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站桩功要点

合集下载

大成拳的功法训练之站桩如何训练

大成拳的功法训练之站桩如何训练

大成拳的功法训练之站桩如何训练大成拳的功法训练之站桩如何训练大成拳功法有七种,即站桩、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实作,其中站桩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成拳的功法训练之站桩。

欢迎阅读!大成拳的功法训练之站桩:养生桩养生桩的桩法亦繁亦简。

繁者,如肩架姿势种类较多;简者,姿势虽多,但功法内容一致。

如要持桩先将肩架安排好,使身体及四肢百骸做到相对均匀,含胸拔背,头顶项竖,松肩坠肘,发挺腰松,头脑清静,呼吸静、长、细、均,周身骨节放松,肌肉放松,但又不能过懈,应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紧要适度调配,应以舒适得力,不要过力为原则。

养生桩的种类姿势较多,大体上可分为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和半扶式等几个类别。

下面介绍几种出功快、基础强的桩法。

(1)三才桩(天地人为三才)上势两脚呈八字形分开,胯距与肩同宽。

两脚着地,脚心内吸平均着力。

两膝弯处成钝角。

上肢保持正平,臂半圆,腋半虚,两肩吐出,胸自含之。

双手十指相对,齐眉,两手相距两拳,有如抱一纸灯笼,两臂撑四抱六。

两目微闭或自然张开,口微张,似笑非笑。

下身为似紧非紧之状。

中势两臂半圆,两手齐胸,十指分开。

其余同上势。

下势两臂半圆,双手抱腹,十指分开。

其余同上势。

(2)伏按桩两臂略抬起,十指分开,自然弯曲向斜前方。

双手置于肚脐高度,手心向下,位于两胯左右。

两手有如扶按水中的木球之上。

其它要求同三才桩。

(3)休闲桩双手背到身后,两手背放在两侧腰眼处,开档坐胯,背向后靠。

其余同三才桩。

(4)提按桩手臂伸向前下方,左右自然张开,微微弯曲,两臂提起,两肘外撑,手略与脐同高。

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微微分开,自然弯曲,双手既向上提,又向下按,有提按冰山勿令低昂之意。

其余同三才桩。

(5)撑扶桩两臂自然抬起,大约与肩同高。

掌心向前,两手相对,指尖向斜上方。

手指自然撑开,微微弯曲,两肘外撑,双手意如撑扶在意想中的物体之上。

久练之则有撑扶乾坤山岳使之摇动之意。

大成拳桩功

大成拳桩功

警;

I


感 ( 图 4 ) 。 0 ( 责任编辑 乔汉 )
形 意 八. 卦
练好大成拳 , 首先要从桩功 练起 。 高楼万 丈平地 起 ,练武与盖 楼一 样 , 桩功是大成拳的基础功 夫 ,非常重要 ,不得马虎。
一 浑元桩 、
练者先找一 处 空 气清新 的地 方 ,立正 站好 ,然后双 足平行分开 站立 ,腰脊正 直 ,顶头竖项 ,下颏 微 收 , 舌 抵 上 腭 , 鼻 吸 鼻 呼 松 , 肩 横 肘 , 含 胸 拔 背 腰 , 腹 松 沉 , 充 实 饱满 ,双 手环抱略高于肩 ,双 手手 指相对 ,五 指分开 ,虎 口 撑圆 ,双 手 心 朝 内并含 空 , 两 手 相 距 约 一 尺 许 ,意如双 手臂各夹一 皮球 ,精 神 内守 , 呼 吸 自然 ( 图 1 ) 。
然弯曲,手心含空 ,两 虎 口撑圆 ,两
手相距 约一 尺 许 ,头颈与脊椎呈 一
直线 ,两肘臂微抬离床垫 ,腰腹松
和 自然 , 双 目微 闭 ,舌 抵 上 腭 , 鼻吸
鼻呼 , 呼 吸 自然 。 排 除一 切 杂念 , 意 如 自身仰 卧于 天然 温 泉浴 池 中 , 周 围有许多野花绿草时时飘 来 阵阵 清香 , 温养身心 , 大有超凡脱 俗之
初 学 者 每 次 站 桩 三 十.至 四 十 分钟 即可 养生祛病 了。 如为追求 技 击 实 战 , 须 每 El 每 次 站 得 一 二 个 小 时 , 坚 持每 日必 操 , 一 年后 自 觉 周 身 内气 充 沛 , 方 可 练 习 站 大 成拳的技击桩 了 。
二 、养生祛病桩 对 身体 虚弱 或大病初 愈者 练 习 为佳 。 此 功分为坐 式与卧式两 种 。 坐 式桩 , 练 习 时先备一 把带有 靠背 的椅子 或普通 方凳均可 , 习 练 者 端 坐 在 椅 子 上 面 顶 , 头 竖 项 , 下 颏 微 收 , 腰脊正 直 ( 或微 靠在椅 背上 ) , 松 腰 实腹 , 两 腿 自然 分 开 , 小腿 竖直与地 面呈 直角 , 两 脚掌 全部着地 , 双 手臂环 抱于 胸前高 与肩平 , 两 手心 朝 内 ,手指分开 , 虎 口撑圆 ,两手相距 约一 尺许 ,身

大成拳王芗斋站桩基本姿势

大成拳王芗斋站桩基本姿势

大成拳王芗斋站桩基本姿势下面画的几个姿势轮廊,只何供初学的参考,略补记忆之不足,不可认为就是用功的依据。

运动的特征,是在运动中体会身体内外的变化,如何使浑身大小关节,都成钝形三角,更好是不要平面积,尤不许有执着点,而是轻灵浑然,想浑身血液循环有如水钻沙子之意,按之如水中飘木之力,而全身又象湖水空舟飘飘无定,惟风力是应,听其自然。

