、防御、躲避等各种技术动作。
练武术要阴阳合一、道法自然
练武术要阴阳合一、道法自然武术,门派林立,千姿百态。
无外乎“四击”、(打、踢、摔、拿)“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十二形”(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鹤、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快如风、慢摇鹰),故日“天下武术是一家”。
分而言之,不过“内、外”两家。
内家以意气为主,外形从之;外家以外形为主,内气从之;内家重修“精、气、神”,外家苦练“形、速、质”;内家属武当,首推太极拳为领袖,外家属少林,当举少林拳为代表。
气功,种类繁多,千奇百怪。
无外乎“惩忿、窒欲、松静意守、克已复礼”。
故日:“儒、道、释三教同源”.分而言之,不出“动、静”二字。
动者以形引气。
形气相依,动中求静,是谓动气功;静者或卧、或坐、或立,姿式稳定,意念专一,有练点的(如意守丹田等),有练线的(如运行大、小周天等),有练混元的(处处无法,处处法),有练交叉的(如走毛孔之气等)……外静内动,是谓静气功。
盖武术、气功虽千般万种,确理为一贯,均未出“阴阳”二字。
外为阳,内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疾为阳,缓为阴……阴中又有阴中之阳和阴中之阴.阳中亦有阳中之阳和阳中之阴。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老子日:万物负阴而抱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构成。
武术、气功亦然。
所以,气功文献中,丹经万卷仪论不出阴阳”。
古往今来大凡练功者,多有得道、成圣、成佛、成仙之幻,儒家穷理尽性而称圣,释家明心见性而称佛,道家修真养性而称仙。
何为道,《易》日“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是一切事物阴阳变化的规律,阴阳乃万法之宗也。
所谓称圣、称道、称仙者,乃是通过常期的学习、修练,悟出了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能够适应规律,驾驭规律,见微而知著,善于掌握阴阳平衡的高人。
生活、修练,随时注意掌握阴阳平衡,七情六欲,不使为过,则百病不生;工作、学习、为人处事注意掌握平衡,劳逸结合,亲疏有度,则万事顺达。
但是平衡又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就要求人们在从事各项工作中注意学习研究。
养生气功锻炼要与中医的阴阳相结合
养生气功锻炼要与中医的阴阳相结合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与阳,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消长。
根据这几点我们在进行养生气功锻炼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第一,呼气为阳吸气为阴。
所以阳亢的人练功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呼气,呼气时感觉神清气爽,头脑清醒,这就是身体在向外排出多余的阳。
同样的道理,阳虚气陷的人要注意练习吸气,因为吸入阳气,使体内阳气得到补充,所以会身心愉悦。
第二列,再练习的时间选择上。
要选择属阳的六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
因为这六个时辰自然界。
万事万物都是具有生发之气。
人体顺应天道,在这六个时辰进行锻炼,效果是非常好的。
第三就是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季节有针对性的养阳养阴。
阳症多放多动,阴症多守多静。
遵循以上这三点,我们的练习就会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效果。
浅谈武术中的“阴阳”运动与健身
浅谈武术中的“阴阳”运动与健身作者:赵金娜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19期赵金娜(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济南 250355)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中医“阴阳学说”的视角阐述了武术运动中的阴阳运动。
关键词:武术运动与健身中图法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7(a)-0245-01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讲:“凡阴阳之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武术运动以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为指导,通过独特锻炼方法、运动方式来体现“阴阳”运动。
