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意拳秘传桩功

合集下载

形意拳秘传桩功

形意拳秘传桩功

形意拳秘传桩功1. 无极桩歌诀无极妙处无限,独静孤月伴仙,神安养心清净,满洒放松得闲。

宽松衣带,身体完全自然放松,心平气静,两腿放松,自然盘坐。

颈正直放松眼似闭非闭。

舌微顶上腰,口似闭非闭。

左右手腕轻放在左右膝盖上,或两掌报球状在胸前(图1-1)。

盘膝有三种,自然盘膝、单盘膝、双盘膝。

无极桩是自然盘膝,初练选择自然盘膝,循序渐进然后再练单盘膝、双盘膝。

练功觅环境清净,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

练功不分早晚,心情悠闲想练就练,练功时间长短顺其自然。

无极桩是一种集放松调息静坐于一体的桩功,调节情绪,消除疲劳,疏通百脉.充实精气神。

练此桩对于调节精气神效果特佳,悠然的松弛,自然的放松,使心情很快感觉清爽,身体得到调节而感到舒适。

练习无极桩无动作,以调息放松静坐为主。

调息方法繁多,细品千变万化。

简单地说调息就是调整呼吸。

无极桩的调息方法是先自然呼吸,再深呼吸,深呼吸时气要细缓长深,然后再回归自然呼吸。

气的运行按照混元气大循环法运行,调息完全在放松中进行,放松的愈好效果愈好。

气运行时心情悠闲在宇宙间,心中聆听自己的呼吸,在倾听呼吸时也许会感觉呼吸有些不寻常,这种现象是精神气质在变化,大脑思维中潜在的智慧被触动。

此时要调整心态,万缘放下,消除妄念,调匀呼吸,使形体意念进入自然放松境界。

此状已澄清思虑,已排除心烦神脑乱,精气神已进入补充修复状态,自然盘膝打坐,静坐中淅人上乘佳境。

心念不起,妄念不生,还本性清净,修身养性,增强体质。

2. 混元桩歌决混元一气玄妙开。

百脉畅通春常在采排固炼混元气,三元相聚金刚身(1)立正站好,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多次深呼吸(图1-2)。

(2)接上式,右脚向右侧跨一步,两脚之间略宽于肩,分脚时动作要缓慢,眼平视前方(图1-3)。

(3)接上式,两脚不变,左右掌同时向内经小腹上托至胸前,掌心朝上,指尖相对,两掌之间微分,眼平视前方(图1-4)。

(4)接上式,两掌同时内旋向下往前翻,掌心朝前,向前推至两臂内撑圆止,两掌前撑臂与肩平,两掌之间微分;两脚不变,两腿弯,眼平视前方(图1-5)。

戴氏心意拳桩功动作说明

戴氏心意拳桩功动作说明

(一)大家好,能以这种方式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戴氏心意拳之桩功,实是荣幸。

我之所以愿意与大家交流,听起来是“高、大、上”,但我真的是出于“对历史的敬畏、对民族的负责、对国家的热爱”,带着一份惴惴之心来讲的。

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请方家指正!我们长话短说,直入主题,在祁县民间把戴氏心意拳的桩功称之为“蹲猴猴”。

兴许是因外形极似猴形所致,再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氛围中——满清政府是禁止汉人在民间练拳的,尤其心意拳。

因为心意拳奉岳飞为祖师爷,而岳飞又是满族(女真族)的克星。

因此,在有清两百多年间,心意拳是禁拳,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汉人,你练心意拳,您就犯罪。

再说,当时的老百姓也没多大文化,戴氏主人也无可厚非,也不必与他们较长论短。

三者,老百姓那样叫,因带有一定的、少许的轻蔑态度,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利于隐藏,同时也有满足一下满清官府的虚荣意思,并且细究起来,无非是道家导引的一种功法,仅仅在修心养性,延年益寿,与“武”没多大关系,因此表面看来也与当时的政治无关。