这种神意的表现是随着个人的风度、性格、天赋、特征以及年龄的老幼、体质的强和用功时间的长短,病情种类之不同,当然就不是几个姿势所能表现。

因此,说明这种运动必须根据一切不同的条件,深人体会,逐步加强,随时调配,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运使变通,使局部跟着全体起作用,经过锻炼大都有效。

如果某处有病就治某处,非但无效,且恐有损失,如果忽视这一点而精神、力量一切就不够了。

按调配的方法,一有形、一无形,有形的是姿势、骨骼肌肉,无形的可就无穷了,精神、意念、假想、力量,不是几个姿势所能范围的,但姿势也是需要的,不过要把这种运动完整的用图表现出来,目前因客观条件和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做到。

1.站式①休息式:两脚略成八字形分开,宽度与肩齐,两脚着地,脚趾微微抓地,全身重量放在脚掌上,两膝微曲前不过脚尖,臀部似坐似靠,上身保持正直,两手反背贴腰,臂半园,腋半虚,身躯挺拔、正直。

②扶按式:两臂稍抬起,手指微曲并自然分开,指向斜前方,掌心向下,如按水中浮木或浮球,其它同休息式。

③托抱式:两手近不贴身,远不过尺,手指相对,手心向上相隔约三拳左右,位于脐下,如托抱一大气球,其它同体息式。

④撑抱式:两手抬至胸前,距胸约一尺,手指自然分开微曲,两手相隔约三拳左右,手心向内如抱物状(为抱式),或手心向外如撑手状(为撑式),其它同休息式。

2.坐式①端坐椅上,上身正直,两膝弯成约90。

,两脚掌着地,相距约与肩齐,两手放于腿根部,手指自然分开并微曲,指向斜前方,臂半园,腋半虚。

②两脚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根着地,双手如抱物状(见站中之撑抱式)。

常志朗先生真传大成拳桩功练法1

常志朗先生真传大成拳桩功练法1

常志朗先生真传大成拳桩功练法大成拳浑圆桩此桩法是大成拳殊多功夫锻炼中一个重要环节。

它不光是养生桩也是该拳的技击桩法,用它要求养生放松相对简单容易,但欲使求得技击之所需,就要求在其他技击桩法功夫精深后方可练习,大成拳功深者可以在任何一个装架中求得各桩架所应得之力,所谓大成拳只一桩一劲。

首先,两脚平行站立,二足略宽于肩,足趾似有抓海绵,身体略微后靠,周身含蓄,头部如有细线上拉之意,二手臂徐徐上抬到高不过眉低不过嘴处止,二手臂环抱于胸前,指尖相对,腕关节有外挺上提之意,腕部二大筋要挑起,十指指尖可微加用力,注意肩部尽量放松,不去想他,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松下来。

腿部弯曲,臀部下靠,二膝向上提纵,二脚向下踩按,但不可用力,此亦可谓桩功中之提顿。

身体个骨骼支撑,可以体会欲蹲身抱起重物没抱的那个劲,保持住那个感觉,此时身体各骨骼全挺上劲了,没有任何打软的地方,头要正,脖子上大筋要挺住了,你抱重物时是不会缩脖子的。

可意念双手臂间环抱二个气球,体会手臂挤压气球时一松一紧的感觉,不可真的用力,意念要总保持似有似无之间,细心体会手掌各指关节及腕关节开合的感觉,肩部要放松,身上肌肉一点力也不要用,要完全松下来,只用骨骼支撑着,筋逐渐地挑起来,站的肩膀松松,二手好象被线吊起来似的。

双脚可意念各踩一条船,或骑在一天长木头上,这样可迅速体会出夹劲,今后二腿轻轻一夹就有夹劲再加力还能夹,便松下来了,初学者站此桩有一定的体会后就可马上转入大成拳技击桩的练习。

熟练运用点重身松是大称拳法之关键所在,无论推,断手都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在推手中顶牛,以胳膊根赢人,这种以肌肉拙力相抗的运动不是中国武术,更不是大成拳。

推手是一个人武功整体水平的全面体现。

在双方推手过程中,小臂互搭,感觉对方的力的点上的变化,如果掌握了点重身松,则无论推断手都可发挥巨大威力。

经过点重身松训练,你的小臂分量极重,搭手时迫使对方肢体僵紧,而自身肢体保持放松状态,你的全部力量放在对方身上 {不是身体的倚靠之力 },这种力量靠胳膊的左偏右挂是化不开的,对方如拐棍一样地托着你,必然无法放松更做不出各种身体变化与发力,而你无论抖,放,拍,挂等都发放自如,从心所欲。