使人体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1 武术运动中的“动与静”体现了“阴与阳”的运动武术中的阴阳运动体现在:灵活多变的“动”;独特的“静”态练习;动静结合的全面运动以及刚柔相济、虚实变化的巧妙练习。
展现出武术独有的阴阳运动魅力。
1.1 灵活多变的“动”体现了“阳”中医“阴阳学说”认为,动为阳,动能养阳。
阳相对于阴来说主要功能是外固。
《皇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动能养阳,通过动的锻炼来养阳是武术健身的一个手段。
1.1.1 配合呼吸、意念的“动”如:太极拳的“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陈鑫讲:“太极拳千变万化,无往非动,势非不侔,而劲归一。
……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
”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运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太极拳在全身“动”的同时,意念、呼吸贯穿其中。
“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用意念指挥身体的活动,用呼吸协调动作,来完成“一动而无有不动”的演练。
武禹襄在《太极拳论》中也讲到:“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在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形意拳练习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共六合。
蚕食(3)——绝世武功:练功阴阳之要义
蚕食(3)——绝世武功:练功阴阳之要义老师原文内家拳均以阴阳为本,世间之大莫过于阴阳,阴阳要有物所指才可明理!不然必入混沌!学武,须知人体之阴阳,知其一才为武之大道!凡人体关节处顺折面为阴,反折面为阳,面者,脚底脚面也,手心手背也,腿前腿后也,内臂外臂也,腿内腿外也,前胸后背也,后头脸面也,细微处,指间也,脚踝也,项也,.......知阴阳才可五弓备!你们可要注意哦!爷爷的爷爷说,这话要值白银一两,好米一石哦!练武者要知用阳练阴,别无二法,谨记!拜过师门的,你可不要乱问哦,师傅不说,问有何用,自己要注意哦!三如揣摩老师简说人体之阴阳,并说到“用阴练阳“云云。
老师虽“物有所指“,然学子欲明理,须跟着老师步步前行矣!老师在给学子的评论回复中,透露了一些消息:譬如,“其实,阴阳是互为,到此,阴也是阳,阳也是阴,阴阳皆无了,此为浑圆“。
"阴阳不是固定的,是可以互换的,你用哪面发,哪面就是阳“。
“阴阳是个动态互换的。
转起来才是太极哦“。
再如,“没有阴阳互为,七星打击就成了笑话,不用打,闪闪就行了。
我全部的博文都在说这个问题,我再开始也是这些。
武学不是截取,一段,两段不是武学,就像建房子,石头,砖块,水泥,铁丝,木头......少了哪样能行呢?我若是说少了一样,那是建房子么?那是说房子哦,没法子,慢慢看,慢慢练,只有这样了。
我没有用玄学来说我们的武学,我也不懂。
我想打击除了肩肘手足,胯头膝还能有什么呢?这些地方,无非一个圆活哦,怎样圆活?我的本文就是为了这个存在的。
"又如,“一惊,二闻,三细辩,四明理,五下功,六茫然,七回环,八证道,九上身,步步高升......路好长哦,哪一步都是个苦,人世苦出身。
"是的,路好长哦,所幸有老师引领,老实随行吧!。
一阴一阳谓之道,修阴阳中和之气
一阴一阳谓之道,修阴阳中和之气修阴阳中和之气,是太极拳的一大要素,从总体上说,阴阳中和之气属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范畴。
阴阳交感而成和所谓中和之气,是阴阳二气相互交感而化成的和气。
其修炼过程是,通过行功走架,把体内的阴阳二气进行交感而致中和,融合为一,仍返归太极一气;还要与自然界的精灵之气内外交感,中和为一,并且循环往复,生生日新,不断优化,以培植元气,炼成真气,把隐藏于人体内部的潜能开发出来,激发新的生命活力。
追根溯源,阴阳交感妙合,是太极学说的基本观点。
认为太极生出阴阳二气后,必须通过阴阳妙合才能化生物。
假如一气归一气,阴阳二气归二气,各不相干,互不交感,怎能化生成万物呢?所以周敦顾在《太极图说》中详细描述了宇宙的生成过程,有六个序列,即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乾男坤女——化生万物。
在漫长的宇宙生成过程中谁起了关键作用?周敦顾指出是“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一气交感,化生万物'。
这让我们清楚地看见,无极的真谛,加上阴阳二气及五行的精髓,非常奇妙地凝合为一,于是生出了天地万物。
道家内丹功的炼精化气,炼气还神,亦是炼的阴阳中和之气。
张三丰在《太极行功法》中指出:“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其息自调,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若才得太极拳法,不知行功之奥妙,挚直不顾,此无异炼丹不采药,采药不炼丹,莫道不能登长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绝不能成就。