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俗称。

当然拳谱中也有“内站丹田,外站猴势”之语。

不过戴氏心意拳的桩功的全称叫“心意六合乾坤混元一气胎儿桩”!有一种“词源学”学说,或按古代叫“循名责实”,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叫?我们先暂且把她放到一边,因为我想先讲一下她的动作,其他的随着动作的讲解会逐一的展开,以便大家能真正理解这一桩功。

任何运动都有预备动作,所谓的未雨绸缪。

在站桩前,有一动作,可助“身”、“心”的放松!好,我先作一演示……好,我们详细说这一动作:首先,站自然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立,两手自然下垂。

然后全身从百会穴到涌泉穴,所谓四肢百骸全部放松,尤其是“心”,要心归静念,也就是心意内视,心意收回,协调身体各部放松,说句夸张的话——浑身八万四千毫毛都得放松。

所谓“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清净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

”在“静中寓意,意中蓄气,气中蓄动,动中气冲,气冲意送,既顺气路,彻开气窍,静出光芒,动则飞腾”,因此,此功最好是在三周岁时就开始练习,甚至更早,大人引导着,在玩中练,在练中玩。

六合心意拳秘要(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

六合心意拳秘要(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

六合心意拳秘要(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https:///is/eFjXPF8/评论:大道至简,绝招,秘笈就在看似平常的经验之中,本文虽短,精读细品,揣摩领会,必有所得。

六合心意拳是一种著名的内家拳术,相传为宋代名将岳飞所创,以后分为山西李作然(北派,练十二形,名“形意拳”),河南马元礼(南派,练十大形,名“心意拳”)二大流派。

后者有“宁带手传,不带口传,宁可失传,不可乱传”之训,向无拳谱流传。

在一次气功表演中,为了发扬这门拳艺,今将秘而不传的“六合心意拳”加以整理,以献读者。

六合心意举刚柔相济,内外兼练。

所谓“六合”,即“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和“外三合”(肩与静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其中光注重于“以意领气,心与意合”的内气锻炼,故名心意举。

心意拳的架式是仿效龙、虎、熊、马、猴、猫、鹤(鹰)、鸡、蛇等十种(北派形意十二形即上述十形加龟、鹊二形)动物的动作特点,编成套路,动作淳朴,讲求神似,一般先学基本拳,或先练其中一形,循序增加,贵在持之于恒,日久内劲自出,有健身防病之效。

现举心意拳中起势桩步与基本拳两式为例,谈谈练功要领:一、起势桩步立正式站立,左脚提起,伸向左前方,足跟着地,足尖上翘,左足跟与右足跟相距三寸,身体亦随之侧向于左,右膝胯微曲,呈半马步状站立(高低可据各人体力而定)身体要中正,不能前俯后仰,头如悬顶,两眼平视左前方,含胸松腰,敛臂提肛。

按上述架式站定以后,摒除杂念,意守丹田,舌尖舐住上鹏,牙关微用力作咬牙之状,但要“脸不露形”,全身松静自然,然后作鼻吸口呼的腹式呼吸(应以意识引导,不可强用拙力,方能做到“心意领气”。

吸则少腹微收,呼则引气下沉至丹田),先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复提气至丹田静守片刻,再随吸气引气上提,两臂同时上提,高与骼平,左手在前,沉肘垂腕,手心向下,五指张开,手指微屈,右手提至左手肘或腕旁,手掌亦如左手之状,此时,全身内外三合,其外形举诀谓呈“前如瓦楞后如锅”之势。

秘传六合心意拳内功

秘传六合心意拳内功

秘传六合心意拳内功一、炼气的阶段和呼吸法练拳术的人,首要的是炼气,其次才练筋骨肌肉和关节韧性的发达。

如果只在拳术形式上追求而不结合炼气的实际,将来拳术恐怕是没有成就的,对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甚微,拳技也不能达到上乘。