大成拳技击桩训练要求大成拳绝技圈拳

大成拳技击桩训练要求大成拳绝技圈拳

大成拳技击桩训练要求大成拳绝技圈拳大成拳作为中国流传比较广泛,分支比较多的拳法。

因为很多人练,而本身不拘泥于招式和练习场地。

所以初学者完全不明白训练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就更加谈不上要如何训练了。

今天店铺整理了大成拳技击桩训练要求,欢迎阅读。

大成拳技击桩训练要求首先要明确意念和形体的关系,万勿以为只要随便一站,只用意念就能站出功夫。

临敌意识必须在形体正确的基础上练习,所以我们开始站侧面桩时,应把意念放在诱导符合要领和随时纠正偏差的方面。

如果正面桩有了基础,技击桩依其要领侧身而立即可,为了方便大家掌握,特不避繁赘再把重点强调一下。

目光远望,神光内敛,脊柱正直,矫正S形弯曲,胸腹放松,头直项竖。

以45°侧身而立,重心居中,双腿负担体重为前五后五平均之势,然后双臂抬起,松肩平肘,双手掌掌心相对。

以肘作手向怀内以括弧的内在轨迹撑抱。

在肘部撑抱的同时,脊柱随之后靠,此处要注意两点:一是双肘如被钉子钉要空间,保持撑抱之力和空间位置不动;二是脊柱后靠必须是整体后靠,尤其是颈椎和骶椎部要上下齐靠。

这两点最为重要,身后靠时双肘的位置随着向后移位势必失去拉长训练,如果脊柱柱后靠只是中段后靠则又成为曲背含胸塌腰的通病而失练。

切记保持双肘内在撑抱之力不变,同时位置不变,在此原则下中、食二指挑起前伸,脊柱后靠,同时齐动,才能作到肩撑肘横和腰背绷起的要领,使腰背的各部肌肉和三角肌、冈上肌及前臂、小臂的各部肌群同时连通为整体而同时上下左右和前后得到放长训练。

此项训练也要同时作到十指撑开和涨腕。

臀部肌肉内收缩紧,髋部带动大腿外侧肌肉,由外向里以半弧形动作勒夹,膝部前顶上提,足心涵空外捻(意力外捻)下踩。

需要注意的是前足脚跟微起,不是有意抬起来的,形成微起的原因是顶膝的作用。

阴松阳紧阶段的训练,同基本桩的要领大不相同,各项要领不易掌握,但必须作正确,才能收到整体连通和放长的效果。

在此阶段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亦需引起大家注意。

王玉芳谈大成拳站桩

王玉芳谈大成拳站桩

大成拳是河北省深县先父王芗斋创始的(1885~1963年)。

先父幼年从深县郭云深老先生习心意拳(形意拳之母拳),后遍游祖国各地,博采各拳术名家之长,创造了“内外一体”、“意动一致”的大成拳;并在一生数十年实践中,对该拳理论和实用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大成拳站桩具有简便易学、不讲场地、不费力、不求外形多变化的特点,故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只要思维正常均能掌握功法要领,注重意感与精神。

站桩不讲求套路和招数,无论动静都以意为导引。

大成拳兼重养生与自卫两个方面,桩法也分养生和技击两种。

养生桩是基本功,从拳术来说,养生桩在于变动求整、祛病健身、增强体力,为学习拳术创造条件。

桩法特点在运动锻炼中,使人全身各个器官、细胞同时获益,这就是本桩法的特点。

此外,由于没有任何招式、套路的限制,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能够得到休息,这也是与一般运动不同的地方。

“桩法是锻炼全身的功夫”,人身是一个整体,虽然分身、手、头、足等不同部位,但不能分别而论,故不能偏重某一部分锻炼。

意拳桩法是统一意念、统一动作、统一力气、全身同时一致锻炼的基本方法。

站桩虽然仍属肌肉筋骨的锻炼,但若要身体内部起变化,则要“以形为体,以意为用,意灌全身,以精神内敛为主”。

所以,在站桩锻炼时,一切动作、意念活动都要从整体出发,从整体着想。

这是大成拳桩法的特点。

站桩注意三个基本要点1.精神集中(思想、意念集中):站桩时,首先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目光远望,扫除万虑,什么都不想,使思想意念高度集中,所谓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最后要做到即便有人、物在身边走过或移动,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周身放松:要做到内外都放松,四肢百骸、大小关节和内脏尽可能放松,但是要求“松而不懈”。

松是很重要的,从练习意拳来说,“松”要贯彻始终,而“松”和“整”又是相辅相成的。

整体放松以后,可以适当用意,不过用意时不要过于紧张,要用意而不用力,否则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觉。

3.呼吸自然:呼吸不要人为的有意造作,气不可提,也不可故意沉,要求做到匀静自然,和平常一样。

练大成拳养生桩的注意事项

练大成拳养生桩的注意事项

专栏50大成拳站桩有养生桩和技击桩两大类。

首先,习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桩法来练。

开始时以站养生桩为宜,可把浑元桩作为主要桩法。

有了适当基础后,如果练习技击桩,矛盾桩则为首选。

不论站何种桩法,均要把桩功的间架搞正确。

尤其是站浑元桩时,要采用较为简单的姿势状态、较为明了的文字描述引导进入状态,不要受某些书中的繁琐要领束缚使肢体对号入座。

习者如果有条件亲临现场接受老师指导,可以稍感不适即请老师纠正,并把此时已调正确的桩式拍照保存,过一段时间若站桩仍感到别扭时,说明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这时可对照照片调整为正确的站式。

如果站桩出现了功感方面的问题,凡有疑问之处,即与老师进行电话或微信联系。

站桩所出现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而且不同阶段的感受亦不相同。

特别对于体弱多病者,当问题积累过多又得不到及时解决时,就会影响康复效果。

有的人学习站桩和拳法时,总想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我的经验而言,大家向我学习后,按科学的安排,掌握基础拳法,初步体验掤劲、整劲和抗击性均有一定成逐渐延长。

以养生为目的者,舒适自然为其要则,目的是培养锻炼“内气”;以技击为目的者,选练的站式要符合技击要求,增强功力为其要则。

3.在饥饿状态下不要站桩。

饥饿是机体能量匮乏状态,站桩所需求的能量供给跟不上,就会过度消耗内能,对健康不利。

过饱时也不要急于站桩,因为此时机体将以胃部消化为主导,站桩会引起胃肠不适。

4.站桩以呼吸自然为度,不要刻意追求呼吸,当感到呼吸不够用或胸闷时,可自然地深吸一口气或深呼一口气,此状态为过渡态呼吸,当机体不断放松和入静后,呼吸会变得缓慢均匀,以至形成功态呼吸。