'又在《太极十要诀》中说:“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即交,而太极之象成。
”可见,阴阳二气必须在行拳过程中相互交感,才能成太极之象,这是太极拳体用兼备的必由之路。
返归太极一气阴阳中和之气,并非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中和成为新的即返璞归真为新一轮的太极一气,并且不断升华。
何以见得?从人的生成来说,人也是通过阴阳交合、中和为一而生成的。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太极阴阳炼丹功
太极阴阳炼丹功此功专炼丹田之气,可除疾,养生炼丹,成就技击铁肚功。
一、内丹窍要之一1.锁阳关习者仰卧,闭口,头正身直;两足心相合。
左手中指点会阴穴,右手按住肚脐心,精神集中,做腹呼吸36次(指吸气时收小腹,呼气时突小腹)。
稍休息片刻再做,共做六回。
要点:(1)腹呼吸要深长,细匀,缓稳,不可急促。
(2)仰卧时手,足安排要紧当,不可松散。
(3)必须以左手按会阴穴,右手按住肚脐。
理法:此功原为道家补漏功夫,又名闭地户。
旨在发动真阳之气。
因真阳的中心点在背时后命门,故又称“命门真火”。
此火一动先串本经,后游走各经,故可医百病。
两足涌泉穴为肾经井穴,平时散热之所。
如两足心不合,当腹呼吸时,发动真阳行至足心极易外散,故足心一定要合。
会阴穴古称地户,古人秘不公开实恐助淫.因当精满时,就转化为气,如不懂练精化气,就会使精外溢,甚是可惜,故需以左手中指定住此穴以防泄精走丹。
肚脐为婴儿在母体中吸收养分唯一通道,为真阳游走各经时必经通道,当精气末固时极易从此处外越,故必须用右手心盖住。
2.固丹田仰卧,头正身直,两腿平伸,双目微闭,内视丹田(脐下四横指处)5分钟,舌抵上腭。
吸气一口至吸满时存于丹田,左右两手左手上右手下(女子相反)盖在脐部向下,向左,向上向右揉摩。
手法轻重均匀,勿疾勿许,以上下不超过胸中上脘与耻骨,左右不超过肋骨弓缘转36周。
然后上下换手,向下,向右,向上,向左转36周。
呼吸自然。
要点:轻重要均匀,太轻不起效果,太重易上火,在轻不离皮,重不触骨的原则下练习。
功理:当吸气时小腹突起,以轻重合理的手法使筋膜腾起,而丹田气足,呼吸深沉有力,中气充沛,劲力充实。
3.易阴阳依以上卧势,吸气一口,左手盖在右手上置于两乳中,闭气,下推9次停于脐下阴上,将气呼尽.共作9回.要点:下推用力均匀,呼气时缓长均匀放松。
功理:以练习推拉之法可调动中丹田与下丹田阴阳之气交汇,练成混元之气,为以下诸功打下基础。
4.收功左手盖在右手上置于脐处,默念:'天地灵气入我身,练就金刚太极尊',意念:我力大无穷,高大如山,顶天立地,天地灵气进入体内流向丹田。
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
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一张存悌上期文章“火神派述略”中,谈到火神派善用附子、干姜等热药,之所以如此,他们是有理论为本的。
其核心就是“洞明阴阳之理”,“认证只分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郑钦安语)。
火神派首领郑钦安首阐其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
于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
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
”“总之,病情变化非一二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
若逐经、逐脏、逐腑论之,旨多反晦,诚不若少之为愈也。
”“予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
学者苟能洞达阴阳之理,自然头头是道,又奚疑姜、附之不可用哉。
”(《医法园通》)“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是火神派的理论核心;以大剂附子、干姜为主,则是其主要用药特点。
为有助于理解这一理论,下面选析一些火神派这方面的案例,读者自然心领神会。
1 头痛邓某,男,成年。
初以受寒发病,误服辛凉,病经十几天,头痛如斧劈,势不可忍。
午后恶寒身痛,脉沉弱无力,舌苔白滑而不渴饮。
辨为寒客少阴,阻碍清阳不升,复因辛凉耗其真阳,正虚阳弱,阴寒遏滞经脉。
头为诸阳之会,今为阴邪上攻,阳不足以运行,邪正相争,遂致是症。
治以辅正除邪之法,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主之:附片100g,干姜36g,麻黄10g,细辛5g,羌活10g。
1剂痛减其半,再剂霍然而愈。
(《吴佩衡医案》) 按如此暴痛如劈之头痛而能治愈,未用一味芎、芷、蝎、蜈之类套方套药,仗的是治病求本,从阴寒内盛着眼,以大剂附子、干姜取效,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俗辈所及。
郑钦安《医法园通》对此早有论述:“因阳虚日久,不能镇纳浊阴,阴气上腾,有头痛如裂如劈,如泰山压顶,有欲绳索紧捆者,其人定见气喘唇舌青黑,渴饮滚汤,此属阳脱于上,乃属危候,法宜回阳收纳为要,如大剂白通四逆汤之类,缓则不救。
气功养生----阴阳诀