1.浅呼吸六合心意拳在炼气方面,是以呼吸作用为功、以气与力合为用而进行拳术运动的。

初学六合心意拳,首先用后天自然呼吸,使肺活量和肺容积增大。

气壮力大,勇敢过人,这是第一阶段。

2.中等呼吸当第一阶段有了功夫,然后再练后天返先天的腹式呼吸,使气深而藏,气量更加增大。

鼻吸丹呼,鼻呼丹吸,此谓腹式逆呼吸,呼吸时必须带呼声畅气。

因为逆呼吸所起的是吐故纳新作用,一旦肺气充足肺部扩大,便不能含胸、降气、气沈丹田,而肺细胞的过分膨胀,容易使肺出血,使身体反受其害。

所以炼气必须得法,这是第二阶段。

3.先天呼吸两个阶段呼吸得法,使拳术工、顺、真,再把气故意松开,放至足底涌泉穴,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前任后督,气行滚滚。

庄子云:“真人之息通於踵。

”这是第三阶段的“先天呼吸”,也称“胎呼吸”,是儒道两家追求达到的“大周天”气运全身法。

二、丹田功六合心意拳是内功拳,全凭丹田之功。

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必须在炼内功的基本上练外功即练拳术。

丹田功有七种:竖丹田、搂丹田、坐丹田、闸丹田、开丹田、逞丹田、养丹田等。

这七种丹田功,互为结合,不能严格分开。

开始站立,两足与肩平。

先入静,“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乃神(即意)气相通,万象归根,合成一气”。

入静以后,进行周身运气(也叫贯气)。

贯气的方法是:两眼闭上,内视祖窍(眼与心合),稍停即向上意视,至囟门与意合一,这叫心与意合。

以意引气,向后往下降气,经玉枕、大椎、大杼、肺俞、气向下行,垂肩,沈肘,塌背,尾闾回收经下丹田顺两腿内侧下行达涌泉,此时两手随之下搂,两膝微屈而稍下蹲。

当气降到不能再降(此乃阴气下降),即由涌泉顺两腿外侧上行,身也随之而起,恢复原状。

意拳(又名大成拳)桩功阐微

意拳(又名大成拳)桩功阐微

意拳(又名大成拳)桩功阐微一:意拳(又名大成拳)概述意拳(又名大成拳),源于“心意拳”。

相传心意拳为宋朝名将岳飞所创,并著有《岳武穆拳谱》。

后来拳谱被明代武人姬龙峰(名际可,山西蒲州人,人称神枪)于终南山所得,他按拳谱钻研、朝夕苦练,根据六和、五行、阴阳、进退,起落等原则原理首创“心意六合拳”。

所谓六和乃内三合,外三合。

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

外三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

姬际可又将拳传于陕西靖远总镇大都督曹继武,曹于清代中叶将拳技传给山西祁县戴龙邦,戴将“心意拳”改“形意拳”。

据说山西人发音“心”与“形”相近,故“心”“形”二字不分,心意拳被传成了形意拳。

戴传技于河北深县李然能(世称李洛能、李老农)李授技于郭云深,车毅斋等人,其中尤以郭最为著名,人称“形意巨臂”,曾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闻名于世。

清光绪年间,河北深县王芗斋先生(1885.10.29—1963.07.12)就学于郭。

王老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深受郭的器重,遂将形意之法秘授。

王芗斋先生尽得郭老真传,在郭老做古后,他为了在拳道上精益求精,游遍大江南北,寻师访友,切磋交流,此间所遇高手甚多,对中国拳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上世纪20年代初,王芗斋先生针对当时武术界崇尚形势,忽略实战的片面倾向,为恢复拳学的本来面目,在上海创立了“意拳”,提出“不求形骸似,只有神意足”,并著《意拳正轨》。

而后进一步潜心钻研,刻苦修炼,最终王芗斋先生在认识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认为:拳术中的功法训练与实战应包括“神、意、气、形、力、声”六方面,亦不能过分强调“意”,拳道六法不可偏废,拳法乃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养、练、用合一之法。