5.站桩时,眼睛可睁可闭,也可半睁半闭,究竟采取何种方式,完全听任站桩者的自我感受。

如果感到闭眼能快速入静就微闭双眼,在闭眼状态下如果出现了身体摇摆现象或困睡现象,就把眼睛慢慢睁开。

6.站桩时间较短时,不存在收功问题。

但站桩时间达1小时左右时,结束站桩时不可突然把手放下,要适当活动肢体,如轻轻拍打臂部、两腿在原地稍作移动等,然后再将两臂放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大成拳养生桩操作大全(下)
大成拳养生桩系列是一种运动养生方法,它通过练习一系列的拳术动作和站姿来调整
身体的气血流动和内外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大成拳养生桩系列的操作
大全。

1. 横眉冷对
站立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缓慢提起双手,手掌心向内,手臂相对。

收紧腰部,保
持平衡,感受全身拉伸,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2. 候鸟张翅
继续保持直立站姿,双臂自然下垂,慢慢抬起双臂向两侧展开,同时头部向上看。


持平衡和舒适的姿势,感受胸部和肩膀的舒展,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6. 升腾大鹏
依然保持直立站姿,双臂自然下垂,缓慢举起双臂,手掌心向下,同时站立时,两脚
慢慢跨开,跳起时,双手放在膝盖上方,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恢复站立姿势。

运动养生是一种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大成拳养生桩系列通过一系列动作和站姿的练习,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身体的平衡和肌肉的耐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天练习一定时间,可以达到保持健康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练习时要保持正确的姿
势和动作,不要过度运动,以免造成损伤。

如果有身体不适的人,应该先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运动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

大成拳教程之大成拳技击桩要点

大成拳教程之大成拳技击桩要点

大成拳教程之大成拳技击桩要点本大成拳教程为大家讲解的是大成拳的技击桩要定。

技击桩是研究大成拳技击的基本功,旨在培养技击所需的各种力量。

然而很多大成拳习练者虽然站桩很用功,但收效并不十分满意,皆因未得要领。

以下是根据多年研究修炼心得得到的大成拳技击桩要点。

大成拳技击桩要点一、关于掖胯。

普通人站立时,如果重心偏于一条腿,则支撑腿的胯部会向外顶出来。

很多人将这一习惯带到技击桩中,这样虽然省力,却不得力,因为胯部的扭曲破坏了整个间架的完整饱满。

正确的胯部形态应为“掖胯”,即将胯部微微收回,使身形中正不偏胯。

大成拳技击桩要点二、关于后手。

大多数人在练技击桩时,总是双臂曲肘环抱,两肘成钝角。

这种练法对后手进攻的锻炼有所欠缺,因为后手离身体太远,身体的力量很难运至手上。

所以,后手应离身体近一些,大约两拳,而肘部也应变为锐角(注:此观点值得商榷,与大成拳拳理有不相符之处——武行者)。

这就如同古代的马上大将持枪一样,后手一定要贴身,这样才能使战马的前冲力量由身体传到枪尖。

大成拳技击桩要点三、关于意念。

大成拳十分重视意念,认为良性良性的意念诱导可以使锻炼成果明显加强。

但很多人在运用意念时过于精细、繁杂。

如意念全身各部位之间均有联系时,假想到全身数十条弹簧相连,想得真真切切。

其实这样假想已范了执着的错误,全部心思都系于数十条弹簧上(且不论其能否想得周全),精神拘紧而不得舒展,以致于影响了精神气势的锻炼。

运用意念的原则应是“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

例如前面说的“全身各部位间均有联系”,只要有一个联系的意识就够,而不必将各部位间的联系绝对地想成弹簧或牛筋。

大成拳技击桩要点四、关于“功夫”。

有很多大成拳爱好者片面地将大成拳的功夫(规范地说,应称之为“功力”)认为是某种感觉,如阻力感、争力感、舒适感等。

他们认为,在练功中体会到一些感觉,就已具备了相应的功夫,从而放松了对练功强度的要求或孜孜不倦地追求练功中的各种感觉。

实际上,体会到某种感觉,只证明练功者已初步进入练功状态,这只是量变的开始。

养生必学:大成拳站桩功的真秘传,他毫无保留直白详细讲了出来

养生必学:大成拳站桩功的真秘传,他毫无保留直白详细讲了出来

养生必学:大成拳站桩功的真秘传,他毫无保留直白详细讲了出来社科院著名国学专家胡孚琛教授曾在《道学通论》以及其他研究著作中多次提到,道家养生入门功法中,大成拳最得道家之旨。

大成拳是著名内家拳大家王芗斋所创立,但其影响力最大的不是大成拳的功法多高,攻击力多强,而是在于其“桩功”。

后来,养生气功练习者,说大成拳其实主要是说其“站桩”的部分。

王芗斋弟子众多,姚宗勋、于永年、曾广骅等,三代弟子也有很多,有关大成拳的著作也很多。

站桩的方法讲了很多,也讲得很详细,但能够把大成拳站桩功秘密说得最直白、最详细的还得算于鸿坤。

于鸿坤是王芗斋四代弟子,是姚宗勋弟子王选杰的学生。

他与谈锡永合作的书《立禅即意——大成拳学讲习录》中算是透彻地讲解了大成拳桩功的秘密。

谈锡永何许人,百度一下。

因为众多周知的原因,文中不方便多讲。

他的这本书共有94个小标题,其中直接用“桩”字命名的就有8个,讲桩那几乎贯穿每个标题。

我们就从8个小标题来看下,于鸿坤老师讲了哪些秘密?特别是重复提的部分,我会重点强调。

1. 站桩心法于鸿坤老师讲了一个“弹性”的秘密:站的时候,不是不负责任地把自己堆在地上,就放松啥都不管。

不。

是需要:沉气——提神,有上,有下,有余地的弹性状态。

丹田不能用力,自然放松,可神却已经提起来了。

而且,练习过程中,这个状态没有了,要不断调整,把得力的状态,弹性的沉气提神保持住。

于鸿坤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这里与站桩是一致的。

于是,站桩的气,与地合与天合与人合,都是弹性的连接状态。

2. 站桩要领关于整体的把握。

神气是由膝生起,心、腰、肩颈都是松沉的状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体是活的,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身体内与身体外通透。