气功养生----阴阳诀1:滋陰補陽法采日精法:陰曆每月初一、二、三日太陽初升時,面對太陽靜坐或靜立,用口、喉吸氣二十四口,吸氣後將日光芒用意送到丹田;若口中津液增多,也可將津液隨意一起送入丹田。
此稱爲“采日精”法,可以補陽。
吸月華法:陰曆每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晚上月亮最明亮時,面對月亮靜坐或站立,也是用口、喉頭吸氣二十四口,吸氣後將月光芒用意送到丹田,這稱爲“吸月華”法,可以滋陰。
此外,夜晚在室外,採取松靜站立姿勢,兩手心朝下,當吸氣時,兩手向上提,吸地陰,呼氣時、兩手向下按,或者吸氣時,兩手向前平推,吸地陰,呼氣時,兩手向後拉,此爲吸地陰法。
2: 采日精月华功日精乃太阳之气,月华乃太阴之气。
二气交触,是生万物。
故螺蚌受之则生珠,顽石蓄之则产玉。
惟古贤人如此,而善采之,行运纳之法,得以完体,采咽日精月华则得清阳之气,能使愚拙潜消,清灵畅达,顽疾不染,神气日增,其益无量。
采咽之法,分两段即采法与咽法。
一,采法又名太极纳气法。
为初级功,多站式,主要是以两手劳宫穴的开合,采纳日月之精华。
操作方法:在室外选一清明幽静之地,凝神返于内,调息致匀,静守片刻。
待日月升起,清气充盈,可行采纳之法。
两足平行分开与肩等宽,膝微曲,膝盖对脚尖;臀部下坐,尾闾对脚跟;百会、会阴、涌泉三点意对一线,含胸拔背,下颌微收,舌抵上颚,两眼垂帘轻闭。
尔后,两手从体之两侧轻上抬,至肩高时,翻掌掌心向上,手掌略高于头,两肘略内曲,沉肩坠肘,五指分开虎口圆。
要求以中指的运动来调节劳宫穴的开合,中指向上绷紧劳宫穴开,吸气、闭气凝神,存想天地日月之精华从劳宫穴融融贯入体内,充实机体;精纯之气,自上而下,洗涤周身,所到之处,郁滞渐消。
呼则中指放松劳宫合,两手慢慢从胸前下沉,至两侧复原如初;同时张口,徐徐吐浊。
也可配合念“嘘”、“呵”两诀,以助洗涤内浊之气。
如此为一采,满二七采,静守片刻,可收功行摩腹,浴面等法。
如法行一两月,则身轻体健,清爽无累,寒暑不侵,待滞消灵明渐达,可行咽法。
读懂“阴阳”练好功
读懂“阴阳”练好功阴阳二字,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读懂它,理解它,能在日常生活中和练功中运用它,并非易事。
我是在理顺三个关系的基础上方才正确认识阴阳的。
一、理顺阴阳同人的关系阴阳是《易经》、《黄帝内经》和《道德经》的核心。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人极为迷信各种各样的占卜术,诸如明天是否下雨,战争能不能胜,收获会不会好等等,都要用《易经》中的阴阳八卦来占卜,国家大事如此,民众对生老病死的命运问题更要占卜,看来封建迷信之说是有历史依据的。
但我认为,阴阳八卦本身并不是迷信,当我们理顺了阴阳同其它事物的关系后就会明白。
因为阴阳跟每件事物,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从人的形体上看,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腹为阴,背为阳。
人体内十二经络,七经八脉,全是阴阳组合。
人的五脏六腑,也是阴阳配对。
就连人的呼吸也受阴阳制约。
诚如《黄帝内经》中说,“真人之息以踵”,“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比求于本”。
我在习练胎息时就是从《黄帝内经》中得到启发的。
《黄帝内经》中说: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有口诀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五脏之气连脉经。
天地人气相融合,心静神字体自轻。
二、理顺阴阳跟道的关系《易经》和《黄帝内经》中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道又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一致的,从形式上看又有所不同。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道化》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讲道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道的普遍性。
而道的特殊性,则体现在《道德经》第一章中。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一开篇就教我们识别什么是“可道之道”,什么是“非常道”。
易筋经修炼的八大要旨(上)
易筋经修炼的八大要旨(上)易筋经是中华武术气功的上乘功夫,当今世传约有100多个版本,其中以少林寺秘传的《易筋洗髓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和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影响最广。
此3个版本虽然动作有所区别、修炼难度不一,但都以12势为基本动作,即由韦驮献杵(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12势组成。
为了让该功弘扬光大,造福大众,本人将祖传的修炼易筋经八大要旨公开,以飨有缘之同道。