王老以形意拳的圆整笃实之力为基础,吸收了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四大要点和柔化之力;吸收了少林拳法的冷,脆,快之力;吸收了八卦掌的舒展的身法和灵活多变的手法和步法,以及儒,佛,医,道,武五家功法的精华,融会内外家武术和西洋拳法的长处,推陈出新,于上世纪40年代初在北京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武术门派,并在当时民国《实报》上刊登文章,申明拳学要义,并公开声明:为印证拳术,愿与武林诸家研讨技击实战,不分国籍,公开较量,交流拳技,接受各界挑战。

【大成拳】意拳名家谈意拳(大成拳)站桩的意念活动

【大成拳】意拳名家谈意拳(大成拳)站桩的意念活动

【大成拳】意拳名家谈意拳(大成拳)站桩的意念活动1一、王芗斋谈意念站桩是精神、形体同时锻炼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练功的时候,不一定要注意呼吸和意守丹田,一般通过姿势、动静、虚实调配与适宜的意念活动,就可达到腹式呼吸的要求和入静的目的,锻炼中虽然讲究形式,但不必拘泥,虽言意念,但不必执着,它不仅能锻炼体力,而且简便易行,无论行坐卧立,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凝神定念,诱导入静。

所以意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克制杂念、万念归一的入静过程。

意念活动的原则,设想的事物或情景,应是轻松舒适,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避免紧张的或不愉快的,一般应用有以下几种:(1)放松活动:……这种放松活动,可做为站桩功的基本意念活动,初学练功者,无论采取何种姿式,都必须先学会放松,然后再作其他意念活动。

(2)远听活动(3)逆水浴活动(4)淋浴活动(5)半身浴活动(6)直立水中活动(7)生根活动(8)趟泥活动(9)踩棉活动(10)依靠活动(11)悬发活动(12)搭扶活动(13)反观内视活动(14)听之任之活动(15)吸收活动(16)集散活动(17)天人合一活动(18)静观活动这里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教功者必须认真体察患者的一切,熟练掌握姿式与意念活动的配合原则,辩证论治,因人而异,万不可生搬硬套或执著于一法一式。

2二、姚宗勋谈意念意拳经常要突出一个“意”字,拳以“意”名,即说明了“意念活动”在拳术训练中的重要性。

善书者意在笔前,善画者成竹在胸,都与拳理同法若一,离开了意念的引导,就谈不到力的运用。

拳术是精神和肢体的高度统一,没有肢体的运动形式,精神就是空想。

没有精神的作用,肢体的运动就是盲目的运动。

任何拳家绝不敢以所谓的自发功形式去希冀技击上的胜利。

历史上有名的李广射石的故事,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将军夜引弓”李广把怪石看成了猛虎,然后一箭射去才有了“没入石棱中”的事实发生。

当李广看清楚是石头的时候,无论如何也射不进去了。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桩功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桩功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桩功意拳站桩可分为养生与技击两部分,二者所共同遵循的原则如下:1、精神集中:即思想意识集中、凝神息虑、目光远放、默视长空。

2、周身放松:精神和肢体,内脏都要尽可能保持松驰,既要维持姿式又不要用力,即所谓“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3、呼吸通畅:气不可提,不可沉,更不可憋气,要匀静自然,切莫人为造作,如感呼吸不适,可改为口鼻同时呼吸,缓缓长出气,至舒适为止。

养生桩是意拳基础桩法,分站式、坐式、卧式三种,其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在良性意念诱导下,培养周身的松静。

松静如何培养呢?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任何人体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作用于骨骼的结果,而神经系统受精神意识的控制,因此,精神意识的控制是首要的,所以周身松静的培养首先要从精神训练开始。

练习时,要始终保持意力不断,虚灵挺拔,轻松均整的原则,以舒适得力为目的,内清虚,外中和,寂静调息,内外温养。

可假借周身浸泡在温泉水中,水波荡漾,周身通泰,好似温水渗透到体内一般;也可假借脚踏祥云,周身毛发及宽松的衣服随微风轻轻舞动,此时,鸟瞰大地,山川河流尽收眼底,心胸开阔,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还可假借漫步于春光明媚的大草原上,碧绿原野一望无垠,空中飘散着悠扬的萨克斯,鲜嫩的草儿清香四溢,此情此景令人陶醉,总之养生桩意念以轻松舒适为原则。