胸不能挺,但也不含,是畅胸实腹。

含胸拔背是意,不是形,畅胸实腹是秘密哦。

于是,胸部畅通,腹部实在,小腹松活。

神气在膝盖,灵气在头顶,这才是桩。

如何把握提气,得通过肩膀一沉得松沉,肩膀一提气就上来了。

就在这一松一提之间。

我师祖师父给我讲解大成拳站桩功的“两臂松撑抱球圆”

我师祖师父给我讲解大成拳站桩功的“两臂松撑抱球圆”

我师祖师父给我讲解大成拳站桩功的“两臂松撑抱球圆”首先跟大家一起学习“两臂松撑抱球圆”中的“松”要怎么样去理解、怎么样去做。

“松”就是放松的意思。

在站桩过程中,身体要放松,这个大家似乎都明白,也都知道怎样去做。

我师父强调说;“身心都要放松。

身放松好办,心放松难办。

”我师祖又进一步跟我说:“心理作用会影响到生理;生理健康不健康,会影响到心理有没有疾病。

”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员“身心”都要放松。

“心的放松”犹其难。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太大,导致了许多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病。

我要求学员,先打坐静静地冥想十分钟:把一切先放下,就好像你没有房贷车贷一样,就好像你有足够的钱和全家幸福的生活一样;要冥想自己在一个有花、有草、有树、有水的地方惬意的散步。

先把思想上的包袱解除掉、心理上的压力清除掉,然后开始站桩。

有一次晚饭后,我师祖和师父在喝茶聊天,我在一旁伺候着。

我师祖就问了一个问题“什么东西能伤害到太阳?”现在我也想问一问大家:什么东西能够伤害到太阳?当时,我师父还没有开口,我就不假思索地抢着反问了一句:“为什么要伤害太阳?”我师父就不乐意了,白了我一眼。

现在我懂的了,人不要多说话,最起码不要第一个说话,那是要吃大亏的。

我师父回答我师祖说:“用弓箭可以伤害到太阳。

用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弓箭,就可以把太阳射下来。

”我师祖一听,没好气地说:“那么大的弓箭,是你射的还是后羿射的?我看你是神话小说看多了。

”但我师祖却夸我说,这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长大了会有出息的。

这一夸不要紧,我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出息。

大成拳的桩法有很多:浑圆桩(也叫撑抱桩)、撑托桩、矛盾桩、托婴儿桩、伏虎桩、降龙桩、金鸡独立桩、提抱桩、扶按桩、鹰桩等等。

我师祖教我说,不论站什么桩,不论是武当派的、少林派的以及其他门派的。

当生活的压力过大、杂念过多心情不能平静时,要这样想:假设:自己的思想(大脑)如一台大烘炉、自己的心意(心脏)又如一台大烘炉,可以融化万物;假设自己全身就像一个大太阳,无物不可以融化。

大成拳技击桩功之精要----孙宏建、李照山

大成拳技击桩功之精要----孙宏建、李照山

大成拳技击桩功之精要----孙宏建、李照山王芗斋先生强调: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

大成拳之所以把桩功放在首位,就是因为站桩能获取技击所需要的力量体系,尤其是站技击桩,则可达到培养锻炼“内劲”之目的。

技击桩的重要桩法是矛盾桩。

其桩式为下肢丁八步;身体重心前三后七,前臂屈肘约120~135度。

后臂屈肘约95度,下肢的髋屈与膝屈角度大约为150~170度。

此状态基本符合等张收缩的原则,符合大成拳肩撑肘横,或外撑内抱的要领。

这样,易于放松身体,易于产生沉重整体之感,易于体认“肌松力棚”的内劲效应。

其它桩式虽不同矛盾桩,但其屈臂、屈髋、屈膝的角度都是以钝角支撑的。

对下肢而言,当屈髋、屈膝在80度左右时肌力较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常通过高级矛盾桩与裹跨步得以强化。

技击桩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桩式具有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就要选择相应的技击桩。

当有了一定的矛盾桩基础后,就可进行其它技击桩法的练习。

下面各桩均以右式为例,左式练法与此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1、抓球桩姿势:在矛盾桩基础上,两手内旋,变掌心向下,手指弯曲,胯部松沉,微向后拉,两手如抓起两个大铁球。

此桩既能产生大成拳的整体力,又能获得大成拳中的抓、拉、拿、捋、拧、带等手上功夫(图1)。

意感调整:设想两手各抓一个大铁球,每个指缝间又夹一个小铁球,大小铁球一会儿合成一体,一会儿又分开,我稍有意念,则可把铁球向左或向右甩得很远;也可设想我双手扶按在远处的一座高山上,稍有意念,可把此山按入地下,或将其推倒。

2、虎抱头桩姿势:下肢与矛盾桩相同,腹部微收,两臂抬起,手握空拳,左拳在前,与眼同高,距头部约一尺二寸,右拳在后,位于鼻子稍下方,两眼目视前方。

此桩易锻炼炮拳的进击能力和防守能力,对培养临战意识及周身扑打能力也有积极作用(图2)。

意念活动:设想远处有一棵大树,意欲把大树一拳击倒;或可设想有一壮汉向我击来,我则以虎抱头桩式进行挡、拨、拦的假想,同时伺机向其进攻,意欲一拳将其击毙。

【大成拳】站桩此生无癌!(附站桩练法)修正版

【大成拳】站桩此生无癌!(附站桩练法)修正版

【大成拳】站桩—此生无癌!(附站桩练法)修正版《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37万,死亡约211万。