一、“气”是练好易筋经的核心要素“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易筋经将练功分为三个层次,即练筋、练膜和练气。
练筋必须练膜,练膜必须练气。
修炼内气,是练好易筋经的关键环节,是其核心要素。
正如《易筋经》原文指出:“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
如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
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
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焉,况于人生乎,又况于修炼乎。
且夫精气神为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
”文中又云:“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
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闭其邪恶不正之气。
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悲怒以损其气。
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
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
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齐固矣。
如练筋不练膜,而膜无所主;练膜不练筋,而膜无所依;练筋、练膜而不练气,而筋膜泥而不起;练气而不练筋膜,而气痿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筋络。
气不能流串,则筋不能坚固,此所谓参互其用,错综其道也。
”“此篇言易筋以练膜为先,练膜以练气为主。
”少林《洗髓经·无始钟气篇第一》也指出:“宇宙有至理,难以耳目契。
凡可参悟者,即属于元气。
练太极拳时要分清阴阳虚实
练太极拳时要分清阴阳虚实学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每天坚持练习,初学太极拳要掌握桩功的练习方法,将阴阳虚实贯彻进去。
练太极拳必须具备的条件,太极宗师说,学好太极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太极拳是一门高级的艺术。
根据他的观察和毕生练习太极拳的体会,他说,一般练好太极拳要具备有以下一些条件。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变化,阴阳变化始终贯彻整套拳法练习,在练习中,要注意脚下虚实的转换。
首先是自己的爱好,知道太极拳的功能。
其次是要有明师,即真正懂得太极拳的老师。
三是有练拳的地方。
太极拳讲求天人合一,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练拳效果,练习太极拳最好选择环境优雅清静的地方,这样更容易入静。
四是有练拳的时间。
五是能下苦功练,愿意吃苦,乐于吃苦。
六是有恒心。
这些条件是对以提高太极拳技击水平为目的的练习者而言的,一般以健身为目的的人不必如此严格要求,但努力做到会有更多的收获。
太极宗师用这些条件来观察当今学太极拳的人,认为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时代不同了,社会环境不同了,太极拳的主要功能减弱了。
一些练太极拳的人不是缺这个条件就是缺那个条件,所以现在太极拳界的人才比不上前辈。
他说,太极拳界在杨少侯、杨澄甫以后,真正懂太极拳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了。
若说练到杨少侯、杨澄甫那样功夫的,当今没有。
第一,管好几大要点总体来说,太极宗师认为,练好杨式太极拳要管好几大要点,这些要点管好了,也就等于基本掌握了杨式太极拳的练法了。
首先,练每一个动作时必须先有意识,也就是意识要先于动作。
比如“起势”,双手俯掌徐徐上提时,必须先有上提的意识,提到与肩平时,要先有下落的意识,然后两手再慢慢下按。
意识与动作要配合上,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如此。
这种意识引导动作的练习练久了,练拳者就会进入一种境界,在夜间,四周静悄悄的,你全身心地投入练太极拳,意识与动作配合上了。
全身感到非常舒服,周围没有一点声音,浑身轻飘飘的,好像你不知为你,也不知累,除了太极拳的意念外,其他一切杂念皆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家拳均以阴阳为本,世间之大莫过于阴阳,阴阳要有物所指才可明理!不然必入混沌!
学武,须知人体之阴阳,知其一才为武之大道!
凡人体关节处顺折面为阴,反折面为阳,
面者,脚底脚面也,手心手背也,腿前腿后也,内臂外臂也,腿内腿外也,前胸后背也,后头脸面也, 细微处,指间也,脚踝也,项也,.......
知阴阳才可五弓备!
你们可要注意哦!爷爷的爷爷说,这话要值白银一两,好米一石哦!
练武者要知用阳练阴,别无二法,谨记!
拜过师门的,你可不要乱问哦,师傅不说,问有何用,
自己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