在进行以上精神假借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关于精神集中:初习者往往感到精神集中很困难,有时愈想排除杂念,杂念愈多,即“一念未去,万念俱来”反而思绪纷乱,造成精神紧张,遇此问题,初学者可采取“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态度,不可执著,偏执一处,要听其自然,任思想随意活动,把精神引向美好的环境之中,也可“视自身如大冶洪炉,无物不在陶熔中”,不强制去排除杂念,而自然起到了排除杂念的作用,久之,自然而然的不再产生杂念,而达致肢体与大气相呼相之“形不练而练,神不养而养”的忘我境界。

在达到忘我境界时,精神比较安静,有些练习者,往往昏昏欲睡,这种现象虽正常,对身体亦无害处,但并不是桩功所要求的忘我。

心意六合拳秘传内功

心意六合拳秘传内功

心意六合拳秘传内功释秘一、盘法承上式左足收并右足,同时两手五指鸉开向下或握拳。

两手五指自然伸直鸉开,掌心内顶,除拇指外余四指端微内扣,掌心含空,虎口撑圆。

此掌可使全手贯气、指尖生力,形成气贯四梢之意。

同时以意开启上三节窍,从上丹田眉冲窍,至肩井穴、肘曲池穴,达掌劳宫穴,这样意到、气到、力到,内气在臂部鼓荡,骨节松开,两臂才能越盘劲越大,即心意门五指鸉开意就在此。

双手从下向上提过左肋,屈肘贴肋上提朝胸前钻出,左拳左前方与鼻尖相交,拳心朝内裹,右拳背或掌贴于右胯上部,两拳相同朝外拧劲,手向上时有向前的锉、扑、钻、挑、顶撑和向下的外裹、拔按、挂捋劲。

指尖也可前顶成掌时两肘相向裹劲,肘弯微屈,两手从下向上翻起,此为心门的起钻翻落劲,是梢节劲,惊起四梢劲功夫与肋的前撞劲,要以胯催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催劲击出。

过胸前擦过肩前尖再经前腮,屈肘向前五指向上钻画圆而出。

在右手画圆同时左掌也从下向上画圆指前顶,肘尖向前同前手之劲,后手为暗手,其劲向前扑钻,有护前肘之意。

同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谷道上提,目向上翻视。

左足向前跨一大步脚摩胫而出,出时有前下方踩劲,膝也有踩劲,屈膝下蹲,左腿前伸右腿屈,两膝裹扣,两足尖相对,足尖朝右前斜,脚尖内扣15°,身重心坐于后腿上。

同时两拳向里翻变掌,掌心似轮而向下,蹲身塌双手向前拧翻至指尖向前,有塌微带抽捋意。

手腕宜直,掌根按劲,犹如拉绳,双手如天有环把它拉下一般,掌落如钩撕拽而下之意,如同鹰之捉物。

左足前挺,右肘后张,左掌根朝前,右掌根朝后而右拧,塌腰提肛,左肩领前,目前视。

继而两手握拳向胯收拢,左拳在前高与鼻尖齐,拳心向里,右掌在后背贴于左肱上部。

两拳相互拧翻转劲,同时展身而起,含胸拔背、提肛收腹,势如背锅,左足后抽退步,右足尖微滑进前过左足,两足一挺及胫互相碰击,骤然作声,足掌抓地,足趾踮起,足尖左扭成身腰左拢之势,而以右脚掌为轴向左并转如是两足尖原朝左前斜方起立并合后朝鼻前方两肩紧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心意六合拳秘传桩功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一种非常注重桩功的优秀拳种,自开山祖师马学礼先生至世代拳家前辈,均视心意六合拳桩功为看家之宝。