癌症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数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一、站桩与防治癌的关系(一)中医论癌症起因中医通过几千年的实践,把各种癌症的病因归结为:人的机体长期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以致气滞血瘀、聚痰蕴毒,日积月累所致.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病变,肿物只是局部的表现。

癌症是体内气滞血瘀痰凝恶化到了相当程度,体内聚集的毒素要找一个突破口爆发出来。

胃、肺、乳腺等作为体内抵抗力最薄弱的脏器,成为了被全身毒素选中的突破口爆发而生成了恶性肿瘤。

为什么西医切掉癌瘤后,会造成癌转移,因为体内的毒素仍然存在并恶化着,还会再找寻其它突破口爆发成癌。

(二)中医治癌1、中医为什么能治癌西医只关注局部癌瘤如何切除以及如何放化疗通杀癌细胞。

传统中医是整体观的辩证施治,关注的是患者体内哪些脏腑功能失衡和阴阳失调,如何有针对性的调理以扶持患者本已很差的免疫力。

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大力杀伐癌毒等于进一步促死患者。

中医治癌首先要使患者生存,在回阳救逆、护肝强肾、健脾养胃等有针对性的扶正固本之法使患者存活的基础上,对全身的毒素选择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软坚散结、解毒消瘤、以毒攻毒等方法,逐步扶正驱邪,祛毒治癌。

七十年代中期,我的中医老师孔爷爷给周立波(作家)治癌,在回答周问能否治愈时,孔爷爷答:不知道,但我可保你不死于癌症。

由此,周平安度过数年。

后来周在家属力劝下做了癌瘤切除手术,当年病逝,享年71岁.我父亲患结肠癌在301动了手术,同期手术的5位战友不久都死于癌扩散。

父亲吃了张代钊大夫两千多付中药,方保住性命.手术十二年后他病逝于服用306医院开的阿司匹林后胃两次大出血(3000cc)所引发的肾衰竭。

2、中医为什么越来越差为什么业内认为清末的中医强过民国的中医,民国的中医强过新中国的中医,新中国早期的中医强过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医呢?因为古人是治症不治病,今人是治病不治症。

大成拳四大基础桩

大成拳四大基础桩

大成拳四大基础桩大成拳四大基础桩一、混元桩立正站好,身体正直,后脑、颈部与脊椎成—条直线。

抬右脚向右侧轻移半步,两脚分立与肩同宽,两手轻松上抬环抱胸前,掌心距胸口15厘米~30厘米。

两膝微屈,十指自然撑开。

全身放松,两眼向远方平视。

两手有抱球之意,头有上顶之意,两脚有下踩之意,背部有后贴之意。

初学者练此桩先以10分钟为限,逐渐增加时间,以身体感觉不过力为限度。

混元桩为百桩之始,其它众多桩法皆由混元桩演变而来。

混元桩为双重(两脚力量均分)桩,加上两手的环抱亦属轻松力度的姿势,为体力消耗最少的桩法,所以也是最容易进入放松状态的桩法。

放松人体是大成拳桩功(包括其它所有功法)的第一训练要领。

练功时,通过放松可以卸掉身体的僵滞之力,继而练出功力、抗重击力、快速反应能力等。

混元桩作为最易放松的桩法,对卸掉僵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其它技击桩由于强度较大,初学者往往会因为不易放松,不仅无法去掉身体的滞劲,反而会增加新的僵力。

所以,将混元桩作为大成拳技击的入门桩法是正确的选择。

二、矛盾桩立正站好,身体正直,后脑、颈部与脊椎成—条直线。

左脚向左前方迈半步(或右脚向右前方迈半步),两脚呈稍息姿势。

后脚落实,前脚跟虚起,两腿力量之比为前三后七。

两手环抱胸前,十指自然撑开,前手高于肩头低于眉梢,后手低于前手,两眼顺前脚尖指的方向平视远方。

意念中前手执盾,有铜墙铁壁之坚,后手持矛,有刺透坚甲之利。

有了浑元桩锻炼的基础。

初练矛盾桩即可以每次每侧站20分钟,此后逐渐增加。

矛盾桩核心的技击作用是锻炼攻防间架,间架是一种基本技击姿势,对于实战中的攻防有重要意义。

攻防间架的主要作用是在敌我之间控制一定的空间范围,并以稳固的身体姿势抗击敌方的攻击,有效地保护自己,并调动身体各部位的力量集中于某处,给敌方以重击。

攻防间架的形成有赖于全身各部位的协作及全身意力的凝聚。

在实战中,间架须保持不散,基本形态不变。

也就是说,我们在刚刚进入实战或者与敌周旋时,间架是保持不变的,一旦发力触敌,则根据需要变转身体及手脚等各部位形态,发力之后又恢复了间架的固有形态。

[要诀][大成拳] 大成拳七妙窍门

[要诀][大成拳] 大成拳七妙窍门

[要诀][大成拳] 大成拳七妙窍门大成拳"七妙法门""七妙法门"即站桩、试力、步法、发力、试声、推手及实作。

一、站桩(一)浑元桩元桩的姿势是两脚平行而方,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以保持身体平稳。

腿部略有弯曲,以利于下肢产生弹力。

两膝略往前顶,配合练此桩时臀部后坐,以保持前后力量的平衡。

两手抬至胸前,略高于自己双肩,呈臂半圆、腋半虚的姿势,以利于实作时的间架配备。

两手手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如抱两球和状态,以增长臂部的外撑内裹的力量,并可使力量容易达于指端。