在过去的年代此拳只在我国回族之间相传。

据已故恩师吕瑞芳所讲,过去的年代对外人来讲别说桩功了,就连拳势是什么样都很难见到、可以说是开门说话、关窗户练拳。

由此可见过去先辈们对拳的珍爱与极度的保守。

桩功是以锻炼和培养内功为主的功法,恩师于化龙先生也曾这样高度评价过桩功: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强大内功主要锻炼途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站桩功。

极功是拳的生命,此拳的每一形。

每一势,都是极功。

心意六合拳主要以鸡形桩功为主。

一生习拳,只要能够认真地抓住桩功中两三个势子,就可以足够对付一些千变万化强悍的高手。

心意六合拳先辈们一有空闲之时就习练功法及桩功,可以说几乎行走坐卧不离桩功。

所以先辈的功夫是来之不易的。

下面将两位恩师平日里的所授及本人的一点儿心得体会略谈一二。

让我们首先谈谈怎样练好桩功,怎样去认识、理解、体会其中的奥妙。

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桩功,可以达到强身、技击、养生、调治疾病之功效,也是为以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拳艺之基本要求。

心意六合拳,无论运用何招势,都应有强大的桩功做其后盾,只有这样,拳艺才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势桩功内里都包含着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等六艺,同时也内含着十形七拳。

心意六合拳每势桩功,基本上以“鸡步”桩法为主。

今既谈站桩功,笔者也有必要谈谈桩功的“桩”字。

大家知道,盖大楼需在工地上打桩子,桩的下面一部分被埋入地面以下,以稳固地面上一部分。

但人体绝不会一部分埋入地下,只是在人们习练站桩功时,需要人体内在意念有入地之感,藉以稳固周身、来增强人体周身内在的质量。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多观察、多领语、多理解,从中并不难发现与拳艺相通的事物。

例如,刚栽入地里的小树苗,我们很容易将它主干折断或轻松地连根拔出,从这种事物现象中不难看到小树苗的根基及树本身的内在质量并不强大,才致使极容易将其损坏掉。

如果小树苗再生长一、二十年之后,它枝繁叶茂时,我们还会轻易将它折断或连根拔起吗?可见树木的生长过程就是一种无形的自然桩功,人们习练桩功也如此道理再例如,经过长期认真的锻炼,桩功如同一辆三轮车,在增加自身质量变化的同时,这辆车子也随之变化成为一辆小面包车、一辆卡车,甚至是一辆坦克车,最后只不过等你去发动,去发挥自身的功力而已。

自身的质量与速度就是一种功力,强大的功力。

我们可以想象到以一辆坦克车的功力,要想推倒一堵墙是何等轻松。

换言之也就是通过站桩增加自身功力,由功力来增加自身的内在质量,由强大的质量来发挥出自身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桩功。

桩功其实是一种积蓄内在功力能量的功法,桩功即是心意六合拳中的最基本功法,又是此拳永不可丢弃的功法。

只要练极功方法正确、得到真传,长久习练可以稳固周身,坚实根基,增强自身内在功力与内在机能的转换,也可以达到舒筋活络、伸筋拔力、通畅气血,以求得内外兼修的目的。

所以得法而长久习练心意六合拳桩功,可以增加周身上下的相互矛盾支撑劲力,可以增加周身上下的肌肉、骨骼、韧带、筋腱的柔韧性及承受能力,可以增加腰脊腿部的劲力;可以有助于内五脏六腑及两肋的开扩舒展,可以通行周身的气,贯穿周身奇经八脉及十二条经络,可以储气增强自身功力,从而达到内壮且外坚、洁内而华其荣表的目的。

所以桩功是统一内外如一、身心同时一致的最好途径。

但习练桩功不可操之过急,应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提高,否则,是拔苗助长,掏力不落实惠。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一种非常注重桩功的优秀拳种,自开山祖师马学礼先生至世代拳家前辈,均视心意六合拳桩功为看家之宝。

在过去的年代此拳只在我国回族之间相传。

据已故恩师吕瑞芳所讲,过去的年代对外人来讲别说桩功了,就连拳势是什么样都很难见到、可以说是开门说话、关窗户练拳。

由此可见过去先辈们对拳的珍爱与极度的保守。

桩功是以锻炼和培养内功为主的功法,恩师于化龙先生也曾这样高度评价过桩功: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强大内功主要锻炼途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站桩功。

极功是拳的生命,此拳的每一形。

每一势,都是极功。

心意六合拳主要以鸡形桩功为主。

一生习拳,只要能够认真地抓住桩功中两三个势子,就可以足够对付一些千变万化强悍的高手。

心意六合拳先辈们一有空闲之时就习练功法及桩功,可以说几乎行走坐卧不离桩功。

所以先辈的功夫是来之不易的。

下面将两位恩师平日里的所授及本人的一点儿心得体会略谈一二。

让我们首先谈谈怎样练好桩功,怎样去认识、理解、体会其中的奥妙。

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桩功,可以达到强身、技击、养生、调治疾病之功效,也是为以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拳艺之基本要求。

心意六合拳,无论运用何招势,都应有强大的桩功做其后盾,只有这样,拳艺才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势桩功内里都包含着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等六艺,同时也内含着十形七拳。

心意六合拳每势桩功,基本上以“鸡步”桩法为主。

今既谈站桩功,笔者也有必要谈谈桩功的“桩”字。

大家知道,盖大楼需在工地上打桩子,桩的下面一部分被埋入地面以下,以稳固地面上一部分。

但人体绝不会一部分埋入地下,只是在人们习练站桩功时,需要人体内在意念有入地之感,藉以稳固周身、来增强人体周身内在的质量。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多观察、多领语、多理解,从中并不难发现与拳艺相通的事物。

例如,刚栽入地里的小树苗,我们很容易将它主干折断或轻松地连根拔出,从这种事物现象中不难看到小树苗的根基及树本身的内在质量并不强大,才致使极容易将其损坏掉。

如果小树苗再生长一、二十年之后,它枝繁叶茂时,我们还会轻易将它折断或连根拔起吗?可见树木的生长过程就是一种无形的自然桩功,人们习练桩功也如此道理。

再例如,经过长期认真的锻炼,桩功如同一辆三轮车,在增加自身质量变化的同时,这辆车子也随之变化成为一辆小面包车、一辆卡车,甚至是一辆坦克车,最后只不过等你去发动,去发挥自身的功力而已。

自身的质量与速度就是一种功力,强大的功力。

我们可以想象到以一辆坦克车的功力,要想推倒一堵墙是何等轻松。

换言之也就是通过站桩增加自身功力,由功力来增加自身的内在质量,由强大的质量来发挥出自身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桩功。

桩功其实是一种积蓄内在功力能量的功法,桩功即是心意六合拳中的最基本功法,又是此拳永不可丢弃的功法。

只要练极功方法正确、得到真传,长久习练可以稳固周身,坚实根基,增强自身内在功力与内在机能的转换,也可以达到舒筋活络、伸筋拔力、通畅气血,以求得内外兼修的目的。

所以得法而长久习练心意六合拳桩功,可以增加周身上下的相互矛盾支撑劲力,可以增加周身上下的肌肉、骨骼、韧带、筋腱的柔韧性及承受能力,可以增加腰脊腿部的劲力;可以有助于内五脏六腑及两肋的开扩舒展,可以通行周身的气,贯穿周身奇经八脉及十二条经络,可以储气增强自身功力,从而达到内壮且外坚、洁内而华其荣表的目的,所以桩功是统一内外如一、身心同时一致的最好途径。

但习练桩功不可操之过急,应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提高,否则,是拔苗助长,掏力不落实惠。

《守洞尘技》根据笔者所收集的种守洞尘技抄本,其基本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该拳源流部分;2、该拳的拳理、拳论部分;3、该拳的道家养生内功部分;4、该拳的拳术内功部分;5、该拳的基本步法、桩法部分;6、该拳的单形练法部分;7、该拳的套路综合练法部分。