双手与自身距离约有三拳,这可在技击时守住自己上身的要害部位。

更须做到头直项竖,身形中正,胸窝微收;周身上下,大小关节,要"逢节必顶,逢曲必夹"。

就是说凡是关节之处,都需要有外顶的力量;凡是关节反面的弯曲部位,都要有内夹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整,从而达到动作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

除此之外,站此桩时,还要做到头顶如绳吊紧,这样可以振奋精神,还能助长下肢动作时的灵活性。

肩部稍往后张,使心胸开阔,有利于肺部的呼吸和精神的舒放。

两目微睁,目光远望,以蓄养精力。

全身松,有益于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既可养生又可增长技击时的力量。

在意念中要做到"凝神定意,清净无为"这样日久功深,就能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

到此境界,性不养而自养,身不练而自练。

久练此功,可收精神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雄厚之效。

这就是大成拳所说的"神元、气元、力元"的浑元之体,所以此桩法名为浑元桩。

(二)技击桩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

其姿势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步行,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

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

两手抬起,屈肘环抱,肩松肘横,十指分开,如抓球状。

李全有意拳(大成拳)桩法

李全有意拳(大成拳)桩法

李全有意拳(大成拳)桩法意拳桩法要义(之三)*'m\EI 李全有!K`FOM功桩功在意拳(大成拳)中的功法训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芗老在晚年将意拳(大成拳)只称为“站桩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不少意拳(大成拳)习练者并不明白应该如何站桩。

在以前的文章中,本人对“肩撑肘横”、“三夹两顶”,“五脖紧,四盈松”等站桩的功法原理做了阐释。

在本篇文章中,本人想结合师传和个人练拳体会谈谈站桩功法的要义,以供本门拳术习练者参考。

Wm意拳(大成拳)站桩的练习要求做到松静和谐,形、意、气、力缺一不可。

但是在站桩的练习过程中如何做到形、意、气、力的和谐统一,如何通过练习达到一吸一呼之间产生一松一紧的弹力,本人认为有四个要点。

J.4(一)形成正确的间架定型8'qq:正确的间架定型是指站桩首先要做到形成正确的外形间架结构,这是站桩的第一要义,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间架定型的具体练法是在站桩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时用自己的意识检查一下自己的外形间架是否还符合桩法的要求,如检查是否做到了“肩撑肘横”、“三夹两顶”,是否做到了“五脖紧,四盈松”等具体桩法要求。

手、肘、脚、膝要有指力,手腕和脚腕处尽量不要有曲折,要有挺力。

用脚脖引领全身,将身体微微向前带动,这时自然就会做到脚趾抓地,脚脖自挺。

站桩时用意识来矫正自己间架不足之处,当发现用意识控制不了时,就需要停下来休息,然后再进行练习。

站桩不是空耗时间,需要严格达标,在漫长的练习过程中,让自己的身体逐渐接受这种桩法的要求,逐渐形成正确的间架定型。

c(二)明白桩法中养生和技击练法的关系k/'/2@站桩功法中有养生和技击两种练法,这两种方法首先是有联系的,养生的练法大都不用太注意间架,所用意念多为温柔舒适的意念,作用是使身体放松,使身体内外达到平衡,而起到强壮体质的作用,为技击的训练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技击的练法和养生的练法又有质的区别,通过桩法中养生的习练只能达到养气健体的效果,但仍达不到技击的要求。

大成拳养生桩的姿势调配

大成拳养生桩的姿势调配

专栏42姿势是桩功所展现的形体表现形式。

不同的桩式对机体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站桩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自我的站桩姿势。

在养生功法中,通常认为有站、坐、卧三种形式,如果把动态的形式考虑进去,可认为有四种不同的外在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姿势,都必须做到舒适自然,重心要稳,全身放松,其综合要领如下。

站式或坐式,要求头部正直,颈项松竖,两眼注视前方或轻轻闭合,以鼻自然呼吸,肩松肘横,胸部空灵,腹部圆实,下肢松沉,整体协调。

实际上,按简单的方法摆好姿势后,只要能做到立身中正,上述的各项要求均可满足。

卧式练功时,四肢要舒展放松,功中如有困盹现象,两眼可微露一线之光。

仰卧时,两足尖稍向外,保证两小腿肌肉的放松。

对于行式的动功锻炼,要求动作缓慢、轻柔、均匀,体会王芗斋先生所说的“有形似流水”之要诀,同时也可体会周围空气的阻力。

实践表明,不同的姿势对机体具有不同的影响。

站式对骨骼、肌肉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可以加强气血运行,使肌肉坚实、增强骨骼的支撑力,对提高身体素质有很大作用,为有意练技击桩者打下良好基础。

坐式或卧式可充分使骨骼、肌肉放松,有利于入静养神,对调整高级神经系统有良好的作用。

不同的姿势调配对不同疾病也有重要的作用。

站式,神经衰弱、高血压以及体质较好、病情较轻的患者均可采用。

体质虚弱或病重者暂可采用卧式。

坐式,适用于不适合站式而身体又有一定负担能力的患者,以及一些重症关节炎、溃疡病的患者使用。

姿势调配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严格控制运动量。

我们知道,机体只有受到一定量的刺激后,才能产生反应,即肌肉的收缩运动。

这种运动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变化。

如果站桩时间过短,或运动量过小,则参与收缩运动的肌群很少,不足以引起生理功能发生明显的变化。

较为适宜的运动量是:应使体内出现轻微的酸麻胀痛感,此为体内气血运行之表现。

继之,以感到周身轻松舒畅、呼吸基本平静为宜。

运动量既不过大又不过小,可使皮层下中枢兴奋,促进血液循环及呼吸机能,从而调动机体防御系统,起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之目的。