除以上这些内容外,历代拳家又更多地发展丰富了该拳的练法,包括又分出了戴氏心意拳,河南的心意六合拳,山西、河北的形意拳等内容。

兵器也由原始的心意六合大枪、心意三十六剑法和麟角刀法又发展出心意杜金棍法、小镰子等等。

现将各抄体内容介绍如下:上集内容:马氏抄本:1、六合拳序;2、意拳目录;3、拳经十六法;4、六合拳论;5、六合十大要序;6、手足法;7、十形练法;8、五行合一处法;9、三教三不教、三惧三不惧;10、五虎擒羊阵势;11、四民均宜学武艺;12、三拳相、三棍相、拳棍赞;13、习艺二勤;14、习艺三知;15、习艺二戒;16、总结赞;17、五行生克论;18、踩、扑、裹、舒、绝;19、将才九论;20、周天总论;21、四拳八势论。

戴氏抄本:1、心意六合拳论;2、心意六合拳渊源;3、六合心意拳之守洞赞;4、心意拳之名称;5、心意拳挫、实、截诸诀;6、心意拳进退诀法;7、心意拳之守洞至诀;8、心意拳五行生克大论;9、心意拳之发手论;10、心意拳交手明三前,动手守本洞;11、心意拳之调养法;12、心意拳之调气法;13、心意拳之束展力法;14、内功周天法之真诀;15、内功引气法;16、内功盘根采气、行气、贯气法;17、心意拳之贯气总论;18、心意游艺引;19、古叙大略;20、心意拳三教三不教,三惧三不惧;21、心意拳之十法摘要;22、心意拳之九转还阳内功论;23、心意拳之内外五行功前后论;24、心意拳之惊起四梢功论;25、心意拳之七把中节功论;26、心意拳之基本桩法、步法。

范氏抄本:1、范氏区区笔记;2、范铁僧序;3、心意六合拳之由来;祁县忠守心意六合拳之范、戴两家;5、六合心意拳之防身赞;6、心意拳之名称;7、心意拳挫、实、戴诸诀法;8、心意拳进退法诸诀;9、心意拳之守洞至诀;10、心意拳之忽发而欲速发;11、心意拳之交手明三前,动手守本洞;12、心意拳之平素调养;13、心意拳之调气法;14、心意拳之力法;15、内功周天法之真诀;16、内功引气法;17、内功用气法;18、古叙大略;19、心意拳三教三不教,三惧三不惧;20、心意拳之基本桩法;21、心意拳之基本步法;22、膀膊练习法;23、四把;24、双把。

由三家抄本内容可知,戴范两家基本相同,马氏略有区别,主要是缺少内功部分。

笔者猜想,马氏当年所传可能并无具体拳谱理论等,因马氏为帮佣之人没有文化,后来马氏请人总结拳法成一拳谱,故有戴龙邦为之作序之事。

其实戴氏与河南诸心意拳师相友善(戴龙邦父子在河南驻马店开设镖局商铺),故经常交流技艺,而且戴龙邦还命儿子大闾二闾拜李贞(政)为师。

因此后来戴氏将祖传之守洞尘技结合傅山先生的道家内功,再结合心意六合拳法、岳家拳法等重新编著成守洞尘技上下集以流传子孙后人,但碍于与河南诸师友之渊源,故仅将该书之下集传入河南,而上集理法内功部分因与心意拳渊源不同则未予传授。

所以河南派传人仅知该书分为上下两集,但上则阙如。

后来范氏也居住祁县并因向买壮图学拳之故,可能因此与戴家相熟,故而得到该书上集之大部分,虽称传自河南马氏,但其实则与戴家之内容相仿佛,内中真意明眼人一看便知。

而马氏所传之本虽号称为《守洞尘技》,实则为戴氏所称之心意六合拳谱,两者关系不大,但内容则可互为补充,观诸近年河南一系所著文章书籍等,可知他们其本上仅知《守洞尘技》之名,却并未见过真正之守洞尘技,甚而误为《守洞神技》或《守洞老技》云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