站桩四大核心要点

站桩四大核心要点

站桩四大核心要点1.站桩先正尾椎。

尾椎很重要,心情不好时,按摩一下尾椎,就会缓解。

从尾椎一节一节脊椎骨顶上去,直到后脑,脊椎自然会反弓,脑袋自然会后仰,两手自然会高抬,然后下巴向前一钩,手按下,脊椎骨一节一节退下来。

如此反复练习,会有奇效。

脊椎就是一条大龙,它有了劲力,比武时方能有“神变”。

2.站桩勿求速效。

李存义论站桩:若是诚意练习,总要勿求速效。

一日不和顺,明日再站,一月不和顺,下月再站。

因三体式是变化人之气质之始,并非要求血气之力,是去自己之病耳(指拙气、拙力之病)。

所以,站三体式者,有迟速不等,因人之气质禀赋不同也。

3.站桩要“拿劲”。

什么是“拿劲”呢?尚云祥就做了一个很适当的说法。

李仲轩随唐维禄学过更为复杂吃劲的桩功,往往一站就一两个小时,双手一抱就太过简单,以至于不知该在身体哪个部位吃劲。

有一次李仲轩在尚云祥面前站了一会后,没料到尚云祥说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话:“你抱过女人没有?”这句令人大窘的话却使李仲轩隐隐约约有所感悟,浑身一松,尚云祥说:“对了。

”李仲轩明白了,这个“抱”字,不是两条胳膊使劲,而是抱进怀里,整个身体都要迎上去。

这是对站桩“拿劲”的比喻,拿住这个劲,一站就能滋养人。

”3.站桩要有生机。

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冬天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

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

唐师(唐维禄)所传的桩功,也有一个相似的要点,即站桩要时常浑身抖一抖。

传说狗熊冬眠的时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身体要有问题。

同样,站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

很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

另外,其实比武发力,也就是这么一抖擞。

站桩时头部要求练好站桩,有两个身形部位是比较关键的,一个是头部,一个是腰部。

曾经有一位朋友练站桩,练了好几年,身体变化不大,内在的体会也不多,他自己也纳闷。

一看站桩姿势,头歪了,歪着头站了好几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成拳站桩功要点
大成拳站桩功要点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

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是被人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

站桩功之所以能够治病,在于它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

王芗斋先生是我国意拳(大成拳)宗师。

王芗斋幼时瘦骨嶙峋,弱
,家人把他送到有远亲之谊的形意拳大师郭云深不禁风,为了使其康健
门下拜师学艺。

郭云深教功很严,他每日披衣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王芗斋站桩处的脚印湿润度,如充足的话,他会微微点头,表示可以去休息;如不够,则虎目怒视,王芗斋马上知趣地咬牙再站。

经过大半年的刻苦站桩,他那医药不灵的哮喘病竟大大减轻,体质得到增强,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年,王芗斋曾深有感触地对身体虚弱的,,岁外孙胡魁英说:“你患的是先天不足童子痨,后天亏损四脚麻木,药是治不了你的病。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站桩时只要做到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加强正念,就能治好你的病,绝无副作用,好好站桩吧~”可见,这是先天功夫,下通武技,上接丹道。

站桩功的姿势既繁又简。

繁者,姿势种类繁多,调配灵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简者,姿势虽多,但有共性,调配虽活,但有原则,即强弱、动静、虚实、松紧调配得当,以感到舒适得力、不超本人身体负担为度。

站桩功的姿势大体可分为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几个大类。

初学者,宜删繁就简,以一种为主。

其中又以站式为最基本的姿势。

站式又分较多姿势,这里只讲撑抱式:
1、姿势:两脚略呈八字形分开,与肩同宽,两脚着地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处。

两膝微曲,膝盖下对不超过脚尖(弯曲程度视体质强弱自定,不必追求,使身高降低五公分左右即可)。

上体保持正直,头顶心如悬,下巴内收,口舌顶上腭凹陷处,肩放松稍后张,臂半圆,腋半虚,使心胸开阔,呈虚灵挺拔之势。

两臂抬至胸前,如圆形抱物状,手心向内(朝胸腹),肘关节稍下垂,双手与胸相隔一尺,手指尖分开相对。

头正或稍后仰,目闭或自然睁开(多用于练功开始阶段),嘴微合。

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

2、呼吸:自然呼吸,适当延长呼与吸的长度。

3、意念:初学以一念代万念,长期练最后至无念。

此一念,即将思想集中于口与鼻上下之中间,调整呼吸深长程度,留意气息之出入,放弃其它所有杂念。

一开始杂念多做不到,逐步努力。

历代相传的口诀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此已”。

意思是:杂念一起,就自己发觉,发觉后马上改正,逐渐就可以进步,修炼的窍门,就是这么简单。

4、时间要求:早上刚起床时(5-7时为佳),晚上入睡前(可改善睡眠)。

初练坚持时间从10多分钟逐步延长,争取大半年后达到半小时以上。

只可行“小过卦”,即每次行功略微超过限度,难以坚持了
再稍稍坚持一下;不可行“大过卦”,避免伤身影响下次站桩。

5、其它要点:
(1)如练久了感到脸上、身上如蚁爬发痒,不可用手去抓,并应把注意力从发痒处转移开,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意念笼罩全身皮肤,以此一念分散其它感觉。

不必想身上什么经脉。

(2)如杂念纷纷实在不能消除,可睁开眼睛一会即可。

如果觉得上面讲的太复杂,可记录以下基本口诀:
头如悬,颌内收;眼微合,意鼻下;口轻闭,舌顶腭;臂半圆,腋半虚;肩松沉,指相对;膝略屈,脚平分。

大道至简,贵在坚持。

脸痒腹响,即是效验。

勿喜勿慌,平淡应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